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养虾养殖户录音采访录音整理提什么问题

秋天了!养虾人最怕什么!
|作者:|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一场大雨过后,早上出门时还夹着夜寒,人们身上已经能感觉到丝丝凉意,特别是身在基层一线的虾农,已经能感受到“半夜寒初透”的“诗意”。
  虾作为一种低等动物,对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高等动物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迅速适应环境,而对虾神经系统较为简单,不能迅速地对环境变化做出调节,这也是对虾容易出现应激的原因。特别是入秋的时节,天气还没有完全稳定,经常还有雨水,天气、水质的变化大,管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这时候的虾也差不多到了养成期,更加不可以掉以轻心。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秋季对虾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 重稳水&
  入秋后天气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还艳阳高照,到了夜间就转了北风,平均水温下降4-5度。这个时节的藻类不再像春夏两季时新陈代谢那么活跃,而是处在一个相对平衡过度的阶段。随着中后期虾塘的密度逐渐增大,水色一旦沉一去,很容易造成水体混浊,再想肥起来就很难。小编就曾经遇到一个池塘,入秋前的水看似很肥,一场秋雨过后,水开始出现分层状的混浊,由于虾的密度比较高,池塘两天以后水体就完全混浊了,这时因为水温较低,水体又缺乏藻种,再怎么追肥已经无济于事。
  建议入秋前偏瘦的水体可以适当地补肥,而水体偏肥的池塘可以适当补充活菌,一来可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二来可以分解有机物,起来稳定水质的作用。有条件的池塘,在睛朗的白天,可以少量多次地补充新水,一次不应超过10公分,不但可以刺激藻类的新老更替,保持塘中的藻相多样化,让藻类平衡的生长,水位的升高更有利于水温和水质的稳定,大水体永远比小水体要稳定得多。
  二 慎消毒&
  入秋后的水体藻相比较脆弱,如果使用刺激怀较大的消毒剂,一来会对虾造成应激,二来很容易造成水体变化。普遍的消毒剂都具有氧化性,用量重了会伤水,用量轻了好像又起不到什么作用。小编建议你,如果非要消毒不可,可以选用刺激性较小的碘制剂或者季铵盐消毒剂,不但可以起来消毒抑菌的作用,还能络合一部分老藻、死藻,起到活水的作用。
  其实随着水温的降低,水体的有害细菌的活跃程度也降低,传染性自然也会减弱。如副溶血弧菌在30℃—37℃时最活跃,有些养殖户感觉冬棚虾比较好养,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入秋后,我们建议还是尽量不要消毒,平时可以少量多次用一些氧化型底改,能起到抑菌的作用。
  三 勤验水&
  入秋后水体的藻类生长不活跃,很少出现夏天时藻相一天三变的情况,这时候养殖户往往忽视了管理,以为水色不变就很稳定,殊不知一验水经常会出现亚硝酸盐或者氨氮偏高的情况。特别在早上,养殖户拿水去验时,多少会出一点亚硝盐或者氨氮。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秋季池塘水体的藻类处在一个缓慢代谢期,水色变化不会太大,而藻类又是水体自净的主体,水色看似好,但事实上水体的氮氮循环能力已经降低或者已经出现阻碍。入秋后大部分池塘已经处在养成的中后期,随着投饵的增多,水体的污染完全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拿水去检测,经常能看到亚硝酸盐超标。
  小编还是建议养户平时还是要经常验水,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在稳水的前掉下,平时在天气好时,可以少量多次地补充分解能力强的芽孢杆菌。如果真遇到天气不好且亚硝酸盐高,不适合用菌的,可以先补充糖蜜或者有机酸等的碳源,对于稳水和恢复水体菌相有帮助。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还原性的改底,谨慎使用氧化性底改,以免伤水。
  四 防应激&
  前面已经说,由于对虾低等的神经系统,注定了它是很容易应激的动物,在天气变化时尤其明显。入秋后虽然不是经常有雨水,但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一场雨就是一次大的应激,吹一次北风,就是一次小的应激。除了前面说到的,适当提高水位有利于水体的稳定性外,小编还建议平时在饲料中经常 地添加多维和免疫多糖,可以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入秋以后,水温低,对虾换壳慢,硬壳的时间长。平时要注意补充钙离子,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对虾大量脱壳时,更要注意增氧和补钙,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对虾的脱壳和硬壳。
  五、巧增氧&
  入秋以后,早晚的天气变化较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白天出太阳的时候,上层水体温度快速升高,下层水体升温缓慢。入夜以后,由于东北风的影响,上层水体温度下降较快,而下层水体降温较慢,上层的水体由于密度比下层水体大 ,形成垂直的对流,将底层的有毒物质卷起,增加池塘的化学耗氧量,使水体缺氧,甚至使鱼虾中毒。这种情况是养殖户最怕的,因为多是发生在夜间,黑灯瞎火的看不见,当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这种情况如果遇到降雨,情况会更严重。
  小编建议,入秋以后,在睛朗的午后还是要轮开增氧,使上下水体混合,减少夜间的对流。如遇雷阵雨天气或突然起北风,夜间更需要多开增氧机。必要时要补充底氧或者水氧。
