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在哪里开封县范村乡

搬迁迈出新步伐
移民过上好日子 - 中国三门峡网 - 爱上三门峡,发现三门峡之美 -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日报社主办 - 三门峡外宣网
搬迁迈出新步伐
移民过上好日子
发布日期:
日,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在渑池县果园乡涧北村学校,300多名小学生在有暖气的教室里静心地听老师上课。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就在距村不到两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渑池站的建设工地上打工挣钱,据说一个人月收入两三千元。
漫步涧北这个五百多口人的村子,可以看到家家住的是二层小楼,村内道路平整,各种生活设施齐全,村里有文化活动室和公用沼气池。贴着各种瓷砖的一座座楼房,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漂亮。村党支部书记宋木军对记者说:“过去冬闲时,村民们主要是开着农用三轮车贩粮食,卖花生,做些小生意,一人一天能赚十多元钱,而现在出外打工,每天的收入是过去的几倍。”
涧北村是渑池县26个移民村中的一个,因为移民,使山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移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标兵示范作用。从大山中搬迁出来的农民发自内心地说:“是移民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从1996年起,居住在渑池县北部黄河南岸的一万多口人,历时10年,先后从原居住地搬迁到四面八方。他们的搬迁,源于一项宏大的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确定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建成正常蓄水后,将淹没影响土地面积277.8平方公里,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移民20万人。
对三门峡市来说,渑池县的移民搬迁是重头戏,淹没影响涉及该县北部的南村、段村、坡头、陈村4个乡14个行政村和1个乡政府所在地,共需搬迁安置移民3550户13444人,淹没土地5.3万亩,其中耕地2.3万亩,淹没影响房、窑总面积52万平方米和大量的附属物及白浪索道桥、南村渡口等。渑池县的移民工作能否按规划顺利实施,直接影响小浪底水库按期截流、蓄水和发电。
按照国家水利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实施设计阶段设计大纲》要求,农村移民安置以大农业为主,以土地为依托,在进行优化种植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养殖业以及乡村企业,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安置移民,使移民安置后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农村移民安置,要尽量减少对安置区原居民的影响。渑池县共有移民安置点28个,涉及城关、仰韶、张村、英豪、果园等10个乡镇的45个行政村。移民安置区主要位于渑池县中部沿310国道分布。分涧河丘陵川区和南大岭区,土地集中连片,坡度较缓,人均耕地较多,适宜安置移民。其中,涧河川地地势平坦,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南大岭区土地瘠薄,自然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亩均产量不超过200公斤。
从1986年开始,渑池县委、县政府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精神,把移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手对库区淹没指标进行初步调查;1994年,又进行了历时10个月的复查,为移民搬迁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移民搬迁工作开始后,因没有先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为了给大批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奠定基础,该县于1996年首先筹建了位于英豪镇姜王庄村的移民安置示范点。根据上级规划的移民点位置和各项指标,实施“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并于当年完成了20户120人的搬迁安置任务,使坡头乡窑地村的移民率先从库区搬出。之后,又于1997年启动了海拔180米至215米之间的南村乡杨家、河水两村所涉及的姜王庄、水源、王都、荆村、秦村、永家院6个移民点,并于1997年完成了生活用地征用和“三通一平”工作,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库区进行广泛宣传,讲明全局与局部、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号召广大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国家,为重点工程建设作贡献。同时,组织移民村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安置点实地考察,听取他们对移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动员移民按时搬迁。然而,前期的移民工作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顺利,一些移民群众实地考察后,普遍认为,安置点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普遍不如原所在地好,不同意搬迁。
渑池移民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南村乡,在全县的13444人的移民中,南村乡就占了四分之三。
自古以来,南村乡就以农业生产条件好,气候适宜,素有“小洛阳”之称。南村乡的杨家、河水、南村、班村、仁村、涧口6个村的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黄河岸边的一级阶地上,以沙壤土为主,耕地质量较好,适宜耕作,水浇地多为自流漫灌形式,成本非常低,而安置区多是浅山丘陵,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黏性较大,粮食产量较低,虽然可以发展一部分水浇地,但因打井浇地成本较高,因而导致部分移民安置意愿发生变化。
