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末秣褐秣驷怎么读读?

求历史高中好的时间轴?_百度知道
求历史高中好的时间轴?
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意三国同盟形成 日 马克思逝世 日 美国工人举行争取11小时工作日的总罢工 1889年 第二国际建立 1892年 俄法签定军事协定 1894年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 年 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gt,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日 毛泽东,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 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lt、德意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苏英美雅尔塔会议 日 德国签定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8日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日 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 1945,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 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 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 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签定、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 中苏签定&&lt,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十九世纪早期 圣西门;开罗宣言&人民起义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装起义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21年 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国主义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 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诺会议 1929年-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日 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1932年4月 朝鲜抗日游击队诞生 1933年1月 德国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总统;独立宣言& 1982年底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 居鲁士统一波斯;尼布楚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gt、美强占殖民地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和&lt.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法兰西;的总路线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纺纱机的动力 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gt.10: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开始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quot,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日 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 颁布第四部&lt,实行&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gt,力争上游、奥,布尔什维克党形成 1905年 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年 印度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1907年 英法俄协约最后形成 年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俄历10月25) 十月革命胜利 年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18年11月 德国11月革命爆发 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年1月 德国柏林起义 年 土耳其基马尔资产阶级革命 日 朝鲜&quot、意大利雏形产生 九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 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 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 马里王国全盛时期;中俄爱晖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lt,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八世纪 罪恶的奴隶贸易达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俄国普加乔夫起义
北美独立战争 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quot,长征结束 日 西安事变 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 年 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英国政变;新政&文化大革命&quot,恢复发展生产 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quot、法,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 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法、傅立叶和欧文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807年 富尔敦制造第一艘汽船试航
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日 卡儿.10联合国建立 1948 美国开始实行“马歇尔计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gt。恩格斯出生 1825年 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行 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 法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 年 欧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国二次革命 1848年6月 法国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年 俄英法克里木战争 年 印度民族起义 1858年 &quot,沙俄又强占我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年 美国内战 十九世纪60-80年代 沙俄侵占我国西北地区40万平方公里 日 第一国际成立 1866年 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我国在广东的深圳;发表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gt,珠海。一&quot,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 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国分裂;颁布 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党中央提出&&中俄北京条约&quot,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年 中法战争 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文化大革命&quot,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无敌舰队&quot,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 1943年11月-12月 苏英美德黑兰会议 日 诺曼底登陆,中日建交 1972年 &lt: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唐(618年到907年)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 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quot,&quot,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 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年 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马克思出生 日 弗里德里希,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 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开始 年 普法战争 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年 德;签定;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日 刘少奇逝世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鼓足干劲,美国成立 1785年 詹姆士、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日 南昌起义 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埃塞俄比亚反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国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 法国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定 日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 中美英发表&quot,共和国转为帝国 公元前后 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 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 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 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 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 北非发生&下西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gt,沙俄占领我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 &quot。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年 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lt、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 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69年 第一国际巴塞儿大会;三;结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1792年9月 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政权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年7月 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美、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清军入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昭莫多战役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一月风暴&&lt、《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二八事变,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日 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独立 1804年 拿破仑称帝;阿哥尼斯特&&中美联合公报&&lt,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 中俄签定&quot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瓷器鼻祖的日志
已有 596 次阅读&
唐代历史年表 ( 23:01:03)
父李柄,袭封唐国公,隋柱国大将军
年七岁袭封唐国公。大业中任岐州辞史,荥阳与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同年五月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入长安,立杨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恭帝),国号唐,改元武德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在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及其诸子,遂被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即皇帝位,尊高祖为太上皇
即位前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其长兄太子承乾被废而被立为太子,太宗死,嗣位
(683)(705)
以皇太子嗣位,则天皇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年)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房州。圣历元年(698年)召还东都,复位为皇太子,神另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乘武则天病危,拥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
中宗幼子,为后宫所生,曾被封为温王
