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市教育局今年没有无限火力周南中学的分数限是多少

旅途周刊的日志
《旅途1+1教育周刊》第166期
热77已有 1218 次阅读&
第<FONT color=#f期  日
主编:张文质 孙明霞责编:孙明霞& 周顺海& 青流& 范玲玲
写给孩子们的情歌:等你,在桃花盛开的春天文/雁雨幽忧
  清晨,天空飘起零星的小雨,没有撑伞,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雨丝清凉,轻轻地落在脸上。小雨潮湿了我的心情。思念开始疯长。  透过迷蒙的雨雾,清晰地踏上那条熟悉的小路,熙熙攘攘,是往日的影子。我沿着深深浅浅的足迹,顺着文字的牵引,一路找寻你。  “喜欢今天的细雨绵绵,我贪婪地吮吸着潮湿、清新的泥土气息。和你撑着淡紫色的小伞悠悠地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望着这条熟悉的小路,突然发现两旁的树木已经葱绿茂盛。  每日迎着晨曦的朝阳,伴着落日的余晖,在这条小路上来来回回。小路上留下细密的脚印,或轻松,或叹息。有一个人的悠然,两个人的相伴,成群结队的我们上下班的欢笑、歌唱。  小路细数着我们走过的日子,记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轨迹。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我们,却在这条熟悉的小路上,每日欣赏到不同的美景。”  我在这里,而你们在哪里?  又是一年桃花开,我站在春的枝头,翘首遥望,有你们在的方向。  这红粉浅紫、花香四溢的清晨,心情惬意而愉悦。 风从耳边柔柔地吹过,鸟儿清脆的鸣叫,阳光披披拂拂,暖暖地照耀着万物生灵。春天,澄亮、鲜艳、温暖,如此的美好。   走在春的勃勃生机里,脚步轻盈、明快。深情凝望着路边那竞相绽放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再也不想把眼神移开,只想这样静静地沉浸在花的海洋里,心如粉红,灿若桃花,柔和、恬静。   与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温暖又充满着活力。宛若一朵桃花,尽情吐露着芬芳。  如今,又是一年桃花开,你来,在我们相约的这片幸福的花海。  走进干净的校园,熟悉的办公室,看到洁白的办公桌上,摆着那只深紫色的卡通杯子。那个眉宇间锁着淡淡忧伤的小女孩,是否过得快乐?  那时候,总是喜欢跑到操场上,采那些不知名的小花。把它们插在卡通杯子里。  长圆的小花瓣半白,半紫。嫩黄的花蕊。绿绿的叶子衬托着花的娇小、可人。其实,你就是这朵淡淡的紫色的花,眉宇间锁着忧伤。像呵护花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地呵护你。今天,我看到了你不懈的努力、那抹顽强的冲劲,我闻到了花的一缕缕清香。   手捧着这只小卡通杯,可爱的小猪笑弯弯的眉,希望你也能这样的开朗!这朵幽静地紫色的小花,谁又会静静地停驻于你的身边,欣赏你的美丽?看你自自然然地生长?   整洁的教室里,我们在share happyness.通帮我捶背,响教我手语。还收到你们折的小礼物。  课间,你把叠好的那颗红红的心送给我。然后甜甜的笑着跑远了。虽然你说话时有些结结巴巴,但我觉得那是最美、最纯真无暇的语言,你的笑最纯洁、动人。心滚烫滚烫的,沉甸甸的,因为装满了幸福和快乐......  回首,昔日的步伐,明媚在五彩缤纷的春天里。  一个人,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看白云舒卷。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的长发,轻抚我的脸,明媚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春天多么美好,这样澄净、清澈。朵朵花儿绽放,艳丽多姿。面朝花海,打开心窗,如鸟儿般欢快地歌唱。  这个春天,格外想你。岁月静好,你们要安康美丽。  每个春暖花开的时候,你们都会来!  等你!在桃花盛开的春天。  来源:
刊首  写给孩子们的情歌:等你,在桃花盛开的春天  文/雁雨幽忧 人事  蝴蝶的颜色依然美丽  文/见素抱朴&   说说老婆  文/良哥哥 品读  《说长论短 中美教育》读后感  文/胡向云  羁鸟恋旧林——读《陶行知教育名著》  文/小^_^草课堂  语文就像羊肠小道——听学校优质课  文/我很忙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演的舞台  文/清风徐来行知  敬畏民间的教育智慧与精神  文/李志欣  不要让作业评改与矫正成为一种形式  文/张勇沉思  向有个性的学生致敬  文/王开东  表扬也会遭遇怀疑  文/阿满细节  用耳朵“吃”苹果  文/蓝梦听雨  吃一顿有成就感的饭  文/hnzzhly& 独语  给孩子一条路走  文/一地纸屑  女人如书  文/风斓云舒
蝴蝶的颜色依然美丽文/见素抱朴&
  近读三毛的《蝴蝶的颜色》,勾起了我上学时挨打的一些经历。  文中三毛回忆了她上小学时受到了老师的种种虐待——每天都要有繁重的作业,深夜十一点才能回家,回家后还要做一百道数学题,以至于睡眠都不能保证;随时都可能会受到老师的体罚,或被教鞭抽打、或被捏眼皮、或“很用力的将并坐两个同学的头拼命地撞”、或刚吃完饭就要在烈日下到操场跑二十五圈。  刚刚十岁半的三毛,不堪忍受这种折磨,几次想到死!这样的经历,以后三毛回忆起来,却没有恨过这位老师。这让我想起了我上学时几次被老师体罚的经历。蓦然回首,也没有一点的恨意。尽管是被冤枉、被委屈的。  上小学、初中时的我,成绩还算好,也没记得因为学习被老师打骂过。  小学三年级时,我跟我们数学老师的小儿子同学。一次上课,老师让他儿子爬黑板做题,他儿子做得一塌糊涂。老师怒不可遏,就在教室里打起儿子来了!他越打越气,出手也越来越重,儿子在大哭声中跑出了教室。这个场面把全体同学都吓坏了,坐在那里大气不敢喘。不识好歹的我,却抬起头来往教室外望去,想看看同学跑哪里了。老师看到我在张望,就顺手拿起黑板擦,竖握在手中,朝我的后心部位狠狠砸下来。黑板擦砸到后心上,砸了多少下,已经忘记了,但当时的疼痛和难受是忘不了的。感觉当时喘不上气来,将要窒息!  四年级时,我的字还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这时教我语文的是本村的一位女老师,她姓王,是我们那里教书的唯一一位师范毕业的“公办”老师。一天下午她把我找到办公室,拿出我的作业本,当着办公室其他老师的面数落起我来了,记得说什么写这样的字,以后长大了会没有一点出息,会连我们这个村也出不去之类的话。当时她打没打我我的确忘记了,她是喜欢用教鞭敲打头部或者揪耳朵的。但她的话却深深刺激了我,让我在这么多老师面前感到无地自容。放学后,依稀记得我是哭着回家的。回到家后,我把自己关到我的那间小屋里,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写一手漂亮的字让她看看。当时好象就是受到了奇耻大辱一般,学着电视或书上某个人的样子,咬破了自己的食指,忍着痛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今生以来第一张也许是最后一张“血书”。“血书”的内容好象就是几个字,具体什么字也忘记了。但自那以后,我就开始练习毛笔字了,坚持练习了一两年,已经写得很像样子,以至于春节时我能给我们村好多人家写春联了。现在想想,我能写一手好字,还真得感谢王老师的那次刺激!  初三时,我是班里前几名的好学生。教我们化学的是徐老师,五十岁左右的一干净老头。期中考试我们班没有考好,八个班考了第四名。徐老师有些生气,就宣布了一项新“政策”:以后上课,学生要先轮流上讲台抽签,抽到哪个题就在黑板上做哪个题。做不对的,要挨三板子,打左手心。是不能打右手心的,打肿了就不能写字学习了。徐老师还隆重介绍了他手中的板子,说是刚请木匠做好的,楠木的,密度很大,做得又很窄,说是打到手掌上,接触面积小,压强大。从那以后,每一节化学课都会有几个同学挨打。我的同桌是个个头比我矮的小男孩,他是经常挨打的。我经常问他打得疼不疼,他介绍说,第一下钻心得疼,第二下就有些肿热的疼,第三下感觉手掌发麻,不大疼了。可这三板子下来,左手掌就要高出一厘米,肿好几天。每次上化学课之前的课间十分钟,全班学生是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肯浪费的,都趴在桌面上埋头背化学方程式,惟恐让自己抽签,一旦做错题,会挨板子。记得很清楚的是,我班最不爱学习的一个姓祝的男同学,到黑板上写非常复杂的方程式,也倒写如流了!徐老师非常得意,说,这不是我教得好,是这楠木板子厉害!  初三一年下来,没挨过徐老师板子的同学是寥寥无几的,就连经常考全班第一的一位女同学也没能幸免!可我就没有挨过徐老师的板子!可能因为我化学学得确实好,但最大的原因是我太幸运了!  可福祸相依,初三这一年有让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挨打的经历。  那时,因为是毕业班,周日是不休息的。那个周日要补习几何,给我们上课的是任老师,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教师。早上去了学校,班主任把我叫出教室,说你临村的罗老师今天要拉土垫地基盖房子,你领着咱班几个同学去装车去吧,帮一天忙。我非常不情愿,说我的几何学得很差,想今天好好听课。班主任说以后我给你补课,今天你就领他们去吧。无可奈何,只能从命。  装了一天的土,干了一天的义务工,周一上学,刚到校,就被任老师把我们都找到办公室去了。任老师让我们站在那里,给我们讲学习的重要性,埋怨我们不应该昨天旷课。我刚要向任老师说明情况,不料他立即火冒三丈,对我劈头盖脸拳打脚踢了一翻,不给我一点申辩的机会!回到教室,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在全班同学面前伏案痛苦失声!以后我渐渐想明白了,其实我的申辩是多余的,任老师明白事情的所有真相,他打我,是打给我的班主任看的,我成了他发泄对别人不满的牺牲品!  写这些文字,没感到有一丝委屈了,对老师没有一点怨恨的意思了。三毛说:“流去的种种,化为一群一群蝴蝶,虽然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而蝴蝶也是朝生暮死的东西,可是依然为着它的色彩目眩神迷,觉着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已在蜕变中张显了全部的答案。而许多彩色的蝶,正在纱帽山的谷底飞去又飞来。就这样,我一年又一年的活了下来,只为了再生时蝴蝶的颜色。”我想,是的。  来源:
说说老婆良哥哥
