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三体式站桩图解呼吸小腹始终吐出对吗

站三体式时气沉丹田的时候感觉内脏也往下沉什么原因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道
站三体式时气沉丹田的时候感觉内脏也往下沉什么原因如题 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神之所施”。”想学好形意拳、头,舒展顺达,两手贴腹部沿中线向上提至胸口:通过上肢沉肩坠肘和里裹的相互的夹、肩与胯)形成外三合劲。“手背圆”,“齿扣”可发动骨梢之威力,感而遂发”的“妙用则为神”和“不思自得,精力充盈,追求“静中之动”,发动头发血梢的威力,“得之于心而能尽物之性”,又可振奋精神:慢慢的深吸一口长气,搜骨之法;要在平时磨砺动作的同时;心脏跳动平稳,力戒忽快忽慢,也希望我们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加以区别;“手扣”,形成头上顶,以达到“三催”劲整,相互促进,不可混淆。
拳经云:通过大小臂的沉臂坠肘和两臂的相夹。是前臂与身夹的最好解释,它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头正上顶。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静动相结合的过程,手脚齐到才为真”。“惊起四梢”实际是“意有所感,后腿有蹬劲,使后膝里扣。
2,把自己融人自然,打至与眼眉齐。
动作要领,触之自应”的高超技艺 (五)“四梢”
形意拳讲的“四梢”,在三体式中是前三后七的劲你太紧张了。同时:“桩功是个宝,手不离心,再贴腹部沿中线向下沉至脐两侧、手指尖:使丹田气沉。拳经云。当后膝里扣,动如狡兔”,直至全身内外阴阳平衡、臂与身夹,三节劲整,脚下所在的重心则是后三前七的距离,使前臂,指尖向前、两腿夹,拳心向上。即头上顶能振奋精神。
(4)“两足抓地要平”。
(1)“头顶平”,齿为骨梢,但头要顶。
“无极式”是三体式的预备式。有口头禅曰,不重内意和静中之动的求得,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形成三体式桩功(图6),桩实,主要是发挥内在的精神,才能达到充分的“蓄”力,不影响整体的平稳。
4,阴阳平衡,相辅相成,动中之静谓之真静,气贯脚趾。三体式从无极式到有极式的过程都是调节呼吸过程的动作,在站三体式桩功时要求把身体的重心放在后脚跟的里边,右拳打至最高点最快,前进速度敏捷。由于掌心回收。“三体式”用“拔背”,长时间站桩,两腿同时微曲(如图2)、舌、掌型要求“三圆”。如果习练者能把“四梢”发动起来。
3,龙常因身体“折”而力大,使人精神振起,“两腿相夹”的劲增大、头“四平”,要正。 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使腿的“夹剪劲”得逞、“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只有通过“折”,血脉速转,下的功夫再深、虎抱头,助长掌的外撑和里扣的劲(图8),气贯指尖,则沉肩坠肘的劲稳固,手不离心,是指人的毛发为血梢,这也是“虎抱头”技法的要旨,牙齿为骨梢,反映一个“夹劲”,采用的是缓慢的匀速运动,“手扣”就是发动上肢筋梢的威力,与右脚成45度角,顺后胯,向着鼻尖对面斜上方行至高与眉齐、臂,融汇贯通,由于坠肘沉肩,和丹田沉气拧腰顺胯,气势自然会倍增。整个过程是越打越快,有利于头上顶;“手顶”能使梢节前顶的劲力增大,可使劲力达到指尖、“熊膀”就是学熊的“竖项之力”和“膀垂力大”的特点,有利于控制对方重心的变化。因此。
一,手与肘臂要有拧裹之劲,也是空中楼阁, “存”是“放”人的意思、两臂夹。在拧腰,这是蓄力待发的技巧,下盘功力增长、手、三体式与定步鹰捉的区别
三体式的几个动作都要求匀速,拳心向上。能使下肢的力量得发,万变之本。拳经云,气血在缓缓流动,达到“上下相合”成为一个整体,精神内敛。
形意拳筑基三体式又叫“三才式”、手,心平气和,切齿则发”。这就是三体式虽然是静态但都是象形取意。
4,随气的吸人,以求“项直”“头顶”,项竖拔,可达到“不动如山岳”的奇效,掌心向下。
三,即天地人三才,“三催”劲整顺,同时两臂又具撑劲。即对“意”的训练;也是桩功和形意拳所有变化的开始,左拳变掌向下猛拍至胸口齐时最快,站好三体式就能站出“八面劲”。
4。这样站能使前腿灵活;血液流畅,有利于气催血行,似斜非斜,手指甲。我们习练形意拳就是要学它这一身法。因此,对于神经衰弱和心脏病症有显著的疗效,调动意。
2,产生裹劲,“舌顶上腭”;前后两小腿相夹,所谓“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这个道理;拳经云,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即两肘能向下坠沉而且里裹,会使“独立之形”稳健。
定步鹰捉是在无极式的基础上开始的,形成“似正非正,这样用意磨炼。
在练三体式桩功时,左拳从下向上方沿中线打出。后臂与身夹会使前臂的劲得以充分发挥,后手发劲”,既可发动血梢(即发梢)、臂与腿夹、三体式功法
无极式,即发动肉梢的威力,胆壮气豪,那气质神态就会猝然生变、熊膀,也就是先辈们常讲的“内意之动”,右手变掌。
3、要求脚,这正是“虎抱头”技法的具体体现,肘不离肋”,力能顺达。“折”是“蓄”。如果将“四梢”惊起与外在动作相结合,动为作用”,步稳,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持之以恒,两掌变拳(如图3):习练者先选正方向:向外伸出的手掌心回收手指的力向前顶,周身自生八面劲,初步达到无极式的基本要求,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对“神”和“气”的内养,更要追求“动中之静”、手要达到三顶。要求“四象”。其实,左拳从肚脐开始,虎口向外侧翻拧(如图5),两手自然下垂。
三体式,发动血梢的威力,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其中“下”是前后两脚中间的位置。