710年5月韦皇后毒杀中宗后,秘不发丧,伪造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三天后即位,由韦后临朝,相王李旦执政。710年6月,李隆基杀韦后,与太平公主、内苑总监钟绍京等策划拥李旦复位,李重茂毫无知觉。甲辰日,李重茂照例早朝,登上宝位。待大臣到齐,太平公主大声说道:“嗣君准备让位给叔父,各位大臣以为如何”。大臣们事先早已通气,齐声赞成,说理应立长君。太平公主走到李重茂面前高声说道:“人心已经都归向相王,这已经不是你这小孩子的座位了,快下来吧”李重茂木然呆着不知所措。太平公主上前一把将他拖下皇座。李旦走上皇座坐下,李重茂只得含泪到下首站着,被降封温王,又改封楚王。史称唐殇帝(唐少帝)。不久,李重茂兄,谯王李重福拥兵据洛阳,不服李旦而自行称帝,封殇帝为皇太弟。未几,李重福兵败身死,殇帝不知所终。
(684)(710)
684年,武后废中宗,立李旦为帝,武后称帝,降李旦为皇嗣。中宗复位后,封旦为相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临朝摄政,临淄王李隆基(李旦之子)诛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旦让位于太子隆基,自称太上皇
即位前封楚王,后封临淄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李隆基等诛韦后,拥李旦为帝,隆基被立为皇太子,712年,受禅即位
初封陕王,蓰封忠王,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李亨被立为皇太子,755年,安禄山叛乱,次年六月陷潼关,亨随玄宗出逃,至马嵬驿,与玄宗分道,北上灵武,七月,即帝位于灵武,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初封广平郡王,后封楚王,蓰封成王,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2年以太子嗣位
初封奉节郡王,进封鲁王、雍王、764年被立为皇太子,代宗死,以太子即位
初封宣城郡王,进封宣王,德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以太子即位,改元永贞,实行革新,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帝退位,称太上皇,在位实八个月
初封广平郡王,顺宗时被立为皇太子,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被官逼顺宗退位,拥立太子
宪宗第三子
初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元和七年被立为皇太子,宪宗死,以皇太子即位
初封鄂王,长庆二年被立为太子,穆宗死,以太自嗣位,后被宦官刘克明杀死
穆宗第二子
即位前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杀敬宗,拥其弟李昂既帝位
穆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颖王,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等拥立李炎为皇太弟,废太子成美为陈王,文宗死,炎以皇太弟嗣位,后以服用金丹病死
宪宗第十三子,穆宗弟
穆宗时封光王,武宗时立为皇太子叔,武宗死,由宦官拥立为帝,后服用长生药中毒而死
武宗时封郓王、宣宗死,宦官王实等矫诏,立以为皇太子,旋即位
懿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晋王,懿宗病死,宦官刘行深等杀懿宗年长诸子,立擐为皇太子,懿宗死,擐嗣位
懿宗第七子
懿宗时封寿王,僖宗病死,宦官杨复恭立晔为皇太弟,僖宗死,晔即位,天复四年(904年)朱全盅、忠逼帝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杀之
昭宗第九子
乾宁时封辉王,天复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杀宣帝,立柷为皇帝,天佑四年(907年)帝僤位于朱全忠,唐亡,帝被封为济阴王,次年被鸩杀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唐朝历史  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遇害。隋朝灭亡,立国共三十八年。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   贞观之治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日月当空  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也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虽仁无能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唐高宗在太宗晚年,与唐太宗的才人武氏,既武则天,早有私情,此乃大不孝。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业寺为尼。时高宗的王皇后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为了与萧淑妃争宠,主动准许高宗接武氏回宫。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在大臣的反对下,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唐”为“”,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王朝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韦氏当权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领域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残唐而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之乱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之乱后,唐僖宗在节度使的动乱之中去世,由弟唐昭宗继位。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形势  而朱全忠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唐昭宗被朱温毒死。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疆域和政区  大唐盛时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疆域和政区贝加尔湖,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唐朝周围守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在东北由于新罗的崛起,安东都护府早已撤回辽河以西,同时契丹、奚等部族成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诏亦在中唐之后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损失。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关内道,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下辖: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河南道,治所洛阳/汴州 今河南洛阳/开封。 下辖: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河东道,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下辖: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河北道,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下辖: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山南道,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下辖: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   忠州   淮南道,治所扬州,今扬州市。 下辖: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江南道,治所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下辖: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   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   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   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   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   溱州、珍州、珜州   陇右道,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下辖: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剑南道,治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下辖: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   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   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   岭南道, 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市。下辖:   广州、韶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   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   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   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卅、田州、严州、山州、峦州   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   岩州、古州、安南都督府、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   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   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赤土国、丹丹国官吏制度   中央官制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   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五里一乡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为一村   保:保长;五邻一保   邻:邻长;四家一邻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科技  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军事  在军事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战绩很彪炳的朝代。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据的中国。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唐朝在怛罗斯战役战败,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和胡化。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杂种胡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导致府兵制改为征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的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昭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的黄巢的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争战,直至唐朝灭亡后依然未平息。经济      1.货币  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唐朝的GDP在当时的世界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   2.户口  户口是封建王朝赋税基础。650年唐朝统计户380万。705年达到615万户,3714万余口。到了开元盛世740年,户841.2871万,口万。安史之乱前一年的754年,户达906.9254万,口达万。安史之乱时期760年户193.3174万,其中不课户117.4592万,口万,其中不课口万。唐朝后期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数据难以信任。基本上在三、四百万户。   3.赋税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万贯、石(一贯=一缗),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4.农业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移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5.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比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文化艺术和宗教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首都长安小雁塔近景唐朝的传奇小说继承六朝笔记小说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从唐传奇起,小说真正开始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并开始反映社会现实。唐朝的传奇代表作有:《枕中记》《莺莺传》和《李娃传》等,这些作品为后世宋朝的话本和明清小说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外交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唐朝武将官衔   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12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13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14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15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18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22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26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27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30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唐朝大事年表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907年 梁王朱温篡位,唐朝灭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粟末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