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长征精神“绿色长征”这个主题做一份策划,这是一个有关绿色、健康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在此,我不胜感

第03版:中国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暑假:我们绿色长征去(今日聚焦)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纪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林大“黄金海岸”团的志愿者在广州亚运馆前欢呼雀跃。  黄
鑫摄   列车上的外国游客在“雪域高原”团的横幅上写下祝福。  刘婷婷摄   “京杭运河”团队员教农民工子弟做环保笔筒。  陈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面写有“绿色长征”4个大字的旗帜迎风招展,一群身着绿色T恤的大学生们聚集在旗帜下整装待发。他们分为“黄河之旅”、“长江之歌”、“京杭运河”、“雪域高原”、“草原漫步”、“东北林海”、“黄金海岸”等7个团队,奔赴全国22个省份开展大学生绿色环保宣传调研活动。&&  走近农民工子弟——  埋下绿色种子  “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朋友啊朋友,让我们携起手,开创未来,谱写绿色之歌。”  稚嫩而响亮的歌声从简陋的教室里传出,孩子们和着拍子,摇头晃脑地唱着。在江苏苏州吴中区郭巷镇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吴中阳光学校,孩子们正跟着“京杭运河”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唱环保社团的会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对环境有害的吗?”艺术设计专业大三的学生周颖君扮演起了老师的角色。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怯怯地举手:“吃完冰棍后的塑料袋是垃圾。”“如果大家把垃圾都扔到地上,会怎么样呢?”“很脏。”“会变臭。”“风一吹会刮到身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扔到垃圾箱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为了奖励孩子们,周颖君和队友给每个孩子分发了环保袋。孩子脸上飞扬着笑容,小手摸着用秸秆做成还散发出玉米香味的环保袋啧啧称奇。  第二堂课上,计算机专业的刘沙拿起自己不熟悉的画笔,和孩子们一起在袋子上画着心中的绿色地球、绿色心愿、绿色生活。不一会儿,小晴就在环保袋上用粗粗的线条画出了一间红砖屋顶的房子,旁边是绿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结着大苹果的树和3个小人,天上还有一条七色的彩虹,下面飞着一只嫩黄色的小鸟。“这是爸爸妈妈和我,还有我们的家。”小晴指着画上的3个人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袋子送给妈妈,她买菜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塑料袋了。”  短短的两节课很快过去,孩子们和志愿者都恋恋不舍。有的孩子还用刚学会的废纸折叠成的扇子,给志愿者们扇凉。刘沙不由地感慨:“这些孩子,就像白纸一样。如果能有人告诉他们一些环保知识,他们很容易接受。”  走进社区——  燃起绿色之火  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社区的小广场上,人群围成一个圈,不时爆发出笑声。走近一看,原来是绿色长征“黄金海岸”团和居民一起玩环保游戏,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眼球。只见穿着白色背心的钱大爷手握一个用废纸卷成的套环,瞄准两米外的瓶子轻轻扔出,稳稳地套住了一个。“嘿!中了!”他高兴地哈哈大笑。  “您知道,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多少水吗?”王娇的问题一下难住了钱大爷,围观的居民也纷纷摇头。电子专业的王娇俨然是半个专家,她俏皮地笑了笑,解释说:“不要小看一粒小电池,它可以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大家听了不禁惊呼:“原来电池的污染这么大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环保“停下脚步”——这是志愿者们最想改变的事情。皮肤黑黑、嗓门洪亮的大三男生王邦贤说,他带领队员在福建渔村调研时,当地的渔民甚至只是摆摆手,一句话都不愿意说,让大家感觉很挫败。“但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想尝试多种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比如与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环保理念的年轻一代沟通,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影响上一代。”  7月25日,“京杭运河”团苏杭线的队员们走进杭州多蓝水岸社区,拉开一条“绿色长征,和谐先锋——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低碳宣传教育活动”的横幅。横幅下摆放着芦荟、仙人掌小盆栽、废纸做成的扇子、彩纸扎成的纸花、环保购物袋等,让不少居民驻足停留。  “用6个塑料瓶就能换一盆植物,2个塑料瓶换一个购物袋。”领队老师陈燕带头吆喝起来。张阿姨欢欢喜喜地抱来一堆塑料瓶,换走了一盆芦荟。她说:“其实我们不懂什么低碳环保,但是刚才那个姑娘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以后会注意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换盆栽及购物袋的居民络绎不绝,一共收集了400多个塑料瓶和易拉罐。“这么热的天,这群孩子真不容易。”