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病因多大做效果好

→ 你好,请问腮腺混合瘤是挂什么科?在腮腺这
你好,请问腮腺混合瘤是挂什么科?在腮腺这
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请问腮腺混合瘤是挂什么科?在腮腺这个地方长了一个肿块包,有明显压痛,曾经在新钢医院就诊,建议手术。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打过消炎针,无明显好转,没有过敏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这个手术会有什么风险及后遗症。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钟医生医生会员
帮助网友:219542称赞:2544
&&&&&&病情分析:&&&&&&这个瘤切除手术手术风险不大,因为生长部位并没有重要的脏器,后遗症最常见的是唾液分泌减少。&&&&&&指导意见:&&&&&&建议可以挂肿瘤科或者是口腔科,如果都没有,就挂消化科
擅长: 乳腺纤维腺瘤、卵巢癌、卵巢囊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
帮助网友:14586称赞:820
&&&&&&病情分析:&&&&&&您好:腮腺混合腺瘤是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时无症状,当肿物累及神经时可以出现疼痛及肿胀等症状,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所以您的情况需要及时治疗,一般腮腺手术风险较小,但可以并发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指导意见:&&&&&&建议您手术切除肿物,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希望我的回答带给您帮助!
您好,您是哪个医院的呢?
10:52医生回答:
您好:我的医院不大,建议您去您附近正规较高级别的医院就诊。
您好,请问哪个医院做出来的风险会小点?谢谢,因为医生说我的瘤子部位比较深,造成面瘫的几率大
10:57医生回答:
您好:您最好去三甲医院就诊,那里医疗水平较高,风险相对降低。
帮助网友:2085称赞:32
&&&&&&病情分析:&&&&&&您好,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有腺组织蜕变而成的。&&&&&&指导意见:&&&&&&是手术就会有风险的,但是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非常关键,应在保留解剖面神经的前提下,将腮腺腺体及肿瘤完整切除。因面神经与腮腺肿瘤关系密切,若不熟悉此部位的解剖关系则可损伤面神经造成面瘫,致术后出现口眼歪斜,给患者带来痛苦。而恶性肿瘤则要根据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行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而第一次在正常组织内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
&&&&&&以上是对“你好,请问腮腺混合瘤是挂什么科?在腮腺这”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请问我这个要进行什么样的检查才能更进一步的确诊呢?
12:26医生回答:
这个每个医院确诊的依据都不尽相同,所以您最好是去较为大型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检查的结果会比较可信一些。
擅长: 糖尿病肾病、乳腺炎、肺炎等
帮助网友:1748称赞:19
&&&&&&病情分析:&&&&&&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指导意见:&&&&&&建议患者尽早手术,手术的风险是有的,但是临床医生会详尽设计手术,一般不会有太大风险。&&&&&&临床上将腮腺混合瘤视为“临界瘤”,即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该瘤可发生恶变,其中的恶变率大约为3%-5%,病程越长,恶变几率越大,故应尽早切除;术前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
您好,医生说我的腮腺瘤位置比较深,而且压在面部神经上,很危险吗?
11:02医生回答:
您的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较严重了,如果手术中不能处理好面神经,会导致面神经损伤,从而引起面肌瘫痪,患侧失去表情,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但是您也不必太担心,心态放松,现代医学发达,相信医生能给你做个完美的手术,尽量把损伤减到最低。
参考价格:26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1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8个月龄以上的腮腺炎易感者。全年均适宜接种。...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腮腺炎。...
