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干涉相消条件为什么没有用到声反射 半波损失失

劈尖干涉的半波损失为什么是2ne+λ/2,而不是2ne-λ/2呢,上表面没有半波损失,下表面有,也就是说下表面的反射光比上表面的长了2ne,但由于存在半波损失,就没有2ne了,而是2ne-λ/2,这是我的理解,请问错在哪里?
★柒柒0434
(1)半波损失只存在反射光束(注:这里反射指的是入射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时的反射),折射光束并不存在半波损失(2)劈尖干涉中相干光束:第一束光来自“空气3”上表面的反射,这束光不存在半波损失;第二束光来自“空气3”下表面的反射,这束光存在半波损失.因此考虑空气膜上下两束的干涉时需考虑半波损失(即附加光程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惑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请问劈尖干涉中为什么要在光程差上加λ/2第一条在上表面反射应该有半波损失,另一条在下表面反射有半波损失,所以感觉其差应该没λ/2的损失了
dhlgycsb125
第一条应该是劈尖的上表面反射,是从光密到光疏介质,没有半波损失的
第一条不是从空气到玻璃吗?
不是,应该是从玻璃到劈尖内空气的方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劈尖干涉为什么上表面反射没有半波损失,一直找不到答案,
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光才会有半波损失.劈尖干涉的上反射面实际上是上面玻璃的下表面,是从玻璃射(光密)向空气(光疏)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关于光在反射时的半波损失问题
1.半波揖失周题上所存在的矛盾 在一般的光学教科害中,当豺湍到反射光所产生的干涉现象时,例如,光驻波、洛埃规、牛顿圈、迈克耳孙干涉仪等,必然会涉及光波在两种不同媒臂界面上反射时的周相变更尚翅,即所鹉“半波揖失”尚题。在光学教科奢中,一般沿用这样的一个概念:光在光疏媒直(如空气)中傅播,遇到光密媒置(如玻璃)而被反射时,周相将变更180。;反之,光在光密媒置中傅播,遇到光疏媒霄而被反射时,没有180。的周相变更。我俩知道,光在反射时的周相与强度的变化,很难利用筒单的概念加以蒲蔽。光反射的祥知理希,早翅菲涅耳用他的光之弹性固体以太瀚解决了。弃茸涅耳的理谕桔果,可么用四个公式表达出来。人侧把这四个公式咚做菲涅耳公式。非涅耳公式和后来进一步鳌展的光之电磁理希的桔果是完全一致的。 把入射光的扳幅矢量A(按光之电磁理谕和后来的实瀚桔果,引起光感觉的客体就是电爆E,因此,A的方向是与一定时刻E的方向相同,A的大小等于E振幅的大小)分解为两个成...&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张静江先生在《大学物理》(2 0 0 0年 4月 ,第 2 0卷第 4期 )上发表了“关于光在介质表面反射的半波损失问题”[1] 的总结性文章 ,指出“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了” .笔者对这类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 ,认为该结论下得早了点 .现拟就“π相位突变”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1 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中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首先 ,仅依据反射光与入射光电矢量E ′1、E 1的两个分量E ′s1及E s1和E ′p1及E p1的方向相反 ,就据此判断两电矢量E ′1、E 1反向而有“半波损失” ,则大欠妥当 .因如果E  ′s1及E  s1和E  ′p1及E  p1的大小不成比例 ,则E  ′1和E  1不可能反向 .见图1.其次 ,在研究这类问题时 ,一般都假设入射光是平面偏振光 ,但在具体讨论时却根本不考虑电矢量偏振方向的影响 ,因此得到的结论是不全面的 .如文献 [2 ]中所指出 :“这里的正...&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关于半波损失即光在介质表面反射时发生相位变π的问题 ,在光学教学中长期习惯于简单地表述为 :“光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反射时有半波损失 ,而光由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反射时没有” ;对于薄膜上下表面所反射的两束光则归结为 :“当薄膜折射率与其上下方媒质的折射率关系是依次增大或减少 (即n1 n2 n3)时没有半波损失 ,而当薄膜的折射率同时大于或小于其上下方媒质的折射率 (即n1 n3或n1 n2 n1 ) ,反射光无论垂直振动方向还是平行振动方向都和入射光相反 ,因此有半波损失 ;而当光在光疏媒质上反射时 (n2 n1 的情况 ,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得出反射光发生了半波损失的结论 ,并明确指出不能把这个结论无条件地加以推广而作出一个不完全普遍成立的结论 ,即 :光在光密媒质上反射时将发生半波损失 ;而在光疏媒质上反射时则无半波损失 .4)对于斜入射的情况 ,就透明的平行板(透明薄膜 )两个表面反射光的干涉问题得出这两束反射光之间存在...&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 半波损失问题在一般的光学教科书中光反射时的半波损失问题 ,用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波作为入射光 ,因为普通光源发出的是自然光 ,按平均效应的办法把自然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电矢量随意选定了任何两个互相垂直的分矢量的大小 ,一个垂直入射面 As1,一个平行于入射面 Ap 1。