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协定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定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新华社巴黎12月12日电(记者 唐志强 张晓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他呼吁各方积极落实巴黎会议成果,为《巴黎协定》的生效实施做好准备,并强调中方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继续兑现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积极落实自主贡献,努力争取尽早达峰,并与各方一道努力,按照《公约》的各项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各方为达成有雄心的、灵活的、可信的和持续有效的协定,展示出灵活性和团结一致。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为了达成这个协定,已经等了40年,但《巴黎协定》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承诺,法国政府将为实施《巴黎协定》做好一切准备。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当天还通过了相关决议,就《巴黎协定》的具体落实和一些细节问题作出安排。
责任编辑: 朱英
国务院部门网站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南水北调办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驻港澳机构网站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
驻外使领馆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企业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有 关 单 位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央政府采购
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2015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解读
2015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解读
【劳动法规】 学习啦编辑:谢桦
本文已影响 人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是:2015巴黎气候大会的相关解读。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和参考!
  12月的巴黎会发生什么?
  超过19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齐聚巴黎,讨论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为什么要现在举行?
  当前国际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承诺只截止到2020年,所以各国政府将可能在巴黎签订2020年之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减排协议。
  这次气候大会为什么重要?
  科学家们警告道,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那么我们将会跨过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2摄氏度的门槛,并造成毁灭性的不可逆转后果。而我们现在的排放轨迹正朝着5摄氏度上升。这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我们现在的温度与上一次冰川时期(第四纪冰期)相比,只差5摄氏度。因此全球温度的一点点变化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编者注: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不断提出&地球升温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否则地球将遭遇严重环境灾难)。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想过签订全球协议?
  之前人们确实曾签订过气候协议:全球的气候变化谈判已经进行了20多年。而气候变化的则要更为久远:在19世纪,学家就总结出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些人曾认为,气候变暖的程度将随着大气中这些气体的增加而强化。但是当时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们才开始进行测算,以弄清碳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而从那以来,科学研究指出: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会产生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没有停止过吗?
  没有,全球温度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1998年全球温度达到顶峰,自那以后的温度有所回落,所以一些气候怀疑论者认为世界正在变冷。其实那之后的温度仍比前几十年的温度要高。
  自1998年以来,全球温度的上升速度慢于之前30年的速度,气候怀疑论者也因此认为气候变暖&暂停了&。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气温并没有降下来,也没有停止不动,而是继续上升。在过去两年中,全球变暖再次提速。
  我们曾在全球协议上取得什么进步?
  1992年,各国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这份公约现在仍具有有效力,要求各国政府积极行动起来,避免导致危险的气候变化,但并没有规定具体行动。在之后的5年中,各国政府对于每个国家应该做什么,以及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所扮演的角色等争论不休。
  1997年,各国终于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份议定书要求在2012年之前,全世界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每个发达国家都有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都没有设定具体目标。
  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艾尔&戈尔(Al Gore)在该议定书上签了字,但却没有在美国国会通过。按照规定,只有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该条约以后,该协议书才能生效。由于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美国未通过该议定书,导致《京都议定书》搁浅。
  在之后的大约十年中,《京都议定书》都并未生效,全球的气候变化谈判也几乎停滞。但是在2004年末,俄罗斯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批准该条约。从此《京都议定书》才开始生效。
  所以我们其实是有全球协议的?
  并不能这么说。小布什时期的美国一直拒绝加入《京东议定书》,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方法,以便将美国纳入进来,并且要鼓励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设定排放限额。
  2007年,经历一番波折之后,各国政府在巴厘岛签署新的行动协议,代替《京都议定书》。
2015巴黎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会议(2009年)上发生了什么呢?
  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唯独没有签署条约。世界上全部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同意设定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这次会议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都为了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
  虽然各个国家达成的排放量减少额仍然达不到科学建议的要求,但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然而各国却没有签订一份表述清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条约重要吗?
  这取决于你的出发点和视角。《京都议定书》写得很漂亮,无懈可击,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但是由于美国未批准该议定书,俄罗斯很晚才批准,所以议定书中的目标从未实现过。另外,没有承诺的国家从来没有被制裁。
  虽然哥本哈根会议被环保组织认为是一次失败,但各国领导人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文件,其所确定的目标仍然有效。
  巴黎气候大会可能达成什么协议?