社区里的王先生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宣传环保和低碳就是这么简单,并非讲什么大道理,能够影响人们哪怕一点点的生活习惯,就是一个好的开端。王邦贤说:“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只能做一点点的贡献,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进雪域高原——  播种绿色梦想  开往拉萨的火车呼啸前进,“雪域高原”团的队长杨实权和5个队员顾不上欣赏窗外青藏高原的美景,就在火车上忙开了,广播、问卷调查、征集签名祝福……让不少乘客记住了这群身着绿色T恤的年轻人。  甘肃女孩刘婷婷自带了筷子和勺子,坚持不用一次性餐具。没带筷子的其他队员在她的带动下,想了个办法——把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洗干净,用纸巾包好,这样便可以重复使用。  经过3天的行程,他们终于踏上拉萨的土地。克服了头痛、流鼻血等高原反应,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来到西藏大学,帮助学校培训环保社团骨干。除了上课,队员们还和西藏大学的学生一起做“松鼠大树”的小游戏,玩行为艺术,几个人坐在地上用身体摆成“低碳”、“绿色长征”等英文字母缩写。大家还在现场派送用玉米秸秆材料做的环保袋,并在桌上摆放印有环保顺口溜的硬纸板,教参加活动的同学做成环保笔筒,然后分送给他们。  在林芝入户调研时,队员们跟一个叫边巴索朗的西藏农牧学院的小伙子接触最多。在杨实权他们来之前,边巴索朗就和几个同学搜集整理了厚厚一叠资料,补习环保知识,为此熬了好几个通宵。为了做好调查准备,边巴索朗和队员们又熬了一夜,把调查问卷翻译成藏文,并打印了200份。  第二天,他们驱车前往八一镇的布久乡,走访了孜拉岗村、简切村等几个村子。看到村民们自2006年推广安居工程之后,已从低矮阴暗、人畜混居的旧房搬进整齐的二层小楼,还都用上了沼气,大家都很欣慰。一位藏族大妈领着队员们边走边聊,她说:“保护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我们虽然不懂什么是‘低碳’,但知道这里环境很好,也很脆弱,特别需要保护。”这让队员们很受感动。  “没想到这次‘绿色长征’能来到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来说,这里都是最独特的。我深深感受到它对我们的呼唤。”城市规划专业的罗杨8月要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二中支教,他说,将来他想把“绿色长征”也带到内蒙古去,在大草原上和孩子们一起播种绿色梦想。而家在青海的大三小伙裴凯则表示,一年后,他将以定向生的身份再次回来,继续他和青藏高原的不了情缘。&&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双峰县启动“绿色长征”公益健走活动(组图)
(环绕县城跑步)
(7岁的小跑友乐在其中)
(跑友们合影)
  红网双峰10月26日讯(通讯员 谢展南)10月24日清晨,晨曦初露。双峰县城内,来自快乐跑步兵营的100多名跑友参加“绿色长征”公益健走启动仪式,并高呼“绿色长征,爱心跑步”口号,环绕县城开展健身跑步活动。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80周年,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绿色出行,践行健康生活,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年10月21日至日期间,以健走捐树、绿色传递、爱心跑步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主题为“传承长征精神,追求健康生活,引领绿色风尚”的“绿色长征”公益健走活动。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运用运动社交软件“悦动圈”,组建团队(即“圈子”)共同参与活动。    活动得到双峰县广大跑步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双峰县共有200多人下载“悦动圈”软件并参与活动。&高擎团旗 绿色长征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长征活动侧记
&&&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长远事业,是新世纪的新长征。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团中央、教育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全国50所高校共同发起了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活动旨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弘扬红军万里长征的革命精神,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勇担先锋,用实际行动阐释“红色青年”走“绿色长征”之路的时代精神。并使“绿色长征”像“红色长征”一样,发挥“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通过青少年散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星星之火,影响带动沿途社会公众提升生态素养,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燎原之势。活动开展4年来总计有4万名大学生参与。提起“绿色长征”,在青年学生中特别是在北林学子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意味。
“暑期,我们绿色长征去”
&&& 北京林业大学是我国生态环境教育的著名学府,近年来学校将红色作为育人基色,绿色作为育人底色,形成了“红绿相映”的育人理念,绿色环保活动也成为该校学生乐于参与的特色活动之一。今年,北京林业大学从3月份开始就面向全校学生招募暑期绿色长征骨干志愿者。短短两天时间就有200多名学生报名,最终44名学生脱颖而出,其中18名是中共党员,13名是研究生。很多学生都以成为绿色长征骨干志愿者为荣。有一个宿舍的六位同学全都报名参加了选拔,最终录取了4名。“我们是’绿骨’(绿色长征骨干志愿者),成为大家的宣言。“绿骨”们平时 “严格要求”,大家都不用一次性筷子,出行也是骑自行车。绿色长征骨干志愿者赵琳对记者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低碳的理念。