  六、严控料&
  很多养殖户能明显感到入秋后虾的吃料会减慢,特别是在有明显的天气突变情况下,有些虾塘甚至出现停料的情况。这个时期的虾吃料所获得的能量多是用于自身的育肥,这是动物的生长天性决定的,秋季的动物特别肥美也是因为个原因,喂料控制得好,即使水温较低也不会影响对虾的生产。
  小编建议,入秋以后,只要水温不是太低,虾吃料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三个小时。有很多养殖户反映,这个时期用料台看料多是不准的,因为虾活动少了以后,不上料台吃料,但这并不代表虾不吃料,可以多设几个料台来观察吃料情况,有些养殖户甚至用捞网查看塘底是否有剩料,可谓是用尽了苦心。
责任编辑:王伟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
|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对养虾的一点认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养虾的一点认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生态养殖 养虾新出路·企业家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10版:生态养殖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邮政发行代号 :61- 85
使用鱼虾混养 加强水环境监测 加强虾农培训
生态养殖 养虾新出路
&&广东徐闻县自2014年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后,人们对徐闻人的饮食菜肴也关注起来。央视曾派出摄影组报道了徐闻县西连镇金土村的“长寿汤”,“长寿汤”也因此名噪一时。而“长寿汤”的主要食材是徐闻出产的鱼虾蟹等海产品。&&现在,先来谈谈徐闻养殖的虾——&&“十里银滩,十里虾塘”,这就是徐闻沿海地区部分滩涂的真实写照。沿海的滩涂和农田被改造为虾塘,养虾成为当地人致富的一条路。&&如今,养虾业每况愈下,收入也大不如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虾难养了,虾的抵抗力比以前差了,甚至出现虾吃料长不大的现象,不知道是种苗问题还是饲料问题,或是其他问题所致,现在想把一条虾养大很难了。”徐闻新寮镇虾农黄竑说。为此,记者深入到徐闻沿海养虾地区进行调查采访,试图帮助虾农解决养虾难问题,探索养虾的新路。&&养虾是一条致富路&&雷州半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养虾基地,虾塘开发面积达30多万亩。养虾行情好,群众热情就高涨了,养虾成为了当地人的致富路。因此,也成就了“全国每5条虾里就有2条‘湛江制造’”的佳话。&&根据记者近十年的调查发现,随着海滩涂的大面积开发,借助丰富和优质的海滩涂资源,当地人纷纷搞起了鱼虾养殖业,其中养虾成为了养殖业的首选。&&1982年,新寮后海利用围海造田的剩余水面,开挖虾池75亩,放养墨吉对虾104万尾,产虾400公斤,拉开了徐闻对虾养殖的序幕。目前,徐闻全县开发的虾塘面积达5万亩,遍布于该县沿海各镇区。对虾养殖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寮岛面积46.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人,全岛养虾户占据了大部分,一户一口塘。当地人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作物和从事海水养殖业。随着虾生意的飘红,“养虾热”逐渐盛行于新寮岛,当地农民纷纷加入养虾队伍。&&“农田土瘦,就种一些水稻、番薯和花生,产量低,一年下来只够养家糊口,养虾就不一样,建新房,过好日子就靠它了。”新寮镇南村村民黎大帅说,正常情况下,一口虾塘一年的利润达数万元,种田的人比以前少了许多。&&养虾难?难在哪?&&养虾业在徐闻风风火火十多年,依靠养虾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可如今出现了“虾难养”的境况,很多有十几年的养虾经验的“老手”都未曾遇过。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为了人们的负担。是因为行情不好,还是因为种苗和饲料出现质量问题?&&记者从湛江各大对虾收购市场了解到,40条一斤的南美白对虾的价格在24元左右浮动。收购老板告诉记者,十几年来,南美白对虾的行情一直很稳定,有好虾就不担心“有虾无市”。春节将近,元旦后虾价会上涨。&&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有不少虾农反映虾长不大。&&“以前虾好养,往虾塘里放一条虾苗,即使你不理不睬,也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可现在非同往日,虾难养了。”南山镇海港村邹九三摇头感叹地说,养了12年虾,现在的情况大不如以前。例如虾容易感染上病菌,虾吃了料却不见长大等等。他近3年养虾几乎没有赚钱了,不知这样的境况何时能改变。&&有养虾资深人士直言,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虾种苗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如果对进口虾母的健康质量把控不好的话,将会影响到种苗的质量。“以前的虾母是万里挑一,所以品质有保障,而现在的种苗需求量这么大,虾母可能是万里挑一百了,品质参差不齐,会拉低整体质量。”徐闻水产公司一陈姓工作人员说。&&日,记者在新寮镇养虾基地看到,虾塘上一番破败萧条景象,被水冲垮的堤坝,破烂烂的供氧机和水管,一些房子已经好久没有人住了,几乎听不见机器的声音,即使到了给虾投料的时间也少有人迹。“台风破坏的虾塘还没修复,虾又难养,有些人都不敢再养了。”虾农陈秀英说,养了十几年虾,最近几年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人开始打退堂鼓了。