溆浦原马田款摇头灯坪中学98级毕业生有信息吗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国立师范在溆浦二三事',
blogAbstract:'\n\t\t\t&&&&&&&&&&&&&&\n国立师范在溆浦二三事\n&\n一、橘林庄园有课堂,同学伸手摘橘来\n\n  1944年,战事逼近。当时蓝田各机关,每遇紧急,“看国师的动静”,“国师”一动,蓝田就会“乱的不可收拾”。廖世承院长坚持“非衡阳不守,邵阳告急”,国师绝不迁徙。但1944年8月,衡阳终于“不守”,国师迁移。\n\n\n  溆浦的校址在马田坪,修缮破损的民宅和祠堂作为校舍,还借用了川边镇守使康威将军陈遐龄的庄园,其它一些地方的借用也是陈遐龄周旋的结果。庄园里有橘林,靠窗的同学,上课时伸手可摘橘子吃。陈遐龄为溆浦人,1951年在“镇反”'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溆浦大事两千年的评述,唯“文革”处仇穷浓重,“资改”处空白_泽芹-【福利菌】
溆浦大事两千年的评述,唯“文革”处仇穷浓重,“资改”处空白
溆浦大事两千年的评述,唯“文革”处仇穷浓重,“资改”处空白
溆浦大事记(—1977)
来源:溆浦史志网
上传时间: 13:53:06
作者:管理员&
高祖五年(前202)
于溆浦地置义陵县①。(县城在今梁家坡),属武陵郡,郡治设义陵。
高祖九年(前198)
封长沙柱国侯吴郢为义陵侯。惠帝四年(前191)子重嗣,高后七年(前181),薨,无后,国除。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唐《常林义陵记》载:“项羽弑义帝,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此亭原在今城南茅坪坳),高祖(刘邦)闻而义之,故名义陵”。
天凤年间(14~19)
王莽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义陵县为建平县。莽灭,郡、县均复原称。
建武六年(30)
并义陵县于辰阳县(今辰溪县)。
蜀汉章武二年(222)
春,“马良出五溪绥抚蛮夷”①经序溪(今溆水)修复旧义陵县城。
吴永安年间(258~263)
吴将车灵叛,入序溪筑城自保②称“车王”。后被武陵太守钟离牧讨杀。
①旧《溆浦县志》将马良误作诸葛亮,今据四部备要本《三国志·蜀书》和清·赵一清《水经注释》校正。
②车灵所筑之城,遗址未曾发现,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在今溆浦城南一里许。
开皇九年(589)
辰阳县改称辰溪县,原义陵县属之。
武德五年(632)
析辰溪置溆浦县,迁县治于溆水北岸(今县城),属辰州(治今沅陵)。
天禧二年(1018)
白雾团(今均坪乡白雾头)一带乡民举事。辰州都巡检使李守元率兵镇压,杀100人,擒15人,迫降200余人。
元丰二年(1079)
置龙潭堡(今龙潭镇)戍守县南边境。
崇宁二年(1103)
辰溪瑶民起义,攻入溆浦县城,杀知县。
咸淳年间()
县绅李楮文于岩地垴上(今岩家垅乡刘家垴村)倡修杉木塘。
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
溆浦淘金户因课重金少,多被官府逼得卖儿鬻女。
至正七年(1347)
七月,靖州路瑶民吴天保率起义军攻占溆浦县城。
永乐二年(1404)
于县南鹤田垅(今合田乡)、小横垅置军屯。
成化二年(1466)
城步瑶民起义,攻克溆浦县城。
成化三年(1467)
茅坪乡绅覃希淳倡筑千工坝(在今桐木溪乡莲塘坪),历时十八年竣工。为县内最大的引水工程。
弘治三年(1490)
县绅向加春等,于栎垴上(今双井乡水集村)倡修水矶塘。时为县内最大的蓄水工程。
嘉靖三十八年(1559)
麻塘山(今属隆回县)瑶民沈亚当聚众起义,入龙潭杀巡检刘纲、豪绅唐元宗。后为贵州总兵石邦宪所败,沈遇害,瑶民200余人遭屠杀。
隆庆六年(1572)
知县王京倡建溆浦城垣,置东、南、西、北四城门,城垣长2里3分余。
万历九年(1581)
县试行“一条鞭法”赋税制,摊丁入地,合土、贡、杂税为一条、按田亩征银折办。
万历四十五年(1617)
知县杨萃,倡筑西门外城(今解放街一带)。萃籍洛阳,因自名此城为洛阳城。
天启四至五年()
知县毛应韶于城北华盖山始建九苞书院(在今卢峰镇第一小学内西侧)。
天启六年(1626)
六月初六日(6月29日)酉刻,地震。房屋欲倾,余震亥刻方止。
崇祯六年(1633)
六月初六日(7月11日),地震。十月十六日(11月17日)复震。
崇祯十四年(1641)
五月初七日(6月14日),大水。沿河房屋冲毁几尽,死亡逾万人,农田多被泥沙淤积。
崇祯十六年(1643)
秋,总兵郭天才、偏沅巡抚李乾德相继率兵来县,防堵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民多逃匿。
顺治元年(1644)
县瑶民刘南山、卜连山与邵阳瑶民奉明还等联合举事,攻占两丫乡大竹、小溪二峒(今属隆回县)。
顺治四年(1647)
正月,清廷派张禄为溆浦首任知县,仅三月被黜。
三月,明将王允成率溃兵数万入溆,纵兵焚掠,县人受害,莫甚于此,逾年始去。
顺治五年(1648)
春,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余部牛万才部陷溆浦县城①,知县雷鸣臬弃职逃离。
顺治七年(1650)
八月,清線国安在新化横阳山袭牛万才部,牛万才败死②。其部将贺元魁率余众退据对马江(今属沿溪乡)。顺治九年正月,遭清张国柱部进袭,全军覆灭。
①据《府志·平苗考》载,至顺治五年时,牛万才部已据溆三年:乾隆版《溆浦县志》亦载,顺治二年,牛万才入溆。
②据旧《辰州府志》、《溆浦县志》和《满州名臣传·缐国安传》记载,顺治七年,牛万才败死在新化横阳山;但旧《新化县志》则记“缐国安捣横阳山,克其巢,贼遁去”。又载,顺治九年,“······总兵张国柱捣牛万才(巢),万才率总兵以下官若干、兵若干名投诚”。《东华录》则载,顺治八年,“······湖南贼乎牛万才率总兵以下官八十余员、兵五千七百余名投诚”。诸说名异今存录待考。
顺治十二年(1655)
孙可望遣卢名臣攻占溆浦及辰州诸县,随将其地并入黔省。
顺治十五年(1658)
三月,清军收复辰州府诸县,溆浦县仍属湖广省。
康熙十三年(1674)
正月,吴三桂部将马宝陷溆浦,知县荆柯弃职逃离,自此,溆浦属吴三桂统治达六年之久。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夏,知县袁丕基、教谕黄一贞等编纂的《溆浦县志》付梓,全书共2卷、16门、57目。至清末已散佚无存。
康熙五十年(1711)
全县审定纳丁役者1926人,每人每年纳银1钱5分5厘8毫,合计300两零7分余。
雍正七年(1729)
县于三渡水(今属金垅乡)创办瑶学一所。
乾隆十八年(1753)
全县遭严重旱、虫灾,粮食失收,县民多入山采薇、蕨充饥。
乾隆十九年(1754)
八月二十六日(10月12日),县城南门外(今河街)发生火灾,百余栋房屋全被焚毁。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卢峰书院(在今溆浦第二中学内)落成,耗银1540余两。
乾隆二十七年(1762)
知县陶金谐、卢峰书院山长杨鸿观等编纂的《溆浦县志》付梓,全书20卷。
嘉庆二十一年(1816)
清查户籍,全县43358户,247850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
清廷开征朱砂贡。溆浦非朱砂产地,亦被摊入田赋中征收。
道光十七年(1837)
十月二十六日(11月23日),湖广总督林则徐莅县视察,宿卢峰书院。翌日离县。
道光二十九年(1849)
春,溆浦粮食大量外流,粮价陡涨,县署下令抑价禁运,富户则藏粮闭粜,胥吏与城乡猾民乘机抢购套购,转手倒卖,人为地造成一场大饥荒,县民外出求乞者不计其数,是年岁在已酉,时称“已酉大饥”。