  我们知道最大的排放国已经做出承诺。欧盟将在2030年之前,减少1990年排放量的40%,美国将在2025年之前,减少2005年排放量的26%至28%,中国承诺2030年的排放量将达到峰值。
  总排放量达到全世界90%的国家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用联合国术语表示即&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其中包括所有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尽管他们的目标不同:发达国家要实际减少排放量,而发展中国家却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包括限制排放量,承诺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等等。
  巴黎协议的关键议题是建立每5年评估排放目标的机制,另一项任务则是降低联合国框架之外的排放量,例如与城市、当地政府、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主体&交流,降低排放量。
  如果主要国家明确做出承诺,是否意味着各方就可以签署巴黎协议了呢?
  并非如此。除了减少排放量之外,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资金。贫穷国家希望富裕国家向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投资清洁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使其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危害。
  这个问题极具争议。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资金问题在最后1分钟才得以解决。富裕国家同意向贫穷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经济援助,并且决定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作为巴黎协议的基础,贫穷国家希望这些承诺可以兑现。这些资金已经以数种方式援助给贫穷国家:今年10月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资金已经提供给贫穷国家;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剩余的资金通过增加世界银行和其他开发银行、私人领域的资金予以补充。世界银行和一些政府已经承诺增加其资金援助,2020年的上述目标有望达成。
  然而,贫穷国家想要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他们希望确定2020年之后经济援助的条款,但是各方对其内容却持不同意见。一些国家认为所有的钱都应该由富裕国家出资,但是富裕国家却不愿只通过国库提供,而是希望诸如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银行发挥作用,希望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私人领域。
  各方可能会就此达成协议,但是同时也是巴黎协议的主要障碍之一。
  出席巴黎会议的各国领导人目标是为了达成协议吗?
  是的,超过13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已经表示他们将会前往巴黎。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英国首相卡梅伦。由于巴黎的恐怖袭击,具体细节尚未披露,这次的安保程度也再上一级。在哥本哈根,各方经历了两周的讨论争吵,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之后,各国领导人才在会议的最后1分钟到达。而在这次的巴黎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在会议一开始到来,向各自谈判团队下达清晰的指令,并且希望可以在大会结束之时达成协议。
  这次大会将由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环境部长塞戈莱纳&罗亚尔(Segolene Royal)主持,但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他们都相信各国将会达成协议。
  在巴黎大会之前,我们还可以期待些什么?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安全。由于巴黎刚刚遭受恐怖袭击,因此这里的气氛完全不同于之前其他几个举行大会的城市。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法国警察和军队将会出现在街道上,身穿制服的联合国警卫人员也会在街道上巡逻。这可能意味着当各国领导人参加私人会议时,会在讨论气候变化之前先讨论恐怖主义。
  当前世界面临着意欲破坏国际合作、人类幸福与安全以及对未来信心的恐怖威胁,如果各国仍然可以在这个时候就合理的目标达成一致,那么将会是在上述三个领域的一大。
[2015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解读]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18人看了觉得好
716人看了觉得好
24254人看了觉得好
【劳动法规】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如何看待 2015 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按投票排序
1、历史上让人印象深刻的气候大会有:日本京都气候大会、哥本哈根大会,前两次大会让人很失望,尤其是让绿色环保组织很失望。但这次的大会,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因为中美两国第一次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席气候大会。两个能源消费大国也就是碳排放大国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将会有利推动谈判的达成。2、中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的鲜明立场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一种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是韬光养晦,现在开始想锻炼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想要有大国的权利,先得去承担大国该承担的义务。