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音响音质好坏怎么鉴别跟哪个部件有关系。为什么好耳机与普通耳机价格差...

mp3耳机和普通耳机有什么区别?音质怎么听出来好坏?_百度知道
mp3耳机和普通耳机有什么区别?音质怎么听出来好坏?
mp3耳机和普通耳机有什么区别?音质怎么听出来好坏?请详细说
提问者采纳
建议入手好一点的品牌MP3搭配森海塞尔入门耳机听一下,入门,多听就会听出区别,音质也不同,头戴类,谢谢这个,对于音质,你慢慢会明白,耳机分为很多种,HIFI耳机音质有保证,价格贵一些,需要慢慢听!麻烦采纳,问题范围很大,耳塞类分平头塞和入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gt不同,就会觉得音质发亮!。
查看原帖&gt,在高音方面比较发亮!,非常不耐听,如果用普通的耳机去听MP3音乐的话,高音突出!MP3音乐是因高压缩产生的
耳机有三节插针和四节插针的,就是带麦和不带麦的区别,音质嘛,一般好点的就是重低音了,高档的分低频,中频,高频
没有区别,只是商家在玩弄概念而已。只要耳机好,音质就一定好。
查看原帖&&
没什么区别的只是MP3耳机为了更便携加了挂绳一类的东西
查看原帖&&
mp3耳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专业地辨别好音质?
第一次提问……
小白一枚,听歌时除非特别明显的差别,不然很难听出诸如SQ音质与一般音质的差别,大神们听歌时对于音质的辨别重点都放在什么地方? 怎么评判音质的好坏?
按投票排序
本答案所提供的所有音频请下载后使用foobar、千千静听、VOX等播放器聆听,勿在线听。声音的确是一个很容易被人的心理和视觉因素干涉的东西,如你在音乐厅注视着某个乐手时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这位乐手的演奏声音比较大(鸡尾酒会效应)。如果题主的需求是“专业地辨别好音质”,那么你需要这样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结课要求是:能听出1/3倍频程内±3dB,能听出0.3%以上的谐波失真等......很惭愧我至今没有达到如此严格的要求。以下是我结合近年来的课程和自己的一点经验总结的几点与音质有关的东西。这门课程的结课要求是:能听出1/3倍频程内±3dB,能听出0.3%以上的谐波失真等......很惭愧我至今没有达到如此严格的要求。以下是我结合近年来的课程和自己的一点经验总结的几点与音质有关的东西。首先必须说一点人们容易产生的误区——“高保真”概念。音乐上的“高保真”,应该指重放时清晰度的保证、频响保证、失真度与信噪比的保证而非“真实还原乐器本身”。在此反对@的答案,因为在现在的音乐中你几乎听不见“真实”的乐器声音。这里有一套鼓,这个插件的设计比较接近真实用鼓麦录出来的鼓的声音。它好听吗?kick发散,snare有一个很难听的长尾巴,敲tom鼓像敲铁桶,HH动态太大影响其它乐器。混音完成之后,它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对于单独一套鼓来说它也并不是好听,不过它放在音乐里一定是好听的。但现在,这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真鼓声音了。你平时听到的音乐里的声音,都是这么处理来的。实际上,越真实的声音是越难听,我们现在听到几乎全部“好听”的音乐,几乎都是“不真实”的。无论是什么音乐,混音师们都会用各种处理手段让大家觉得“好听”。混音师们并不追求真实,也并不追求虚假,他们只追求“好听”。而“好听”在大多数时候都不真实。《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onw》这首每一样乐器都不真实、脏得要命,所有乐器都不在一个空间里,但就是因为所有的乐器都很脏,给了这种“不真实”的做法一个合理的出口,它仍然是一个十分悦耳的音乐作品。好音质≠乐器声音真实1、谐波失真既然谈到音质,就要先谈一谈谐波失真。我们在听耳机、音箱时如果音量开得过大,会发现有声音“劈”了的情况出现,这时候我们听到的“劈”的声音便是谐波失真。谐波失真是由削波引起的,在设备输出为非线性时,如输出电平高于设备限定的最大电平时,峰值信号会被“削平”,变为这个样子。图中可以看出被硬削波以后声音会变成接近方波的形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夸张),方波可以被认为是由一个基波加上它的无数次谐波构成。那么此时,声音便产生了大量原来并不存在的高次谐波成分。削波分两种,一种硬削波,如上图。还有一种叫做软削波,如下图:图中可以看出被硬削波以后声音会变成接近方波的形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夸张),方波可以被认为是由一个基波加上它的无数次谐波构成。那么此时,声音便产生了大量原来并不存在的高次谐波成分。削波分两种,一种硬削波,如上图。还有一种叫做软削波,如下图:这种削波在拐点处有一个过渡,听起来比硬削波稍柔和些。吉他的OverDrive效果器就是使用软削波失真原理制造而成。今天正好有哥们帮我录的过载吉他,放上来。这种削波在拐点处有一个过渡,听起来比硬削波稍柔和些。吉他的OverDrive效果器就是使用软削波失真原理制造而成。今天正好有哥们帮我录的过载吉他,放上来。举栗:Metallicade专辑《Death Magnetic》 曲目All Nightmare Long声音产生的能量会分配给音色坚硬度和响度。相对来说软的东西比较容易做响,因为可以有更多的声音能量分配在响度上。而在这张专辑中,所有的乐器都坚硬无比,混音和母带制作时又靠着变态的设备猛提响度。最终导致这张专辑产生了大量的谐波失真。如《All nightmare long》在1分钟起Crash之后,谐波失真极其明显。如果大家还是觉得抽象无法听出的话,可以去找一个失真训练模块。