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什么叫屈光不正学生 什么叫屈光不正育 什么叫屈光不正教

第7页/共7页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4、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3组学生板演预测】C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感受诸子百家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及惠泽千年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确对待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灌输,师生平等交流与相互启发,加强沟通和理解。
教学上,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课前指导学生收集和了解有关百家争鸣的历史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注意师生互动方式,不仅是形式上的互动更是师生之间在情感和思维上的双向互动。
历史学习资料
第7页/共7页
寻找更多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小题1】孔子提倡“正名”的目的是什么?(2分)【小题2】结合上述《论语》和《礼记》的选文,你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小题1】“正名”是为了复兴礼乐,并使刑罚得当,这样,百姓的行为才能有规范,社会才有秩序。【小题2】使百姓行为规范;使人人有尊严,相互尊重;使社会安定和谐。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从下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来看,如果不“正名”则会导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从这点来看,孔子提倡“正名”的目的就很容易理解了。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中找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如“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尊人”等就表现了“礼”能让社会安定、相互尊重。从《论语》中的“所措手足”可知,有“礼”还能使百姓行为规范。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译文】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的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老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快速记住所教班级学生的姓名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时发现,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喜欢叫“某某号同学”,而不是直呼“某某同学”。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带多个班级课的专业性较强学科的教师身上,且年轻教师居多。笔者认为此种行为实属不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叫学生的学号,而不是直呼其名,其害有三。首先,疏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教师的亲和力,导致师生间产生了心理隔阂,认为老师心中没有他,不重视他,从而给教育教学造成了障碍。一个优秀的教师,能通过很快叫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迅速亲近自己。其次,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每节课要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什么样的问题让哪些学生回答都要经过慎重考虑。教师上课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启发所有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共性,同时让谁来当众回答也是颇具智慧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案例:期中考试结束后,几位学生围到我的身边问他们的成绩。小王同学也挤到我的跟前,怯生生地插了一句:“老师,我考多少啊?”“32!”“真的?”小王一脸惊讶,“老师,您还知道我的名字啊?哇,我太激动了!”她飞快地跑了,大声喊着,“老师认识我!”从教多年,受惰性思维的影响,也懒得去记学生的名字了。我之所以能记住她的名字,还在于之前班主任告诉过我,因她的父母闹离婚,她情绪一直不好,课堂上经常走神、发呆。想不到因为我认识她,竟然让她如此激动。在后来的课堂上,我明显感觉到小王同学突然变得“阳光”起来,上课积极投人,认真思考,踊跃发言,还经常探讨学习上的问题,我也对她多了点照顾,课外找她聊天,询问学习、生活情况,看得出,她把我当成了良师益友,期末考试她居然考了48分(总分50分)。王同学在她的((心语))中写道:“我的变化要感谢张老师,我要学习,用成绩来回报他的尊重与信任。”看到小王同学的这些进步,也使我有了以下思考: 1.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地定向思考。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让提问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呢?一.启发式提问当学生思维犹如平静的湖水时,用启发式提问,就犹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小说《项链》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想想看,这个结局在前头有无征兆(伏笔)?小说为什么到此戛然而止?为什么不写下去,写玛蒂尔德把真项链要回来,欢天喜地换回几万法郎?这样的启发式的提问,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探测。二.记忆式提问这一类提问要求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来回答,而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例如:(1)杜甫的字、号、朝代、代表作分别是什么?(2)以...&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我校为军内一所卫生学校.设备与师资条件良好。自1989年至今,共招收四届护理专修科学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年对90级74名学员的专科护理考试,实施了大胆尝试.采用间卷调查.少盘计分,获取反恢教学信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反位方法 通过试翅计分法。试卷的题型分为:填空、选择、问答三种。坟空占25分;选择题占50分(选答案时.多选或少选均扣分).间答题占25分,其中让学生谈对专科护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间见习、临床实习等评估占5分. 