3、中国环境恶化被认为是政府在气候问题上态度趋于明朗的重要推动因素,但就像福布斯专栏作家章家敦所说:如果在巴黎会议上没有达成协议,那么在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国肯定会认识到中国的碳排放量无论如何都会减少。在未来的一年里,中国的制造业长期衰退的迹象必然会变得更加明显。因此,中国政府有动力在今年锁定一份全球气候协议,这可能是中国影响力的巅峰之作。4、无论是想摆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还是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有利的位置,中国都需要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以一个新的角色出现。5、因此,如何看待巴黎气候大会?我认为这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迈出的第一步。这种判断可能会被认为是乐观。但没关系,等着看,我希望我是对的。6、除了中美,这次的气候大会,人们更关注印度。印度也是一个高排放的国家,也是以烧煤为主,30日开幕式那天,新德里和我们大北京一样,都被笼罩在雾霾中。这是各国的能源结构,可以明显看到,印度和中国的燃煤占比,比其他国家高出一大截。图片来源: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垂直App能见;制图人:能见专栏作家阿姆博士这是各国的能源结构,可以明显看到,印度和中国的燃煤占比,比其他国家高出一大截。图片来源: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垂直App能见;制图人:能见专栏作家阿姆博士7、我一直非常看好能源与环境创新,这次的气候大会达成的一致目标,对于新能源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利好。当然知乎上很多大牛也都说过新能源存在的这样的那样的缺陷,这里不一一辩驳,而且不足是的确存在的,但是拿一个孩子去和石油煤炭这样的巨人去对比,不太公平吧?石油煤炭再怎么可以被清洁利用,终究是高碳能源,不是低碳能源,碳排放约束下,低碳就是天然正确啊。7、我一直非常看好能源与环境创新,这次的气候大会达成的一致目标,对于新能源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利好。当然知乎上很多大牛也都说过新能源存在的这样的那样的缺陷,这里不一一辩驳,而且不足是的确存在的,但是拿一个孩子去和石油煤炭这样的巨人去对比,不太公平吧?石油煤炭再怎么可以被清洁利用,终究是高碳能源,不是低碳能源,碳排放约束下,低碳就是天然正确啊。再送上刚刚看到的光伏业内人士王淑娟的图表,可以清楚看到实现高碳能源的清洁利用需要补贴的钱有多少,并不比新能源补贴少。而且就算有这些补贴,也只是实现了清洁化利用,也就是排放达标,碳排放并没有减少。煤电补贴和光伏补贴的对比,来自王淑娟:目前,脱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1.5分钱,脱硝电价为1分钱,除尘电价为0.2分钱,累计0.027元/度。8、一个事情的意义,很多时候是要被时间证明的。最后再送上我认为国内最好的能源评论家陈卫东先生的话,这是一次和他谈论雾霾问题的时候,他说过的话:我们现在讨论对煤的依赖问题时,常常会说是由于我们的能源禀赋决定的,我对这一点不太认同。
 德国和日本,包括韩国,都是世界经济大国,而且是极缺乏资源的,能源资源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他们也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我们现在的思维惯性,和我们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有关。两千多年前刘邦的谋士给他出的主意,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文革后期毛泽东的三句话叫“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粮食”为核心。所以我们一直基于我们的自然禀赋来谈我们的能源结构,认为刚性很强,实际上和这个“粮食”有关系的,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直强调能源供给安全,我们不太强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其实我们的煤炭是什么时候一下子由全世界占比20%多到现在50%多的呢?不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这样,而是2002年开始的。从2002年,十年的时间,我们跨越式地煤炭消耗在世界的占比从25%升到今天的51%。  我们以为手中有的东西就是安全的,现在发现我们的雾霾给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的健康、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所以我们怎么平衡看这个问题?  10年的时间,我们过分强调了所谓的供给安全,而忘记了我们整个环境的承受。我们的发展模式过分强调了GDP,过分强调了所谓的供给安全和我们的资源禀赋约束。丹麦过去10年经济增速不减,但是它的化石能源一直在减少,是整个欧洲在过去20年空气唯一改善的一个国家,所以雾霾和GDP增速之间不一定是直接关联的。  我们在考虑能源问题时,不仅仅要考虑到环保、就业,还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煤炭时代,英国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同时它也领导着世界。到了石油时代,美国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领导着世界。今天中国已经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了,中国能延续这300年的历史,作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领导世界的国家吗?  煤炭时代的后面是蒸汽机、火车等新技术的产生;到了石油时代,是汽车、飞机等新技术的产生。能源结构的调整,表面上是这种能源换到了那种能源,但是实际上是一大批的技术创新,不同的能源使用方式代表着人们进入了新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阶段有不同的能源结构。而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还停留在100年前,人家为什么跟你走?你有什么吸引力?中华民族要复兴,光是复兴还不够,我们得走在文明的前面,争取做文明发展的领导者。如果我们的能源结构仍然停留在100年前,我们怎么来做这个事?从这个高度去思考气候大会,会更加了解他的意义。