  今天在这里写写我的老婆,老婆其实不到36,还不算老。不过,有时还真有点婆婆妈妈,总要我外出少喝点酒什么的。其实诚如博友言:有时,将在外时君命有所不受的。每每回家,不是泡茶,就是豆奶相迎。还真被她说准了,有时也醉得一塌糊涂的。  老婆和我同一单位,教政治。学校里的学科带头人,也发表过教学论文,最近《小龙人报》上又刊载了她的一篇。教学效果比我好,(中考)政治科在全县绝对第一,去年在全市也是第一。在近五六年的开卷考试中,全县仅有4个100分,她教的学生就有三个。  老婆属内向型,轻易不苟言笑。人言与我性格互补,其实我们也偶尔是有争执的,女儿往往是和事老。老婆认识我是在读师范的时候(我那时不认识她),当时我是学校诗歌兴趣小组的组长,读三年级。有一次到一年级班上招收新成员,我夸夸其谈,时不时的引“诗”据典。后来随手指定了一漂亮女生为‘代报名处’,并且把她名字念错了,全班哄堂大笑。(于是她就认识了我)我例行公事,又到了别的班级招兵买马去了,全然不知刚才‘指定’了自己的老婆。  那时,我们小组主要是由一位老先生讲解古诗文名篇,大家兴趣都不高。学校里也有‘每周一歌’等其他活动小组(我们称之为‘每周一哥’或‘每周一妹’),‘竞争’也大。后来,我们小组增加了由我主讲的‘新诗讲座’,吸引力蛮大的。我记得当时学校有位美术老师,男的、年轻、喜欢画裸体模特,出了一本诗集《一个天才的疯子如是说》。我常常出请教他,并且现买现卖,有时也加进自己的理解。记得有一次,我讲到诗歌的跳跃性,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一女生问到,什么是蒙太奇?我举例说,电影里一对男女青年,刚接完吻就生孩子了,这就是蒙太奇。教室里旋即刮起了一阵笑声,当时的那位老先生也笑了。可能那时‘老婆’认为我‘油菜花’吧!不过毕业后,我也追过别的女孩子,结果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许多‘诗’。后来才遇着了‘老婆’(我开始认识她)一来二去的……  老婆知道我有点‘花心’。上次写《有一种感觉》,其中有一句‘今夜,你会涉水而来’。老婆问,谁会涉水而来?我说明天你看看就知道了,果不其然,第二天许多‘美女博友’都来了……有时,我也聊聊天、和美女们。总少不了说些模糊语言,老婆总是装作没看见走开的。呵呵,毕竟是政治老师,懂得尊重老公的隐私权。老婆也有不少缺点,做饭没有我在行,不喜欢洗碗等。因此我被评为全镇模范丈夫第三名(群众评议,没有加盖公章),老婆听后,笑道:你这么‘坏’,还被评为第三名,可见你们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私房话,男士勿怪)  来源:
《说长论短 中美教育》读后感文/胡向云
  阅读完《说长论短 中美教育》之后,使我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从家教中的文化差异来说,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  但我们中国家长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多数人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了,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生素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菜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 &&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从文明礼仪来看,美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美国家庭对孩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通常我们一到美国的“家”,他们就会告诉我们,你们既是客人又是主人,希望我们能自由地与他们一起生活,所以我们和主人友谊的建立和发展都很快,这些对孩子们影响非常大。每天早晨起来,孩子们都会主动打招呼,晚上睡前都会道一声晚安,平时这些孩子很善于与我们交流。一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孩子们都很懂,做得也很好,他们很小就懂得吃完饭后自觉地把碗筷、盘子放到水池里,决不会放在桌上等父母来收,而且饭桌上能保持得十分干净。孩子随父母一起出去吃饭在美国是经常的事,在饭店里,孩子们在自己吃完后,也会自觉地把盘子送到垃圾箱里,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是如此。小到餐桌上的吃饭不出声,不能张嘴咀嚼,不能稀里呼噜的吃饭喝汤,安静到如果不小心发出刀叉敲击盘子的声音,就要赶紧说对不起。一边咀嚼一边说话也是大忌,如果正在咀嚼需要回答别人问题,就一定会用手遮挡住嘴再说。更惊讶在工作场合美国人文明的表现,在图书馆和剧场会保持安静,在火车上和餐馆也是低声说话,他们会走到一旁小声捂着嘴接听电话,起身接电话之前会说声“对不起”,向别人问路,从别人座位前走过,也会连声表示歉意。他们比较讲究礼貌和公德心,不乱扔垃圾,不排队夹塞,上车没有蜂拥乱挤。美国家庭也比较注重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个双休日,我去串门,那家主人当着孩子的面问我一些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上的问题,我回答后她马上对他的儿子、女儿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从小注意爱护自己,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清白。这在自由开放的美国社会真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中美教育的差异,找出自身的不足。  来源:
羁鸟恋旧林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文/小^_^草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他在1944年的时候就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就是要把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其中,感触比较大的是后面两种。即解放空间和时间。其一,解放儿童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大的鸟笼比鸟笼大些,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六七十年前是如此,现在有改善吗?没有。我们如今的学校依然是放大的鸟笼,只是鸟笼里多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这样的鸟笼能提供给鸟儿充足的营养,培养开阔的视野吗?这样的环境,创新能力从何谈起?所以,“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懂。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我们迟迟未能真正地解放孩子们的空间呢?为什么大自然总是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成为美好诗意的梦幻般永远不可触及的理想之境?整天在鸟笼里看星星,能成为天文学家吗?整天在鸟笼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古老的歌谣,能唱出大森林的绝唱吗?站在鸟笼外的观者,还要在一边指手画脚:人家国外的鸟儿为什么唱得比我们这些鸟儿好听?人家多有创新能力,人家随便一唱都能获诺贝尔大奖。是不是咱这鸟笼还不够先进,还不够宽敞?于是乎,大兴土木,各地纷纷建设了新的鸟笼,更先进也更宽敞了。鸟笼变化了。唯一不变的是,鸟笼依然还是鸟笼。  正如茅卫东老师所说的,我们缺少宏观视野,缺少公民意识,缺少陶行知,缺少蔡元培。“社会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制度的改变并非只是决策问题。从改变心态开始,从改变认知开始……”(茅卫东)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一线教师,我们都需要从改变认知开始。我们要明确知道我们的学校不该是鸟笼,那么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什么?  关于学校,爱因斯坦认为不能把学校简单地看做是一种工具,认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陶行知认为学校是以生活为中心,学校应该是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活学校,而不能是只专在书本上做工夫的死学校,也不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不死不活的学校。  关于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是灵魂的唤醒”;柏拉图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卢梭说“教育是人格的成长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以成熟的生命哺育成长中的生命;以成熟的思想点燃尚未成熟的思想;以饱满的灵魂填补空虚的灵魂。”杜威说“教育即生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即解放”。  肖川老师对“解放”的诠释是:“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这里每一种的解放都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啊。我们目前的教育与此背离甚远。  其二,解放儿童的时间。  陶行知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现在的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一连考几个学校。有的只好在鬼门关去看榜。连小学的儿童都要受着双重夹攻,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如今的学校,似乎有过而无不及啊。有日考,周考,月考,期考,还有各级各类的统考。其考试之频繁,似乎可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如何能产生创造的儿童?谈何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认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天蒙蒙亮的时候,街上走得最多的人群就是学生。