二、荆卷、学生评估及考试成绩 判卷采用流水作业式,以避免误差。学生对教学墓本情况评估一翅.指定专人负贵。老师边判边进行分类登记或全部判完后分类整理。在评估项目中.五项均反应良好者.定为优(5分)口项以上反应良好者,定为良“分)门项以上反应欠佳者.定为一般(3分).学生对教学墓本情况的评估及学生考试成绩分别见(表1、表2)石 衰1学生对教学墓本惰况的评估(%)放学方法多...&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古今中外的哲人是很重视发现提出问题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提问是师生共同设疑解疑的过程,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优化课堂提问,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难度,提问深浅适度课堂提问不能停留在“是不是”或“对不对”这个简单的层面上,这样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问切忌模棱两可,题意要明确易懂。提问过深,学生就会百思不得其解,认为高不可攀,抑制了探索求知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智能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深浅适度。即“思维量适中”,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能获得正确的、完整的答案,尝到了运用自己思...&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学生答问结果常有全对、全错、对而不全和错中有对四种情况。教师要善于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答问能起到激励学生上进,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等作用。1?学生答问全对的,教师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学生回答“怎样画一条直线,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一题时,学生能画上图回答:每一条直线都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所画4条直线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过正方形的中心,并继续提问:是否过正方形中心的直线都能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呢?学生经过探索发现:直线过正方形中心且与两对边相交,则可把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这样的直线有无数条。教师这样处理学生答问,没有使学生浅尝辄止,而是适当地将问题深化,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2?学生答问全错时,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纠错的方法。有些教师听到学生答非所问,连忙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自己讲出正确答案,...&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问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极具价值,所以,几乎每一位教师的每一堂课都离不开提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一、识记性提问不能忽略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去分析。概念性、回忆性的问题要问,而且要问得细,问得彻底。新课之前,我总是要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前面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下面的环节,提问时我们也要注意。例如,戴维南定理这部分的提问,与其问学生什么是戴维南定理,不如问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进一步问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算法,从而巩固加深前面所学知识。二、课...&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廉政时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平阴廉政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信息来源:&&&& 信息编发: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高震东&&& 高震东男,山东潍坊人,1930年生,1948年移居台湾。教育家。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忠信教育法”创建人。办学三十年来,以教育尽现国学精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多年办学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忠信教育法,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反响。忠信教育法的奥秘在于把中华文化精髓与世界文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忠信教育法的核心即“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教育方法,以及“中华文化为体以治身心,世界文明为用以应世事”的不排外不媚外的教育方向,和“道德教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爱国教育理念。作为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早于1992年便应云南省台办及云南省教委的邀请到云南省做教育访问,期间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及云南财贸学院作忠信教育法的演讲。迄今,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应邀到祖国一百余所院校讲学,作过两百多场专场演讲,观众达二十万人次。目前,受聘为全国八十多所大专院校的荣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同时,邀请祖国大陆教育界人士300余人前往台湾进行交流访问。&&& 作为好朋友,我首先要介绍的是,丁教授一家四口人。丁教授本人、他太太、女儿、儿子,四个人都是北大生,一家四“北大”,很不容易,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家”。我来这里“服务”,就是丁教授夫人安排的。&&& 此行,我带了一个团来,是到嘉兴去开同学会的。我曾在嘉兴青年中学读过书,那是在55年前,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大家都想回自己的母校去看看。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什么都不看,就只想看看自己读过书的地方。