&&& 在北林大“低碳”与“绿色”不知不觉中已深入人心,成为青年学子中的时尚。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在这个校园开展了15年;即使是刚刚开垦了两三年的校园耕地里,也总是有学生参与农业种植的欢歌笑语。在校园“今年你去‘绿色长征’吗?”俨然成为这个绿色学府中同学们见面的流行语。能够参加一次绿色长征是许多学生的愿望与期待。“暑期,我们绿色长征去”也成为志愿者们最为骄傲的回答。
&&& 即使不去绿色长征,校园里的学生社团也没有闲着,许多以生态环保为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纷纷从祖国首都出发,走进农村和社区、走进学校和厂矿开展各类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北京林业大学野外生存与科学探险协会(山诺会)的“三江溯源”队伍深入青海三江源头开展生态科考活动、“绿手指”社团在北京社区农村开展低碳宣讲活动,翱翔支农与实践社的云南瑞丽户育乡班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也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参与。
“这些孩子的环境教育更应值得我们关注!”
&&& “为什么我们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你能说出哪些做法是在污染环境吗? ”位于苏州吴中区郭巷镇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吴中阳光学校内,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与苏州大学的30多名绿色长征志愿者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境教育课,向他们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 绿色长征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制作了印有低碳生活行为准则的纸质笔筒,开展绿色科普小知识问答、教授环保歌曲,向孩子们介绍如何把一些平时废旧的易拉罐、塑料瓶在手中“变废为宝”,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低碳”,平时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来教他们这些环保知识,学校里老师讲授的也不是很多,这次他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家长以及其他的小伙伴,和他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的绿色长征志愿者周颖君告诉记者,今年“绿色长征”活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心手相牵绿色成长”,平时农民工子女接触到的绿色环保生活知识相对较少,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环保、体验环保,使他们从小树立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孩子的环境教育更应值得我们关注!”看了看身边一个正在用废旧易拉罐制作笔筒的小朋友,周颖君抿抿嘴唇,坚定的说。
&&& 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阳光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书包、文具盒、水彩笔等学习用品,购买这些文具的费用全部都是在校内募集的。
&&& 自2004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就和北京通州自奋希望学校、后八家小学等农民工子弟学校联系,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努力将环保理念植根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灵。今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上刊登两幅照片,以图片新闻的方式记录北京林业大学绿色长征志愿者到北京通州自奋希望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活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崔智鹏就是照片中的一位,在青海西宁农民工子弟环境教育的课堂上我们见到了他,“孩子们天真无邪、渴望知识。绿色长征一路走来,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会把农民工子女的环境教育活动一路做好。”在哈尔滨,绿色长征团支部与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小学结成对子,这意味着以后每年孩子们都能收到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寄来环保笔、环保袋子、绿色教育的书籍。团支部的团员们表示还将和孩子们通信往来、定期来校讲授环保知识。“孩子们每天都在盼望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到来。”结对小学的校长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样的形式非常好,学校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格外增添了青春与活力,哥哥姐姐们的行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可是最有力的榜样啊!”
“老奶奶,您也知道‘低碳’?!”