读取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可以在里面调出你想要的各种失真效果,还可以做题。2、耳机频响我是做音乐的,不烧耳机。SE535和GMP450 Pro听了好几年。干活的时候也用。在这里只说一些简单现象表明耳机频响对重放质量的影响。这是老小白的频响曲线(扒于耳机吧)这是老小白的频响曲线(扒于耳机吧)低频比较“片”。但是因为大量的人开始使用itunes和苹果的小耳塞听歌。混音师在混音的时候也开始照顾小白的频响(欧美流行居多)。这样虽然音乐出来低频还是“片”,但弹性和力度能得到一定保留。手头有老小白的可以用老小白听一听欧美流行。这是SE535的频响曲线(扒于chiphell)。在中低频有较为夸张的提升,低频稍有衰减 。导致在音乐中人声会相对靠前。因为本身该款耳机的定位就是“舞台监听”。这是SE535的频响曲线(扒于chiphell)。在中低频有较为夸张的提升,低频稍有衰减 。导致在音乐中人声会相对靠前。因为本身该款耳机的定位就是“舞台监听”。至于beats solo,.恶心的低频增益会完全将音乐的比例失调掉。低频什么也听不清。如果我真的用beats去做这个音乐的混音监听,就要使劲下拉bass的低频增益,但这就会导致在正常设备上回放的时候低频弹性不足。仅仅三个耳机对比就有如此大的差别,我真不知道“10块钱10000块钱耳机听着差不多不影响欣赏”的论调是哪里来的。而对于Beats这种1000块钱做900块外形100块音质的行为,我个人觉得倒是无所谓,反正卖的就是个范。年轻人喜欢就行,没那么多人真正在乎音质。上文也说过,如此容易被其它因素干扰的这么一个货,我!们!这!种!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才!去!研!究!3、有损编码与无损编码听评PCM线性编码格式(wav、aiff等无损)在转换成感知编码格式(mp3、aac等有损)时,编码器会舍弃一部分声频信息,但有损音频与原声频听起来较类似。它舍弃的部分是基于心理声学模型被认为不可闻的部分,这会导致感知编码失真,造成原音频信息的丢失以及可闻衍生物的产生。原音频信息的丢失包括频率成分丢失以及较安静声音的丢失。首先对比wav与192k mp3,可以说差别很微小,但是在合适的回放增益和监听环境下可以分辨出,mp3中歌手的声音似乎“掉”下去了,没有wav中的那么靠上和有活力。你说这是玄学吗?那么将192k mp3和wav放在两个轨道上完全对齐,并反向其中一个音轨。这样两个声音中相同的成分会因为相位抵消而消失,剩下的便是两个声音中不同的成分。在这个实验中剩下的不同的成分便是编码器舍弃的声频信息。包括一些极高频、极低频、瞬态信号等,这些丢失的信号大部分是可闻的。编码器还会检测音频中被持续大信号掩蔽的较安静小信号并加以舍弃,比如部分混响声和噪声。将一个wav和转码后的192k mp3使用Mid-side方法调整,去除音频中间的大部分信号留住两边的信号,可以很容易辨别出无损音频的混响声是十分完整的,而192k mp3的混响声有些地方已经被去除了。因为编码所产生的可闻衍生物也是音频中M分量靠掩蔽效应让人无法清晰辨认的,此法也可以使可闻衍生物变得更容易被听到。
不赞同得票最多的 ,在我看来他的结论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还以此嘲讽,特来指正!他的答案里一直在混淆“音源质量”和“耳机质量”,一会儿说耳机,一会儿又说音源。实际上可以看出,他真正想说的是“音源质量过高,超过人耳极限64-128 kbit/s都是没有意义的”,同理,他认为“耳机质量再好,把音源传输到人耳中的还原度超过人耳极限64-128 kbit/s都是没有意义的”。我想说,人耳极限可能确实是64-128 kbit/s,但是简单把这等同于“听128 kbit/s的MP3就行了”和“买十块钱的耳机就行了”就是耍流氓。提高音源和耳机的还原程度的目的 自己都说了:正常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都能很好的对音乐进行过滤优化,保留有利信息去除噪音,达到最佳效果。一个800多码率的无损音乐确实有很多声音信息是会被过滤掉的,但是,这种真实还原保证了人耳能够捕捉到属于人耳极限内的所有音乐细节,达到最佳效果! 的错误就在于他以为一个128 kbit/s的MP3文件保留了所有我们需要的音乐细节,丢失了所有人耳不能接收的音乐细节! 很遗憾没有这么高智能的压缩方式,一个 128 kbit/s的MP3文件,人耳也是要对其进行过滤优化去除噪音的,所以带给人耳感受质量的下降是必然的,同时它丢失了很多有利信息,这些信息在人耳极限内可以接受到而且完全属于音乐欣赏范围!耳机也同理,所以需要高保真耳机而不是一个十块钱的地摊货。一个经过压缩失真的低码率音乐,哪怕码率依然高于人耳极限,但对比无损音乐,很多能够被人耳捕捉到的音乐细节都已经丢失,因此达不到无损的音乐和艺术效果。请不要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逻辑,不要侮辱音响设备研究和开发者们的智商。哪怕这些只是“医疗设备”,但确实让我们这些“听力受损或者大脑能力退化残患人士”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享受音乐!
以下纯摘抄,不过确实总结的很好音响二十要--刘汉盛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
