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林和陶克林速腾 和途安哪个好好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简析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威塞克斯世界”.pdf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73
姓名:贾培
电话:1座机电话号码63
E-Mail :jiapeibx @
学院:文学院
座机电话号码73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威塞克斯世界”
学科专业名称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申 请 人姓名
导 师 姓 名
郎晓玲 副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0 年4 月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Ⅲ
绪论................................................................1
第一章 独特的威塞克斯...............................................4
第一节 真实的威塞克斯..........................................4
一、历史上的古威塞克斯王国...................................4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威塞克斯...................................5
第二节 复活了的威塞克斯 .......................................8
第三节 威塞克斯小说的地域色彩及在哈代创作中的地位.............11
一、地域色彩与地方意识......................................11
二、威塞克斯在哈代创作中的地位..............................13
“威塞克斯世界”的变迁....................................14
第一节 传统的田园牧歌..........................................15
一、灵性的自然..............................................15
二、纯朴的 “自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综述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退耕还林是我国最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这一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对工程建设中的政策措施和退耕农户的利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关系进行研究和论证,是工程有效地可持续实施的重要保证。该文根据相关文献,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工程的特点及其与林农利益关系、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目前的配套政策和技术措施研究、建设质量和效益评价等方面,就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中国论文网 /8/view-2278959.htm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4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是重要的生态建设项目。其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生态工程和社会工程,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密切关注,开创了我国生态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在生态建设项目中,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投资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事关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农户的利益增收和长远生计、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是根据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来的区域性林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是生态林业治理的一个核心工程,现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中国西部黄河及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业生产已由过去单一追求木材生产的经营思想转变为追求最大生态效益的经营思想。为了适应新的林业发展形势,营造稳固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   对退耕还林相关课题的研究,成为近10年来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报导文献数以万计。早在2004年,杨正礼就对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研究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1],刘志华在2007年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问题进行研究综述[2]。该文在收集整理一些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围绕退耕还林建设的意义、退耕还林和农户的利益关系、退耕还林的配套政策措施、土地利用结构和粮食生产变化、退耕还林效果评估、退耕还林技术措施等方面对部分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将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成果概述   1.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掀开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新征程,其源自生态问题,但其重大意义远远超出生态建设范畴,其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决策。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林草面积新增3 200万hm2,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4.5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根据刘琳瑛对四川省退耕还林意义的阐述,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二是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三是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四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3]。赵玉涛等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及社会影响研究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深远:一是退耕还林惠及亿万农民,是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二是直接惠及农村,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是促进农民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转变[4]。   1.2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及其与林农的利益关系   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参与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利益需求是不一致的:政府的目标是通过退耕还林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则是为了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事实上,退耕还林要想取得成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并使成果得到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这项工程及其政策认可和支持的程度[5]。因此,退耕还林与农户利益的关系成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中研究最为广泛的课题。众多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从经济、政策和生态等角度,对退耕还林后的土地变化、粮食安全、农民收益、政策扶持等方面展开大量的调查研究。   刘丽萍等以贵州省3个地区的3个村镇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的影响、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5]。陈林霞等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对退耕还林效果进行调查,比较退耕前后农民人均年收入、劳动力转移等情况,指出总体上退耕后增加了劳动力转移,人均纯收入略有增加,但第一轮补助到期后,少数县因恶劣地理环境,95%的退耕户的生计受到影响[6]。   1.3退耕还林中的农民参与性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民利益生息相关,工程建设规划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国际项目管理经验表明,忽视主体利益的项目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或者不具备可持续性。