谢邀。简单说两句。因为目前专注于碳市场,在谈判上研究比较少了。京都议定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规划了年人类减排的总体路线。其中05-12年是第一承诺期,12-20年是第二承诺期。这基本上是人类社会第一次正面做出主动减排的承诺。09年的哥本哈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明确了各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责任。15年的巴黎会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根据国际谈判议程,巴黎会议将产生2020年之后的中长期的减排协议安排。然而前两个大会,无论是目标和执行,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金融危机、日本地震、美国共和党反对、发展中国家坚持补偿、澳洲政局不稳等等等等),没有达成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尤其是作为最大的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这件事情上的不作为,大大打击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积极性。但随着奥巴马决定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主要政治遗产,以及中国面对产业升级和污染治理的巨大压力,中美两国在过去的3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上有了巨大的进展。而且年的两次《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隐隐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即将改变气候变化领域以往欧盟独大的格局。其他新兴经济体,如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泰国、越南等等,在最近的几年,也纷纷地开始进行更详细的温室气体测算,研究碳市场,有些已经启动了。他们在一贯哭穷要求发达国家援助的同时,自身也在行动,毕竟中国和美国都动了,他们也只能跟着前进了。因此,与前两次大会只有欧盟冲在前面的情况相比,这次会议前各国有了更多切实的行动,而中国和美国必将发挥更多的影响力促进一份新的国际协议的诞生。但最后协议的目标离科学家的期望肯定有距离,肯定是会有妥协的,而且是否能真正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有总比没有好,开头了,以后就会慢慢变好的。有了长期的减排目标,各种更具体的减排政策就有了依据,企业也有了对政策的信心,整个减排机制才能真正动起来。为了达到所谓的理想目标而停留在打嘴炮的阶段才是无效的。无论如何,经过这么多年,国际社会总算承认了气候变化的危害,并且愿意投入真金白银去应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气候变化是头一个可以把全球几乎所有领导人都聚在一起讨论并合作的重大政治议题,这种经验对于以后其他国际事务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利益相关:碳市场从业人员。
「当我们谈论气候大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5年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在巴黎举行。摄:Ian Langsdon/Pool via AP“六度变化”、“二氧化碳减排”、“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每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后,这些词汇就会跳上媒体头条,警示我们,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地球终将经历不可逆转的剧烈变化,不再适合人类生存。11月30日,警钟再度敲响,今年是从巴黎。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等147位国家元首或政要飞抵巴黎,表示对这次大会的重视程度——之前的气候变化大会,各国出席的政治人物以部长一级为多。开幕式之后,从11月30日到12月11日,来自195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NGO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会就各项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议程展开协商和讨论。彼得·葛拉汉(Peter Graham)教授就是其中一员。建筑师出身的葛拉汉多年来投身城市规划和楼宇建设领域的能量减排研究和实践,连续五年参与气候大会的协商工作。他对此次大会的结果很乐观:“我相信各国最终会在巴黎达成共识,签订一个能够取代《京都议定书》的重要协议,并在2020年产生法律效力;今年也是我们最后的窗口,因为哪怕签订了巴黎协议,也只是开始,还有太多需要我们马上一起着手去做。”--
彼得·葛拉汉端传媒记者特别连线葛拉汉教授,请他详细解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为什么仍然可以乐观应对全球变暖,谁是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角色——一言以蔽之,当我们谈论气候变化大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 - · - · -端传媒(以下简称“端”):气候变化大会今年已经是第21届,人们对相关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呼吁已经颇为熟悉,甚至有些麻木。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关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否有什么新鲜议题?葛拉汉(以下简称“葛”):全球暖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剧,主要诱因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是工业、建筑、交通等活动能源消耗之后排放的温室气体。而由于环境已经在恶化,比如森林的减少,地球自身消解温室气体的能力不断下降。这次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各国能够签署协议,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重担,然后采取实际行动,快速应对。