咸丰二年(1852)
五月,为防太平天国义军入境,全县举办团练。
咸丰三至四年()
县内粮食连年丰收,粮价猛跌,但县署征收兵谷折银却比市价高三四倍。
咸丰九年(1859)
五至七月间,县署向民众摊派饷银18000余两,再次举办团练,以防太平天国义军入境。
六月初九日(7月8日),太平天国义军17人被大江口团丁捕获,均遭杀害。
同治二年(1863)
四月下旬,龙潭哥老会①首领唐洪山以“劫富济贫”为口号,率数千人起义,焚巡检署、攻隘口。五月十八日(7月3日),在新化横阳山为清军所破,唐遇害。
①哥老会。清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会众多属于手工业工人、破产农民、退伍军人和游民,也有地主分子参杂其间。辛亥革命时期,有些会众接受革命党人的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此后,往往为反动势力所操纵和利用。
同治十二年(1873)
知县齐德五、县绅舒其锦等编纂的《溆浦县志》付梓。全书24卷。
光绪二年(1876)
因重修县文庙,随田赋征银9350余两,历时两年竣工。
光绪五年(1879)
五月十二日(7月1日)酉刻,地震,余震至次日辰刻方止。
光绪十七年(1891)
县哥老会众十余人被捕,会首舒海棠等聚众劫狱。毙团首,焚县署,知县文光宸仓惶逃匿。舒等旋遭追捕,在格斗中身亡。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县绅陈遐龄、邹士桢各购得来复枪数十支,分别在马田坪、桥江举办团练。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县始设警察局,委陈遐龄任局长。
光绪二十九年(1903)
知县苏宣烈与县绅邹士桢等改卢峰书院为溆浦县立高等小学堂,为县内兴办新学之始。
是年,县人钟梁勋始办宝德福公司,开采锑矿。
是年,县城始设邮政代办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县绅陈次伊等创办溆浦县立女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溆浦县立女子学校。
宣统元年(1909)
六月,县裁撤教谕署、训导署。设劝学所主管全县教育。
宣统三年(1911)
九月初,溆浦知县夏逢时获悉湖南省军政府成立,悬旗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
民国1年(1912)
8月7日(六月二十五日)大水。溺死上万人,县城仅道庆街(今县招待所至中医院)未淹。
民国2年(1913)
一西班牙籍神甫设天主堂于城北府后街(今县环境卫生管理所西侧);一美籍牧师设福音堂于城东斗荡街(今县幼儿园所在地)分别传播基督教。
民国4年(1915)
县人钟梁勋在城西破瓮口(今火车站西侧)创建冶锑厂(永福炼厂)。
是年,龙潭镇置县佐,掌管县南边境的钱粮、户籍、捕盗事宜。
民国5年(1916)
春,向警予接办溆浦县立女子学校,破例招收男生,并对教学内容、考试方式等进行改革。
民国6年(1917)
4月,县知事吴剑佩奉命严禁私钞,函请湖南省财政厅在溆浦增发官票。7月,南北军阀混战,官票贬值,翌年俱成废纸,县民叫苦不迭。
民国7年(1918)
6至7月,全县瘟疫流行,死人甚多,南部山区尤甚。
夏,湘西镇守副使周则范率部入溆浦,设司令部于县城。
秋,县内始设有线电话。线路由县城张家桥、竹坡坳、舒溶溪至斧头界,与辰溪境内的电话线路相接,长32华里。
民国8年(1919)
12月,周则范被廖湘芸袭杀,周所属沅水上游各部公推蔡钜猷为湘西镇守副使,群起反廖,战机四伏,县人惶惶不可终日。
民国9年(1920)
1月,蔡钜猷(时驻洪江)与廖湘芸部激战黔、溆边境。是月下旬,蔡获胜,进驻溆浦。时称“洪溆之战”。
2月,湘军陈嘉佑部进驻溆浦以防滇、皖军兼并蔡钜猷部。
是年,兵勇横行,劫掠勒索,无所不为。县城三家有名的商号(鼎盛昌、利用公、晋昌恒)因军饷摊派过重,相继倒闭。
民国10年(1921)
3月,新民学会会员蒋竹如、吴家瑛与邹士桢、周显槐、官坤、胡剑峰、舒修序、易克埙、龚伯安等,开办文化书社溆浦分社,传播新文化。
10月10日,县立各学校教员因政府欠薪过久罢教。
11月,县绅舒立淇主修的《溆浦县志》付印。全书32卷。
是年,溆浦城垣地基经湖南省变卖营产委员会发卖,残垣多被拆除,仅存东、南两座城门拱。
是年,巨匪陈汉章(怀化泸阳人)接受湘军招安,被赵恒惕任命为“游击司令”。 陈在溆浦、黔阳、洪江等所谓的“清剿区”内,大肆搜刮民财。
民国11年(1922)
1月中旬,啸聚辰溪龙头阉的土匪千余人抢劫溆浦城西荆家湾、艾家冲等村。相距一箭之地的城内驻军,竟龟缩不敢出击。
2月,新任县知事杨全,不顾县内士绅反对,来县强行视事。县署属员和各乡团总拒不听命,杨终于忿忿离去。
3月初,荆嗣佑、肖登被选为湖南省参议员。谌百瑞不惜以重金拉选票,亦当选。
夏,在长沙求学的中共党员严文清、向五九回县城召开讲演会,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赵恒惕杀害劳工会领袖黄爱、庞人铨的罪行。
民国12年(1923)
3月,溆浦县议会发起成立“女子放足会”,动员妇女放足,禁止缠足。
6月,谭延闿利用刘叙彝在低庄进击赵恒惕的贺耀祖部,使溆浦又一度沦为军阀混战的战场。
民国13年(1924)
2月末,啸聚黔阳罗丝堂的土匪200余人入小横垅抢劫,打死居民10余人,焚毁房屋100余栋,绑架10人,掳去耕牛20余头。
4月27日,黔阳匪首陈约棍子等率3000余众抢劫龙潭镇,杀居民数十人,绑架130余人。溆浦驻军在黄茅园一带堵截,击毙和生俘匪徒数十人,夺回一些被绑架者,但事后却藉此向镇上居民勒索“特税”39500元(银元)。
11月25日,蔡钜猷所属刘承烈部途经溆浦,勒索银洋2万元。县城士绅惧其纵兵劫掠,竭力筹交1万元了事。
12月,陈汉章部2000余人进驻溆浦,此后每月向县民勒索军饷1.8万元(银元)。一年的军饷为田赋正课三倍有余。
民国14年(1925)
1月,县财产保管处和县团防局发行条洋钱票以资薪饷。
春,向五九、严文清、张文轩等中共党员在大坡塘小学(今马田坪中学所在地)秘密建立溆浦县的第一个党小组。
夏,在外地求学的中共党员周鲁、张子平、杜永庆、杨杰卿等趁暑假回县开展反帝宣传,并为“五卅惨案”死难者家属募得银洋上千元。
7月14日,芷江和黔阳匪首杨玉清、罗四保等率3000余众抢劫龙潭、黄茅园、白岩桥等地,打死、打伤居民100余人,绑架200人,遭劫的村镇,房屋多被焚毁。
8月,始办溆浦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今溆浦第二中学内)。
民国15年(1926)
9月,中共溆浦县支部委员会成立。
11月,中共溆浦县支部委员会帮助组建的中国国民党溆浦县党部成立。
民国16年(1927)
1月,中国共产党溆浦县委会成立。
2月26日,中共溆浦县委利用庆祝国民党溆浦县党部成立之机,在寺坪召开大会,公审处决县团防局局长陈壬龄,人心大快。
3月,成立溆浦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
3至4月,中共溆浦县委就劝学所(在今县人民政府内东侧)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4月20日,中共溆浦县委在寺坪召开群众大会,声讨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会后,组织6个宣传队分赴各区、乡开展讨蒋宣传活动。
5月24日,中共党员刘绩成、向五九、周有珪和各界进步人士等19人,遭驻军头目陈汉章杀害。史称这一事件为“敬日事变”。翌日,龙潭、江口、桥江等区6名农民协会负责人亦遭杀害。
9月,隐蔽在县内的中共党员,成立临时县委会,选举王楚伟为书记,决定在农村发展组织,筹建农民武装。
民国17年(1928)
2月末,唐生智所属的刘兴一个军和李品仙、周澜部被白崇禧部击败的部分官兵退入溆浦。县内粮食、财物几被搜刮一空,逾月始去。
