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e38索尼35mm f2.8评测测

索尼全幅镜头16-35mm F2.8 ZA SSM II首测
相信关注器材的朋友都了解到了前段时间新一代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II (SAL1635Z2)发布的消息,而佳友在线评测工作室也在近期率先拿到了这支大光圈超广角变焦新镜,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对其的首测,想要了解这支镜头的表现如何吗?那就请跟随笔者一同来看。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以下简称T* 16-35mm F2.8 ZA SSM II)是一只拥有宽广视角和高分辨率的广角变焦蔡司镜头,16mm的超广视角让壮丽的山川和繁华的街道容纳在方寸之间,而F2.8的恒定光圈设计配合机身防抖功能则非常适合在黄昏和光线昏暗的室内进行拍摄。镜头内置1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一片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和三片非球面镜片,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失真,达到上佳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表现。外观展示 做工扎实率先拿到这支镜头,笔者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握在手里很有分量,摸上去就能感觉到其精细的做工。全金属外壳带来浓浓的质感、橡胶蒙皮的变焦对焦环舒服的阻尼感都令笔者爱不释手。索尼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II 镜头包装索尼A77 II数码单电相机搭载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正面照镜头内置1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一片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和三片非球面镜片,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失真,达到上佳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表现。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SONY标志T* 16-35mm f/2.8 ZA SSM II侧面专业级摄影而生,蓝色“ZEISS”标志和红色“T*”镀膜标注就是专业的代名词。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在全程变焦范围内提供明亮的最大F2.8光圈,可以胜任更多类型的题材的拍摄。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前面新品具备的蔡司T*镀膜可有效地抑制光线反射,降低鬼影的产生,从而实现高清晰度和高反差的成像。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后面作为索尼A系统的“御用镜头”,在镜头的卡口外沿,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醒目的橙色装饰环。T* 16-35mm f/2.8 ZA SSM II镜头使用了SSM超声波马达,显著提升了对焦速度,能够更好的配合索尼4D对焦系统进行工作。此外,还支持防尘防滴设计,方便用户在苛刻的环境中完成专业的题材拍摄。
佳友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精彩内容,每日送达!
佳友论坛服务号
扫一扫,佳友论坛手机直通车
06月04日 22:07
06月04日 15:49
06月03日 20:16
06月03日 14:13
06月02日 13:33