同时,渑池县与新安县相邻,由于地域较近,两县部分移民交往频繁,甚至互通婚姻。新安县移民搬迁到温(县)孟(州)滩后,渑池县部分移民曾组织部分人员到那里参观,通过对比,认为温(县)孟(州)滩的安置条件比县内安置条件好,有了出县安置的念头,多次到县、市、省甚至水利部上访,强烈要求出县安置,影响了全县的移民搬迁进度。
除此之外,还有高速公路的影响。当时,建设中的洛三高速公路从规划的4个移民安置点中穿过,高速公路征地单价要比移民征地高得多,无形加重了移民在安置区征地的难度。
为此,县移民部门和各有关乡镇的负责人深入库区,逐村、逐组、逐户地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当时移民群众情绪极不稳定,不配合工作,不参加会议,不安排移民工作人员住宿,甚至形成对立。驻村干部只好吃方便面、喝山泉水、露天住宿。有的工作人员想通过拉关系、找朋友寻找工作的突破口,经过努力,收效甚微。
面对新的情况,渑池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移民情绪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如实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1998年11月11日,河南省移民办、小浪底移民局、黄委会设计院等单位在三门峡市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对移民规划进行调整,同意渑池县南村乡沿河6村部分移民出县安置,确定安置到省预备点开封县,人数控制在4000人以内。安置规划改变后,渑池县内移民点调整为24个,加上开封县的6个,共计为30个。县里及时组织有出县安置意向的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赴开封县实地考察,让群众自主选择安置去向。
要迎接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只有选好地址征好地、盖好房子建好屋才能使搬迁者搬得出、有居处。因此,渑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征地建房工作,凡是确定的移民点,全部达到“三通一平”。县政府出台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对建房工作进行规范,一是各移民点成立组织,由群众自愿选举产生建房领导小组,负责建房的组织、价格协调、合同签订、质量把关、房款支付、质量验收以及生产用地的划拨、丈量、接收、分配;二是县政府下发《关于搞好移民工作的有关通知》,对安置移民的建设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到工地收取费用;三是县政府出台《移民耕地划拨意见》,明确要求土地分类搭配,合理划拨土地。四是从公安、土地、城建、工商等单位抽调部分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各移民点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移民新村规划、移民建房质量监督、建筑市场管理、施工环境净化等工作。同时,县移民部门本着美观大方、实用时尚的原则,聘请有关专家设计多套住宅施工图纸,供移民选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移民群众掌握建房主动权,提倡自建、联建,建房户可以自选施工队、自谈价格、自选建筑材料。对建房户拿不准的一些问题,政府部门给予解疑释难,热情服务。对补偿资金少、建房有困难的户,按照上级精神及时下拨建房困难补助资金,保证房屋建得好、建得快。短短几年,全县移民房屋建筑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
“金窝银窝,难舍穷窝”。移民工作真正难啃的骨头就在搬迁环节上。眼看距搬迁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许多搬迁者处于种种考虑,坐等观望,从容不迫。
库区移民与小浪底工程建设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当时,搬迁工作迟延一天,就有可能影响国家重点工程迟完工一天。为此,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移民快速搬迁,确保工程进度按期进行。一是骨干带动。县里抽调人员分乡分村分组召开不同形式的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及群众大会,宣传重点工程建设的意义,要求广大移民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早加入搬迁行列。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职工要在搬迁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做好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按时搬迁。
南村乡政府办公地址也在搬迁之列,当时为了打开缺口,县里出动大型机械,先将乡政府建筑设施拆除,乡机关工作人员搬到山上搭建的帐篷里工作。这一举措对广大移民户触动很大,从此拉开了搬迁的序幕。二是实行政策激励。县里规定,在外工作人员、相关单位对移民工作给予有效配合的,可给搬迁职工适当假期;对按时、按要求搬迁的,每户除发给省里的奖励金500元外,县移民部门再奖励400元。三是协调促进。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全力配合搬迁工作,移民部门负责为搬迁群众联系车辆,帮助装车;交通局负责搬迁道路的整修,确保搬迁车辆安全行驶,所经卡站免收过路费;粮食局组织人员进入库区,以保护价收购移民多余的粮食,减轻搬迁负担;县公安局组织警车沿途开道,保证移民物资运输安全;安置区乡镇负责为移民举行欢迎仪式,营造喜庆气氛,让移民感到温暖。四是多策并举,强制搬迁。按照上级下达的最后搬迁时限,对极少数未搬迁的移民由公证部门对其财产进行司法公正,最后实行断水、断电,强制搬迁。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应搬迁移民全部按时撤离了库区,为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赢得了时间。
移民搬迁工作千头万绪,充满了艰辛与矛盾。在渑池县的整个移民工作中,班村滞留移民问题,耗费了移民工作者的大量心血。
南村乡的原班村村位于海拔215米至235米高程之间,全村375户1571人,属库区二期移民,应在2000年6月30日前搬出库区。
按照1997年上级批准的原移民安置规划,该村移民去向为县内农业安置,分别安置在城关镇的李家洼村、十里铺村,张村镇的安北村和陈村乡的南庄村等四个移民点。1998年,部分移民以安置区自然条件差为由多次上访,最后报经省、市同意,对其出县安置在开封县的大田庄移民点。这些出县移民认为大田庄的条件仍然较差,经多方努力,省移民办于2000年4月又将这部分人的安置点调整到开封县的杏花营。尽管如此,一些人仍不愿搬迁到所确定的安置地建房。他们一是留恋故土,不愿远迁;二是移民过程中干群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增加了移出的难度;三是认为开封县纯属农业县,劳动强度大,投入多收效低,矿产资源没有本县丰富,县域经济发展没有本县快,怕迁出后经济收入低下。