3月,恢复中共溆浦县委员会。
5月18日至20日,中共溆浦县委组织舒溶溪农民武装暴动,震撼湘西。
民国18年(1929)
6月19日,国民党溆浦县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溆浦民报》创刊。
9月12日,继6至8月全县大旱后,大江口发生特大火灾,两场灾害使20余万人生活陷入困境,湖南省赈务委员会仅拨救济款1.2万元(银元)。
是年,成立溆浦县医学研究会和种痘局,始设西医科并推广新法种痘。
民国19年(1930)
1月,正式成立溆浦县公立图书馆(在今县广播电视局后),藏书5000部,计17704册。
是年,全县田赋正课及各项附加增至银洋24.969万元,其中主要用于“铲共”的团防费增至81200元,超过正课66990元的21.2%。
是年,溆浦县兴办贫民工厂,设织布、针织、缝纫、印刷等生产车间,为县办的第一家工厂。
民国20年(1931)
3月21日,溆浦县政府布告禁发私钞,已发出者限在两月内回收兑清。
7月6日,大水。溺死数千人,灾民达9万余人,国民政府与湖南省政府两级赈务委员会仅拨救济款3000元(银元)。不足灾民一日果腹之需。
10月,创办溆浦县救济院(在今县人民武装部内东侧),设育婴、贷款、施医、孤儿四所。
是年,县设“铲共义勇总队”。至民国26年(1937),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方改称保安警察大队。
民国21年(1932)
1月11日,溆浦、黔阳、武冈三县联合召开“公法团会议”,组织三县的“铲共义勇总队”实行联防。
民国22年(1933)
11月2日晚,县城东正街(今县招待所前至文艺街中段)发生一场特大火灾,烧毁房屋60余栋(多系大商店),损失财产50余万元。
是年,全县先后遭受风雹、水、旱等严重灾害。稻田歉收、粮食总产量不及常年产量的三成。嗷嗷待哺的灾民达9万余人。
是年,湖南省政府为筹集“铲共军费”发行“救国公债”,不顾溆浦备受严重水旱灾害的情况,仍摊派7.5万(银元),后几经请愿抗议才减至4.5万元。
是年,创办溆浦县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民国23年(1934)
1日,湖南特税四路军总部监护处在县城设特税所,包运鸦片和征收大烟税,日收包运费和税款多达5000余元(银元)。
2月,小横垅、北斗溪、九溪江、统溪河、两丫坪、桐木溪、溪口江、中洞(今中都)、水东等9个集市私钞、票据泛滥,贫苦农民上当受骗者不少。
8月9日至11日,县城气温高达40℃,为近百年未遇的极端高温。
是年,侯家溪(今属洑水湾乡)附近发现金矿,前往淘金者多达七、八百人。
民国24年(1935)
5月,前任县长耿道义,任期内贪污银洋3.6万余元,被揭发查处。
10月,创办溆浦县民众教育馆,设教学、讲演、图书阅览、生计、娱乐、健康等六部和民众学校两所。
11月26日起,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王震、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下相继抵县。12月20日全部离开县境。红军在县驻留期间,三次重创国民党尾追部队,并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和组织农民武装、扩大红军等活动。
民国25年(1936)
2月,为害溆浦边境的巨匪吴世平、刘宽才、舒桂林等400余人,被溆浦县长彭钧收编为“铲共义勇队”。吴不遂所欲,率10余众潜逃,被大江口驻军全歼。
3月,全县发生牛瘟,死耕牛近万头。
5月初,县政府通令:自15日起取消团董,各团公务、团产均由乡、镇、保长接管。
是年,中共党员翟根甲,在两丫坪乡凉水井一带发展党员6人,秘密成立党支部。
民国26年(1937)
2月11日,始设溆浦县卫生院。
5月,著名教育学、出版家舒新城,以其父全部遗产在故乡刘家渡创办私立馥馨小学。并另赠开办费100元(法币),儿童图书1066册。
9月,彭庆昭(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在县城东郊严氏宗祠创办卢峰中学。中共溆浦地下党组织后将该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据点,在此举办过党员学习班。翌年8月,被国民党溆浦当局勒令停办。
11月15日,县首批征集的222名新兵开赴沅陵集训抗日,各界人士冒雨欢送。
12月,成立溆浦县国民兵义勇壮丁常备队。
是年,湘黔铁路开始修建。翌年末因日军逼近湖南停工。
民国27年(1938)
1月1日,中共溆浦县党组织主办的《民众呼声报》创刊。2月改为《大众呼声报》,4月24日,改为《呼声报》。10月,被国民党溆浦当局勒令停办。
是月15至18日,辰溪县新收编的保安队队长朱玉清率数百余众窜入溆浦统溪河、思蒙、茶湾等地抢劫,共打死打伤居民30余人,掳走耕牛120余头,200余家被洗劫一空。
2月,创办溆浦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在今溆浦第二中学后)。
3月,中共溆浦县工作委员会成立;翌月,中共溆浦县委员会成立。
是月,动工修筑烟(烟溪)江(江口)公路,12月竣工。为县内最早的一条公路。
9月17日,国民党溆浦当局,利用劣绅武乃文的马弁被杀事,滥捕中共溆浦县委领导人翟根甲、谌鸿章、谌炽。二区(今两丫坪区)中共区委书记裴宥德营救未遂,遇害。至11月,杀人真凶被捕,翟等方获释。
10月,北平民国大学迁来溆浦大潭,随校来溆的有著名学者翦伯赞、谭丕谟、张天翼(均系中共党员)、顾颉刚、徐炳昶等。
民国28年(1939)
1月16日同,在县城东北岩湾村清溪庵内始设无线电台。
2月,中共北平民国大学支部委员会和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组织成立前进社和通俗读物编刊社溆浦分社,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1月,湖南省立沅陵中学迁来溪口,民国30年2月,改称湖南省立第九中学。民国33年由溪口迁至城东枣子坡(今溆浦第一中学所在地)。
民国29年(1940)
3月,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派推广系主任技师张益三来溆浦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实验区,张在低庄购置田土30余亩,试种棉花,同时推广其他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5月,县长彭式灏因在兵役、禁烟、盐务中营私舞弊,被撤职查办。
春末,国民党溆浦当局掀起反共浪潮。6至11月,中共溆浦县委书记曾福春、北平民国大学党支部书记曾繁实和大部分党员先后被捕,各级党组织均遭破坏。翌年7月9日,曾福春和曾繁实遇害。
7月1日,实行新县制,撤销区级机构,全县划为18乡(镇)。乡(镇)长兼任乡(镇)民代表会主席、国民兵大队长和中心小学校校长;保长兼任国民兵中队长、保校校长。
民国30年(1941)
9月,周植庭捐田55亩,在考棚街(今文艺街北端)创办植人小学。
民国31年(1942)
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溆浦县分团筹备处。民国35年初,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溆浦分团干事会。
民国32年(1943)
4月中旬,县政府在城东普化寺、圆通阁(今县人民医院所在地)举办战时僧侣训练班,授以救护、侦探技能。学员约百人,多系女尼。
是年,县内三股土匪相继被县长郑达率保安警察大队肃清,匪首舒东卿、徐茂林、沈昌志等被处决或被击毙。
是年,佛教居士林溆浦分会在城西回澜阁(今火车站所在地)成立,并创办不定期刊物《觉迷》,向省内外发行。