&&“由于长期连续养虾,过量的饲料、排泄物以及各种分解物质污染了虾塘的土壤,塘底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这些淤泥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滋生病菌,导致虾苗发病。”海洋与渔业局一黄姓技术人员说,除了受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外,种苗和饲料若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导致绝收。&&据悉,2015年下半年,徐闻全县在养对虾的虾塘约1.5万亩,占了不到全县虾塘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破局一:建大型净水池&&历来,徐闻不缺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全国第一个养虾高位池就是诞生于徐闻。开始于1982年,徐闻养虾业经历90年代的快速发展,虾种也在加速更新换代。1998年,进口的南美白对虾开始试养,2003年逐渐大面积铺开,加速了斑节对虾被淘汰的命运。&&有识之士建议,经过这十几年的养殖,南美白对虾不再适应当今的海水环境,试养其他改良品种可能是一种好的尝试。&&针对虾塘污水问题,有专家建议,要有效治理虾塘污水,很多养虾公司的做法是建一个大型净水池,将污水集中排到净水池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到海里,保证抽进来的海水是清洁的。&&“政府加强技能培训和加大资金扶持,打击假冒伪劣的虾料,引进高品质的对虾种苗,提升民众养虾的信心。”广东海洋大学专家说,养虾难不仅需要国家扶持和虾农自救,更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解决。&&“由于国家对在台风中受损的虾塘补贴资金有限,很难支持个别虾塘修复。目前,受制于财力不足情况,全县的虾塘基础设施的完善还需一段时间。”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壮说,我们会想办法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虾农生态养殖,帮助虾农渡过难关。&&破局二:依靠科技创新&&“以前水好,天气如果不恶劣的话,不用技术都行,现在不一样了,得提高虾农的技术,你看人家大型的虾养殖场,他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相比一些散户,养虾的成功率高很多。”研究虾养殖的留学博士何世屏说,目前,很多虾农也存在盲目用药的情况。&&何世屏心系家乡的对虾养殖事业,他希望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养虾试验,做出成果,帮助广大虾农渡过难关。目前,研发出了一种抗病毒生态养殖虾料,在徐闻新寮镇、下洋镇和南山镇等地试验,试验结果初有成效。“虾吃了这种虾料能增强免疫力,同时,该虾料溶化在水里,能清除塘水有害物质,保持水质干净安全。”他说,等试验效果稳定,将会考虑免费协助广大困难虾农。&&“针对当前不少虾塘的水环境净化乏力的情况下,我们考虑休养一两年,让虾塘歇一歇,或者使用鱼虾混养模式,加强水环境监测管控,加强虾农的科技养虾培训引导,或是一条出路。”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养殖股股长李坤元说。&&“对于专家教授努力钻研出来的养虾技术,我们会给予适当支持,支持科技创新,保证我们养出来的虾都是健健康康的。”李壮说。(梁染渠 黎阳明 张再漾)
Copyright 企业家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长按二维码加小编微信,邀请你进对虾虾苗、对虾收购、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交流群。如果你想进鱼群或特种水产群,请在本公众号对话框输入“2”查看相关提示。(请注意,不是与我私聊输“2”)
各位水产同行:
近期,南方多降雨过程,各地中小河流气象风险等级较高。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21-23日),主雨带将从江汉江淮一带逐渐北抬至西北地区东南部到淮北一带,上述地区将有较强降水。气象专家提醒相关地区需注意加强防范。
今年3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偏多,中下游干流水位持续上涨。3至5月,长江中下游干流平均水位与1998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1.5米至0.15米。国家防总多次强调,要以防御98年量级大洪水为目标。被洪水侵袭的养殖区:
受灾的虾塘
安徽郎溪被冲毁的牛蛙养殖大棚,政府已经通知养殖户撤离。江西鄱阳县一河堤溃口连夜转移1.3万人 江西省鄱阳县古县渡镇向阳圩堤身出现一处宽度约100米的圩堤溃口处狂风暴雨导致贵州兴义市三江口镇网箱养鱼户至少损失上千万元大暴雨之后,兴义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网箱基地损毁现场(贵阳金满船饲料有限公司孙伟供图)大暴雨致江西湖口县90%以上的水产养殖大户遭受灭顶之灾暴雨突袭四川宜宾 5区县受灾鱼塘数万斤鱼被冲走兴文暴雨后河流涨水(网友供图)突降暴雨鱼塘损失数万斤鱼兴文太平镇遭遇暴雨(网友供图)云南昭通市盐津县渔业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一场暴雨让富宁渔民哭了!驮娘江沿线网箱养鱼死了500余吨白花花的死鱼,看了让人心痛。漂浮在网箱内的死鱼渔民对死鱼进行填埋填埋死鱼