虽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医院了,但是大家还是想回到老地方,看看那些房子,可见一个学校对人的深远影响。从台湾我带了38个人,在这里我还找到了一、二十个同学,听说我们要来,都从四川、福建、广东赶来,大家聚合在嘉兴,找了个旅馆,见了个面,吃了顿饭,到自己母校门前照了张相,徘徊徘徊,然后各自解散。这次,以这个理由,我带着这个团到这边来,顺便到了宁波。丁老先生说,难得到宁波,去宁波大学正好可以做个服务工作,并说宁波大学这儿正在做一个“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讲演内容与我所讲的思想内容很符合,正好可以去做个服务。我说,我讲得不好,他说,没关系的,讲错了也不“挨打”,因此,我来了。最近,丁教授经常介绍我到大陆来,他甚至陪我到过西藏这样如此偏远的地方。我的年龄也大了,今年72岁,学校也有人接班,闲着没事就常跑出来“玩”,全国各地我差不多都快跑完了。我现在主要在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剩余的价值为国家多做点事,想着怎么样把仇恨消除消除,把误解开通开通,把文化交流交流。两岸相隔50多年,太没道理了,早点回归,早点见面,早点团圆,早点建立大中华、大中国,这才是我们的愿望。至于我们具体应该怎么都不用去管它,只要大家爱国就行了,谁来爱都一样,为什么非要你来爱,只要大家都爱就行了。&&& 所以,在没有开始巡回讲演之前,我已经找事来做了。我在台湾组织了一个大学教授篮球队,全部是大学教授,没有助教,也没有副教授,全部是博士级的教授,组织了大约150个人,不打篮球也不能参加这个队,队的名字叫“四君子”篮球队。“四君子”篮球队上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头,我们每年到大陆的各个大学去访问,请出他们的教授篮球队和我们比赛,保证尽量不准有体育系的参加,不考虑输赢的结果。海峡两岸没有输赢,我们还要考虑输赢吗?打赢了我,你有什么光荣;战败了你,我有什么厉害,我们就是在一起玩玩,这最为重要。今年三、四月份,我带了几十个人,访问了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现有五万多人,主校合并了四所大学,非常庞大,是中国大学中的“航空母舰”。然后,我们又到了沈阳师范大学,结果他和吉林工大、农大也要比赛。这两所大学的校长看到我,就说,我讲演来了长春六趟,他们学校怎么一次都没去过,这次让我非去不可。我说,好。离开那里,我就赶到长春去补这个人情。明年我们是以顾问身份带领球队,台湾的顾问是我,大陆的顾问是丁教授,明年丁教授会带领这支球队到处去打球。我们老了,也有老的玩法。&&& 今天,丁教授和我聊了很多,也合了讲座要求讲演的主题。他说,高震东先生当爸爸像爸爸,当老师像老师,当儿子像儿子。这句话很重要,我就从这儿开始讲吧。道德也好,一切也好,都是从& 做人开始的。当什么像什么,就是“位”的思想,最早《易经》里有记载。中国的学问,也是先从“位”字开始的,中国有本书《中庸》里也讲到“位”。“位”,就是要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证——身份证,告诉你是什么身份。身份证的目的,就是时刻提醒你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让你永远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儿子,要对父亲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先生,要对太太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长官,要对部下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部下,要对长官负责任。处处告诉你责任,责任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的身份,你没有这个身份,又怎么会有责任呢?你一切的责任、权力、义务都来自于你自己是什么?所以,必须先要找到自己是什么,这是今天要谈的问题。&&& 一切的道德教育都是从这里开始,一切的道德教育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产生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润滑油,密切合作而永不磨擦,密切合作而永不高热,不会发生冲突,永不矛盾。形式是绝对矛盾的,内容是绝对合作的,外表是矛盾的,内容是合作的,这就是道德。各位?В??檬裁词堑赖拢?馐翟谑翘?匾?恕V泄?兑拙?防锔嫠吣愕娜寮业牡赖鹿郏?屠献拥牡赖鹿塾质遣灰谎?模??虿灰?牙献拥摹兜赖戮?返弊魇堑赖陆逃??峭耆?橇铰胧隆!兜赖戮?返睦丛词抢献拥陌耸?徽挛迩а裕??豢?季退怠暗揽傻溃?浅5溃??擅??浅C?保?侨∩暇?摹暗馈保?戮?谌??苏率俏薜澜病暗隆保?薜轮?率俏?械拢?虼巳∶??兜赖戮?贰K?偷赖率橇交厥拢??畹氖窃谟谒?谴犹炖斫驳饺死怼?雌鹄矗?献油耆?牙肴死恚?导噬喜皇堑模??犹炖斫?肴死恚?梦ㄖふ卟灰?肟?颂炖恚?シ戳司突崾О堋H寮腋蘸孟喾矗?寮掖尤死斫?胩炖恚?阶詈螅?烊撕弦弧T谡苎?希?丫??赖滤枷胩峁┝艘桓鲅芯康墓勰睢R桓鍪谴犹炖斫?肴死恚?桓鍪谴尤死斫?胩炖恚?街植煌?牡赖鹿邸5赖拢?褪俏腋詹潘?档娜擞肴酥?涞墓叵怠H擞肴酥?涞墓叵担?钟芯嗬胗钟泻献鳎?跹?盟?徊??ゲ粒??匾?恕H说牡赖吕醋阅愫湍愕墓叵怠⑽液臀业墓叵担?颐橇┑墓叵蹈愕煤芎茫?饩褪亲鋈说牡览怼N颐切闹杏腥剩?壑杏惺溃?饩褪前??9丶?涂茨悖?闹杏兴??闹凶暗迷蕉嘣轿按螅?暗迷缴僭狡降?5赖路段У拇笮。?涂茨阈闹凶暗娜说亩嗌伲?闹杏忻挥小叭省薄!叭省弊趾馨旅睿?收呔褪侨拾?娜耍?嫠吣阏飧鍪澜绮皇侵挥幸桓鋈耍??怯腥?鋈说摹D阈闹杏兴?腥拾??阕鍪裁词露枷氲健?硪桓鋈耍?饩徒杏械赖铝耍?腥拾?恕?BR&&&& 我到新加坡、菲律宾去参观,一下飞机,导游小姐就上来给我们“上课”。她说,各位先生,新加坡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地方,是一个从来没有人贪污的地方,是一个不能随便吐痰的地方,是一个不能随便抽烟的地方。讲得我们都害怕了,那怎么办呢?她说,如果大家要吃水果,赶紧把皮扔给她,要不然会边行边挨揍的。她还举个例子,说美国的一个小孩跑到他们那里不守法,结果让他们拿着鞭子打,美国总统写信道歉,用美国的国旗保证,用美国的国格要求,仍旧照揍不误,绑在柱子上,用带刺的鞭子打,打了三遍,打完之后住院,住完院再打第二遍,再住院,住完后再照打,直到惩罚完全为止。并警告我们不要随便吐痰,乱干就会遭打,凡事要小心为上。我年轻的时候认为抽烟不好,连一支烟都没抽。人生枯燥,不能自来一趟,我规定自己从六十岁开始抽,抽到七十岁。我创办的学校,有四个信条:不抽烟、不打架、不作弊、不留级。违反了“定斩不饶”,一违反就开除,我的这个学校,每年要开除二、三百人。道德教育就是从生活细节、点点滴滴开始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小地方看。检查学校,再漂亮的图书馆不用看,只需检查厕所、厨房、储藏室,这些小的地方就可以了。只要这些小地方做好了,这个学校就够资格做教育、做管理。外表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教育是从细节开始的。在新加坡,我问哪儿可以吸烟,导游小姐说,各位,头顶青天,脚踩地,就可以吸烟了。这根本做不到。后来,她说,老先生,告诉你吧,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我问,何为公共场所?她回答说,二人以上,即为公共场所。今天,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二人以上为公共场所吗?法律的规定当然不是这样,而中国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二人以上即为仁,心中有仁最为重要。&&& 今天办任何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仁为道德、位置,要把自己的位置搞清楚,定好位。老子说,道蕴含在所创造的事、物、理中,即为德,认识道德从守份开始。