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人中伊布 马中贝尔小圆是一只狗吗

原来我只知道马元是《血色浪漫》里郑桐的扮演者,经刘老师指点,百度之后确实惊了。。。[偷笑][偷笑]
刘老师7分钟和大伙一起看完《老炮儿》,感受燃烧的京味儿荷尔蒙! http://t.cn/R4NAbZX .
同时转发到微博熊柠qwq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熊柠qwq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cc2b4fd_5db0111',userId:,blogListLength:30};照片风格各异,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单手托举。
暴雨把房屋淹没,因为走得着急,40万借条没来得及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昨晚就在小编快要睡着的时候,一位馋虫上脑快要爆炸的网友火急火燎地向小编抛出了一个问题,因垂死听,这道题小编也不会,于是把问题抛给了广大热心网友。
  发完这条,小编就去睡觉了。万万没想到,一觉醒来,一大堆评论砸来。小编认真一看,唔哟,原来现在南宁还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吃到马打滚啊。
  ? 中山路 ?
  是的你没有看错,她们说的都是南宁最有名生意最红火上的美食榜单最多外地人最多黑粉也最多的
  中山路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在中山路就完全体现出来,往时只要小编推荐中山路以及相关美食,就会有热血网友跳出来大骂中山路不正宗不好吃本地人根本不去就是骗外地人的谁去谁傻逼。额......小编心很累。
  中山路再怎么不好,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是不是?你看,这一说到马打滚,绝大多数评论都在说中山路。
  不过也有网友爆料说中山路的马打滚不是原po想要的那种。
  马蹄糕长这样
  然而马打滚长这样,哦,不,半成品长这样。
  豆粉馍成品
  图/卢松见
  说到具体位置,网友爆料说是靠近民族大道的尾部,大家如果真的想吃还是自行去寻找吧~至于哪里到底是马打滚还是裹上黄豆粉绿豆粉的马蹄糕,你们考证之后记得和小编说一声惹。
  至于实物图片嘛......
  当然,如果你们有图,求投稿!!!
  ? 水街、石巷口 ?
  水街、石巷口一片也是南宁美食街的人气网红,水街的老式甜点比中山路多一些。
  以前的九记伦教糕
  现在的九记伦教糕搬到了这里
  具体位置:邕江一品老水街新印象一楼铺面
  实物图片如下
  ? 其他地方 ?
  据热心网友爆料,和平商场后门、西大东门秀隆商业街、友爱立交桥、金浦路晏家生料粉对面、长岗燕子岭都有。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微博里还有不少人问,马打滚是什么......
  图/卢松见
  额,有一种油堆,刚从油锅捞出来,要在豆粉里头滚一遍,蘸起豆粉来吃,好吃又不烫嘴巴。这种油炸食品喊做“马打滚”。
  ?而“马打滚”也有个传说。从前有个姓马的老板,专营油炸食品,油条、油饼、油炒果、麻花、馓子……有一天,有个小朋友站在油锅旁边看了好久舍不得走,但他又没钱买。
  马老板顺嘴就讲:没有钱在地上打个滚,送你一个油炒果。意思是叫小朋友走开,站在油锅边不安全。谁知小朋友当真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来买油炸食品的大人家笑话马老板,看你嘴巴贱,这回遇着对头鬼了吧。
  马老板没得法,只好送了一个油炒果给小孩吃,炒果刚出油锅,又怕烫着小孩,就把油炒果在豆粉里头裹了一遍再给他,小孩吃得笑歪了嘴。
  这下子倒给马老板产生了灵感,把油炒果在豆粉里头滚一遍,蘸起豆粉来吃,别有风味,他自己又姓马,干脆就喊“马打滚”。名字不怕丑,只要喊得久。从此,马打滚作为一种甜点流传至今。
  图/卢松见
  如果真的要说马打滚有多好吃多美味,其实不然。我们喜欢它有很大原因是怀旧。童年时候尝过的美味并不像现在这么多,而这种逐渐消失的味道却没忘记。
  ? 自制马打滚 ?
  有时候马打滚并不是那么好买到,但是实在是很想吃,只能自己DIY了。
  准备材料:500克糯米粉、150克白糖、100克黄豆粉和50克细砂糖。
  第一步:把500克糯米粉倒入碗中,加入150克白糖和600克水,搅拌2分钟,到粉浆没有颗粒就可以了。
  第二步:在一个大盘子里刷油,把粉浆倒进盘子里,放入蒸锅蒸20分钟。
  第三步:趁着这段时间,我们调制一下馅料。据说正宗马打滚用的是黄豆白糖馅。
  第四步:把黄豆粉倒入锅里,小火慢慢翻炒,等黄豆粉颜色变深黄时就可以出锅了。
  第五步:把50克黄豆粉和50克细砂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豆粉白糖馅就准备好了
  第六步:这时面团也蒸得差不多了,用一根筷子插进面团中,拿起来时候,看到带出来的面是半透明的就可以了。
  第七步:在碗和手套上抹油,把面团放入碗里反复揉搓3分钟。
  第八步:然后用虎口挤一个小圆团,稍微压扁。
  第九步:把豆粉白糖馅放在中间,像包包子一样合起来。最后把小圆团放在剩下的黄豆粉上滚一滚,马打滚就做好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专注南宁本地美食推荐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求魔法少女小圆表情包 发送到邮箱 阿里嘎多裹扎以马斯!!_百度知道
求魔法少女小圆表情包 发送到邮箱 阿里嘎多裹扎以马斯!!
提问者采纳
已发,别忘了采纳啊!O(∩_∩)O~~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魔法少女小圆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白城人早期生产生活用具
白城由于地处东北北部,先辈大都过着游牧、农耕和渔猎生活,生产和生活用具有着明显的特色。
&&&&& 白城由于地处东北北部,先辈大都过着游牧、农耕和渔猎生活,生产和生活用具有着明显的特色。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有些生产和生活用具逐渐被淘汰,但当时所发挥的作用,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有的甚至成为文物被人们保存下来。
&&&&& 爬犁
&&&&& 过去白城的农村人都使用过爬犁。在早期白城,爬犁分马爬犁和狗爬犁,马爬犁大,主要用于农耕和运输,狗爬犁小,主要用于狩猎和游玩。&爬&,是指这种东西没有&轮子&而且能在土地和冰雪上滑行,远远看去像在地上爬,所以称之为&爬&;&犁&,是指这种东西上能放犁杖,用来耕地犁田,所以称之为&犁&。在白城有句谜语,谜面是&前后没轱辘,满地乱出溜&。谜底是&爬犁&。白城的马爬犁形状是长方形,底部与地摩擦的两根木条又厚又硬,两端翘起,遇到沟沟坎坎能顺利通过,上边的木条粗细不等,有一定的承重量。
&&&&& 有的经火和热气将树杆烤熏发软,然后窝成弯形,穿上横带制成爬犁。这种架子爬犁主要是用于犁地、赶集、运粮或砍柴。还有一种跑长途的重载爬犁,用粗木凿铆镶死。铆不用钉子,榫对准铆后用水泡浸。木头一胀比钉子钉的还结实。这种爬犁往往在雪天拉重载、跑长途,非常方便。
&&&&& 爬犁是生活在冰雪世界的白城人的犁地和运输工具。白城一年中有1/3的时间处于冰雪期,而户外田野之间雪特别大,往往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以靠马牛或狗的牵引行走。而春天一到,爬犁上放上犁杖、种子、马草、马料,用马牛拉着到田里去犁田、下种,从事农耕生产。
&&&&& 《吉林地志》记载,自伯力东行1200余里,沿嫩江、松花江两岸居住的人,冬季&以数犬驾舟,形如橇,长十余尺,宽三四尺,高如车。雪后则加板于下,铺以兽皮,以钉固之,令可乘人,持篙刺地,上下如飞&。可见,这又是一种用狗牵引又以人为持具支地而行的&爬犁&。这里的人&冬驾爬犁至索伦河南,与诸种人为物资交换。& 可见,过去人家养狗,不单单为了看家狩猎,还为了&驾犁&。 《吉林乡土志》又载:&清初,有所谓使犬部者。如今临江等处,每于江上结冰,用狗爬犁。&在当年,白城的许多地方设有&狗市&,和马市一样出名,专门交换像牛犊一样大小的&爬犁狗&。辽时还设置了&狗驿&,各驿站靠狗爬犁传送信息。这是多么有趣的民俗风情,一群狗儿身上冒着热气在雪原上奔跑,主人的响鞭炸开了树上的霜花,辽阔的雪野一望无垠。过去的白城,爬犁除自家制作外,还有专门生产爬犁的木铺,打制大车和爬犁。除了出售大爬犁外,还制作精小轻巧的小爬犁,供孩子们玩耍。孩子们拿着这种小爬犁,爬上高坡,滑出一条雪道。那雪道晶莹闪亮,小爬犁一放下,往往滑出上百米远。现在白城人已经不用爬犁了,但它遥远的记忆 ,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 钢轴车
&&&&& 过去的白城,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杂居一起,最普通的运输工具就是木轮大车。汉族人称之为&钢轴车&,蒙古族称之为&勒勒车&,满族称之为&辘辘车&。这种古老的木制车是过去白城人使用的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
&&&&& 钢轴车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汉书&扬雄传》载《长扬赋》有车旁加贲的字和语句。据考证,车旁加贲就是早期的车辆,说明秦汉之际,汉族人就懂得造车。勒勒车有记载的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南北朝时期,鲜卑、柔然、敕勒等民族,造车技术已经相当高超。北朝时的敕勒人就以造车闻名,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很适应草原环境,正因为如此,被史书上称为&高车人&。在辽代,生活在白城及周边的蒙古族造车技术已经很发达,并且广泛用于游牧生活中。
&&&&& 白城一带的钢轴车以草原上的榆木、北山里(白城人所说的&北山里&是指大兴安岭一带)的柞木、楸子、桦木、樟木等为原料,双轮1米多高,由轴、辐、辖、辋、毂组成,为了耐用,轮子与地的摩擦处用铁瓦包裹,车毂的轴孔里放个铁箍,车轴上则套一个铁圈。穿上车轴后,车轴外面还插一根别棍称为车辖。辋轮用大帽铁钉钉牢,便于承重。车上部是由车辕、车撑、车槽、车厢、车儿板组成。轴是钢铁制作,轴与毂处要经常浇润滑油。钢轴车的名称可能由此而来。勒勒车的双轮比钢轴车几乎高出一倍,多以草原上常见的榆木、山丘的桦木制作, 身长4米以上,双轮轮高近2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河边和沙地运行,载重数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马拉都行。牧民们拉水、拉牛粪、拉柴草、换场搬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及婚丧嫁娶等都离不开它。
