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化学性质,希望陶瓷喷墨机能具体

你好 我想开一个陶瓷饰品的小店,请问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货啊,希望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这样能长期合作_百度知道
你好 我想开一个陶瓷饰品的小店,请问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货啊,希望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这样能长期合作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景德镇有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物美价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1063|回复: 6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 小时听众数威望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36UID919305
新手上路, 积分 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 积分
在线时间6 小时威望30 注册时间积分36好友帖子UID919305
本帖最后由 悬崖上吹海风 于
22:28 编辑
汉代的瓷艺
瓷器的起源& & 中国瓷器是陶瓷制作工艺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如下三个条件具备时,从陶器工艺中就发展创造出瓷器来。一是以富含绢云母的瓷石为胎坯原料,二是窑炉的砌筑技术把窑床温度提高到1300度,也就是龙窑的发明与运用,三是草木灰釉的发展。这三个条件在中国东汉末年,在浙江余姚地区先后具备了。草木釉在高温溶合下附着在胎体上呈青色或黄绿色,这就使中国发明出来的瓷器首先是高温釉青瓷。余姚一带古代属越州,因此越州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
越窑& & 越窑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开始烧制瓷器的瓷窑,位于中国东部杭州湾南面的宁绍平原(今浙江省东北部)。早在战国初期(约BC450),越窑出产的原始青瓷就以胎制细腻而闻名,至东汉后期(约AD150)更创烧出了真正的瓷器,以青瓷为上品。因其釉色澄澈透明,观之如一泓清水,故有“千峰翠色”之美称。五代时,越窑瓷器被成为“秘色”瓷,据说是由于吴越王将越窑定为官窑,庶民不得使用之故。宋代以后,随着南北瓷业的大发展,特别是景德镇的兴起,越窑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
青瓷& & 是瓷器制作中最早出现的瓷品。其特色是釉色呈青黄、淡黄、纯青等色,故称青瓷。青瓷共有四个发展阶段:一、汉唐五代青瓷。这是最早的青瓷,窑场以浙江的上虞、萧山等地为主,称越窑青瓷。色泽苍古幽雅,质感如冰似玉;二、宋代官窑青瓷。这是釉色发展到八种,窑场扩大到把大窑系,釉色以天青色为主,呈现出春水般的柔和清澈和美玉般的华润丰盈;三、宋元龙泉窑青瓷。这是中国古代青瓷艺术的高峰,釉层肥厚如凝脂,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四、元代哥窑青瓷。元末时期特征是色青,浓淡不一。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类南宋官窑,以仿古为特色。
瓷罐& & 瓷罐的一般特点为大口,短颈,深圆腹,底成圈足。东汉时开始出现。至隋唐时,器腹上流行糸的装饰。罐的形制很多,有带糸罐、瓜棱罐、石榴罐、将军罐、大吉罐、天字罐、塔式盖罐以及蟋蟀罐和鸟食罐等。以明、清时景德镇窑的制品为佳。
瓷壶& & 古代盛水器皿。瓷壶自汉代开始出现,晋以前无把,在肩部安系或在颈部饰双耳。唐时,带把壶流行。壶的型式多样,有执壶、梨壶、提梁壶、三系壶、多穆壶、僧帽壶、贲巴壶、花浇、水柱等。
瓷瓶&&瓷瓶是古代盛液体或插花的器皿。特点是腹大,口小,身高,底瘦。瓷瓶最早出现在南朝,仿壶状的鸭蛋口瓶可能是瓷瓶的最早产品。隋唐时开始流行,宋时普遍烧制。元明清三代烧制的瓷瓶以景德镇的产品最为名贵,器形也最为丰富。主要有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棒槌瓶、蒜头瓶、葫芦瓶、胆式瓶、瓜棱瓶、象腿瓶、赏瓶等。
瓷尊& & 瓷尊出现在宋代,作陈设用品。一般特点是比瓶矮,敞口,粗腰,口大于腹或口底相若。清时景德镇的产品最为多样,有凤尾尊、马蹄尊、牛头尊、太白尊、观音尊、摇铃尊、莱菔尊、络子尊、鱼篓尊等各种式样,以颜色釉和彩绘品种为常见。
白瓷 & &白瓷的诞生,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后来各种彩绘瓷器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可以确定的开始持续烧制白瓷的时间,大约是在北齐时期(AD551~557)。最早的白瓷瓷窑遗址则是长江以北地区的唐代瓷窑,其中以河北邢窑最为著名。但到了唐末五代时,质量更好的曲阳定窑白瓷渐渐取而代之。其他烧造白瓷的唐代次要还有河南的巩县、鹤壁、密县、登封、郏县、荣阳、安阳诸窑,山西的浑源、平定二窑,陕西的耀州窑和安徽的萧窑。迄今为止,在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发现有烧造白瓷的唐代遗址。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景德镇胜梅停、石虎湾和黄泥遗址,是已知的江南地区最早的白瓷窑址,时间上已属五代时期(AD906~960)。
唐代的瓷艺
中国开始出口瓷器& &中国瓷器出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日本、韩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等地,考古学家们对九世纪前后的城镇遗址的发掘中,都曾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唐代瓷器碎片。中国的宁波市古称明州,是唐代通往日本和韩国的主要通商口岸。1974年,在宁波余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几百件越窑和长沙窑的青瓷、青釉褐彩瓷和黑釉器,并有“乾宁五年”(898年)刻款的方砖一块。这些瓷器与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唐代瓷器,在器型、釉色和装饰上都明显属于同一窑口。中国唐代瓷器的出口有海路和陆路之分。陆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海路则直通日本、韩国、南亚、西亚、北非和东非各地。日本学者曾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线称为“瓷器之路”。