日,渑池县委、县政府组织数百名干部职工对班村部分移民进行了强制拆迁,并安排临时住房,使其暂时安置。截至2002年底,班村村滞留在本县投亲靠友的共115户475人。
与班村情况相同的,还有南村乡河水村的5户23人滞留移民。
出县安置的部分群众滞留渑池的情况,始终牵挂着各级领导和移民工作者的心。针对滞留库区的移民,2001年,渑池县委、县政府将其纳入县“百人包百案”活动之中,由县移民办一名副主任专门分包此案,希望通过宣传移民政策,使滞留者尽快到安置地建房。
部分移民滞留渑池的情况,也引起省移民主管部门及水利部移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日,省移民办副主任王长春等亲临库区,召集河边搭棚的群众30余人进行座谈、沟通;同年6月8日,水利部移民局原局长李天碧和省移民办主要领导到渑池县检查移民工作,就班村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班村和河水村部分移民强烈要求留县安置的新情况,2004年8月,省移民办下发了《关于调整渑池县班村剩余移民规划的通知》。
根据《通知》精神,班村剩余移民调整为留县安置,分别安置在张村镇安北扩建点和英豪镇西曲移民点。
渑池县在已基本完成第一批规划的移民安置工作任务后,又迎来了第二批的滞留移民安置工作。滞留移民的安置人数虽然不多,问题却是层出不穷。长期滞留涣散了人心,使人们难以达成共识;物价上涨等因素使移民用原来的补偿资金建不起房;居无定所使人们生活困难,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和谐和后代的成长,迎难而上成了渑池县的唯一选择。多管齐下,先易后难。各级领导亲自抓,逐村逐户做工作,千方百计动员移民安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帮助移民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多方努力,到2005年底前,安置剩余移民45户195人的安北扩建点安置工作基本结束,建房49所,移民迁入新居;规划生产用地340亩,也全部交由移民耕种,水、电、路、村内排水、街道硬化等基本完善,移民走上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轨道。
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部分未安置的滞留移民:早安置,早致富,少受损逐渐成为共识。之后,西曲移民点开始启动,规划安置滞留移民70户280人的步伐也在加快。截至目前,已完成安置60户245人,水、电、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生产用地划拨到位。
河水村5户23人调整到陈村乡下马头移民点留县安置后,目前已安置到位。
通过十年移民,渑池县共完成移民投资近4亿多元,在26个移民点建造移民住房2500余所,为移民划拔生产用地18250.8亩,且分户经营,并实行了土地延包。渑池县移民搬迁整体工作经市、省和水利部分级验收,全部达到优良。渑池县先后被市、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小浪底水库移民搬迁特等奖”、“小浪底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先进县”、“小浪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移民问题是世界难题,难就难在迁不出、稳不住、发展难,移民回流多、遗留问题多等方面,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包袱。“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是渑池县移民的基本思路。坚持做到移民政策公开透明,规范监管移民资金,高度重视生产开发,用足用活后扶政策,努力提高移民素质,尽快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系列措施的强力推进,使渑池移民群众基本上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致富快的目标。
移民初期,由于部分移民对移民政策不够了解,有不少模糊认识,个别人甚至曲解政策,贪占国家、集体资产,每年都有数十起移民集体上访案件,甚至越级集体上访,近二十个信访老户常年进出各领导机关和移民部门,围车堵门、拦路告状时有发生。渑池县移民部门坚持公开透明移民政策,先后印发了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张贴公告3000余张,在电视上滚动公告相关移民政策,还在2006年对全县移民村各类移民资金进行委托审计,规范监管移民资金,追回问题资金170余万元,还多数干部清白,使移民群众对资金放心,不折不扣地自觉执行移民政策。在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时,没有发生过漏登、错登、虚登现象,更无个人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发生,无违纪违法事件,被河南省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在建水库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渑池各级政府和移民部门还先后分门别类地解决了20余起集体反映的移民问题和上访老户反映的合理诉求。2008年,渑池移民工作真正实现了无集体上访、无信访老户的好局面,过去让人头疼的移民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移民后期扶持方面,渑池县坚持用足、用活、用好移民政策,将上级拨付的扶持资金,全部按政策分期分批发放到移民手中,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大移民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和移民科技培训力度,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帮助发展规模化种、养业。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种植业方面,按照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大格局和移民群众意愿,组织移民群众种植辣椒、烟叶等经济作物,为移民新建烟炕50余座。购买优质辣椒种子无偿发放给辣椒种植户,累计发展辣椒种植1万余亩,发展烟叶种植3000多亩,受益群众达2200余户;投资300余万元完成南村、仁村后靠点引水工程建设,发展水浇地500余亩;在南村乡仁村村发展移民经济林示范园一处220余亩,种植各类果树2.6万株,在南村村发展玫瑰种植示范园一个,种植玫瑰350余亩。