参考价格:¥26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腮腺混合瘤一年,耳下肿块蚕豆大小。
来自:湖南省 娄底
提问时间:
热门关键词猜你喜欢
百姓导医台
腮腺混合瘤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 正文
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
腮腺混和瘤的发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内,通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既控制肿瘤的发又尽量避免并发症是手术的要点。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切除比简单摘除肿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现将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手术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手段,其中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局部浸润加强化镇痛麻醉2例;解剖面神经加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解剖面神经加全腮腺切除术,腺泡细胞癌因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法保留,行面神经颊支及腮腺全切除,其中2例恶性肿瘤行舌骨上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恶性肿瘤中4例于术后4周放疗,2例术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自动出院,手术切口均为常规腮腺“S”形切口。术前30min从腮腺导管口注入1.0~2.0ml,切口视肿瘤位置而定,近似“S”型切口,翻瓣,不显露面神经总干,其分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而定,可暴露其中一支,不显露和结扎腮腺导管,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0.5~1.0cm,术后生理盐水冲洗,除深叶混合瘤切除术放橡皮引流条外 ,其余均未置引流条,术后绷带加压包扎。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者,并发暂时性,给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及其他治疗,术后5个月内恢复;涎漏2例,在给予局部抽出积液,口服阿托品及局部加压包扎2~3周后痊愈;面神经解剖加腮腺全切除6例患者中,1例因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行面神经颊支切除,出现面瘫,1年后口角歪斜症状好转;3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1例。经1~6年随访,其中1年后复发1例,行2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腮腺鳞癌患者1年后复发,经2次手术后再次复发并转移,后死于并发症。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多发于青壮年。研究认为,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保留了腮腺导管,由于腺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有利于残余腺体的组织再生,使残余腮腺在手术后仍能行使功能,而且可减少面部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而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不需要完全暴露面神经各分支,使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大大减少。腮腺混合瘤实际上是腮腺腺瘤,其中的黏液组织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腮腺混合瘤多为良性,但有1/4左右可发生恶变。Frey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各文献报道不一,国外报道在20%~60%。肿瘤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肿瘤呈硬结状,有时其中一部分发生囊性变而间有较软的。肿瘤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可数十年不发生变化。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可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其中良性肿瘤约占80%,本组资料良性肿瘤占76.47%(26/34),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在腮腺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比例最高,占57.69%(15/26);腺淋巴瘤次之,占19.23%(5/26),其他良性肿瘤约占23.08%(6/26)。其中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特性异于一般良性肿瘤,虽有结缔组织包膜包绕,但不完整,外形大多呈结节状,其突起的结节可突出包膜,生长于正常腮腺组织中,术中如出现瘤体破裂或腺体组织残留,常会形成种植性复发。复发率为20%~45%,本组复发率为6.67%(1/15),明显低于国内报道,得益于我们术中采取了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或腮腺全切除术。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与肿瘤复发的问题,Lizuka等认为是切除不彻底所致,因此首次手术的彻底切除对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和生物学特征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其临床分期分类不一,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因病理组织分型和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应尽量明确术前诊断,同时术中根据肿瘤情况及时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减少误治。对于组织分化较差、面神经已受累及、扪及肿大淋巴结等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者,必须进行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因高分化者较少发生转移及复发,可在保留面神经下行腮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不必行颈淋巴清扫及术后放化疗。在腮腺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本组此两类肿瘤占62.50%(5/8),其中黏液表皮样癌3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高分化型。腮腺恶性肿瘤未侵犯面神经时我们采取保留面神经下腮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注意将包绕于正常腮腺组织中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彻底清洗创面。为减少涎漏的发生,34例患者术后均给以负压引流及腮腺区加压包扎。腮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症状及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有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其中B超以无痛、无创、经济、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被用作腮腺肿瘤的最常见检查方法。