现有对退耕还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林比重、技术问题、配套保障措施、粮食安全、粮食兑现等方面,对农户决策行为和反应机制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杨军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中农民选择权认识进行分析[7],郭果花也对退耕还林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进行探索,表明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指令性的管理方法难以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和利益,行政干预的方式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参与式方法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激励农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8]。   1.4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粮食安全有3层含义:一是充足的供给;二是稳定的供给;三是可获得性。退耕还林后,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骆进仁对甘肃省不同类型地区退耕还林条件下的粮食供给进行研究,提出退耕还林绝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在贫困地区更应加重视对基本农田的建设,力争粮食自给[9]。谢晨从近年来退耕还林省份和非退耕还林省份的粮食生产总趋势及差异上,对我国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进行研究,指出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但不是我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它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微弱[10]。   1.5政策研究   在退耕还林建设中,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条例》,使退耕还林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管理[11-12]。   李燕凌对退耕还林公共政策评估进行综述[13]。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配套荒山造林1 4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 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 870个县、3 200万户农户、1.23亿农民。杨时民对四川、贵州两省进行调研,提出“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或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14]。   1.6技术措施和建设质量研究   1.6.1科技支撑方面。从本质上讲,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植被恢复工程,其造林绿化任务大多集中在山高坡陡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适生树种较少,建设难度很大,迫切需要科技的强力介入和支撑,以尽快突破困难立地造林和水土流失控制的技术瓶颈,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对此,安徽省在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方面进行一系列探讨,在治理模式、造林技术、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组装配套一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进行推广应用[15]。
  1.6.2整地技术措施。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再造秀美山川。而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基础是造林整地,只有科学的标准化整地,把跑水、跑肥、跑土变为集水、集肥和集土,才能保证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高成活、高生长和高效益,实现退耕还林的目的,否则就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了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地造林整地,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一些研究。郭兴顺等提出在陡坡地上采用状式隔坡水平沟整地、穴状式卧牛坑整地,在人工梯田上采用槽状式整地,在坦坪地上采用漏斗式整地[16]。   1.6.3新技术的应用。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监测中,应用GIS技术和3S技术[17-18]。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于退耕还林规划,具有方便快捷、可信度高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这将对实施贫困山区开发战略、推动全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3S 技术,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监测,可以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3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借助RS技术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更新GIS数据,并借助GPS定位技术目标点以及目标区域的精确坐标,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和监测。   1.6.4适地适树的问题。适地适树是造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立地条件差异显著。各地开展相应的适地适树研究。张景光等对甘宁蒙陕退耕还林(草)中的适地适树问题研究,指出在退耕还林和造林过程中应该遵循生物气候带原则,演替前期植物种与演替后期植物种搭配,浅根系植物与深根系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种的选择应该坚持立地条件与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适应,与地带性特点相适应,与降水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相适应,做到“林水平衡”,要与植物群落的演替特征相适应[19]。   1.6.5质量评价方面。质量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为了评价退耕还林建设质量,国家林业局杜纪山等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20],依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质量检查项目,划分质量指标评分标准,用以核查和评估工程建设的质量。   1.7退耕还林的效益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迅速递增,政府有关决策和执行部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对工程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如何评价这一工程的有效性,包括经济乃至生态层面的可持续性,成为学术界最活跃的重要研究课题[2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工程实施后的效益与影响的争论没有间断过。大部分观点认为,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有目共睹,各地也不乏这方面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也有人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时间还较短,大部分造林还处于未成林和幼林阶段,还难以准确的评判工程实施效益,已公布的一些点或区域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难免有尺度扩大的倾向。甚至还有观点认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但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即国家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得到巨额的效益回报,反而是与我国当前实行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背离,对我国的耕土安全和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家为退耕还林投入的巨额资金还为一些地方造就腐败的温床[4]。   杨旭东拟定一个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层次体系,以湖北省秭归县中坝村的调查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最为显著,工程建设初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和林木的生长,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将更加明显。同时,要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必须培育与工程相关的后续产业,大力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21]。   国家林业局黄东等发表2008年对退耕还林工程县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经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退耕县、100个村和1 000个农户进行7年连续固定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能有效地减轻陡坡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危害,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退耕还林的直补政策是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的核心,但在新形势下,对于巩固成果需要进行完善。