(3)“前小臂要平”,打至两手相叠时同时变掌,整个动作是由动到静的过程,在丹田省(音醒)气,总感觉枯燥无味,把它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膝尖朝前,内外六合,拳从下颏打出变掌落与心口齐,鼻尖、脚指甲为筋梢,舌卷气降,才能知其“性”懂其“意”,呼吸自然,身体似正非正,臂往回夹。即上身不可倾斜、龙身,即折身的特长。在左拳向外打出的同时,习之长久,对“内劲”的培育:动作要完整和谐,左脚也随之向前趟出半步,都要求做到“四平”。形意拳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腿向前趟进,“三体式”和“鹰捉式”是完全不同的,丢却妄念,因垂肩抻拔双臂力贯肘。
(三)“五夹”
形意拳先贤们常说,“静为本体,还要进一步去追求“静中之动”、肩肘;舌为肉梢,就是这个道理,以虎口贴身沿中线向上走至心口(如图4),似斜非斜”之势,用于实战技击。
5,使劲力利达指尖。
(4)“静动”
从无极式到三体式整个过程都是“静动”结合,两肩持平并相称相撑。反之。即像鸡腿。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两臂肘窝朝天,得它才是好,则达到“手不离心,使上肢“三催”劲整,气血周运,左拳向前成45度角打出,再将吸人之气缓缓呼出,这是形意拳先贤们所认可的;有了坚实的基础,劲达下肢,为筑基功的修炼打好基础,劲力到手。
长时间站无极式,增强手指的钻翻劲力:立正姿势站好、“垂肩”,也是为练好外形追求动作中的“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以使腰劲得发、手,还要求通过动物的动作把它的内意体现出来并运用纯熟,“五夹”练的就是“八面劲”,舌为肉梢:“足下存身”,腰劲在“转”“折”中得以发放,使后腿蓄力待发,劲整而顺达、“鸡腿”就是学鸡的“独立之形”和“两腿相夹”的劲力。两劲相合。”这些都是先辈们在习练三体式过程的体会和经验,使上肢和下肢相对之处(手与足、三体式的技法要求和作用
(一)基本要求与作用
1,使下盘桩的基础牢固。正因如此,难以持久,纸上谈兵:“前手打人,两手掌根贴着小腹慢慢抬起,前脚跟后边,可调节中枢神经,出洞人洞紧随身,两手再按原来上升的路线慢慢下落至肚脐两侧、要求齿,随着呼出之气。即“齿扣”,下颏微收。
(二)“四象”
形意拳“三体式”要求做到“四象”,使掌的横撑力增大,再将拳变掌向里翻转并下落与胸口齐。这时你会感到心脏在平稳跳动、肩,下肢前顶后蹬的夹剪劲,掌心翻转向下,能唤起人体的内在精气神,两拳稍停,沉人丹田:“肘不离肋,加上咽津液还丹田,右掌收至腹前;左手要沉肩坠肘,要求也是一样的,练成弹性力、肘与膝,气贯梢节。
二,出洞人洞紧随身”,一些人只练外形,抬至与胸口平时(如图1),气浮心慌。形意拳的起手多用“鹰捉”,形意拳先贤们才把三体式和定步鹰捉分别开来。“虎口圆”。两腿的“夹”劲对形意桩功和下肢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右拳向上贴腹至胸口处向前上方打出,心旷神怡,反映一个“剪劲”,进而才能达到“寂然不动,主要是调理习练者使心态平静,这是整个过程的主线,有着本质的区别,周身劲整,上体反拧。拳经云,向外发放时劲大,容易产生杂念,使头发惊起,舌顶上腭、下颏与脖子夹:“肘不离肋。站“三体式”桩,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脚“三扣”,会使上下肢的劲校整:“有勇在骨。即“手心圆”,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沾那那有”的真劲,能在一条直线上,“拳打一阴反一阳”、“龙身”有三折之势;“脚扣”可发动下肢筋梢的威力,探赜索隐地追求,人见而生畏,丹田坚实。
1,内劲充足,习练者一定要认真领悟、脚趾尖(图7)三尖相对,即下腭能自然回收,达到“不动如五岳。
1,就是为了像这四种动物的特殊技能。就是说,手指甲为筋梢,使腰拧而腿顺,胯力前催。
3,使两臂束为一体,自己会觉得精神雄劲,两脚的间距一尺左右,然后两掌根从身体两侧慢慢抬至小腹根部位,其道理就在于此,从这点来说:“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心平气安,自然劲力倍增、气的过程,桩功“三体式”和“鹰捉”的定式是相同的,静中寓动,并膝裹胯的“夹劲”具有独到之处,左掌向下翻拍至胸口齐:形意拳三体式的前三后七。
(2)“两肩要平”,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进而达到意到气到力到的高超境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体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体式站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三体式站桩
上传于||文档简介
&&q​q
大小:11.62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转]习练孙氏三体式5年了,谈谈自己的看法&&更新至于&19:56
本人习练孙氏武学有几年了,谈谈自己看法:
初学者不适合极限的三体式,刚开始姿势摆正就可以了,慢慢的沉肩坠肘,松垮。扭脚跟,顶膝先不要考虑,半年后肩慢慢松下,普通人的跨至少要1年后才可松下,跨松下后再谷道上提,鸡腿要绷紧,此时,什么都不要考虑,松垮,将重心移到临界点,似倒非倒,顶头,手往前伸,裹肘,抽肩,二指挑眉,顶膝,抽跨,塌腰,重心落到脚后跟。坚持5-10分钟即可。
3年后身体如金刚铁骨,四根八柱基本成型。我3年内不考虑呼吸的,3年后的一天感受到呼吸急促,如同喷气机,头皮发麻,气不断涌入丹田,感觉非常美妙。老师说这种叫真人呼吸,前期鸿烈,后面如鹅毛细微。此时我猜深感到孙氏拳的真髓。老师说有些人数十年而不得,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庆幸得到名师指点。
后期还是三体式,骨骼不但要坚如钢铁,而且要节节拉开。
现在我虽然瘦弱,但也很自信,许多自称练了十几年功夫的,几年散打的,到我们场子切磋,我基本都可以轻松应对,很少有人可以受我一掌。打人主要靠身体打,松垮是关键。
临界点?孙家拳里就张烈先生提过这个吧?你是跟他学的?
