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氟氰菊酯使用,问能打玉米钻心虫吗?

当前位置:&&&
玉米专用杀虫剂 百虫速杀 高效氯氟氰菊酯 农药批发
品牌:京绿禾宝
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
有效含量≥:26(%)
用量:10(g/ha)
用途:玉米杀虫
生产厂家:北京绿禾宝
剂型:乳油
百虫速杀 咨询电话:详细介绍  产品规格: 450mlx20瓶  使用方法: 防治作物:玉米、果树、棉花、蔬菜 防治对象:棉铃虫、玉米螟、蚜虫、钻心虫、青虫、食心虫、卷叶螟、金龟子等 使用方法:稀释倍均匀喷雾  产品说明: 产品特点: 1、百虫速杀的生产过程全部采用纯度高达98%以上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精粉生产而成,按玉米田除草剂使用方法混用,对幼苗无伤害。 2、药效强劲,多次使用无抗性。 3、对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特效,杀虫广谱。
慧聪网厂家北京绿禾宝生态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为您提供玉米专用杀虫剂 百虫速杀 高效氯氟氰菊酯 农药批发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玉米专用杀虫剂 百虫速杀 高效氯氟氰菊酯 农药批发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detail3e相关商品推荐¥48.00¥550.00¥550.00¥21211.00¥21211.00¥21211.00¥21211.00¥230.00热门商品推荐 ¥5.50 ¥10000.00 ¥38.00 ¥10.00 ¥130.00 ¥1500.00 ¥1.00 ¥12.00
detail3e店内热门商品¥10.00¥8.00¥10.00¥4.00
detail3e杀虫剂相关资源杀虫剂热门产品搜索杀虫剂相关热门专题更多&热门商机最新商机
提示: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detail3e达人选购¥48.00¥550.00¥550.00¥21211.00¥21211.00
联系人:熊士超 & 先生
010 ******
185 ******
请供应商联系我
手机号不能为空
姓名不能为空
请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该公司的咨询信息已成功提交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detail3e您还可以找
让慧聪网撮合专家为您解决采购难题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提交成功!
联系方式:010 ******(专属客服:屈佳)
手机号:185 ******
联系人:熊士超&网络部 主管
公司名称:北京绿禾宝生态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期望采购价格 :
询价说明 :
请输入正确的11位手机号码
慧聪采购团队会很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成功提交询价单 ,请耐心等待报价
关注后,报价结果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到您的手机 。
按字母分类 :&有关于""的文章列表
常见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
核心提示: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面积与数量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面积与数量非常的多,但是近几年来玉米病虫害越发的严重,已经成为了制约玉米产量、品质的因素,农村致富网的技术员将玉米常患的病虫害做了一个防治对答,使大家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有更直接的印象,如下:
一、玉米小斑病1、玉米小斑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玉米德氏霉菌引起,流行年份为害严重。
2、玉米小斑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3、玉米小斑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答: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抱于萌发适温为26-32℃。山东、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4、怎样防治玉米小斑病?
答:①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958号、农大108、浚单20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②实行轮作倒茬制度 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③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④药剂防治 苗期喷施96%的恶霉灵3000倍液+天达2116壮苗专用600倍液,同时兼防兼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圆斑病,拔节期后喷施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万兴+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防效显著。
二、玉米大斑病
1、玉米大斑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和南方海拔较高的山区。
由玉米脐实蠕孢菌引起;流行年份为害严重。
2、玉米大斑病有什么症状?
答: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3、玉米大斑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4、怎样防治玉米大斑病?
答:参照玉米小斑病防治方法。
三、玉米圆斑病1、玉米圆斑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圆斑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炭黑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l-strup.)引起,局部发生严重。
2、玉米圆斑病有什么症状?
答: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
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3、玉米圆斑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答: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苗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抱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4、怎样防治玉米圆斑病?
答:①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
②种子处理 用适乐时+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拌种,晾干后播种,切勿闷种催芽。
③药剂防治 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O%粉锈宁乳油400-5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喷雾。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要重新喷药,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四、玉米纹枯病1、玉米纹枯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立枯丝核(Rhizoctoniasolanikuhn)引起。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棉花、大豆等作物。
2、玉米纹枯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3、玉米纹枯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
4、怎样防治玉米纹枯病?