一个上午上课得到中午十二时整才得以放学回家,下午虽则上课三节,一节体锻课,但在校时间仍然是四节课,下午5时30分放学,6时30分就又得坐在教室里了。晚间在班级自修三个小时,然后才得以回家。这样从早晨起床到夜间睡下,只有中午和傍晚一点吃饭时间,如此,我们的孩子该拿什么时间来向大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呢?拿什么时间搞研究性学习?最后为了学分,就总会流于形式,甚至滋生学术腐败。  中学如此,小学也好不到哪里去。儿子目前小学五年级。每天中午老师都会布置一些作业,放学回来就写作业,占用了午休时间。下午放学回家,又是接着写作业。有抄写的、听写的、背诵的、计算的,书上的,练习册上的,有些家长还给多买一些课外补充的学习资料,临近期末还几乎每节课都测试评分,期末统考,各学校排队。老师压力大,孩子压力大。每天晨起,孩子就面露难色,一点也没有一种要去学校的冲动和喜悦。带着这样的心情求学,能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吗?学校只要一开学,每天的时间就被学校的教科书占着了,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了,甚至没了;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也没法继续下去了;孩子没有动手的时间,即使有一些创新的想法,也没时间去实践。看着孩子苦恼的样子,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孩子毕竟是孩子,好玩是天性。稍微玩一下,或者他的一些思想特别有创意的时候,他就激动地急于去实践,去设计,去制作。这样一来,时间就过得飞快。待他的创意告一段落时,家庭作业就得熬到夜里十时了。有时候我就奉劝孩子,还是先做家庭作业,再玩自己的东西。但每次作业做完,也基本上九点多,洗澡睡觉,时间也一样很紧张。而且,我们心里也很清楚,有些作业可有可无。  总之,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均存在大量占用儿童时间的问题。这也许也是创新人才越来越少的一个根本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每天应当有四五个小时,即不用来在学校上课,也不用来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我们应该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独立玩耍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家长在五天之外,还将双休日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这是极不明智的。原本五天就已经够压抑的了,如果孩子连双休日的时间都被剥夺了,那么他真的连呼吸的时间都没有了。肖川老师说没有闲暇就没有自由发展,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世界的深刻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与把握。“学校”在希腊语中就是闲暇的意思。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理由解放孩子的时间,为什么我们却不这样做呢?难道,我们就是以扼杀孩子创造的天性来施行我们的所谓的教育的吗?  真希望陶行知先生高亢的呼声能响彻到今日,并能像春风一样,吹走教育的阴霾,吹来教育的新生与儿童的笑声。& 日  来源:
语文就像羊肠小道
——听学校优质课文/我很忙
  前几日听了学校优质课,两节语文课、一节思品课、两节生物科。  还有幸做了评委,说感受,很深刻,很惭愧。  综述  两节语文课都是选择的《综合性学习》,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我也追星》,人教版初二下学期《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一节,由生活中的学生追星导入,教师问对不对,并陈述理由。这个导入不错,由生活现象导入,贴近学生兴趣与生活实际。  接下来,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目标,目标叙述注重选用动词:“搜集”“表述”“参与”“讨论”等。这很好。  然后教师分工,组织课堂形式,分三队展示,并做了竞赛性的加分安排。  然后负责展示的各组,起先有一人组织提问抢答,在红队的提问中,涉及到科学家及成就、诗人及代表作、政治家及贡献、演艺人,对鲁迅、李白等作评价。出现一个知识错误:邓稼先获诺贝尔奖,未予纠正。黄队展示的中心是名人故事,如刘谦、玛丽·居里、魏征、成龙等,教师并作了点评。接下来,体验明星,叫模仿秀。然后,教师提出了贝多芬、富兰克林、郁达夫等。再往下的一个环节是,有一句话赞美某一个星,这个准备不错,课前学生写得很好。  这节课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在我们这地儿的课堂上,出现综合性学习的尚属首次,就这样落后,无法可想。但是问题多多,等同于历史课,追星追成了回忆历史人物一般,偏离主题;语文味儿消失殆尽,再综合也不能忘了语文的本,综合课先姓语再姓综,只是讲故事、讲名人,语文的基本能力得不到落实;教师的参与和表现也不如人意,有评价引导,但是经常打断学生的发言和思维,而且教师语言不精。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受限,视野狭窄,知识储备浅薄,这简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第二节,援引朱自清的《春》结尾句导入,不错。  接下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目标。如果抓目标叙述中的关键词,则有“积累”“搜集”“整理”“筛选”“合作”“竞争”“热爱”。  然后教师展示出课堂组织的步骤,以春为核心,赏、咏、绘、唱、品。并按内容划分小组。  展示开始,有男女二生主持(虎头蛇尾,离省庄二中的精彩主持差距万里),作开场白。后各组展开讨论准备。一组在黑板上贴上几幅图画,共四幅,各组为此讨论,欣赏。一组内一人开场白,其他分别在台上背诵一诗,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要大胆一点,咏。一组在几块小黑板上画出的图画展示出来,并配上描绘画面的文字,学生评价绘画题诗和合作意识,教师评价他们有亮点而表达不足,绘。一组上台提出成语接龙,展示组首先缀成一段文字,提问其他同学来作答听出了多少成语,然后读自己写的描绘春天的文字,师生分别作评价,品。一组先介绍春天的几个节气,朗诵名言诗句,然后长了《桃花朵朵开》,唱。然后,教师展示自己的画,请学生据画面内容题上合适的诗句。最后,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做结。  这节课显然比上节要好得多。有大量的资料搜集,有识记、诵读、写作。活动组织,采用主持人,在展示成果前后都有开场语与结语。师生评价比较突出。但是,有其利必有其弊,整个展示过程采用统一形式,并不利于个人光辉的展示,有时候,就是这样悖谬,过分强调集体,必然侵害个人,,个人遭到侵害和得不到尊重,必然反作用于集体。最后,站在学生思想生成的制高点来衡量,“热爱”的目标落空了。  一节思品课是《养成亲社会行为》。  首先请学生回忆小岗村书记沈浩、维族大妈阿里帕,学生念几句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如暴走妈妈陈玉蓉、长江大学三学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小议后发言,教师做了引导: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入了正题。在这里,开场学生就冷落了教师,因为他们对这些并不熟悉。就是这样,教师认为这是社会热点,也是思品考点,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却是盲点,模糊点,学生整天在忙什么?连国家大事,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都不知道。谁之过?  后教师道出“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三尺有何妨”的故事,引出“谦让”;学生表演小品,引出“优良品德宽容”;由名言引出“分享”。  后达标测评。  我们学校的思品课一直是各学科的表率,课堂技术尤其成功,但唯技术是求也正阻碍了思品课向高层次发展,阻碍了它向本质回归。思品课的课堂环节一般是:情境导入-社会生活现象、实例-归结道理-达标练习。  思品课堂突破重点的方法是:由实例现象而归结道理,这是符合思维规律的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  思品课的显著特点一是信息量丰富,这些信息来与教师和学生,多是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周围的;二是贴近学生学生生活实际;三是课堂活动性强,情境小品、实地采访、竞赛、歌唱等活动形式。  另外,教师的整体设计就一个模式下来,显得很平淡,虽然板块不少。  我一直很喜欢思品课的广博和关注社会,并贴近学生生活,也喜欢思品课的活动形式。  两节生物课,一节是复习课《遗传》,这是唯一的一节复习课,也比较成功。教师的大体设计是知识归纳-典型例题-强化训练,很典型的复习模式,效果也很好。但是问题不是没有,一是教师个性特点,沉稳有余活泼没有,这种特点作为要推出去讲表演式的公开课,绝不会出彩的;二是面对一个学生的模糊点,作为优秀生都出错的模糊点,教师未能及时调整课堂节奏,予以充分强调,可能是因为怕耽误时间,只是按着自己的预先设计一路进行下去了。  一节是《鸟的生殖发育》,这是一节实验课。  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引着学生引用了许多写鸟筑巢、育雏的诗词,很令我这个教语文的惭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亲和力是显见的,不是刻意挂在脸上的僵硬的笑,其实,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几乎起着决定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应识记的、应了解的、应理解的、应实践的,都把握得很准区分得很清,对考点强调得很死,训练巩固得很及时,包括对学生审题要把握关键词、答题时的思路、答题规范性都指导得很到位。这节课如果用一个恰当的说法来形容,就是仿佛一项精密的立体的工程,从哪个角度衡量,都比较完美。当然,作为实验课,指导虽到位,但面对实验的成败,缺少引导学生总结成败的原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操作能力,这是一个瑕疵。  