随着白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勒勒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安有轴承、充气的胶轮车、四轮拖拉机、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除少数偏僻农村还有牧民使用外,目前草原上已难以见到勒勒车。掌握勒勒车制作技艺的艺人多数作古,会制作勒勒车的后继乏人,这项传统技艺亟待抢救和保护。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城农村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还都使用钢轴车。这种车记者小时候坐过。它的缺点是车轮窄、沉重、没弹性,冬天行走还可以,一到春天和夏天车轮容易陷进泥坑、湿地,用老百姓的话说好&打误&,而且,装上重载后,马牛拉起来特别沉,最少要4匹马或4头牛才能拉得动。后来这种车逐渐被淘汰,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钢轴车、勒勒车是何物。在现在的白城,只有在查干浩特那达慕大会上还能听到勒勒车的吱吱声,它带来的是人们的喜悦和久远的回忆。好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大筢
&&&&& 在白城现在的农村家庭,还能见到搂草的小筢子,可是提起过去搂草的大筢和筢帘子,现在的年轻人可就不知道了。
&&&&& 过去白城农村做饭、取暖烧炕全都用柴草。这些柴草除秋天用钐刀和镰刀割下运回家后,春天或冬天就要用大筢把柴草搂回家。那时的白城农村草原连片,哪个村屯都有南甸子、北甸子或东甸子、西甸子。冬闲或开春家家户户都要&搂跑车子&。&搂跑车子& 小筢子不行,所以,聪明的白城人就发明了大筢。大筢和小筢子构造一样,分筢杆、筢梁、筢齿三部分。所谓大筢,就是比小筢子杆长、梁大、齿粗,一般长3米多,宽1米,筢杆的顶端卡一个木制&筢背子&,作用像牛车的&牛鞅子&,用肩可以发力拉动大筢在草地上行走。大筢还需配一个比筢身大的筢帘子。筢帘子都是农民自己编制。编筢帘子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找&编筐挝篓&的老农制作。在白城农村编筢帘子用树条、麻杆、秫秆做原料。形状呈长方形,前边有横杆和挂钩,挂钩挂在大筢杆上,与人筢一起行走,搂满了一筢子柴草,就把柴草放在筢帘子里,然后接着搂。一帘子装满了,就放在一个地方,一帘子挨一帘子地摆放在一块。大筢搂柴草是个很劳累的活,在农村基本都是男人的活。记者小的时候,父亲被&下放&,家也随之由城里迁到农村。每年过完春节,我家都要求七八个体格强壮的男劳力帮忙&搂跑车子&。&搂跑车子&就是当天去当天回。&搂跑车子&的人早晨吃完饭后,赶着从生产队里派来的带跨杠的马车,奔向20里外的西甸子。到了柴草多的地方,几个人肩拽着大筢,在草甸子上开始你来我往地搂柴火,由于我家伙食好,带的香烟、点心也好,大家非常卖力,每个人都能搂30到40帘子。收工比别人家早,车也比别人家装得多。卸完车,垛完垛,母亲早已准备好了美酒和饭菜,车老板子坐上座,大家一边喝酒品尝丰盛的晚餐,一边天南海北地&侃大山&,唠起南北二屯的新鲜事,直到酒足饭饱,喝完茶水,这些人才相继散去。那个热闹的场面不亚于过年过节,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片草原变成了耕地,人们没处搂柴草了,大筢这种工具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儿时用大筢&搂跑车子&的记忆,永远不会因时光的久远而变淡。
&&&&& 铡刀 钐刀
&&&&& 说起铡刀,现在的年轻人只能想起由铡刀故事引申的包公的三口铡刀:龙头铡刀,专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刀,专斩大臣;狗头铡刀,用来斩平民百姓。包公乃历史舞台人物形象,其三口铡刀铡过无数犯罪的权贵,赫赫有名。而记者所说的铡刀是白城人早期使用的铡草的铡刀。过去白城马牛羊养得多,特别是拉车耕地的牛马,都得喂寸草。俗语说:&寸草铡三刀,不喂料也上膘。&这寸草就需要铡刀来铡。白城人使用的铡刀由两部分组成,底部用一块方形的木头做底,多用一棵20年生的榆树截成一米多长,做成方形后,扣一个槽,在底槽上安一片长一米的刀,上部由刀和刀把组成,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刀尾安上把,可以上下活动。如果两人摁刀,刀把还要安上一根横杆。铡刀给牲畜铡草时,一人把草料平铺到木铡板上,白城人叫续草人,另一人或另两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地切断了。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却凝聚了白城人的智慧,展现了白城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记者小的时候,常常看大人用铡刀铡草的情景,&嚓、嚓、嚓&那有节奏的铡草声非常悦耳。
&&&&& 说起&打羊草&,现在白城的年轻人看都没看过,因为草原越来越少了。可是白城的一些老年人提起&打羊草&那可是记忆犹新。&打羊草&使用的工具就是钐刀。钐刀形如镰刀,钐刀的刀头比镰刀刀头大一倍,刀杆比镰刀长四五倍,有两米长。过去,白城的洮儿河、蛟流河、霍林河、文牛格尺河、呼尔达河两岸都是草原,农牧民每家都饲养马牛羊驴,每年秋季都要采集羊草留着冬季喂牲畜。大片的草原碱草(长在碱土上的一种两尺高、有节、有叶、细长的草)茂盛,用镰刀收割效率低。于是,聪明的白城人就发明了刀宽、杆长、刃薄的大钐刀。镰刀收草是&割&,而钐刀打草是&抡&,方法是打草时,将钐刀杆的末端夹在腋下,双手一前一后握住刀杆,从一个方向向前抡割,先由右向左,根据草的稀疏抡割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原处由左向右再向前抡割,形成一个草趟子。好的钐刀左右抡割恰到好处,将草全部抡割下,而孬手则留下割不下的草,有的甚至连草根都割坏,这是最让人忌讳的,因为割坏草根,下雨草根就烂了,第二年就不长草了,长此以往,草原就会退化。钐刀刀口长,一次打下的草比用镰刀要多得多,而且不用弯腰,只要将那长长的刀杆往胳肢窝里一夹,双手抓住刀杆,将刀口贴紧草根,使劲一抡,那草就会成片倒下。记者在农村念中学的时候,学校秋季放&农忙假&,便跟着生产队十几名男劳力上西甸子插窝棚打羊草。当时生产队有个叫杜老九的,大家叫他&钐刀王&,要说他使钐刀的功夫,那是谁见了都得翘大拇指的。他使的钐刀刀口倒不长,也就一尺多点,已经磨得很薄了,但很锋利。他握着钐刀往草地上一站,可以用&飒爽英姿&来形容。只见他双腿有劲地叉开,站成一个&大&字形,然后旁边的人就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和刀口割断草梗的脆裂声。要是别人,钐刀早就被隐藏在草里的石块卷了刃,但他那把钐刀好像长有眼睛,遇到石块时会自己稍稍往上一提,瞬间就避开了石头的碰击。刀口过处,地面就如被功夫到家的剃头匠经手的头皮一般,溜光水滑,煞是好看,而割下的草则会整齐地倒在一侧。用钐刀打草,还得带上一块磨刀石,以便将卷刃的刀口磨开。磨完后的钐刀,刀锋锋利无比,手指稍稍一碰,就有一种被拉破皮的感觉。我是个没出校门的十七八的学生,在草地上刚开始打草的时候,钐刀在手里就像不听话的孩子,抡出去以后,不是从草上飘过,就是一头插进地里,再不就是和草纠缠在一起,不几下,便累得气喘吁吁。这时&钐刀王&走过来,教我握刀、抡刀、用劲的要领。像所有的农活一样,熟能生巧,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不再是抡圆了去蛮砍,而是将握住刀把的右手肘靠紧腰部,握刀杆后部的左手掌握平衡,刀刃贴着地面草根部,借着腰、臂扭动的力量,钐刀旋出扇面&&眨眼之间,羊草便顺从地倒在地上顺势一甩,整齐地倒向一边。晚上,我们倒在窝棚里的草堆上,听着长辈们讲着鬼神故事,草原上偶尔传来鹌鹑的&咕咕&声,便不知不觉在草原的夜色进入梦乡。
&&&&& 水井 井槽子
&&&&&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年代距今约5700年。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水井的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背井离乡&&乡井&之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中国的传统观念视井为命根子,一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 在水井出现之前,白城各民族先民逐水而居,只能生活在嫩江、洮儿河、蛟流河、文牛格尺河、二龙涛河、月亮湖、洋沙泡等有地表水的地方。随着中原文化的渗入,生活在白城的各民族先民学会了打井。水井的出现使白城人生活活动范围扩大,远离江河的地方也有了牧场和村庄。&无井不成庄&,&水是生命之源&,从这些话语中足见水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白城农村长期使用的是圆形土井或六角形水井。直径多为1至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多米。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记者小的时候亲眼看到过乡亲们在我家房后的路旁挖土井。那时全村的棒劳力都集中在一起,施工时男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经过十几天的挖掘后到了水层就开始下井凹。井凹是用上好的水曲柳木板做成的,形状为六角形,板与板之间用铆咬合,一层一层往下安。安到与地面平行后,开始安装井台、井裙、井架、辘轳和井绳及水柳罐。乡亲们将浑水掏净后,各家各户开始挑水饮用。家乡的水井虽然是浅水层,但水质纯净、清澈甘甜。我家房后这口水井给乡亲们的恩泽实在太多。那时很多人喝不上茶水,乡亲们专喝这井里的生水。出门劳作第一件事,便是拿了水瓢,弯下身子从缸里舀满一大瓢刚刚从井里挑来的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霎时便觉暑热顿去,遍体生凉,即便冰天雪地也沁人心脾,解渴驱寒。出门回来后,也要大瓢大碗喝透这凉水,顿时解除疲劳,来了精神。过路的外乡人口渴后,摇上一柳罐井拔凉水喝个痛快,旅途的疲劳顿时消去,坐在井边小憩一会儿更是凉爽无比。用这井水煮茶,不管是红茶绿茶,沏上后都是芳香无比,别有风味。特别是炎炎夏日的晚上,妈妈做的高粱米水饭或苞米碴子水饭,用的是刚从井里打来的凉水,凉爽爽的水饭就着香喷喷的农家菜或咸鸭蛋、鸡蛋酱,吃起来格外的爽、格外的香。我曾在香港吃过万元大餐,在国外吃过西餐,但奶油的味道如过眼烟云。而家乡的井拔凉水高粱米水饭就鸡蛋酱总会珍藏在我永久的记忆中,终生难忘。
&&&&& 白城农村的水井一般都配一个井槽子(也称水槽子),井槽子的作用就是给牛马羊驴饮水。白城农村的井槽子上宽下窄,有槽底、槽帮和放水的槽孔,短的两三米、长的八九米。小的能装十几柳罐水,大的能装四五十柳罐水。在人民公社时期,每个生产队的水井旁都有一个大井槽子。每当中午或傍晚十分,生产队的饲养员反反复复地打满一井槽子水。生产队的马车、牛车回来了,马儿牛儿三三两两来到井槽子前饮水,饮完水的马儿痛快地在井槽子旁打几个滚,解除驾驭的疲劳。饮完水的牛儿用舌头舔舐粘在身上的尘土杂草,时不时地&哞哞&叫几声表示欢快。最让人惬意的是黄昏牧归的场景,在草原上放牧一天的马群、牛群、羊群回来了,马叫牛哞羊咩,一群群、一帮帮、一拨拨来到井槽子旁饮水。
&&&&& 满满的一槽子水一会儿就饮光,饲养员一罐接一罐地打,才能相继供上。孩童们最爱看的是羊群的牧归,母羊在饮水时,留在羊圈里的小羊羔放出来了,各自&咩咩&叫着找母羊要奶吃。母羊一边饮水一边喂着小羊羔,小羊羔那种跪着吃奶、晃头摇尾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幅《牧归跪母》中国画,真是美极了!还有&三儿,回家吃饭了&&&那种娘唤儿应的乡音,宛如一曲《黄昏长调》,真是好听极了!