05月26日 22:54
05月24日 12:08
05月24日 10:31
05月22日 08:49
05月18日 23:03
05月18日 16:15
05月16日 16:14
05月16日 16:30
05月15日 15:17
05月12日 20:49
05月11日 17:26
05月11日 13:51
05月10日 13:02
05月06日 11:05
05月05日 19:17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当前位置 &
出处:&& 21:26:37&&&&
编辑:娄斌[])
开箱与配件图赏
索尼ZX1早在去年就已经发布,但国行版直至今年才开始发售,作为Wlakman的35周年纪念机型,索尼ZX1相对于前几代的旗舰来说可以说下足了血本,更高的硬件规格以及更奢侈的做工用料都显示出其为音质而生的设计理念,现在虽然还不能说ZX1会成为时代的经典,但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高端随身听也引起了颇多关注。
索尼NWZ-ZX1官方规格一览:
操作系统:Android 4.1
处理器:OMAPTM4,双核Coretex-A9,1.0GHz主频
机身容量:128G
屏幕:4.0英寸的TFT彩色液晶/FWVGA(854 x 480像素),特丽魅彩技术,炫丽黑曜面板
音频特性:S-Master HX数字功放技术 ,DSEE HX数字增强技术,VPT虚拟环绕声技术
音频格式支持:FLAC/Apple Lossless/AIFF/MP3/AAC-LC/WMA/Linear PCM
电池:内置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比较令笔者欣慰的是国行版索尼NWZ-ZX1的包装不再像之前Z1050N、F885那样的塑料盒,而是同索尼D100类似风格的纸盒包装,容易拆开与复原。
内包装为一个黑色的硬皮盒子,比较的低调但薄布的内衬也可以显示出ZX1高端的定位。
印象中索尼的随身听都会标配耳塞,但ZX1却没有,想来ZX1是主打音质的旗舰,它的目标用户应该都是高端发烧友,就算配个EX0300等级的耳塞也只是浪费资源,所以不配耳塞可以理解。而作为补偿ZX1随机带了一个做工不错的硬质皮套,外出携带时可以很好的保护机器。
原厂皮套的样式与质量不错,但笔者认为美中不足的是皮套的侧部没有为按键预留孔位,因此套上皮套时并无法进行音乐播放操作。
整体外观和自带耳机效果
看习惯了主流的5寸或更大尺寸的手机,会觉得索尼ZX1的体型很小巧,它的外观类似于安卓手机,黑色的面板配以银色的边框,ZX1的左、右和上侧的边框都比较窄,但下边框很宽,而且耳机插口部分有明显的突起。
ZX1的铝合金边框并不是一体的,顶部是一小块独立的金属板,金属板的颜色也有所不同,看过拆机可以知道其内部应该是WiFi和NFC的天线。
底部有wlakman的logo以及Hi-Res的标签,其中ZX1的logo与F885不同,并不会发光。
背部为黑色的皮革材质,摸上去手感非常的好,也很能凸显出ZX1顶级旗舰的身份。
为了容下4枚比较大的电容以及粗壮的耳机插件,索尼ZX1的尾部明显厚出来不少,形成了一个&大屁股&,这使得ZX1看起来很特别。
由于有个&大屁股&,ZX1的背部并不平整,为了捆绑解码、耳放时比较稳当,ZX1随机配件里有一个橡胶垫,捆绑的时候将其垫在ZX1的上部,用以解决背部不平的问题。
现在的音乐随身听几乎都没有外放扬声器,但ZX1是部安卓系统的机器,所以视频、游戏等应用还是需要外放的,而ZX1的外放扬声器比较小,即便是开启播设置中的xLOUD高音量选项也不是很大,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出声的需要,因此若对外放有较高的要求,选个蓝牙音箱比较好,而索尼也正好有相应的配套音箱产品。
ZX1是支持NFC的,而NFC在蓝牙小音箱中也开始迅速普及,ZX1通过NFC可以快速与自家的蓝牙小音箱、QX10/QX100摄像头等配对连接。
按键、接口以及拆机
国行版ZX1依然是马来西亚制造,机身侧部的CMMIT ID是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可不是每部机器特有的独立编号。
ZX1的按键设计比较给力,虽然和F885的按键数量与布局相似,但ZX1根据功能的不同按键的大小不一,按键之间也留有空隙,并且音量+与播放/停止键还设有突起的盲点,按键的手感也更好一些,盲操作毫无压力。
