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天府教育大联考201612生物,2016年最后的遗传题

当前位置: && 试卷搜索 && 天府教育大联考2015语文
小学语文课文
《天府教育大联考2015语文》试卷
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年级: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上学期大联考试题 年级:同步练习
湖南省八校200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试卷语文 年级:同步练习
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级:期中考试
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六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级:期中考试
2006上学期齐市普校联考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年级:期末考试
08年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语文考试 年级:下册中考试卷
08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卷 年级:下册中考试卷
重点中学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年级:下册中考试卷
08年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卷 年级:下册中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会说话的人不止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謦一欬,俱... 年级:高考试卷
2015届高三四校联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年级:下册高考试卷
2015届高三漳州八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漳州八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 年级:高考试卷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①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几周前,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 年级:高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hu&n r&o xi&nɡ wěi hū hu&n m&o sh&nɡ( ) ( ) ( )... 年级: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5分)一、我能根据拼音,规范地写词语,并把字写漂亮。(8分)zhēn ch&   pān dēnɡ      xiǎ... 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项中词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hū) 渊搏(b&) 瞠(t&ng)... 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大汇编》优秀试卷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下载并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 年级:高三下册中考试卷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福建省莆田市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联考试卷 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新课标大联考生物试题(一)(PDF版)79
您的位置: →
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新课标大联考生物试题(一)(PDF版)
新课标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摇摇注:1.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试范围:必修一。编审摇阳光启学生物研究室第玉卷(选择题摇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摇)A郾放线菌无任何细胞器B郾蓝藻通过无丝分裂方式增殖C郾某些原核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D郾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2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一切细胞来源于已有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郾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郾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郾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器官、组织、细胞等水平认知过程3郾低倍镜(伊10)观察到根尖约64个细胞。现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显微镜高倍镜(伊40)操作的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摇)A郾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再转换为高倍镜B郾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换用凹面镜C郾换用高倍物镜后,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分辨率升高D郾换用高倍物镜后,工作距离变小,并且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细胞4郾蛋白质是生命的载体,下列有关蛋白质的部分功能,错误的是(摇)A郾催化:酶、蛋白质类激素B郾运输:载体蛋白、血红蛋白C郾运动:肌动蛋白、纺锤丝D郾细胞识别及免疫:糖蛋白、抗体5郾由若干天冬氨酸(R基为―CH2―COOH,下同)、半胱氨酸(―CH2―SH)、甘氨酸(―H)、丙氨酸(―CH3)组成的2条多肽链甲(分子式C16N6HaO9S)和乙(分子式C22N7HbO12S2),则(摇)A郾该两条肽链共有11个氨基酸B郾该两条肽链共有3个游离氨基C郾该两条肽链共有2个半胱氨酸D郾能确定该两条肽链含有的游离羧基数目6郾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四种有机物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摇)A郾在含还原糖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混合均匀后的斐林试剂,约2min后试管内出现砖红色B郾在鸡蛋清样液中先后加入0郾01g/mLCuSO4溶液1mL、0郾1g/mLNaOH溶液4D,震荡后显紫色C郾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并需用50%酒精去除材料表面的红色苏丹郁染液浮色D郾均是利用颜色反应对物质进行鉴定,故要求材料本身无色或白色,成分含量越高越好7郾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儿童缺碘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受损B郾落叶中钙镁元素含量均比壮龄叶高C郾设置空白对照及自身对照可确定氮元素是植物必需元素D郾无机盐在维持细胞三平衡(渗透压、电荷、酸碱)中有重要作用8郾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摇)A郾磷脂和果胶B郾脂肪和纤维素C郾丙酮酸与丙氨酸D郾糖蛋白与糖原9郾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霜打冶后的青菜格外“甜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摇)A郾结合水增多,增强抗寒能力B郾细胞液多糖降解为单糖,提高抗冻能力C郾温度降低,细胞呼吸持续增强D郾该现象为青菜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特征10郾下列有机物及其合成结构不配对的是(摇)A郾淀粉:叶绿体B郾淋巴因子:粗面内质网C郾纤维素:高尔基体D郾星射线:核糖体11郾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摇)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1页(共4页)铱A郾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郾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C郾图中囊泡膜与靶膜的结合过程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特点D郾图中T―SNARE与V―SNARE12郾右图为某{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结构于盂中的代谢可产生水B郾图中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淤盂榆舆C郾该细胞全能性的表现与淤盂榆有关D郾黑暗无氧条件下,只有余能产生ATP13郾下图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及蝾螈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摇)B郾实验证明细胞核控制蝾螈的增殖、分化和发育C郾蝾螈的细胞核存在核孔,为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运输通道D郾蝾螈的核膜可与内质网相连,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流14郾研究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方式是(摇)A郾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B郾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C郾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D郾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15郾生物兴趣小组建立如图模型研究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摇)摇摇A郾B郾C郾D郾漏斗模拟细胞,半透膜模拟图中阴影部分(包括a和c)比较漏斗内外浓度,初始时、平衡时漏斗内部均较高若细胞液浓度低于a、b间溶液浓度,图中阴影部分体积将变小,颜色变深16郾右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摇)A郾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B郾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郾葡萄糖和Na的共同载体淤不具特异性D郾Na+-K+泵具有载体和酶双重功能17郾下列有关细胞中ATP的说法,正确的是(摇)A郾在ATP与RNA中,“A冶的含义基本相同B郾ATP中高能磷酸键容易在酶的作用下断裂C郾细胞内ATP含量有限,但通过可逆反应可实现快速转化D郾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成其他能源被直接利用18郾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酶的组成成分一定不含有糖B郾人体的衰老与酶活性变化有关C郾酶合成的过程中一定需要RNA聚合酶D郾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19郾下列有关酶促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摇)A郾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酶活性、酶和底物的浓度B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条件下,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条件下,pH不同酶促反应速率一定不同D郾由于酶具有高效性,故底物加倍,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所需酶量相同20郾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冶实验的分析,正确的组合是(摇)淤提出假说: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产生酒精于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对照方式为空白对照盂采用澄清石灰水(或BTB)及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检测因变量榆将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干扰虞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充分消耗完装置中的氧以控制无氧条件A郾于盂榆B郾于榆虞C郾于盂榆虞D郾淤于盂榆虞21郾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利用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B郾研磨过程中应加入少许碳酸钙C郾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D郾采用不新鲜叶片,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22郾关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摇)A郾共同中间产物是[H]、ATP和丙酮酸B郾可相互提供原料及产物C郾分别可在离体的叶绿体、线粒体内完成D郾能量形式转变是相反的23郾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特定的成熟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没有细胞周期B郾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所需时间等于细胞周期大小C郾选择细胞分裂中期实际时间较长的细胞有利于观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D郾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区别的细胞分裂时期是间期、前期和末期24郾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摇)A郾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DNA一定相同、蛋白质不一定不同B郾“红颜暗老白发新冶是细胞和人体衰老的体现C郾效应T细胞紧密接触的靶细胞使之裂解属于细胞凋亡D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完全抑制原癌基因表达对人体有利25郾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冶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2页(共4页题号1答案A郾B郾C郾D郾自噬体可能发生(来源)于内质网,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自噬作用清除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自噬体将水解产物排出体外,以避免诱导细胞癌变溶酶体具有识别功能,并参与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23456789102311241225123)))13题号14答案2122第域卷(非选择题摇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26郾(9分)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分析回答:实验序号淤于盂榆观察对象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染色剂苏丹芋吡罗红―甲基绿健那绿实验结果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1)要元素?