&&&&& 水柳罐 &喂的骡&
&&&&& 提起水柳罐,现在的白城年轻人不知是何物。它是早期白城人提水的一种工具。可能有人会问,提水为何不用铁水桶和木水桶?这其中的奥妙是,铁水桶长期泡在井水里易腐蚀生锈,木水桶长期泡在井水里易腐烂,只有用江柳编的柳罐能长时间经得住水浸泡,并且抗碰抗摔。水柳罐是用江柳条、牛血浸泡的麻绳和国松、白松木片以及榆木横梁制作的。编制水柳罐是个技术活,因为水柳罐的形状是半圆形,很像现代人戴的头盔,编不好不但形状不好看,而且漏水,所以必须是村里&编筐挝篓&的&老把式&才能编好,再就是到城里的日杂商店或农村供销社购买柳编厂制作的水柳罐。每年秋季,生产队谷子地立个谷草人防止鸟儿啄食成熟的粮食,就用水柳罐做人头,鸟儿还真害怕不敢靠前。
&&&&& 说起&喂的骡&,现在的白城年轻人大都没见过。它是过去车老板出门&拉脚&时(大马车远途运东西白城人称之为&拉脚&),用来饮马的一个小水筲。白城人称之为&喂的骡&,是因为这种东西比水桶体积小、桶上口大下口小,只能伸进一匹骡子的嘴,所以大家都叫它&喂的骡&。那时车老板出远门&拉脚&,都要&打尖&(白城人称人马中途休息为&打尖&)&打尖&时车老板要给骡马饮水,遇上没有井槽子的水井或江河水,车老板要用&喂的骡&提水给骡马饮水,每次只能饮一匹,同时还用&喂的骡&给骡马拌草料,因为它体积小,不仅出远门带着方便,而且使用起来也应手,非常受车老板的喜爱。白城农村人有一句歇后语:&提&喂的骡&上戏台&&自己打啥家伙的还不知道吗?&这就道出了&喂的骡&的作用。如今,人们都普遍使用塑料桶,&喂的骡&的身影在白城农村再也难寻觅了。
&&&&& 碾盘 磨盘 扇车子
&&&&&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过去白城的农村,家家户户过着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生活。地里种的主要是苞米、高粱、谷子、小麦、糜子、荞麦、豆类等农作物,吃的是由自己收获的原粮加工而成的米面。那时的米面加工不像现在&机器一响,米面流淌&,而是各家各户到碾房自己碾、自己磨。
&&&&& 早期的白城农村,每个村屯都有碾房(白城人也称碾道),碾房有一盘青石碾(称为青龙)和一盘白石磨(称之白虎),分为左右两侧。碾盘上一根木杆安在中间,上面有一个大石磙,石磙四周安有方木架,方木架安出一个长木杆,为马拉(驴拉)人推所用。一圈深深的碾道,是马拉人推碾子时逐渐踩成的。碾盘用来碾米,磨盘用来磨面。碾米的碾盘与石磙都刻有石槽,上边挂个往下流粮的三角粮斗,这种碾子是用来剥离粮食皮壳的,比如碾谷子、碾高粱、伐苞米碴子;磨面的磨盘是两个大小一样的扁石磨,这种磨盘是压面粉用的,上边的石磨有个比碗口小的流粮的磨眼,这样就可以磨白面、磨荞面、磨苞米面、磨黄米面。碾盘和磨盘都是用花岗岩石制成,显得非常干净。各个碾房都有一台扇米糠用的扇车子,扇车子都是木制的,上边有装粮的漏斗,中间有木扇,下边有米道,尾部有糠道,人一摇动,米糠就分离了。碾房和碾子、磨盘、扇车子是过去人们加工粮食的主要场所和工具,也是旧时代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
&&&&& 推碾子、拉磨是过去白城那段时间农村的一项主要劳动。富裕的农户有牲口,套上马或毛驴拉碾磨,一个妇女就可以操作添粮、扫边、收粉、筛面、扇糠、簸分等工序,如果磨眼太大,就得往磨眼里插筹(筹是用高粱秆做的,&手插磨眼&这句话就来自这里),以使粮食往下流得细点儿。遇到耍滑或偷嘴吃的牲口,还得给它戴上捂眼或箍嘴,才能像戏剧里那句&小驴拉磨走不出那个圈,实实在在干半天&的唱词。没有牲口的人家就得人抱着碾棍推碾子、搂着磨棍推磨。这样,一个人干就显得太累,往往孩子们成为大人的好帮手,都要跟着大人上碾房,还美其名曰&赶圈集&。 无论用人力或畜力,都得事先准备好除粮食之外的笸箩、簸箕、箩、箩床子、笤帚、面袋子等装粮、打扫、盛面、箩面、倒渣的家什。
&&&&& 在过去的白城农村,一进腊月碾房就热闹起来了,因为人们要把正月一个月吃的东西准备好,碾房成了女人们最辛苦的地方。记者小的时候,家刚刚从城里搬到农村,家里要碾米磨面了,妈妈就领上我和弟弟去碾房。到了碾房,妈妈先打扫一番,把碾盘石磙擦拭得干干净净,再把粮食匀匀地铺在碾盘上。我和弟弟赶着毛驴拉动石磙碾压,粮食就会从颗粒渐渐变成粉末。妈妈边翻动粮食,边扫边收粉,见碾盘外侧的粮食粉碎了,就会收到箩子里,箩出面粉。面粉越来越多,碾盘上的粮食越来越少,我们箩呀筛呀忙得也越来越累,毛驴走得越来越慢了。
&&&&& 这时妈妈会说:孩子们,快点儿箩,箩完白面咱们包饺子烙白面饼。这时我和弟弟们更来精神了,为了饺子和白面饼,我们箩呀、筛呀、扇呀,一个个都成了面人&&这时,我和弟弟哼起童谣:&毛驴毛驴你别闹,磨完麦子喂你料。&&夏热冬霜到碾房,帮助妈妈推碾忙,筛的筛,簸的簸,面粉谷糠随风扬,磨好白面烙大饼,吃在嘴里满屋香。&有的农村老爷们见老娘们在推碾,上前调侃:&一根磨棍搂在怀,紧贴大嫂身上边,虽说不是你汉子,搂在一起转圈圈。&这时遇到泼辣的老娘们会将磨棍拔下来向开玩笑的老爷们说:&你要再和我得瑟我用磨棍把你的家伙式儿打扁,让你绝种断后。&大家为此哈哈一乐,磨米的劳累一扫而光。
&&&&&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械化、电气化进了白城农村,各村屯都有了电动磨米机,&青龙&&白虎&都回归了自然,碾房也都完成了历史使命,人们很难再见到&毛驴拉磨走不出那个圈&的场面了。
&&&&& 石头磙子 拧绳架
&&&&& 碾盘与磨盘是碾米用的,而石头磙子是打粮用的。过去白城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个小场院,小场院里都有几个石头磙子。石头磙子一米左右长,圆周和篮球差不多。每年秋季高粱、谷子割下来后,各家各户都要用马拉石头磙子打高粱和谷子。后来成立了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的大场院里都有十几个石头磙子。每当庄稼进场,生产队开始打高粱和谷子时,我和村里的小朋友骑在生产队大场院的墙上看热闹。只见生产队的男女劳力将高粱或谷子铺成半个篮球场大的圆圈,车老板将马套在石头磙子上,四五匹马一个连着一个,车老板以自己为圆心,用一根长绳做半径,拴在头马的笼头上,吆喝着四五匹马拉着石头磙子跑圈圈。高粱或谷子经过马踏石头磙子碾压,籽粒便从高粱壳、谷壳脱落下来。男女劳力将脱壳的高粱穗或谷草移走,再将高粱、谷子粒堆成堆。这时生产队的&老把式&便拿起木制的扬铣开始&扬场&。&老把式&会找风向,一铣一铣地把高粱、谷子粒扬向天空,形成一个&伞&状,借着风力将瘪子、杂草、尘土剔除,然后男女劳力将高粱、谷子装袋入库。这种脱粒方法效率低,生产队从入冬开始&打场&,一直要打到年跟前才能完工。不像现在脱粒机一开,几天时间就完工了,真是轻松!