反观  好了,回过头来反观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吧。  首先,简直有些鄙视我们语文学科组的一些人。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闻过则怨、自以为是、互相轻贱、浑浑噩噩、无所追求、抱残守缺、自私自利,以平庸为荣,以俗事为好。整个垮掉的一代似的。多年来,深刻领教过了。(一个不能讲心里要说的话的小环境,不能说负面,否则,可能为人所不喜,可能会作为河蟹社会里的不谐音符剔出来被和谐掉)  第二,语文的狭仄无以复加。语文就是教课本,课本上教学用书上有什么就教什么。如果是这样,那还好些。语文课,一个学期下来就是教了二三十篇文章,此外一无所有,不亦悲夫?写作,每两周随便选一个题目叫学生写出来,有无序列,批改不批改,批改的怎样,习作有什么问题,讲评了没有,鬼才知道。口语交际,没有,也不会;综合性学习,没有,也不懂。在他们看来,语文就是教课文啊,其他都是胡啰啰!不会知道课标要求,虽然课改多年;不会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不会懂得教材编排体系,虽然三番五次推荐给他们。  语文的课堂死气沉沉,读书声没有,阅读没有,思考没有,活动没有,自主独立学习没有,品味啊感悟啊鉴赏啊评价啊都没有,练习也没有。全被教师平平淡淡啰啰嗦嗦的讲和白纸黑字的解析资料所包办了。  仅应试的一点教学技术也没了。没有对考点的挖掘把握,没有审题答题的指导,甚至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讲评。  如果说语文教师们在搞应试教育,那还是高看了他们。他们连应试教育也做不好,没有一点应试技术和有力的行动。只是就这样不死不活的讲啊讲啊,讲得稀里糊涂,弄到自己灰头土脸,弄到学生神情呆滞一无所获。  如果我对他们讲这些,他们表示反对还是好的,起码表示他们听了我说什么,可怜的是他们无动于衷,根本不听,看来是对什么都不以为然呢。  还能怎么着!  把语文教学弄得像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攀行,除了路的崎岖,除了路的荒凉,两边是砾石瘠土;除了对顶峰仰望难以逾越的畏惧,除了疲惫的喘息,什么也没有。  来源: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演的舞台文/清风徐来
  开学一周了,学生们在开学之初读书汇报演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每一个人。徐张满仓的博识深刻,王若晨的睿智健谈,李英豪的大方诙谐,边佳的幽默机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谈读书体会,由此谈到了生态平衡,气候变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他们忘情的讲演着,他们慷慨激昂,他们忧国忧民。整个讲台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 &  如果没有那几个学生的消极表现,我会认为这两节课上得很成功,甚至很完美。可是,在几个优秀生争着上台交流,甚至争论不休时,有的学生却不肯上台。王正同学,来到讲台上只是红着脸,低着头,一言不发。短暂沉默后,转身就往回跑。我拦住了他,笑着鼓励他:“自信点,有什么说什么。”然后向大家示意:“大家给点掌声!”在大家的一次次的掌声鼓励下,他才勉强说了一句:“我读了XX这本书。”然后就逃下了讲台。还有几人也只是勉强说了一句话。  我发现他们都是班里那些成绩很差却很老实的人。想想学校很少组织活动,他们根本没有锻炼的舞台。加上这些同学性格本来就内向,学习又差,缺乏自信。让他们上台都不易,怎么可能有好的表现呢? 可是连让他们上讲台随便说几句都难,到了社会上他们如何立足呢?在为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欣喜之时,我也为美中不足之处而深思。  再想想,这些孩子真够可怜的,每天都来上学,可是既不学习,也不调皮捣蛋(有的上课做小动作或说小话)。他们散落在教室的几个角落里,就像一堆堆肉块(有两三个大胖子)。也许,学校教的东西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也没有发现什么兴奋点——也没时间去发现,学校也不会去发现,去培养,优秀学生还培养不过来呢。于是他们只好背着差生的帽子,日复一日地沉沦下去了。反正考学也不指望他们,他们只要不惹事儿就行了。  其实,在课前,我与课代表商量细节时,有的同学就认为,每个人都上台太耽误时间,有的人也不想说。可以小组推荐,每个小组一人发言,又节约了时间,效果还好。但我坚持让所有孩子都登台。上学期我接手这些学生后,发现这些差生平时上课提问时,再简单的问题都不愿回答。我教他们一个学期,有的学生一次也没举过手。你勉强让他回答,他吭哧半天,说不出个道道来,很浪费时间,急得好学生跳脚。于是我也就只好放弃了。于是,我想,我要借机让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都获得锻炼的机会。反正他们怎么也多少读了一点书,有话说。可他们的表现让我很失望。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配合,拆我的台。我搞此活动,本不是为了作秀(不是公开课)。而且即使是公开课,那些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也完全掩盖了那几个差生的拙劣表现。我是惋惜他们竟然与整个班级氛围格格不入,不珍惜这么好的机会。我实在是怒其不争啊!  虽然惋惜,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点光亮。那就是,在台下,他们竟然不像平常上课那样被动应付,而是认真而饶有兴趣地听别人讲。而且最终他们还是登台了,还发了言。万事开头难,他们有了这一次历练,下次也许会好得多。昨天发言的一个学生就在日记上说,由于锻炼少,一上台就慌了,说得太少,下次肯定会大胆得多,希望类似的活动多搞一些。  今天上课时,我向学生宣布:我们以后每节课讲课前都要搞一个演讲,每节课一至两个人,这样一学期下来,争取让每个人都有一两次锻炼机会。具体细节,希望课代表和班长酝酿商讨。我特别强调了“每个人”三字。学生马上欢呼起来。我想,我要努力让每个孩子,包括差生,都有锻炼的舞台来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来源:
敬畏民间的教育智慧与精神文/李志欣
  2010年,作为一名民间教育者,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教育风情,大家都好像真正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呼唤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了本年度最热门的词汇和意义。其中有两项内容最为耀眼,最为激荡人心:一是教育要回归到关注学生情感、人格和道德上来;二是教育要趋向教育家办学和教学上来。其实,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理想的教育,看来,2010年,对教育来说,是不寻常的一个年份,它让我们大家更加理性,更加关注人道、关心民族、追求本原,这是我国教育走向更加科学、和谐、诚信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拐点。  年底期末考试前,我接到上级一个通知,要求今年的考试、阅卷都必须自己学校组织,全县或全市不再统一组织,这就意味着今后的考试不再单纯拿成绩来为学生排名,单纯用名次来评价教师和学生了。看到老师们轻松灿烂的笑容,我紧缩了多年的心也跟着放开了。在阅卷动员会议上,我一改过去的严肃态度,语重心长地和老师们说了一些这样的话:老师们,我们盼望已久的教育时代到来了,教育是在塑造人的生命,是在付出自己生命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提升。过去,我们都感觉到教育的枯燥和乏味,我们被折磨地没有了激情和个性,我们缺乏创造的精神,懒得发现身边的微妙的教育因素,没有思考,没有研究,我们就这样过着,熬着。我常说,教师要有自由的心灵,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断读书学习,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绝技,要成为学生的思想领袖。  但是,由于我们工作过于紧张,可以说几乎把生命的主要时间用在了教学中,用在了课堂上、备课中、课后辅导中,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接触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我们的事业却是最需要更新的事业,是统一模式,是加班加点,是题海战术,是标准答案,是评估检查等等,是这些“应试教育”的产物,剥夺了我们自然成长的权利和机遇。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社会中发展好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教师职业的倦怠最深厚的根源就是不再学习,不再读书了。  有了物质生活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今后的教育就是在较量你的信念、素养、阅历、精神、责任。就是考量你是否能以人为本,能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负责,能否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生动活泼的成长,闪发出其独特的创造火花。  因此,从政府官员到教育领导,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大众,都在开始呼唤让教育家来办学,开始懂得教育家应该从课堂中走出来,教育家其实应该就是在教育一线实践中诞生的。于是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在博客论坛里,我们又看到了昔日的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身影,我知道这是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与思想,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学做一名教育家。但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到底我们这些草根教师能不能成为教育家?