民国33年(1944)
5月,桥江军用机场动工修建,征用民工4万余人,其中溆浦5000人,开工月余,工地上痢疾、霍乱流行,蔓延至周围50多个村镇,仅民工死亡近600人。
6月,华中高级艺术学校自湘潭迁至龙潭向家冲。秋季招生4个班,约200余人。
7月,国立第十一中学自竹篙塘(今属洞口县)迁来龙潭。
9月,国立师范学院及其附属中学自蓝田(今涟源市)迁至溆浦城南钟家、赵家(今桔花园、人民村)等村。10月,同时招生开学。
民国34年(1945)
4月12日,日军4000余人入侵龙潭,遭国军迎头痛击,死伤甚众。5月中旬溃逃时已不足1000人。
5月上旬,桥江军用机场美空军指挥官误以为日军接近县城,下令炸毁机场军火库,引起城乡居民纷纷出逃。
10月31日,溆浦县参议会成立。
民国35年(1946)
春,私营火力发电厂在火神庙内(今县印刷厂所在地)建成,装机1台,容量12千瓦,供县城部分机关、商店照明用电。
7月,桥江罗卜田一私营蔗粮提炼所从蔗糖中提炼砂糖获得成功。
是年,沅陵货轮汽车运输商行在溆浦县城狮子岩旁(今县运输公司隔壁)设立汽车站,用7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运载客、货。
民国36年(1947)
7月,县政府颁发国民身份证,密令保、甲长监视中共党员的活动。
11月,选举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贺楚强(国民党中央内定人选)、向承祖彼此用重金贿选,向甚至诉诸武力。后经县政府和地方士绅调解,终归贺楚强当选。
12月1日,三民主义青年团溆浦县分团与国民党溆浦县党部合并。
民国37年(1948)
9月26日,县政府奉命召集在乡军官归队服役,参加反共内战。应召者寥寥无几。
民国38年(1949)
2月14日,县典狱署囚犯暴力越狱,脱逃46人。
是月,县民拒用发行仅半年就急剧贬值的金元券,用大米或银元进行交易。
3月初,向承祖获“国防部第十四纵队第三师”番号在龙潭组军,始得300余人枪。5月,人枪扩大至2000余,改称“雪峰山区自卫指挥部第二总队”(简称“雪峰部队”)。
3月13日,石美豪、谌南锦等抢劫辰溪兵工厂后,率1000余人枪窜入溆浦县城,在县城和郊区搜刮民财,近一个月始去。
3月下旬,农工民主党党员武思光,在低庄组织400余人枪,号称“湘西人民革命军”。8月下旬,接受中共安化县工委的领导,改称“溆沅辰人民解放总队”。
4月中旬,隐蔽在晃县(今新晃县)的中共党员谌鸿章回龙潭,利用宗族、故旧关系,争取“雪峰部队”起义,并在当地建立中共地下组织和农会。
是月,贺幼农纠集匪徒500余人枪与石玉湘的游杂部队(属辰溪张玉琳部)2000余人,先后进驻溆浦,在县城、低庄、水东、桥江、花桥、麻阳水、大江口一带,派款派粮,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6月,中共党员李浑、武德章、王楚伟等,在高明溪组成安(化)新(化)邵(阳)溆(浦)边区游击队,印发“打倒蒋介石的政治宣言”。
8月6日,中共党员陈策在辰溪策反张玉琳部未成,率200余人枪来龙潭与谌鸿章会合。旋即出师新化。28日,在新化县奉家山会合李浑、武德章部组成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
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八团解放溆浦县城。
20日,陈策、谌鸿章率“湘西纵队”进驻县城。
21日,成立溆浦县治安维持委员会和军粮征借委员会。
22日,“雪峰部队”起义,改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第二支队,向承祖任支队长、谌鸿章兼任支队政治委员。
26日,中共溆浦县地方组织举办农会干部培训班,招收50多名学员。武德章、杨杰卿分别担任培训班正、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月23日,任之率南下工作团38人来溆浦工作。
是月26日,由任之、傅声远、沈宁(女)组成中国共产党溆浦县工作委员会,任之任书记。
是月27日,成立溆浦县人民政府,接管旧政权和 溆浦飞机场。
12月5日,湘西纵队第二支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二十一团,仍驻溆浦。
是月,低庄一带散匪40余名,向县人民政府交枪自新。
1月,谌鸿章调任溆浦县县长。
2月,中国共产党溆浦县委员会成立。
同月,成立中共溆浦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9月,改称为中共溆浦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3月,成立溆浦县农民协会,建立基层农民协会224个。
4至6月,开展减租、减息,为农民从地主、高利贷者手中减回租谷、息谷290.91万斤。
4至6月,发动群众开展挤匪、挤枪活动,共清查出土匪478人,收缴枪支445支。
7月6日,召开溆浦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至1953年6月,共召开三届七次各界人民代表会。三届均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
是月,开展维护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全县签名者57842人。
8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溆浦县工作委员会。1957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溆浦县委员会。
夏,全县约6万余人缺粮,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粮和无息贷粮65.75万公斤,进行赈济。
是月,成立溆浦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日,成立溆浦县工会联合会。1961年12月,改称溆浦县总工会。
10月,公私合营溆浦瓷厂建成投产。
10月31日,驻龙潭剿匪的人民解放军部队,生俘匪首谌亦林、易度格,击毙匪首唐大秀、唐大光及匪徒10余人。
11月,县人民政府在枣子坡创办县农场。
是月,全县开展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根据“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处决了少数罪大恶极的顽匪、恶霸和反革命分子。
12月,成立溆浦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县委书记任主任。全县抽调大批干部先搞试点,而后分四批进行土改,1953年春基本结束。经过复查,解决土改中的遗留问题,为分得土地的农民颁发土地证。
冬,全县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投资开办观音阁颜家垅硫磺矿。
3月8日,湖南省工业厅投资兴办小江口煤矿。
4月16日,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6月,县造纸厂(设进马江)建成投产。
6月27日至7月2日,召开溆浦县首届劳动模范大会,表彰劳动模范131人,奉泽光被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7月15日,全县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运动。至11月11日,共捐献1.569亿元(旧人民币)、稻谷221.28万斤。