硕大的金色耳机插口非常显眼,也因此让ZX1的前面板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突起,给人一种ZX1的推力很强的感觉,但从参数上看却也并非如此,ZX1的耳机输出功率只有15mW+15mW的水平,而插口弄这么大据说是为了让物理结构更加坚固可靠,从而防止随身携带时由于震动等原因而引发的噪音。
数据接口方面依然是WM-PORT,它除去可以数据线传输与充电外,还具备音频数字输出与模拟输出功能,可以接驳外置解码器、耳放。
索尼ZX1的设计有颇多亮点,做工精细度上也许还算不上工艺品的水准,但由拆机可以看到它使用了坚固而轻便的铝合金外壳与骨架,ZX1的品质与可靠性无需置疑。
ZX1也算是一部比较堆料的随身听,里面放了4颗OS-CON电容,机内线也很粗壮,另外电源部分也进行了加强,使用了4个L/R正负独立的电源,这些设计对于音质的改善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都是4寸屏幕,但索尼ZX1要比同门的F885机身略长一点点,机身最厚处也比F885明显的后,特别是&大屁股&部分。
但是与老一代的索尼Z1050N相比,ZX1无论是大小,还是重量都显得轻量的多。
操作系统与功能体验
虽然用的是Android系统,但索尼ZX1的硬件规格并不高,随机预装的软件也变得非常精简,除去索尼的几个应用外,剩下的基本都是Android原生服务了,所以从预置的应用角度看ZX1的功能很专一,主要功能就是音乐播放。
索尼ZX1的安卓硬件与系统部分同定位低一些的索尼F885基本相同,同样的Android4.1.1系统,同样的4寸800&480分辨率屏幕,德州仪器TI OMAP4430双核处理器,1GB RAM,但ZX1的机身容量高达128GB,可以存放大量的Hi-Res高清音乐资源。
上面已经看到ZX1的硬件性能并不高,所以除去音乐播放之外,对其它功能应用不要抱太高的要求,因为即便是视频播放,以OMAP4430双核处理器的性能也较难以应付720P以上规格的播放,所以索尼ZX1同苹果iPod Touch5,或者vivo Xplay3S手机等还不同,它并不是全能的影音、游戏掌上娱乐终端,而是比较纯粹的高音质播放器。
ZX1自带的视频播放器虽然操作挺好用的,但支持格式比较少,而它的DLNA功能倒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直接播放局域网内的音乐与视频资源。
ZX1的功能其实比F885更少,最明显的就是ZX1砍去了FM收音机和耳机降噪功能,这些功能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很实用,但是多个功能可能就会多一个影响音质的干扰源。
音乐播放与主观听感
音乐播放器同上次评测的F885完全一样,界面和功能都很成熟,易用性不错。而在使用中发现ZX1目前有个有趣的地方,举个例子,比如正在听音乐A,在播放中如果拔下耳机会自动停止播放,再插上耳机后如果按机身侧部的播放键后,会发现此时并非从拔下耳机时中断的地方继续播放音乐A,而是随机播放机器里的另一首音乐B,但音乐播放器显示的还是停止状态的音乐A。
支持视觉效果显示与歌词显示,而ZX1的音效部分,默认是开启ClearAudio+音效的,这个音效会让声音变得比较的重口味,但存在明显的失真,如果喜欢HiFi向的声音,这个音效建议还是关闭的好。
ZX1声音设置选项比以前的Z1050N、F805,还有F885初版固件选项都要少一些,用耳机听音乐的话,与耳机输出音质相关的选项主要是DSEE HX与动态均衡器两项,其中动态均衡器对于播放时的音量大小调节是很有益的,而DSEE HX开启与关闭可以感受到声音有一些不同,但这个不同笔者感觉难以明确的表达出来。
接下来谈谈索尼ZX1的声音表现,主要还是ZX1直推一些耳机的表现,还有ZX1的LO输出表现,由于手上没有索尼PHA-2解码耳放,所以数字输出功能没办法体验。
整体印象:
第一次蹭听索尼ZX1搭配的是XBA-H3耳塞,当时的感觉是声音比较的犀利惊艳。而这次有机会安静下来仔细品味ZX1,但已经没有了第一次蹭听ZX1时的惊艳感,而是觉得它的声音有些闷,有点小失望,但随着后来的慢慢聆听,也开始发觉ZX1的表现却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索尼ZX1并不同于F885的薄声、细声,而是偏中下盘、比较厚重的声音,这种厚会使得ZX1初听时感觉细节还没有F885突出,而且声音有些的暗淡与发闷。但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聆听与对比,就会觉得ZX1的低频与高频方面的信息量比F885多得多,中频也要显得更为丰满与细腻。
