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之一4分之3时等于多少分124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大,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人均森林面积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2)材料三的数据说明我们国家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3)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论述题
(13分)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为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 材料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占亚洲总人口的1/3,是欧洲人口的近2倍、美国人口的4倍、日本人口的10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10%,65岁以上的已达7%。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1亿。
& 材料三: 日,是中国第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使我们少生了3亿多人,使12亿人口日推迟了3年,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三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3分)
(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应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6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经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34位。
材料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占亚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欧洲人口的近两倍、美国人口的四倍、日本人口的十倍。目前,我国60岁人口已经超过10%,65岁以上的已经达到7%。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可能超过四亿,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一亿。
材料三:日,是中国第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少生了四亿多人,使12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三年,使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四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三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
(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分)应该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4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为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34位。材料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数的21%,占亚洲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欧洲人口的2倍、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10%,65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4亿,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1亿。材料三: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少生了3亿多人口,使我国第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1)材料一和二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依据材料反映的事实说明应怎样实施这一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为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只有0.132公项,不到世界的四分之一,居世界134位。材料二:我国人口是欧洲的2倍,是美国的4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将达到4亿,80岁以上老人超过一亿。材料三:日,是中国第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2分之一加4分之一加8分之一加31分之一加62分之一加124分之一加248分之一加496分之一=?急
1/2 +1/4 +1/8 +1/31 +1/62 +1/124 +1/248 +1/496= (1/2 +1/4 +1/8) +1/31*(1 +1/2 +1/4 +1/8 +1/16)= 7/8 +1/31*31/16= 7/8 +1/16= 15/1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个分数约分后是4/5,如果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减少124,分母减少135,所得新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4.这个分数是?, 一个分数约分后是4/5,如果
一个分数约分后是4/5,如果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减少124,分母减少135,所得新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4.这个分数是? 一个分数约分后是4激迹馆克弋久龟勋骇魔/5,如果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减少124,分母减少135,约分后,所得新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4.这个分数是?问题补充:
我在知道里已经找到答案了,就是不知道解题的思路是啥 紫蜜薇雪儿 一个分数约分后是4/5,如果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减少124,分母减少135,所得新分数约分后是9分之4.这个分数是?
设这个分数的分子为4X,则分母为5X(4X-124)/(5X-135)=4/99(4X-124)=4(5X-135)36X-016X=576X=364X=3激迹馆克弋久龟勋骇魔6*4=1445X=36*5=180所以原来这个分数是144/180
(4x-135)/(5x-124)=4/9,x=36,即为114/180
(4x-124)/(5x-135)=4/99(4x-124)=4(5x-135)36x-036x-20x=16x=576x=576/16x=364*36=1445*36=180原分数是144/180注;X为公共约分数,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查看: 21262|回复: 650
数字推理30种解题技巧
主题帖子精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往是负幂次数列。  【例】1、4、3、1、1/5、1/36、( )  A.1/92   B.1/124   C.1/262   D.1/343  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 ,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 2/13 2/5 8/7 4 ( )  A.19/3   B.8   C.39   D.32  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 )  A. 33   B. 37   C. 39   D. 41  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 )  A.4   B.3   C.2   D.1  五、当一列数都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  【例】448、516、639、347、178、( )  A.163   B.134   C.785   D.896  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减修正系数。对于幂次数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够的幂数敏感性,当数列中出现6?、12?、14?、21?、25?、34?、51?、312?,就优先考虑43、112(53)、122、63、44、73、83、55。  