合理的身份,它不能争取,是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的。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学生二字从何而来?孔子日“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什么叫学生,而不叫学死呢?中国的教育法谈到,学生就是根据任何一个朝代所制定的教育宗旨而来的,根据朝代的政治需求所定,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由此,定名为学生。学生就是要学三个“生”。第一,学生活的基本常识。电脑已成为基本常识,要懂得用电脑上网,跟上时代步伐。第二,学生存的技能。一个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能生存。生存靠服务,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不知道的别人服务的。要有一技之长,先他人而后己。人是从动物进展而来的,从动物性往上进展到人的生活,到了某一程度,讲的是道德、气质、人格、人性。第三,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还必须学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最难的是死,死得其时,死得其所,是读书人所要学的。人与野兽不同,是因为人有自己选择和控制死的权利,有选择的机会和本领,而动物没有。当敌人对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你可以继续担任宰相,文天祥说“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我只是被你暂时的控制和压迫而已,并不是投降。浩然之气,视死如归的伟大气魄,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所以,老师以学生的心作坟墓,伟人以老百姓的心作坟墓,那才是最好的归宿。“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人活着不是为了基本需求,而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与目的。荣誉高于生命,荣誉大于一切,一个人必须永远维护属于自己的荣誉,不能为了改善一时的生活而丧失了荣誉,这都是不值得的。&&& 古人的东西很多,是学不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文化,首先得认识文字,其次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我们要咬牙切齿学英文,在忠信教育法中,特别强调学习英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能力。学英文是另有主张的,是迫不得已的。现在其他一些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语言,这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威望,然而,现在我们不但不能继承,还得去学其他国家的语言,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是很惭愧的。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目的,要读懂文字,还要加强后代子孙延续中华的文化,否则,我们将“丢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管子说过,“国之亡必亡其所长”。日本最厉害的是军事教育,最后就死在军事上,德国也是如此。我劝大家多读管子的书,道德教育就是向管子学的。管子的时代是定制度,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一个国家必须立法,一切按制度来,官不能随便封,也不能随便建。古时候的封建,就是帝王向将相封赏,没有官位就随便建一个。要想加强道德教育,就必须立法,定制度,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以礼治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国家要搞道德教育,必须记住这四个纲领。用白话文讲,礼即一个人做事规规矩矩的态度,一切重于道理,要说肯定的话,不能摇摇摆摆,温恭谦让,这是君子应有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明明白白的辨别,耻即彻彻底底的觉悟,一个人要自我觉悟,懂得了无耻才不会做无耻的事。《中庸》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这里的“义”不等于“江湖”上的义气,我们所提倡的义是有利于人群、有利于法理、有利于天道,是该做的事。&&& 道德是从文化中磨合而出的东西,不是规定出来的,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当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做到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能不断实实在在做人,就是自强。一个人能够不断自强不息,谁又能羞辱你。当代的学生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常怨老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其实,他们错了,那不叫自尊心。靠他人的尊重,靠他人的谅解,靠他人的原谅,靠他人的不敢侵犯,我自己绝不做错事,绝不做让别人批评的事,为了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永远都不做错事,那才叫自尊心。搞清楚了定义,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了。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学生有犯错的权利,认错不罚。忠信教育学校内,有一个商店属于福利性质,它也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君子自强的场所,它不用任何强制手段或措施。&&& 办教育是国家的一个过程,是到了某个程度非办不可的,是天道,是自然之理。现在我们的国家富了,台湾很多人不自爱,素质低下,极易引起大陆同胞的反感。认为十年之前回大陆的台湾同胞是神,现在回大陆的是普通人,十年之后回大陆就是鬼,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一个国家几十年能和平相处,是很不容易的,海峡两岸是有骨肉之情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的第一件事,就是爱国。爱国从爱家开始,爱家就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否则,道德就无从谈起。一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教导小孩子要从简单的日常基本礼貌开始。从实践来看,办校30多年来,学校没有犯罪记录,就是从小处抓开始的。道德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从态度开始,承认父母的辛苦,认同父母的身份。所谓态度,是对他人所表示的一种行为。&&& 今天所讲的以德治国,就是简化了的以道德治国。道德不是规定的,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磨合。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古时,文与化是分开用的,到了汉朝才开始合用。