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检的常见引导设备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分析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及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7例肺部病变患者,在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病灶大小、深度,穿刺针数,扫描层厚,受照射剂量,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7例经病理证实,鳞癌45例,腺癌41例,慢性炎症6例,肺脓肿3例,炎性假瘤2例,无假阳性病例。发生气胸36例,穿刺病灶部位少量出血28例,痰中带血丝15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特别在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扫描速度快、图像重建快、时间短、射线剂量减少60%,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中国论文网 /6/view-3772317.htm  【关键词】肺部病变;宝石CT引导;穿刺;诊断;切割针  影像学对肺部肿瘤诊断有多种方法,但对绝大多数肿瘤行定性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广泛应用临床,成为肺部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性高等特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对97例肺部病变患者,在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97例,男性76例,女性21例,年龄48-85岁,平均61±5岁;在穿刺前均行胸部常规CT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经痰检、支气管镜检查未定性。  1.2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动态500排宝石CT扫描仪;穿刺针COOK公司生产18G×15cm活检切割针。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肺部病灶大小、部位、深度,选择合适体位进行局部扫描,层厚3mm,应用CT定位标尺及体表定位标记,选择最佳穿刺点,测出穿刺点与病灶边缘、中心距离及角度、方向,避开大血管、肋骨、肺大泡、病灶坏死区(图1)。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液200mg局部麻醉;根据定位方向及角度分步进针,首先将切割针尖进入胸膜下,进行CT扫描验证穿刺点、方向、角度是否正确,若有误差,即进行调整并再次扫描验证,确定位置正确后,嘱患者在平静呼吸下屏气,将针快速进入预定病灶穿刺部位后再次扫描,确定针尖在病灶内(图2),拔出针芯接20ml注射器,快速旋转并轻微进退穿刺针进行切割,同时负压抽吸,切割组织抽吸入注射器后迅速拔针涂片,将切割组织放入无菌盘盐水内,挑出组织标本块放入福尔马林液内固定送检,必要时选择病灶不同部位再次进行穿刺。术后按压穿刺点1-2分钟,消毒贴创可贴,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如有较重并发症发生,立即进行处治,否则观察10分钟后,返回病房。  2结果  97例经病理证实,鳞癌45例,腺癌41例,慢性炎症6例,肺脓肿3例,炎性假瘤2例,无假阳性病例。发生气胸36例,其中严重气胸2例,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随即穿刺进行抽气减压及吸氧,经处治后症状缓解,观察2天复查气体消失。穿刺病灶部位少量出血28例,未做治疗;痰中带血丝15例,临床药物治疗4天痊愈。  3讨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广泛应用临床,成为肺部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1]。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性高等特点;能清晰显示肺部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及与体表的距离关系[2]。本组97例患者,均在宝石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笔者认为,较普通CT引导更有优势:①扫描速度快、图像重建快、时间缩短一半;②辐射剂量减少60%;③消除穿刺针产生金属伪影,提高小病灶穿刺成功率。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性高,但具有一定风险性。为避免风险性发生,本组97例均为住院患者,术前详细了解病情及各项辅助检查资料,确定有无禁忌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和患者进行沟通以消除恐惧心理,达到患者有效配合。CT检查室配备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术前30分钟进行常规空气消毒,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穿刺前CT平扫定位,对穿刺成败至关重要[3],本组97例患者,术前均详细分析影像学检查资料,肺部病灶大小、部位、深度;选择合适体位,局部扫描,应用CT定位标尺及体表定位标记选择最佳穿刺点并做标记,测出穿刺点与病灶边缘、中心距离及角度、方向,避开大血管、肋骨、肺大泡、病灶坏死区;分步进针,多次扫描验证。本组合并严重肺气肿17例,穿刺1针,其余病例穿刺2针,所取组织完全达到病理诊断要求,无穿刺不成功病例。  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4],本组发生气胸36例,其中胸腔内少量积气34例,患者无临床症状,未做处治;胸腔内大量积气2例,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立即进行抽气减压并吸氧,经处治后症状缓解,经临床观察2天复查气体完全消失。穿刺病灶部位少量出血28例,未做治疗;咳嗽痰中带血丝15例,药物治疗4天痊愈;穿刺前20分钟,常规肌肉或皮下注射血凝酶1-2KU。穿刺术中,避开肺大泡、大血管,减少穿刺针数,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勇,庄一平,张晋,等.CT引导经皮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37-40.  [2]王开福,门杰,张展庆.CT引导下自动活检针穿刺肺结节的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45-147.  [3]邹良能,柯明耀.CT引导下胸穿肺活检在肺部占位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625.  [4]梅同华,盛伟利,李长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615-61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文须,谢宝元,白相斌
【关键词】& CT
  目前,肺癌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种种原因,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随着CT的普及,肺癌的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周围性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并发症低等特点,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现就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间我院对45例肺部孤立性肿块、可疑肺部感染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8月~2005年6月间我院45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男32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8±2.3)岁。胸片和CT均证实有肺内病变,病灶最小2.5cm×2cm,最大12cm×12cm,所有病例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支镜检查未能明确性质。
  1.2& 操作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10S-PeedA1型螺旋CT机,活检针为意大利Modena公司生产的Gallini型18G、20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术前根据胸片或CT先行定位扫描,采用3~5mm层厚,选择距离肺内病灶最短并避开骨骼的胸壁部位为穿刺点,测出病灶中心距皮肤的距离及最佳进针角度,做出体表记号。患者采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尽量避开病灶中心坏死区、重要脏器及大血管。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直达胸膜。套管针进针到预定深度,CT重新扫描针的位置准确无误后依据肿块直径选择推出1cm或2cm针槽,嘱病人屏住呼吸(咳嗽剧烈者术前口服磷酸可待因),按动针柄末端上的机关,外套管就会按照固定好的深度迅速向前弹出,与针芯共同完成切割活检。>5cm病灶可多方向、多点取材,尽量避开中心坏死组织,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送组织学,同时涂片2~3张送细胞学。术后按压穿刺点5~10min,无菌包扎,立即行CT检查、1h后行透视检查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1.3& 分析方法& 对所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分析。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证实原发性肺癌38例(腺癌26例,鳞癌9例,小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1例),慢性炎症4例,结核1例。细胞学涂片阳性率82.2%(37/45),组织病理学阳性率95.6%(43/45)。恶性肿瘤确诊率95%(38/40),2例未获得明确诊断。