答摇摇摇摇摇。(2)磷酸和摇摇摇摇摇交替连接构成A的基本骨架,而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决定A的特异性。(3)完成过程淤需要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酶,完成过程于的部位是摇摇摇摇摇摇摇。(4)在人体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与合成B1有关的X片段?答:摇摇摇摇摇摇摇。(5)在显微镜下对Y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时,发现图中数量Y颐A=摇摇摇摇摇。28郾(7分)龙胆紫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摇摇摇摇摇摇(实验序号)。(2)实验于和实验榆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在这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摇摇摇摇摇。实验于用盐酸可改变摇摇摇摇摇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且使染色体的DNA与摇摇摇摇相分离,便于染色;实验榆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摇摇摇摇。(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变化是(用文字说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4)(或专一性)结合或反应。在生物体中,分子间能够发生特异性(或专一性)结合或反应的情况很多,请举3类:如“抗体―抗原冶、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27郾(7)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B、X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分析回答:(1)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摇摇摇摇摇摇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螺旋;[2]摇摇摇摇摇摇重建,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2)来自摇摇摇摇摇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摇摇摇摇摇摇。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并进行摇摇摇摇摇摇。(3)与上图不同,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4)(体细胞2N)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冶变化曲线图(要求:注明变量值及其变化关键时期)。29郾(8分)中石油的分解。回答问题:(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摇摇摇摇摇,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3页(共4页)铱淤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湖泊中能合成石油分解酶的节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这种途径属于摇摇摇摇摇摇摇分解,这一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益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益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2含量(g/kg酶石油降解酶温度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淤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摇摇摇摇摇摇;于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摇摇摇摇摇摇,实验乙摇摇摇摇摇摇。(4),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31郾(11分)图1为水稻细胞部分代谢活动图解,甲~丙表示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为水稻植株光合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3为水稻细胞在不同氧气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请据图回答问题: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淤摇。于摇。盂摇。30郾(8分)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摇(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2)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摇摇摇摇含量的变化。(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1)图1中,产生物质B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若脂肪参与乙代谢过程,则细胞吸收氧气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较多者是摇摇摇摇摇摇(选填CO2、O2)。图1显示,合成淀粉需要消耗ATP,这一变化过程是否储存了能量?摇摇摇摇(是、否)。(2)图1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图1中甲过程将摇摇摇摇(增强、减弱、不变);t3寅t4段,图1中甲过程的变化是摇摇摇摇(增强、减弱、不变);若较长时间处于0寅t1段状态,植物体能否生长?摇摇摇摇摇摇(能、不能)。(3)图3中的实验数据是在摇摇摇摇摇摇条件下测得的。当氧浓度为摇摇摇摇摇摇范围时,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水生成。若E点纵坐标值是F点纵坐标值的2倍,则此状态下,比较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x)与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y)大小关系是摇摇摇摇摇。(4)图2研究表明,,有效措施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图3研究表明,水稻长期水淹应摇摇摇摇坏死)。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4页(共4页)铱1郾C摇放线菌属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复杂细胞器。原核细2郾B摇病毒无细胞结构。本题也可用排除法。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胞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转运其他分子。Na+-K+泵具有Na+、K+离子载体和ATP酶双重17郾B摇“A冶在ATP中指腺苷,而RNA中指腺嘌呤。ATP水解酶可以显著降低活化能,故ATP中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并将该高能磷酸键催化,不是可逆反应。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转移到需要能量的反应物。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由不同的酶18郾A摇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都需要经过转录过程才能合功能。3郾C摇显微镜分辨率主要决定于物镜头的镜口率,与放大倍数无关。4郾A摇激素具有调节功能。5郾D摇四种氨基酸均只含一个氨基,故游离氨基数为2,且甲为六肽、乙为七肽。只有半胱氨酸含硫,故一共有3个半胱氨酸。设天冬氨酸x个,则依据氧元素守恒:4x+2?(13-x)-1?(13-2)=9+12,得x6郾C摇还原糖的鉴定所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添加7郾C摇落叶中镁元素含量比壮龄叶低。色反应对物质进行鉴定要求材料含量适当。=3,故游离羧基数为2+3=5。成。某些酶属于RNA,含有核糖。衰老的细胞某些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弱。激素只能由动物特定内分泌细胞或植物特定部位合成,而只有活细胞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质。19郾A摇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为钟形曲线,存在最大值和等效值。20郾C摇假设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酵母菌在无21郾A摇应为用无水酒精提取叶绿体色素,而利用层析法分离绿体色22郾B摇丙酮酸只出现在细胞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故离体线粒体不能完成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将稳定化学能转换为ATP活跃化学能。23郾C摇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区别的时期主要是间期动物中心体复制、前期形成纺锤体方式不同和末期植物细胞出现细胞板。选择其细胞分裂中期相对时间较长者即占细胞周期百分比较高者,细胞出24郾D摇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一定相同,但因基因选择性表ATP水解酶等;此外,同一组织的细胞,其蛋白质相同。原癌基因属人体正常基因,控制正常细胞周期;原癌基因突变才有可能使细胞癌25郾C摇图示显示,溶酶体单层膜,而自噬体由两层膜即4层磷脂分子构成。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有用的物质可被细胞再利用,废物体有识别功能。(1)淤盂排出细胞外。溶酶体能在细胞的囊泡中选择自噬体融合,说明溶酶26郾(9分,每空1分)(2)时间;细胞膜;蛋白质;解离[H]+1/2O2酶底物加倍,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所需酶量相应加倍。氧条件产生酒精才是合理的。素。顺序是先加0郾1g/mLNaOH再滴入0郾01g/mLCuSO4溶液。利用颜8郾B摇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而果胶为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和纤维素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丙酮酸为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组成元素C、H、O,丙氨酸为氨基酸,组成元素C、H、O、N。糖蛋白是一种糖与蛋白质的结合蛋白质,由C、H、O、N组成。肝糖原属多糖(葡萄糖分子聚合物),由C、H、O组成。9郾C摇该现象属于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特征: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增多,而细胞质、细胞液中大分子分解以提高浓度,冰点降低,提高抗寒抗冻能力。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不可能持10郾C摇纤维素是由位于细胞膜上的纤维素合成酶合成的(注意:高尔基体合成果胶而不是纤维素)。淋巴因子为分泌蛋白。星射线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1郾D摇由图可知,囊泡上的V―SNARE蛋白和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过程具有特异性。12郾B摇舆为细胞壁,无膜结构。细胞核的有无而对照的。续增强。现机会越多,有利于观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达,合成出不同蛋白质。然而,某些基本蛋白质是相同的,如呼吸酶、变。13郾A摇分隔后两部分的相互对照,处理前后的自身对照,都是围绕14郾A摇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而油脂是疏水性的,即磷脂尾部疏水亲脂。膜要包被小油滴,而且他们处于细胞内。细胞里是大部分是水环境是(极性分子),而油滴是油(非极性分子),这必然15郾A摇该生物兴趣小组建立的是物理模型。细胞壁b具全透性,其16郾D摇依据图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葡萄糖和Na+的共同载体淤具特异性,因为其浓度就是外界溶液浓度。使得包被小油滴的磷脂膜一定是单层的,而不会是双层的。(3)[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ATP(或:(4)(任写出其中3种即可)tRNA―氨基酸、载体蛋白(或通道蛋27郾(7分,每空1分)(1)是白)―分子或离子、受体―激素(或递质)、酶―底物、嘌呤―嘧啶寅H2O+大量能量)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5页(共4页)铱(2)脱氧核糖摇碱基对特定排列顺序(3)DNA聚合酶、解旋酶摇核糖体(4)否(不存在)(5)1颐228郾(7分,每空1分)(1)染色体摇核膜(2)高尔基体摇细胞膜摇信息交流(传递信息)“(4)(1)双缩脲试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油含量摇于微生物(2)淤污泥含水量和pH值;(相同样品中)2天内1kg污泥中剩余石(3)淤没有标明具体的温度摇于温度设置少一列摇盂缺少对石化酶30郾(8分,每空1分)(2)氧气的记录(顺序可颠倒)(1)协助扩散摇主动运输摇细胞仍然吸收葡萄糖(3)淤停止(不)移动摇于下降摇不变31郾(11分,每空1分)(4)不移动(1)类囊体(薄膜)摇O2摇是(2)不变摇增强摇不能(3)无光摇a~d摇x=y(4)合理密植(或通风透光,施用有机肥(农家肥)等合理答案均给分)摇及时排涝(排水)(3)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只要出现29郾(8分,每空1分)(横、)揖2016届高三大联考?生物试题(一)?新课标卷?QXDLK1?第摇6页(共4页)铱