到目前为止,“文化”一词在古老的中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任何国家都没有,所以众说纷纭。有人说文化像空气一样是不可分离的,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族区的生活习惯,有人说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创造出来的社稷,这些社稷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非理的,有些是反理的,但这些都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还有人说,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它包含艺术、宗教等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简而易之,今天的文化就是包含了万象的一切。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文明是一个相对词,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智慧文化。文明可以创造。文明有的可以回归文化,有的不能回归文化,文化可以创造文明,文明可以滋长文化。但不一定个个文明都可以回归文化,只有当文明进入到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候才成为文化。文明的相对词是野蛮,人类脱离了野蛮进入文明,就是明白了事理、道理、人理。文明包含了文化,文化也包含了文明,反反复复,也就变成了没有对错。文明是不比是非的,它只能比厚与薄、丰富与贫穷、精华与糟粕。立场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不一样的文明。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道德包含在文化当中,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伦理教育、人伦教育。人伦有它的伦理,根据伦理就有人的定位,根据人的定位产生人的行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因素。文化来源于礼貌,这两者是慢慢形成的。中华文化分三个区,其一是鱼腥区,其二是葱蒜区,其三是辛辣区,这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环境是文化和道德形成的原因。文化不同可以彼此看看,但不能学,因为这是由地理造成的,是不能更改的。文化不排外,不媚外,只能采取调和的方法,即“中庸”,“庸”为原则,“中”为调整。一个国家的政治要不断地抓住原则,要不断地调整方向。&&& 大家要了解道德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要复习我们的文化,才能保住我们的国家,否则,中国还有什么可谈。今天的学生讲道德教育要从孝顺父母开始,从爱国开始。国家的前途向后看,个人的前途向前看。学生是老师的国,因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此,一个学生有思想,有观念,这对一个国家太重要了。现在,在座的如果有一位同学接受了我的思想,那么我的“成本”也就收回了。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个国家或许正是由于你的寥寥数语兴邦或者丧邦,之所以要运用政策也正是由于此。爱国的方法很多,道德教育的第一课是爱国教育,第二课是孝顺父母,这我都讲过了。第三课“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的责任,也就变成了没有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强调的是我的责任,自身的责任。不要以为不是我“丢”的就不用捡,香港是慈禧太后“丢”的,你就不用“捡”了吗?这是责任,站在历史的地位,你应该对历史负责任。今天国家的任何问题,让你碰到了你不必追究这是谁的责任,你只需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你的责任。但是,当一个最好的干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防范问题的发生,所以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干部不如一个会防范问题发生的干部,这就是不同之处。我觉得祖国大陆的爱国教育办得不够理想,所以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宣传我的思想。再一个,道德教育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没有一件是小事。当年美国福特公司的老板在面试时,就是因为一件小事而被录取的。天下任何的大事,都是因小事累积而成的。我们要吃中国饭,过中国节,说中国话来振兴中国的文化。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味道,就像中国的筷子属于中国的高级文明一样。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社会的分工,把这些观念认识清楚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模式。然后再懂得什么是道德,如何实践?道德就是通过人伦来实践的。今天没有时间来讲人伦的大道理,下次有机会再来。&&& 谢谢大家1&&& 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高震东&&& 老师以学生的心作坟墓,伟人以老百姓的心作坟墓,那才是最好的归& 宿。“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 态度。人活着不是为了基本需求,而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与目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高震东&&& 高震东男,山东潍坊人,1930年生,1948年移居台湾。教育家。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忠信教育法”创建人。办学三十年来,以教育尽现国学精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多年办学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忠信教育法,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反响。忠信教育法的奥秘在于把中华文化精髓与世界文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忠信教育法的核心即“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教育方法,以及“中华文化为体以治身心,世界文明为用以应世事”的不排外不媚外的教育方向,和“道德教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爱国教育理念。作为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兼董事长,早于1992年便应云南省台办及云南省教委的邀请到云南省做教育访问,期间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及云南财贸学院作忠信教育法的演讲。迄今,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应邀到祖国一百余所院校讲学,作过两百多场专场演讲,观众达二十万人次。