& &是唐代南方重要的青瓷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首先发现,故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代,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线釉、蓝釉瓷器。器物造型繁多,各种日常用器均有烧造,以罐和壶的形式最为多样,,短嘴多角壶是其典型器。
陶窑与霍窑&&陶窑与霍窑相传是景德镇最早的两座瓷窑。据清人兰浦所著《景德镇陶线》卷五“历代窑考”载:“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浇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戴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满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戴唐武德四年诏新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但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各文物考古单位对景德镇地区的古代瓷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均未发现有任何唐代遗存。五十年代发现的胜梅亭和石虎湾两处五代(AD906~960)窑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景德镇瓷窑遗址。不过,另据宋本《柳河东集》注《代人进御器状》载,当时所进瓷器是景德镇地区(饶州)所产。如果属实,则至少可以把景德镇的瓷业史提前到唐代中期。
邢窑&&在今河北内丘县,唐代属邢州,故名。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物分粗细两类,细的一类胎制细腻洁白,造型规整,露胎部分滑润如糯米粉。粗的一类器物多施化妆土。邢窑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白瓷碗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声誉。所产瓷瓶在唐代亦极著名,时称&内丘瓶&。邢窑白瓷因与同时代著名的越越窑青瓷齐名,从而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末五代时期,邢窑在白瓷生产中的地位逐渐为曲阳定窑所代替。
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宋属耀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以后达于鼎盛,终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所含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或圈足周围呈现一种姜黄色斑块,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技法以刻花、印花为主,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流畅。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及广东广州西村窑,广西永福窑等都烧制相似的青瓷,从而形成耀州窑系。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宋属磁州,故名。始烧于五代,盛于宋。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釉釉下黑彩、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碗、盘、瓶、罐等日用器外,所产瓷枕极为著名。枕底常见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瓷枕上还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等。宋磁州窑对各地制瓷业的影响极大,河南修武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禹县扒村窑、登丰曲河窑及山西介休窑、江西吉州窑等都烧制相类的产品,从而形成磁州窑系。元以后磁州窑大形器增多,精致的产品少见,明以后更趋衰退。
唐三彩&&唐代彩色釉陶的统称。唐三彩器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配置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800度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也可先烧素胎,在施彩色釉二次烧成。其颜色并不仅限于三色,但以黄、绿、白为主。唐三彩器主要见于随葬的明器。器物有普通的瓶、罐、钵等,亦有动物、人俑、建筑等陶塑。始创于唐高宗时,开元朝时为极盛期,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迄今为止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
瓷盒&&贮盛器皿。瓷盒出现在唐代,多为日用品,有钱盒、药盒,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和盛装各种香料的香盒。器型以圆为主,附盖,器身一般比器盖高或等高,盖面微鼓,近底处多折腰。宋代各瓷窑均烧造,以景德镇影青制品为佳。明嘉靖、万历时器型多样,有圆形、桃形、长方、四方、六方、八方形、带屉式、银锭式、方胜式、牛眼式、串铃式以及镂空器物等。有青花和五彩品种。以龙凤纹为主,也有花卉、草虫、婴戏等纹饰。清代继续烧造。
执壶&&中唐出现的一种酒器,亦称注子。喇叭口,短嘴,腹部硕大,把手宽扁。晚唐时,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的直线。五代时,流与口平,容量增大,壶底改为圈足。宋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和柄等高,柄较长。元时,用玉壶春瓶作壶身,流贴于腹上,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明嘉靖时出现一种长颈、扁腹、高圈足外撇者。产品以景德镇窑烧造的为佳。
花釉&&指瓷器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釉,在一定温度下,任其自然流淌形成的釉色。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有高温和低温两类,高温花釉在窑内烧成,故又叫窑变花釉,如火焰青、火焰红等。低温花釉是在瓷瓶上挂釉后,放在低温炉中烧成,如炉均花釉等。花釉装饰使釉层凝厚,呈现多种颜色相互交错,发出针壮、放射状的光点,一般都光彩夺目,灿烂异常。