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新课标大联考生物试题(一)(PDF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内容
神州智达2016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日期:] &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 阅读:139次[字体:
神州智达2016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
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
性的原生动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为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下表中的实验名称与实验中有关方法匹配错误的是
3.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
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
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
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在此过程中Na+进、出
神经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若②为受体
蛋白、④为载体蛋白,则下列叙述与图示对应错误的是
A.骨骼肌细胞:①神经递质②神经递质受体③氨基酸
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
B.甲状腺细胞:①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受体③
葡萄糖④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C.胰岛B细胞:①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受体③钾离子④转运钾离子的载体
D.B细胞:①胰岛素②胰岛素受体③葡萄糖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
5.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选用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灰身
雌果蝇和染色体正常的黑身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正确的是
A.若F1表现型为灰身多于黑身,则该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B.若F1表现型为灰身与黑身比例接近1:1,则该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
C.单体果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只是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有机物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8.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含有Fe203的悬浊液中通入HI:Fe203+6H+= 2Fe3++3H20
B.1 mol/L NaAl02溶液和1.5 mol/L HC1溶液等体积混合:6AlO2- +9H++3H2O=5A1(OH)3+Al3+
C.向Ca( Cl0)2溶液中通入S02: Ca2++2ClO-+S02+H20=CaSO3 +2HC1O
D.向0.1 mol/LpH=l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H2O+A2-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mL、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的数目为0.1 NA
B.足量Fe与0.l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 NA
C.在0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0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目一定为4NA
D.2.8 g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目为0.1 NA
11.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
①原子半径:X&Z&Y&M&W
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W,X+Y=2=2M
③Y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Z两种元素可形成XZ2和X2Z2两种常见共价化合物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W和M氯化物的方法分别制取W、M两种单质
C.M的最高价氧化物与Y、W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D.X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且该离子化合物具有较强还原性
12.下列各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S0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 mol MgCl2.6H20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3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
D.图4表示反应2N02(g) N204(g)在tl时迅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后c(N204)的变化
13.优质的锂碘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延续患者的生命,它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
(简写P2VP)和I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固态薄膜状的碘化锂,电池的总反应为:
2Li+P2VP.nI2=P2VP.(n-l )I2+2Li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的反应为:P2VP.nI2+2Li++2e一=P2VP.(n-1 )I2+2LiI
B.电池工作时,I一移向P2VP 一极
C.聚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与有机物性质相似,因此其不能导电
D.该电池所产生的电压低,使用寿命比较短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欧姆最早是用小磁针测量电流的,他的具体做法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处于水
平静止状态,在其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放置一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
发生偏转,通过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可测量导线中的电流。已知长直通
电导线在空间某点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成正比,当导
线通电后,小磁针转动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
B.这种方法只能测量导线电流的大小,不能确定导线电流的方向
C.导线中电流的大小与小磁针转过的角度的正切值成正比
D.导线中电流的大小与小磁针转过的角度的正弦值成正比
15.如图所示,光滑的的半圆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圆心Ol的正上方02处有一光滑小
滑轮。质量分别为 m、m的A、B两小球通过两光滑的小滑轮用细线相连。当O2A间
细线的长度与圆柱半径相等时,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半圆
柱对小球B的作用力恰好为零,则O2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16.如图甲所示,在半径r=0.1 m的圆形磁场区域Ol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度B1的大小为1T,在半径也为0.1 m的圆形磁场区域02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磁感
应强度B2值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将匝数n=20、总电阻R=2.5 Q、边长l=0.3 m的正
三角形金属线框固定在磁场中的水平面
内,且使顶点与圆心O2重合,底边中心与
圆心O1重合, 取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t=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0.l Wb
C.在0&0.6s内通过线框的电量为0.06 C
D.在0&0.6s内线框产生的热量为0.06 J
17.如图所示为北斗导航系统的部分卫星,每颗卫星的运动
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轨道a、b运行的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
B.在轨道a、c运行的两颗卫星的速率
C.在轨道b、c运行的两颗卫星的角速度 )。
D.在轨道a、b运行的两颗卫星的加速度
18.如图所示,平直公路A点左边的路段为柏油路面,右边路段为水泥路面,已知某汽车与
柏油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与水泥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该汽车
以速度v0经过A点时紧急刹车,要滑行到B点才能停下,若该汽车以 的速度在柏油
路面上向右行驶,突然发现B处有障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的长度为
B.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在A点的速度应为
C.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开始刹车的位置距A点的距离为
D.若汽车刚好不撞上障碍物,则刹车滑行的总时间为
19.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距地面h=1.6 m的A点水平抛出,恰好垂直撞在水平
面上半径为1 m的半圆形物体上的B点,已知D为半圆
的圆心,BO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37&,sin37& =0.6,
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与A点间的水平距离为2m
B.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为3 m/s
C.小球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0 W
D.小球从A到B的运动时间为0.4 s
20.如图所示,距离为x0的A、B间有一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
向匀速转动。某时刻,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小物
块。若选择A端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参考平面,则
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
的关系可能是
2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其圆心O'
的坐标为(2a,0),与x轴交点为M、N,该区域内无磁场;在y轴
和直线x=3a之间的其他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
某点以与y轴正向的夹角为60&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
B.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C.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D.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M,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重
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架台上安装有光电门;
(2)调整重锤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读出
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o;
(3)从定滑轮左侧依次取下1块铁片放到右侧重锤上,让重锤
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计时器记录的挡光时
间分别为tl、t2&&。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挡光时间为t时,重锤的加速度为a0;从左侧取下1块铁片
置于右侧重锤上时,对应的挡光时间为tl,重锤的加速度为a1,则
= (结果用t0和t1表示)。
②设从左侧取下i块铁片置于右侧重锤上时,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i,根据实验数据,