目前,受聘为全国八十多所大专院校的荣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同时,邀请祖国大陆教育界人士300余人前往台湾进行交流访问。&&& 作为好朋友,我首先要介绍的是,丁教授一家四口人。丁教授本人、他太太、女儿、儿子,四个人都是北大生,一家四“北大”,很不容易,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家”。我来这里“服务”,就是丁教授夫人安排的。&&& 此行,我带了一个团来,是到嘉兴去开同学会的。我曾在嘉兴青年中学读过书,那是在55年前,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大家都想回自己的母校去看看。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什么都不看,就只想看看自己读过书的地方。虽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医院了,但是大家还是想回到老地方,看看那些房子,可见一个学校对人的深远影响。从台湾我带了38个人,在这里我还找到了一、二十个同学,听说我们要来,都从四川、福建、广东赶来,大家聚合在嘉兴,找了个旅馆,见了个面,吃了顿饭,到自己母校门前照了张相,徘徊徘徊,然后各自解散。这次,以这个理由,我带着这个团到这边来,顺便到了宁波。丁老先生说,难得到宁波,去宁波大学正好可以做个服务工作,并说宁波大学这儿正在做一个“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讲演内容与我所讲的思想内容很符合,正好可以去做个服务。我说,我讲得不好,他说,没关系的,讲错了也不“挨打”,因此,我来了。最近,丁教授经常介绍我到大陆来,他甚至陪我到过西藏这样如此偏远的地方。我的年龄也大了,今年72岁,学校也有人接班,闲着没事就常跑出来“玩”,全国各地我差不多都快跑完了。我现在主要在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剩余的价值为国家多做点事,想着怎么样把仇恨消除消除,把误解开通开通,把文化交流交流。两岸相隔50多年,太没道理了,早点回归,早点见面,早点团圆,早点建立大中华、大中国,这才是我们的愿望。至于我们具体应该怎么都不用去管它,只要大家爱国就行了,谁来爱都一样,为什么非要你来爱,只要大家都爱就行了。&&& 所以,在没有开始巡回讲演之前,我已经找事来做了。我在台湾组织了一个大学教授篮球队,全部是大学教授,没有助教,也没有副教授,全部是博士级的教授,组织了大约150个人,不打篮球也不能参加这个队,队的名字叫“四君子”篮球队。“四君子”篮球队上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头,我们每年到大陆的各个大学去访问,请出他们的教授篮球队和我们比赛,保证尽量不准有体育系的参加,不考虑输赢的结果。海峡两岸没有输赢,我们还要考虑输赢吗?打赢了我,你有什么光荣;战败了你,我有什么厉害,我们就是在一起玩玩,这最为重要。今年三、四月份,我带了几十个人,访问了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现有五万多人,主校合并了四所大学,非常庞大,是中国大学中的“航空母舰”。然后,我们又到了沈阳师范大学,结果他和吉林工大、农大也要比赛。这两所大学的校长看到我,就说,我讲演来了长春六趟,他们学校怎么一次都没去过,这次让我非去不可。我说,好。离开那里,我就赶到长春去补这个人情。明年我们是以顾问身份带领球队,台湾的顾问是我,大陆的顾问是丁教授,明年丁教授会带领这支球队到处去打球。我们老了,也有老的玩法。&&& 今天,丁教授和我聊了很多,也合了讲座要求讲演的主题。他说,高震东先生当爸爸像爸爸,当老师像老师,当儿子像儿子。这句话很重要,我就从这儿开始讲吧。道德也好,一切也好,都是从& 做人开始的。当什么像什么,就是“位”的思想,最早《易经》里有记载。中国的学问,也是先从“位”字开始的,中国有本书《中庸》里也讲到“位”。“位”,就是要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证——身份证,告诉你是什么身份。身份证的目的,就是时刻提醒你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让你永远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儿子,要对父亲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先生,要对太太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长官,要对部下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部下,要对长官负责任。处处告诉你责任,责任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的身份,你没有这个身份,又怎么会有责任呢?你一切的责任、权力、义务都来自于你自己是什么?所以,必须先要找到自己是什么,这是今天要谈的问题。&&& 一切的道德教育都是从这里开始,一切的道德教育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产生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润滑油,密切合作而永不磨擦,密切合作而永不高热,不会发生冲突,永不矛盾。形式是绝对矛盾的,内容是绝对合作的,外表是矛盾的,内容是合作的,这就是道德。各位同学,懂得什么是道德,这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易经》里告诉你的儒家的道德观,和老子的道德观又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把老子的《道德经》当作是道德教育,那完全是两码事。《道德经》的来源是老子的八十一章五千言,它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取上经的“道”,下经第三十八章是无道讲“德”,无德之德是为有德,因此取名为《道德经》。它和道德是两回事,更妙的是在于它是从天理讲到人理。看起来,老子完全脱离人理,实际上不是的,它从天理进入人理,让唯证者不要离开了天理,违反了就会失败。儒家刚好相反,儒家从人理进入天理,到最后,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已经为道德思想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观念。一个是从天理进入人理,一个是从人理进入天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道德,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距离又有合作,怎样让它不产生磨擦,太重要了。人的道德来自你和你的关系、我和我的关系,我们俩的关系搞得很好,这就是做人的道理。我们心中有仁,眼中有世,这就是爱国。关键就看你,心中有谁,心中装得越多越伟大,装得越少越平淡。道德范围的大小,就看你心中装的人的多少,心中有没有“仁”。“仁”字很奥妙,仁者就是仁爱的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人,它是有三个人的。你心中有他叫仁爱,你做什么事都想到’另一个人,这就叫有道德了,有仁爱了。&&& 我到新加坡、菲律宾去参观,一下飞机,导游小姐就上来给我们“上课”。她说,各位先生,新加坡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地方,是一个从来没有人贪污的地方,是一个不能随便吐痰的地方,是一个不能随便抽烟的地方。讲得我们都害怕了,那怎么办呢?她说,如果大家要吃水果,赶紧把皮扔给她,要不然会边行边挨揍的。她还举个例子,说美国的一个小孩跑到他们那里不守法,结果让他们拿着鞭子打,美国总统写信道歉,用美国的国旗保证,用美国的国格要求,仍旧照揍不误,绑在柱子上,用带刺的鞭子打,打了三遍,打完之后住院,住完院再打第二遍,再住院,住完后再照打,直到惩罚完全为止。