&&&&& 过去的白城农村生产生活离不开绳套。那时农户使用绳套都是农民自己纺制。这就出现了纺麻绳的纺车和拧绳架。白城的农民在春天种地时都要在地头地脑种上线麻,地头地脑种线麻既可保护庄稼不被牲畜咬啃,又为纺制绳套提供了原料。有的农户或生产队也成片种亚麻(白城人叫芩麻)。线麻和亚麻收割后,打下的麻籽用来榨油或炒熟了吃。麻秆成捆地放在水泡子里浸泡(白城人叫沤麻)。浸泡一段时间后,外皮的麻与秆基本脱离,晾干后就可以扒麻了。扒下的麻用纺车纺成细麻绳,然后用拧绳架拧成刹绳、绑绳和套绳。在这些绳子中,刹绳是最粗的,它是马车拉芦苇、秆棵、柴草时,用绞锥绞刹勒紧的不可缺少的绳索。拧绳架由拧头和拧架组成。拧头由四个挂钩和四个眼的摇板组成,可拧两股、三股和四股。如拧三股绳,一个人用三个钩和三个眼摇拧头。摇到劲时,再加两个人,一个人在拧架摇,另一人拿起三股木合箍从拧架向拧头慢慢移动,三股细绳经过木合箍合成后便成了一股粗绳。拧完后,合绳的人在再用鞋底反复磨擦,直至光滑为止,一根绳子就算拧完了。刹绳和套绳一般用线麻,因为线麻结实耐用。现在的白城农村都用尼龙绳和塑料丝绳了,再也没人拧麻绳了,这种古老的技艺基本失传,纺车和拧绳架也成为旧物很难寻觅了。
&&&&& 坯模子 木榔头
&&&&& 在白城农村有这样一句话:&托坯打墙,活见阎王。&意思是说这种活在农村是最累的活。过去的白城农村都住土房,土房的墙或打或叉或用坯垒(白城人称之为&坯娄&)。打墙用木榔头,托坯用坯模子,这两样工具在过去的白城农村十分常见。
&&&&& 坯模子长方形,长一尺,宽半尺、高三寸,两边有个横梁。托坯时要选择有碱土和水泡子的平整场地,先把&秧纠&(草或麦秆)铺好,再往上铺一层碱土和黄土,一层&秧纠&一层土,直到够用为止。然后在这土堆中间扒开坑,往里浇水,水浇透了,用二齿子扒土搅拌和泥,从土堆中间往外一圈一圈地扒开,边扒边和,扒泥人要挽起裤腿,赤脚到泥堆里踹泥,泥堆过了膝盖,每走一步都非常费力。泥和好后,需要有供泥的,有托坯的。托坯的蹲着干活,旁边摆个水盆或钯筲子(也叫&喂的骡&), 托坯人先把坯模子用水刷湿阴透,调湿坯模内四边,然后放平,再照坯模子的用量扒出一块泥来,在地上滚几滚,形成长方形,双手捧起放在坯模子里,手握拳头用大泥把坯模子四角撑起来,然后左右开弓,用手掌把大泥压实抹平,轻抬坯模子,一块坯就托出来了。供泥的一边用二齿子扒泥,一边用铁叉端泥,一堆堆摆在托坯人身旁供其使用。托坯必须是大晴天,多在夏季,赤脚蹲式,干活后移,全身重量压在大腿与小腿肚之中,腿疼得叫人难以忍受。一场坯托下来,累得人几天腰腿痛得缓不过劲来。坯托好后,约到一两天坯五六成干时,还得把坯搬起立放,尽快晾晒。几天后坯基本全干了。为使坯干透,再把坯横竖正反摆成三角形坯垛,坯垛留有四方小孔,便于空气流动,这时的坯就可以搭墙垒房用了。
&&&&& 木榔头是打墙用的工具,榔头碗口粗,半尺长,中间安个一米多长的把。打墙就是白城人常提到的干打垒房墙或打院墙。打墙时用四根长木檩子做支撑,用麻绳连结起来,形成一个装土的凹槽,凹槽中间填土。打墙前,要在四根长木檩子两头钉好&桩头板&,防止土脱落。&桩头板&上窄下宽,农民管这叫&驴尾巴梢&。打墙时四根长木檩子上下倒换,而&桩头板&却不用动,一直打到够高为止。打墙时就地挖沟取土,先把地表上的熟土扔掉,见到黄粘土后才能上墙,黄黏土有黏性,用榔头打实后结成一体,非常硬实。农村打墙,一般需要十几个人,墙上的人,负责踏实打榔头;墙下的人,负责挖土和倒换打墙檩子。这些人都必须年轻力壮,墙上的人不仅需要大力气,更要会抡榔头。下边的人把黄黏土扔上凹槽,墙上的人要摊平、踩实,踩实后,要两人一组用木榔头夯实。其中一人打头榔头,头榔头要找好下榔头的位置,一个一个部位的打,而另一个人照头榔头印打,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榔头下去既要紧紧相随,又不能相互碰撞,非常有节奏。墙打到一定高度,便拆下打墙檩子,然后用铁锹铲平墙的两边,打墙的工程就结束了。之后墙的上边还要用泥叉个墙帽,两边用泥抹好,这样既美观又可以防止风吹雨淋。农村家家的院墙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农家小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乡土风景。
&&&&& 扁担 木叉
&&&&& 扁担是一种扁而长的挑水挑物的工具,用竹子或独木做成。在过去白城,无论城里还是农村,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挑水担柴,挑土担粪,运送东西,扁担是不可少的。有些人家,还在扁担上刻个记号,视为&家宝&,过年时,在扁担上贴上红纸,以示吉利。孩童们都会&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的绕口令。
 && 白城人使用的扁担多为担木制的,扁担的两端分别固定着挂水桶的铁钩子。铁钩子一般为三截,上两截是铁环,最末端才是铁钩,便于把水桶挂在钩子上。铁环和铁钩的长度,根据经常使用这根挑水扁担人的身高确定。我家挑水扁担的铁环铁钩比较长,因为父亲身高一米七五,太短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在十二三岁时,用父亲的挑水扁担去挑水,就得把铁环圈在扁担上,否则水桶就离不了地面。挑水看似简单,好像只要肩膀硬朗、身上有力气就可以了,实则不然。与所有的农活一样,用扁担挑水也大有讲究。边走边换挑水的肩膀,用手和脖颈后的肌肉力量来完成,这个功夫我好长时间才算掌握了基本要领。挑水轻盈地迈过高高的门槛,抬脚的刹那,桶不摇,水不洒,那也需要长时间的锻炼,特别是冬天挑水,要戴上棉帽子和棉手套,井台上结成厚厚的一层冰,十分光滑,没有经验的人,甭说在上面打水挑水了,即便赤手空拳也未必能站得稳,容易摔跟头。用扁担挑过重物的人都有体会,扁担一上肩膀,步伐就得改变,必须迈小步、迈快步,一溜小跑,只有这样,肩上的扁担,才会和着步子,颤颤悠悠,有了弹性,既省力,水又不洒。如果还像平常走路那样,不但肩膀承受不了重压,而且水也会都洒出来。现在白城农村,村村屯屯都通了自来水,挑水扁担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家只是很少地用一用,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 说起扁担,在现在的白城农村还可以看到,可是提起木叉很多人就难以见到了。清代的白城是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授领的封地,大部分人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农牧民与牧草、秆棵相伴,于是就发明了一种木叉。木叉是以草原上的黄榆树杈、河边的柳树树杈为原料,经过扒皮、熏烤、压形、干燥、削砍等多道工序才能使用。白城农村使用的木叉呈&丫&字形。看似构造简单,但是原料的选用、制作并不简单。首先要到树林里寻找粗细均匀、长短对称的树杈,这样的树杈很难选,十几棵树也就能寻出一个做木叉的树杈。砍回这样的树杈后,用火熏烤,去皮后用麻绳或铁条绑出两齿的宽度,然后用石头压形,待十几天干透后,用刀削出齿尖,削平叉把,这样就可以使用了。因为木叉的齿长,有铁叉不可比拟的地方。打羊草,木叉可以敛草趟子;&搂跑车子&, 木叉可以把整帘子柴草装上车;拉秆棵,木叉可以整捆装车;打场,木叉可以将谷草中的谷粒抖掉。总之,木叉在农活中使用太广泛了。现在,白城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木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仅原料难寻了,做木叉的手艺也后继乏人了。
&&&&& 炕席 子
&&&&& 白城地处我国东北,过去城市和农村普遍睡火炕。火炕是由土坯或砖块搭成的,炕面多由泥土抹成。为了清洁,炕面上要铺上一层席子(白城人称炕席)。白城的炕席一般为高粱秸秆、芦苇秸秆的篾条编制而成。炕席的特点是平整、透气、光洁、易于擦拭,与土炕搭配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炕席是哪一年哪一日从人们视线里消失的,没人能说清楚。当今的孩子,恐怕连听都没听过。而我小时候是在炕席上长大的,对于炕席的记忆,既清晰又模糊。模糊到很少能想起,清晰到只要想起,就历历在目。
&&&&& 小时我家隔壁有个王老二,因会吹喇叭,人都叫他&二喇叭匠子&,他就会编炕席。每年秋天秫杆和芦苇一割回来,他就利用冬闲开始编炕席,不但全村的人家都用他编的炕席,他还把炕席卖到城里。我儿时常看他编炕席,如果编秫秆炕席,他就把秫秆去皮、喷水、分割、抛瓤,做成篾条后开始编织。编秫秆炕席需要用到一个物件,圆锥形,有三道股沟,名叫&喘子&。把&喘子&放到秫秆的头上,从头至尾切下去,就可以把秫秆分成三瓣劈下皮儿来。再用刀片一条条地刮,刮去上面残留着的瓤。然后喷点水,让它们慢慢地浸着闷着。如果编芦苇炕席,他就用石头滚子轧苇子,苇子篾条轧完后,开始去皮、编织,苇片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席子一寸一寸往前长,席子都编&人&字形的花,&人&和&人&之间又相互交叉和提携,组成了一张完整的席子。&二喇叭匠子&编出的席子细腻光滑,色泽金黄,夏天光着脊梁躺上去,十分凉爽。炕席花印在皮肉上,像印象派的美术作品。冬天穿着衣服躺上去,十分温暖舒服。炕席最耐不得炕烧得太热,几乎每家的炕头,都会糊一块,也最先坏。一张席子在炕上也就铺一年多,皮屑和灰尘都从炕席缝里漏下去了,炕烟从席缝里冒出来,把原本金黄色的席子,熏成了古旧的颜色。快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换新炕席,新炕席铺在炕上,屋子顿时熠熠生辉,黄色的、光滑的&人&字形花纹是我童年的审美。