作出 一i的图线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锤的质量M=____。
23.(9分)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尺,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O,满偏电流Ig=6 mA
B.电压表V,量程为6V
C.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D.电阻箱Ro(0&99.99&O)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O)
F.电池组E(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0.05&O)
G.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
(l)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该换用
挡(填&&l&或&&100&),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
为Ro=___&O。(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用改装好的电流表测量电阻丝R;阻值,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将图乙
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4)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
合适位置,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G的示数为I。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
符号,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____。
24.(14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一根光滑绝缘圆形空心管,其圆心在O点,过O点的
一条水平直线上的A、B两点固定着两个点电荷。已知A点的电荷为正,电荷量为Q,有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在空心管中做圆周运动,若小球以某一
速度通过最高点C时,恰好与空心管上、下壁均无挤压,且受到的电场力合力方向指向
圆心O,已知A、B间的距离为L,&ABC= &ACB=30&,静电
力常量为k,求:
(1)固定在B点的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及电性;
(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空心管对小球的作用力。
25.(18分)如图所示,滑块A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细绳绕过光滑轻质滑轮与质量
m,B=2 kg的滑块B连接,连接滑块B的细绳与倾角&=30&的光滑斜面平行,B又与轻质
弹簧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开始时用手托住滑块A,使连接
滑块A的绳子刚好水平伸直且无张力。现将A由静止释放,当A下滑到C点时4速度
刚好为零,此时B尚未到达斜面顶端。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滑轮与杆的水平
距离L=0.3 m,AC距离为0.4 m,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滑块A的质量mA;
(2)若滑块A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仍
让滑块A从静止滑到C点,则滑块到达C
点时A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6.(14分)AgN0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有较多的银,可用于制备
AgN03,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gN03与Cu( N03)2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如下表所示。
(1)黑色固体D的化学式为____,①中加热温度的范围应控制在____。
(2)下表为不同温度时AgN03的溶解度
据此判断,②中从溶液II中获得纯净的AgN03晶体的主要操作为: _&
&过滤&洗涤&干燥。
(3)气体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为NaN02。已知常温时Ka(HN02)=4.9xl0-4,
常温下将0.1 mol.L-1 NaOH溶液与0.2 mol.L-1 HN0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
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4)另一种提纯AgN03溶液的方法为:向含有Cu2+的AgN03溶液中加入某固体,充分反应
后滤去蓝色沉淀即可,该固体可以为____(填选项字母)。
A. NaOH B. AgCl C. FeS D.Ag20
(5)制得的AgN03可配制为标准溶液,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04为指示剂测定
氯化物中Cl-的含量,主要反应为:
已知: 则用该方法测定NaCl溶液中的
c( Cl-)时,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_;实验中指示
剂K2Cr04的浓度不宜过大,原因为________。
27.(14分)Na202可用作制氧剂、漂白剂。
(1)已知: 。在碱性溶液中,Na202可以把Cr2(S04)3中的Cr元素
氧化成+6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Na202。
I.查阅资料得知,将钠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的除去C02的空气,维持温度在453&
473K之间,钠即被氧化为Na20;进而增加空气流量并迅速提高温度至573&673K,即
可制得Na202。
①若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制备Na202,从左到右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字母,各装
置只能用一次)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
②装置A中生成Na20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
③若实验时准确称取2.3 gNa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1L水中,向所得溶
液中加入50 mL 0.5 mol.L-l NH4Al(S04)2溶液充分反应,请写出加入NH4A1(S04)2
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Ⅱ.小组同学继续对反应后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a.取一定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有气体生成;
b.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转入真空密闭容器中,放电后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减少了3/5
(不考虑03的生成)。
①反应后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固体的组成,需对b中剩余气体继续进行猜想与设计,请完
28.(15分)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大量S02、NO对环境影响极大,需严格控制二者的产生与排放。
(1)实验证明生成NO的主要原因为,高温时煤燃烧的中间产物NH3、HCN等会被迅速
氧化为NO。请写出此条件下,HCN被氧化为N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研究人员发现,将煤炭在02/C02的气氛下燃烧,能够降低燃煤时NO的排放,主要反
(3)对于2NO(g)+2CO(g) N2(9)+2C02(g),在一定温度下,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充入0.1 mol NO和0.3 mol CO,下图为容器内的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
( P/Po)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0~5 nu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___ _;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
③若13 min时,向该容器中再充人0.06 mol CO,
15 min时再次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P/Po
的比值应在图中A点的____(填
&上方&或&下方&)。
(4)以连二硫酸盐(S2042-)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也可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
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
②NO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4+,若通电
一段时间后,阴极区n(S032-)减少了0.1 mol,
则此过程中理论上吸收的NO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____ mL。
29.(11分)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02释放和0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
表示该豆科植物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
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
呼吸,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增加、减少、
不变),主要原因是____ 。
(2)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若此时线粒体受损,则会直接影响
有氧呼吸的____ 阶段。
(3)图乙中8:00到12:00,气温升高,光照强度增强,呼吸作用____,光合速率与
呼吸速率的差值____,从而使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的细胞器有____。
(4)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
30.(8分)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
下图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 定律。
(2)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一1的基因型为____,I-2的基因型为____,
根据信息可预测:Ⅱ-3与Ⅱ-4婚配后,生一个秃顶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____,
生一个秃顶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
(3)正常基因A和红绿色盲基因a最本质的区别是 。若Ⅱ-3与
Ⅱ-4婚配后想生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可在其出生前从羊水中收集少量胎儿细胞
提取出 ,以_ ___为原料,在体外进行大量复制,然后进行基因诊断。
31.(10分)下图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 。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____
分子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
___ _功能。
(3)激素乙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过程中的关系为________。
(4)激素丙为____激素,该激素由____ .合成和分泌,当人体内____
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32.(10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
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____,②③过程中
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 __、____。图中初
级消费者为____种群,在它们捕食过程中,可
以通过呜叫声召唤同伴,这种呜叫声属于生态系统
的____信息。
(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
来完成。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
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调节能力。
(3)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
(4)画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
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
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
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完全失重状态下悬浮的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E.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气泡内部气体(视为理想
气体)内能增加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透热气缸内用面积S=100 cm2的活塞封有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现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
一端与活塞相连将气缸悬起,当活塞位于气缸正
中间时,整个装置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缸内气体
的温度为27℃,已知大气压恒为po=l.0xl05 Pa.