CT检查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好地显示肿瘤与腮腺的关系,尤其是位于深叶的肿瘤,对于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肿瘤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帮助,恶性肿瘤因其内部组织的坏死、液化及囊性变,在CT检查中常表现内部组织不均匀,与周边组织边界不清晰等特点,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性质的鉴别。在34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面瘫,其他均未出现疼痛、麻木及其他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单纯以临床表现判断肿瘤的性质。对于术中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我们均采用从末梢到主干的方法,从面神经颊支或下颌缘支开始解剖至主干,在保护面神经的同时切除腮腺组织及肿瘤。综上所述,在面神经解剖术下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或腮腺全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较好方法,根据不同病理情况,酌情考虑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辅以放疗减少复发,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率。
(责任编辑:吴敏 )
文章关键词:
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多见于青壮年。中医认为是由于外邪和内因共同结果造成的,属于中医学……
腮腺混合瘤中医称“腮疮”、“流痰”、“瘰疬”等,是发生于腮腺的常见良性肿瘤,它来源于上皮成分外,还经常有粘液腺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所构成。……
混合瘤好发于口腔颌面部腮腺,来源于腮腺上皮,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内除上皮成份外,还常有粘液、软骨样组织等。腮腺混合瘤与癌症还是有区别……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
腮腺混合瘤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增大,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形象,并且还有可能出现癌变的危险,所以患者需多加注……
相关健康数据
马骏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科
擅长:肿瘤放射治疗,鼻咽癌综合治疗
石琨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妇科肿瘤病区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郭亚兵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李家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介入科
擅长:擅长于肿瘤与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胆管癌、胰腺癌、盆腔肿瘤...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男性不育症的诊治疑难
擅 长: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男性科及下尿路……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与治疗_好大夫在线
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与治疗
全网发布: 23:20:05
发表者:卜寿山
(访问人次:5496)
(一)概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r),是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是一种临界肿瘤,其组织病理形态呈多形性,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基质和软骨样组织混合存在,故命名为多形性腺瘤或混合瘤。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者,约为全部涎腺肿瘤的53.9%以上。此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涎腺上,以腮腺居多。在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占60-7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自新生儿至80岁以上均可发生,但多数发生在40岁左右,男女发病率相近。多形性腺瘤可呈多原发性肿瘤,表现为一侧大涎腺内多个肿瘤或多个部位涎脱发生多形性腺瘤。该肿瘤有恶变可能,恶变率约5-10%。(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术前多可明确诊断。1.临床表现:①在大唾液腺中,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设下腺极少见。发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②该肿瘤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③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活动,但位于硬腭部或下颌后区者可固定而不活动;扪诊呈结节状,多为实质性。④ 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期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2.辅助检查(1) B超:可作为诊断多形性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以明确病变的大小、所在部位及与周边解剖组织的关系。表现为周边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后壁有增强表现(图4-6-5),较大的肿块可有分叶及液化的回声图像。超声波检查难以定性。(2) CT检查:CT检查对判定腮腺深叶的肿瘤有意义,形态呈类圆形或结节形,多数边缘均较清楚,包块密度接近或高于正常腮腺组织,密度较均匀,可有规则或不规则囊变区,位于中央部或偏中央部,包块周围均可见或多或少的正常腮腺组织;增强扫描中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小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密度与邻近肌肉密度相近,内部密度均匀或有更低密度坏死囊变区或斑点状钙化;增强后肿瘤可有强化改变。3.鉴别诊断(1)涎腺区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常有来源,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肿块常为多个,有时大时小的消长史,抗炎治疗常有效。(2)淋巴结核:颌下及耳后淋巴结常见,逐渐增大,可有消长史,抗结核治疗可缩小。肿块可有多个,极少数可伴有全身其它系统结核或结核病史。(3)腮腺囊肿: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有时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囊液或皮脂样物。B超检查,肿块内部多为无回声区,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4)腺样囊性癌: 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病例为中年以上。小涎腺的腺样囊多于大涎腺。