柴窑&&古代著名瓷窑之一,据说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故称柴窑。窑址目前尚未发现,一般认为在河南郑州一带。据文献记载,所烧瓷器“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明《宣德鼎彝谱》记载宫廷所藏瓷器,置柴窑于首位。相传柴窑器物传世不多,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说。但由于至今未发现窑址,因此也无法确定何者为柴窑器。
宋代的瓷艺
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瓷艺&&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有“瓷的时代”之说。北宋(公元960-1127年)出现了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六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其美学风格以沉静雅素为特色。品种有青瓷、白瓷和黑瓷,景德镇的青白瓷亦有巧夺天工之美。北宋晚期建立官窑,开创了釉色变化和开片装饰的新途径。钧窑的青红窑便是它的一大创造。南宋(公元年)是我国瓷器大量外销的时期,也是瓷器由单一釉色向彩瓷和花釉瓷发展的时期。钧瓷产生出海棠红和玫瑰紫,龙泉窑产生出梅子青,另外还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等结晶釉和乳浊釉等新产品。南宋官窑在造型上多仿古器型,注重釉色美。为了釉色深沉,就必须胎薄,因此釉厚胎薄是南宋官窑产品的一大特色。
宋瓷的出口&&宋代,中国瓷器出口开始迅速增加,遍及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南京赵汝适在《诸番志》中所提到的从中国直接进口瓷器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十五个之多,转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远过此数。为此,朝廷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杭州、泉州等口岸城市设立了市舶司,以增加税收。据文献记载,绍兴末期(约1160年前后)广、泉二市舶司抽分及和买所得,每年多达二百万缗。可见当时贸易量之巨大。宋瓷出口的品种主要有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窑的青瓷、磁州窑的黑瓷、越窑的划花器,以及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青瓷和青白瓷长品等。
景德镇& & 景德镇古名新平,又名昌南,宋景德年间(AD)改名景德镇。据文献记载,景德镇从南朝陈时起就开始了&埏植以为器&的制瓷事业。宋时已成全国著名的瓷窑之一,其独特的青白瓷文明海外。元以后成为中国的瓷都,既是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又是最大的瓷器贸易集散地,并向海外大量输出瓷器。元明清三代相继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和御器厂,带动了当地的制瓷业达到极盛。它所生产的青花,彩瓷和颜色釉瓷都独步天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龙泉窑& &宋元时期著名瓷窑之一。在浙江龙泉,故名。龙泉窑是在北宋早期兴起的专烧青瓷的瓷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南宋中期,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宋末至元代初年,白色薄胎厚釉的梅子青釉烧成,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器型除盘、碗、盏、壶、盆、罐、渣斗等日用品外,水盂、笔架、笔筒等文房用具及各式仿铜、仿玉的器物也为习见。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南宋晚期产品可分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足”。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色铁黑,俗称“紫口铁足”。黑胎器与郊坛下官窑瓷器有很多共同之处。明以后,龙泉窑渐趋衰落。
湖田窑&&宋、元、明时著名瓷窑。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一般将其归属于景德镇窑。五代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装饰手法采用刻划花。造型多样,各类日用品几乎齐备,尤以注碗、盏盘托、油盒最为突出,是青白瓷中的代表作。元代创烧出卵白釉,青花瓷器是湖田窑的最大成就。元代青花制品绝大多数使用“苏青”。早期以大盘为主,纹饰繁缛华丽。晚期以高足杯、折腰碗、小酒杯为多,纹饰简洁、疏朗、草率。入明以后,以生产青花和白瓷为主,但于景德镇官窑和其它民窑相比,质量较差。明嘉靖、万历时衰败。
五大名窑& & 宋代五个最著名的瓷窑,为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五大名窑之称为近人提出,不见于宋、元、明人文献。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成书的《宣德鼎彝谱》提到名瓷时,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后人可能由于柴窑器无法确定,因此提出五大名窑之说。五窑之中,官窑应包括北宋卞京官窑及南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但目前能够确认的仅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郊坛下官窑专烧青瓷,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类,胎质较松,呈紫灰色。哥窑是否属宋代产品尚有争论,窑址也未确认,仅有器物传世。相传有兄弟两人,弟章生二所主为龙泉窑,哥章生一所主之窑即哥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开片处多为黑褐色,开片内杂以黄色纹线,俗称“金丝铁线”。器物以瓶、炉、洗、盘、碗、罐为主。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始自唐代晚期,终烧于元。以烧造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釉瓷和绿釉瓷。汝窑在今河南宝丰县,宋属汝州,故名。以烧青瓷为主。烧造年代极短,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到徽宗宁五年(公元1106年)的二十年间。器物有盘、碟、洗、出干尊等,多带支钉痕。传世器物极少。窑址目前尚未发现。钧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地黑花瓷。釉色有天青、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