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忽略气缸的厚度。求:
①缸内气体的压强
②若外界温度缓慢升高,活塞恰好静止在气缸缸
口处时,缸内气体的摄氏温度。
34.[物理一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直角三棱镜ABC,& B=30&,在
垂直AC面的直线MN上插上大头针Pl、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
镜观察大头针Pl、P2的像,先后插上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l、P2
的像,使P4挡住P3和Pl、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过P3、P4作直
线与AB面相交于D点,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请画出
完整的光路图,并求出该物质的折射率n=____。
(2)(10分)如图所示,a、b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42 cm,一列简谐波沿绳传播,当a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求该波的波长。
35.[物理一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
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本性
B.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发射到核外,这就是B衰
C.一个氘核 H与一个氚核 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 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群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
6种频率的光子
E.已知 的半衰期是24天,48g的 经过72天后衰变了42 g
(2)(10分)质量为1.5 kg的平板车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放置着一块质量为
450 g的小物块,一颗质量为50 g的子弹以vo=100 m/s的速度水平瞬间射入小物块
并留在其中,平板车足够长,求小物块与平板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6.[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
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具有永久硬度的水在软化时可采取的方法有 (填选项字母)。
a.加热法 b.药剂法 c.离子交换法
(2)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 (填选项字母)。
a.只能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
b.能同时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
c.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Mg2+形成的硬度
d.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硬度
(3)生活用水必须保证安全,自来水厂需要对取自江河湖泊中的淡水进行杀菌消毒、混
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这三项处理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4)高铁酸钠(Na2Fe0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用工业废
铁屑(含铜、碳、硅等)制取高铁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使用到X、Y、Z等
含铁化合物。
①废铁屑中加入Na2C03热溶液的目的为一________。
②X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③Cl2将Z氧化为Na2Fe0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高铁酸钠消毒后的还原产物具有净水作用.其净水原理为________。
⑤工业上还可用电化学法制备高铁酸钠:采用铁片作阳极,浓NaOH溶液作为电解
质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7.[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
一般掺杂微量的铜、硼、镓、硒等。
(1)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已知高温下Cu20比Cu0更稳
定,试从铜原子核外电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
(2)铜与类卤素(CN)2、(SCN)2反应生成Cu( CN)2、Cu( SCN)2。已知(CN)2分子中各原子
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l mol (CN)2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____;
类卤素( 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
(H-N=C=S)的沸点,其原因为____。
(3)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具
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
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关于两种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立方氮化硼含有 键和' 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②立方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 。
③立方氮化硼晶胞边长为acm,则其密度为____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④如图1是金刚石的晶胞图和投影图,图2是立方氮化硼晶胞的投影图,请在图2
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明B与N的相对位置。
38.[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催化、药物等方面用途广泛。某种席夫碱G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名称为____,B&C的反应类型为____。
(2)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E自身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以下合成路线:
已知:1 molⅢ能生成2 molⅣ,Ⅳ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Ⅱ的结构简式为____ ,V的结构简式为____ 。
②Ⅲ的反式结构简式为
③V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i.含苯环和碳碳双键;ii.苯环上有两种氢。
39.[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
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酵母菌R长期保存可用____ 方法。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主要为其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以防止胡萝卜
素分解。萃取的最佳温度可以通过设置____实验来摸索。为防止加热时
有机溶剂挥发,还需在加热瓶口安装________装置。
(4)通常采用____ 法鉴定所提取的胡萝}、素。
(5)如果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胡萝卜试管苗,可用____ 培养基培养
其外植体,该培养基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主要有____ 和____,
其比值适中时,有利于 ____的形成。
40.[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为科研工作者利用小鼠制备H7N9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
答有关问题:
(1)图中X细胞一般选用_______ _,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X细胞和
Y细胞融合还可采用________。
(2)在杂种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___ _.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特有的天然成分____。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首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
___ _,还需进行____和专一抗体检测,最终获得足够数量的____ 的
细胞,选出符合要求的细胞后,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____内进行增殖。
(4)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H7N9禽流
感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____杂交技术,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
___ _的特性。
神州智达2016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
生物部分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B C C D D A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试题解析】本试题背景知识凸显时代气息,题干中提示疟原虫为原生动物,需要同学们掌握其为真核生物。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A正确;无论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错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D正确。
2.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必修一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必修二中&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则使用了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A正确;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可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B正确;观察线粒体需要用活体染料健那绿,C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计数时可运用抽样检测法,D正确。【答案】C
3. 【试题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量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内流,而细胞依靠&钠钾泵&吸钾排钠的过程为主动运输,所以C正确。【答案】C
4. 【试题解析】骨骼肌细胞膜上具有神经递质受体,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载体的转运具有特异性,A正确;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甲状腺细胞和胰岛B细胞膜上均有相应受体,B、C正确;B细胞膜上具有胰岛素受体,可以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但转运氨基酸的载体不可以转运葡萄糖,所以D错误。【答案】D
5. 【试题解析】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灰身雌果蝇基因组成为A0,与染色体正常的黑身雄果蝇aa杂交,则后代一半灰身一半黑身。若该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则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灰身雌果蝇基因组成为AA或Aa,则与aa杂交后代灰身多于黑身,所以A和B表述错误;单体果蝇不等于单倍体果蝇,依然具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C错误;单体果蝇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答案】D