怎么做才会成为一名教育家?有多少教育家才能但当目前和未来中国之教育责任?这些疑问都在拷问我的实践与灵魂。  孔子毫无疑问是一名教育家。他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学在官府”的传统,倡导“有教无类”,大力开办私学,把教育推向平民阶层。他实行启发式教学,倡导平等对话;他带领学生或登高临远,或各国游历,拓展视野,丰富见识,锻炼能力……其教育教学对话录《论语》,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篇章。  苏霍姆林斯基,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终生都在校园里生活,他的成就来自于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他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各门学科;他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当校长,又当老师……多元的体验,独特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勤奋的著述,构筑了苏氏宏大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他的教育智慧,已经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空,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陶行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没有像当时的其他海归学者那样,西装革履,游走于上层社会,而是穿布衣,着草鞋,举债创办育才学校,专收保育院的难童,不收学费和生活费。他突破自己的老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全新理念,倡导从书本到社会的学习方式。他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并努力践行之,极大冲击了当时读死书、死读书的积弊。“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他一生的信念;“爱满天下”,这是他一生的坚守。有了这样的信念和坚守,才有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  同时,我也看到了各种有关教育家的培训、评比、论坛;发现了很多有关教育家的宣传、奖励、游讲。我高兴,我们的教师的实践性工作终于被提升到应有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尊重教育,尊重教师,教师惟官员和经院专家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其实就是真正的专家。我也有过担心这种急于呼唤教育家的心态会演变成更加严重的功利场。这种形式是不是会像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一样,为了竞赛拼命学习,却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日渐低落,甚至厌烦,我们的竞赛成绩在世界上可谓是一流的,但是又有多少顶尖科学家的出现,为什么我们至今还没有培养出本土的多贝尔奖。这一点我们必须警惕与避免。  现在,我们也有许多冠以各级教育家的人物,我见到的是他们四处匆忙的上课、讲学,大家都在利用他们教育其他人,而他们也乐此不疲。遗憾的是,几十年来这些所谓的名师都成了有光环的人,而游离于自己赖以成长实践的本土基地,这是不正常的。  一个教育家,可能他具有的素养并不全面,但他对儿童一定有着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一定在某一教学领域达到了艺术的境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创新精神。就像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他们那样,当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他们都曾经那样地普通和平凡,他们都长久地站在自己的课堂上,他们都满怀激情与梦想挚爱着教育事业,他们都敞开自己博大的心胸包容和接纳学生!走进他们的世界,让我们读懂了教育家的精髓:奉献于教育,痴迷于教育,坚守于教育,创造于教育!(李振村:《中国教师报》,2001年1月。)  我之所以以“敬畏民间的教育智慧与精神”为题,我的初衷就是想,我们必须从最基层发现这样的教育家,必须要敬畏这些本土的珍贵的智慧和民间精神,而不是必须专门培养。我曾经在学校各种场合说过一句话:“谁有思想,谁就是学校的领袖。”有了这种思想,一些管理,一些方法,自然就会有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自由。  例如我校的崔金英老师,目前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和风格,她曾经对我说过:我要研究践行“激情教育”,在我一生的教育生活中,对自己、对学生、对家长、对工作、对朋友,我都要满怀激情地去对待。我的课堂一定是激情的课堂,我的管理一定是激情的管理”。试想,如果崔老师一辈子都在坚守并研究实践激情教育,那她一定就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教育家。  品味它的教育箴言,我们就会有深深地体会:“激情比学科知识、教学技巧、组织管理、友谊和趣味更重要”。 “当学生回忆起自己的老师,他们记住的不是课堂上具体零散的知识,不是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分数,而是老师对他的和蔼和鼓励”。“富有激情的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在,更关心学生的未来”。 “最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温和、认真、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对教学质量都耐心的坚持高标准,他们让学生们相信:每个人都能学好”。“工作中,我会用激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关心爱护他们,让学生真正的发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下面则是我校李德刚老师所热衷的事情,他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但是他却能够坚持带领起一群教师热爱读书学习,让老师们喜欢上了研究,把教育视作了幸福的生活。《中国教师报》专门介绍了他带领的这个民间学习型组织:教师成长志愿者共同体。我摘录几段共同体成员的入会感言,就足以说明这种民间的学习型组织的魅力与价值,李老师的事迹,他的付出,就是教育家的精神。  单翠云老师说:“我加入共同体后,仿佛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从此便开始了一场精彩的生命之旅!”  “如果不是加入了教师成长共同体,我不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也不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是共同体成员薄其叶老师的感想。&&&&  高新强老师在谈参加共同体的感悟时写道:“老师们在这里有共同语言,我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学习的场所。参加共同体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  还有刘勇老师,开始带领几个同事,展开了研究学生的读书活动——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他们从“学生阅读的保障:时间;阅读的标准:快乐;阅读的前提:兴趣;阅读的载体:书目;阅读的金钥匙:方法;阅读的催化剂:激励”六个方面展开研究与活动。  他们表示,要把这项活动做实,坚持下去。读书活动不是一项新鲜的事情,但是他们研究的活动项目及主题却是创新的,尤其是他们誓把此项活动坚持下去的精神却是感人的。他们说,我们团结一起坚持数年,十几年,我们的学生就会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等他们做了家长,也会鼓励教育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那我们这个区域,从大人到孩子,就都有了读书的习惯。听听,这就是教育家的胸怀与气魄。祝愿他们的美梦成真。  最近几次会议上,我反复说出了一个培养计划,就是学校草根教育家培养工程,虽然题目中有培养二字,其实我的本意就是为老师们创设一定的环境,解放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潜力,就是创造教师的民间领域和公共领域。换句话说,让老师能够自由地去探索,老师彼此之间都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有自己的学习研究组织,有自己讨论问题的空间。&&&   相信,我们最基层的学校,也一定能诞生教育家,我更喜欢称之为民间教育家。能够从教师中诞生教育家的时代,才是教育走向成熟的时代,能够从教师中成长起教育家的民族,才是有智慧和有希望的民族!  我的更明确的目的,其实是让老师们触摸到教育创造的乐趣,让他们感觉到,与学生一起生活是快乐的,其人格是自由的。让老师们把教学变成研究,把教学变成生活,让教育回归到人的人格、品质和情感上来。  是不是教育家,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教育家一般的信念、思想、智慧、精神与那份坚守!教育不需要“风暴”,教育需要坚守!教育不需要浮躁,教育需要平静!教育不需要宏大,教育需要创造!  来源:
不要让作业评改与矫正成为一种形式张勇