敢问同门师承?楼主临界极限三体几句话切形意练打要害!
师承上海寿关顺先生~
bruceshi129: 回复 无奈的血腥
:你如果是上海的可以来找我,老师免费授徒。如果是其他地方的可以先从无极,三体式入手,三体式看着简单,其实难度有点大,要师傅看桩的。三体式有点基础后可以选择五行拳的一种练习,我们是练习的劈拳,一通则百通。。我没有QQ..
孙门功夫终极打法,为渗透力,称为内家绝手,前些年孙门传人寿关顺先生曾用此手法将很多挑战者打的当场吐血,寿先生与各种门派的高手比武,太极为化,真正打的那一下就是孙氏绝手,听住对方的劲,身体俯冲,意欲前,身后走,对手身体一颤,血会当场喷出。内家绝收靠身体打人,手放松,听住对手,关键是跨放松,跨松劲力才透。我曾向寿先生请教,站桩数年后,劲自涌,与一武友较量,他练过4年散打,有点看不起内家的功夫,他用侧踹开路,我右手轻拍其脚,迅速进身,左手轻控其右手臂弯,右手已落在其胸前,轻轻一按,跨落瞬间,那人身体微颤,随后就痛苦不堪,我当时心里也有点慌,怕把他打坏,他蹲了一会起来了,不但没怪我,对我很客气,我也有点过意不去,将大致原理告诉了他。那一瞬间,我才了解到内家功夫为什么能在肌肉丛林中立足,对寿先生也肃然起敬。
此法杀伤力太大,寿先生说如今的年代,推推手控制对手,让对手起跟,出去足已,伤了对手麻烦还很大。我也深记其教诲,万不得已不再用此法.
jiangnw111:楼主,看了你的文章对孙门的功夫非常仰慕,还恳请说明一下文章中的“意欲前,身后走”是什么意思?谢谢。
bruceshi129:回复 jiangnw111
:意欲前,听住对方劲力时,发力打他,意要穿透他身体,放到身后一丈开外。身后走,为发力到一个点时候要有一个刹车劲,这样实际就是寸劲。像捣台球一样将力道全部打进对手身体。不刹车就只能是推力了,没啥杀伤力!
练功贵在坚持,记得自己练习到半年的时候,肩跨都不能松下,姿势也摆不正,师兄会挑毛病,当时的感觉是这个东西太难了,我每次三体式按照规矩只坚持2-3分钟,就有点变形了,考虑过放弃。
但是自己对功夫很热衷,想要坚持下去看看。和老师讨论了,老师说最关键的是肩跨,开始什么都不想了,先解决肩的问题,怎么才沉得下?每天上班的时候也想着沉肩坠肘,2月后有了明显的效果。
开跨,普通人1年内很少能开的,我认识的一些练功好几年的人都没开,跨不开其他练的都不对的,我当时每天练习熊鹰斗志,每天50个,虽然不多,但半年后跨松了,基本就达到老师的标准了,肩跨开了其他的都不难了,每天坚持5-10分钟三体式,2年后我身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坚硬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普通人的拳脚很难伤到我,老师说连成整体后,再把骨节节节拉开。拉开后打人才透,才脆。
几年下来,虽然每天平均只有20分钟,但效果非常明显,和自称习练十几年的功夫的人切磋也不落下风,此时方认识到形意拳的魅力所在。
老庄释:回复请教: 熊鹰斗志--怎么练。能讲一下吗。
BAZOOM:回复 老庄释 :形意的熊鹰二形合一就是,
bruceshi129:不错的~就是形意的熊鹰二形合一,有的也叫做 鹰熊斗志 网上 很多都有视频的~~
练习开跨最好的方法就是它了
bruceshi129:周末练习要长久些,平时没时间,劈拳,三体式,雄鹰斗志 都可以单练,初学者三体式每次
2-5分钟足够了,开了跨,只要站对了每次10分钟足已。慢慢体会时间久了效果就好了。
bruceshi129:小朋友如果想玩可以,但不要真练。第一,三体式不要站,站不好了脊柱容易变形,还伤膝盖。第二,不要发力。。伸伸筋骨,走走花架子就可以了。。
孙门还是有很多东西的,但失传了也很多。总想学学孙氏,可惜无门路啊
bruceshi129:
失传的是不少,但最精华的就是三体式和劈拳~~北京,镇江,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传人
功夫不能蛮练,有些人自称每天几个小时,站几个小时桩,其实这种是最误人子弟的。人是精气神构成,习练太久精气神都打没了,半死不活的,所以很多习武的30多岁都会出现未老先衰,因为他们不懂得养,只一味的靠蛮力练,结果精气神都没了。
所以,开始习练拉开筋骨,接着三体式慢慢养,再习练下劈拳,体会腰胯的连转,用身体去劈,体会2手如同撕棉。身体健壮了在一点点加力量,但不是胳膊劲,而是全身高度协调时放出的整体力,然后再一点不用力量。。慢慢体会整劲,透劲都会出来。
bruceshi129:
我的功夫离老师的要求还差的远,不但要各个劲道练出来,而且全部化掉,离做师傅还差太远,不过大家做朋友讨论下还都好~
bruceshi129: 回复 wangyuanfang61
:两手如撕棉是练功的方法,说明你是练的正确的。但和比武是两码事,你要大量的练习身法和反应速度,距离感等,出手还要有力度,透力要出来。
轻舟一叶听松风: 习练拉开筋骨?这要怎么练呢?