在养殖业方面,投资150余万元完成了果园乡涧新村、涧北村,张村镇利津村,天池镇朝阳村四个移民村的养殖小区建设;投资120余万元在姜王庄移民点新建肉牛养殖场一个;聘请有关专家为移民群众授课,举办移民培训班30余期,受训者达2万余人(次),使养殖业成为促进移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同时,支持各移民村硬化道路20余条30余万平方米,先后投入900余万元支持各移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渑池县确定的几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就有15个是移民村,有力地配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也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走进渑池县的移民新村,你会看到房屋整齐划一,街道宽畅整洁,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完善。据了解,移民村街道均是硬化的水泥路面,各移民村均打有深水井,分别修建了水池和水塔,安排专门人员管理,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各移民村均修建或合建了学校,配备了师资力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各村均有固定的垃圾池,垃圾集中堆放按时清理,改善了新村环境;槐英移民村和西曲移民村全面完成了沼气建设,建沼气户占两村总户数的100%;县内26个移民村共建固定卫生室33处,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通信线路村村畅通,闭路电视通至各村,大部分户安装了闭路电视,部分移民安装了电脑;多数移民村还高标准地建设了文化大院、舞台、村部、红白事公用房、养殖小区等公用设施。同时,还新建了休闲娱乐广场,安装了路灯和健身器材等,有的村还实行小区化管理,提高了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韶阳移民村党支部书记王小罗说:“我们村存款少的户也有十多万元,这比我们搬迁前强多了,现在村里各种汽车就有40多辆,有些还是高级轿车呢!”姜王庄移民村村民张辰宗说:“我们人老几辈都住在白羊山上,住窑洞、吃水窖水,孩子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咋能想到还能过上如今这好日子呀。”韶华村移民张成丁说:“我家每年除了各种收入,还能领到2000多元钱(每人每年国家扶持600元),这是党的政策好啊!要不是移民,我们一年去一次县城也不容易,如今就算骑自行车十几分钟也能到。”相关部门测算,渑池移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有的已超过邻近群众的收入水平,移民群众普遍认为比过去“富了”。
移民新村的人们不仅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都在一门心思谋发展。韶华村2008年新建了4个3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仁村村正在建设千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南村村正在建设中原第一玫瑰园;杨家新村正在进行500亩坡改梯工程;就连滞留移民最后安置的西曲移民点,也辟出了30亩瓜蒌示范田;涧北村投资三千万元的方便面厂等一批企业正在建设之中;除2400多名移民外出打工挣钱外,还有部分移民开办了饭店、网吧、旅店、游乐场等近百家;渑池县黄河河务移民局正在实施沿黄五十公里绿化长廊,引资兴建的黄河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近期争取到的400多万元基础建设项目和资金也已到位。
移民搬迁,真正让农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早安三门峡
微信二维码
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日报社主办
三门峡网 版权所有
地址 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17号 电话:(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复制或转载本站新闻 豫ICP备号-1加强基层党建&助推移民村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村党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党建研究会
日09:24&&&来源: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实践,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据统计,从2011年至2015年4月,全区移民搬迁6人,占移民搬迁任务的79%,已完成搬迁任务的139个移民点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100%。生态移民村党组织的普遍建立,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移民群众的能力,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为移民村发展致富奠定了基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建组织、建阵地,移民新村党建基础逐步夯实。
创新组织设置。在移民任务已经完成的移民村及时成立党组织,对正在建设的移民村,设立临时党组织,通过选派、挂任、代管等多种方式确定移民村党组织负责人,充实“两委”班子。同时,根据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各类功能党小组,引领移民村发展。中卫市在移民村探索采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产业党小组”等形式,使党组织成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和培植农村优势产业的战斗堡垒。
加强阵地建设。各地区将移民村活动阵地建设作为移民村党建的基础工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红寺堡区按照村“两委”办公场所+农村党员群众创业就业中心、综治维稳室、便民服务室、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计生服务室、村级卫生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广场“1+9”的标准,在弘德等移民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和综合性活动广场。