  作业教学除了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环节外,对教学意义比较重大的还有教师批改作业和实施矫正教学等环节。时下制约和影响作业教学质量,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导致学生对某些学科学习不感兴趣的重大原因是教师在作业评改与矫正环节观念陈旧,缺乏对学生有效的指导,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类型的禁忌:  ■情绪宣泄型---一味地训斥  不开窍学生一开始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是十分认真的,但由于学习基础或习惯不好,或者因为教师布置作业的无层次性和选择性,导致其无能或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而每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又不会从自身作业设计的缺憾中反思缘由,所以就对不完成作业或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学生一味地训斥----通常会用“为什么没有完成”或“怎么错了那么多…”等等纠缠或发泄,甚至给予一个终结性的语评。久而久之,学生从老师这里只会得出一个“学习无望”的结论。而这种训斥永远都不会让学生知道他想知道的----“到底错在那里了,如何改正呢?”  一味地训斥说明老师在对待作业教学环节是缺少对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反思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完成任务型---逼着学生造假  有的老师对学生某学科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是十分了解的,但在作业教学中不做任何设计,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在作业布置时题量要求一样,无奈学生只好上午一边听课一边完成“下午来了立马交作业”的高要求。为了完成高要求,学生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抄袭。这种抄袭通常是学生利用上课或下课时间。这样不仅影响了今天听课学习的效果,也会滋生学习腐败---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花钱买别人来代写作业。  抄袭作业或花钱找别人代写作业就是“作业造假”。作业造假现象十分普遍,逼学生“造假”的真正推手是老师。明知这种方式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却偏要默许,好似完成了任务,实则是老师掩耳盗铃的行为。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习吃力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是老师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也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  ■违背师德型---机械的抄写  罚抄测试卷或错题重抄几遍也是在对待学生作业时惯用的方法。完不成或完成作业质量不高学生通常是单位时间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较差学生,而罚抄测试题或重复多遍的苦果,其实是老师把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给毫无意义地浪费了,学生不但要一遍遍地沉重的被罚抄,还要因此遭到家长的重罚和批评、责骂,有的干脆株连家长,让家长为孩子出题或罚抄出错的地方。罚抄看上去是为了学生好,实则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大量罚抄作业本身就是体罚,这样有害学生身心健康,也可引发不安全事件,这种行为实际上老师已经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学生纠错的方法有好多,这其中肯定有比简单抄写更好的方法。不管哪种方法我们都需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修养,每当学生表现不理想时,我们应想法帮助他们,俯身和学生一起找出错因,这也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职责转嫁型----家长必须签字  还有一种老师自己认为家校沟通的最好的方式是家长签字,这好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器。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期待是不言而喻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家长都能做签字之前的那份工作--检查作业的对错,并承担起指导学生纠错的任务。让家长在作业上签字看似是一种学校沟通的好方法,也为众多的老师使用,但静心思考,这种转嫁毫无道理,自己觉得无力了、无计可施了,才出此下策,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家长。家长与教师配合监督指导孩子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家长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并向老师通报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是家长该尽的责任,但是教师也不能把家长变成孩子的“第二个老师”,不但要代帮老师完成很多工作,还要因此承担学生在家作业完成不好的指责---“你为什么没有检查作业对错、没有指导学生纠错”?  ■教育投机型---作业搞抽查  还有的老师喜欢抽查作业--今天抽查1组,明天抽查2组……或者按学号抽查,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时间宝贵,批改不过来。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放学生的业余时间,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作业太多批不过来,为什么还布置那么多呢?为什么不在精心设计作业环节上下点功夫呢?似乎抽查作业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其实这是一种教育投机。商人投机可以谋取非法利益,最终坑害的是老百姓。老师对待作业批改与矫正的投机最终损害的是学生,他们要么因此厌学,要么由此成为品行不端的学生。作业不能全批全改,老师就不能从作业完成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也就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就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作业教学一直是教学常规管理比较重视的内容,但如果教学常规检查形式主义---只看作业批改时间、对错、作业本的整洁、格式的规整等,就会使得这种教育投机得以成功。教育就是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工作,只有教师和管理部门一起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就是空谈!  以上五种无效或低效的作业评改与矫正都暴露了部分老师对作业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作业评改与矫正,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有发必收,有收必评,有评必讲,有错必纠”即精心进行作业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来源:
向有个性的学生致敬文/王开东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我喜欢品味这一句话。学生崇拜老师,不难理解,很多老师或多或少都被崇拜过,被敬仰过,被喜爱过。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有没有崇拜过学生?崇拜过什么样的学生?  就我而言,不敢说我崇拜我的学生,但我喜欢有个性的学生。钟书先生说,“两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晚唐诗就不谈了,对于六朝人物,我可是珍爱不已。相信无数的读书人,内心里恐怕都有这种情结。在六朝人物的身上,放飞自己思想的翅膀,翱翔于个性的碧海蓝天,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个逝去的时代,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呼吁人格自由,有一点点慵懒,有一点点颓废,还有一点点另类。但他们决然是这一个,这一个熠熠生辉,特立独行,可以被批评,但绝不可以被漠视,被遗忘。这就是这种人的价值所在。  著名杂文家吴非老师曾经说过他的一个学生,依稀可以窥见一些六朝人物的风范。我颠来倒去的喜欢那一个场景,常常在内心里模拟体会,每一次都能获得快慰。  有一次,南师附中历史组要搞一个活动,想请一个学生朗诵诗歌,以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于是,各班推选了一些人选。  中午,有一个学生来到历史组,刚刚朗诵两句,就技惊四座。老师欣喜若狂,说:“太好了!太好了!就是你了!”  这位同学愣了一下,随即很有风度地对老师说:“老师,诗是不能中断的,请允许我把这首诗朗诵完。”说罢,旁若无人地朗诵。  所有的老师都惊呆了,镇住了。这才是一个真正懂诗的人!他没有读断诗歌的习惯。是否会被老师选中,对他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读这首诗,沉浸在诗歌的王国之中。此刻,当下。  这就是有个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仅让人敬畏,甚至还让人仰望。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中徽之访戴的故事。王徽之跑了整整一个晚上,好不容易到了戴逵家门口,马上开始打道回府。有人大惑不解。徽之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还有南师附中的那个徐海,为了女同学董维青治病,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东奔西走,四处借贷。虽然经济拮据,但最终还是和女友结婚,就为了能给她依靠。在董维青去世后的第三天,徐海写了6封遗书,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那一年,他只有23岁。