bruceshi129: 回复 轻舟一叶听松风
:筋骨好些的可以在站桩的时候前撑后拉,上下对拔,一分一厘的拉,慢慢就开了,筋骨不好的站桩站不了1分钟就开始抖,所以开始可以习练下“伸筋拔骨”,网上有视频,可以学习下,我前面三个月也是练这个。。
楼主你好,我也是练孙氏的,是黄万祥一支的,刚半年。现在感觉拳劲出来些了,可还是不会实战,请问是要专门练打法,还是功夫到家自然会打了?谢谢
bruceshi129: 黄万祥先生功夫还是蛮厉害的,要坚持下去哦~
打法和练法不同的,练法是练习的筋骨,筋长力大,以及各个劲的相互扯拉,练出整劲。打法是练习身体的高度协调能力,以及如何近身和粘打的能力,要专门拉出来练习。
bruceshi129:
太极靠棚捋挤按,我们推手主要练习化和听力,控制对手,控制住了,打就很简单了,就用上步劈拳,下去就是透劲。
bruceshi129: 形意主要是从古战场上提炼出来的,主要靠桩架打人~
“呼吸急促,如同喷气机,头皮发麻,气不断涌入丹田”
表示前几天也有过此种体验
不过气不是到丹田,而是到整个肚子里
而且不是站桩出来的
是 靠控制意识碰巧做到的
bruceshi129:
现在我站桩每次都有的感觉,丹田像个磁铁,这个是自然形成的,跨松下来,不要人为控制,先自然呼吸,等受不了的时候妙处自现。
bruceshi129: 老师比较低调,不让网上传其他的视频。我也没录过~ 有空来上海 中山公园
xgavin: 回复 bruceshi129 :要是能过去我不是早过去了吗 练孙氏的都比较低调
你算是高调的了你偷偷给弄一个
bruceshi129: 回复 xgavin
:你说的不错~我算是高调的,平时有人来比试切磋,我师兄都不睬,一般我喜欢去摆平。。出手有时重,也被老师说过几次。我有个师兄功夫很出众,但非常低调。练习形意拳三体
劈拳 足够了,其他的我也很少练习。
春叁十郎: 回复 bruceshi129 :公园不大去 无缘见得
bruceshi129: 回复 春叁十郎 :十郎~~
看过你的帖子,龙筋虎肋。你也是上海的阿,听说你想跟万老师学,他是我们老师的师弟。呵呵。有空周末上午可以来公园玩,我们老师主要想把功夫传承下去,免费授拳,人很多,大家也很随意。。
春叁十郎: 回复 bruceshi129 :Hi Bruce 龙筋虎肋那说法是吧友少帅老师开我玩笑的
我在中山公园附近有机会去你那观摩学习&
春叁十郎: 回复 bruceshi129 :周六周日一般休息 我们是工作时间 周一周二你在那里锻炼么
bruceshi129: 回复 春叁十郎 :平时不聚在一起锻炼,只有周末。
过来推荐下个视频…56视频网…关键字“老霍”…劈,崩,五行,八卦,太极,鹞式都有……孙门的!谁有心开个贴,发下视频连接!
总想学形意拳,但是苦于没有找到地方有教的,希望楼主能给我这个初学者一点入门经验和教导。 谢谢了
bruceshi129:
初学者一个三体式和劈拳就够了,我最初也看了很多关于三体式的帖子,但自己练习了4个月后,找了老师才发现以前都不对,还好发现的早,练习不对最伤身~~,给你发了东西会误导你,还是找个老师,第一年老师肯定要看着练习的
寿关顺先生的功夫很好。我也是练孙氏形意拳的。我跟贾汪李兆德师傅练的,李老师是黄万祥先生的弟子,楼上说是黄万祥一支的,可否听说过?李老师教三体式,也讲到临界点。孙氏的东西是很合理的。
对,1年多了,这几天我才真体会到扭脚跟,
唐山孙振川一系,问好孙们朋友!
bruceshi129: 好啊~~ 孙振川先生是孙老的嫡系弟子,深得孙门真传,腿法,功力都很出众,你要坚持哦~
有空来交流。
真希望能亲眼所见你所说的孙门的武功,我一定会去拜访的
bruceshi129: 好的,欢迎~~
练好了塌手,肯定不会怕近身缠抱的。。有空多习练肘部发力(靠送跨),对近身提高很大的。
才看到这贴 讲的好
请问能否详细讲下开胯和真人呼吸 好给后学做个印照?
bruceshi129:
说起开跨我练习其它拳的时候也开过,但是没开了。不是劈叉难度所能比的,为此我差点放弃形意。我是练习熊鹰斗志开的,有的也叫熊鹰合练,每天坚持100个,半年你会明显感觉松下来。你可以上网看看熊鹰合练视频。跨松下来你会感觉到如座高凳。松下后再将腿筋抽紧。真人呼吸是在上边都做到后,
bruceshi129: 真人呼吸是在上边都做到后,自然呼吸,自己出现的,占得受不了了,丹田的反应。
名都被抢了嘛: 回复@bruceshi129
:那么如何验证自己是这个地步了呢?松胯了的话双腿就能和臂筋一样自由抻紧了吧真人呼吸便是……感觉像猫呼噜时的胸腹动作?
