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出血的自我应对”

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新沂市春华小学&徐娜
&&&&&&&&&&&&&&&&&&&&&&&&&&&
同事在闲暇之余,谈及了上次到外地听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我虽然是教英语的,但也从中受到了启迪。这是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年轻的女教师执教的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师生都沉浸在课文感人的情节中,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连外面下雨了都没有察觉。这时,门闪开了一条缝,随之伸进来一只拿着雨伞的手:“小诺,下雨了,妈妈把你的伞拿来了,给!”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位母亲,她看到那么多的人都在望着她,明显感到脸上不自在,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所为可能不合时宜。而刚才还面带微笑,滔滔不绝的授课老师面对这不速之客,显然经验不足,竭力掩饰内心的恼怒,却又无可奈何,只是奔上前去往外推那位母亲,那位母亲一边往后退,一边连声对老师说“对不起”,班里的学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年轻的母亲走了,课还得继续上,但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明显觉得少了那份激情和热烈,再也回复不到先前所酝酿的情境之中去了。一节好课竟被一把雨伞给毁了,这是谁又能想得到的?
其实,类似这种事在小学几乎每位教师都能碰到,这就是真实的课堂。它既不是教案的精确复演,也不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程序一成不变实施的过程。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往往会涌现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和问题,让教师感到措手不及,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凭借自身的素质加以灵活调控,使课堂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比如我在教学颜色的一节公开课中,我用各种颜色的气球布置教师,在课堂上有一只绿色的气球突然炸掉了,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我灵机一动,拿起那只坏掉的气球说:Sorry&,it’s&broken.&What&colour&is&it?这样就很自然地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调整了学生的心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
成功的教学是有弹性的教学,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的预设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允许甚至鼓励出现“意外”
一、课堂“意外”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对话的活动,也许,过分顺畅和完美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它折射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只有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点,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课堂“意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迅速地判断,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机智从哪里来,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重要的还涉及到教师的自我实践和自我积累。教师的教学只能立足于一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因时因事、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课堂“意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师生交互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过程,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通过一定的灵活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关注于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意外”与课堂教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同样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中的智慧,发掘这些“意外”的价值所在,并得以合理转化,它不仅不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败笔,反而会给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务联系、网站内容、合作建议:浅议教师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答案--《吉林教育》2015年16期
浅议教师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答案
【摘要】:正在中国历史上,教师一直是一个崇高而特殊的职业,传统意识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对中国的教育界的影响根深蒂固,直至今日社会思潮里教师扮演严父,并且随时匡正学生的思想意识于主流之中还在占据相当重的位置。而学生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处世观念尚未定型,拥有灵活的视觉看待这个世界的活力群体,与世界观、人生观趋于固化的教师不可避免产生观念冲突。再由于学识上的差距,在看待同一个问题上也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老师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如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2.4【正文快照】:
在中国历史上,教师一直是一个崇高而特殊的职业,传统意识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对中国的教育界的影响根深蒂固,直至今日社会思潮里教师扮演严父,并且随时匡正学生的思想意识于主流之中还在占据相当重的位置。而学生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处世观念尚未定型,拥有灵活的视觉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振庭;;[J];科学教育;2004年06期
林存华,郁琴芳;[J];教学与管理;2004年07期
闾可和;[J];教学与管理;2004年09期
赵建恒;[J];教学与管理;2004年18期
黄健良;[J];教学与管理;2004年18期
刘伟;[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黄斌;[J];教学与管理;2004年21期
郑江龙;[J];教学与管理;2004年21期
李明高;[J];教学与管理;2004年28期
马利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邓宝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李一枚;;[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马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辛凤云;;[A];2013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高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邓端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斯琴格日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刘玉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蒋玉琴;;[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如皋市丁堰小学
陈竹青;[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王辉 (作者单位:广州指挥学院);[N];人民武警;2007年
北京教育学院
李亚杰;[N];光明日报;2007年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马宪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靳于霞;[N];济宁日报;2008年
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
朱洪军;[N];中国体育报;2008年
朔城区第三中学;[N];朔州日报;2009年