&&&&& 白城农村孩子都唱过这样一首儿歌:&剥瓤取篾舞长龙,左右翻飞巧手缝。秋后盘旋成大肚,收金储玉唱年丰。&这儿歌唱的就是子。子是一种仓具,为存储粮食所用。子早年间常见于白城农家的灶屋和粮仓。白城农家多是东西屋格局,进门就是灶屋,灶台分列两边。灶台往北是东西里屋的门,门北就是柴草堆和粮食子,紧靠着北山墙。柴草堆高高的,粮食子满满的,可以天天看着用看着吃。这或许也是多数农民把粮食子放于此的真实用意,守着粮食,总能让人把一颗心稳稳当当地放下。子是人们用高粱秆、芦苇的篾条儿编制的。它的编织方法和炕席差不多,只不过篾码比炕席宽。子一般都有它固定的尺寸,宽了不易往起围旋,窄了又浪费材料也不实用。至于长短要取决于它的实用性,一般一片子不够用还可以再用另一片接起来围,直到满意为止。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白城农村多数人家还盖不起大粮仓,本来粮食就打得不多,也不需要占多大的地方,只好因陋就简,用简单的方法就地储存粮食。大多数人家都是用子在仓房里选一块小地方围起来存粮,人们管它叫&粮囤&。子不光是用来存粮,还可以装土豆、萝卜、杂物等。它占地面积小,根据实际情况围的圈可大可小,可高可低。有的人家还在秋收的时候,在马车上围起子装苞米棒子往家拉。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一种多用途的产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过去在很多国家粮库也都购买大量的子用来储存粮食,既防雨又透气,粮食不霉烂。子具有移动方便、安装简捷之妙,而且透气性极佳,堪称白城农村的一种传统囤粮仓具。
&&&& 马鞭 马铃铛 马箍嘴
&&&&& &长鞭哎一呀甩呀,叭叭的响哎,我赶着大车出了庄啊哎咳呦。&这段电影《青松岭》的插曲道出了长鞭赶车的惬意!过去白城农村使用的都是四挂马车,一匹马在车辕子里驾辕,前边三匹马拉套。里边的叫&里套&,(白城人叫&打里&)中间的叫&传套&,外边的叫&外套&。由于前后距离长,所以车老板赶车时必须使用长马鞭(白城人叫&大鞭&)。大鞭的鞭子是用皮条拧的或编的,末稍拴一根皮鞭梢。大鞭杆由三根竹杆拧在一起,下方插入一根长木杆,并用皮条紧紧拧在一起,长3米多,加上鞭长能打到前边的马头。农村一个好的车老板赶车时轻易是不会用大鞭抽马的,只是拿起大鞭快速甩动,它就会在空中发出脆响。美国科学家最近为这一常见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鞭子甩动中形成的环状结构速度达到了音速而产生声震,这是鞭响的真正来源。马儿听到大鞭的响声,便驾车前进了。但马要是不听话或偷懒不拉车,车老板就会给它一鞭子。好的车老板是讲究鞭法的,一鞭子下去,准确地打在马的嘴丫上,嘴丫子挨上鞭子就会出现一道血印,非常疼,挨鞭子的马就乖乖听话了。孬车老板子不会下鞭子,打不到要害,不但马不害怕,不小心还会打瞎马的眼睛。特别是过沟沟坎坎或车打误时,车老板子的鞭法很主要,鞭子一挥叫齐套,顺利通过,否则,车轮就陷进去了。上世纪60年代,我所在的黑鱼泡公社组织各生产队20多辆马车上东江(嫩江)拉芦苇,在过一道冰坎时别的马车顺利通过,唯独外号&周马车&的车老板子没过去,车&打轧子&了,辕马被轧死,车老板们互相&鸟屁&(讽刺),&周马车&一股火上来得了一场大病。他撅断大鞭,发誓再也不赶车了。儿时我在农村,生产队车队长&杜十一叔&的鞭法就很好。村边来了个鹞鹰(白城人叫&老鹞子&)叼住一只小鸡,正巧杜十一叔赶车路过,此时,他一个箭步冲上去,趁鹞鹰刚要起飞,他一鞭子甩下去,鹞鹰的脖子被鞭子抽断了。他最大的&绝活&是能用大鞭打下麻雀(白城人叫&家雀qiao&),屯里的小孩都把他看成&老车把式&,不敢爬他的车辕(偷偷乘车),怕他的鞭子。
&&&&& 那时,我们最喜欢的是生产队的马车戴上马铃铛,那&哗哗哗哗&有节奏的铜铃声,就是乡村最悦耳的交响曲。马铃铛都是铜制的,外形多为兽面虎头,它挂在马笼头的皮条上,中间一缕红缨,两边各挂五六个小铜铃,下边挂一个大铜铃,戴在马头上煞是好看。马铃铛有两个作用,一是怕马惊吓&毛车&,尤其是新上套的马,戴上马铃铛就听不到惊吓的声音了;二是美观而有节奏地拉车。那时送姑娘娶媳妇的马车都戴马铃铛,车没进村,铃声就传进来了,人们便出门迎亲。马铃铛响了千里,希望便寄托了千里,马铃铛响了千年,希望便流传了千年。现在想来,这甜美的声音,已成为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美的、最纯洁的音乐。
&&&&& 马箍嘴是戴在马嘴上的用具,它是防止马在趟地时偷吃庄稼苗和马在拉磨拉碾时偷吃粮食的,但对咬人的马也要戴上马箍嘴煞煞它的野性。马箍嘴是用铁丝拧的或用柳条编的,上边拴个绳往马头上一挂,马就啥也吃不到了。过春节时,村里扭大秧歌,很多人头戴马箍嘴插上假花,系上红红稠子,扭起来特别搞笑逗人。儿童们做游戏时,也戴上马箍嘴当钢盔装作敌人。那年月,家里穷,有时买来点儿好吃的防止老鼠偷吃,就用马箍嘴装上挂在仓房的檩子上,老鼠不能偷吃,我也够不着,说起来我还挺恨马箍嘴的,它不仅&箍&住了马的嘴、老鼠的嘴,竟然也&箍&住了淘气孩子的嘴。现在想起来,我对马箍嘴仍然耿耿于怀。
&&&&& 笸箩 簸箕
&&&&& 笸箩和簸箕是白城农村常用的家什。听老年人说:笸箩和簸箕是姐妹俩,笸箩是姐姐,簸箕是妹妹,因为这两样工具在使用的时候也大部分时间是在一起的,它们的取材和编织方法相同,只不过笸箩大些,是圆形的,簸箕小些,是一边开口的。它们的用处不同,笸箩是盛东西或者晾晒东西的,而簸箕是往外簸粮食中的瘪子和糠皮等东西的,两者形影不离,相辅相成。
&&&&& 这两样农具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南北差别较大,都是因地取材,南方以竹编为主,而北方以柳编为主。白城的笸箩和簸箕都是柳条编的,柳条一般野生于嫩江、洮儿河、哈尔淖等地的水边湿地。这一带的柳条去杈扒皮后白润光亮,柔韧、坚挺,非常适合编笸箩和簸箕,做笸箩和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铁镰、方锥、槽锥、钩针、拨停、绳锤、捋篾刀、量舌、尺子等,没有高超的手艺是做不了的。白城农村所使用的笸箩很大,直径有三四尺,圆圆的,一尺来高,用线绳捆扎,三寸宽的薄木片收边,做工细密,经久耐用,可以晾晒粮食豆类干菜,像晾米、晾面、晾豆子、晾辣椒、晾萝卜干、晾豆角都少不了它。在童年的记忆里,整个冬天,它几乎天天摆在炕上,妇女和老人团团围坐,在里边搓苞米、挑豆子、拣干菜,有时小孩困了干脆睡在里面。小时候有一次&藏猫猫&,东院有个小山东名叫姜镗锣,猫在翻过来的笸箩里睡着了,他娘喊他吃晚饭怎么也找不着,可急坏了他娘。后来我家的大灰狗围着笸箩一个劲叫,这才道出笸箩底下的玄机。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写道:&至秋,任为簸箕。&。秋天打场的场院,要把沙石、草末从粮食中剔出去,没有大簸箕帮忙是绝对不行的。平日磨米的时候往出簸糠,也少不了簸箕从中周旋。在白城农村不会簸簸箕的人,不是好庄稼人。站在院子里,把一袋子粮食簸干净,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一簸箕粮食的重量对臂力可是个考验,前后扇动的那股劲儿也难掌握,使不好,就会扔了粮食,留下沙石。小的时候,农村小伙伴们常常打雪仗,打到关键时刻,就把簸箕拿出来当盾牌,对方的雪球打过来,只要用簸箕盾牌一挡,多大的雪球也化为雪花,簸箕盾牌成了儿时打雪仗至胜的利器。簸箕还可以代替撮子往麻袋、粮囤、马车里装粮食、卸粮食,如果什么东西怕雨淋,用它一盖,还可以遮风挡雨。小小的簸箕在庄稼院里的用处可真是太大了!
&&&&& 粪帘子 粪箕子
&&&&& 提起粪帘子、粪箕子还真得从大粪堆说起。对这一话题,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屑一顾,一个大粪堆有啥好说的。但是在过去的白城农村,谁家的粪堆大,谁家就是个过日子的好人家;哪个生产队的粪堆大,就是一个能产粮的好生产队。因为那时有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谁春天的粪堆大,谁秋天的粮堆就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粪堆就是屯里的一道风景。我儿时所在的黑鱼泡公社三家子大队腰那拉不台东队的大粪堆能有大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房子那么高。这个生产队专门有一辆造粪的车,由外号叫&瞎刘子&的老农赶着,每当夏季雨水季节,这辆车就往生产队存满雨水的老牛圈里拉沙土,晚上生产队的牛群一回来,拉屎尿尿一豁拉,把粪就沤好了,&瞎刘子&赶着造粪的车再一车一车地拉到粪堆上,积攒了一夏一秋后,再起马圈里的马粪,一层一层往上拉。每到春节之前,生产队开始点火沤粪堆了。整个大粪堆扣十来个坑,撒下碎草点燃,冒起滚滚浓烟,上边很是温暖,很像古时的烽火台。这时村里的孩子们乐了,大家把大粪堆当作山头、当作古战场,开始分两伙玩打仗的游戏。&发&过的马粪非常柔软,孩子们激战时摔倒在地也不疼,玩得非常快乐,就是沾了一脑袋马粪回到家里挨了父母的骂,也乐此不疲,第二天晚上早早跑上大粪堆去玩。正月十五一过,生产队开始凿粪堆送粪了。经过一冬的粪堆,外圈冻得非常硬,男劳力先用十几斤的重镐开粪堆,开到软层后,男女劳力用二齿子将发好的粪反复倒碎,然后开始装车往地里送粪。这时送粪车就需要粪帘子了。粪帘子由榆树条和柳树条编成,一寸多厚,两尺多高,一片四米多长。送粪车每辆需要两片,前后能连接打开。装满一车粪后,粪帘子将粪紧紧围住,送粪车到地后,解开前后粪帘子往下卸粪,前边卸一堆,后边卸一堆,每车能卸十几堆粪。到春耕开始种地时,粪箕子派上用场。无论种苞米,还是种高粱、谷子,都需要用粪箕子滤粪、点埯。这种粪箕子也是用榆树条和柳树条编成的,土篮子大小,一边开口,一边封死,边把呈&T&字形,很像现在使用的撮子的把。滤粪、点埯是个技术活,粪堆与粪堆之间的五根垅之间,需要用粪箕子把粪分配均匀,厚了烧苗,薄了粪借不上力。会滤粪、点埯的庄稼把式,左手拿锹,右手提粪箕子,到粪堆前用锹扒满一粪箕子粪,或滤或点,均匀地将粪滤在或点在垅沟内或苗埯中。粪箕子是当时家家户户和生产队必不可少的种地工具。不像现在,白城农村种地是开沟、点籽、施肥、合垅机械化一条龙,粪箕子早已成为过去的农耕景象,在白城农村已经很少见了。