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说得直接一点,许多评论文章距离应该有的精确、紮实境界还有一段距离。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项所苦,曾经写了一篇「音响十要」的短文,当时只是简单说明我评论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发现「音响十要」早已经无法满足「精确」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评论文章仍然会因偷懒而写得不够周全。因此脑中就蕴酿着要重新为如何写、看器材评论文章下个较详细的分项。让我自己、「音响论坛」的评论员、以及读者们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唯有这样,文字的传达才能达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评论的文章才能更紮实、精链,且言之有物。或许,我的思考尚不够周全,以下的二十分项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论之处。不过,多年以来「音响二十要」已经成为台湾音响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希望新读者在仔细阅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能够精确的培养出自己品评音响器材的基本能力。这样,也就不会被许多不精确、玩弄文字、模棱二可的评论所迷惑。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音场的宽度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那里才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墙壁之内而已。音场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紮实更像真的。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此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不会死气沈沈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沈沈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音响第十一要: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音响第十二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音响第十三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 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音响第十四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音响第十五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家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京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谓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雷射唱盘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细节大概是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 比较出来。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我想这与低失真、高讯噪比、高灵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关。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富无比的。 音响第十七要:空间感
我常常说,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括器材与空间)能够「使音场浮出来」,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间感。请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听到」。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看到」的,而非仅「听到」而已。什么是空间感?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度空间实体大小。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绝佳的细节再生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说,如果听不到完整的堂音,那么「空间感」也无法完整的再生出来。什么又是「堂音」?堂音与「残响」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误认「堂音」就是「残响」。其实,这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残响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围、环境或气氛,后来被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从「气氛」二字,我们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除了感性的意义之外,Ambience另有一个理性的解释,那是狭隘的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换句话说藉由第一次反射音与真接音的时间延迟,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厅空间的大小。