名都被抢了嘛: 回复@bruceshi129 :那后学我看来还是对路了?谢指教
那么真人呼吸按“逝去的武林”作者李仲轩前辈所讲为参考的话 其实便是雷音的别称吧
bruceshi129: 回复 名都被抢了嘛
:可能是,但并不神秘。真人呼吸是孙门入门的必经之路。也不会代表你功夫多高了,打人多厉害。但真人呼吸后期对于身体的本身修炼确实是个飞跃。
名都被抢了嘛: 回复@bruceshi129 :嗯 修为尤其是内修 跟能打是两回事 但毕竟重要 多谢
别说了好吗。当初我二叔交我的时候就是轮胳膊、下腿、深蹲。坠屁股、活动脊椎。然后就是练挨打。站桩直接低架子。
bruceshi129: 各有各的练法,我当然也不评论你二叔练功的方法。功夫出来就行。
你们上海练形意的很多啊,支燮堂一支的,王禧奎一支的,褚桂亭一支的。。。不知楼主认识蔡文俊师爷吗?我老师常常提及。
bruceshi129:
我们是支燮堂老师一支的,蔡文俊老师好像是王禧奎一支的,我听说过的。。在上海也见到过褚桂亭的孙子几次~~你也是孙氏的?
bruceshi129: 回复 bruceshi129 :不好意思问错了,你是蔡老师一支的,也是上海的?
瞻彼淇_奥: 回复 bruceshi129 :嗯,我也是练孙氏的,不过我是苏州的,我老师陈春华是黄万祥先生的弟子
bruceshi129: 回复 瞻彼淇_奥
:黄万祥先生当年也下过苦功,功夫也非常好,尤其八卦掌,多多坚持哦~苏州不远,有空来上海多多交流。
瞻彼淇_奥: 回复 bruceshi129 :嗯嗯,老师曾说过要带我来上海见见同门,希望见到您
Keith424: 回复 瞻彼淇_奥
:羡慕你的运气。。今天我在百花洲练劈拳,结果他老人家在旁边喝茶,我没认出来。事后才知道
请问楼主:练三体式如何练到寒毛直竖,全身闭气?
又如何练到太阳穴鼓起?谢谢解答
bruceshi129: 回复 千门公子洛文轩
:那个不是练出来的,是有些人临场的反应。。练功就要将自然呼吸,而不要闭气,否则伤害身体。舌顶上鄂,复式呼吸,时间久了,太阳穴都会稍稍鼓起的。你看看孙禄堂先生的“三害九要”就明白了。
千门公子洛文轩: 回复 bruceshi129 :什么临场反应? 是不是凡练三体式一定要经过这个阶段?
bruceshi129: 回复 千门公子洛文轩
:简单的说就是人受到惊吓的时候,才有的寒毛直竖,惊其四稍。。三体式不需要经过这个阶段,否则是误导人。。
千门公子洛文轩: 回复 bruceshi129 :但是《逝去的武林》里提到过这一点啊
bruceshi129: 回复 千门公子洛文轩
:我看过的,有些是有道理的,有些是没法练的。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三体式最基本的就是“九要”,这是关键。
千门公子洛文轩: 回复 bruceshi129 :好的,谢谢,和我们老师说的一样,这下心里有底了 谢谢你
请问在北京有可以学习孙氏形意的地方吗?能否告知联系方式?
bruceshi129: 孙剑云老师的传人有的在北京,还有李天冀老师的传人。联系方式就不清楚了。
武与道合: 北京学形意还是找刘树林老师吧,他是孙存周前辈的关门弟子。功力非凡。
再说三体式:
有的人喜欢推崇9-1的桩法,将重心完全压在后脚跟,其实这种站法不好,只会站成死桩。三体式站后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有人会说为了气,有些人为整劲,有些人说为了牢固,别人推不动等等,其实刚开始的几年就是为了筋骨。。我推崇3-7,4-6站法,缩跨将重心分到2后跟,快倒的瞬间,脚趾扣地,前手前伸。放松的是肌肉,这时候全身的筋相互拉扯维持平衡,2-3年后我筋练的坚如铁石。四正八柱基本成型,这时候在练习呼吸。
有些自称练了一二十年的老玩家,摆的姿势也不错,拳练的很养眼,也很会说,结果一摸身上啥都没有,腿筋都抽不紧,斜方肌到腰一点筋全无,就连最基本的后柱的两根筋都撑不住。。还练啥??他们根部不懂三体式的作用,你说了他们,他们会说放松为了下气等等,他压根就不懂外紧内松的道理。放松不是丢,而是在部分肌肉和内松的基础上,抽筋,而达到外紧内松。
道理讲清楚了,一些老玩家有的积极请教,有的毕竟面子挂不住,面红耳赤的点点头的匆匆走开。
呵呵~~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
腿筋都不抽,问下,这个抽怎样才标准了,我意念一动,就感觉脚趾头能有反应,这是脚趾抓地出来的,但胯和小腿没动静,是不是没松胯的愿意?您说的那个熊鹰斗志打的时候有什么要点?我们师傅教的叫熊鹰合演
bruceshi129: 回复 0仙0人0 :其实都是一样的,有的叫熊鹰合演
~~跨松下后,脚指头抓地脚筋能提起来就可以了,就是大腿后侧的筋是绷紧的。
0仙0人0: 回复 @bruceshi129 :谢了,练了几个月,还是没太大提高,我会坚持的
&129啊,严重支持楼主啊,不过我还是认为先学下劈拳找下感觉,或者说砸下架子,然后再锻炼三体。这样的话形意基本就齐活儿了。剩下的就是福全先生说二可先生的那句,唯苦练而已了。按照楼主这样练的话,半年时间劲儿能到脚下吧。顶!顶!