许德敏;[N];黔西南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刘领;[N];锦州日报;2010年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孝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新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邱红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唐炎;[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谷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陈隆升;[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董涛;[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郝鸿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解修亮;[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倪嘉蔚;[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姣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刘新勇;[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唐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李琼;[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于娜;[D];长春师范大学;2013年
张彦钗;[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于蔚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毛维佳;[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课堂瞬息万变 教师如何应对_凤凰教育
课堂瞬息万变 教师如何应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当年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设计了一个导入的情景:“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感到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稍停,于老师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通过于老师的事例并结合自身以及同事们在课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难看出这样一个特征:课堂瞬息万变,需要教师灵活应对。
近日学校正在组织课堂赛教,笔者作为一名参赛教师,直接参与了赛教,也聆听了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赛教后,笔者和教师在一起交流,大家普遍有一个共识:就是课堂教学的瞬息变化往往难以预料,赛教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比如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等有时难以奏效。原因是学生的理解思路往往并不一定按照教师讲授的思路来进行,导致教师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无效。记得那天,笔者所参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一文。之前,笔者和其他教师采取了相同的做法:精心备课,按照教案教参中的提示要求设计思路和教授过程,笔者设想了回顾导入的方案: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高大的橡树简笔画(枝叶的中间留出余地,为课文中橡树的特征提前布局),笔者觉得这样做对学生造成的直观印象很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笔者刚在黑板上画完橡树,就有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发问:“老师,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这个问题令笔者措手不及,头脑一下子懵了!因为笔者一开始并没有留意关于橡树的介绍,而是过多关注了课文的讲授进程——如何有效地把文章中那位工程师和工人们为橡树而绕路的做法呈现出来。可学生的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学生们的小眼睛都看着笔者,到底该怎么办呢?笔者很着急却又束手无策,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紧张地看着笔者。怎么办呢?笔者的额头渗出了汗珠。这时,笔者突然发现教室里的植物角里有一株和橡树枝叶很相似的盆景,笔者急忙端上讲台,给同学们作了简单介绍,总算让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那节课的瑕疵,虽然那节课最终还是很流畅地进行了下去,但笔者始终无法释怀。讲课结束后,笔者陷入了沉思:笔者在赛教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同事们有相类似之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这些课堂中意外问题的发生呢?这是摆在笔者以及新教师面前的棘手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当年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设计了一个导入的情景:“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感到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稍停,于老师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通过于老师的事例并结合自身以及同事们在课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难看出这样一个特征:课堂瞬息万变,需要教师灵活应对。那么,教师该如何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意外”呢?首先,笔者觉得教师要走出单纯依赖教参和教案的局限。克服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弊端,充分站在学生角度来理解和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以往的情况是,教师们总是事先预设了本节课的教法,然后按照既定思路有序进行,没有充分考虑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种弊端往往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只能跟随老师预设好的思路。也就是说,在针对一节课的内容时,老师和学生的出发点不同,老师提前做好了安排,学生很是茫然,导致脱节。防止这个弊端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老师和学生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面对问题。其次,面对课堂出现的“意外”,切忌动怒,一定要保持冷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也是应用了教育的机智原则。要明白一点,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意外是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也无法预料到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再周密的教案和步骤,也难以保证一切按预先的安排实施。第三,顺其自然,灵活应对。有时,教师太局限于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这对自身和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很大的空间压缩。实际上,在一节课的内容上,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最关键的。学生也许并不明白老师这节课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他们的思维意识并不受教参和教案的约束限制,所以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此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一种合理的引导,顺着学生的思维去理解,解开学生心中之谜。第四,要勤学善思,多了解多掌握学科之外的知识,开阔丰富知识视野,才会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让种种“意外”成为意料之中。(作者为陕西省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张康小学教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635587
播放数:704680
播放数:27984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意外精彩――两个课堂教学意外生成片断及反思
>>文摘参考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意外精彩――两个课堂教学意外生成片断及反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机智应对& 意外精彩
&&&&&&&&&& &&&&&&&&&――两个课堂教学意外生成片断及反思
【案例背景】
记得我看过王启文老师的一篇随笔,说自己在上课时,突然有位学生在玩什么,知道是在玩弄课间花坛里挖来的虫子之后,他并没有简单批评,而是顺应那节课的教学内容:数数字。请他说说数数,数数谈谈,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就这样在轻松而愉快的活动中达成了。我看了,不禁为王老师的机智处理而折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两个意外片断进行描述,并反思教师机智处理的精彩所在。
【情景描述一】刘老师《春酒》教学片断(市校本教研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师预设: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种家乡风俗?
生1:喝会酒,喝春酒。
生2:还有迎神拜佛。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风俗?
生2:过新年。
师:你们熟悉自己家乡的风俗吗?
生3:放鞭炮,拿压岁钱,吃好多东西。(生笑)
师:作者琦君给我们描绘了三种风俗: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接下来我们找找这三种风俗的文字表述来谈谈你看过的感受,小组讨论。
生4:“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乱抓-----”这段写出了当时封建迷信。
师:这是过新年时的情形,那你们觉得这是封建迷信吗?