并警告我们不要随便吐痰,乱干就会遭打,凡事要小心为上。我年轻的时候认为抽烟不好,连一支烟都没抽。人生枯燥,不能自来一趟,我规定自己从六十岁开始抽,抽到七十岁。我创办的学校,有四个信条:不抽烟、不打架、不作弊、不留级。违反了“定斩不饶”,一违反就开除,我的这个学校,每年要开除二、三百人。道德教育就是从生活细节、点点滴滴开始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小地方看。检查学校,再漂亮的图书馆不用看,只需检查厕所、厨房、储藏室,这些小的地方就可以了。只要这些小地方做好了,这个学校就够资格做教育、做管理。外表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教育是从细节开始的。在新加坡,我问哪儿可以吸烟,导游小姐说,各位,头顶青天,脚踩地,就可以吸烟了。这根本做不到。后来,她说,老先生,告诉你吧,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我问,何为公共场所?她回答说,二人以上,即为公共场所。今天,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二人以上为公共场所吗?法律的规定当然不是这样,而中国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二人以上即为仁,心中有仁最为重要。&&& 今天办任何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仁为道德、位置,要把自己的位置搞清楚,定好位。老子说,道蕴含在所创造的事、物、理中,即为德,认识道德从守份开始。合理的身份,它不能争取,是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的。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学生二字从何而来?孔子日“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什么叫学生,而不叫学死呢?中国的教育法谈到,学生就是根据任何一个朝代所制定的教育宗旨而来的,根据朝代的政治需求所定,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由此,定名为学生。学生就是要学三个“生”。第一,学生活的基本常识。电脑已成为基本常识,要懂得用电脑上网,跟上时代步伐。第二,学生存的技能。一个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能生存。生存靠服务,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不知道的别人服务的。要有一技之长,先他人而后己。人是从动物进展而来的,从动物性往上进展到人的生活,到了某一程度,讲的是道德、气质、人格、人性。第三,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还必须学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最难的是死,死得其时,死得其所,是读书人所要学的。人与野兽不同,是因为人有自己选择和控制死的权利,有选择的机会和本领,而动物没有。当敌人对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你可以继续担任宰相,文天祥说“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我只是被你暂时的控制和压迫而已,并不是投降。浩然之气,视死如归的伟大气魄,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所以,老师以学生的心作坟墓,伟人以老百姓的心作坟墓,那才是最好的归宿。“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人活着不是为了基本需求,而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与目的。荣誉高于生命,荣誉大于一切,一个人必须永远维护属于自己的荣誉,不能为了改善一时的生活而丧失了荣誉,这都是不值得的。&&& 古人的东西很多,是学不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文化,首先得认识文字,其次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我们要咬牙切齿学英文,在忠信教育法中,特别强调学习英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能力。学英文是另有主张的,是迫不得已的。现在其他一些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语言,这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威望,然而,现在我们不但不能继承,还得去学其他国家的语言,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是很惭愧的。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目的,要读懂文字,还要加强后代子孙延续中华的文化,否则,我们将“丢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管子说过,“国之亡必亡其所长”。日本最厉害的是军事教育,最后就死在军事上,德国也是如此。我劝大家多读管子的书,道德教育就是向管子学的。管子的时代是定制度,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一个国家必须立法,一切按制度来,官不能随便封,也不能随便建。古时候的封建,就是帝王向将相封赏,没有官位就随便建一个。要想加强道德教育,就必须立法,定制度,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以礼治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国家要搞道德教育,必须记住这四个纲领。用白话文讲,礼即一个人做事规规矩矩的态度,一切重于道理,要说肯定的话,不能摇摇摆摆,温恭谦让,这是君子应有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明明白白的辨别,耻即彻彻底底的觉悟,一个人要自我觉悟,懂得了无耻才不会做无耻的事。《中庸》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这里的“义”不等于“江湖”上的义气,我们所提倡的义是有利于人群、有利于法理、有利于天道,是该做的事。&&& 道德是从文化中磨合而出的东西,不是规定出来的,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当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做到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能不断实实在在做人,就是自强。一个人能够不断自强不息,谁又能羞辱你。当代的学生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常怨老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其实,他们错了,那不叫自尊心。靠他人的尊重,靠他人的谅解,靠他人的原谅,靠他人的不敢侵犯,我自己绝不做错事,绝不做让别人批评的事,为了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永远都不做错事,那才叫自尊心。搞清楚了定义,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了。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学生有犯错的权利,认错不罚。