连续多轮强降雨,给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提前有了一系列的防汛准备,有了大堤上的日夜坚守,有了清晰的抢险思路,在这反复不断的暴雨中,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也没有发生大的意外事故。身处暴雨洪灾中的人们,还趁着暴雨的间隙,不断修复和加固堤坝,同时抓紧时间抢收抢种,不断播撒新的希望,要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样的情景,令人振奋。俗话说:有备无患。眼下汛期才刚刚开了个头,还可能有更大的暴雨需要应对。所以,这是一场考验意志与耐力的较量。上自各级政府部门,下至村庄里的巡防员和普通村民,都需要高度警惕,准备防大汛、抢大险。只有把防汛的措施落实到位了,把人员、物资准备到位了,暴雨和洪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控,灾害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防汛的日子,需要我们多一分努力,多一分小心,多一分责任感。因为,平安度汛,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为水产人,请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养殖户共渡难关!
如果您是饲料商,渔药经销商请您为养殖户提供好饲料,好药品;
如果您是技术人员,请您为养殖户做好技术服务;
如果您是采购商,灾区水产品请不要压低价格。
求助人:灾区水产养殖户
素材来源:水产养殖网
文章来源:养虾人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人。
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人会近期报道。
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如何破解养虾难题、提振养殖户的信心
来源:嘉兴日报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去年,平湖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遭遇大面积病害,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都出现“滑铁卢”。拿林埭镇来说,去年该镇养虾面积超过3500多亩,然而90%左右感染病菌。今年,广大养殖户从头再来,但如何破解养虾难题、提振养殖户的信心,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日前,平湖市农经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有关专家、养殖户远赴舟山,学习设施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在浙江海洋学院面积1.6亩左右的养殖场,养殖户们看到,两个水车式增氧机正在运行。在养殖池四周,每隔两米就分布着一根根增氧管。据悉,这些增氧设施都是为了使池里的南美白对虾获得充足的氧气。再往上看,池子上方覆盖了两层塑料膜,起到的作用是保湿和防雨,减少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除了增氧机、塑料膜等设施外,池塘水泥浇筑的底部也让参观者感到新奇。“水泥的底部,就不会有有淤泥泛起来,也减少了病菌的传染,另外还做到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循环再利用。”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张学舒告诉养殖户,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温条件最好在32℃以下,现在学院里的养殖结构可以使空气温度不会超过35℃。如果这种养殖形态、模式搬到成熟的养殖地,亩产量一茬估计可以达到3000斤到6000斤。    南美白对虾是平湖市水产养殖的一个特色品种,目前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1.2万亩左右。按照普通的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的亩产量一般在300斤到600斤,一年最多可以养殖两茬。设施化养殖不仅亩产量高,而且可以养殖三茬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大棚能有效控制温度、气候、水质等条件,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另外,设施化养殖实现了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再利用,是一种循环养殖方式。”市农经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宋之琦说,对于平湖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来说,设施化养殖值得借鉴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正是看重了设施化养殖带来的“高效益”,平湖市联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学院和林埭镇政府三方进行了合作签约。成立不久的平湖市联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林埭镇,目前承包了300多亩土地进行水产养殖。此次签约,将为企业带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水产产业发展。企业负责人也对今后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充满信心。“此次舟山之行,让我市部分养殖户代表接触到了设施化养殖模式,也为今后现代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了参考。”宋之琦说道。&&&&& 【关键字】:& 南美白对虾&& 嘉兴&& 设施化 &&&水产养殖
论坛每月热帖:
论坛互动:
Powered by 中国水产频道手机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采访录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