&&&&& 苞米签子 苞米穿子
&&&&& 在过去的白城,由于气候、土壤和技术的原因,根本不种植水稻,苞米是大面积种植的高产农作物,也是白城农村的主要口粮和公粮(过去农民种地上税,需要向国家交公粮)。
&&&&& 到了秋天,苞米从地里拉回来后,就要扒苞米,扒苞米时间长了撕苞米叶手就疼,于是,农民就发明了苞米签子。苞米签子使用竹子或木条做成,钢笔那么长,格尺那么宽,一头有尖,中间两眼,穿个绳套套在指头上,拿起一穗苞米,用苞米签子一划,苞米叶就开了,这样就加快了扒苞米的进度,手也不会疼。
&&&&& 扒好的苞米棒子进行晾晒和储存。到了冬天的时候,几乎家家都坐在炕上搓苞米。但由于苞米比较多,苞米棒子也难搓,必须用一个东西把苞米棒子中间豁出一道沟来,剩下的苞米粒才好往下搓。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用锥子或剪子一类的东西往下戳,这样即不方便也不好使,还容易划破人们的手指。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简单又实用的苞米穿子。人们在一根圆木中间打一个孔,圆木一侧挖出一道槽,在槽的中间镶嵌一个大铁钉,使用的时候,把苞米棒子往铁钉上一推,就把苞米棒的中间划出一道沟来,划掉的苞米粒从中间的孔里漏出,流到笸箩里。一般要在苞米棒上划三四趟沟,剩下的苞米就好往下搓了。
&&&&& 苞米穿子简单实用,也是过去白城农用工具中的一大发明和创造。现在,白城农村都用上了脱粒机,再也不用手工搓苞米了,苞米穿子也失去了它的作用,被人们封存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 踩夹 鸟夹
&&&&& 过去白城的农村人没有保护野生动物和珍禽益鸟的意识,都使用过踩夹和鸟夹捕获野生动物和珍禽益鸟。现在看来,是我们人类对野生动物和珍禽益鸟犯下的令人痛心的错误,而那时,狩猎是白城人的一种生活行为,好的猎手往往还会受到人们的敬佩和崇拜。
&&&&& 过去白城的农村人家家都有踩夹和鸟夹。踩夹是用来捕获狼狐狍獾兔和黄鼠狼等野生动物的,鸟夹是用来捕鸟的,多为儿童们使用。
&&&&& 踩夹是利用弹簧的力量,压紧两个夹板或夹条来猎捕鸟兽,有踩盘、钩机等机关装置。踩夹一般属于单簧夹。有的踩夹的夹板两侧都有弹簧压紧,这是双簧夹。有的踩夹的弹簧不是弹簧钢板,而是利用弹簧钢丝的力量。踩夹从夹板的形状可分两大类,即弓形夹和框形夹。弓形夹的夹板是弓形的,框形夹的夹板是框形的。有的猎人喜欢使用弓形夹,有的猎人喜欢使用框形夹。猎捕对象不同,猎人使用的夹子也有大小之分,大兽用大夹,小兽用小夹,如果使用不当,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果使用大号夹子猎捕小兽,由于力量太大,容易把兽腿打断,使野兽逃脱,如果使用小号夹子猎捕大兽,由于力量不足,也会使野兽逃走。所以,猎人使用什么样的踩夹,应该根据准备猎捕的鸟兽而定。上世纪60年代,我所在村屯有个叫&李大眼珠子&的,他家能有大小十来盘踩夹,每年用踩夹夹的黄鼠狼、艾虎子(草原上的一种鼬)和野兔能有五六十只,黄鼠狼、艾虎子和野兔的皮张每只分一二三等卖到供销社,换回的钱他就买酒喝,野兔就当下酒菜。每当我看他和好友喝酒猜拳吃野兔的神气劲儿,心里真是羡慕得了不得。有一年学校放农忙假,&李大眼珠子&带领社员和我们几个学生到西甸子(大沁塔拉草原)插窝棚打羊草。每天傍晚,他带五六盘大小踩夹出去了,第二天一溜夹子准有收获,我是在那时尝到野兔炖土豆的,味道好极了!一天半夜,我被远处的凄惨的狼嚎声惊醒,&李大眼珠子&翻身穿衣,说声:&打住大家伙了!&便拎把铁叉出了窝棚,我们在忐忑中期待收获,可是,&李大眼珠子&回来后,只带回半个狼爪。&李大眼珠子&说:&去晚了。因为狼一旦被夹住,行动不了的时候,它会自己把爪咬断而逃走。&所以打狼夹子应该拴在绊木上,被夹住的狼拖着绊木走,既咬断不腿,也不能远逃。当时,草原上没有绊木,所以让到手的狼逃脱了,真是遗憾。后来,我也尝试用踩夹打野兔,就是打不着,后来请教&李大眼珠子&, &李大眼珠子&说我的踩夹铁锈太多,动物嗅到铁锈味就会躲开,必须用开水煮一煮,我觉的我不是狩猎的&料&,后来就放弃了。
&&&&& 野兔打不着,我学会了用鸟夹打鸟。每年春季&小满&之前,村外的树林里、水泡旁会飞来许多红下颏、蓝腚肛、黄豆瓣、三道眉、喉不喇、百灵子、踹鸡等各种鸟儿。我们几个小朋友偷偷地溜进了芳香四溢的大队果园,进行我们最喜爱的打鸟活动。我们从玉米杆里扒出白胖的虫子,把它拴在鸟夹的锁口上,在果树下挖一个小圆坑,把夹子支开,放在坑里,再撒上松土,让虫子在平平的土上爬动。当蓝背的或黄肚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啾啾地玩耍时,忽然发现树下有虫,便高兴地飞落下来,先是啾啾叫几声,然后跳一圈,高兴地表情表达完后,便去捉虫了,然而这一时的贪食便完结了它那可爱的小生命。每打到一只鸟,我们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特别每到冬季下过一场大雪后,村外的地里便飞来许多觅食的雪鸟。这些雪鸟在雪地里难以觅食,非常饥饿,我们只需在雪地上扒开小坑,露出土地,把上了谷穗的鸟夹一放,不用掩埋,成群的雪鸟就飞来啄食,一会儿工夫,十几盘鸟夹个个都能夹住鸟。这时我才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的真谛。打回来的鸟,多了就让妈妈做&酥铁鸟&吃,少了就扔在灶坑里烧熟了吃。现在想起来,我小时毁掉了多少小生命。每当我看到鸟儿在我头上飞过时,我都祈求它们原谅我儿时的无知和幼稚,我不会再伤害一只鸟儿了。
&&&&& 滚笼和拍笼
&&&&& 现在的白城人只见过养鸟的鸟笼,却没见过捉鸟的滚笼和拍笼。滚笼和拍笼是以高粱秆最上边的一节为骨架,巧妙地&&(咬合)在一起,四周用竹芊或蒿秆插好。滚笼的机关有点儿像大风车,上下转动,在滚子的中间插上谷穗,鸟一上去吃谷穗就被滚到滚子下面,下面再设一个滚子,鸟经过这一滚就再也上不来了,滚笼的特点是可以连续滚鸟而不用重新设机关,而且不会弄伤鸟儿。拍笼的特点有点儿像夹子,拍上放一条有拉力的皮筋,再设一个支杆,支杆支在横棍上,拍上放有谷穗,鸟一上去啄谷穗,踩上横棍就被突然拍到下面,每拍一只鸟就要重新设下机关很麻烦,拍到的鸟儿容易被弄伤翅膀,它没有滚笼好。滚笼和拍笼大多数捕捉苏鸟,捕捉苏鸟时必须在笼子的最高处的单间里放一只&鸟儿油子&,&鸟儿油子&用的是雄鸟,它在笼子里一见到天上飞的雌鸟就一个劲地叫,直至把雌鸟引到笼前,有时&鸟儿油子&叫声婉转,能把雄鸟雌鸟同时引来。儿时每到入冬时节,常和弟弟一起带上装着&鸟儿油子&的滚笼去滚鸟儿。我们把鸟笼挂在园子里榆树的树枝上,躲在远处张望。&鸟儿油子&在笼里清脆婉转地叫着,不一会儿就引来很多同伴儿。鸟儿们纷纷落在鸟笼上,有的稍不注意踩在滚子上,就立刻跌进鸟笼里。滚进的苏鸟,我们留下胸脯最红、最能鸣叫的苏鸟,其他的就送给朋友饲养观赏。现在,苏鸟越来越少,在白城农村再也看不到滚笼和拍笼了,&&鸟笼的手艺几乎失传了。
&&&&& 风匣 泥瓦盆
&&&&& 状如木匣,态若风箱,素朴淡雅,别具风情。过去的白城人把厨房锅台旁的方箱亲切地称为&风匣&。当风匣开始呱哒呱哒响起来的时候,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吃饭的时间就要到了。
&&&&& 白城日常所见的风匣是用松木或榆木、柳木制成的。风匣前后两端各有进气活门,名片大小,像个小窗口。根据风箱的大小,活门按比例扩大或缩小。活门的&门儿&是一块小木板,挂在&窗口&上,吸气时张开,进风时另一端的&门儿&紧闭,随着杆的前后推拉,两端的&门儿&总是一开一合,把产生的气流压向一隅,风匣的风嘴儿,是风唯一的出口。而风吹起的是灶坑的旺火。风箱靠拉动活塞来鼓风。拉动&活塞&的木杆分单杆、双杆两种。木杆的前端固定活塞,后端伸出箱外,连接一立木作为推拉的木柄。活塞实际是一块立在箱内可以前后活动的长方形夹板,略小于箱体,四周用鸡毛填充缝隙,能产生很大的抽风作用,迫使进入风匣的风,源源不断地吹入灶坑。风助灶坑火势,火借风嘴风威,风火相生,风风火火,熊熊燃烧,这就是风匣的作用。在白城有一句歇后语:耗子钻风匣&&两头受气。想到风匣里的风,也就不难理解耗子的境况。前有风箱板做追兵,后有风舌头断路,老鼠真是进退两难,又怎能不两头受气呢?