因为时间紧迫,任务艰钜,比如我熟悉的建筑领域,研究和经验表明,我们需要翻倍如今对于低能源消耗的楼宇的投资,在满足相当于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人类居住问题的同时,将建筑物消耗的能量减半,在2030年之前提高到目前水平的四倍——这意味着大量的工作。端:减排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暖化幅度、各国签订有普遍效力的协定——实际上不是今次大会首次提出的,2007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就曾希望能够达成这些目标, 巴黎气候大会和之前的峰会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同呢?葛:这次很有可能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从全球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再次失败,就意味着愈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愈加庞大的气候难民人口,还有政治和社会动乱——我认为没有全球一体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将引发全球经济不稳定、政治不稳定。端:人们曾经对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寄予极高期望,可它以失败告终。您为什么相信时隔6年,这次各国首脑愿意签署协议呢?葛:可以说在《京都议定书》签署之后的气候变化会议都没有特别成功,甚至有缔约国还退出议定书框架。哥本哈根在这方面确实失败了。但我对巴黎很有信心。最近五年我一直为关键的政府部门和谈判平台提供专业咨询,我看到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如美国、中国、欧盟确实在双边关系等方面作出努力。比如美国奥巴马总统的《清洁能源计划》,比如中国公开表示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减少排放温室气体。虽然在有些国家眼里,中国提出的绝对数量还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美国、欧盟等地能够接受这样的让步。哥本哈根之后,大会增加新的机制,要求与会方不要谈“我们将要做什么”,而是在会议开始前就递交报告说明“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这个机制也很有效。许多国家会看看美国、中国做了什么,再决定自己的方向。另外,在哥本哈根之前,主要的谈判方是国家政府。很多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一般不归中央政府管控,国家或联邦政府即使缔约,实际行动能力也有限,这给减排工作的实际推动造成阻碍,有些发达国家未能实现承诺的减排量就和此有关。现在,谈判中加入很多城市和次国家级政府机构,比如C40(40城市气候高峰),他们的加入使得国家在许诺时更有依据,也更自信。不过最坚定我信心的,是整个问题的紧迫程度——如果再不行动,我们就完了我们可以观察到,参与谈判的各方都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人觉得我们还能“一切照旧”(business as usual)。最近几年,全球各地都有气候变迁引发的灾难和问题,以前不发达的弱国才觉得有危机——我记得哥本哈根大会最后的辩论亮点就是小岛国家代表的讲演,十分有感染力,那是因为当时他们是明显经受危机的地方。我去过图瓦卢,亲眼看到水已经漫过地面。但近年来,美国有卡特里娜飓风,纽约也出现暴风雨带来的洪水,中国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澳大利亚频繁出现洪水和干旱。很多国家的农业、林业、渔业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物种死亡,澳大利亚三十年来消失了30%的珊瑚。现在中东和非洲南部迁入欧洲的难民其实和气候变暖也有关。经济学家预测,气温增高会使南欧、中东等地区经济继续恶化,50到100年内很难复苏。——这就是我说的,已经没有人认为我们能继续浪费时间了,这是我认为这次大会会有结果的最重要原因。端:在您为气候变化大会提供服务的五年来,您观察到谈判的瓶颈是什么?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具体到谈判中,就是不同国家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应当承担的任务都有不同看法。像中国、印度、巴西、南非这样的新兴市场,当时被列入发展中国家,不受《京都议定书》的条约框架控制。但十几年来,金砖国家的崛起有目共睹,欧美发达国家和非洲的欠发达国家,认为照目前发展趋势,之后三十年金砖国家造成的温室效应规模很大,应该抑制这些经济体的快速发展。金砖国家则认为,我们需要脱贫、全面现代化,为了保护环境,我们也需要开发洁净能源和技术,但这些都需要钱。五年前我就已经为联合国工作,和中国团队有很多接触,他们那时就强调中国是很特殊的,人多,发展速度快,政策弹性大,不应该和其他国家遵守一样的规则——当然,金砖国家都这么说。最后,还有非洲欠发达国家,希望能得到其他国家的补助,实现“蛙跳式”的跃进,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跳过传统能源和技术,直接进入新兴能源的时代。端:您认为这些瓶颈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吗?葛:除了我刚刚说的,各国已经认识到刻不容缓之外,哥本哈根大会之后,我们汲取教训,建立了几个机制,有一定实际进展。比如气候金融,现在大家经常看到的绿色气候基金(The Green Climate Fund)就是那次大会之后的产物,它可以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实现减排目标。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金融手段就是“国家适度减排行动”(NAMA),它鼓励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项目,取得拨款和专业支持。比如我所在的机构“全球建筑最佳联盟”(Global Building Performance Network),就在NAMA框架下,为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楼宇建筑提供支持。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各地的开发银行(developement bank),它们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取得金融支持。