6. 【试题解析】
【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A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B正确;渐变式物种形成需要长期地理隔离,然后基因库发生极大变化,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但爆发式物种形成则不经过地理隔离,C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39分)
29.【试题解析】
(1)据图可知,在12&24h期间,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同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2)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若此时线粒体受损,则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3)8:00到12: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虽然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4)突然去除遮光物,光反应加强,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导致较多的C3被还原,C3含量减少。
【参考答案】(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无氧 减少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同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2分) (2)二、三 (3)增强 减小 线粒体、叶绿体(2分) (4)减少(2分)
30.【试题解析】
(1)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据题意可知,Ⅰ-1为秃顶色觉正常女性,其基因型为bbXAXA 或bbXAXa,Ⅰ-2为非秃顶色盲男性,其基因型为BBXaY;由此并结合图示推断出,Ⅱ-3与Ⅱ-4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所以婚配后生一个秃顶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生一个秃顶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3)正常基因A和红绿色盲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基因诊断需要先从胎儿细胞提取出DNA,PCR技术扩增,然后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参考答案】(8分,每空1分)
(1)自由组合 (2)bbXAXA 或 bbXAXa BBXaY 0 1/8
(3)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NA(基因) 脱氧核苷酸
31.【试题解析】
(1)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使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激素为信息分子,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3)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过程中的关系为协同作用;(4)激素丙为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参考答案】(10分,(1)-(3)每空1分,第(4)小题每空2分)
(1)神经-体液调节 (2)信息 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3)协同作用
(4)抗利尿 下丘脑 细胞外液渗透压
32. 【试题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有机物形式进行的,所以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有机物和CO2;图中初级消费者为A种群,在它们捕食过程中,可以通过鸣叫声召唤同伴,这种鸣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4)图中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据丙中A、B、C、D生物量所占比例可知,A为初级消费者,B、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存在的食物链()是 。
【参考答案】(10分,除标外每空1分)
(1) 乙 有机物   CO2 A   物理  (2) 负反馈  自我调节  (3) 间接
(4)  (2分)
三、选修题
39.【试题解析】酵母菌的培养需从培养基中获得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物质可由蛋白胨提供,而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新鲜 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能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摸索。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MS培养基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参考答案】(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甘油管藏(2分)(2)维生素(2分)(3)时间(2分) 对照(2分) 回流冷凝(2分)(4)纸层析(5)MS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愈伤组织
40.【试题解析】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有多种,通过多次筛选获取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取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或注入小鼠腹腔内,最终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参考答案】.(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骨髓瘤细胞 灭活的病毒(2)抗生素 动物血清(或动物血浆)(3)杂交瘤细胞 克隆化培养(2分) 能分泌所需(特异性/专一性)抗体的(2分) 小鼠腹腔(2分)
(5)抗原&抗体(2分)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2分)
神州智达2016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
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7 8 9 10 11 12 13
D C B D B C A
7、苯不与溴水反应,所以A错;石油分馏为物理变化,得不到苯,B错;有机分子如CCl4、乙烯等中不含碳碳单键,C错;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酸,且二者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8、A中向AgCl和AgNO3的混合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可能是AgNO3与NaI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AgI,无法说明Ksp(AgCl)& Ksp(AgI),A错;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粉被硝酸氧化为Fe3+,但是Fe3+与过量的铁粉发生反应Fe+2Fe3+= 3Fe2+,所以再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不能说明氧化性:Fe3+&HNO3,B错;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NaBr+Cl2= NaCl + Br2,加入的苯萃取Br2使溶液上层呈橙红色,所以还原性:Br - &Cl - ,C正确。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这是NH4Cl的分解所致,而不是升华,D错。
9、向含有Fe2O3的悬浊液中通入HI,由于Fe3+有强氧化性,I - 有强还原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方程式为:Fe2O3+6H++2I&=2Fe2++3H2O+I2,A错;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6AlO2+9H++3H2O=5Al(OH)3&+Al3+,B正确;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a2++2ClO+2SO2+H2O=CaSO4&+ SO42+2 Cl+4H+,C错;0.1 mol/L的NaHA溶液pH=1,说明HA-能完全电离,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OH=H2O,D错。
10、100 mL、1 mol&L-1的AlCl3溶液中,由于Al3+水解,含Al3+的数目小于0.1NA,A错;足量Fe与0.1 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B错;在O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为4NA或2NA,C错;2.8g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0.1mol,含分子数为0.1NA,D正确。
11、由题中信息可知,X、Y、Z、W、M分别为H、N、O、Na、Al。A中两种化合物为H2O、H2O2,均为共价化合物,A正确;工业常用电解NaCl、Al2O3的方法制取Na、Al, B错误; M的氧化物为Al2O3,为两性氧化物,可与HNO3、NaOH反应,C正确;Na与H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aH,具有较强还原性,D正确。
12、A图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差值出现变化,不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引起,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A错;MgCl2为强酸弱碱盐,在空气中加热发生水解,B错;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稀释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pH变化小的为醋酸,且稀释至pH=4,稀释倍数应>100,C正确;D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右移,c(N2O4)变大,与图象中先变大后变小不一致,D错。
13、正极上I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故A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Li电极,B错;聚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作正极,所以聚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能导电,C错;该电池的电势低,放电缓慢,使用寿命比较长,D错。
26.(14分)【答案】(1)CuO (2分),473-673K (2分) (2)蒸发浓缩 (1分),冷却结晶 (1分) (3)D (2分)
(4)c(NO2-)& c (Na+)& c (H+)& c (OH-) (2分)
(5)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3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分);K2CrO4溶液为黄色,浓度过大将影响滴定终点现象的判断(或K2CrO4溶液浓度过大时,有可能会在Cl-未完全沉淀时与Ag+结合,对滴定结果造成误差。)(2分,两种答法任选其一都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从溶液I中析出的固体混合物A为AgNO3和Cu(NO3)2,黑色固体D为Cu(NO3)2分解生成的CuO。①加热温度应控制在能使Cu(NO3)2分解而不使AgNO3分解的范围,根据二者的分解温度,故选择473-673K。
(2)由AgNO3的溶解度表可知,Ag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溶液II中获得纯净AgNO3晶体,主要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常温下将0.1 mol&L-1 NaOH溶液与0.2 mol&L-1 HNO2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NO2与NaNO2,由于常温时Ka(HNO2)=4.9&10-4,故Kh(NO2-)=2.0&10-11,即该溶液中HNO2的电离程度大于NaNO2的水解程度,此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c(NO2-)& c (Na+)& c (H+)& c (OH-)。
