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津高考历史史模拟卷考了52分怎么样?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977套总数:5591175套专访:3142部会员:298765位
当前位置:
&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8次
资料类型:模拟/摸底/预测
文档大小:278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校模拟考试
文综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题,总计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从右图能够推断出的历史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象栩栩如生,反映出中国绘画开始走向成熟
B.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C.展现出长江流域生产生活的状况
D.反映了我国制瓷业的高度发达
2.北宋科技史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责任内阁制
4.“镇江军民英勇抗,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中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且,震动了当时的欧洲。恩格斯曾经极其热情地赞扬镇江英雄们的勇敢和锐气,歌颂他们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并且,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5.“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既。……凡在国人,无不崇仰。……虽顽寇尚未戟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毛泽东(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封信有利于协调中共在敌后的军事行动
B.这封信是中共为挽救民族危难采取的重要举措
C.这封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
D.这封信是基于蒋介石的地位及其坚定的抗日态度所写
6.“……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A.1917年
7.《中国文化概论》载:“……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此二人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不包括
A.借助孔子思想来反对封建特权
B.借助孔子思想来抨击等级制度
C.借助孔子思想来构建和谐社会
D.借助孔子思想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主席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于敏是第三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弹一星”元勋。这也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在连续7年授予两人后,今年首次授予一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则材料最主要说明
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
B.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C.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9.右图所反映的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力争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C.推动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D.反映了亚非人民的发展要求
10.“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这段话反映了
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传播宗教信仰成为冒险家们向外远航的动力
C.西班牙与葡萄牙借助新航路开始了殖民扩张
D.经济全球化的开始与国家行政的介入有关系
11.以下说法,与1911年“保路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①孙中山抓住机遇 ②詹天佑不甘沉沦 ③袁世凯磨刀霍霍 ④清政府出卖路权
二、非选择题(总计56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12.(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大显,人才辈出,风气大变。“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汉书·循吏传》)
——摘编自袁庭栋《天府的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说明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其贡献。(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周永生《经济外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日)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邢厚媛《国际商报》
(1)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外交的基本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12分)
(3)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8分)
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校模拟考试
文综 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 B A C A C D A D D
12.(24分)
(1)特点:“官师合一”(教师监管教学和国家事务);教学场所兼行国事。(2分)
变化:平民教育兴起;私学出现并迅速发展。(2分)
原因:分封制瓦解;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壮大;哲人、学者投身教育。(4分)
(2)察举制。(2分)原因:通过太学求学、中央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2分)
(3)特点:主动性(派遣学习)、示范性(言传身教)、实践性(各地实践)(3分);贡献:教育选拔出大量人才;推动了蜀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5分)
(4)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推动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4分)
13.(22分)
(1)经济外交活动为本国利益服务。(2分,答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外交手段同样给分)
(2)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4分)
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8分)
(3)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
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分)
14.(10分)
(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2分)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2分)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分)
(2)“东西”:苏台德区。(1分)政策:绥靖政策。(1分)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2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 2014天津市和平区高考历史第四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温馨提示:考试用时150分钟。本试卷包括第I卷()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公元前9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古希腊和古中国均在思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轴心时代”两者的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这是指& A. 摆脱原始宗教的束缚& B.用哲学的思维、道德的视角认识世界& C.奠定各自文化形态的基础& D.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2.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体现了“工商立国”的思想& B.反映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C.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D.肯定了商人的作用3.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的最大比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 C.国家疆域辽阔和社会相对稳定& D.对外贸易顺差和商品经济发展4.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最贴近材料的是&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截然相反的5.“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材料所述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 《百年孤独》6.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提出& A.又一次打破了思想束缚,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B.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C.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9.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下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 -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0.下图为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 C.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D.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11.拿破仑一贯认为宗教可以为他的统治服务:“我从宗教看到的不是化身的奥秘,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秘密”,为此他& A.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B.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C.尊重各国的宗教文化传统& D.继承启蒙思想,反对天主教会第Ⅱ卷注意事项:&&& 本卷共3题,共56分。&&& 国家安全是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 12.(20分)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曾多次否决修葺长城的奏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1691年他说:“泰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熙认为的最重要的守国之道是什么?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思想?举例说明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的贡献。(5分)&&& 材料二& “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英)罗得斯1895年&&&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得斯所发言论的背景?(4分)这种观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1931年&&&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的原因?(2分)前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3分)其结果如何?(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看法。(2分)&&&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民族、种族的观念。13. (19分)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摘选自《新唐书舆服志》&&&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在古人看来“中国”有哪些特征?(3分)对这些特征的强调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 吾同胞今日之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者,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也。其土则秽壤,其人则 种,其心则兽心,其俗则毳俗,其文字不与我同,其语言不与我同,其衣服不与我同。&&& ――邹容《革命军》1903年&&& (2)材料二中的“政府”是指哪一政府、“部落”又是指哪一民族?(2分)《革命军》为什么刻意渲染该“部落”与“黄帝神明之子孙”的所谓差异?(4分)&&& 材料三& 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和为一体,……但愿五大民族相爱相亲,如兄如弟,以共赴国家之事。&&& ――《国父全集》第二册&&&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不同?(2分)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有什么意义?(2分)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又做了怎样的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古今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带给你哪些启示?(2分)&&&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剧烈调整的世纪。14.&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着听战报罢。& ”&&&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二& “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 ――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1922年&&& (1)材料一、二表达了“一战”以后时人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概括他们的观点。(6分)&&& 材料三 20世纪,资本主义由于内在矛盾的激化,不仅导致空前未有的世界大战和世界经济危机,而且导致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与资本主义脱钩的另一条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是30年代德国、日本、意大利脱离凡尔赛和平体系,走上法西斯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两次分裂既使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也推动了传统资本主义模式的大修正与新发展。&&& ――摘自罗荣渠《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前瞻――从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之外,又出现了哪几条新的发展道路?(3分)(3)针对材料一、二指出的问题,后世资本主义分别进行了哪些有效的调整?(8分)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2013年广东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横排版)[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3年广东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横排版)[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高考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