&&& “环保铅笔好,废弃纸张也是宝。纸张双面印,节约用纸助环保……”在绿色长征志愿者走过的街道社区,孩子们的口中常常吟诵出各类环保小贴士。
&&& 今年绿色长征也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农村。在志愿者们为社区居民组织的“环保小积木”的游戏中,规定每次抽出的必须是写有环保行为的积木,要抽出至少五个而积木不倒。“你为什么要抽这块啊”,志愿者指着写有“双面打印”的积木问对面一个7岁的小姑娘,“因为双面打印的话就可以节省纸张”,小姑娘奶声奶气的回答。“那你有没有浪费过纸张呢”,志愿者接着问,“有的”,小姑娘害羞起来。“那以后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志愿者步步引导,小姑娘使劲的点了点头。
&&& 在参与环保游戏的人群中,七十多岁的杜奶奶显得比较积极,在带小孙子等待参加游戏的同时,她还和身边的志愿者讲起了“低碳”。“老奶奶,您也知道低碳?!”志愿者惊讶的问。
&&& 她见到绿色长征志愿者就伸出大拇指:“对对对,小伙子你刚才说的太对了!别看我不工作不上班,带孙子享清福,但是有电视、有网络啊,我也会赶时髦CC哥本哈根啊、低碳生活啊,这些我们都懂,别把空调温度调的太低,26度最合适啦。你刚才说的那几个小窍门在生活中虽不起眼但可管用啦!”
&&& 今年绿色长征活动组织志愿者们深入全国50多个社区和农村开展关于居民低碳生活意识的调研活动,直接访问的人数就达3000多人,志愿者们在完成“绿色北京,低碳生活”行为准则校园版的同时,还将研究制定低碳生活行为准则的社区版和农村版。志愿者们通过共做环保小游戏、教你环保小窍门等形式让低碳生活理念和环保意识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
&&& 在福建泉州丰泽社区,绿色长征志愿者王邦贤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家每户把每天用来洗菜淘米的水收集起来用于浇花,冲厕,每天就能节约5升水,这样如果一个月下来就是150升,一年将节约用水近2吨,想想全社区将节约多少的水啊CC这就是社区环保的力量!
&&& “我在这个小区生活了十几年了,还没见过这样的环保活动,看到他们我就觉得环保啊,大有希望!”同是泉州志愿者协会会员也是丰泽社区居民的欧钟山说。
“雪域高原,扎西德勒!”
&&& 在西藏林芝,北京林业大学和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的绿色长征雪域高原团志愿者在当地最大的商场八一镇赛百隆商场门前举办了绿色咨询活动。志愿者们现场为顾客换发环保购物袋。不少藏民对用玉米秸秆材料做的环保袋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赞许说“这可真是好东西,又轻便又环保,比塑料袋一点都不差,以后买东西就带着它”。看到藏民也喜欢用环保袋,北林大志愿者裴凯遗憾的说,从学校出发前,我们只带了一千个购物袋,本想着也许还发不完,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看来以后还要经常来。话说完裴凯“狡猾”笑了笑。经记者打听才知道,裴凯是北林大内地到西藏工作的定向生,他说这次来西藏看到这里的土地那么圣洁,人民那么纯朴,更坚定了他来西藏工作的决心。已经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三年级的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自己的第二故乡装扮得更加美丽。
&&& 让志愿者们感动的不仅仅是藏民对环保的重视,刚来西藏的时候,志愿者们手头的环保意识调研问卷只有中文版,而调查的大多数是藏民,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族学生边巴索朗主动承担起调研问卷的翻译任务,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边巴索朗便将翻译好的问卷交给了北林志愿者,他说,这个问卷太好了,翻译也是学习的过程,我的家就在西藏的农村,调研时别忘叫上我,我和你们一起去,给你们当翻译,还要带你们看看我美丽的家。
&&& 在离开西藏的时候,西藏大学刚刚留校工作的老师格桑扎西难掩热泪,他深情的对北林绿色长征志愿者说你们离开了,但是绿色长征的精神会激励着我和学生们永远走下去。北林大志愿者们回望着老师和同学们深情挥手,在心底里默默的祝福着CC雪域高原,扎西德勒!