  穿刺后扫描发现气胸3例,均为少量无需穿刺或闭式引流,气胸发生率6.7%(3/45);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2.2%(1/45),较局限,均在1周内自行吸收;少量痰中带血1例,发生率2.2%(1/45)。未见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不同的密度变化,帮助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准确率高,易为操作者所掌握,据文献报道,其诊断准确率为85%~96%[1,2]。对肺部周围病变,特别对纤支镜以及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很好的治疗依据。其适应证广泛,限制性较少,只要不是紧贴大血管、心脏,没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都能耐受。本组病例中,恶性病变细胞学涂片检查的阳性率为82.2%,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95.6%,与文献报道相似[3],说明本法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2例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原因考虑为组织太少或组织坏死所造成。故为提高诊断阳性率,要多点、不同方向取材,所取组织不能太少,尽量避开低密度坏死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肺出血、血胸、空气栓塞、针道转移和种植等。其中的气胸和出血最常见,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为6%~43%[4,5],本组气胸发生3例,占6.7%,且均为少量,无需特殊处理,卧床休息1周,气胸可自行吸收。另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大多为痰中带血,极个别有咳血,本组少量出血1例,占2.2%,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说明本法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文献报道[5],切割针并不增加气胸的发生率。气胸的发生主要与原有肺部病变、反复穿刺的次数、操作是否轻柔、穿刺针的粗细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本法虽然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如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故在施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肺门和(或)纵隔旁的肿块,在操作前,要行胸部增强CT扫描,以鉴别肿块或血管,以免误伤血管。(2)穿刺前应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有明显异常者应禁忌,以免引起大出血。(3)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层面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应使患者舒适,便于固定,穿刺组织才准确无误,病理结果有价值。(4)选择穿刺针应大小合适,一般选18~20G,太粗对组织损伤重,易出现并发症;太细所取标本少,影响病理检查的结果。
  总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微创性检查,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悦鹏,杨瑞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和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陕西医学杂志,):597-599.
  2& 张雪哲.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4-195.
  3& 黄剑锋,黄昌杰,湛永滋,等.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国肺癌杂志,):58-60.
  4& 李成川,刘士源,张电波,等.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国放射学杂志,):427-428.
  5& Laurent F,Latrabe V,Vergier B,et al.Percutaneous CT guided biopsy of the lung: Comparison&& between aspiration and autom ated cutting. Cardiowsc Intewent Radiol,):266-272.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 102400 北京,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呼吸科&&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年12期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CNB)在肺部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6例接受CT引导下PCNB患者的完整资料,所取组织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8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83例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6.51%(83/86),其中恶性72例、良性11例。气胸发生率为12.79%(11/86),出血发生率为17.44%(15/86)。结论 CT引导下PCNB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临床检查方法,能准确地获得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结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63;R816.41【正文快照】: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影像学方法对肺部疾病尤其是肺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CT显示出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医师根据形态学分析诊断病变良、恶性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缺乏病理学依据[1]。近年,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cous cutting needle biopsy,PCNB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春梅;;[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8期
王昭俊,裴庆林;[J];中国厂矿医学;1996年06期
李党育;姚春宝;曹林德;;[J];医药世界;2009年01期
许新毅,高春花,李宁;[J];临沂医专学报;1999年02期
付尚志;[J];临床军医杂志;2004年05期
秦建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04期
曹凤华;赵琳;;[J];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08期
吴昊;[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年05期
彭清臻;钟敏华;谢志斌;厉银平;余小明;黄文军;;[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年03期
商玉立;马希涛;;[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嵇;朱炯;池嘉昌;沈加林;许建荣;;[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钱麒钰;马希涛;;[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王爱玉;陈立斌;许幼峰;;[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薛岑;龙启忠;雷显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黎海亮;张建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陈圣光;祝晓松;;[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上官宗校;周先勇;周建英;;[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陈惠芬;;[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陈圣光;祝晓松;;[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珂楠;[D];东北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穿刺活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