因此,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体中听到堂音的话,我们便无法「看到」空间感?「残响」在一般的解释中,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射音。但是,残响有一个更严苛的时间定义,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的时间长度。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真美」,而应该说残响较长较短。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而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真丰富、真自然」。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演奏水准高,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久听。此时,不管解析力再高、强弱对比再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我们无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祗有靠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除此之外,整体平衡性说的还有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份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说旳整体平衡性。整体平衡性好的器材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在此顺带一句,当您在做喇叭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雄厚的中频与低频。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喇叭靠墙摆。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人一般,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温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热情得像卡门。由于个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须如婚姻大事一样,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反之,二件温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在此我必须郑重的告诉读者们,根据我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我认为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过各器材之间真正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一般读者们所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所产生的个人好恶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个性是有其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这样一来,声音要好听就难了。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这「第二十要」是特别为评论员而写的。一个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员应该就他自己丰富的经验,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否则,读者枉费看了前十九要,却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个性资料或搭配经验,到头来仍然不知该项被评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对于评论员而言,这是为德不卒。所以,当您写完十九项要素之后,一定不要忘了,为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我再次强调,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坏影响更大。不仅是一般音响迷,就是连音响评论员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这是很遗憾的事。其实,任何一位评论员只要听得愈多,就愈不敢为一件器做黑与白、好与坏的二极化评语。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所以,听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极化的答案。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电影时最喜欢问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坏人?为了减少犯错的机会,评论员在聆听器材时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告诉读者。