答:①种植抗病品种 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品种,田间通风透光好,发病轻。
②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力。在发病初期,剥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叶鞘,可减轻发病。
③药剂防治 于发病初期,用天达-倍液+96%恶霉灵3000倍液防治或每666.7平方米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或20%粉剂25克,或农抗120水剂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茎叶喷雾。或用3%多抗霉素0.25克兑水600倍喷雾。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0-800倍液喷雾。
五、玉米锈病1、玉米锈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北等地都有发生。温暖潮湿地区发生较多。由高粱柄锈菌(PucciniasorghiSchw.)浸染所引起。通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使植株早枯、子粒不饱满而减产。
2、玉米锈病有什么症状?
答: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3、玉米锈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在南方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来年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夏孢子,可以在田间重复侵染,并由南至北随季风传播,逐渐扩大蔓延。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100%)有利于锈病发生和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一般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病害发生。
4、怎样防治玉米锈病?
答:一是选用抗病杂交品种;二是合理施肥,施用磷钾肥;三是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天达-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时隔15天再喷1次。
六、玉米褐斑病1、玉米褐斑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褐斑病,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由玉米节壶菌(PhysodermamaydisMiyabe)引起。局部为害严重。
2、玉米褐斑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 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3、玉米褐斑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人表皮。七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田间郁蔽,发病重。
4、怎样防治玉米褐斑病?
答:①农业措施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药剂防治 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666.7平方米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苗期喷施96%天达恶霉灵+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防治效果较好。
七、玉米(瘤)黑粉病1、玉米(瘤)黑粉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瘤)黑粉病,在我国南、北方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分布广泛。由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DC)Corda.]引起。
2、玉米(瘤)黑粉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l-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厘米。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仅个别小花受侵产生病瘤,其它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成为1个大病瘤。
3、玉米(瘤)黑粉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孢子萌发适温26—30℃。玉米植株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组织伤口处有利于病菌人侵。菌源多、降水多、湿度大,发病较重。种子带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4、怎样防治玉米(瘤)黑粉病?
答:①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抗病杂交种。
②消灭侵染 菌源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要在地头堆放,作堆肥时需经腐熟,并及时消除田间内的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 
③改进栽培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玉米螟,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此外,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时摘除销毁,减少田间传播为害。
④种子处理 用适乐时+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拌种,晾干后播种,切勿闷种。
⑤苗期喷施96%天达恶霉灵+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防病效果好。 玉米(瘤)黑粉病发病雄穗
八、玉米丝黑穗病 1、玉米丝黑穗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丝黑穗病,分布广泛,是我国春播玉米区的重大病害。由丝轴黑粉菌引起。
2、玉米丝黑穗病有什么症状?
答: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3、玉米丝黑穗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答: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入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4、怎样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答:①选用品种 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
②拔除病株 发现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彻底拔,并带出田外深埋。③农业措施 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净肥,秸秆肥要充分堆沤发酵。
深翻土壤,加强水肥管理,增强玉米的抗病性。
④药剂拌种 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或用10%适乐时5毫升+天达-2116一袋25克拌玉米种10公斤。
九、玉米茎腐病
1、玉米茎腐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茎腐病俗称青枯病,为80年代后期新上升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主要有禾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混合侵染引起。河南以禾谷镰刀菌为主。
2、玉米茎腐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为全株表现症状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枯状。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全株急骤青枯。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可见到红色病症。
3、玉米茎腐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玉米茎腐病田间以病株残体、病田土壤和种子带茵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玉米播种后至抽雄吐丝期陆续由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玉米灌浆至成熟期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雨量与发病关系密切。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4、怎样防治玉米茎腐病?
答:①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自交系和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以增强玉米的抗病性。增施钾肥,及时排水,合理灌溉。
②实行轮作 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残体,秸秆充分发酵后再施用等,以减少土壤菌源。
③喷施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96%天达恶霉灵,解除苗黄、苗弱、苗病,促植株健壮,防病、抗病增产。
十、玉米干腐病1、玉米干腐病是怎样发生的?