生5:喝春酒可以看出邻里之间很融洽。(话题转移)
师:(及时转回话题)我刚才觉得那位同学说过新年迎神拜佛是封建迷信,同意吗?
生6: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土家风俗。
师:(追问)文中找依据,琦君是不是也赞同你的看法?
生6:作者认为气氛最热闹的是迎神拜佛,所以-------
师:很显然,作者写过新年的迎神拜佛是当作封建迷信来批判还是当人情风俗来回忆?(师本想通过这一问结束这个讨论,可学生-----)
生7:(很坚定)是封建迷信,毕竟是拜佛,佛是不存在的,所以是迷信。
师笑:真是有理有据,看来琦君老人写此文(应是“写这部分情节”)给同学更多的是封建迷信思想,哪位又有不同意?
生8:我不同意,因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回忆家乡风俗美。
师高兴:你从创作本意角度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几个学生不约而同:没有。(又一次“遇险”)
师:我们不否认这种做法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但作者写出来仅仅是告诉大家封建迷信吗?
生9:还为了增添节日气氛,让老人的思想有依托,祝愿孩子平安。
师:对,愿望美好,这种风俗就保留下来,比如我们附近的鲸头,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每每过年都有很多人去跪拜。因此整体看应该是一种------
一女生接茬:民风之美。
处理这一个环节,刘老师的本意并不是作为重点来探讨作者写迎神拜佛的目的是展现民风之美,而是只想让学生知道这是民俗之美,是作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可掀起的风波却如此之大,学生坚持说这就是封建就是迷信。从生4的点出到生7的“不解风情”坚持这是封建迷信,一直到几位学生的不认同,着实让刘老师应接不暇了,但最后刘老师通过介入点拨、评价、追问以及对话的拓展等策略,让课堂这个意外顺利解决,给作者写作意图和学生人生观做了正确的导向。虽然圈子是绕大了,进程是耽搁了,不过真实、有味。
【情景描述二】笔者《喂,出来》教学片断(校内校本教研课)
师:“这篇小说看起来写得蛮杂的里面包罗万有,不过我在阅读本篇时,其实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很简单的,大家快速浏览后,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1:“这篇文章是讲新的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场所,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扔进洞里,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可奇怪的是,最初对着洞口的一声叫喊传来了,扔进洞里的一块小石头飞来了。”
师:“请大家画出本文的情节示意图,或展现全文的整体情节或凸现某个关键性情节,要求是在所画的图下面写上解说词。”(学生来劲了,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画面一张张呈现出来并一一作了解说。这一步骤目的意在让学生对文本的情节快速把握。)
师:提三个问题:1、这是一个什么洞?2、这是一群什么人?3、谈谈自己对本小说的独特理解。(在解答这三个问题时学生进行了小组交流和讨论,不过在解答第三个问题时我当时的想法是,同学们只要能认识到本文的主旨: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不从长远的眼光考虑,只顾一时,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这样就达成我预设的目标。)可有一生却站起――
生2(振振有词):“老师我认为这篇小说不仅仅写环保问题,你也曾讲过,小说具有多义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文章中给我们展示的众多人的行动以及他们表露出来各自不同的个性和品行难道就不能激起我们更多的想法和启示?作者通过一个深不可测的洞让一班特定的人一一在洞的周围扮演自己的本性,难道就仅仅是为着环境这一主题服务?”(看来他是经过了自己的独特思考了,他的理解已超出了我对文本的解读,顿时也让我茅塞顿开。是啊,我在欣赏本小说尤其是最后两段时不是也同样有过这种想法吗?可教参更多的是给我们老师关于“环保”的提示啊,既然学生有了意外的,我何不顺水推舟,先让学生来谈?)
师:“请齐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两段:‘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读后,我马上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独特体验以批注的形式写下来,或一句话或一个词。)
几分钟后学生的回答着实让我惊喜了一阵子,请看下面我的转抄:
1、借洞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2、见利忘义,只顾眼前利益。
3、这个洞的存在让人们忽略了很多。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现在的位置:&&>>&&>>&&>>&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正文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作者/编辑:王乐强
在课堂中,出现未及预料的新,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教学预先精心设计的不能顺利完成.本文就课堂教学应急提出了一些看法.
温州市乐清乐城六中,325600&
英文刊名:
GOLD MOUNTAIN&
年,卷(期):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相关:
  〖〗链接地址:
  教育教学论文提供的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论文摘要: 下一篇论文摘要:
说说如何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相关论文摘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课堂教学的意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