舌下腺恶性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小涎腺的腺样囊性癌又以腭部为最常见也是口腔颌面部最具有特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①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有状,如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腭部肿瘤可沿腭大神经扩散到颅底。②肿瘤浸润性极强,与周围组织无界限,有时甚至是跳跃性的。③癌侵袭性强,易侵入血管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其次转移肝、骨。④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外加放射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5)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此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腮腺、腭腺。分为两类:1)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①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呈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②肿瘤体积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便面可呈结节状。③位于腭部及磨牙后区的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有时可呈囊性,表面粘膜呈浅蓝色。④术中可见,肿瘤常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与周围腺体组织无明显界限。⑤有时可见面神经于肿瘤粘连,甚至被肿瘤包裹,但很少出现面瘫症状。⑥淋巴转移少见,血行转移更少见。2)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①生长较快,可有疼痛。②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③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④淋巴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行转移。粘液表皮样癌治疗以局部彻底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病理分级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三)治疗措施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第一次手术的术式对于成功的治疗至关重要。不能做单纯的肿瘤摘除术,即剜除术,而要做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一般做肿瘤及浅叶切除;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可采用肿瘤及周围正常腺体组织区域性切除;肿瘤位于腮腺深叶,需做肿瘤及全腮腺的切除,手术均应保留面神经。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应连同颌下腺和肿瘤完整切除。小涎腺肿瘤应距边缘0.5cm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四)预后评价:严格遵守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术后很少复发。首次手术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五)最新进展和展望: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其良性肿瘤的性质,但其生物学行为又反映出它复发的特性,虽然复发有明显的人为因素,但是这种临界瘤复发的特点归根结底是由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虽然目前已肯定复发瘤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但仍无法完全解释瘤体由初发到术后复发甚至恶变的转变。其间人为因素不可回避,但为什么同样术式同一区域肿瘤,有的却很少复发或不复发;为什么复发混合瘤又以腮腺及颌下腺常见,是不是该肿瘤复发也与组织环境有关,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表于: 23:20:05
卜寿山大夫的信息
1.牙齿种植技术、尤其擅长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微创/无痛种植技术。
2.颜面部骨折修...
卜寿山,男,主任医师,教授,口腔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访美学者,江苏...
卜寿山的咨询范围:
患友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欢迎您与我沟通我专业内的疾病问题,我需要您提供如下信息:
1、简单病情描述:
曾经做过的治疗
其他疾病史
现在的情况
2、要求上传最近一次的各项检查报告单(B超、CT、核磁等影像资料,各类化验报告单、病理报告等)& 腮腺癌综合治疗效果最好
& 腮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之前对于腮腺癌术后放疗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腮腺癌多为腺源性上皮癌对放射线不敏感,另一种认为放射治疗起着很重大的作用。经过众多临床医务工作者总结统计学处理分析结论得出腮腺癌术后予以放疗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典型病例】&&& 广东连南的患者姚XX,男,23岁,患者2009年底发现左面部耳前有一肿物,最初如“小指尖”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一直未引起重视。2011年1月开始发现肿物有明显长大,十来天即长大如乒乓球大小,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考虑左侧腮腺混合瘤。于日在局麻下行左侧腮腺混合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患者术后一周及入我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行术后放化疗,入院后首先行一周期辅助化疗。随后行腮腺区域根治性调强放疗,共完成56Gy,患者反映良好,放疗过程顺利,治疗后无明显不适。&&【
解析】&&&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已经被肯定,肿物外侵及面神经受累,如单纯手术易复发,但对放疗却有一定的敏感性, 术后辅以放疗能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降低5年及10年复发率。放疗剂量以50-60Gy的生存率最高,过高或过低使生存率下降,而术后10-14天生存率最高,故建议术后2周左右即开始放疗,最迟不宜超过4周。该患者为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不是很高,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及术后放疗基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目的,获得长期生存。
&【我要咨询】:&&&
&【了解更多】:&&
放化疗的副作用很大么?如何减轻呢?
:放化疗副作用的预防及处理/NewsMessage/NewsMessageDetails-8-42-44-1154.html
现在癌症的种类真多啊,呜呜
复发率高么?
:手术加放化疗治疗效果好,长期生存率高
当前页:1/2页&[首 页][上一页]1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您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腮腺混合瘤病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