青白瓷 &&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期独创的一种瓷。含铁量低,一般在1%左右。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颜色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釉层细薄晶莹。如果瓷质亦薄,器的暗雕花纹内外可以映见。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不象宋时清澈透亮。
玉壶春瓶&&由“玉壶先春”的诗句而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由一条弯曲的弧线构成瓶体,给人以柔和匀称的美感。宋代创制。元代早期承袭宋制。瓶体修长,晚期颈部变为粗短,腹下部趋向肥大。明、清式样大致相同,口侈,腹大足肥,并有各色彩釉装饰。
窑变釉& &是一种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釉。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便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到清雍正、乾隆时,工匠已经基本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能烧出预期效果的窑变釉。
葫芦瓶& &瓶身由两截粘合而成,上小下大,仿束腰的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时景德镇窑多见。多为陈设用瓷。葫芦接近福禄二字谐音,有上书“大吉”二字者,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等意义。元代青花葫芦瓶呈八棱形,明代有四方、六方、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文饰多带有道教色彩。
提梁壶&&小口,球腹,器形稳重古雅,实惠大方,以局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而得名。宋时创制。明代隆庆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提梁壶,器形浑圆,色泽艳丽,文饰繁密,甚为著名;清代雍正时,烧制的斗彩蟠桃纽盖提梁壶制作精湛,更上一层。
注碗(酒温)&&酒具,由注子和温碗组成。注子是盛酒器,温碗是温酒广口,碗壁直而深,圆筒状,有的通体呈莲花形,大小依注子而定。宋代始见,流行于南宋。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内,倒入热水,即可温酒。景德镇窑制的青白釉制品雕工精细,稳重古雅,是此类器中的佳品。
胆瓶& & 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宋代钧窑创制。清代景德镇烧制较多,尤以乾隆年间产量最大。主要品种除仿宋器外,还创烧了郎窑红、天蓝、孔雀绿、珊瑚红、炉钧等新品种。
梅瓶&&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因口与梅之瘦骨相称,或以口仅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体态俏丽,为盛酒用具。宋时称“经瓶”,明清才称“梅瓶”。各代形制略有不同。宋代,颈部瘦削,形体挺拔。元代,有体为八方形的。明代,肩部丰满,胫部肥硕。清代,肩部挺阔,胫部内收,底处微撇。以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梅瓶最为精湛。还有带座的,瓶身与瓶座既浑然一体,又可以活动装卸
元代的瓷艺
元代(公元年)的瓷艺& &我国瓷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元代注重对外贸易,外销瓷大量增加。北方瓷窑因战争等原因衰落了,但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首先,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所突破,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次配方”方法,提高了制胎原料的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因而烧造出许多颇有气势的大型器,元代瓷器以硕大高挺称著。其次是青花,釉里红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制的结合更趋成熟,使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是颜色釉的烧制成功,卵白釉、红釉和蓝釉的烧成,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釉色主要是仿玉类的局面。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瓷的出口& &元代是中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元代瓷器出土的数量读大大超过了宋代。输出的瓷器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瓷窑烧制的,除景德镇的青白瓷和龙泉窑的青瓷而外,浙江和福建地区的许多瓷窑烧造的青白瓷和仿龙泉窑也占了很大比重。元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也开始输往海外。据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当时中国瓷器输出的国家和地区已达五十几个,分属今天的日本、菲律宾、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和伊朗等国。
浮梁瓷局& &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278年)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主管瓷器的采办和瓷器的对外贸易。它在民窑产品中以“百中选一”或“千中选一”的原则抽选贡品,对其余产品则垄断其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建立的对瓷器外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卵白釉& &是白卵石的一种。色白微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元代景德镇湖田窑所创。卵白釉窑器上常书“枢”、“府”两字,是为元朝中央枢府密院所定烧,故又称“枢府瓷”。亦有在器物上书“太禧”或“福禄”字样或没有字铭的。卵白釉的釉为乳浊状,不甚透明。器物以碗、盘和高足杯为多,一般为小圈足。