有一些弱小的国家和地区其实没有正常运转的政府部门,无法申请贷款执行项目,开发银行帮助这些地方取得信用评级,争取贷款。气候金融的确有助有帮助各国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端:您的专业是建筑领域,尤其是城市中的建筑,能谈一谈气候变暖和这个领域的关系吗?葛:今天,全球80%的人住在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地方,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很多是沿海城市。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城市经受了大规模的气象灾害。很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现在已经开始动手,努力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应对不断升高的海平面以及可能发生的洪灾。这往往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海墙,提高建筑物的底层高度,还有将城市供电系统去中心化,等等。但这只是“硬件”,作为设计师,我们也需要不同级别的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做出配合,这些“软件”不容忽视。欧洲始终走得很前。欧盟已有明文政策承诺,2020年前,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20%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能的20%。在楼宇建设领域,欧盟所有国家必须在2020前全面推行“零耗能建筑”(near-zero energy buildings)。法国甚至比“零耗能”走得更远,要在2020年前立法,要求新建设的楼宇生产的能源要超过消耗的能源。端:什么是“零耗能建筑”,它和温室气体减排有什么关系?葛: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建筑密不可分,建筑物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建筑减排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减排取经。12月3日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建筑日”,有专门的议程讨论建筑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建筑消耗能源,有些建筑,如医院、数据中心,特别消耗能源。但是如果采用相应的科技手段,建筑可以生产能源,当一个建筑生产的能源等于它所消耗的能源时,就是我们所说的“零耗能建筑”。它的好处显而易见,消耗能源减少,对于地产商来说意味着支出减少;同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普通建筑也可以成为发电厂,分担供电压力。除了欧洲之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引入这个概念。中国一些官员也在为推动这个概念努力。↑ 香港夜景。摄:China Photos/Getty像香港这样人口和楼宇都密集的城市,推行“零耗能建筑”也是可行的。最好的例子是东京,东京几年前起就推行“碳交易”(carbon trading)政策,每个商用建筑都必须测量和报告自己的能量消耗水平,如果超过政府设定的目标,就要付出赔偿。达标的建筑则会贴上相应标志,就好像你在超市买的食物上会有“绿色食品”、“无污染”的标志一样,这样就提升了楼宇的形象和价值。东京推行这个政策五年,楼宇能量消耗大幅下降,是个典范。澳大利亚一些城市也有类似举措,比如规定超过一万平方米的楼宇,必须在租赁或销售的广告上注明楼宇的能源消耗量——这些都是软件配合硬件的成功案例。端:巴黎刚刚经受恐怖袭击,对于气候变化大会是否有影响?葛:我就住在巴黎市,可以说巴黎市今年为了宣传气候变化大会非常活跃。有很多艺术家在巴黎各地进行互动表演,创作公共艺术,在塞纳河边还有气候友好的游乐场所——目的是让小朋友也有环保意识。事实上,巴黎恐袭发生后,法国政府马上表示要全力支持气候大会。这也是法国政府传递的信息:恐怖份子不能打断如此重要的活动,因为它对于我们全球的明天都有长期影响。端传媒记者 杨静 发自香港于12月1日发表于香港端传媒 (Initium Media)。如欲转载请邮件联系端传媒:,获得书面或邮件回复确认授权后方可发布。
谢邀。ISIS摧毁不了我们,但是气候变化一定会。
我的看法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金银之外,终于又找到了一种缓解自身危机的良药—温室气体。还记得马克思先生的那句话吗?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现在,除了Au和Ag外,C恐怕也要加进去了。所以,气候大会只不过是一场被包装过的分赃会而已。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的肯定是节能减排,本次大会的结果肯定是希望各国能够达成一个硬性的减排指标签署一个公约,但是这肯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1.签署了公约,但是没有去履行或者达成,也不会有很强有力的方式去约束或者惩罚;2.各国的贫富程度不同,投入的财力与精力也有差别,简单的说国力有差别。就和全国算平均工资一样,不管怎么算,总是绝大部分人拖后腿。当然不是说算法不对,而是机制已经失衡;3.发展的速度和需求不一样。国家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历程,每一段历程都会有自己的首要目标。而目标多了就会“打架”,归根结底还是会影响到资源和精力的分配。4.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支援及落地情况。虽然会有上面这些消极的情况,但是终归是要做些什么才会有改变的可能,而什么都不去做就不可能有改变。保护环境,不管国家领导人或者国际机构做什么决定,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还是从自己身边的没一点每一滴做起才是最实在的!
明天会更好,好好干活。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自然大循环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工业化,加速了 气候变化 的进程,而不是制造了 气候变化。人类减排 ,只能 减缓 气候变化 的进程, 而不能 消灭 气候变化。在人类 百万年的进化史中 早就经受过 气候变化 的考验。===========================我真心觉得
中国之所以 积极投身到
的议题中:一是