(4) 含有Cu2+的AgNO3溶液中加入某固体充分反应后可使Cu2+生成蓝色沉淀Cu(OH)2,为提高溶液pH值使得Cu2+生成沉淀且不引入新的杂质,该固体应为Ag2O。
(5)根据Ksp(AgCl)=1.8&10-10,Ksp(Ag2CrO4)=1.2&10-12,向含有Cl-和Cr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时,Cl-先生成沉淀。,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3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K2CrO4溶液为黄色,浓度过大使得溶液呈黄色,将影响对滴定终点现象的判断(另,K2CrO4溶液浓度过大时,有可能会在Cl-未完全沉淀时与Ag+结合,对滴定终点判断造成误差)
27.(14分)【答案】 (1)3Na2O2+2Cr3++4OH-=6Na++2CrO42-+2H2O (2分)
(2)I.① bcedaagf(2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A装置(2分)
②2Na2O +O2======2Na2O2(1分,条件不扣分) ③NH4++Al3++4OH-=NH3&H2O+Al(OH)3&(2分)
II. ①Na、Na2O2(各1分,共2分)
猜想 实验设计 现象与结论
剩余气体为H2(1分) 将b中剩余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分) 若看到黑色固体变红,证明此猜想正确,反之则不正确。(1分)
猜想 实验设计 现象与结论
剩余气体为O2(1分) 将b中剩余气体通过灼热的铜(1分) 若看到红色固体变黑,证明此猜想正确,反之则不正确。(1分)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由于2CrO42-+2H+Cr2O72-+H2O,碱性条件下Cr3+被Na2O2氧化的产物为CrO42-,由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2) I.①由左至右分别为装置B(除去空气中的CO2)&装置C(除去气体中的H2O,防止其与Na反应)&装置A(制备Na2O2)&装置D(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A装置致使所得Na2O2变质),气体通过洗气瓶时从导气管长管进短管出,干燥管气体粗口进细口出,综上,仪器接口顺序为bcedaagf。
②根据题干&将钠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的除去CO2的空气,维持温度在453~473K之间,钠即被氧化为Na2O;进而增加空气流量并迅速提高温度至573~673K,可制得Na2O2。&可知生成Na2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为2Na2O +O2======2Na2O2
③有Na元素的守恒,2.3gNa反应后溶于1L水所得溶液中n(NaOH)= 0.1 mol ,所加NH4Al(SO4)2溶液中n(NH4Al(SO4)2)= 0.025 mol,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4OH-=NH3&H2O+Al(OH)3&
II. ①将反应后固体溶于水后生成气体,且将气体导入密闭容器放电后气体体积减少3/5,说明气体由H2和O2组成。因为H2和O2分别为Na、Na2O2与水反应的产物,所以反应后固体一定有Na、Na2O2,可能有Na2O。
②b中剩余气体可能为H2或O2,可分别用灼热的氧化铜或灼热的铜检验,现象分别为黑色固体变红或红色固体变黑。
28. (15分) 【答案】(1)4HCN+7O2===4CO2+4NO+2H2O(2分) (2)a+2b+c(2分)
(3)① (2分) ②0.003mol/(L&min) (2分),80%(2分),③下方(1分)
(4)2SO32-+4H++2e-=S2O42-+2H2O(2分),448(2分)
【解析】(1)根据题意可以写出此步氧化还原方程式。
(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2&②+③可得反应2NO(g)+2CO(g) N2(g)+2CO2(g),所以&DH=(a+2b+c)kJ/mol
(3) ①化学平衡表达式为
②由图,5min时,P/P0=0.925,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同温和同体积时P/P0=n/n0
2NO (g) + 2CO (g) N2 (g) + 2CO2 (g)
初始 0.1mol 0.3mol
变化 2x mol 2x mol x mol 2x mol
5min (0.1-2x) mol (0.3-2x) mol x mol 2x mol
∴ 0.4 / (0.4-x) = 0.925 , x = 0.03 mol
v(N2) = 0.03 mol / ( 2 L & 5 min) = 0.003 mol/(L&min)
同理, 2NO (g) + 2CO (g) N2 (g) + 2CO2 (g)
初始 0.1mol 0.3mol
变化 2x&mol 2x&mol x&mol 2x&mol
平衡 (0.1-2x&) mol (0.3-2x&) mol x&mol 2x&mol
∴ 0.4 / (0.4-x&) = 0.9 , x&= 0.04 mol ,&(NO) = 0.08/0.10 = 80%
③13min时向容器中再充入0.06 mol CO,若平衡不移动,容器内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P/ P0= n/n0=(0.4-0.04+0.06)/0.4=0.42/0.4=1.05。由于充入CO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必然少于0.42,所以此时P/ P0&1.05即在A点的下方。
(4)由图可知,阴极区通入液体主要含SO32-,流出主要含S2O42-,所以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SO32-+4H++2e-=S2O42-+2H2O。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n(SO32-)减少了0.1 mol,此过程转移0.1mol e-;由于NO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4+,NO ~ NH4+ ~ 5 e-,若电路中转移转移0.1mol e-,消耗NO 0.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mL。
36. (15分)【答案】(1)bc (2分,各1分) (2)d (1分) (3)混凝沉淀&过滤&杀菌消毒 (2分,其余答法不得分)
(4)①清洗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2分) ; ②2Fe2++H2O2+2H+T2Fe3++2H2O (2分)
③10NaOH+3Cl2+2Fe(OH)3T2Na2FeO4+6NaCl+8H2O (2分)
④高铁酸盐在杀菌消毒时,本身被还原成Fe3+,Fe3+易水解生成Fe(OH)3,具有胶体的性质,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2分)
⑤Fe+8OH6eTFeO42+4H2O (2分)
【解析】(1)当硬水中钙和镁主要以碳酸氢盐,如Ca(HCO3)2、Mg(HCO3)2形式存在时,称为暂时硬水,当这种硬水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会转化为沉淀除去;如果硬水中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形式存在,则称为永久硬水,它们不能用煮沸的方法除去。
(2)以硫酸盐或氯化物形式存在时所引起的硬度,则称为永久硬度,加入石灰水只能降低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但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故A错误;加石灰水发生:Ca(OH)2+Ca(HCO3)2=2CaCO3&+2H2O,2Ca(OH)2+Mg(HCO3)2=2CaCO3&+Mg(OH)2&+2H2O,只能降低暂时硬度,不能降低永久硬度,故B错误;加石灰水发生反应:MgSO4+Ca(OH)2=Mg(OH)2&+CaSO4; MgCl2+Ca(OH)2=Mg(OH)2&+CaCl2,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故C错误;由C分析可知,加石灰水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故D正确。故选D。
(3) 取自江河湖泊中的淡水的处理顺序是:先沉淀、再过滤,最后消毒处理。
(4) 依据流程图和实验目的分析判断,用工业废铁屑(含铜、碳、硅等)制取高铁酸钠,其中X、Y、Z是含铁化合物,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洗涤废铁屑表面油污,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得到粗铁,加入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滤渣为铜和硅,滤液为硫酸亚铁,加入硫酸和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高铁酸钠;
①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清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②X为硫酸亚铁,Y为硫酸铁,硫酸亚铁加入过氧化氢和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Z为氢氧化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氯气氧化氢氧化铁为高铁酸钠,依据原子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④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为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起到净水作用。
⑤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失电子生成高铁酸根离子,依据电解质溶液配平电荷守恒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为Fe+8OH6eTFeO42+4H2O。
37. (15分)
(1)1s22s22p63s23p63d9 (2分)。亚铜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2分)
(2) 4NA (2分);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2分)。(3)①bc (2分,各1分) ; ②sp3(1分);
③ (2分)。④ (或B与N的位置互换) (2分)
(1) Cu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Cu原子失去一个4s电子、一个3d电子生成二价铜离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二价基态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半满、全满、全空时最稳定;
(2)类卤素(CN)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结构式为N&CC&N,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键;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
(3)①依据题中信息可知,立方氮化硼中只有&键,没有&键,所以a错;六方氮化硼结构类似于石墨的结构,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质地软,所以b错;两种晶体中B-N键均为共价键,所以c对;立方氮化硼为原子晶体,六方氮化硼为混合型晶体,所以d错。
②立方氮化硼晶体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③立方氮化硼中,晶胞边长为a pm = a &1010cm,晶胞体积V=(a&1010cm)3,该晶胞中N原子个数=8& +6& =4、B原子个数为4,立方氮化硼的密度= = g/cm3。
④如图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投影图,每个N原子被4个B原子共用、每个B原子被4个N原子共用,所以其图为 。
38. (15分)【答案】 (1)乙苯(乙基苯) (1分),还原反应(2分)
(2)CH3CH(CH3)CCl(CH3)2+NaOH (CH3)2C=C (CH3)2+NaCl+H2O(2分)
① (2分) (2分)
② (2分) ③ 8 (2分)
【解析】在席夫碱G的合成中,A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B含有一个苯环,侧链式量=106-77=29,故侧链为-CH2CH3,A为 ;D的分子式为C6H13Cl,为己烷的一氯代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E,1mol E发生信息④中氧化反应生成2mol F,所以 E为对称结构烯烃,且F与 发生信息③中的反应生成 ,故E为(CH3)2C=C(CH3)2,F为(CH3)2C=O,逆推可知D为(CH3)2CH-CCl(CH3)2。