青花& & 瓷彩的一种,专指白地蓝花的彩色。青花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然后施透明釉,放置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属釉下彩。青花为元代景德镇窑所创制,而以明宣德年间的制品为佳。青花烧制的成功,在我国制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从此,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技法退居次要地位。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我国陶瓷器以青瓷为主的局面。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里红& &瓷彩的一种。用铜红料在瓷坯上描绘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图案在釉下,故属釉下彩。元代景德镇窑创制,明宣德年间官窑的釉里红较为成熟,以红鱼靶杯最负盛名。清雍正时烧制的釉里红最为成功,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同在一器上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
多穆壶 & &器身如竹筒,商行窄下宽,圈足,上半截一侧出一圆管短流,向上曲伸,另一侧附曲形把手,壶顶略同僧帽,器身周围有两道凸弦纹装饰,系由满蒙少数民族盛贮乳汁的铜壶演化而来。元代创制,明、清两代仍有烧制,多为景德镇窑产品。
清康熙时,壶身上下塑有两个兽鼻系,用以穿绳。品种有青白釉、茶叶末描金和素三彩等。
蓝釉 & &是以天然钴土矿为著色剂烧制成的釉,呈色为蓝。由于天然钴土矿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因此呈色古朴深沉。蓝釉有两种,低温蓝釉在唐三彩中就有出现,高温蓝釉则在元代创制。明、清以后蓝釉出现了更多品种,如酒蓝、天蓝等等。
僧帽壶 &&短头,鼓腹,圈足,一侧自口沿至肩服部有一扁平柄,另一侧有流,呈鸭嘴形,顶部略如僧帽,故名。此系收外来影响的器型,有的上写阿拉伯文。元时景德镇窑创制,明、清时继续烧制。以明永乐和宣德年间烧制的红釉和甜白僧帽壶堪称名贵。
法华(法花)彩& &陶瓷釉色名,亦称“法华”及“法花”,是在琉璃铀制作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品种。创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时的山西晋南一带。制作方法是在器面饰以凸起的或堆贴的纹样,施以蓝、绿、紫釉料,入窑烧成。景德镇在明嘉靖前后开始用瓷胎仿制法华器。常见的器物有较大件的瓶、罐、钵等。
觚 & &瓷觚出现在元代,口侈,腰细,身长,腹小,口和底部呈喇叭状,仿青铜觚式样。瓷觚作插花之用,故又称花觚,为景德镇产品。明、清时,除景德镇窑烧制外,龙泉、德化等窑也都烧制。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 小时听众数威望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36UID919305
新手上路, 积分 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 积分
在线时间6 小时威望30 注册时间积分36好友帖子UID919305
中国瓷器史
本帖最后由 悬崖上吹海风 于
20:26 编辑
明代的瓷艺
明代(公元年)的瓷艺
& &明代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德镇瓷器的烧造技术,在宋、元基础上,至明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明初在珠山设立“御窑厂”,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其制作不记工本,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式样上不断翻新,这对于促进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瓷业中心,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代创烧的青花瓷至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成化斗彩瓷、万历五彩瓷等彩瓷新品种的烧制成功,更为清代釉上彩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瓷器的外销
& &明代瓷器输出的规模和范围较之元代又有发展,可以说是遍及亚、非、欧各大洲。输出的途径主要有四种:朝廷对海外的赏赐、入贡国使节的回程贸易。明初洪武年间实行海禁,使民间的瓷器输出一度停止,但朝廷对外国的赠予并不在禁止之列。据明史记载,仅洪武十六年间一年间就赠予占城、暹罗、真腊三国瓷器各一万九千件。明代早期瓷器大量输出的一个原因是郑和的八次远航,远达东非各地。各国来华使节在回国时,也大多购买瓷器,但由于明朝政府限制其数量,所以规模不大。海禁开放以后,民间海外贸易日趋发达,到明代中期,葡萄牙人入侵马六甲海峡,中国瓷器开始直接输出欧洲。据文献记载,至迟在1608年中国已经开始为欧洲定制瓷器。1634年荷兰海盗在一次抢劫中便获得瓷杯107300个,瓷盆10451个。陆路交通也直达暹罗及天方诸国,但规模不及海运。明代的中国不仅输出瓷器,而且瓷艺也开始外传。首先是朝鲜、越南和日本,后来传至中东。1470年阿拉伯传至意大利。而中国于明代开始进口釉料,如永乐、宣德时的苏麻离青和正德、嘉靖时的“回青”等。
& & 是指明、清时期在景德镇珠山设置的,专烧宫廷用瓷的制瓷厂,为明、清两代官窑。清代亦称“御窑厂”,简称:“御厂”。始设于明洪武年间,有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和三十五年两说。初设时有窑二十座,宣德年间增至五十八座。厂内分工计有大碗作、盘作、画作等二十三作,采取协作形式进行生产。御厂的烧造任务,每年一般有固定数量,有工部核发,称“部限”,宫廷临时需要,加派的烧造数,称“钦限”。明嘉靖以前,“官搭民烧”的办法,清康熙十九年后此举更成为定制。御厂一般由江西地方官吏管理,但每遇大量烧造钦限瓷器,则由宫廷委派官员前往督陶。由于御器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又可以不计工本的提高质量,因此,创烧出大量的瓷器新品种,在客观上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