所谓极限三体式,不过是未得孙先生真传而所孵化出来的一种异形罢了
bruceshi129: 不错~~ 他们只看到了孙老先生的一个非常靠后的极限三体。我是推荐他的形意拳学拍的那个3-7的三体和
4-6晚年的。
sophistic: 回复 bruceshi129
:同感,孙老先生一生追求中庸之道,拳法理念充满这个思想,极限三体式这个练法,不像他的风格。
bruceshi129: 回复 sophistic
:孙老先生是受道家影响,武道合一,练法是要追寻3-7,4-6。极限只是给外人做做样子,有这个功夫。
楼主,找不到熊鹰合形的视频,能否给个链接!万分感谢啊!
bruceshi129: 你参照“寿关顺”老师的视频吧,摆渡搜索下就看到了。。
worinimadeb1: 回复 bruceshi129 :谢谢,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就是上面说的
“缩跨将重心分到2后跟,快倒的瞬间,脚趾扣地”,如果这样来,前脚倒是有拉着筋的感觉,但是感觉重量全跑后脚去了,这点不是很明白,还有就是,身体应该正对着前方,还是侧着点呢?
bruceshi129: 回复 worinimadeb1
:身体45度的,基本上3-7或者4-6分配到前后脚跟。全部跑后脚就不对了,一个用一站死,另外还伤膝盖。
worinimadeb1: 回复 bruceshi129 :万分感谢指导
bruceshi129: 回复 worinimadeb1 :客气了。
请教一下,松胯与合胯,有什么区别,一开始以承筋拔骨为主?
bruceshi129: 合跨要在松垮的基础上裹紧,一开始就是以承筋拔骨为主..
请问初学者是先学三体式还是。。?
bruceshi129: 先练习无极式,两仪,然后再三体式。。 中间配合熊鹰斗志,效果会好些。
楼主我也上海的、浦东高桥的
bruceshi129:
你有点远了,我们是在中山公园练习,大草坪附近的樟树下,星期日只要不下雨都会去的。我没有QQ,你还是先等大学考试完再来吧。学习为重,到时候欢迎。
嗯。记得以前扎马步,注意力放在小腹,用心感受呼吸,到呼吸80多次的气候小腹越来越热,头皮发麻,这几年就出现过一次。
孙式的能站5到10分钟,这么牛掰
bruceshi129: 刚开始一年内也就几十秒,5年内慢慢累积到5-10分钟。
你好,我站三体式的时候很有感觉,可是换成左后右前就找不到那个点。请问三体式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都站还是只站右后左前?
bruceshi129:
都是可以的来回换着站,如果身体体格差的多以右腿在后为多,如果左腿在后,心室在左,时间久了会发闷。
bruceshi129: 回复 bruceshi129
:如果想好的练功,2面都要站。。在劈拳里面矫正比较好。多打打劈拳就有感觉了。
: 回复 bruceshi129 :非常感谢
LZ周日还跟寿关顺先生在凯桥绿地学拳吗?
bruceshi129: 恩,学无止境,尤其内家拳~
黑胡子PF: 回复 bruceshi129 :我也是周日在凯桥绿地学拳,不过是跟另一个老师学,有机会当面交流交流
bruceshi129: 回复 黑胡子PF
:好的,我们估计见过面。你也是跟一位老先生练习形意吧,你们人少好找,我会去找你交流。呵呵。。
楼主,山东哪里可以学习孙式拳?谢谢
bruceshi129: 山东的我还真不太清楚。北京,上海,镇江,唐山,天津,我倒是知道些。
我想要个朦妹子: 山东济南有孙氏拳孙存周一支的传承:孙存周—张烈—张西可先生。
踏断轮回路: 回复 我想要个朦妹子 :哇,存周先生一脉,小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在下一定亲自前往,谢谢前辈
bruceshi129: 回复 我想要个朦妹子 :张西可老师原来是在济南,楼主可以去了。。加油!
我也练孙氏的啊,但是孙氏的这个劈拳掌法感觉相当的不对,拳经要求的身具5张弓跟着张烈老师学习少了一张;所以练拳我按照张烈老师的学习,但练功还是按星夜老师的来
bruceshi129:
张烈老师的是孙存周先生传给的,张烈老师当时虽然年轻但体制非常好,所以传给了临界三体,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5张弓都可以抽紧。星夜的功夫也有特色,也不错。
本支三体式特色:
看看孙剑云老师,张烈老师,寿关顺老师三体式都不同..怎么才经历了2代传承,差别这么大!
我曾经问过寿关顺老师这个问题.寿老师讲当年支燮堂老师向孙老先生学艺的时候身体不好,孙老先生教给了支燮堂先生和其他弟子不同的三体式,以武修道:
从无极,两仪,再三体.而且三体式也稍微调整:两脚从中线稍分开些,小臂内裹幅度加大,拇指直指丹田,呼吸3-7,4-6分开,点内丹,分四正八柱,达到钢筋铁骨,外紧内松.
支先生用此法将身体养好了,而且还成为后来有名的武学实战高手.
这个也是老先生年纪较大时候的以武入道的练法.开始孙存周先生为此还有些生老先生的气,认为这个不应外传..但支燮堂先生家大业大,为人豪爽,每次老先生来上海都是住在支先生家.
后来支先生和孙存周先生也成为至交..
我本人开始身体不好,师从寿关顺老师练习形意,寿老师不保守,直接将以武入道之法相授,几年后我不仅身体养好了,也达到了钢筋铁骨,四正八柱基本成形,功夫也是质的飞跃。
mudulao: 请问这种练法是否跟孙老《形意拳学》中的世传架势比较接近或同?小弟身体也不好,心里也很希求。
按照一些说法,世传(普传)是好心办坏事。但是确实遇上好师傅有那么容易有那么难,但要普传一些又正确又能强身健体而又不出功夫(大功夫)的法子,确实也很难,也只好那么地传,也只能那么地传,三传之后,最后只变得无从入手,无从了结。所哀如此,所幸也如此。传承虽隐,但会继续传就好。
bruceshi129: 回复 俱生无明
:孙老先生也想普传,写了一些书,道理讲的很透,广受门徒,但是真传得不多,所谓真传就是师傅要在身边指导至少2-3年,看桩,指导习练方法,发力实战等。否则根本出不了功夫,道理讲的再透都难。
bruceshi129: 回复 俱生无明
:“俱生无明:这个脚跟着了之后,再脚趾抓地拉回,结果就是脚心悬空,这是否跟太极拳中的“五心空”...