&&&&& 在儿时的记忆里,风匣犹如一只曼妙的乐器,总是在清晨、中午和傍晚适时地呱嗒呱嗒响起。一旦奏响开来,炊烟袅袅的人家在蓝天中倍显生机盎然,充满无限的温馨与快乐。我七八岁时,家住在城里,每天清晨挎着小筐去捡煤核(没燃烧完的煤)。回来后将煤核放在燃烧的灶坑里,然后帮助妈妈拉风匣。在我家,拉风匣最多的是母亲,因为她怕别人白白浪费宝贵的火苗。那个年月,不但吃的匮乏,就是烧的,也弥足珍贵。
&&&&& 每天早晨,随着母亲趿趿的脚步声,风匣也跟着呱嗒呱嗒地响起了。这呱嗒呱嗒的晨曲,从门帘子缝隙使劲地挤进屋来,直至这响声停息,炕也热了,屋子也暖了。我们醒了,妈妈的饭菜也好了。&呱嗒呱嗒是个宝,每家每户少不了。&母亲高兴之时,就冷不丁给破个谜儿。如今,风匣作为旧物仅仅生活在人们往日的记忆里。但那些艰难岁月里风匣拉动着的温暖日子,那些饥饿日子里风匣吹送来的虽不精美但能果腹的饭菜,不知喂养了多少追求美好岁月的人们,送走了多少无怨无悔的春夏秋冬。
&&&&& 那时白城家家户户的锅台上都放着泥瓦盆。泥瓦盆也叫素烧盆,是用黏土烧成的,易透气、耐温,有灰黄色、灰黑色两种。泥瓦盆在过去的白城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饮食器具之一。泥瓦盆的用途很多,可因盆的大小,盛水盛饭、洗菜发面。说起泥瓦盆的好处还真不少,夏天用泥瓦盆盛放粥,一天内粥都不馊;冬天用泥瓦盆盛饭,可长时间保温;用泥瓦盆存鸡蛋,能保持鸡蛋新鲜;用泥瓦盆馏馒头、蒸地瓜没有那么多水汽;用泥瓦盆生豆芽又粗又鲜,不烂尖;用泥瓦盆发面可保持恒温。泥瓦盆最大的弱点是沉,怕碰怕摔。上世纪末,铁制盆、铝制盆、塑料盆充斥白城市场,洋瓷盆、不锈钢盆独领风骚,迫使泥瓦盆&光荣下岗&,被人弃之不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再找当年使用过的泥瓦盆,犹如大海捞针。泥瓦盆黑黑的&皮肤&,粗糙的素面,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和高级宾馆,但是,它见证了一个时代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 煤油灯 &保险灯&
&&&&& 煤油灯是过去白城家家户户的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自清朝末期,煤油灯被引入白城。美观的灯具,液态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白城人的眼球。白城人使用的煤油灯多为玻璃材质,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通常以铜铁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罩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保险灯&比煤油灯大,比煤油灯亮,上边有个圆形灯伞,下部有铁圈兜住灯座,铁圈两边有铁条通过灯伞可挂在屋里,由于有灯伞,不易被风吹灭,所以白城老百姓称它为&保险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灯照明。因为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为节省煤油,细心的家长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
&&&&& 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那时候,各家各户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有的人家在做饭的外屋和睡觉的里屋中间的墙上掏一个灯窝,点一盏煤油灯外屋里屋都能&借光&。&借光&一词就出自于此。煤油灯冒黑烟,时间长了,每家的房檩、房箔都被煤油灯烟熏得黑黑的,晚上长时间点煤油灯,第二天早晨连人的鼻孔都是黑的。很多农村孩子的童年,就是在煤油灯的陪伴下度过的。在那盏简陋的煤油灯下,写下多少家庭作业,留下了多少动听的故事。煤油灯暗下来的时候了,用剪刀剪掉灯花,再用针锥拨动捻子,油灯再度亮起,它带着学童们行走在字里行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 鸡毛掸子 &鸡固篓&
&&&&& 鸡毛掸子源于我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绑在竹棍上,制成了第一把鸡毛掸子。鸡毛掸子可以掸去身上和物件上的灰尘。过去,白城家家户户都有鸡毛掸子,都是用自己家饲养的小鸡鸡毛制作的。那时候白城家家户户的八仙桌上都有一两个鸡毛掸子,插在老旧的瓷瓶里,除了清洁的功能,还兼作摆设。红色鸡毛掸子可招祥纳福,黑色鸡毛掸子可祛灾趋邪,它是富裕、干净人家不可缺少的物件。现在的白城人都使用吸尘器了,鸡毛掸子在白城已经没人使用了,只能成为历史的产物了。
&&&&& &鸡固篓&就是小鸡下蛋的窝。过去白城农村,哪家的外窗台旁边都挂有&鸡固篓&。&鸡固篓&有用柳树条、榆树条编的,有用谷草、芦苇编的。前边有进出的门,后边有通风的窗,里边铺上草,放上&引蛋&,小母鸡就可以进去下蛋了。母鸡下蛋前,便在&鸡固篓&周围跳上跳下,歪着头琢磨什么,&跳窝儿&找下蛋的地方,左瞅右瞅相中后,就进到&鸡固篓&里开始下蛋。下完蛋后总要&咯咯哒哒&叫一阵,似乎在告诉主人我生产了。小的时候,我最愿听下蛋鸡的叫声了。因为家里的油盐酱醋,我的铅笔橡皮全都用鸡蛋去换。那时我弄碎一个鸡蛋是要哭鼻子的,因为它拿到供销社能卖7分钱,可换回方格本和算草本。那时除了来客人,谁家能随便吃盘炒鸡蛋呀?看着鲜鲜的鸡蛋,我非常盼望能患感冒,因为妈妈看到我发烧了,能给我做碗荷包蛋。有时妈妈端上来了,看着妈妈整日操劳的身体,又想让妈妈先尝一口,妈妈只是象征性地舔舔碗边递给我,我吃下荷包蛋后,发誓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参加工作挣钱给妈妈花。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血脉之情难还,随着我将老去,那种母爱只能铭刻在永久的记忆里,在心中为伟大的女性打造一座敬仰的丰碑。
&&&&& 烟笸箩 烟袋锅
&&&&& 说起烟笸箩,白城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没看见过其真面目。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吸香烟,很少有抽叶子卷烟的了,所以,装烟叶、烟纸、火柴的烟笸箩就逐渐&退役&了。白城早期的烟笸箩材质多样,形状各异,有柳条编的、纸糊的、泥烧的、石抠的、木刻的、陶瓷的、铁艺的,大小不一,千奇百怪。这也是关东民间的一种生活工艺品。而最早的时候烟笸箩是柳编的较多,它取材江柳去皮,编成笸箩的形状,而取名&烟笸箩&。后来由于它编制繁琐,而江柳的材料又少,相对而言纸糊的、木制的简单轻便,而且家家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还耐用方便,涂上颜色更是美观好看,逐渐就取代柳条编的烟笸箩了。有意思的是,我小的时候,曾用羊睾丸做烟笸箩。生产队杀羊的时候,就把羊睾丸扔了。我把它捡回来,抠出里边的&肾子&,趁柔软的时候往里装土,底下压平,四周呈圆形,放在外面风干。干透后倒出里边的土,碗口大的羊睾丸烟笸箩就可以使用了。看着它光滑的里面、毛绒绒的外表,手感还真不错,只是这种烟笸箩体轻,容易碰翻,弄撒里边的烟叶。
&&&&& 在我们白城这个地方,由于地处寒冷地区,一年中大约有一半时间是在冬天度过。一到了冬天,收完了秋,就到了猫冬的时候。为了取暖,家家都把火炕烧得热乎乎的,老人和孩子们围坐在炕上抽着旱烟,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唠着天南地北。到了夏天,白城的蚊虫较多,为了驱赶蚊虫或不被蚊虫叮咬,大多数人也都学会抽烟,所以在白城农村百姓家,几乎大人都会抽烟。抽烟就要把烟叶碾碎,放在烟笸箩里,还要放上卷烟纸和火柴,谁要抽烟就自己动手,或用纸卷烟,或装旱烟袋。在白城还有一个习惯,不管到谁家去串门,进门先招呼客人脱了鞋上炕,然后递上烟笸箩,请客人抽上一袋烟,这也是白城农村的待客礼节。
&&&&& 白城人早期使用的烟袋长短不一。烟袋锅有银的、铜的、铁的、铝的;烟袋杆除了有银的、铜的、铁的、铝的,还有竹的;烟袋嘴有银的、铜的、铁的、铝的,还有玛瑙、翡翠、玉石的。烟袋的品质反映了这家的富裕程度。小的时候,嘴叼大烟袋的王二婶经常上我家串门,每次来了上炕盘腿大坐,慢悠悠地从烟笸箩里捏起一小撮烟叶,把它捏到烟袋锅儿里,然后接下来的程序是点火儿,吧嗒吧嗒地使劲地吸上几口,等烟袋锅中的烟丝有了火一般的闪红后,就转为深深地慢吸,烟雾不时地从王二婶口中吐出,慢慢飘到头顶,满屋弥漫着烟气。王二婶的烟袋杆儿很长,黑色的烟袋杆上还有些花纹,一个翠绿色的烟嘴儿套在上面。她抽着&蛤蟆头&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和母亲唠着闲嗑,非常惬意。她还为我破过一个谜,谜面是:&身穿绿袍头戴花,到老被人捆又扎,勒得小脸黄又紫,专与火柴结亲家&。这是大人小孩都非常熟悉的一条谜语,而谜底就是&关东烟&。
&&&&& 袼褙 骨碌棒 纳鞋底
&&&&& 说起袼褙,现在的白城年轻人别说见过,就是&袼褙&这两字有的都不一定会写,因为这两个字已经不常见了。过去的白城人没有几个人能穿得起皮鞋的,白城人有句话对上等人的生 活进行了概括:&穿皮鞋,披大氅(大衣),坐马车,向后仰。&而百姓都穿自己家做的鞋。自己家做鞋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材料&&袼褙。所谓袼褙就是以旧布片加上玉米面糨糊粘贴而成的布壳子,类似于现今常见的纸壳子。它是过去农村妇女做鞋的必备材料。农村将其制作过程叫&打袼褙&。家庭妇女们将家中穿过用过的旧衣物,拆洗分类后摊平,称为&扯&,它是打袼褙的主要原料。打袼褙的操作,首先准备一块表面平光的木板,白城的妇女们多以饭桌或旧衣柜盖板代之,再准备一些玉米糨糊和窗户纸或报纸,板面擦净后在整个板面上均匀地刷上一层薄薄的糨糊,先糊满一张窗户纸或报纸,然后依次将一块块布片扯平均匀地粘贴上去。边缝衔接不能重叠。第一层粘贴满以后,再将其上面刷上一层糨糊,按同样的方法贴第二层、第三层,一般可贴五六层。贴好后将其放到室外晾晒,待干后从板面上揭下来就成了袼褙。
&&&&& 有了袼褙、布料和鞋样儿就可以开始做鞋了。做鞋的头道工序就是开袼褙,即对照鞋样儿分别裁剪出鞋帮和鞋底儿的袼褙片,然后分别裁出鞋里、鞋面、鞋底面布和沿鞋口的边条,沿边布必须裁取斜纹的。然后将里面、袼褙和各层底片都粘接起来,压平。晾干后就可以进行纳鞋底、沿鞋口。纳鞋底需要麻绳,纺麻绳就用骨碌棒,一只手提着骨碌棒,另一只手往里续麻秧,然后用手一转,骨碌棒旋转着上劲就纺出麻绳。那时的农村,谁家的姑娘会打袼褙、会纺麻绳、会做鞋,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针线活&好,是会找个好婆家的。
&&&&&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到春天总是翻箱倒柜将一大堆穿不了的旧衣服倒腾出来,把积攒多年的粗布及陈旧衣服拆成片,剪成一块块的,将新一些的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再一块一块一层一层平整地糊在饭桌上,码平叠好。粘成五六层厚,再晒一天太阳就成了袼褙。每年母亲都打十几板袼褙,许多穷人家常向母亲讨要袼褙,母亲毫不吝啬,整板相送。但最难忘的就是母亲纳鞋底的辛苦劲了。当时我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都有了工作,用不着母亲做鞋了,可我和弟弟都在读书,加上父母四口人,每年需要八双鞋。这八双鞋十六个鞋底全是母亲一针针纳出来的。纳鞋底主要用针锥子、麻绳子,要求用力均匀,针脚整齐、横成列、竖成列。每当吃完晚饭,母亲就戴上顶针(铁片做的带有小坑的铁圈)开始一针一线地&嗤嗤&纳鞋底。许多夜晚,我是在母亲&嗤嗤&纳鞋底的声中进入梦乡的,有时半夜醒来,母亲还在微弱的灯光下&嗤嗤&纳鞋底。唉!仅此一双鞋,它耗去妇女一生多少心血和汗水呀!