答:玉米干腐病,我国辽宁、云南、贵州、山西、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由玉米色二孢菌引起,局部为害严重。
2、玉米干腐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
3、玉米干腐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
4、怎样防治玉米干腐病?
答:①农业措施 选育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②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10%适乐时+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拌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4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十一、玉米穗腐病和粗腐病1、玉米穗腐病和粗腐病是怎样产生的?
答: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特别在收获期多雨潮湿,贮藏期通风不良,发病较重。由禾本科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青霉菌(Penicilliumspp.)、曲霉菌(AspergilluSsP.)等侵染所引起。曲霉道菌中的黄曲霉菌(A.flavusLink)不仅为害玉米,并产生有毒代谢物质,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
2、玉米穗腐病和粗腐病有些什么症状?
答:主要在果穗和子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籽变红褐色,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结在一起贴于果德上不易剥离。
3、穗腐病和粗腐病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8-20℃,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害发生。冷凉地区生育后期遇低温多雨,发病重。
4、怎样防治穗腐病和粗腐病?
答:①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消灭病残体。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玉米干腐病)。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防虫、减少伤口。充分成熟后采收,充分晾晒后人仓贮存。
②药剂防治参照玉米干腐病防治。
十二、玉米矮花叶病1、玉米矮花叶病是怎样产生的?
答: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引起,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高粱、谷子等作物及杂草。
2、玉米矮花叶病有什么症状?
答: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受害重。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退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形成较宽的退绿条纹,尤其新叶上明显,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断。有的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多数不能抽穗而死亡。少数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子粒少而秕瘦。根系易腐烂。 3、玉米矮花叶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答:玉米矮花叶病的初侵染毒源来自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初春,越冬蚜虫复苏后,在新长出的带毒杂草嫩叶上取食而获毒,有翅蚜虫迁飞将病毒传播到春玉米及杂草上,以后在春、夏玉米上为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回到杂草上越冬。6-7月份如天气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而利于蚜虫繁殖、迁飞,发病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晚播均发病重。
4、怎样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答:①农业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二是春玉米适期早播,能避病增产;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力。及时拔除病苗、病株,减少再侵染源。
②药剂防治 在初春及早防治,田间、地头杂草上蚜虫,在小麦乳熟期蚜虫迁飞高峰,及时喷药2-3次。药剂用3%天达啶虫脒+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2%阿维菌素3000倍液、25%阿克泰5000倍液防治。
十三、玉米缺素症1、玉米缺素症是怎样产生的?
答:玉米生理病害是玉米产区常见的病害。引起玉米生理失调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营养物质氨、磷、钾或微量元素供应缺乏,或受环境因素(如气温、水分)等的影响,特别在大面积上表现植株普遍发病,造成减产
2、玉米缺素症有什么症状?
答:①缺氮 幼苗生长缓慢、细弱,叶片黄绿色。中后期叶片由下而上发黄,先从叶尖开始,然后沿中脉向叶基延伸,形成一个“V”字形黄化部分,边缘仍为绿色,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果穗小,顶部子粒不充实。
②缺磷 叶片早期呈紫红色或红色,尖端枯死变暗褐色。病株果穗小而弯曲,子粒行列不整齐,顶部发育不饱满。
③缺钾 初期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沿叶片边缘变黄色,严重时呈枯焦灼烧状,果穗尖端呈空粒。
④缺镁 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条纹,有时全抹上部叶片都呈黄绿相间条纹。
3、玉米缺素症有什么发病规律?
答:玉米生长中后期干旱或大雨后淹水,土壤沙质,缺少有机肥,或土壤板结,根系生长受阻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4、怎样防治玉米缺素症?
答:一是施足基肥,生长地肥料足,可重点施拔节抽雄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后7天喷施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改善植株营养;二是雨后开沟排水,干旱后及时浇水、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按照症状补足却乏元素。
十四、玉米螟
1、玉米螟是怎样发生的?答: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除为害玉米外,还为会高粱、棉花、谷子、麻、水稻等。在玉米上,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等。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2、玉米螟有些什么症状?