10月15日至22日,召开首届民兵代表大会,总结和交流民兵工作经验,评选出民兵模范53名。
是年冬,由桥江章池农民张贻藩等倡修并勘察设计的独石水库,历时3月竣工。此为新中国建立后县内修建的第一座水库。翌年张贻藩被推选为溆浦县出席北京国庆观礼的代表。
是年,低庄五岔溪水库动工修建,翌年4月竣工。
是年,全县农村开办冬学887所、识字班1155个,入学农民40821人。
1月,桥江章池夏应望等10户农民,组成全县第一个临时互助组。
是月,县人民政府在城西北郊岩屋冲、陈家湾辟田土200余亩,兴办溆浦县林场。
3月7日晚,桥江凉水井土地改革积极分子邓南宾一家6口,被反革命组织(“农民会党”)成员杀死4人,杀伤1人。凶手罗用中、邓南仪和20名从犯当晚全部落网。
3月8日,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制伞生产合作社)成立。
6月,开展禁烟、禁毒运动。县属有关部门对查出吸食和贩卖鸦片情节严重的232人,分别作了处理。
是月16日,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随后在全县全面贯彻实施。
是月,建立乡政权。旧保、甲建制随之消失。
是月,中共溆浦县委开始在农村建立基层党组织。
7月,首次召开全县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会议,总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经验。至年底止,全县共建立常年互助组1211个,临时互助组3306个。
8至10月,开展查田定产工作。全县核实田、土面积61.3875万亩,核定常年产量1.0589亿公斤。
9月,县文教科组织30余名教师在水东万水试点,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开展识字教育。
是月,整修、扩建水矶塘。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和湖南省农林厅水利局给予了资助和指导,工程总投资1.5亿元(旧人民币)。
11月,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翌年春结束。
2月,建立乡人民政府,撤销县农民协会和乡农民协会。
春,成立县扫除文盲委员会,设办公定,配备专职干部、教师,全面铺开扫盲工作。
4月,原属新化县的两江、民主、古台、朱溪、沙滩、江东、锡正、坪山、青龙、大花、团结等11个小乡划属溆浦县。
11月至翌年元月,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组织数百名干部深入农村,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是月,全县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是年,全县已控制天花流行。
1月15日至2月20日,县委派工作组在花桥堰塘湾、桥江独石、水东桂花园、龙潭山下塘,试办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至5日,首次普选县、乡人民代表。全县选民229768万人,参加投票选举210722人,占91.7%。
4月,县农、林场试种双季稻12.6亩。
6月17日,大水,123个乡的5744户受灾,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共发放救济款2.69亿元、贷款3.8亿元(旧人民币)。
是月28日至7月1日,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1日,县首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时为人口登记标准时间计,共有人口410462人。
11月,成立县计划委员会。
12月27日起,持续冰冻11天,全县冻死柑桔3.7万多株,冻伤近4万株。
1月,县耐火材料厂(设椒板溪)建成投产。
2月,召开全县劳动模范会,评选出模范农业社5个,模范互助组11个,劳动模范15人。花桥项长寿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
3月1日,开始使用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
4月21日起,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
6月11日,县人民委员会将土地改革时在龙潭发现的楚武王玺送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11月中旬,龙潭至黔阳塘湾的公路动工修筑,翌年2月3日通车。其北段为新中国建立后县内修筑的第一段公路。
年底,全县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各区适龄青年争先恐后报名参军。
1月12日,中共溆浦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溆浦县委监察委员会。
16日,全县开始对部分干部的政治、历史进行审查(简称审干)。
2月,全县私营工商业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年底基本完成。
是月,县委工作组试办3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县铺开,至翌年春,共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个,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6%。
3月16日,成立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日,正式成立县手工业联合社。
是月,开始在全县141个县、区机关和两所中学中开展内部肃反,翌年2月结束。
是月,县属有关单位组织山区群众数千余人驱、捕猛虎、消除去冬来为害甚烈的虎患。
5月16日,两丫坪区岩儿塘乡,划给隆回县管辖。
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溆浦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确保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产、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6月7日,江口区黑家溪乡划归辰溪县管辖。
是月,在城关镇、江口镇分别建立县第一、第二两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渔民共54户,渔船56只。
7月,撤区并乡,全县设3个办事处,原245乡被并为44乡、两镇。
8月15日,中共溆浦县委机关报《溆浦报》创刊。日停刊。
秋,城关镇兴办1所民办中学,1969年停办。
10月1日,建立县人民广播站。11月10晚开始向县城及30多个乡(镇)播音。
8月,动工修筑桥江渡头坝,翌年3月底竣工。
11月3日,县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因吸烟引起黑硝爆炸,死19人,伤82人。
11月7至11日,召开首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执委组成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62年改称妇女联合会。