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 ,自然光可以看作是接踵而来的许多方位角为不同值的偏振光。入射时入射光的振动方向和反射光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是与方位角有关的 ,于是 ,不同瞬间的两个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有不同的值 ,可为平角、钝角、直角甚至锐角 ,这就谈不上反射瞬间的确切位相变化了 ,那么无法谈光反射时的半波损失问题。正确的作法应该把普通光源发出的自然光通过光学仪器改造成能够在某一时刻唯一确定的光矢量 ,然后把合矢量分解成沿着传播方向垂直的玻面上两个正交的分矢量 As1和 Ap1。这里又强调指出 ,由于上述错误 ,一般教科书中光反射时的半波损失问题只说明了...&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关于电磁波的半波损失在其有关学术领域中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内举行的有关学术讨论会中,对该问题的争i一仑重新激烈起来,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用非涅耳公式解释电磁波传播至两介质的界面时发生的物理现象半波损失。 所谓半波损失,其实质是相位改变二,即电磁波经界面反射后,反射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的振幅反号,亦有二的相位差。相位的改变取决于具体问题的边界条件。反向二对 入击,,、l/二rJ、争、;.户,:,,月t、卜;,」。,甘、。,卜卜入;、、t二军lt应令一的光程岛’于一’卜反g于过程中真实失去寸的光程。 经典电磁理论认为,光l1lJ电磁波是横波。当光从一介质入射到另一介质的介面时,其电磁场就极化另一介质产生偶极子,从而激发电磁场形成反射波和折射波。如果两介质分别是均匀的且足够大,则可用数学表示E oei(l又.r一‘1‘)-一卜一)且(K .r_。、a)i(Kl,一r一门eC 住U八比,II一E一E 一一一一 一一,I,峥...&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在一列波(可以是机械波也可以是电磁波)从波疏介质传递到波密介质表面并发生反射的过程中,如果反射波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波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方向恰好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半波损失。对于一列独立的波来说,根据波动理论,波的振动方向变化等效于波在传播空间中发生了一定波程的移动。如:对于沿x轴方向传递的波y(x,t)=A cosω(t-ux+φ0,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空间坐标下,它的振动方向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使得波源的能量从波源不断流出。左图为某一时刻t0,一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的波形图。从波的定义我们知道,某一时刻的波形为波源经过一定时间,在传递空间中各处的振动模式。然而,当该列波从波疏介质传递到波密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时,波形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如下图2所示。在图中实线表示入射波,虚线表示反射波,点线表示如果没有波密介质时该波继续传图1Y uOXt=t0在目前流行的各种大学物理教材中,对于入射波y(x,t)=A cosω(t-ux...&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在光波的干涉中,通常采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来改变光波的传播路径,从而引入了产生干涉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两束光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就决定了它们相遇时的位相差,也就确定了该点的光强。干涉公式中,明纹条件就是两束光相遇时同相叠加,对应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暗纹条件是两束光相遇时反相叠加,对应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可见在光的干涉中,光程差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在光程差的计算中,除了考虑两束光的实际传播路径不同所引入的光程之差外,还有考虑光在介质分界面反射和折射中所引入的相位突变。当相位突变为±π时,对应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因此这种相位突变又称为半波损失。相位突变的值并不一定总等于±π,它可以是[-π,π]之间的任意值,对应的光程差也并非总是半个波长。因此半波损失是一个近似。即使是我们所熟知的存在半波损失的情况下,实际的相位突变也不一定就是±π。光在反射和折射时为什么会有半波损失呢?这和光的电磁本性有关,电磁波的电场在电介质两侧要满足边界条件...&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牛顿环半波损失是什么?_百度知道
牛顿环半波损失是什么?