答:成虫黄褐色,体长10-15毫米,翅展22-35毫米,前翅有2条波状横纹,横纹间有2个暗斑,后翅色略浅,也有2条波状纹。卵扁圆形,长约1毫米,由20-60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初产卵乳白色,渐变淡黄色、黑褐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体背腹面乳白色。蛹纺锤形,红黄褐色,体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5-8根刺钩。
3、玉米螟有些什么发病规律?
答:在河南省每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或穗轴内越冬。春季化蛹,羽化。卵产在叶片背面,初龄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成虫有趋糖、趋暗、趋湿特性。
4、怎样防治玉米螟?
答:①农业措施 在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采用各种方法处理寄主秸秆和穗轴,杀死越冬虫体。也可选用抗虫抑制玉米螟的人侵为害。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②生物防治 用Bt乳剂,每666.7平方米用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制成颗粒剂撒施或与药剂混合喷雾。
③药剂防治 心叶期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拌25千克细沙,每株施l-2克颗粒剂。也可用辛硫磷。敌百虫、西维因等颗粒剂或毒土丢心。打苞露雄期用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灌药杀死雄穗中的幼虫。穗期对用2%天达阿维菌素、25%天达灭幼脲、天达2.5%高效氯氟氰菊酯倍液点滴雌穗。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定要到位,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玉米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危害,能保持住玉米的产量、品质,以上共有十四种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通过这样的对答方式来讲解防治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更直观明了。
猜你喜欢:大蒜种植
经典人生感悟哲理短语
经典的人生感悟句哲理子
关于做人之道的人生哲理
善于把握机会的成功人生哲理句子
《少帅》喜顺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后怎么死的_少帅喜顺是谁
《少帅》杨宇霆资料真实照曝光死因大揭秘_杨宇霆简介
《少帅》杨宇霆妻子儿女资料照片后人现状揭秘_杨宇霆父亲杨永昌
《少帅》郭松龄的老婆是谁子孙后代今何在_郭松龄妻子韩淑秀
印小天妻子哈琳娜产子取名印斯明 印小天全程陪产
我是歌手4苏见信荧光战袍抢眼惨遭垫底 《刀马旦》歌词视频原唱
孙俪晒高难度健身照惊呆网友 获外国美男指导惹邓超吃醋
王阳明蔡诗芸大婚后合体秀恩爱 生子顺其自然想多生几个各地玉米粘虫防控资讯
近日,受气候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地区玉米三代粘虫危害严重,对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玉米粘虫防控形势严峻。记者采访多家农药企业了解到,由于害虫暴发突然且发生面积大,市场上菊酯类农药库存基本销售一空,企业正加班加点生产并运送到灾区。
记者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获悉,今年玉米粘虫发生重于往年,2、3龄粘虫累计暴发1亿亩次,对玉米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前东北玉米处于棒三叶期,对后期玉米灌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要求各地抓紧统防统治工作。
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植保所农药厂副总经理陈昶介绍,粘虫被称“行军虫”,是一种迁徙性很强的害虫。其危害特点就是暴发快、虫口大、暴食性,1-2天就可以吃光作物,必须在短时间内控制虫情。粘虫抗药性很低,一般的药剂都可以防治,例如高效氯氰菊酯等,使用有机磷类和毒死蜱的药剂防治也要加入菊酯类农药。今年粘虫之所以大暴发,主要是前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上防治期降雨,导致预防不够及时。目前,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菊酯类农药,物流抓紧送往各地。据了解,内蒙古、东北等粘虫重灾区,有菊酯类农药备货的厂家已经销售一空。
某跨国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地区玉米粘虫暴发尤为严重。玉米是吉林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5600万亩,今年是几十年来粘虫为害最严重的一次,且今年粘虫有变异现象。粘虫抗药性不强,比其他迁飞性害虫防治较简单,但当前玉米株高普遍在2米以上,人工喷雾无法喷施均匀。此外吉林玉米种植一般选用国外品种,每亩在株,密度很大,田间距离很小,玉米叶密集,防治效果不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效氯氟氰菊酯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