12月8至12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讨论研究“巩固农业社、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24日,县人民委员会组成3个慰问团,携带衣服、被子1000余件,现金5000多元,分赴夏旱严重的仲夏、思蒙、江口、小江、洑水湾、舒溶溪、均坪等地慰问受灾群众。
是年,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全县共组成90个生产合作社(组),入社(组)人数占个体手工业者总数的74.2%。
5月10日,县内19个乡遭受暴风、冰雹袭击,倒塌房屋44栋,死2人,伤12人,水稻秧苗和春收作物损失严重。
19至24日,县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9月,县委召开县、乡、社三级扩大干部会议,发动干部帮助县委整风。
10月,根据上级指示在整风中开展反右派斗争,翌年5月结束。全县有173人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全部改正。
11月,成立县节制生育委员会。1983年,改称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12月,新坪高级社动工修建一座装机1台、容量6千瓦的水电站,翌年5月竣工发电,为县内水力发电之始。
2月25日,县直属机关干部136人下放农村劳动锻炼,县城组织4000多人欢送。
5月16日至17日,举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出促进农业、工业、交通、文教卫生事业“大跃进”的决议。
是月,县委召开会议,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7月20日,县罐头厂动工兴建,翌年6月29日建成投产。
9月初,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历时4月多,全县建炼铁厂4个、建小土炉近千座,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所炼铁量微质劣。
9月15日,全县建成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低庄人民公社)。
9月20日,建立县卫生学校。
是月,县公安干警破获一起阴谋武装暴动的反革命案件,首犯罗崇禄、唐显孝被处以极刑。
10月1日,县委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全县共建立14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
11月,县卫生科和民政科在小横垅公社胜利大队设立杨柳冲医疗站,免费收治麻疯病人。
12月,全县调集万余民工,承担湘黔铁路自安化分水界至溆浦低庄长约16公里的路基修筑任务。1960年6月中旬停工。
是月,始建国营溆浦县拖拉机站(设杜家潭)。
是年,县曾家溪钨矿建成投产。
是年冬,全县动员10万人兴修水利。均坪卫星水库、水东五化坝、低庄东风坝等列为重点工程。
是年底,吕道茂、王本祥、李福生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
2月,举办首届全县运动会,参赛运动员720余人。
3月10日,溆(溆城)黄(黄茅园)公路建成通车。
4月28日至5月4日,全省经济作物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溆浦召开。
9月,县委在全县开展“反右倾”斗争,243名党员干部受到错误批判或处理。经1961年的甄别定案和1979年的平反,全部纠正。
10月6日,溆浦县10名农民柑桔技术员,应邀赴浙江省柑桔产区,传授交流栽培技术。
10日,学校停课一月,师生被分派去支援大炼钢铁和农业生产。
是月,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组织4000多人上卢峰山垦荒,为时两月,垦复油茶林和茶园5600余亩,开垦荒山1800余亩,植树14500余亩。
10月,开始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压缩城镇人口。
11月中旬,一批桔红运往莫斯科,在中国驻苏使馆展出。
12月5日,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是年,溆浦白鹅被选为优良品种,送北京全国农业展览展出。
是年,县卫生部门对地方性甲状腺肿进行普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已发现在的患者12337人予以治疗。
是年,受自然灾害和“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0.1%。年底,部分农民口粮已经短缺。
1月下旬,全县26个人民公社、大队的集体代表和两名先进生产者出席湖南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低庄、麻阳水人民公社被评为全省柑桔、油菜先进生产单位。
是月,在全县推广水稻插秧机和快速割禾器,后因效果不好中止推广。
2月19日,全国春耕生产检查团第四组来县,检查马田坪人民公社地坪、人民两个大队的油菜生产和春耕准备工作。
2月26日至3月1日,中共溆浦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重点讨论“大跃进”以来的工作,通过县委制定的三年工农业生产规划。
是年,溆浦的油菜生产、白鹅饲养被摄制成新闻纪录影片,在各地放映。
4月,县民兵骨干代表梅敢生、易光生赴北京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各奖得自动步枪一支。
6月7至20日,县委在县、区、社干部中开展以“三反”(反贪污、反官僚主义、反违法乱纪)为内容的整风运动,有107名干部受到批判和处理。
8月16至18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派飞机帮助水东、桥江、低庄、麻阳水等地喷撒农药、消灭山林虫害。
8月15日,糕点、香烟、食糖、胶鞋、肥皂,实行凭票供应。
12月17至19日,举行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决议。
是年,连遭寒潮、风灾和水、旱灾害(旱灾尤重),29万亩稻田严重减产,加上“五风”的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又比上年减少15.7%。部分地区农民粮食奇缺,营养不足,多有患水肿病者,有的造成死亡。
11至12月,县委成立代食品领导小组和渡荒委员会,并将调集的公益金48789元和上级政府拨给的救济款69592元,全部用于帮助人民群众治病和解决生活困难问题。1962年,全县渡过暂时性的困难,人民群众生活开始好转。
是年底,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开展反“五风”运动。历时7月,纠正了“五风”错误,但也伤害了一些基层干部。
是年,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工作方针。
5月,停办全县5729个农村公共食堂。
10月,县委号召开展机关生产,自力更生改善干部、职工的生活物资供应。县城21个单位共养猪495头,种蔬菜213亩、油菜42亩。
是月,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将原14个农村人民公社调整为46个农村人民公社。翌年,改公社所有为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管理体制。