(二)配班子、抓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在生态移民村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按照先成立党组织、后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次序进行,由迁入区乡镇负责,迁出区乡镇协调配合,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等方式推荐产生移民村“两委”班子。同心县从县直部门、乡镇和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科级干部到移民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用“强人”去抓难事,让“能人”有舞台。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提升队伍建设水平融入移民工作全过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固原市开展 “党员带头动员移民、带头接纳移民、带头搬迁入住、带头发展致富、带头维护稳定”的“五带头”活动,在移民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稳思想、促发展,推动移民新村加快发展。
抓宣传,千方百计稳定人心。针对迁出区群众故土难离、搬迁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在农村信息网开设专题、组织乡村干部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重大意义。同心县策划制作了《白海玉一家》等生态移民专题节目,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移民群众,形成了村干部带领党员搬、党员带着群众搬、党群互联整体搬的良好局面。
抓帮扶,积极解决困难问题。党员干部在移民村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宗教派别等方面全面掌握移民的背景和现状,解决移民群众取暖、入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移民群众感到遇事有人办、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管。原州区将能够直接推动移民发展的职能单位党组织与移民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永宁县先后从县直各部门组织586名党员干部与闽宁镇5514户移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了移民工作“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
抓产业,围绕发展增加收入。各移民地区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本村发展规划,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产业等多条途径,加快移民群众致富步伐。彭阳县采取“支部+协会+产业”的方式,建成移民新村优质经济林示范基地、养殖示范园,确保每户移民有一个设施林果拱棚或养殖暖棚,有一项增收致富门路;石嘴山市坚持生态移民与劳务移民统筹安排,搬迁安置与发展产业相兼顾,仅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每年输出劳动力达400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移民增收的路子不宽。移民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发展经济的思路还不够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办法还不够多,村级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较弱,目前全区移民村80%以上都是“空壳村”。由于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加之长期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大山深处,大多数移民群众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都比较低,又缺少相应的技能培训,外出务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较弱,移民增收的路径窄。从目前来看,“搬得出”已不成问题,“稳得住”特别是“能致富”还面临着严峻挑战。
领导班子不够坚强有力。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党员大都外出务工或创业,经济收入远远高于村干部,导致不愿当村干部;留在移民村里的党员基本上都是年纪偏大、文化偏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经营能力、外出打工无门路的党员,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差较远,部分村级党组织工作方法老一套,成效不显著;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压力大,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移民村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无钱办事问题突出,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党员对“村官”望而却步。
党员教育管理亟待加强。移民地区的群众来自各个地方,村情、民情、宗族情况较为复杂,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近亲党员或家族党员,导致发展党员程序不够规范,标准降低;移民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较弱,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不高、致富能力不强,存在“想示范没本事、想奉献无能力”的现象,适应移民村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的“能人”党员较少。移民流动党员出现了关系脱节以及流出流入地“两不管”现象,调查显示,移民村60岁以上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6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到党员数15%,50岁以下党员中长期不在村上的占到86%,而流动党员中40岁以下的占到流动党员总数的91%。有村支书感慨地说:“我都快成光杆司令了,没有党员的党支部书记不好当呐!”