在搭配头戴大耳机的时候出色的细节可以说是分毫毕现,明显优于索尼F885,虽然ZX1依然不是那种高频亮丽的类型,但笔者认为它的调音非常中正与健康,并不是靠特别的调音或是很高的硬素质来一耳朵毒人,而是以稳健、耐听的声音慢慢的让人沉醉其中。
关于ZX1的推力,如果从参数上看15mW+15mW输出功率并不大,和国产播放器相比甚至连它们标称功率的零头都不到,而ZX1在驱动多数耳塞的也算有模有样,而驱动大耳机时ZX1的声音表现甚至比某标称数百mW输出功率的国产随身听表现更好,因此笔者认为索尼ZX1作为随身听来说推力已经基本够用,对付难搞的耳机可以上耳放。
来简单谈谈索尼ZX1与几组耳机,以及TUBE AMP TA-1耳放搭配的听感,这些都是在关闭ClearAudio+、关闭均衡器与VPT环绕音效,开启DSEE HX与动态均衡器的条件下的听感。
索尼XBA-H3
与索尼ZX1同属Hi-Res高清音频系列,算是ZX1的一套西装搭配。总体来说笔者认为ZX1与H3的声音很相配,可以很好发挥出H3低频方面的优势,量感适中并且非常的干净利索与大气磅礴,而中高频方面是沉稳、醇厚的,但也有些暗淡,有一点小朦,这会让喜欢清晰亮丽风格的朋友不太喜欢,不过丰富的细节与庞大的信息量依然令人满意。
ZX1搭配耳放后,H3的声音提升明显, 主要是声场显得更为开阔与立体,低频速度稍微变快,充满力量感,下潜比较深,而中高频丰满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但是那种朦胧去掉了不少,变得清晰与通透了不少。
森海塞尔IE80
ZX1搭配IE80有些时候听起来要比H3还要稍微亮丽一些,但是ZX1直推IE80的声音比较软榻,特别是低频有些绵软无力,并且中频靠后,声场打不开,整体有些混乱,笔者认为ZX1与IE80直接搭配并不是个好选择。不过ZX1搭配耳放后驱动IE80提升非常巨大,声音变得有力度,声场与乐器的分离度提高了很多,不再混乱与拥挤,不过总体来说此时的IE80声音还是偏柔和一些。
EH2是个圈铁耳塞,本身调音很另类,音染很重,在很多情况下声音比较的刺激,也会有比较迷人的齿音,不太好搭配播放器。而索尼ZX1偏暖偏厚的声音笔者认为很适合EH2,虽然音染还是很重,但相对于不少播放器下声音变得柔和了一些,低频量感丰富,三频的位置也很正常,不会像F885直推时声音显得那么靠后,声音听起来也不那么刺激,最重要的是齿音问题几乎得到解决。
Maxell DBA900
DBA900虽然是条圈铁耳塞,但声音要比IE80这样的纯动圈更为宽松大气,并且也更容易伺候,比如在ZX1直推下DBA900的声音就要优于IE80,虽然解析是DBA900的弱项,但至少它的声场非常开阔,不会像IE80那样混乱与软榻,而且ZX1把DBA900的低频控制的也比较到位,没有让它的量感过多而变得轰头,相反还是有所削弱的,变得恰到好处,听起来非常舒适。而ZX1搭配耳放后,并不会像上面几条耳塞改变那么明显,主要是低频的爆发力与下潜深度的增强,但听通常歌曲可能会因此低音的存在突出了一些,但听交响乐时则会明显增强厅堂感与气势表现。
Final Audio Design Heaven IV
Heaven IV是一条音色优美的人声动铁耳塞,它对前端的要求非常的低,几乎在随便一个前端下都能出好声音,但不同的播放器下声音也有一些不同。在ZX1下Heaven IV的声音非常柔和圆润,比F885下声音更暖更厚一些,甚至让人感觉不到动铁的味道,它的低频凝聚、量感适中,中频甜美自然,高频顺畅悠扬,硬素质虽然并不是多高,但听感上相对优美与自然,是个难得的人声组合。
AKG K701与森海塞尔HD800
索尼ZX1直推K701的效果有些超出意外,虽然音量上要开到将近满格才够用,但此时K701的声音厚度非常好,丰满而顺滑,也不太缺低频,ZX1略暗的调音也不会让K701的高频太亮而刺耳,不会觉得声音平白,而是很富有乐感,最令人满意的是它的声音细节非常出色,远超出上面所有的小耳塞。
相比F885直推的表现,F885最大音量要小于ZX1,声音有些薄刺与发冲,厚度不足且缺乏乐感,细节表现虽然比较出色,但控制力明显不如ZX1而比较混乱,在大耳机上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ZX1在硬素质与驱动力上相对于F885的优势。