忠信教育学校内,有一个商店属于福利性质,它也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君子自强的场所,它不用任何强制手段或措施。&&& 办教育是国家的一个过程,是到了某个程度非办不可的,是天道,是自然之理。现在我们的国家富了,台湾很多人不自爱,素质低下,极易引起大陆同胞的反感。认为十年之前回大陆的台湾同胞是神,现在回大陆的是普通人,十年之后回大陆就是鬼,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一个国家几十年能和平相处,是很不容易的,海峡两岸是有骨肉之情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的第一件事,就是爱国。爱国从爱家开始,爱家就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否则,道德就无从谈起。一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教导小孩子要从简单的日常基本礼貌开始。从实践来看,办校30多年来,学校没有犯罪记录,就是从小处抓开始的。道德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从态度开始,承认父母的辛苦,认同父母的身份。所谓态度,是对他人所表示的一种行为。&&& 今天所讲的以德治国,就是简化了的以道德治国。道德不是规定的,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磨合。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古时,文与化是分开用的,到了汉朝才开始合用。到目前为止,“文化”一词在古老的中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任何国家都没有,所以众说纷纭。有人说文化像空气一样是不可分离的,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族区的生活习惯,有人说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创造出来的社稷,这些社稷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非理的,有些是反理的,但这些都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还有人说,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它包含艺术、宗教等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简而易之,今天的文化就是包含了万象的一切。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文明是一个相对词,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智慧文化。文明可以创造。文明有的可以回归文化,有的不能回归文化,文化可以创造文明,文明可以滋长文化。但不一定个个文明都可以回归文化,只有当文明进入到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候才成为文化。文明的相对词是野蛮,人类脱离了野蛮进入文明,就是明白了事理、道理、人理。文明包含了文化,文化也包含了文明,反反复复,也就变成了没有对错。文明是不比是非的,它只能比厚与薄、丰富与贫穷、精华与糟粕。立场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不一样的文明。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道德包含在文化当中,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伦理教育、人伦教育。人伦有它的伦理,根据伦理就有人的定位,根据人的定位产生人的行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因素。文化来源于礼貌,这两者是慢慢形成的。中华文化分三个区,其一是鱼腥区,其二是葱蒜区,其三是辛辣区,这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环境是文化和道德形成的原因。文化不同可以彼此看看,但不能学,因为这是由地理造成的,是不能更改的。文化不排外,不媚外,只能采取调和的方法,即“中庸”,“庸”为原则,“中”为调整。一个国家的政治要不断地抓住原则,要不断地调整方向。&&& 大家要了解道德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要复习我们的文化,才能保住我们的国家,否则,中国还有什么可谈。今天的学生讲道德教育要从孝顺父母开始,从爱国开始。国家的前途向后看,个人的前途向前看。学生是老师的国,因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此,一个学生有思想,有观念,这对一个国家太重要了。现在,在座的如果有一位同学接受了我的思想,那么我的“成本”也就收回了。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个国家或许正是由于你的寥寥数语兴邦或者丧邦,之所以要运用政策也正是由于此。爱国的方法很多,道德教育的第一课是爱国教育,第二课是孝顺父母,这我都讲过了。第三课“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的责任,也就变成了没有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强调的是我的责任,自身的责任。不要以为不是我“丢”的就不用捡,香港是慈禧太后“丢”的,你就不用“捡”了吗?这是责任,站在历史的地位,你应该对历史负责任。今天国家的任何问题,让你碰到了你不必追究这是谁的责任,你只需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你的责任。但是,当一个最好的干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防范问题的发生,所以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干部不如一个会防范问题发生的干部,这就是不同之处。我觉得祖国大陆的爱国教育办得不够理想,所以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宣传我的思想。再一个,道德教育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没有一件是小事。当年美国福特公司的老板在面试时,就是因为一件小事而被录取的。天下任何的大事,都是因小事累积而成的。我们要吃中国饭,过中国节,说中国话来振兴中国的文化。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味道,就像中国的筷子属于中国的高级文明一样。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社会的分工,把这些观念认识清楚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模式。然后再懂得什么是道德,如何实践?道德就是通过人伦来实践的。今天没有时间来讲人伦的大道理,下次有机会再来。&&& 谢谢大家1&&& 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平阴廉政网&&&您是本网的第
位访问者。
中共平阴县纪委、平阴县监察局&&&
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阴县府前街25号 邮编:250400
电话:3 邮箱:
技术支持:平阴县信息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不正言不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