& & 德化窑是以烧造白瓷为主的著名瓷窑。窑址分布在今福建德化县境内,其中碗坪仑、屈斗宫、南窑岭等都是著名的窑址。创建于宋代。至明代,所产白瓷成为中国制瓷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由于所用瓷胎的含铁量低,含钾量高,故釉面为纯正白色。其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德化白瓷是中国历代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被西方称为“中国白瓷”、“马可波罗瓷”。器形以炉、杯、尊、鼎为多见,瓷塑人物亦极为精致。明代著名的工匠有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
&&是在适量的铜份配制下,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彩釉,色泽鲜红,故称红釉。元末明初,景德镇始烧红釉器,于永乐、宣德间盛极一时。嘉靖时官窑器已改烧“矾红”,至清代康熙时,红釉才得以恢复,并产生出郎窑红和豇豆红等新色调。红釉种类很多,除鲜红外,还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秸红,枣红、豇豆红、胭脂红和美人醉等。
&&是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所创制的一种白釉。由于它的制品胎薄,能光照见影,而釉又温润如玉,给人以“甜净”之感,故称“甜白”。也叫“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绘。明宣德时,该釉有进一步的发展,釉色光莹如玉,薄胎内有绝细的龙凤暗花,成为甜白中的绝品。清康熙、雍正、及乾隆时仍有烧造。
永乐瓷(公元年)
& &永乐是明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特别是郑和几次下西洋,带回“苏麻泥”青料,为烧制富有特色的青花瓷器提供了物质基础。永乐青花色泽浓艳。有黑疵斑痕是这一时期青花瓷的主要特征。产品的制作风格,一改元代的浑厚凝重而趋于精致小巧和优美俊秀,青花压手杯是著名品种,又有脱胎器,瓷器薄如纸片,釉色以甜白最具特色。“鲜红”釉正式烧造成功,釉色通体纯红,光彩夺目,又称“宝石红”,是永乐时期的重要成就。
三彩(素三彩)
&&是明、清两代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一种彩瓷。因色彩中没有红色,故又名“素三彩”。烧制素三彩需先以高温烧成素瓷,并以彩料绘制纹饰图案,然后再一次低温烧成。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两色。创始于明代景德镇,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
宣德瓷(公元年)
& & 宣德时期是艺术瓷器得到促进和取得很高成就的时期,特别是青花最获成功。其胎质细腻,釉层晶莹肥厚,色调深沉雅静,再配以疏朗明亮的装饰花纹,被历代瓷家评为瓷、色、画三绝。这时的铜红釉色调红而略暗,净莹凝重。器皿往往有白色口缘,称“灯草口”,红与白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对比美。
& & 小口,直颈,腹浑圆似球,故名。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窑创制。其器胎骨厚重,颈短粗,上阔下敛,腹硕大而扁,砂底微凹。多作青花器,以海水云龙纹为贵。清代多有仿制并生产出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及粉彩等新品种。器形特点为腹圆颈长。
& & 以适当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的釉。黄釉分高温和低温两种:低温黄釉是以铅为溶剂的釉,又叫铅釉。高温黄釉是以铁为着色剂,在高温下烧成的釉。黄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和唐三彩中,呈黄褐色。纯正的黄色釉,始自明宣德,至成化、弘治时,达到最高水平。色泽淡雅娇艳,故称“娇黄”。嘉靖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等。
& & 成化时期,制瓷工艺上的突出成就是斗彩瓷器的烧成。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成化瓷器以小件作品为主,尤以酒杯著称。鸡缸杯是成化酒杯的代表作,其纹饰以子母鸡为题材,具有浓厚的天伦气息。造型小巧玲珑,制作精致为世人珍爱。纹饰艺术性强,器皿内外夹彩,从器里转到器外的&过枝花&装饰,有别具一格的艺术匠意。
& & 亦称“逗彩”。广义的斗彩指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工艺,创制与明成化年间景德镇窑。即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钩出图案的轮廓线,施釉烧成后,再在釉上按青花轮廓线添入彩料,经炉火烤制而成,故又称“添彩”和“染彩”。清雍正时的斗彩也烧得很成功。
& & 红彩分为矾红和金红两大类。矾红是传统的红彩,以青矾为原料,故称矾红,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故称铁红,金红系清代康熙时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以金为主要着色剂的红彩,故称金红。绿彩是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的一种瓷彩。传统绿彩品种很多,色调不一,主要是因为在彩料中除含有不同量的铜份之外,还添加了不少量铁、铬、铂、锡、锑等其它着色元素。此外,在绿釉上加绘红彩纹饰或在红釉上加绘绿彩纹饰的,称红绿彩。
& &口大无项,口以下渐放,腹下部丰满,圈足,肩两侧多有对称的双系,形似牛头而得名。腹部常绘有百鹿图、渔樵耕织图及缠枝花卉纹图。绘百鹿图的器物又称“百鹿尊”。名末景德镇窑一烧制,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流行。大多底部书有年款,品种以青花为多。
嘉靖瓷(公元年)
& & 嘉靖时瓷器烧制的数量激增,分工至细,朝廷用瓷数量极大,外销量日益增加。这时的青花瓷器,风格与前代大为不同,由于色料改用“回青”,瓷色呈现蓝中泛紫的色调。器形多葫芦瓶,五彩瓷器大量生产,开创了彩瓷制作的新局面。以青花五彩器为主,开始制造大型器物,如大龙缸、大花瓶等。文饰中出现道教内容,如八仙、八卦、云鹤等。景德镇的民窑产品逐渐精进,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制瓷家,如崔国懋,其仿宣德、成化作品甚佳,称为崔公窑。
& &五彩是在大窑烧成的青花瓷器上以红、黄、绿、蓝、紫等带玻璃质的彩料绘制,经“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式创建于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窑,它与成化斗彩不同。是在青花绘制的图案局部上,再绘所欠部分,凑成一副完整的图案,因此,也称“青花间装五彩”,“青花五彩”。明嘉靖、万历年间最为流行,清康熙时,又增加了釉上蓝彩和黑彩。五彩又称硬彩,不如粉彩那样有柔软感。