“绿色播种, 撒播绿色希望”
&&& 绿色长征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每年都联系全国多所学校的生态环保社团开展暑期活动,北京林业大学发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秘书处设在北林大团委的中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之家、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优势,与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动,连续4年开展社团领导力、项目管理、环保活动策划等多方面的培训,培训志愿者骨干千余名。北林大团委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开展了全国青少年绿色播种项目资助活动,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好的想法却又缺少资金的项目予以支持。
&&& 黎海明是青海师范大学“蓝眼睛”协会的负责人,这是他第二次和同学们一起申请“绿色播种”,今年他们的“走进乡村学校,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宣传教育项目获得了3000元的资助,他说这个项目是“蓝眼睛”早就想实施的一个项目,每年协会虽有学院经费支持,但资金总是有限,会员入会又是免费的,经费不足成为环保社团难以施展拳脚的重要原因。他说:“其实我们这些同学在一起能做很多事,虽然3000元在别人看来不多,但是在我们社团手里一分掰成两半花,能做可多的事情啦。除了物资支持,其实社团还希望获得项目指导支持,一些NGO等培训组织的培训;让各社团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绿色播种活动,“蓝眼睛”终于有了实施项目的机会,今年放暑假前“蓝眼睛”还应邀到北林大参加了地方培训,对项目如何管理,如何做好宣传进行了学习。黎海明表示目前该项目正按照计划由专人管理,严格财务制度,进行阶段总结,争取提交一个圆满的活动报告。
&&& 在介绍今年绿色播种项目的情况时,北林大团委书记于吉顺说,今年的绿色播种共收到全国47所高校107个社团共160个项目的申报,这些项目分别围绕低碳校园、低碳社区、低碳农村、节约用水、环保推广等内容开展,都很好,通过与赞助商的沟通,最终将资助项目的个数提高到65个,资金也提高到了25万元。
&&& “蓝眼睛”的指导教师雷老师是一位对环保有着十分热忱的老师,她说:“绿色播种让“蓝眼睛”的同学多了一个重要的实践项目,由于同学们在社区宣传低碳理念,目前一些社区已经开始更换节能灯了,同学们正在将科学转化成生产力,这其中,绿色播种播撒的是绿色希望啊!”
“只有人人都去环保,才能把环保做好”
&& 在上海,在广东,绿色长征的主题自然少不了绿色世博和绿色亚运。在京广线上,原本打算在列车上开展的绿色咨询活动受到了工作人员的不解与阻扰,志愿者们不灰心不气馁,最终以真诚和执着打动列车长,将“一路长征、一路宣传、一路环保”坚持到底。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到志愿者们的行动,感慨地说道:“这么久以来,在京广的列车上还没有过这样的活动,以前,一直觉得国家倡导环保是空话,没有多少人响应,今天看到了你们,我才知道环保还有这么多人在关注。”
&&& 在广州开展活动后的闲暇时间,许多志愿者放弃了在广州转一转的机会,跑到即将举办亚运会的主场馆,硬是说服了工作人员,参观了绿色亚运的环保设施。北林大绿色长征志愿者李晨光曾经参加过2008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游行,在与华南农业大学亚运志愿者开展的“绿色奥运携手绿色亚运,北京走向广州”的座谈会上,他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验和绿色环保知识毫无保留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他说能够幸运的参加奥运和国庆,是我的荣幸,一辈子难忘,但是这次也许无缘直接服务亚运会,这将是我终身的遗憾,希望这些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毕竟志愿服务没有终点,绿色长征没有终点。
&&& 在绿色长征活动中也有过别人的误解和非议,在宣传绿色亚运的时候有个别人认为环保本来就是政府的事情,民众不应该去投入更多。面对个别民众对于个人行为在环保事业中的影响力产生的质疑,李晨光坚定的说“很多人以为环保只是政府的事,和自身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对于环保应该是政府做政府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个人做个人的事,只有人人都去环保,才能把环保做好”。
&&& 绿色长征长江之歌团志愿者们在上海世博会上也有着有趣的环保故事。他们欣喜地寻找着低碳世博,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电灯、由利乐包做成的椅子、分类明确的垃圾桶,再生纸做成的面巾纸等,都为绿色长征志愿者勾勒着美好的低碳未来。在以“低碳建造,乐活人生”为主题的 “沪上人家”上海案例馆,当听说是来宣传低碳环保的志愿者时,工作人员特意为志愿者们开辟了VIP通道,又耐心的为他们详细地讲解了居室建造时采用的生态核设计原理、微藻和绿色植物的应用,让志愿者们在强烈的归宿感和宁静感中享受着普通游客享受不到的“福利”。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从雪域高原到内河流域,从茫茫戈壁到天涯海角,从白山黑水到原始雨林,都曾留下北林大绿色长征志愿者的身影。绿色长征志愿者在草原上向治沙英雄们学习经验、分享故事,在森林中听管理员娓娓道来。在西部,在东北,绿色长征志愿者们更喜欢听听各个岗位上普通的劳动者给大家讲的故事。在青海,省林业局正厅级巡视员、副局长王谦的给志愿者们介绍青海风土人情、讲述基层工作时期的人生经历、讲解青海省林业环保概况和生态环保知识、分析祖国西部战略的发展规划、讲述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变迁……当听到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王局长曾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可可西里半个多月时,志愿者们都被深深地感染:长征途中的榜样给予了志愿者们无言的鼓励。
&&&&“积极投身生态文化建设,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从榜样们的身上,我找到了最切实可行的路。”北林大绿色长征志愿者张骅颇有感触,“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不我待啊!”