今儿在知乎日报上看到这个帖子,就立马打开电脑过来看帖子。看完了所有的答案,
大神是用其在录音室的音乐频响去解释了音乐在其无损和压缩过的音乐做对比。我就来补充一点,耳机的知识吧。对于一个真的耳机来说,先主要的就是其三频的均衡。然后才是声场等等。就如同
说的,看一个耳机的好坏是需要看频率响应阻抗和相位总谐波失真和噪声脉冲响应隔音30Hz方波(注1)300Hz方波
基本我们在设计一个耳机的时候第一个是根据其ID 和其想要得到的频响曲线去做最基本的测试。或者通过某些专业软件去测试其腔体大小。这个比较复杂,以我的语文水平估计得写上一个月才能完全写好。我就说几个点吧。 对于一个好的耳机,在其极低频20赫兹-100赫兹 对于其低频的空间有着非常大的变化,但是这个点,如果用其理论上来说人耳是听不出来的,但是我们还是都能听得出来。如果您听到一个耳塞 齿音非常明显那么他们在3.7K-4K的位置上的曲线必然是一个高谷点。很多知友也说到越好的耳机,音乐在其中低高频上,能很好的在其空间上的,而不是像几块钱的耳机,在很多手机配套送的耳机上面那些动圈单体就值几毛钱,有的甚至是几分钱,他们的振膜也只需要能出声音,而没有去用到纸膜。(相比苹果这点至少还是个纸膜,但是调音太大众化了)你们说怎么去让他体现空间感,于是只能加大音量。。。= =! 当然其实在一个动圈单体上能做到的三频很出色的也只有森海塞尔。的确是膜拜,他的频响曲线也是很变态,而且低频和高频都非常高,人声不是很突出,但是空间感非常棒,听古典那是杠杠的。
用的是SE535 人声和高频都非常不错,因为用的就是娄氏的动铁单元,这个发音的单元和动圈单元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根本不是一样的发声原理,在我们已知的6mm-13mm的动圈单元里面很少能在其中频声音和高频的延展性和其对比。 (当然这东西没有谁好谁差,这些东西不是一句话能说得完的,就比如森海那动圈单元,单价也不便宜。)但是动铁的低频一直不行。 三频的空间感现在越来越多的是用的多单元的。(森海除外) 因为在一个动圈单元里,就算频响,那些多么的美丽,但是在听复杂的声音的时候,越容易丢失一些声音。试想一下,低频和高频的振膜震弹速度不是一样的,但是又要在一个动圈上完成,这无疑是非常难得。
当然我现在说的都是在小单体。而不是大耳机的大单体上。哎,太多了。无法一次说完。有啥疑问,有啥吐槽就留言吧。我会慢慢回复。另外所有的频响这些都不能代表一个耳机的好坏,这里面还得对自己胃口!另外想说的是,
用的是BOSS耳机。
what?? boss?? 不是卖衣服的吗? 是bose的主动降噪耳机吧。
那个BOSE的主动降噪耳机用的是FB+FF的降噪方式,就是耳塞里面还有一个麦克风接受外面的噪音,然后通过PCB发射一个频段到耳塞里面做相位抵消。但是这样一定会影响其耳塞的声场,声场要么受到挤压,要么就变得很不真实。。所以求您用点音乐耳塞听歌曲吧。 另外BOSE他们的音响也不咋样。或者我这无偿借几条SE846
金夜壶给您老人家听听。
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简单粗暴。尝试分辨背景音乐中的乐器类型,越能清晰的分辨出来各种乐器类型,各种乐器声音越接近真实的音质越好。这个方法有局限性,有些处理过的音乐听不出来,不过对入门来说足够用了,慢慢听多了自然知道怎么分辨了。-----------题主都说自己是小白了,就别跟他说这些参数了,直接告诉方法就行,入门最重要的就是兴趣,一上来弄一大堆参数不把人吓跑才怪,我这个方法到后来都知道是说的声场还有分离度,但是刚接触这些的谁知道这俩术语是啥,告诉分辨的方法就行,有了兴趣自己钻研学习速度很快的。
赞同&感谢目前最高票
的回答,但
的回答我觉得不无道理。所以这里先说我对于上面两派观点的看法。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听音乐的情景问题。你要说听音乐,或者说欣赏音乐,就一定需要一个好耳机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每周的《我是歌手》,我用根本连HIFI的边都沾不到的电视机看,同样可以听出歌手的唱功好坏,作曲水平,编曲水平。有时候,优秀的作曲甚至连声音都不用发出,一排五线谱,你在心里哼一遍,就已经知道了这是优秀的曲子了。这难道不是欣赏音乐么?当然是。但是因为不用好耳机就可以欣赏音乐所以就否定好耳机的意义,当然也是错误的。我有一个观点,实际上烧耳机的过程,有时候更多地也是烧耳朵的过程。连编曲为何物都不知道的人,我想大概是永远无法理解耳机烧口中的「解析力」这个词的。正因为我们听歌的时候不只是听的一个歌手在那里咿咿呀呀地唱,我们听的还是背后的鼓,贝斯,吉他,键盘,还有其他管弦乐,甚至现代编曲里用到的一些自然界采样的声音,所以我们在专心听音乐的时候是只能做听音乐这一件事的。是需要一个好耳机的。欣赏器材,也是欣赏音乐的一部分。我有更好的价值数千的耳机,但是我在打游戏的时候用来听一点bgm或者用来跟朋友交流的耳机同样是earpods,我觉得取戴比较方便。因为我在打游戏而不是专注听音乐的时候,我也不觉得earpods和im03有多大差别。打游戏的时候听的那些歌,也确实是被我大脑被动过滤成了简单的几句旋律和歌词而已。不过是听到「白龙马,蹄儿朝西~」,我的盖伦就开始Ctrl+3跳舞而已。===============以下为回答题主的问题===============我烧耳机两三年以来,我所理解的音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音色。这部分是我不清楚如何用语言去表达的。但好的耳机,女声就向是趴在你耳朵边上对你轻轻唱一样。音色也要柔和得多。所谓的女毒大概就是这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高音延展很开,低音下潜很深。另一部分是解析,包括声场这类。这部分是对于混音之后,各个音轨的还原。