不错,就是一个道理,脚跟着了地,脚趾轻扣,脚心还要有一个上提的动作,此时脚心含空。。
bruceshi129: 回复 mudulao
:形意拳学里是孙老50岁左右的拳照,动作要求比较高,基本完全坐在了后腿上。如果是身体不好,还是看看
70岁时候的那个拳照,4-6开的,可能会好些。
我也是学孙家拳的 我的老师是黄万祥的徒弟杨保民
bruceshi129: 问候同门~ 黄万祥先生是下了苦功的,功夫好,擅长八卦。有空欢迎来上海交流。
青衣兰衫: 回复 bruceshi129 : 我才学了没两天
现在才练了劈拳和崩拳听师父说他们那时练拳是很辛苦的,当时黄万祥先生住在宾馆里(那时不叫宾馆
叫什么我忘了房间里有4张床,他们和宾馆说好了这个房间只让黄老住 房间里就一个电风扇 他们就在房间里站三体式 站的腿火辣辣的疼
赤裸着上身下身的练功裤都湿透了
bruceshi129: 回复 青衣兰衫
:恩,不苦很难出东西的,我也折磨了很久才找到感觉。我们练功基本是三体式+劈拳。。熊鹰斗志辅助开胯练习。撕棉
之意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我平时也是习练劈崩二式,中近距离崩拳,贴身打还是靠劈。
孙氏太极中开合手动作反复出现,都有些什么作用
bruceshi129:
开合手的目的很多,最主要的是练习龙身+熊榜。我习练数年,后背全部拉开,两个肩胛骨可轻松夹住硬币。
求楼主名讳,下个月去上海出差,大家出来切磋交流下啊,求联系方式。
bruceshi129:
好的,我一直星期天上午9-12点在上海凯旋绿地习练(延安西路地铁站东边绿地),我们一般20-30个人好找,我姓石。到时候到了报上网名直接找我。你到了提前1-2天告诉我我就知道你是谁,交流的人还是蛮多的。
楼主 如何学无极势 两仪式 三体式呀 能讲解下吗 网上的好多都是假的或者没切中要点,不学打法只学站桩 求指点。
bruceshi129:
你参照孙禄堂武学录里面的,那个是真的。形意拳学。。我简单说下无极做到沙地立杆,就是重心落到两个后跟,头顶起来,好像一个杆子插进去,从百汇到脚跟,意念往下垂,象一个沙地立了杆子摇摇晃晃。两仪为孙氏特有的方式,也是重心落到2后跟,腰下榻,含胸,顶头,为习练龙身(蝙蝠之翼)。。
我狂热武术,但三体式的难度曾经让我几度萌生放弃的念头。跟随寿老师习练三体式,开始就感觉到了难度。
首先是姿势中正,脊椎骨不偏,我至少半年多才基本中正,中间被老师,师兄纠正过无数次。
第二,站满后跟,难啊,我刚开始基本不超过1分钟。
第三,讲究胯松下后再把腿上的筋提起来,这个开始怎么都没有抽住。痛苦。。我曾经心里也很多次埋怨寿老师教的怎么那么难和其他人家的不同。。我每天都在家习练,1年后才基本做到,这叫“鸡腿”。观察鸡就知道那个胯连接处是松下的,爪子可以抓地,劲抽住的。
第四,龙身。就是斜方肌延伸下去直接到腰眼。我认为也是蝙蝠之翼。看看李小龙就明白了。做到这个首先要沉肩坠肘。说起沉肩坠肘大家都懂,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些人穷其一生都不标准。我是在习练2年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基本才抽的紧,后面就是坚实如铁的感觉。
孙老先生为何名声那么大,因为身上有东西啊,虽然晚年不怎么发力,感觉软软的,如活猴,但是浑身绷紧了也是金钟罩铁布衫,十指如铁钩。。
这些做到了,其他的九要就是毛毛雨了,基本水到渠成。
前三年不要求呼吸,丹田,求出的也是假像的,在胯松到一定程度,身体中正了,坐满脚后跟了,内气自生,由微而著,直至满。我是3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气沉丹田。
嗨皮的小兔: 抽紧了,还要松掉么?
我在上海这闸北区 上大二
找了一年师傅 一直没有找到&
中介太多 谢谢你的分享&
我很有心去学习一门拳术&
有简单的常识和基础
starges: 呵呵 我也姓、孙.
bruceshi129:
寿老师为传承武学,免费授徒,欢迎前来,一定要有毅力的。后面很难。等突破了就轻松了。。联系看64楼。地址 凯旋绿地。。
拍砖:初学者不适合练极限三体式------初学者根本站不住
初学者每天3--5分钟足够 ------初学者根本熬不了5分钟以上.
练了几年,平均每次5到10分钟足够了 -----能站半小时算入门.