&&& 绿色长征志愿者的每个脚印都留下了对建设者的敬仰,志愿者们能够带走的是蓬勃发展的西部印象,带回的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
“助力大学生绿色长征,我们也是志愿者”
&&& 绿色长征活动自2007年创办以来,开创了政府、高校(社区)、企业、NGO组织四方合作伙伴模式,由政府指导、高校(社区)参与、企业赞助、NGO联动。活动得到了高盛公司、太古公司、苏司兰能源公司、利丰(1906)慈善基金会、择善基金会、美康药业等国内外爱心企业的赞助。创始伙伴高盛公司更是从绿色长征创立开始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关注。这些爱心企业不仅为绿色长征提供资金支持,还大力协助活动策划及提供管理培训等专业指导。
&&& 在上海举行的“低碳世博?绿色长征?携手低碳账户?共创低碳未来”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环保行动上,利丰上海公司的企业员工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做志愿者;在北京,高盛公司的员工与绿色长征志愿者们共同种下了青春志愿林;在厦门,太古企业员工自动加入到绿色长征志愿者队伍,开展面向市民的绿色咨询活动,介绍企业环保理念,彰显社会责任。在天津,苏司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为绿色长征志愿者提供了走访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机会,讲解风车发电的生产设备,并在内蒙卓资的风电场介绍情况;在西藏,年逾古稀的上海美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松鹤博士带着全家共同参与了活动启动仪式。
&&& 来自太古(香港)公司的陈琦女士在参加完绿色长征签名宣传活动后说,大学生让她感受到了青年人的活力和环保的希望,助力大学生绿色长征,她也是志愿者。她将继续参与到绿色长征活动中去。
&&& 高盛公司负责人表示低碳经济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支持大学生的低碳宣传实践活动等于是在追求低碳社会的未来。
“团旗举起来,团徽戴起来”
&&& 今年北京林业大学团委在举办第四届绿色长征活动中开展了“高擎团旗,绿色长征”主题教育活动。活动要求每个绿色长征的队伍都要成立团支部,团支部按照团的选举程序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和委员。要求团支部要作为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凡是团员的要在绿色长征活动中佩戴团徽,绿色长征各项活动中凡需要打出旗帜的活动特别是绿色长征徒步体验活动必须打出团旗。
&&& 北林大团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其实这样的建团只是在组织和形式上做了一些规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团的领导,加大对广大青年环保社团特别是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的覆盖度,提高团组织绿色环保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强绿色环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团建形式。团旗举起来,团徽戴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团员的先进性,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
&&& 对于这样的决定,北林大团委书记于吉顺开始时也有些顾虑,主要担心的就是怕做成了一个形式,所以我们深化了活动的内容,比如要求在绿色长征暑期活动中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缴纳一次特殊的团费用于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与至少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子等。于吉顺说,我们认为绿色长征活动品牌建团是一种探索,还需要系统的梳理和讨论。首先,绿色长征是我们北林共青团努力坚持连续开展的绿色活动品牌,就像北林连续26年开展绿色环保活动一样,绿色长征团支部不应该是临时性的,应该发挥团支部的根本职能,开展针对绿色长征志愿者的长征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等红色教育活动;其次,参与绿色长征活动的团员青年都应该是绿色长征团支部的成员,不仅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也不仅指在校的大学生,而是参与绿色长征活动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团员青年;第三,如何开展活动品牌建团,怎么保证团支部不仅仅是在暑期活动中的运转,而是在平时活动的研讨策划中,筹办过程中,总结中,都能依托组织实现日常功能化,不流于形式,这将是我们的又一课题。
&&& 2009年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荣获全国环保大奖“母亲河奖”项目奖第一名。以第一届绿色长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前方的路》荣获美国纽约皇后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10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典礼上,于吉顺代表北林团委接过沉甸甸的奖杯,道出绿色长征志愿者最庄重的承诺:“高擎团旗,勇做绿色先锋!”(A21)
来源:团委&&&&&&&&&&作者:团委&&&&&&&&&&
浏览次数:
Copyright@200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版权所有 &绿色新闻网工作室制作维护[秋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绕长征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