他是一代大师徐懋庸的孙子。  这些孩子的真性情,每每让我潸然泪下。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尽管命运不尽相同。但人的脆弱在此,高贵也在于此。  同样是名校的缘故,在汪曾祺先生的《跑警报》中,西南联大也有一大批个性学生,他们狷狂耿介,快意恩仇,无不让人怦然心动。  汪先生这样记载:“一旦我们跑警报遇雨,我们有一个姓侯的同学,一定是一马当先往回跑。他奔回新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了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他怕这些女同学挨淋。侯兄送伞,已成定例。警报下雨,一次不落。名闻全校,贵在有恒。——这些伞,等雨住后他还会到南院女生宿舍去敛回来,再归还原主的。”  更为有趣的是,西南联大还有两个不跑警报的学生。境界超拔,生死置之度外。  “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顺着汪先生的记叙,我依稀看见这两个学生,面容清晰,真纯坦白,面对凶残的日寇轰炸,他们视死如归,平心静气。这是何等气度?  如此个性的学生,需要个性的老师。西南联大就不乏这样的老师。西南联大的国学大师刘文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他曾在三五月圆之夜,团团围坐在草坪上,吟诵《月赋》,那种情景,让钱理群先生思慕不已。同样是刘文典,有一次警报响起,他挟着一个破布包,往郊外逃窜,正好遇见沈从文夺路狂奔。刘文典火冒三丈,侧过身大骂沈从文:“我跑是为了庄子而跑,你这个该死的,你为谁而跑?”  每每读至此,我一方面震惊于刘文典的狂妄,一方面又同情沈从文的心理?  作为先生,首先是真性情,其次才是真学问。  才高八斗的刘文典,自认为世界上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自己,另半个是冯友兰。每当刘文典开讲《庄子》,吴宓等西南联大几位重量级教授便前往听讲。刘文典旁若无人地闭目演讲,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抬头张目望着教室最后排的吴宓,慢条斯理地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呵?”吴宓闻听立即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吴宓号称清华四大教授之一,是钱钟书先生的授业恩师,尚且对其恭敬如此。  老师有真性情,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呈现一种自然生命的姿态。这种教学,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一种生命的唤醒和启迪,它给予学生的必然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舒展,传递的则必然是自由天性的裸露,个体生命的承担,独立人格的追寻。  真实的生命,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育也该如此。  我在这样的夜晚,慢慢回想我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也有一些类似的学子,让我激动不已。  有一次模拟考试之后,试卷下发。很多学生都因登记分数错了,来找我加分。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怎么从来没有人要求减分?照理说,算错分数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可巧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女生,就要求减分,因为老师多加了她10分。我于是很高兴,就对她说,“你是第一个要求减分的,老师奖励你,这10分属于你了。”  女孩子涨红脸,对我说,“老师,我不要加分。苏子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们全班人都哈哈大笑,那以后找我减分的人,陆陆续续。  还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学生告诉我,某某学生正在画小人,我立刻停下来问她。她画得如何?旁边的女生恭敬的回答到:“罔不因势象形。”全班笑倒。  我之所以能够宽容学生的个性,可能还在于我学生时代就好幻想,因而保留了一些真性情。  高中时,我的同桌很喜欢一个女生,但那个女孩子骄傲的一塌糊涂,文学才华极高。同桌于是向我求救。  我于是花了一个晚上,帮他写了一封情书,引经据典,煽情点染,不一而足。最后还别出心裁的写了一句诗:此中有真意。  过了几天,女生把信退回来了。只在后面加了一句——欲辨已忘言。  我们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更加想难倒她。我于是撰写了一个谜语。“×……,÷……。(唐诗)”意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为云”,还是痴心不改。  可爱的女生很快又回信了。也是一个谜语:“人……,月……。(宋词)”同桌看了不明白,以为“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只有我狂笑,因为她写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隐含意思为下一句——此事古难全。   我们从此不再追她,只把她看成天空里的星星。很多年之后,老同学聚会,说起这样的往事,女生说,“你们为什么就不写了,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这样的游戏很好玩,我喜欢。”  呜呼,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学生,连早恋都如此不同一般。可惜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来源:
表扬也会遭遇怀疑文/阿满
  同年段的郑老师请假,安排我们代课。昨天,周老师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叹:“郑老师班级的课就是好上。同学们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  今天,安排我代课。走进教室,为了鼓励孩子们,先来一番表扬:“昨天周老师回到办公室不住地称赞你们,说你们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也能表现得好一点吗?”  话音刚落,就有孩子说开了:“老师,你别蒙我们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老师,你这是假表扬吧。”“老师说的是反话,正因为我们表现不好,你才这样说。”“你是为了让我们表现得好一点,先表扬我们吧。”……还有的孩子更直接:“老师,你这是在骗我们。”“周老师肯定不会说我们表现好的。”  没想到,真心的表扬,却遭到了怀疑。再次微笑着告诉他们:“你们的表现是真不错,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越是解释,孩子越怀疑,最后只好强调:如果实在不相信,你可以去采访周老师。  下课,走在路上,再次想起孩子的怀疑,不由摇头:是什么原因让本该纯真如水的孩子变得如此地对人不信任?敢于质疑是好事,但是因质疑而让孩子丧失了对人的基本信任,那也是一种悲哀。我们都喜欢孩子质疑,提倡孩子大胆质疑,但质疑不是让孩子对一切否定,甚至抛弃对人的信任。社会,正因为有对人的一种最起码的信任,才显得和谐。不敢想像,如果每个人都不相信别人,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或许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常说“哄孩子”, 对孩子一味地采取表扬,否定批评;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采取赞许的态度,不敢否定。可是细想:正因为太多的“哄”让孩子产生了不信任感;过多的表扬,言不由衷的表扬造成孩子对周围一切的怀疑态度。  或许孩子的怀疑是对社会现状的一个小小反应。想起上海的钓鱼执法案,正因为有那样的“钓鱼”执法者,才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怀疑;曾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被老太太一口咬定为撞人者,因为无法证明不是他撞的,最后被判赔4.5万余元。“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她?”——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良好道德,如此这般,谁还敢出手助人?  或许隐藏在孩子否定表扬的后面也有对周围事物的无所谓?真诚的表扬都被孩子否定,说明的是什么?  来源:
用耳朵“吃”苹果文/蓝梦听雨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您一定觉得很奇怪:耳朵怎么能够吃苹果呢?可是,我和学生们还真的用耳朵“吃”了一次苹果呢。  那天连着两节语文课,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一直在用心练字,那么投入,那么专心,希望能在学校即将进行的写字和作文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我知道孩子们一直地写啊写很辛苦,所以在第二节课中间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要送他们一个苹果吃,他们惊奇极了!尤其听我说,要让他们用耳朵吃苹果的时候,他们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一脸的笑容,一脸的期待,一脸的疑惑。有的孩子甚至用探寻的目光看向讲台,似乎在找苹果。  我笑眯眯地走上讲台,顺手拿起一个孩子推荐的书,然后对孩子们说:“我要送你们的苹果在书里面。”接着,我给孩子们读了《还有一个苹果》这篇文章:  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他紧握着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每当干渴、饥饿、疲乏袭来的时候,他都要看一看手中的苹果,抿一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会增添不少力量。