这就像是庖丁解牛,好的耳机所表现出的音乐,各个发声的单元各归其位,仿佛身临其境。你可以很轻易地从这样一组声音的大合唱中抓住你想要听的声音。而差的耳机则好像一锅乱炖,你很难从中抓住你想听到的声音信息,或者说即使你把声音开到很大,所抓住的声音也很不干净,感觉跟其他乱七八糟的声音混在一起。至于如何锻炼自己辨别音质的能力,这两部分也是分开的。第一部分的感受主要靠多听,听的器材多了自然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听音观了,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第二部分我觉得则更多地靠自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音乐制作过程,单独把现代编曲经常用到的乐器拿出来听一听,对你更好地听音乐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推荐一个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最适合入门级烧友了解HIFI的回答:另外还有一组我个人觉得还不错的音质对比材料:大法的HI-RES AUDIO介绍网站,下面有两组音频材料并且有相应的对比指南。以上。
看了一眼的答案,一瞬间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对在听觉上追求高保真高质量回放的人存在这么大的偏见…
单从耳朵是个fft说起,很明显接收到的声音fft后,除了那个极限频率外,还有谐波成分呀。简单点说,就是廉价回放设备不能忠实还原录制现场应有的频率成分,有些人就受不了鼓点听起来没弹性,像敲木头。而且一旦曾听过现场或者好的回放设备再听次的,就不是潜意识脑补的事了,都想主动脑补了。
人人都想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自己的喜好,黑白电视都能看,人为什么还都追求什么4K几基色的?电视台为什么都开始提供高清信号?都脑补不就完了?1块钱一袋的酱油主要味道也是咸的,为什么还有人买几十块钱一瓶的?别说耳机这个还是有人能分得出好赖,大闸蟹跟普通螃蟹全国能找出多少个能一吃就吃出来的,不照样疯抢大闸蟹。
问题该回答的回答,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但自己不在乎的事物就一口咬定别人在乎的都是浪费生命钱财就不好了。或许不在乎的那些人里,的确存在部分人不是脑补得好,而是根本耳朵分辨率跟不上,听不出区别。
既然你邀请了我,我当然要回答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中午看到了,今天下午在公司我在想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罗列一堆数据,一大堆参数,等我回来打开电脑,发现各位回答的都很好啊,我一个做与声音有关的人,都回答不出这么详细。那我就矫情一回,说说情怀吧。我记得我的第一个播放器是爱华的一个磁带机,听过爱华的应该都知道,爱华当年是索尼出什么他仿什么,从耳机到机子一概都仿。我把一盘凯丽金的合集塞了进去,按下播放键,我仿佛听见了天籁。比我家那套老式的双卡唱盘机好了太多。那年是1997年。12岁那年我周围的同学有了CD机,当时觉得好高科技啊,平时在家里看的盘都能放到身上听了。当时还没黑科技这个词儿,如果有,我一定给CD随身听。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开口向那个有CD机而平时不常说话的同学借来听了一下。我现在还记得,那首歌是羽泉的《彩虹》。而那个有CD的同学,现在是我的好朋友,铁哥们儿。时间一转,来到了高一,同学们都买了超薄的随身听,塞卡带的,松下的,带线控的。而虚荣心让我向家里开口要了这个东西,那东西标价333,加电池378。至今还躺在我的柜子里。那是我妈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我也记得那晚我那个不争气的爸跟我妈说公司账上只有3000块钱了。高二,分了班,我和身边的那个女同桌。他是我高中的第一个女同桌。一个礼拜我甚至不敢看她。后来,我问她为啥给我的放那首歌,她说你不是哼了一个礼拜么。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其实那一个礼拜我自己都不知道哼的啥。而从那个mp3上的十块钱的耳机传出来的声音真的好到爆,可是再也听不到了。而我现在会觉得今年4月12号公司那对儿力素PS15放出来的那首《暖暖的幸福》是多么的美妙。那首歌是我和我老婆一起录的。题主,对不起,让你看了一堆拙劣的文字,和一个完全跟题目没关系的答案。但我现在真心觉得。心里快乐,什么声音都是美丽的。
敢问野合菌能否解释下,为何存在平衡接法?为了照顾残疾人?你所说的地摊耳机是哪一款?这么吊的耳机快来推荐给大家。哦~~我知道了野合君用的VSonic ,你这单5毛都给不了,暴露啦
主观评价去看:基本上它解释了所有跟主观音质评价有关的东西。——————————————————————客观评价可以参考耳机专业网站 上的图表。他们测试了相当一部分主流耳机,并且用七张图表来呈现这些指标数据,分别是:频率响应(越宽、越平,就越好)阻抗和相位(阻抗决定了和放大器匹配的情况,相位决定了空间感和实体感)总谐波失真和噪声(失真决定了……失真,噪声决定了动态范围)脉冲响应(决定了瞬态反应能力)隔音30Hz方波(参考注1)300Hz方波通过这七张图表,熟悉指标意义的人,可以直接读出一副耳机的声音特点。下面放两张测试图表,大家对比一下看看。HD800:Solo 2014:全部测试耳机列表:注1:方波响应测试的说明:,网友中文翻译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分辨耳机音质好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