  牛顿环的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再进入玻璃,所以产生了半波损失。  媒质密度和波速的乘积称为波阻。波阻大的媒质称为波密媒质,波阻小的媒质称为波疏媒质。  波从波疏介质射向波密介质时反射过程中,反射波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波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相差半个周期,这种现象叫做半波损失。  从波动理论可知,波的振动方向相反相当于波多走(或少走)了半个波长。入射光在光疏媒质中前进,遇到光密媒质界面时,在掠射或垂直入射2种情况下,在反射过程中产生半波损失,这只是对光的电场强度矢量的振动而言。如果入射光在光密媒质中前进,遇到光疏媒质的界面时,不产生半波损失。不论是掠射或垂直入射,折射光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的振动方向,永远不发生半波损失。  光的干涉现象是有关光的现象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只要涉及到光的干涉现象,半波损失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光在不同介质表面反射时,在入射点处,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来说,可能存在半波损失,半波损失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干涉花样,来得到验证。  在洛埃镜实验中,如果将屏幕挪近与洛埃镜相接触。接触处为整个装置的对称中心,两束相干波的波程差应为零,但实验发现接触处不是0级明条纹,而是暗条纹。这一事实说明洛埃镜实验中,光线自空气射向平面镜并在平面镜上反射后有了量值为π的位相突变,这也相当于光程差突变了半个波长。  光在反射时为什么会产生半波损失呢?这和光的电磁本性有关,可通过菲涅耳公式来解释。  在任何时刻,我们都可以把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矢量分成两个分量,一个平行入射面,另一个垂直入射面。有关各量的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依次用指标p和s表示。以i1、i1& 和i2分别表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它们确定了各波的传播方向。以A1、A1&、A2来依次表示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矢量的振幅,它们的分量相应就是Ap1、Ap1&、Ap2和As1、As1&、As2。但由于三个波的传播方向各不相同,必须分别规定各分量的某一方向为正,这种规入射光在光疏介质(n1小)中前进,遇到光密介质(n2大)的界面时定可任意(只要在一个问题的全部讨论过程中始终采取同一种正方向选择)。  半波损失理论在实践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如:检查光学元件的表面,光学元件的表面镀膜、测量长度的微小变化以及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光在被反射过程中,如果反射光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对入射光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方向恰好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半波损失。从波动理论知道,波的振动方向相反相当于波多走(或少走)了半个波长的光程。入射光在光疏媒质中前进,遇到光密媒质界面时,在掠射或垂直入射2种情况下,在反射过程中产生半波损失,这只是对光的电场强度矢量的振动而言。如果入射光在光密媒质中前进,遇到光疏媒质的界面时,不产生半波损失。不论是掠射或垂直入射,折射光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的振动方向,永远不发生半波损失。
将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放在一块玻璃平板上,用单色光照射透镜与玻璃板,就可以观察到一些明暗相同的同心圆环.圆环分布是中间疏、边缘密,圆心在接触点O.牛顿环是典型的等厚薄膜干涉.平凸透镜的凸...
半波损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消干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