相对K701来说,ZX1直推HD800的声音没有那么的出彩,除去风格的不同外,硬素质表现没有感觉出比K701高出多少,但比较可贵的是ZX1基本可以把HD800的声场表现出来,声音也不会显得太过空洞,这些方面要比某些标称功率大得多的播放器还要出色,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要只看官方标称的参数来判断播放器的推力强弱,ZX1就是个参数虽然不高但实际效果不错的机器。
由于手上只有一根转3.5mm插头的dock线,所以只能连接TUBE AMP TA-1这个便携小耳放来推大耳机。相对于国产播放器来说,ZX1的LO口输出电平略低一些,也就是连接耳放时,耳放的音量旋钮要开的稍微大一些声音才足够大,其实对于随身耳放与耳塞来更有益处,因为可以更为更安全、更精确的调整音量,减少出现稍微碰一下旋钮音量就增大很多的情况。
ZX1搭配小耳放驱动AKG K701与森海塞尔HD800的素质都进一步表现出来,特别是K701,笔者觉得ZX1的调音和它比较相配,这套简单的随身组合甚至感觉比某些台机系统下的K701还要好听。另外ZX1与F885的声音差别在LO输出上一样比较明显,ZX1的声音更丰满与稳重,在信息量与控制力方面也都有明显优势。
关于电池续航,虽然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但感觉ZX1要比F885耗电更快一些,但连续音乐播放时间其实还是要比传统随身听长的多,只是安卓系统的播放器在不用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关机,而待机消耗让人比较敏感。另外ZX1的充电速度非常快,感觉只有1个小时左右时间就能从电量耗尽充到满电。
最后小结:
作为Walkman的35周年纪念机,索尼ZX1在音质上是下足了功夫,从内部设计、做工用料到功能的删减无不体现了这一点,这当然也使得ZX1的音质明显优于前代旗舰以及同时期的F880系列,虽然ZX1的价格惊人的超过了4000元,但想想它拥有128GB超大机身容量以及出色的便携性与操作体验,总体来说索尼ZX1是一部特色鲜明,也比较有&性价比&的高端随身听。
新闻标签: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4D对焦完美搭档 索尼全幅16-35F2.8ZA II评测
4D对焦完美搭档 索尼全幅16-35F2.8ZA II评测
精彩瞬间不容错过 新超广变焦登场
【PChome影像行摄频道】在开始这篇评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II(以下简称16-35 II )的主要参数:这是一颗索尼&卡口的镜头,焦距为16-35mm,在这样的焦距下拥有恒定F2.8-F22的光圈,该光圈采用9片圆形叶片组合可以获得柔和的焦外散景。13组17片镜头结构(包含1片ED、1片超级ED、3片非球面镜片)在最近0.28m的最近拍摄距离下获得0.24x的放大倍率。
其实对于笔者来说很不愿意在评测文章中过多的涉及到产品的参数,因为参数不能完全代表一颗镜头产品的实际操控体验和每个人对于画质的直观感受。同样,就算你的参数极高、MTF都是天花板曲线,也很有可能因为跑焦而导致拍摄出来的照片毫无画质可言。之所以一开始就把参数列给大家,是因为这颗第二代镜头在参数上面可以说和第一代16-35 F2.8一模一样。那么索尼方面缘何如此忙不迭的将镜头升级到第二代呢?
原来在索尼单电A77 II发布之时,索尼方面推出了一个4D对焦的概念,所谓4D对焦和传统的对焦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融入了时间维度的概念,从而实现了跨越四个维度来更好的检测和追踪被摄物体。为了可以更好的发挥4D对焦性能,索尼在16-35 II中提升了对焦速度和精度,特别是在跟踪对焦的速度上提升了整整的4倍。好吧,可以说这次的升级就是冲着4D对焦去的。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最新DSLR与镜头文章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16mm f2.8 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