它契合中国产业升级 二是
争夺国际规则 制定权三 才是 气候变化本身
的灾难性后果
我来说一点点题外话吧,在视频10分30秒左右,顺便缅怀下华莱士,虽然这个主持人也相当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此处有表情包o(* ̄▽ ̄*)o这个表情一定要截下来
刚写好的一篇专栏文章《》,贴过来了。旨在商定全球变暖对策新国际框架巴黎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巴黎郊外开幕。这次气候大会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俄罗斯总统普京等约150个国家的首脑级人士出席。主席国法国的总统奥朗德表示将竭尽全力应对全球变暖和恐怖主义这“两个全球规模的课题”,呼吁全世界“应该从竞争走向协作”。这次气候大会并不只是谈论气候这么简单,当然,气候问题本身并不简单,很复杂也很重要,现在空气质量差,污染严重,当然应该谴责和反思,这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在这方面也只有领导人代表各国民众发出声音,减少或者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治理好环境,如果能达成协议,那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业。除了气候问题之外,这么多的世界领导人聚集到一起肯定还要谈其他的问题,考虑到领导人的时间以分钟计算,这次是个性价比非常高的谈论国际事务的机会,我们来分析下。先罗列出已知的影响比较大或者跟中国有关的会谈,有中美领导人会谈,中法领导人会谈,中俄领导人会谈,中日领导人会谈,俄法领导人会谈,美俄领导人会谈等等。对,这不是在说绕口令,确实有很多的会谈,考虑到有接近15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会议,笔者仿佛看见会议在巴黎上空满天飞舞的样子。为什么APEC会议中美领导人没有会谈这次谈了?因为APEC会议时美国和日本谋求在会议上讨论南海问题,给中国制造难堪,在气候会议上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而且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的战机之后,叙利亚周边的局势尤为紧张,德国又要派出军队和法国一起打击IS,美国对叙利亚问题越来越失去控制。此时此刻,奥巴马需要将精力集中到叙利亚问题上来,和中国缓和一下关系自然好些。话说远一点,在这种场合,即使美国想找中国的麻烦也很难做到,全球有200多个国际或地区,这次气候峰会来了150多个。若论在国际场合的支持度,哪个国家做得最好?是中国,中国从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政策就倾向于和中小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之后除了引进外资之外还积极地走出去。世界上国家或地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和非洲,而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苦心经营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第三世界的领头羊。美国的国际战略集中在中东、欧洲和远东,在大国或者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那些偏远的小国美国看不上,中国不一样,中国帮助这些小国建设基础设施(当然长远肯定会有经济回报),提供廉价但性能好的商品,如低端手机等,切实地提高了这些小国的生活水平。如果一个和中国有关的事情在G8集团讨论,那多半对中国不利,如果放到G20讨论,对中国一半一半的样子,而如果放到全球来讨论,那肯定是支持中国多于反对中国。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中国是真的在帮助第三世界发展。最新的新闻报道出来,习近平访问津巴布韦,有多达4万名群众热烈欢迎,你们感受一下。为什么要跟法国领导人会谈?这是礼貌,去东道主国家见一下东道主。此时适逢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各国领导人来访就是对法国打击恐怖分子最好的支持,患难见真情,虽然国际事务一般不会讲感情,但是有比没有肯定要好。再次表示对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恐怖分子的谴责,给予法国打击IS道义上面的支持,同时中国和法国有加强经济贸易的空间,法国和德国是欧盟领导国家,取得这两个国家的支持,那么中国推进的中欧自由贸易协议难度也就会小很多了。为什么要跟俄罗斯领导人会谈?哥们,你在叙利亚干得不错,兄弟我给你鼓掌。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在西方其他国家坚持制裁俄罗斯的背景下,俄罗斯只有中国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只要中国不抛弃俄罗斯,那么普京现在的一系列策略,包括对土耳其强硬逼迫土耳其道歉,以及后续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进展,都可以做得下去。当然,政治肯定充满利益交换。中国给俄罗斯打气,俄罗斯肯定需要有一些回报,上次报道的24架苏35合同就是例子。这次俄罗斯还给中国送上一份大礼,据报道,俄罗斯29日空袭了“突厥斯坦伊斯兰克”办公室,这个组织实际上就是“东伊运”恐怖组织,而“东伊运”恐怖组织策划实施了在中国新疆的多次恐怖袭击活动。中国和俄罗斯一起,西边能抗住北约的压力,东边能抗住美日的封锁,还能一起反恐,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为什么跟日本领导人也谈谈?日本对中国强硬主要是美国在背后撑腰,美国态度一软化,日本自然也要想办法降低对抗情绪。双方并没有达成和解,所以两国领导人也只是站着随便说了5分钟话,并不热络。前不久中国还派几架飞机到靠近日本的公海上空飞行,是对日本参与挑唆南海争端的回应,两国官方的关系现在仍然很冷淡,如果日本不放弃跟随美国封锁中国,笔者看不到中日关系彻底回暖的希望,在此前中国很需要和日本进行经济往来,吸引日本的投资进来,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这种需求越来越低,反而是历史矛盾和现实战略冲突占据上风,这跟东亚另外一个国家韩国形成鲜明对比。笔者预期中国和韩国的关系会越来越热而和日本的关系则会越来越冷,甚至围绕钓鱼岛有军事冲突的可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中韩站一块,日本站一块,现在只不过回到原本各自所在的位置罢了。不必太担心日本的军事正常化,身边有个让你时刻提防的对手也是好的,免得淡水中的鱼游到海里被鲨鱼吃掉,自身强大才能谁都不怕,靠对手自缚手脚不是长久之道。