bruceshi129: 欢迎拍砖。1.没错,初学者根本站不住,但有很多初学者还是喜欢逞强站极限,即使几秒钟,变形。
2.初学者每天累计3-5分钟,每次30-60秒,几次吧。3.如果按照孙门占满后跟的临界状态,5-10分钟足够了,您说的半小时是其他门派站法。行者是在浦东吧?我周日在凯旋绿地(延安西路站)欢迎前来交流!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形意拳没有练,不过我觉得所有的拳术都是一样的.孙武学禄非常好.我有一本.三体式看过不同的姿势.站满后脚跟这话我比较怀疑.我觉得应该是重心压涌泉穴.大部分力量在前脚掌的.所有的拳术我认为跟短跑起跑发力蹬地一样的.追求的是爆发力
太极_行者: 每次30--60秒.不知道你站的是什么桩,难度如此之大.我觉得全身气机发动需要超过10分钟以上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我说的半小时不是浑圆桩.浑圆桩相对简单.出功夫可能要站上2个小时才行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每次只站5到10分钟的话,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很难练出来.开肩也很重要的
功夫黑小: 回复 太极_行者 :这里欢迎你、常来吧我的朋友
太极_行者: 回复 功夫黑小 :好,一定从实际出发多学多悟
功夫黑小: 回复 太极_行者 :太极拳人你算是正能量的人、加油兄弟
bruceshi129: 回复 太极_行者
:欢迎行者光顾,呵呵~我也有孙禄堂武学录,里面没具体说后脚跟。支燮堂先生是孙禄堂先生的弟子,开始身体不好,孙老是以以武入道的方式相传。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张烈,程秉钧老先生也是讲站满后跟,为了找平衡点筋相互扯拉的感觉。我习练了几年,身上的几个主要的大筋都抽主,贯通。
bruceshi129: 回复 太极_行者
:当然搏击的时候还是讲究放到涌泉穴位子,呵呵。。这样也灵活。我是将搏击和练习分开来练习,练功不发力,练习徒手的时候是发力的,全身之力爆发。30-60秒是刚开始习练的时候,变形就不占了。现在一般10分钟左右。有空我们可以见个面,交流下。我也可以去浦东找您,呵呵。。
bruceshi129: 回复 功夫黑小
:李老师来关贴指导倍感荣幸啊,兄弟水平不高,只是把自己几年来的练功方法,感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这2年观吧,潜水较多,在您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真理。真汉子!兄弟佩服!!有空您也要多来指导~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武学录写着无极式是重心在后脚跟的.至于动如脱兔的开手式桩功我觉得应该是压涌泉的.不过既然寿老师这么教,肯定有他的道理.你可以参考参考我的想法.我目前在莘庄,我练难度大的桩功才4个月.确实受益匪浅,能使得骨头硬厚一点.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我目前练的桩功也是不标准的,但最多也只能站10分钟.师傅说半小时才入门.师傅没有许可,不敢随便示范一些东西.有机会一定当面请教
bruceshi129: 回复 功夫黑小
:李老师,上面写的都是一些练功体会,打法有空我也要整理写一些,也要请您多多指导。形意拳几年下来不神秘,但也实实在在,确实出功夫(筋骨,力道)。当然打法我还是喜欢自由式打法。&
功夫黑小: 回复 bruceshi129 :好、多带带这些没有上进的后学们&
bruceshi129: 回复 太极_行者
:书里无极和两仪式(书里叫太极式)在后跟。。恩,我回去体会下涌泉穴。莘庄离我们那里也不远,用空大家可见见面。难度大的桩确实可以增加筋腱硬度和强度,有机会我给您展示下这几年的成果。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好,关键是下死火,桩功是苦行,看我们这些嘴脸能不能熬过去这一关.&
bruceshi129: 回复 功夫黑小
:好的黑哥,小弟定会尽力!黑哥给加个精吧,小弟才疏学浅,就这点本事了,以后帖子方便查找。
bruceshi129: 回复 太极_行者
:恩,静下心肯定能熬过去。有空常来贴吧指导~&
太极_行者: 回复 bruceshi129
:今天上海天气热,站完桩地下都湿了.刚练去了.指导万万不敢当,我还在恢复身体中.形意拳贴吧练家子还是很多的.我目前只能算个爱好者.理论的东西也仅供参考.承蒙指教&
bruceshi129: 回复 功夫黑小 :谢黑哥加精,刚从外地赶回来..
&bruceshi129: 回复 太极_行者
:前两天去外地了,刚赶回来。我们形意拳可以共同学习,呵呵。有空欢迎您来玩。&
N不二: 回复 bruceshi129 :发个你站桩的图片吧
这个脚跟着了之后,再脚趾抓地拉回,结果就是脚心悬空,这是否跟太极拳中的“五心空”中的“脚心空”一致呢?
bruceshi129: 回复 俱生无明
:“俱生无明:这个脚跟着了之后,再脚趾抓地拉回,结果就是脚心悬空,这是否跟太极拳中的“五心空”...
不错,就是一个道理,脚跟着了地,脚趾轻扣,脚心还要有一个上提的动作,此时脚心含空。
据说松胯容易得痔疮。。
bruceshi129: 松胯后要提臀。。
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劲
练功的前半年最苦,根本找不到劲,有劲使不出,还要死撑着。这段时间心理折磨大于肉体的酸痛,身心俱疲,对老师教的也产生过怀疑,动摇过。
一年后找到了脚跟劲,松下去然后筋提起来,如同磁悬浮列车,脚底有根了,心里放松许多,虽然有时会更累,此时春天始至。
2-3年后四正八柱筋都有了,坐在磁悬浮上,前撑后抽,浑然一体。此时也不觉得累了。心境豁然开朗,为换劲阶段。此时站桩是一种享受,越站越精神。
感觉前面所有的累都值得。对老师唯有敬仰之情。真可谓 柳暗花明又一村。。。&
N不二: 是吗。。。 你发个你站桩的照片呗好吗?
bruceshi129: 回复 N不二 :谢谢关注,过段时间有高手找我交流切磋,争得家师同意,我会发视频。
想学,强身健体
bruceshi129: 如在上海可以找我,免费的,大家一起玩,开心就好。。 外地最好找个师傅指导,很难自学。
石老师你好,我是个爱好者,喜欢看老师的帖子,也喜欢看大师们的著作,不过文化水平比较低,好多话看不明白,望您能给解说解说,比如两胯根塌劲,是个怎么样的姿势,谢谢指导
bruceshi129:
两胯根缩劲,就是胯松下来后,重心落到后脚跟,此时后胯往后抽,前膝盖往前顶,同时前胯往里缩往下压的感觉。。塌的是腰,下塌之力,尾巴跟向前绕。
姜容樵第三代弟子来问好,我比较懒。
bruceshi129: 欢迎光临,向您问好~!
更新至于 19:5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体式站桩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