社会事务管理难度大。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深入推进,由各种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矛盾不断涌现。涉及土地流转、农村环境整治、治安调解、计划生育、劳务输出、低保救助等多种问题,移民村党组织驾驭移民村整体工作的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生态移民村社会事务管理面临的难度在逐步加大。从调研情况看,新建的移民村大都在三四千人至五六千人的规模,在搬迁过程中,政府、家庭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移民是带着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举家而迁的,搬下来后,几千人一个村庄,移民又来自不同村、不同乡甚至不同县区,相互之间有个融合的过程,如何加强对这些移民新村的管理,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移民搞好服务工作,对各级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难题。
三、对策建议
配强班子,着力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一要对成建制划转的行政村,由原村干部“直管”;对由不同县(区)、不同行政村迁出移民组建的新村,由迁入县(区)机关事业单位或移民新村所在乡镇下派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过渡性“代管”,同时吸纳移民中优秀村干部充实“两委”班子,分片进行“协管”。二要在移民居住稳定后,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选好配强班子。坚持从致富能人中把政治素质好、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选进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对一时难以选出支部书记的村,可从市、县直部门或乡镇选派;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移民村和贫困村中不称职的村干部及时调整。三要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建立移民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补贴制度,让村干部安下心来谋事创业。同时逐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专项经费补助,提高村干部工资水平。
抓好队伍,从严教育管理党员。一要提高党员质量,严格落实党员发展制度,积极引导移民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双带”标兵、把党员“双带”标兵培养成村干部,着力建设一支懂经营、能致富、带头发展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二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建立村级党建信息网,开通党课教育平台、党建手机报等形式,结合移民新村实际,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和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分级分类培训教育网络和运行机制,使农村党员成为致富的“能人”和推进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三要从严管理党员,积极开展移民新村在职党员服务承诺和“评星定格”活动,亮明党员身份,接受村民监督。同时,全面推行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模式,从而保证移民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纳入到党组织管理之中。
完善机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一要把“民主议政日”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党员“评星定格”制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生态移民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等六项制度落实到位,做到民主公开、制度健全,让移民群众充分享有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和选举权。二要畅通移民诉求表达渠道,建立移民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民情恳谈、蹲点调研等活动,及时化解移民中各类矛盾纠纷。密切关注移民群众中的困难群体,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提高移民群众遵纪守法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公安警务进移民村、群防群治进移民村、法律服务进移民村、社会保障进移民村、文化体育进移民村、卫生保健进移民村的“六进移民村”服务体系,建立生态移民村党组织书记联系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加强生态移民村宗教事务管理,提倡不同教派合坊建寺。
聚智合力,全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一要理清发展思路。要引导各移民村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移民村筹建之初就要提前谋划,科学合理确定村上发展路子。二要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村与村结对、村与企联建的有效形式,通过强村帮弱村、富村连贫村、企业(单位)结新村等方式,探索创新企业和非移民村与移民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途径。注重精准扶贫,组建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团、创业导师团、农技指导团、信息发布团,通过现场指导、电话联系、网络答疑等方式对移民村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努力为移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致富门路。三要壮大集体经济。采取“产业+金融+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困难村”“空壳村”。引导各县(区)依托县直部门或乡镇引进龙头企业,加快生态移民区的土地流转,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草畜、苗木、马铃薯、林果等特色优势农业,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发展村集体经济,扭转村集体经济“空壳”现状。同时整合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集体经营项目,采取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并按国家税收政策减征、免征税费。金融部门加大移民村信贷扶持力度,支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移民村延伸布局经营网点。
(执笔人:杨 靖、雷利军)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 &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封县杜良乡村支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