春,县委在马田坪人民公社人民大队推行“定额记工,小段包工”生产责任制。是年9月28日,《新湖南报》予以报道。
10月31日,《新湖南报》在头版刊登“溆浦县领导干部五年来坚持种试验田”的消息。
3至5月,县委先后总结推广县肉食水产公司、百货公司、印刷厂等单位改善经营管理的经验。
7至9月,中共黔阳地委和中共溆浦县委联合组成工作组,在马田坪人民公社进行“小四清”(清帐目、清工分、清财物、清仓库)的试点工作,后未在全县全面铺开。
是年,大旱。部分大队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全县中稻有14.7万多亩减产,4.46万多亩失收。
12月18日,《新湖南报》刊登“溆浦县干部六年来坚持种试验田”的消息,并发表题为《坚持种试验田是领导农业生产的好方法》的社论。
1月,龙潭木鳌水力发电站动工修建,1966年4月建成。
6月16至21日,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溆浦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
7月1日,县第二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时为人口登记标准时间计,全县共有481044人。
8至21至24日,举行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开展“学大庆、学大寨、学毛田、学红菱湖”的“比、学、赶、帮”(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群众运动。
9月8日,在中共黔阳地委统一部署下,县委抽调898名干部组成“四清”(清政治、经济、组织、思想)工作分团,赴黔阳县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2日,成立上山下乡安置领导小组,继续下放城镇知识青年去农村劳动锻炼。
4月25日,县城组织2000多人去马田坪人民公社桐油坡垦荒。历时7天,开垦梯田126.3亩,宽带梯土6亩。
7月上旬,19个人民公社遭受严重水灾。湖南省人民委员会、黔阳专员公署、县人民委员会共拨款8万多元、粮食50余万斤、布票4万多尺,救济灾民。
是月,中共新田公社牛角坪生产大队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李启茂、低庄供销社职工宋开生,在抗洪斗争中为抢救人民财产,先后英勇牺牲。翌年3月30日,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追认为烈士。
9月8日,县委抽调1365名干部组成“四清”工作分团,赴怀化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是月,花桥、低庄、桥江等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患者1000余人,经组织医疗,绝大多数患者痊愈,死亡34人。
10月,动工兴建金家洞水库,1971年竣工。
是月,全县组织2600名民工,参加修建桥江飞机场。
11月,成立县农村文艺宣传队。
4月,县筹建祖市殿两峰磺矿,翌年3月建成投产。
5月,县人民委员会布告:从农历四月份起,每逢“初一”、“十五”两天,为县长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日。
6月30日,县委召开常务委员会,贯彻中共中央5月16日《通知》 (简称5·16通知)精神,讨论在本县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问题。
是月,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的副县长王叙伦和中共工农兵剧院支部委员会书记罗孝盈,因上演《海瑞打朝》一剧遭到错误批判斗争。
7月23日,成立县“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向全县各中学和文化单位派出工作组。
8月,学生中出现“红卫兵”。第一、第二中学的“红卫兵”分别成立“红革联”、“红造联”等造反组织。红卫兵走向社会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社会开始动乱。
8月31日,造反派贴出第一张大字报,提出《彻底摧毁溆浦县委黑店》的错误口号。
9月,“造反”群众组织,迅即遍及全县城乡。
是月30日,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湖南省委负责同志9月24日《报告》精神。随即有107人被定为“右派”受到批判。不久,全部改正。
11月11日,《湖南日报》以《雷锋山下新愚公》为题,报道仲夏人民公社岩英坪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艰苦奋斗344个昼夜,开凿成一条长187米的全岩引水隧道的先进事迹。
是月,溆浦第一中学22名学生组成“前进长征队”徒步外出串联。
1月中旬,县耐火材料厂的“造反”组织夺取厂领导权,开全县“夺权斗争”的先声。
2月4日,县人民武装部奉命逮捕群众组织“湘江风雷”主要成员。8月,全部平反释放。
3月初,县人民武装部成立“支左”领导小组,开展“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活动。
3月12日,成立溆浦县生产办公室。4月改称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
6月,雷打坡、老屋场等电灌站相继建成。
是年秋,不同观点的两派群众组织曾多次发生武斗。
8至9月,相继成立县“工代会”(革命职工代表大会)、“农代会”(贫下中农代表会)、“红代会”(红卫兵代表会)等“造反派”联合组织。
9月5日,首批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200多人进驻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等7个机关单位开展“斗、批、改”。嗣后,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农村区、社均进驻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9月10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随后,各基层单位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9月12日,县革命委员会奉命召开万人大会,非法逮捕县委书记曾禄、副县长陈鹤泽等。以后,先后平反改正。
9月27日深夜至翌日凌晨,县革命委员会按照黔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的部署,开展所谓“刮十二级台风”的“政治大扫除”,全县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被视为“阶级敌人”而遭到逮捕或拘留。
10月4日,县革命委员会设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办事组、人民保卫组等办事机构。
23日,县“支左”领导小组召开万人公捕大会,县委副书记杨新春等104名党员、干部被非法逮捕入狱。
是月,开始修筑高明溪至两丫坪公路。
12月3日至22日,县“支左”领导小组和县革命委员会主持召开中共溆浦县党员代表会议,开展“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活动。