俄罗斯和法国领导人谈什么?无它,打IS。因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法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有了明显变化,这点笔者在此前的专栏文章中谈过。法国不再要求叙利亚现政府巴尔沙政权下台,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法国和俄罗斯的立场要比法国和美国的立场更接近,打击IS对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甚至是首要任务。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欧盟主要成员国和美国的立场出现分化,接下来德国也将派出人数为1200名的军队和法国并肩作战,这将是德国二战后向海外派兵人数最多的一次,当然这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结合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行动可以知道,欧洲大国试图走出美国的影响,寻求更加独立的国际战略。欧洲大国绝不仅仅只是想在经济上融合在一起,欧盟偏重经济主要是因为经济问题最简单,政治和军事上的融合要困难许多。但在未来,全方位的融合一定是趋势,未来世界美国是一极,俄罗斯是一极,中国是一极,欧盟只有整合到一起才能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一极,如果欧盟国家没有办法融合在一起,很难与其他几极相提并论。奥巴马和普京会谈两人关注的焦点自然是叙利亚问题,普京在会面后对记者表示,他与奥巴马着重围绕叙利亚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就如何在近期尽可能在叙利亚的“恐怖组织”与“一般的反对派”的区分上达成共识进行了探讨。他表示,二人就美俄在叙行动合作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迈出下一步”达成了共识。此外,普京还谈到了为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叙利亚当局应当做出哪些努力。他指出,叙利亚亟待公布实施新的宪法,并在公正监督之下进行选举。报道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进行期间,普京曾指出现阶段建立有效的反恐合作机制是“不可能的”,因为部分国家“为了自身当前的政治利益在利用这些恐怖组织”。这话普京早在G20峰会的时候就说过,当时说的是某些国家,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飞机之后,普京明确点名土耳其支持恐怖分子。而这次说的部分国家就包括美国,谁在叙利亚的政治利益最大?谁一直为打击IS预设条件?是美国。这次沟通笔者不觉得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更多只是象征意义,两国并没有完全对立,还有很大谈判空间,后续叙利亚问题也只能由美国和俄罗斯谈判决定,任何一方单独掌控另一方都不会接受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什么姗姗来迟?普京在国际事务上总是独树一帜,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任性”。日,普京在G20领导人合影前找位置。普京在峰会上遭遇西方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围攻”。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会议结束前提前离席,理由是“需要补觉”。这次干脆晚到,错过巴黎空袭现场纪念活动,错过领导人合影,主要原因是普京不愿意和土耳其领导人见面。土耳其这次的冒失行动确实是伤透了俄罗斯民众和普京的心,现在都到了拒绝和你说话的地步了。其实普京也不是不给土耳其台阶下,笔者前面的专栏文章分析过,普京给了一个台阶,要求土耳其就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道歉,意思是只要你道歉,其他的好商量,可是土耳其死活不愿意。俄罗斯指责土耳其政府与IS分子有走私石油的勾当,土耳其总统说没有,如果俄罗斯方面拿出证据来,他立马下台。可是好笑的是,土耳其总统居然说出“我敢下台,你普京总统也敢不敢下台?”这样的话。土耳其总统下台是他干了绝对错误的事情,即支持恐怖分子,普京又没有做过这么离谱的事情,人家支持率都快90%了,为什么要下台?现在土耳其领导人非常希望和普京见面谈谈,因为土耳其现在非常被动,俄罗斯加大了对土耳其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封锁,并且俄罗斯声称已掌握土耳其方面跟IS直接石油贸易往来的证据,土耳其总统自身以及土耳其整个国家都处在非常不利的境地。现在来看,不管土耳其打下俄罗斯战机是自己冲动还是有美国的作用都是非常糟糕的决定,土耳其领导人还得要努力提高姿势水平啊。对土耳其来说,好消息是美国和北约并没有放弃它,美国已经明确指出俄罗斯战机侵犯土耳其领空,北约也强调会保护土耳其。如果只是单纯打下俄罗斯战机那倒没什么,关键是背后涉及土耳其与IS之间的石油交易,并且土耳其的冲动行为有报复俄罗斯轰炸输油线路的目的,这就是跟整个国际社会甚至全人类为敌了,这个时候出来给土耳其站台的那都是情非得已,或者脸皮特别厚的。今年国际来往真的特别多,尤其是年末,G20、APEC、中国-东盟峰会、气候大会等,中国领导人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参加国际会议,这显示了国际战略博弈越来越频繁,为什么越来越频繁?因为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渐渐坍塌了,世界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俄罗斯能够出兵中东,法国和德国在中东问题上与美国立场不一致,中国希望和一群欠发达的小伙伴们一块发展经济,日本希望军事正常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瞧,参加一次气候大会,顺便完成这么多的会谈,还有这么多的背后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啊。笔者其实很想说,“一群政治家凑在一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政治的味道”。最后,安利一下我的专栏:“南山快评”,一个原创杂文专栏,关注国际局势和台海关系热点话题,偶尔涉及历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内容,欢迎关注。知乎专栏:微信订阅号:“南山快评”,扫描二维码关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