万历瓷(公元年)
& & 万历时流行蒜头瓶,大面织敷彩,莲瓣逐渐图案化,常用婴戏纹。五彩中逐渐运用蓝彩,色调鲜艳优美,并用矾红作彩饰,大红大绿对比强烈。万历时多制作大件器皿,如大龙缸,大黄、大花瓶及各种坐墩。瓷器品种愈来愈多,式样新颖巧异,如方斗碗、方形多角罐、多层盒和壁瓶等。装饰工艺采用镂空工艺,十分精致奇特。
& &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器形高大,通体浑圆,以其珠宝顶纽盖形似古代将军头盔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初见,清顺治时定型,康熙时广为流行。多为景德镇窑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三彩、黄釉、茄皮紫釉、白釉等。
& & 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直如简,无釉的细砂底光润细腻,整个器形如粗肚的象腿,故名。明代万历时即出现雏形。清顺治时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预言,成为顺治、康熙两朝最为流行的器物。通体饰青花或五彩文样。
清代的瓷艺
清代(公元年)的瓷器
& &清代是我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制瓷业发展臻于鼎盛。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在器型、釉彩的工艺制作方面,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除继承传统器型外,还创烧出大量新器型。在釉色方面,发扬并完善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等品种,同时创烧出了粉彩、珐琅彩、古铜彩和多品种的单色釉。由于清廷对于瓷器的大量需要,御窑厂供不应求,还出现了&官搭民烧&的局面,促进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大量制作精美的民窑堂铭款器。嘉庆、道光以后,国势开始衰败,次业亦逐渐走向衰落。
清瓷的外销
& &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到了清代初期,中国瓷器风靡了欧洲各国,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年间,普鲁士皇帝选后,曾以六百名撒克逊龙骑兵换取一批中国瓷器,以“近卫花瓶”著称的18只青花大瓶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沙俄等国皇室也曾在中国定制瓷器。当时中国的瓷器已经远销至美洲、澳洲和非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先在广州设立了贸易机构,法、荷、丹麦、瑞典也随之效法,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外销瓷器外销的数量。到了十八世纪后半期,由于欧洲仿制之风大盛,使中国外销瓷的数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欧洲瓷器制造成本太高,中国瓷器仍占有大部分市场。据1774年英国《伦敦指南》所载,当时伦敦至少有52家专门经销和承接委托定制中国瓷器的商号。直至十九世纪中期,随着满清国势的衰微和日制瓷、欧制瓷的发展,中国外销瓷才逐渐衰落下来。清代输出的瓷器有官窑和民窑两类。官窑大多为皇室赠品,数量不多;大宗的输出为民窑器,经民间贸易出口。清代外销瓷的主体为景德镇制品,也有部分是广东和福建的瓷窑所造。此外,还有在景德镇烧瓷、在广州加彩的,即所谓的“广彩”瓷。直接运到欧洲再加釉上彩的也时有所闻。当时瓷器外销的主要品种为餐具和咖啡具;也有所谓的“纹章瓷”,为欧洲军队及贵族授勋或庆典专用。
& &清代实行“官搭民烧”制度。这种“官搭民烧”办法在明代后期已经部分地实行。清代康熙十九年以后,成为固定的制度。官窑器在民窑中搭烧,占用最好的窑位,烧损要赔。对于窑户来说,这是一种强制的盘剥。随着清代御器厂规模的不断发展,官搭民窑逐渐萎谢。
&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至五十一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期间,主持景德镇御窑瓷厂瓷务,习惯上将这一时期的管窑瓷器称为郎窑器或略称“郎窑”。郎窑的最大成就是“郎窑红”的烧制成功。其另一大成就是摹仿明代宣德、成化器。其成功之作,“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极难辨别真伪。
& &口沿外侈,直颈,丰肩,筒式腹,圈足,体形似洗衣用的棒槌,故名。棒槌瓶依形体差别有软硬之分,为康熙景德镇民窑流行的典型器,至雍正初年仍有少量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黑釉描金、酒蓝釉、开光彩绘等,传世器物极多。
康熙瓷(公元年)
& &康熙时期制瓷业得到高度发展,开创了以督陶官姓氏为窑名的先例。臧窑和郎窑成为著名瓷器的品名,臧窑土质细腻,釉质莹薄,以蛇皮线、鳝鱼血、杏翠、黄斑点为最佳,代表康熙前期的制作水平;郎窑以仿制明宣德红釉、青花、成化的斗彩和白釉脱胎瓷而闻名,代表康熙晚期的制作水平。康熙时,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有许多新颖器型,如棒槌瓶、柳叶瓶、观音尊、马蹄尊、花觚等。青花、五彩、铜红釉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五彩除采用红、绿、赫、紫黄色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还加用金彩。特别重大的贡献是创烧了珐琅彩和粉彩,此外还创烧出黑釉瓷,名“乌金釉”,极为富丽华贵。
& &小口圆唇,细长腰,腹部圆硕,无釉平底或有釉圈足,胎体有厚重感,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红绿彩描金、酒蓝釉、乌金釉等。
& &喇叭状口,颈部挺拔,腹部圆鼓,平底外撇,底圈多为二层台圈足,因腹下部至足底外延似凤尾而得名。凤尾尊系由元、明时期花觚演进而来,是花觚的一个变种。景德镇产品多为民窑烧成,品种有青花、五彩、三彩、描金等。清代中晚期至民国仍有烧制。
& &又名渔父尊,因形似渔父之罾而得名。口小微撇,短颈,阔腹矮身,平底,器身多牛毛纹,高不过数寸,是文房中注水器。清康熙时景德镇官窑创制。常见底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平中以豇豆红釉最著名。
& &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创制的新彩瓷品种,因在釉上加彩,故属釉上彩品类。其特点是改变了五彩的生硬色调,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可以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柔和而俊雅,故又称软彩。粉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清代瓷器上才中的一个新成就。它创始于康熙时的景德镇窑,盛行于雍正。乾隆时仍有很大发展,品种更为增多,花纹趋于繁缛。