【例】0、9、26、65、124、( )  A. 165   B. 193   C. 217   D. 239  七、在递推数列中,当数列选项没有明显特征时,考生要注意观察题干数字间的倍数关系,往往是一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例】118、60、32、20、( )  A.10   B.16   C.18   D.20  八、如果数列的题干和选项都是整数且数字波动不大时,不存在其它明显特征时,优先考虑做差多级数列,其次是倍数递推数列,往往是两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例】0、6、24、60、120、( )  A.180   B.210   C.220   D.240  九、当题干和选项都是整数,且数字大小波动很大时,往往是两项推一项的乘法或者乘方的递推数列。  【例】3、7、16、107、 ( )  A.1707   B.1704   C.1086   D.1072  十、当数列选项中有两个整数、两个小数时,答案往往是小数,且一般是通过乘除来实现的。当然如果出现了两个正数、两个负数诸如此类的标准配置时,答案也是负数。  【例】2、13、40、61、( )  A.46.75   B.82   C. 88.25   D.121  十一、数字推理如果没有任何线索的话,记得要选择相对其他比较特殊的选项,譬如:正负关系、整分关系等等。  【例】2、7、14、21、294、( )  A.28   B.35   C.273   D.315  十二、小数数列是整数与小数部分各自呈现规律,日期数列是年、月、日各自呈现规律,且注意临界点(月份的28、29、30或31天)。  【例】1.01、1.02、2.03、3.05、5.08、( )  A. 8.13   B. 8.013   C. 7.12   D. 7.012  十三、对于图形数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其运算法则:加、减、乘、除、倍数和乘方。三角形数列的规律主要是:中间=(左角+右角-上角)×N、中间=(左角-右角)×上角;圆圈推理和正方形推理的运算顺序是:先观察对角线成规律,然后再观察上下半部和左右半部成规律;九宫格则是每行或每列成规律。  十四、注意数字组合、逆推(还原)等问题中“直接代入法”的应用。  【例】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15,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差是5,如颠倒百位与个位上的数的位置,则所成的新数是原数的3倍少39。求这个三位数?  A. 196   B. 348   C. 267   D. 429  十五、注意数学运算中命题人的基本逻辑,优先考虑是否可以排除部分干扰选项,尤其要注意正确答案往往在相似选项中。  【例】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A.31∶9   B.7∶2   C.31∶40   D.20∶11  十六、当题目中出现几比几、几分之几等分数时,谨记倍数关系的应用,关键是:前面的数是分子的倍数,后面的数是分母的倍数。譬如:A=B×5/13,则前面的数A是分子的倍数(即5的倍数),后面的数B是分母的倍数(即13的倍数),A与B的和A+B则是5+13=18的倍数,A与B的差A-B则是13-5=8的倍数。  【例】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5/6,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4/11,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  A.18.6万   B.15.6万   C.21.8万   D.22.3万  十七、当题目中出现了好几次比例的变化时,记得特例法的应用。如果是加水,则溶液是稀释的,且减少幅度是递减的;如果是蒸发水,则溶液是变浓的,且增加幅度是递增的。  【例】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变比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A.8%   B.9%   C.10%   D.11%  十八、当数学运算题目中出现了甲、乙、丙、丁的“多角关系”时,往往是方程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对于不定方程,我们可以假设其中一个比较复杂的未知数等于0,使不定方程转化为定方程,则方程可解。  【例】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朵   B.36朵   C.37朵   D.38朵  十九、注意余数相关问题,余数的范围(0≤余数≤除数)及同余问题的核心口诀,“余同加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除数的最小公倍数作周期”。  【例】自然数P满足下列条件:P除以10的余数为9,P除以9的余数为8,P除以8的余数为7。如果:100  A.不存在   B.1个   C.2个   D.3个  二十、在工程问题中,要注意特例法的应用,当出现了甲、乙、丙轮班工作现象时,假设甲、乙、丙同时工作,找到将完成工程总量的临界点。  【例】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  A.8小时   B.7小时44分   C.7小时   D.6小时48分  二十一、当出现两种比例混合为总体比例时,注意十字交叉法的应用,且注意分母的一致性,谨记减完后的差之比是原来的质量(人数)之比。  【例】某市现有70万人口,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加5.4%,则全市人口将增加4.8%,那么这个市现有城镇人口多少万?  A.30万   B.31.2万   C.40万   D.41.6万  二十二、重点掌握行程问题中的追及与相遇公式,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唤醒运动中的:异向而行的 跑到周长/速度和、 同向而行的 跑到周长/速度差;钟面问题的 T/(1±1/12)。  【例】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90米,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并与甲相遇,相遇时,甲还需行3分钟才能到达B地,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A.1350米   B.1080米   C.900米   D.720米  二十三、流水行船问题中谨记两个公式, 船速=(顺水速+逆水速)/2 、水速=(顺水速-逆水速)/2  【例】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 6千米  二十四、题目所提问题中出现“最多”、“最少”、“至少”等字眼时,往往是构造类和抽屉原理的考核,注意条件限制及最不利原则的应用。  【例】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A.1张   B.2张   C.4张   D.8张  二十五、在排列组合问题中,排列、组合公式的熟练,及分类(加法原理)与分步(乘法原理)思想的应用。并同概率问题联系起来,总体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  【例】盒中有4个白球6个红球,无放回地每次抽取1个,则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率是?  A. 2/15   B. 4/15   C.2/5   D.3/5  二十六、重点掌握容斥原理,两个集合容斥用公式:满足条件1的个数+满足条件2的个数-两个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个都不满足的个数,并注意两个集合容斥的倍数应用变形。 三个集合容斥文字型题目用画图解决,三个图形容斥用公式解决:A∪B∪C=A+B+C-A∩B-A∩C-B∩C+A∩B∩C  二十七、注意“多1”、“少1”问题的融会贯通,数数问题、爬楼梯问题、乘电梯问题、植树问题、截钢筋问题等。  【例】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  A.32 分钟   B.38分钟   C.40分钟   D.152分钟  二十八、注意几何问题中的一些关键结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周长相同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表面积相同的立体图形中,球的体积最大;无论是堆放正方体还是挖正方体,堆放或者挖一次都是多四个侧面;另外谨记“切一刀多两面”。  【例】若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上挖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洞,问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A.100cm2   B.400cm2   C.500cm2   D.600cm2  二十九、看到“若用12个注水管注水,9小时可注满水池,若用9个注水管,24小时可注满水,现在用8个注水管注水,那么可用多少小时注满水池?”等类似排比句的出现,直接代入牛吃草问题公式,原有量=(牛数-变量)×时间,且注意牛吃草量“1”及变量X的变化形式。  【例】在春运高峰时,某客运中心售票大厅站满等待买票的旅客,为保证售票大厅的旅客安全,大厅入口处旅客排队以等速度进入大厅按次序等待买票,买好票的旅客及时离开大厅。按照这种安排,如果开10个售票窗口,5小时可使大厅内所有旅客买到票;如果开12个售票窗口,3小时可使大厅内所有旅客买到票,假设每个窗口售票速度相同。由于售票大厅入口处旅客速度增加到原速度的1.5倍,为了在2小时内使大厅中所有旅客买到票,按这样的安排至少应开售票窗口数为多少个?  A.15   B.16   C.18   D.19  三十、记住这些好用的公式吧: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共和国和国防生的呼声