是月,县内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
是月,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县、区、社、队干部220人,分三批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1月27日至2月6日,全县遭受特大冰冻,五成左右的柑桔树被冻死、冻伤。
2月,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下放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3月,成立中共溆浦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11月,改为中共溆浦县核心领导小组行使县委职权。
6月6日,召开中共溆浦县党员代表会议。逐步恢复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党的基层组织。
9月21日,成立县人民防空领导小组。
10月,县火电厂1500千瓦发电机组安装完毕,开始发电。
11月1日,县内部分公社实行合作医疗。
3月,筹建县氮肥厂,1971年6月竣工投产。
4月3日,全县1万余民兵参加红远、红阳、红成等国防工程建设。
7月,柘溪与凤滩两个电站联网的送变电工程动工,溆浦成立工程指挥部,组织近千名民工架设县境内高压线路和修建太坪变电站。全工程于1971年1月完成。
8月,湘黔铁路再度动工修筑,全县组织民工3.2万人,承修自城西立交桥至思蒙毛田冲二号桥15.53公里的路段。翌年9月22日全部竣工。
9月,溆浦大桥动工修建,翌年7月全部竣工。
10月15日,潭家湾公社组织1300多人改河造田。历时4个多月,开出旱涝保收水田100多亩。
11月6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溆浦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溆浦县第三届委员会,恢复县委的正常工作。
是月,全县开展以“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为内容的“一打三反”运动。
1月9日,横跨沅水的江口公路大桥动工修建。翌年1月竣工。
8月24日至25日,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提出“力争三五年内建成大寨县”的奋斗目标,农业学大寨运动形成高潮。
9月22日,县城人民欢庆湘黔铁路通车。
10月16日至27日,中共溆浦县委、县人民武装部党委联合召开2398名党员、干部会议、传达林彪叛逃的罪行,批判林彪泡制的反革命政变纲领。
11月,在溆浦大江口动工修建省属湖南维尼纶厂,1978年1月竣工投产。
12月30日,凤滩电站大江口汽车轮渡处动工修建航运码头。
4月上旬,全县普降雨雪,持续低温,早稻烂秧严重,损失谷种给420万斤。
5至8月,大旱90多天,部属及省、地属在溆厂矿,组织人力物力支援抗旱。
是年,县人民医院用中草药金银花、九里光制成注射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有较好疗效。
6月,成立紫金山造林大会战指挥部,集中桥江、陶金坪、中都等9个公社的大部分劳力,造林2万多亩。
8月30日,县委成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月,全县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9月9日,成立中共溆浦县委科学技术领导小组。11月9日,成立溆浦县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撤销县委科学技术领导小组。
12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善溪、陶金坪、水田庄、葛竹坪、中都等12个边远公社建立电影放映队,使用8.75毫米的放映机放映电影。
是年,湖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县财政局拨款8.5万无,修建溆浦电影院。
2月,县总工会组织召开万人“批林批孔”誓师大会,街头再次出现把矛头指向县委领导的大字报,干部群众响应、支持者甚少。
5月20日,县委召开干部群众大会,为“文化大革命”以来被错捕、错判的38名干部、教师、职工平反,恢复名誉。
7月7日,低庄公社柿叶塘水库大坝崩垮,冲毁溪坎148处,公路桥1座,淹没房屋50栋,稻田685亩。
是年,县内较大的莲塘坪电灌站建成。
3月29日,动工兴建县城自来水工程,1977年竣工供水。
7月起,全县先后动工修建深子湖、杉木塘水库、芹江水电站大型工程。这些工程竣工后,对改变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工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集中劳力、财力、物力,超过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影响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3月,县革命委员会聘请有杂交水稻栽培经验的50名农民为技术员,分赴各社、队传授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8月1日,成立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9月9日至18日,全县18.58万多人分别集会,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
10月23日,全县30万军民,分别在74个会场集会,热烈庆祝中共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是年底,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溆浦被列为全国“大寨式县”之一。
1月28日至2月5日,持续冰冻低温,最低气温达—12.6℃。全县约有3万亩柑桔树被冻死。
4月13日,13个人民公社遭受严重雹灾。县委组织130多名医务人员和建筑工人分赴灾区,医治受伤社员,整修被损坏的房屋,并发放救济款5万元。
5至7日,部分社员因口粮短缺外流,有关部门拨救济款14.4万元、返销粮食1500多万斤,帮助缺粮社员安排好生活,外流现象得以制止。
9月16日,让家溪公社党委书记严会文、灯塔大队党支部书记项长寿、县耐火材料厂党总支委员会副书记李回莲、老红军朱桂林等赴北京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
是月,县卫生部门普查精神病,发现患者1267人,采取了治疗和管理措施。
1.本网站所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联系我们
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研究宋圭武内容提要:院士问题,本质是知识寻租...
而中国古代称琥珀为“兽魂”、“光珠”、“红珠”,被视为珍宝。...
Copyright (C) 2015 【福利菌】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7 98 99级师范毕业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