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乔布斯 创造需求创造苹果的理论来揭示哲学的作用

当前位置:
>>>(23分)材料一:“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创造了我们的..
(23分)材料一:“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创造了我们的科技神话,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史蒂夫·乔布斯的逝世,再次引发人们对苹果公司成功经验的探讨。经验一:产品设计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苹果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切以满足消费的核心需求为出发点。把原来纯粹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让复杂的技术变得为大众所理解,让产品的操作更简单、设计更有品位。比如在设计iPad的时候,用户或许会表示“我需要更轻薄、一键开机,待机时间长、操作更方便的笔记本电脑。”事实上,在一些技术产品方面,苹果公司都是后来者,但苹果公司敢于、善于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创造出全新的产品,苹果的秘诀在于通过整合资源,引领改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竞争优势。经验二:每周两次匹配的设计会议。每周,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都要在一起开两个不同的会议。一个是“头脑风暴会议”,大家把各种疯狂的想法说出,完全不受限制,不管是新产品特性还是对已有产品的改进,大家都畅所欲言。另一个会议是“生产会议”,与头脑风暴截然相反,这个会议要把选定的疯狂想法尽可能细化,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两种会议在整个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反复切换着。最后按“从10-3-1”的流程选出一个最终产品。“乔布斯在位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否决大家想出的绝大部分创意,而使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于其中两三个创意并将之变成现实。”经验三:苹果卖的不是产品,是体验,是梦想。“销售圣经”里最重要的一条是——你推销的是煎牛排时的滋滋声,而不是牛排本身,因为是滋滋声让人流口水。苹果专卖店提供的也是这样的滋滋声:城市中心的繁华位置,极简完美风格的专卖店里,了解和享受各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激发了人们对苹果产品的期待,也激发人们内在的天赋、梦想和野心,由此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和对苹果产品的追捧。材料二:企业的领导者们都在寻找新的、创造性的途径来推动他们各自的品牌成长。有人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学到很多。也有人认为,这个商业天才的一生,我们难以复制,世上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乔布斯。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苹果的成功经验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6分)(2)结合材料一,分析“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的唯物辩证法依据。(9分)(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8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1分)苹果公司关注并了解和掌握消费的核心需求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1分)头脑风暴会议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生产会议体现了意识的自己选择性和计划性。(1分)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分)苹果创造了一代代产品,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能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1分)苹果的体验营销激发了人们对苹果产品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激情,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分)(2)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促使新事物的成长。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开创先河。(3分)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乔布斯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思路,敢于、善于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创造出全新的产品(3分)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苹果把原来纯粹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由头脑风暴会议到生产会议,乔布斯以他极具批判性革命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推动了苹果产品的一代代革命。(3分)(3)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苹果的成功经验源自他的成功实践,在实践检验和发展成熟起来的,值得借鉴和学习。(2分)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分)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会变成谬误。苹果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因此是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2分)③真理性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所以乔布斯的成功经验可能不能复制,但是可以超越的。(2分)本题以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1)可以从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自己选择性和计划性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2)可以从发展的实质,辩证的否定的实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3)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性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方面回答。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3分)材料一:“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创造了我们的..”主要考查你对&&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意识:(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2)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3)意识从性质上来看,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于客观存在,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能说“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着质的区别。这些区别说明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5)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2)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具体感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形式。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属性的概括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间接的但又是更为深刻的反映。具体感受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抽象思维与具体感受的区别只是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3)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23分)材料一:“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创造了我们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3328253800158132285572289424251248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高考-生活与哲学-考点+试题重点.doc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生活与哲学
注意:哲学复习时刻要注意理论范围,做题时先审题,按照题目要求的范围作答。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   区别: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特点 零散、自发形成的 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A.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B.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错误倾向 A.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B.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典型例题】
(2010江苏卷)24.“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 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012江苏2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广东省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广东省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 B 上述古语的意思是:如果不知道廉洁,就会贪得无厌,无所不取,如果不知道耻辱就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这体现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C说法错误,应该是先行后知重在行;D与材料无关。2.(2012?天津文综,9,4分)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B 材料中乔布斯的成就在于他对于苹果公司的创新贡献,④符合题意;乔布斯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上,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是提供具体的方法。故选B。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比较哲学世界观含义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是零散的、朴素的联系哲学和世界观都是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观均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2.世界观与方法论比较世界观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2012?江苏单科,25,2分)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解析】 选A。本题以快节奏生活时代中的“慢生活”为背景,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理。从提出的“慢生活”理念,到被人们接受,到从事“慢餐饮”“慢运动”,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正确;B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来源于实践;C说法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强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与本题无关。【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先接受理念,后加入行列,强调观念影响行动。二、哲学与具体科学哲 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1.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而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2.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夸大哲学,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否定具体科学特殊性的“代替论”,又要反对那种完全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企图取消哲学的“取消论”。三、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1)哲学并非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非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2)哲学不论如何正确、科学,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只能是影响,不能说决定作用,否则就夸大了哲学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四、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3.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1.(2015?山东潍坊质检,18,2分)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当时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答案】 A 在实践中对天人关系的探索与思考促使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因而A符合题意;B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表述错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D错误。