主题帖子精华
多谢分享 下载了
主题帖子精华
多谢分享 下载了
主题帖子精华
总结得太好了,必须顶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顶& &好贴!!!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主题帖子精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主题帖子精华
太谢谢楼主啦
主题帖子精华
顶................................................{:3_41:}
主题帖子精华
要看 要看 要看
主题帖子精华
主题帖子精华
502. 河清海晏yan4:河,黄河;晏,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504. 含糊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506. 疾首蹙额cu4: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508.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509.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
510.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
511. 积重难返:积重,积习深重;返,回头。长时间形成的习惯,不易改变。多指恶习、弊端发展到难以革除的地步。Zhong4
512.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现在多用贬义。
516.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517.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鸟名。比喻意志坚定。
518.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520. 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枯。hé zhé zhī fù
521. 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522. 开宗明义:宗,旨,指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526. 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但还像个鸭子。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Hu2 wu4
527. 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炙,烤肉。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529.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530. 流言蜚(飞)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531.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例如“这本书被疯狂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
532. 每况愈下:况,比拟,比方;愈,更加。情况越来越快。
533.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Mi 3
53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为纯熟的地步。
536.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537. 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密切,而实际怀着两条心。
538.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539.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542.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544. 披沙拣金:披,分开。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难。蚍蜉撼树:蚍蜉,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
545. 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54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547.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548. 气味相投:思想作风和意趣情调都一样,互相合得来。
549. 恰如其分(fen4)形容说话办事正合分寸。
553. 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554. 千夫所指: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指:指责。
555.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工:巧妙。
556.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557. 鹊巢鸠占:喜鹊的巢被斑鸠所占住。比喻坏人强占别人的住处。
558. 奇货可居:指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
559. 囚首垢面:形容久未梳头和洗脸,仪容、衣着不整齐。
560.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567、百端待举:端:项目。许多事情都有待安排和进行,比喻事业处在初创阶段。
568、不名一钱:名:占有。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
569、不可名状:名:说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570、洞烛其奸:洞:深入,透彻。烛:照亮。形容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
571、阿其所好:阿:曲从。曲从别人的意图,迎合别人的喜爱。
572、工力悉敌:敌:相当。指程度(工夫、力量)相等,不分上下。
573、功成不居:居:占有,承当。建功已成,谦退而不以自居。
574、 旷日持久:旷: 拖延,荒废。荒废时日,拖延很久。又称旷日弥久。
575、判若鸿沟:判:区别。形容界限很清楚,如同隔着鸿沟一样。
576、巧言令色:令:讨好的表情。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
577、心花怒放:怒: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578、穷兵黩武:黩:任意,随意。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dú
579、少不更事:更:经历。指人年轻、阅历浅、经验不多。
580、素不相能:素:一向。一向合不来。
581、穿凿附会: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生拉硬扯,强作解释。
582、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583、教学相长:长:促进。通过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84、五谷丰登:登:成熟。粮食丰收。
585、文以载道:载:装载,引申为阐明。文章是用来阐述思想的。
586、贪贿无艺:艺:限度。贪污受贿没有限度。指剥削阶级对人民搜刮没有止境。
587、恃才傲物:物:公众。依仗自己的才能,看不起别人。
588、绳之以法:绳:约束,制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制裁。
589、轻歌曼舞:曼:柔美。轻快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590、户限为穿:户限:门槛。连门槛都被踏破了。形容登门拜访者极多。
591、无稽之谈:稽:考查。不真实的或虚假的事情。
592、相得益彰:彰:显著。互相配合和补充更能显出长处、发挥作用。
593、言近旨远:旨:意思。言词简单浅近而意旨宏大深远。
594、义形于色:形:表现,显现。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595、追亡逐北:北:战败逃跑的敌人。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也说“追奔逐北”。
596、不齿于人:齿:提起。被人轻视,不被人家当作人。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又4分之1等于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