&&&&& 算盘
&&&&& 提起算盘,许多白城人早已遗忘了。现在的白城商家用的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计算器,又准确、又快捷,还有清脆的音响陪伴,谁还使用又笨又慢的算盘呢?但是,算盘像隐退的明星,虽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和生活,可其影响力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至今有些白城的老商人对它仍然恋恋不舍,时不时找出老算盘&一上一、三下五去二&地打上一盘。那&噼里啪啦&运算的场面很像多彩的光,将人们渐渐淡忘的算盘及有关算盘的故事,清晰地折射出来。
&&&&& 算盘是我国人民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的计算工具,是古老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算盘确实发挥了它不可磨灭的作用,享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美誉。它大小不一,有长有窄,边框有木制的、铁制的、铜制的、银制的,珠子有圆形的、菱形的、木质的、象牙的、玉质的,十分好看。算盘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很高。记得赵朴初先生曾为陈云同志写了一首&打算盘&的诗:&唯实是求,珠落还起。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199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算盘歌》,其&下面的当一,上面的当五&&&的歌词和悠扬的曲调,引起不少人对算盘的回忆,那&噼里啪啦&的运算声时常回想在人们的耳畔。
&&&&& 在解放前的白城,无论是有名的福丰达、汇源涌大商家,还是八千代电影院、洮安大戏院、兴安官银号、辽北老饭馆,哪家都得雇佣会打算盘的人当二掌柜的、三掌柜的。红八塔国民优级小学还开了珠算课,为白城培养会打算盘的人才。那时会打算盘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事做。我爸爸由于会打算盘,靠这一技之长在镇赉县一商家卖货,并于解放后在商业部门参加了工作。爸爸的算盘打得非常好,可以左右手同时打,他想把这门手艺教给我。他告诉我:&这横梁上面的一个珠子代表五,下面一个珠子就是一,从右到左可以分为个、十、百、千。&还把《算盘歌》早早教给了我:&小小算盘四框出,框里装着梁档珠,根根档上串珠珠,梁下一珠就是一,梁上一珠却是五,小朋友们要记住。&他要求我每天放学必打算盘,先练指法和背口诀,什么&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什么从1加到100得5050,再从100减到1得0;除法打&归除法&口诀,这样反复打,颠来倒去,乐此不疲。小学三年级,我们有了珠算课。老师用的算盘很大,珠杆上有毛,挂在黑板上,珠子推上去不会落下。因为有老爸给我&吃小灶&,珠算成绩自然在班上独占鳌头,老师常常让我上讲台做示范。在学校开展的珠算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奖状拿回家,老爸非常高兴。可是好景不长,上了中学,我对文学挚爱有加,对抽象的算盘越来越疏远,最后把学到的算盘打法全忘了,连爸爸留下的三个大小算盘也弄没了,现在想起来非常遗憾。其实,珠算是由直观的操作到抽象的一个过渡,是介于实物操作和笔算之间的一种计算方法,学生在拨珠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思考,从而也为笔算教学打下了一定的铺垫。那时,白城各商家无论是财务核算报表,还是到基层检查工作、调查研究、写调查报告都离不开算盘。每遇到实际工作生活中的数据计算,人们也习惯性地打打算盘,那时的算盘是哪个商家也离不开的呀!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开始普及,算盘在白城慢慢隐退,可一些老职员还是喜欢用算盘计算日常财务和零星的统计数字,珠算情结使他们无法舍弃陪伴他们半辈子的算盘。现代电子的飞速发展,使算盘这个曾经令中国骄傲的古代发明,无奈地变成了老古董。人们也许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象牙、紫檀、花梨木、水牛角等珍贵的算盘了,那包角有铜皮的木算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 点葫芦
&&&&& 点葫芦?这是个什么玩意,白城现在的年轻人一听这个名字就会一头雾水。我现在告诉你,点葫芦是农村过去种地的一种工具,是种谷子、糜子、高粱点籽用的。那么,为啥叫点葫芦呢?因为过去农村物资匮乏,种地农民只能用园子里结的干葫芦装种子。葫芦的一头凿个窟窿,和一个空心的一米多长的方木条连接,方木条的一头再和用笤帚糜子做成的扇形出籽口连接一起,这就形成了点籽用的点葫芦。点籽时,农民把点葫芦用绳拴好背在肩上,一边走,一边用一个小木棍敲打着长方木条,葫芦里装的种子经过震动,通过方木条,一点点滑落到笤帚糜子做的出籽口上,种子均匀地散落在垅上,点籽的活就算完成了。但葫芦装种子装得少,而且背着也不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便把用葫芦装种子改成用布袋装种子。布袋装种子不仅装得多,背着也方便,但点葫芦名字没有改变,一辈一辈传了下来了。
在白城,每当春风吹绿了大地,草木萌生,满目新绿,田野间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春耕就开始了。那时生产队的男女劳力齐上阵,扶犁的、点种的、踩格子的,开始了春耕生产大会战。过去白城农村种地,属于传统生产方式。生产队把男女劳力搭配在一起,每4人为一盘架儿。一般情况下,每盘架儿两男两女。男劳力一个赶马犁杖或牛犁杖趟沟,一个背着点葫芦点籽,两个女的一个是扶拉子的(扶住拴在犁后,用两块木板合垅的器具),一个是踩格子的(将合垅的笼台踩实)。背着点葫芦点籽的一般都是农村老&庄稼把式&,因为点籽有许多说道,点稀了影响产量,点密了又长不开,种子放多了,会浪费,放少了,怕出不齐苗。所以控制撒种的数量和间距是要有种地经验的。我在农村念中学时,每年一到春耕的时候学校就放农忙假,学生要到生产队参加春耕生产劳动。虽说在农村一年当中种地的活不算是最累的,但我是学生还没成年,而且刚开始让我扬粪,就是用铁锨把冬天运到地里的一堆堆的粪扬撒开来。开春的时候,白城每天风都不小,扬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与粪土亲密接触,又脏又累,但是没办法,这一期间表现好坏还需要生产队长给老师写鉴定呢。那时参加春耕生产劳动感觉特别疲惫,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听见生产队长在外边吆喝出工的声音,真的不愿起炕。人们都说春困秋乏,春耕那阵子就是觉得觉不够睡,天天从地里回来倒在炕上就能睡着。生产队长看我太累了,就让我踩格子,这时我近距离看到农村老&庄稼把式&用点葫芦点籽的全过程。他把种子装好后背上点葫芦,点葫芦对准犁开的沟,目光向下,步伐均匀,用一个小木棍&梆梆梆&地敲着,种子分散地撒下去,那声音非常有节奏,还不时引来布谷鸟的叫声。我跟在他的身后踩格子仔细地观察着,尽管穿着那种高帮农田胶鞋,鞋子里还是进了不少土。每天回到家里,脱了鞋能倒出一小堆的土。踩格子要比在路上走累得多,一走就是一天,到后来腿肚子都发软,每天都盼着太阳快下山,因为太阳下山,我们就能收工了。收工回到家里,虽然累得要命,但老&庄稼把式&用点葫芦点籽的&梆梆梆&声还响在耳畔,不时让我想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谚。
&&&&& 当下,白城农村种地都用上了播种机,使用了上千年的点葫芦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消失在乡村中难觅踪影。
&&&&& 独轮车
&&&&& 生命中有些记忆就像人生的一个音符,就是这些音符,点缀了自己的生活,让记忆充满温馨。独轮车,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与现代化的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相比是落后的,可是,这其中因有着童年美好的记忆,便给笨重的独轮车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 独轮车,顾名思义,只有一个轱辘。白城农村的独轮车与别的地方独轮车还不一样。别的地方独轮车轱辘大,轱辘安在车中间,而白城农村的独轮车轱辘小,车轱辘安在车前边。车身是木条做成一个框架的平面,框架后方的下面有两个腿,放在地上就形成支撑,两个腿一个轮三点成一个平面,可以在任何地形下稳稳停放。小的时候,我坐在独轮车上,听着独轮车&吱扭吱扭&地响着,小木轮亲吻着乡间小路上的泥土,小路两旁的打碗花、野菊花、蒲公英花在风中迎风招展,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偶尔狗尾巴草热情地伸过它青青的、毛茸茸的穗,从手心划过,那种痒痒但又是何等的愉悦碰着手臂直达我的心底。童年的时候,我对推独轮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人不用独轮车的时候,我就推空车练练手,推独轮车看起来很简单,可我劲小,掌握不了平衡,一推就倒,弄得院里鸡飞狗跳猪叫。但时间长了,我就知道了应该如何掌握车的平衡,再推车时就运用自如了。一天,我家的独轮车放在院子里,与我玩耍的弟弟非让我推他不可,于是我就将小弟弟放到车上,可刚走几步,碰上了猪槽子,一下将弟弟摔在车下。在屋子休息的父亲听到车倒的声响跑了出来,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把车扶起来,将我与弟弟一起放在独轮车上,在院子里来回推着转圈,至今我还能清晰地回想起父亲的笑容和农家小院传出的欢笑声!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放学回家后,开始推着独轮车帮家里干活。妈妈到田野摞猪菜,我就推着独轮车跟着,什么徽菜、苋菜、刺菜、蚂蚱菜、苍耳子、苣麻菜、婆婆丁,一会儿就摞一麻袋。我和妈妈将一麻袋猪菜放到独轮车里,然后,&吱扭吱扭&地推回家。到了冬天放寒假,我和弟弟推着独轮车到草甸子、野地里拣牛粪。我在独轮车放上大蒎筐,拾到冻牛粪就放到大蒎筐里,装满后独轮车非常沉,往回运时,弟弟在前边拉,我在后边推,左摇右摆,上颠下颤,上坡后沉,下坡前沉,不能歪倒、不可散落,重心在不断地改变。路过路况不好的羊肠小路,每前进一步都需用吃奶的力气,尽管使出全身解数,我仍然乐此不疲。为啥?因为那时谁家有个独轮车不亚于现在有台&小四轮&,那独轮车不但是劳动工具,也是我们孩童的娱乐工具,就像现在家里那台轿车似的,瞅着高兴,心里舒坦。
&&&&&岁月在消逝,童年像一朵离我而去的白云飘走了,可是,父亲用独轮车在农家小院推着我行走的情形,在闲暇的时候,依然会随着阵阵微风浮现在我的眼前!
&&&&&随着都市的繁华和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童年的独轮车早已在现今农村的劳动工具中悄然退出自己的历史舞台,就是在白城偏僻的农村也难寻觅它的身影了。可是它给我童年带来的快乐和成长却深深埋在我心中,不时地告诉我人生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若说人生是一次旅行,而独轮车则是我在旅途中一份难得的坐骑。此时,我突发灵感,信笔吟出一首小诗《独轮车》:
小小的独轮车,
在开着野菊花的乡路滚过。
它载着日月,
它载着霜雪。
吱吱呀呀,
唱着一首首孩童无字的歌。
小小的独轮车,
在飘着白云的田野滚过。
它载着希望,
它载着生活。
吱吱呀呀,
碾出一道道孩童难忘的辙。
你虽然离我远去,
我还有话对你说。
你虽然已无踪影,
在我心中却永不磨灭。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