监测结果显示:经历10年建设历程的退耕还林,证明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沙地合理地利用和改变耕作方式是最有效的,能够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使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具体体现的成功典范。同时,在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仍是一个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最多的浩大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还要更深层次考虑退耕农户对退耕地经济利益诉求问题,即退耕农户“毁林求生,伐木求财”的森林保护与利用平衡问题仍没有破题,如延长补助标准低、农业补贴政策冲击、退耕地预期经济收益低等一系列涉及到土地利用比较效益问题都将是影响巩固成果的关键,迫切需要进一步出台提高退耕地经济收益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退耕农户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持续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2]。   贵州省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期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监测进行研究评价,社会经济效益总的情况: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二是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三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人口流动,提高人口素质[23]。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结果:通过对全省退耕还林10个生态效益监测网络县设置100个坡面固定样地,以及5个典型县16个坡面径流场各生态指标2年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退耕还林后监测区各生态指标的改善情况如下:退耕后2年内土壤侵蚀模数和流失量减少78%,监测区植被覆盖率由12.4%增加到38.7%,平均综合生态效益指数已由0.18上升到0.53[24]。   李春兰等以湖北省围场县和易县为例,从退耕还林后人均耕地和人均收入的变化角度对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07年,两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下降37.4%和14.1%,但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保持稳定,项目区农村人口从业率有所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幅较大,围县和易县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7.6%和46.6%,项目的实施使新型行业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生较好的效益[25]。   尹少华等以湖南省为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对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层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准则层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指标层为26项;对工程综合效益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生态效益占65.9%,社会效益占18.5%,济效益占15.6%,充分表明生态效益最为显著[26]。   根据赵玉涛等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目前确实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显著,但与工程建设初期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二是退耕还林已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短期内还不能实现良好预期[4]。   不同退耕还林治理模式产生的效益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报导。郝云庆等对北川退耕还林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通过对北川县退耕还林中林药、林茶桑、林草牧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监测,各模式在水土保持效应方面都显著优于其对照,径流量和泥沙量为各自对照值的1/3~1/2;泥沙流失量和径流系数大小顺序为:林草牧模式<林茶桑模式林药模式>林草牧模式。各模式的水土侵蚀模数为林药模式1 0510 t/(km2?a)、林茶桑模式1 036 t/(km2?a)、林草牧模式487 t/(km2?a),3个模式总计减少泥沙流失量近105 t/a,总计涵养水源超过105 m3/a,取得显著的生态效应,同时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7]。曾馥平等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剧以及石漠化严重的现状,筛选适合该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5种人工造林(草)方式和自然抛荒恢复模式,分析评价各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都使土壤肥力、生物生产力明显提高。对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自然抛荒,其次是牧草、板栗+金银花、毛竹和木豆,最差的是任豆;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牧草,其次是任豆、毛竹、板栗+金银花和木豆,最差是自然抛荒[28]。
  申强等对不同退耕态势下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比较,针对退耕态势差异较大的陕西省吴起县和米脂县在3个不同退耕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2个区域各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在不同退耕态势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2个区域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前后2个区域农地资源直接经济价值分别增长11 576.46、3 754.42万元,间接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107 946.19、4 624.11万元。2个区域在3个不同阶段直接经济产出价值与间接生态服务价值之比分别为1∶0.84、1∶2.63、1∶3.56和1∶0.41、1∶0.65、1∶0.56[29]。   1.8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硕果累累,但目前生态建设仍处在“相持阶段”的关键时期,更应该立足实际,在总结推广建设经验的同时,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正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深刻查找原因,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巩固和扩大工程建设成果。   蒋代书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不足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30]。不足之处:一是家底不清,规划缺失,工程建设运行失衡;二是政策不完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受影响。第1个不足表现在3个方面:①年度建设任务不定,计划安排随总性大;②工程建设选址布局不合理,建设内容比例失调;③工程建设程序侄置。第2个不足表现在7个方面:①退耕地定界不清;②政策兑现管理错位;③项目投资严重偏低,影响建设质量和成果巩固;④验收标准与退耕要求不符;⑤违规处理不到位;⑥决策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⑦后续政策没跟上,缺少巩固成果建设基石。   宋乃平等通过宁夏原州区的调查,探讨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31]。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长期大面积补偿国力难以支撑;二是退耕补助期限过短,不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三是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不利于稳定退耕农户的生计;四是退耕还林地产权安排使农民受益没有保障。   吴成亮等对退耕还林进行经济学的再思考[32],从产品收入弹性角度、农民角度和国家角度的经济理论分析,提出:对退耕还林的探讨和政策建议,离不开经济视角的研究,包括从产品收入弹性、农民和国家的供需和福利经济角度等。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取得森林资源明显增加、生态灾害有所遏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显著作用。但是为了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永续进行,实现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的最优,还需要从长期坚持、加大投入等方面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确定补助年限和数额,并拓宽渠道,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支 玲等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3],葛光文等以陕西省为例,对退耕还林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探讨[34]。   