& & 口侈,短颈,肩宽博,腹下渐收,底部又稍放,圈足,口与底大小相若。器形庄重华美,形似观音菩萨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三彩、洒蓝釉、乌金釉、冬青釉和郎窑红等,以郎窑红最为名贵。
& & 是用珐琅质调制的一种彩料绘制。据说这种彩料是从欧洲进口的,其化学组成中含有大量的硼、砷。法郎彩的突出特点是颜色稳定,画面主体感强,色彩瑰丽,它是宫廷御用的高级瓷彩。制作时,先有宫廷画工绘制画稿,在由瓷工照稿画瓷,在施彩和烧制方面都极为精细,被誉为“世界奇迹”。创于康熙时,盛行于雍正和乾隆。法郎彩器常绘花鸟,竹石,山水,并配以书法题材,成为集制瓷工艺和诗、书、画于一炉的艺术珍品。
& &广口,圆唇微敛,削肩宽腹,平底,似马蹄,故名。清康熙时景德镇窑作品以釉里红花朵纹的器物最为名贵。
雍正瓷(公元年)
& & 雍正时珐琅彩与粉彩最为发达,使用渲染表现方法,颜色有深到浅,产生浓淡明暗的效果。这时有著名的年窑,为淮安税务司年希尧督管景德镇御窑厂时的名称,产品极其精雅,既仿古又创新。装饰花纹以花鸟为主,多采用折枝花,釉色以胭脂水和碧玉釉最为著名。此外还有脱胎器,其质如白雪,薄如卵幕,纹饰花有露光,虫有茸毛,题字细如蝇头,称为四绝。
& &&&短头,圆筒式腹,圈足,形似灯笼,故名。清雍正时景德镇官窑创制。乾隆时制品较多,大小均有。传世作品中以釉里红飞凤穿花、五彩花蝶、胭脂彩山水纹饰的为最佳。
& &是用墨彩在白瓷器上模仿水墨画效果绘画纹样,再经低温炉烘烤而成的一种釉彩。墨彩给人之感觉,犹如在百纸上作画,墨色浓淡,雅洁宜人,时称彩水墨。为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窑所创制。
& & 是皇室作赏赐之用的瓶,故称赏瓶。撇口,细颈,圆腹,圈足,颈部绘“青花蕉叶纹”,腹部为“缠枝莲纹”,取清廉之意,多置于瓶架上作陈设之用。清雍正朝烧制,乾隆后烧制的较多。形制有二,一是肩部无纹,一是肩部凸两道弦纹。
乾隆瓷(公元年)
& &彩瓷和单色釉瓷都达到极高水平。尤其突出的是,乾隆本人对瓷器狂热爱好,精于鉴赏,这就把制瓷工艺推向历史的最顶峰。新奇制品层出不穷,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乾隆时期,唐窑最为盛名,它仿肖古名器,仿各种名釉,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珐琅彩的制作达到极盛水平。制瓷工业中“象生瓷”、转心、转颈等品种大为盛行。还有仿古铜器、漆器、木器、竹器和玉石。都惟妙惟肖。乾隆时期还烧制出一种将红釉、青釉、钧釉、哥釉等色釉与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彩绘集于一身的多彩釉瓷器,巧夺天工。然艺术上则呈现一种衰退的趋势。
& & 俗称“藏草壶”。磨盘口,细长颈,弯曲的长流和壶口上均有盖,球腹,下承喇叭形足,壶形略似塔。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作品有红彩,金彩和粉彩等。
& &禾为古代温酒器,有陶制和青铜制品。瓷禾最早见于东周,多仿青铜器式样,造型古朴。隋唐时造型渐趣新颖。清乾隆时仿青铜器式样造禾式瓷壶,器又流柄,腹下部承于四足,器身满绘青花缠枝莲八宝纹图案。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 &置帽用具。始于清嘉庆年间,至民国时仍有烧制。呈圆柱形高筒状,器身常有镂空装饰。有青花、粉彩等品种。
& &瓷器彩色品种之一。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流行。仿中国画技法,以水墨与淡赭描绘纹饰,色泽清淡柔和。擅长此法的绘瓷名家有王廷佐、金品卿、程斗等。
洪宪瓷(居仁堂)
& &1916年袁世凯称帝改袁洪宪,命郭葆昌在景德镇督陶时烧造的瓷器,俗称“洪宪瓷”。此类瓷器的质量较高。“洪宪瓷”多为“居仁堂”款,凡书“洪宪御制”或“洪宪年制”款者,多为伪品。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 小时听众数威望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36UID919305
新手上路, 积分 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 积分
在线时间6 小时威望30 注册时间积分36好友帖子UID919305
22:36 上传
22:38 上传
22:38 上传
22:38 上传
22:38 上传
22:38 上传
22:38 上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712 小时听众数威望2027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22989UID735342
顶级专家, 积分 229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11 积分
在线时间2712 小时威望20278 注册时间积分22989好友帖子UID735342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738 小时听众数威望494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685UID664104
顶级专家, 积分 66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15 积分
在线时间1738 小时威望4949 注册时间积分6685好友帖子UID664104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14 小时听众数威望26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81UID831921
高手进阶, 积分 6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9 积分
在线时间414 小时威望265 注册时间积分681好友帖子UID831921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964 小时听众数威望635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7322UID920557
顶级专家, 积分 7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78 积分
在线时间964 小时威望6359 注册时间积分7322好友帖子UID920557
赣州 宁都& & 电话 &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之都陶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