2.(2015?江苏苏州期末,20,2分)“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 题干材料强调哲学及意识的产生,并未涉及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的作用,因而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无关。3.(2015?山东潍坊调研,24,2分)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B 题干材料强调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必然联系;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④表述错误。4.(2015?广东江门高三调研,33,4分)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改造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才是科学的认识C.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答案】 D “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体现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体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D正确;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说法错误;A、B与题意无关。5.(2015?浙江杭州一模,9,2分)有人说:“哲学让我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拾取爱和智慧,让它们凝成我前行的助推器”。也有人说:“哲学是人的第三只眼睛。”这些表述从一个侧面说明( )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离开了哲学,具体科学就会干涸和枯萎【答案】 C 题干材料强调哲学对于生活的影响,C符合题意;A与题干主旨不符;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B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法过于片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D错误。1.(2015?江苏单科,27,2分)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 某实验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表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符合题意;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③说法错误,认识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必就能认识规律。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回答下题。2.(2013?重庆文综,12,4分)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答案】 A A正确,日本的侵略历史是客观事实,安倍晋三的言论否认了客观史实,所以是唯心主义观点,故A入选;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2011?上海单科,21,2分)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答案】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一个“对子”,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毛泽东的观点说明世界充满矛盾,而杜林则否认矛盾的普遍性,故选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排除A;世界观是“想法”,方法论是“做法”,排除B;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归根结底是唯心主义,D排除。4.(2011?广东文综,32,4分)“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答案】 C 材料中引文认为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自然从来不飞跃”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A;“物理不外于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B;“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是说运动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原则,是一种辩证法思想,但未体现唯物主义,排除D。故选C。5.(2011?上海单科,19,2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A “元气”属于物质范畴,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B、C、D与题意无关,排除。一、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和内容(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图示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科学回答。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2013?天津文综,7,4分)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解析】 选A。“新发现”说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切题;B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切题;题干不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排除C;D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非对世界的惊异。【点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也就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要注意区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与“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两者的不同。前者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后者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点世界本质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观唯物的、朴素的辩证法,没有科学依据唯物的,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缺少辩证法思想既唯物又辩证不同点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抹杀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既唯物又辩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缺少辩证法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唯物又辩证)历史使命解释世界实践性是其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不仅要说明和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2013?福建文综,34,4分)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解析】 选C。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点拨】 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判断,要注意它的时代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哲学观点、西方近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思想家的哲学观点,均属于古代的范畴,它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要注意它的时代是“近代”,即近代工业革命产生以后,它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反映、能动反作用),不是被动的反映,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区别代表人物及观点联系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唯心主义。(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014?山东文综,33,4分)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解析】 选C。朱熹的观点认为理决定事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符合题意。【点拨】 客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是各种封建迷信、“神秘主义”,如“吉利的”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就意味着吉利,而“4”就意味着“死”;姓“裴”就意味着“赔”;婚丧嫁娶要选取好日子等。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把某种真理视若神明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过分相信经验的“经验主义”,把主观的认识当作工作的出发点的各种做法,如按图索骥等。四、哲学史上的两大阵营和“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联系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图示如下:1.(2015?山东潍坊调研,21,2分)根据天文专家的预测,日晚,我国所有天气晴朗的地区都欣赏到了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而在古代,人们是不能准确预测月食现象的。这表明( )A.世界的本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C.思维与存在有时不具有同一性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立的【答案】 B 天文学家可以预测日全食,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B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表述错误;D与题意无关。2.(2015?江苏常州期末,25,2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与之最一致的观点是( )A.气者,理之依也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答案】 D 题干材料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符合题意;A认为理依赖于气、C认为神依赖于形,均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认为“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3.(2015?山东潍坊调研,22,2分)下列观点与右面漫画中观点属于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答案】 D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而D认为仁义礼智是我本身固有的,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A、C两项并未涉及世界本原问题,不属于哲学基本派别问题;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4.(2015?浙江重点中学联考,31,4分)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①理在气先 ②按图索骥 ③我思故我在 ④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 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认为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见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①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②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5.(2015?江苏苏州一模,21,2分)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右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 题干材料强调命、运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③中“决定性因素”表述错误;把命、运当作人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①排除,②入选;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6.(2015?广西梧州调研,20,4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一观点( )A.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主观精神B.强调中医治病要抓主要矛盾C.认为阴阳是神明的外化和表现D.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答案】 D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阴阳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符合题意,排除A;“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是根本、本质,指阴阳,并非主要矛盾,排除B;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如神明)的外化和表现,排除C。(2011?海南单科,18,2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使命来看,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使命,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单纯的研究时代,强调改变世界,改变现实,①错误;③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实践性。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直...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布斯的哲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