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研究展望   我国实施的第一期退耕地还林工程建设,从2000年开始启动试点,2001年全面展开,年进入建设高潮,年收尾。纵览目前的大量研究文献资料,无论是配套政策措施体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粮食安全生产关系、退耕还林的营造林技术措施、退耕还林发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效益、退耕还林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都主要是集中在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国家对退耕农户实行第一轮8年补助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退耕还林的初期研究成果。这期间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源自国家第一轮补助配套政策、退耕地营造的未成林地或幼龄林阶段产生的效果与农民利益关系的评价。   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性第一轮8年补助期满时,由于退耕还林地还处在幼林期,虽然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但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还处在弱势,多数边远贫困地区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依旧束缚于退耕还林地的政策补助。因此,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将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延长8年,即实行第二轮补助,但补助标准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减半。   随着时间推移,退耕还林营造的林分依树种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龄阶划分的不同,在2000年退耕还林试点初期培育的杉木类等速生树种按5年一个龄级已经进入近熟龄林期,其余的退耕地林分已经全部进入到中、幼龄林阶段。这一阶段与第二轮补助期同步,是研究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最关键的时期。对这一补助期间的补助标准对退耕农户生计和退耕还林地的安全能否产生影响、退耕地培育的中幼龄林分生长调查与林学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以及森林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的递增与退耕农户在国家断补助的时候能否实现收益等关系进行研究,应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事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败。   从研究中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中期效果,为国家各级决策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在即将开展的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调整配套政策和改进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真正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达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另外,从植物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地林分的植被结构、演替动态和种群生物量等进行研究,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   3参考文献   [1] 杨正礼.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基本途径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512-518.   [2] 刘志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林业,2007(2):5-7.   [3] 刘琳瑛.四川退耕还林:意义、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2003(4):25-26.   [4] 赵玉涛,余新晓,鲁少波,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及社会影响[J].林业经济,2008(2):21-23.   [5] 刘丽萍,李淑艳,高岚.退耕还林政策中农户利益分析――以贵州省三个村镇为案例[J].林业经济,2005(11):40-42.   [6] 陈林霞,何绍明.退耕还林效果调查――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林业经济,2008(6):42-44.   [7] 杨军,毛学峰.对退耕还林中农民选择权认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囗、资源与环境,):99-102.   [8] 郭果花.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J].林业经济,2006(6):78-80.   [9] 骆进仁.甘肃省不同类型区退耕还林还草条件下的粮食供给研究[J].农林科技,2004(5):78-80.   [10] 谢晨.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J].林业经济,2005(22):30-32.   [11] 张鸿文.大力贯彻实施《退耕还林条例》,不断开创退耕还林工作新局面[J].林业经济,2003(1):25-27.   [12] 李青松.从《退耕还林条例》谈现代立法精神[J].林业经济,2003(8):43-46.   [13] 李燕凌.退耕还林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3(9):35-37.   [14] 杨时民.关于退耕还林“十一五”政策建议――川贵两省退耕还林调研思考[J].林业经济,2006(9):7-10.   [15] 郭祥胜.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方案设计[J].林业经济,2003(9):22-23.   [16] 郭兴顺,陈全龙,樊小军.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效益型科学整地技术[J].林业经济,2003(4):27.   [17] 刘勇,刘悦翠,王得军.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监测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177-180.
  [18] 任晓辉,梁仁君,陈子玉.GIS技术在山区退耕还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7(2):175-177.   [19] 张景光,王新平.甘宁蒙陕退耕还林(草)中的适地适树问题[J].中国沙漠,2002(5):489-494.   [20] 杜纪山,陈应发,孔忠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10):58-60.   [21] 杨旭东.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案例分析――以湖北省秭归县中坝村为案例[J].绿色中国,2005(4):27-29.   [22] 黄东,李保玉,于百川,等.2008年退耕还林工程县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J].绿色中国,2009(9):65-73.   [23] 周红,缪杰,安和平.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阶段社会经济效益初步评价[J].绿色中国,2003(4):23-24.   [24] 周红,张晓珊,缪杰.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初探[J].绿色中国,2005(3M):48-49.   [25] 李春兰,谷建才,谭绪泉.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围场县和易县为例[J].林业经济,2009(10):47-49.   [26] 尹少华,朱玉雯,尹峰.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省案例[J].林业经济,2008(5):29-32.   [27] 郝云庆,王金锡,李力.北川退耕还林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6-19.   [28] 曾馥平,王克林.桂西北喀斯特地区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的效应[J].农村生态环境,):18-22.   [29] 申强,姜志德,王继军.不同退耕态势下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比较[J].农机化研究,2009(11):5-9.   [30] 蒋代书.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绿色中国,2008(8):9-10.   [31] 宋乃平,陶燕格,王磊,等.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J].水土保持研究,):112-114.   [32] 吴成亮,苏印泉,王立群,等.“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学再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58.   [33] 支玲,杨明,王焕良,等.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西部为例[J].林业经济,2009(5):51-57.   [34] 葛光文,李录堂,李焱超.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问题探讨――对陕西省吴旗县、志丹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经济,2006(11):33-3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杰德和途安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