后来,旅行者终于走出了荒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却宝贝似的一直紧攥在手里。  满脸欢笑的孩子们用耳朵“吃”完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当然有很多的感想了:  “这个苹果真特别,这让我知道了用耳朵吃苹果,其实就是用心灵吃,这种吃法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东西。”  “没想到用耳朵吃苹果也是那么香,那么甜。吃完这个苹果,我们感觉很精神,又得到了许多知识。”  “用嘴巴吃苹果有滋有味,而用耳朵吃苹果却是多姿多彩的,也只有我们语文老师能给我们这样的苹果吃,这是我们班的精神大餐。”  “我真希望能多多地吃这样的苹果。这个苹果给旅行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信念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物质上的苹果是一次的,吃完了就完了,而精神上的苹果却是永久的,它让人回味无穷。”  “用耳朵吃苹果真让人开心,我好兴奋!我也知道了人生中难免会有许多困难或险境,但只要努力,哪怕只有一个苹果,也能看到希望,并最终取得胜利。”  我没想到只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青苹果,让孩子们用耳朵来“吃”却吃出了如此味道,如此深奥。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懂得物质与精神的不同,实在令我叹服。  精神上的东西是宝贵的,很多时候它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就像那已干巴得不成样子微不足道的苹果,它不只是独行者的希望,更是一个坚定的信念。没有信念的人是没有希望的,没有希望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让孩子们多多用耳朵“吃”一些这样的“苹果”的。  来源:
吃一顿有成就感的饭文/hnzzhly&
  吃饭能吃出成就感来,也许不陌生。你有点小权力,本是你应做好的份内之事,别人却来求你做,你也给别人办到了,别人请你吃饭,你会有一些成就感,一丝威风感。辛苦耕作的老农带着幸福的成就感过年,大鱼大肉摆上桌,这是他辛勤操劳一年的成就。  今天要说的却是现代城市一群年青人难有的一种感觉。  下班回家遇一小女子,携伴同行,知其赴朋友约,小女子朋友为我一挚友,两人边走边议,离不开吃饭话题,小女子及朋友很真诚,邀我一同下馆子,我很烦下馆子吃饭,不愿去,反邀两小青年去我家做点饭吃,两小青年欣然往之。在楼下菜市场购得碗豆半斤、橛菜两把、紫苏辣椒少许。小女子争做大厨,拣菜、剁蒜、切姜、过水、上蒸、暴炒,一阵忙乎。有拣橛菜脆脆之声,有剥蒜遇霉烂之叹,有切丝切片之惑,有加豆豉与否之争,有过水时间长短之异,有忘加食盐重新返工之乐,有出蒸香气之啧啧,有爆炒油炸之啪啪,有小女子手忙脚乱之窘迫,有朋友一旁偷乐之无聊,好一幅《锅碗瓢盆交响曲》。  即得饭熟菜出,朋友如爷们安然入座,小女子伺奉碗筷到手,一杯红酒递上,小咪一口,甜在心底,酒甜乎,小女子甜也,酒不甜人人自甜,岂是下馆子有的感觉。  饭毕,朋友挽袖撸衣,残盘剩汁,大手生花,悉归所在。小女子闻厨房碗碟相碰之声,展如磁白牙之嘁嘁之乐,乐在相融,乐在相托。  吃的成就源于吃的过程  吃的成就在于为他人吃的付出  来源:
给孩子一条路走文/一地纸屑
  想到章璋,心里总有种牵挂,还有隐隐的痛。  那天上课,发现班里少了一个学生。孩子们告诉我,说章璋转走了。我惊讶。问及原因,孩子们避而不谈。  在我眼里,章璋永远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身材胖胖的,脸色红红的,走起来了左右摇晃,能带起一阵一阵的风,体格健壮成了他的特征。班里饮水机的换水任务,都是他一个人承包。他憨厚、善良、勤快,乐观,是个爱笑的男孩。  上学期,有一次周一收作业,他没有按时上交。他主动跑到办公室告诉我说:“对不起老师,周末我太困了,没能完成作业。等我明天补好了再给您吧!”  然后他告诉我说,他是“外乡”人,几年前他是随做生意的父母来这里的。现在爸妈以摊煎饼为业,平日他们太辛苦,所以他常常利用周末帮父母进料、出货,到处跑,根本没时间写作业。  听了他的话,我顿生敬佩。像他一般大的孩子,应该还在家里还过着衣来顺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年仅14岁的章璋已经挑起了生活的担子。但,他言语间丝毫没有悲观沮丧的情绪。  章璋还是个自制力很强的孩子。他的座位永远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大概是出于班级管理需要吧,他的左右是班里最“不老实”的调皮孩子。他成了一道多功能“隔离墙”,但他并没有因为这而影响上课的精力和情绪。不论安排他跟谁一个桌,他总是乐呵呵地接受。  他最拿手的是喊号子。间操或体育课跑步,只要有他在,整个班级就充满了昂扬的情绪。他的作用都要超越体育委员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他。  不足的是,因为帮爸妈干活,他上学常常迟到。学业考试成绩一直停留在班级中游偏下的水平上。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报送到学校德育处,考试成绩判零分。更没想到的是,春节后他要转学了。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被迫的!”  开学都已经两周了,巧的是,今天课间操时间我在校园值班,遇到了章璋,他老远就喊我:“朱老师好!”我有点惊讶:“你不是转到别处读书了吗,今天怎么有空来学校啊?”  “老师,今天我是来办手续的。”  “那你不耽误课啊!”  “不会耽误的,我已经打算好了,这个学期我先‘休学’帮家里干活,等暑假后我就回我们老家读书。”  “为什么?这不就耽误一个学期了?多可惜!”  “老师,没事的,咱们这里初中是四年制,我们那里是三年制,教材不一样,我现在回去了也没法上学。等下个学期开学在我们那里订上新教材,随新学校上课就可以了!”……  听着他的话,我一阵心酸。这时,我才真正知道,章璋在这里只是借读生,是没有学籍的孩子。也就是说,他是班里“可有可无”的“黑学生”。他如果在这里读书,考试成绩是不加入班级和学校考核的,不论考得好歹都与学校无关,他的存在也许只是增加管理的“难度”而已。可是,章璋并不在“差生”之列啊!我想,问题大概还是出在考试成绩上。如果他成绩非常优秀的话,也许他的学籍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了!他也就根本不用担心没地方读书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只有默默地祝福。  其实,像章璋这样的孩子并非个案。很多年以来,新学期开始,每个学校或班级,都时常有“转入”或者“转出”的学生,而这些孩子往往是“问题孩子”,在许多父母或者老师眼里,规劝他们“换个环境”似乎成了唯一挽救他们的“灵丹妙药”,即使知道这样的做的最终结果是让孩子更受伤。  莫非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目的?   记得一位知名的校长说过: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孩子是不喜欢甚至怕呆在家里的,因为在家享受不到快乐与幸福。那么,要是这些孩子很乐意到学校来,把老师当父母,把学校当成家,该多好,这就说明我们的老师是可亲的,我们的学校是温馨的。怕就怕,学生既不愿意回家,更不愿意到学校来——这可就是悲剧了!那么,试想一下,这些无路可走的孩子,他们最终会去哪里呢?  章璋的问题似乎更值得深思,他是属于既想呆在家里,又渴望回到学校的孩子!  整个上午,我都在批阅学生的作文《告别》,没想到章璋成了最佳素材,居然有十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写到了他,我被孩子们的文字埋住了呼吸,他们字里行间的情感似乎都凝聚成同一个声音:老师,给章璋一条路走吧!我们不想他离开!  我无语!  中午,带着一种沉重,行走在下班路上。经过一家杂货店,被一种特别的声音吸引了。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拿着话筒,正旁若无人地对着电视机唱歌。他一边扭动身子,一边挪动步子,陶醉在自己的歌唱里,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他的!虽然,那稚嫩的声音时常“拐弯抹角”“南辕北辙”。  多可爱的孩子啊!清澈的眼神,明媚的脸,他让人联想到未来和希望。可是,许许多多曾经像他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在步入学校、坐进教室、捧起书本、正襟危坐之后,慢慢,慢慢,他们却失去快乐和幸福,甚至找不到一条暂时可以往前走的路呢!  突然想说——  教育的神圣,也许就在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路可走!  来源:
女人如书文/风斓云舒
  “女人如花花如梦”走在上班的路上,歌声从远处飘来,深深的定格在:三月八日,那天不知道有多少次“女人如花”重复浸入耳孔,穿透耳膜,印在脑海里。而于我无异是一种折磨,因为自己喜欢说:女人如书,既不失诗意,又有丰富的内涵,多好!  女人如书,也许你没有华丽的封面,但你却有着丰富的内容。  女人如书,也许你没有曲折的故事,但你却有着真实的温暖。  女人如书,也许曾有一段时间你会被束之高阁,可是你却不会因此凋零,更不会因此而沉沦,你静静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历经千年,老掉了容颜,内涵却不会退减。  我喜欢把女人说成是书,更喜欢做个读书的女人。  寂寞时喜欢读书,书是女人的朋友。一杯玫瑰花茶,一本喜欢的书,一盏灯,心浸泡在玫瑰花茶中,情流连于字里行间,身与影与灯相映相伴,寂寞此刻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浪漫!  忧伤时喜欢读书,书是温暖的手。放一曲忧伤的歌,读一段忧伤的文字,无言无语,却找到惺惺相惜,却能让忧伤随之而去。  思念时喜欢读书,书是无言的表白。让爱沉淀到书里,一页一页翻过去,再一页一页翻过来!  繁华嘈杂时喜欢读书,书是净化剂。净化了周围的杂音,也净化了自己浮华的心!世界一片洁净,心也一片洁净。  女人如书,书如女人……  来源:
从20幅漫画看中国教育的本质; 一针见血!
德国的教育静悄悄
专访于丹:读书是件走心的事
窦桂梅: 教育变革要回到一种慢的教育
老师您还不知道吗?这样排座位既好管纪律又能提成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没有无限火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