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的症候分型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慢性肾衰竭分型及证治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归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多变而且危重.慢性肾衰竭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癃闭&等证的范畴,是难治性重证.
作者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调查与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110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的观察,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型总体分布特征,证型与临床实验室指标关系等,为更好地了解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住院期间资料,要求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临床资料齐全,再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期,所有患者采用统一诊断标准。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资料等,根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主要采用了卡方检验等,计量资料运用方差分析等。
1.110例患者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94岁,平均年龄61.85±14.80岁,年龄分布以50-79岁最多,占75.4%,60岁及以上68例,经正态性检验提示年龄分布呈负偏态。男性62例,女性48例,男女比例1.29:1。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糖尿病肾病23例,小动脉性肾硬化症21例,其他病因20例。
2.G3a期至G5期人数分别为23、28、23、36人,各期年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尿蛋白定量≥1.0g/d有64例,以1.0g/d为界,G3a期、G3b期与G5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G4期与G5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不达标者72例(65.5%),其中各期不达标患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6.5%、53.6%、60.9%、83.3%,G3a期、G3b期与G5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实验室指标方面,各期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的均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尿酸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110例患者本虚证脾肾气虚证57例,气阴两虚证31例,肝肾阴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9例,阴阳俱虚证1例。脾肾气虚证最多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随肾功能恶化有增多趋势,阴阳两虚证最少,仅G5期出现1例。单独邪实证36例,邪实兼夹证74例,邪实证按出现频数依次排序分别为湿热证(76)、瘀血证(57)、湿浊证(48)、水气证(14)、热毒证(9)。年龄、性别在本虚证(除阴阳俱虚证)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邪实证老年人以邪实兼夹证多见,与单独邪实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各本虚证(除阴阳俱虚证)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的均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尿素氮、血肌酐均值均以脾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均值以脾肾气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余两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各单独邪实证中,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的均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素氮、血肌酐均值湿浊证与其余邪实证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热毒证与水气证血肌酐均值有统计学差异,血白蛋白均值水气证与其余邪实证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尿蛋白定量均值湿热证与其余邪实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均值湿浊证与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瘀血证与水气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1.CKD3-5期非透析患者以中老年人、男性为多,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为主;CKD5期尿蛋白、血压控制较其他期欠佳;CKD合并症如贫血、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发生率均较高。
2.CK.D3-5期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其次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较少且多出现于CKD后期;邪实证以湿热、瘀血、湿浊证多见,湿浊证多见于肾功能损害较重的CKD后期,水气证多伴低白蛋白血症,湿热证多见于蛋白尿患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277.5【目录】:
摘要7-9Abstract9-11前言11-12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2-27 1. 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12-22
1.1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12-16
1.2 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因素16-20
1.3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20-22 2. 中医学关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22-27
2.1 病名22-23
2.2 病因病机23
2.3 辨证论治23-25
2.4 证型分布研究25-27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7-47 1. 研究目的27 2. 病例来源27 3. 诊断标准27-29
3.1 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27-28
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8-29 4. 纳入标准29 5. 排除标准29-30 6. 调查方法30
6.1 临床信息调查表的主要内容30
6.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30 7. 统计方法30 8. 结果30-43
8.1 一般资料30-34
8.2 CKD各期蛋白尿、血压达标情况34-35
8.3 CKD3-5期临床指标35-37
8.4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37-39
8.5 年龄与中医证型39-40
8.6 性别与中医证型40-41
8.7 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型41-43 9. 讨论43-46
9.1 研究结果讨论43-45
9.2 “肾虚湿瘀”理论讨论45-46 10. 结论46 11. 不足与展望46-47参考文献47-53附录53-54英文缩略词表54-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5-56致谢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俊凯;;[J];国外医学情报;1998年11期
张琳琪;刘红亮;;[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罗效梅;李新;贺勇;;[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盛梅笑,王身菊;[J];江苏中医药;2004年04期
孙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6期
孙伟;;[J];江苏中医药;2007年07期
周硕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5期
许筠;[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7期
邱强,陈香美,谢院生,魏日胞,吴镝,蔡广研,刘述文;[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年06期
叶玉妹;;[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文珍,陆耘;[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梁晓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潘天慧,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王颖,杨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陈玉英,张唐颂,陈马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高学清,刘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何明,张小梅,苑惠清,史立卿,钟湘,郝素英,刘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郝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黄东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郑天明,谈亚平,陈益娟,章启兵,王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林;方家;刘丽华;刘中勇;;[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蒋贵林;孙田子;;[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瑜静;谷雪莲;徐秀林;朱根娣;王新华;;[A];第4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照日格图;王洪波;陈慕芝;;[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王蔼平;陈爱林;张俊莉;王素芝;白琳;徐鹏刚;刘英纯;任宝娣;王颖;董军胜;樊亚红;赵君;;[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衣蕾;吉海旺;;[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周薇;周仲瑜;;[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明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秦伟夫;[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陆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宇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建英;[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郝平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波;[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姚璐莎;[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申聪;[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郑远方;[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黄琪;[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谭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强;[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戴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蔡恩承;[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黄益桃;[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树彪,逯龙申,庄国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张灵建,王爱玲;[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李慧;;[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聂莉芳;[J];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02期
阳晓,朱文锋,周小舟,胡学军,龙菊香;[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1期
张天秀;;[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钟应雄;[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03期
王丽萍,杜建;[J];福建中医药;2003年01期
郑淑贞,廖丽元,陈鸿图;[J];福建中医药;1996年05期
杜蕙,陈顺乐,王元,徐力青;[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静华;李瀚旻;历晶萍;毛树松;刘玲;;[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年04期
刘文兰;;[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1期
谭莉丽;周永红;兰希福;;[J];中医药学报;2010年02期
赵庆;宋丽娟;陈苏;王敏;魏嵋;沈宏春;王倩;;[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刘友平;王磊琼;郭芳宏;王小栋;魏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7期
万凌峰;赵红兵;邵铭;薛博瑜;;[J];中医杂志;2012年15期
刘文艾;刘旭生;田信奎;汪涛;;[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年07期
赵庆;唐瑛;易娟;张茂平;;[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2期
孙志岭;王玲;王富强;许志洋;钱鑫;;[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田鄂华;宾陈玉;王丽君;谷鸣;;[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车志英;何建成;马利庄;王国斌;;[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翁莉;杜鹃;何文婷;凌昌全;;[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刘文兰;胡建华;张秋云;车念聪;;[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刘文兰;胡建华;张秋云;车念聪;;[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万凌峰;;[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刘倩;王晓素;;[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金伟;[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翁莉;[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安佰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苏玲华;[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韩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郭彦清;[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莉丽;[D];青岛大学;2010年
朱文浩;[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高玮;[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仁武;[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2年
谭标;[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刘英;[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莹;[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徐玮;[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雷小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肾衰的证候分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