在席夫碱V的合成中,苯与混酸在50-60℃时反应产物为硝基苯,硝基苯在Fe/稀HCl的条件下被还原为
;C6H13Cl的产物III能被氧化为2分子IV,且IV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III为对称的烯烃,结构简式为(CH3)2C=C (CH3)2,IV为CH3CH2CHO,V为 ,V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条件
i.含苯环和碳碳双键和 ii.苯环上有两种氢的有 。
神州智达2016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
物理部分答案及解析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 C D D C BCD AB AC
14.C 解析:电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是电流产生磁场与地磁场的合磁场的方向;故A错误;根据小磁针的偏转可明确磁场方向;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明确磁场的方向,故可以测量电流的方向;故B错误;根据安培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 ,因导线外某磁感应强度与电流成正比,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5.C 解析:设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对A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拉力T和支持力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有:2Tcos&=mAg;对B分析,T=mBg,联立可得: , ,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16.D 解析:由磁感应强度B1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不变;B2垂直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增大,故通过线框的合磁通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选项A错误;t=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选项B错误;在0~0.6s内通过线框的电量 ,选项C错误;由焦耳定律可得: ,选项D正确。
17.D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因为a、b的轨道半径相等,故a、b的周期相等,故选项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 ,c的轨道半径小于a的轨道半径,故线速度 ,选项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因c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故角速度 ,选项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因为a、b的轨道半径相等,故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加速度的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不同,选项D错误。
18.C解析:水泥路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2mg=ma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故选项A错误;根据题意,汽车如果刚好不撞上障碍物B,在A点的速度应为v0,在柏油路上运动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位移为x1,则:&1mg=ma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02v0=a1t1, ,解得: , ;在水泥路面上运动时间为t2则:0v0=a2t2,解得: ;汽车不撞上,则应在A点左侧距A点距离大于 的位置开始紧急刹车,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汽车运动的时间:t= ,故选项D错误。
19.BCD 解析:恰好垂直撞在水平面上半圆形轨道的B点,B点速度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①,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② 半圆形轨道的圆心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 x&=x+Rsin37&=v0t+0.6R ③,联立得:x&=1.8m,v0=3m/s,t=0.4s,故A错误,选项B、D正确;根据图,由几何关系可得:vy=gt=4m/s,由P=Fv得:P=mgvy=1&10&4W=40W,故C正确。
20.AB解析:设斜面传送带的倾角为 ,若物块放上后一直加速,且到B点速度仍小于v,则物块机械能一直增大。根据功能原理可知:E=0+&mgcos&&x,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mgcos&,可知E与x成正比,选项A正确;若物块在到达B点之前,速度已经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之后物块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设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机械能为E0&,位移为x0。对于速度相同后的过程,可得:E=E0&+mgsin&(xx0),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mgsin&,由于物块能从A端运动到B端,则&mgcos&&mgsin&,所以图线斜率变小,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
21.AC 解析: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B点,故粒子到达B点时速度竖直向下,圆心必在x轴正半轴上,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如图,由几何关系得:r1sin30&=3ar1,又 ,解得: ,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为: ,故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的圆心角为为:&= &360&=60&,粒子到达B点的速度与x轴夹角&=30&,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由几何关系得:3a=2r2sin30&+2acos230&
又 ,解得: ,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2.① (3分)② (3分)
解析:①设挡光条的宽度为d,则重锤到达光电门的速度v= ,当挡光时间为t0时的速度 ,挡光时间为t1时的速度 ,重锤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 ,联立可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解得: ,作出 i的图线的斜率为k,则 ,解得:
23.(1)&1(2分)(2)1.21(2分)(3)如图所示(2分)(4) (3分)
解析:(1)因欧姆表不均匀,要求欧姆表指针指在欧姆表中值电阻附近时读数较准,当用&&10&O&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说明倍率较大,所以应按&&1&倍率读数;(2)将电流表G 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压表,而电流表G(内阻Rg=120&O,满偏电流Ig=6mA);因此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 ;(3)因电压表的内阻可看作无穷大,故用电压表直接测测量电阻Rx阻值;而滑动变阻器R(5&O,1A),电源电压为6V,所以滑动变阻器使用分压式,则电路图如图所示;(4)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 ,则电阻率 ,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电阻率
24.(14分)(1)3Q 带负电(2)6mg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1)小球以某一速度通过最高点C时,小球恰好与空心管上、下壁均无挤压,在C处所受电场力的合力的方向由C指向O,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故小球带负电,B处电荷带负电。(2分)
由几何关系知LAC=L,LBC=2LABcos 30&=3L,(1分)
根据小球的受力分析图可知F1sin 30&=F2cos 30&(1分) 即F1=3F2(1分)
则kQqL2=3kQBq(3L)2,(1分)
所以QB=3Q (1分)
(3)小球位于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受到的静电力F的大小相等,方向均指向圆心.
小球在最高点C处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v2CR(1分)
小球在最高点C和最低点的电势能相同.(1分)
对小球从C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得:12mv2=12mv2C+2mgR(1分)
小球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F管=mv2R(2分)
解得F管=-6mg(1分)
方向竖直向上(1分)
25.(18分)(1)0.5kg(2)
解析:(1):设B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 ,应有: ,(2分)
解得: =0.1m(1分)
当A下滑到C点时,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 =0.2m,(2分)
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0.20.1=0.1m,(1分)
比较可知: ,(1分)
对物体A与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应有: (2分)
联立解得: =0.5kg(1分)
(2)若A质量为 =2&0.5=1kg,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应有: (2分)
根据速度合成与分解规律,可知 ,(2分)
其中 (2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分)
33.(1)ACD(2)①P2=1.2&105Pa②
解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的快,故A正确;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升高,但是若体积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打在器壁上的分子数会减少,故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C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悬浮的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保持不变,气泡内部气体(被视为理想气体)内能不变.故E错误。
(2)(10分)
①0.9&105Pa ②327 ℃
解析:①以气缸为对象(不包括活塞)列气缸受力平衡方程:
p1S+ Mg=p0S(2分)
解之得:p1=0.9&105Pa(2分)
②当外界温度缓慢升高的过程中,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
对这一过程研究缸内气体,由状态方程得:S&0.5lT1=S&lT2(2分)
所以T2=2T1=600 K(2分)
故t2=(600-273) ℃=327 ℃(2分)
34.(1)如图所示 (5分)(2)若波向右传播,&= (k=0,1,2&);
若波向左传播,&= (k=0,1,2&)
解析:(1)用直角三棱镜测定介质的折射率与用平行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方法相同,都是应用&插针法&。光线射入介质与AB边平行,因此与斜边CB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CB的夹角也是30&,射向D点的光线与AB之间的夹角为120&,法线与AB垂直,因此D点的入射角为30&。根据光路可逆和折射定律有 ,光路图如图所示。
(2)(10分)
解析:题中给出,当a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若该波向右传播,如图所示,则ab间距离为 或 或 &,(1分)
得到通式xab=(k+ )&(k=0,1,2&),(2分)
由此可得到波长的可能值 &= (k=0,1,2&)(2分)
若波向左传播,则ab间距离为 &或1 &或2 &&,(1分)
得到通式xab=(k+ )&(k=0,1,2&),(2分)
由此可得到波长的可能值 &= cm (k=0,1,2&)(2分)
35.(1)BDE(5分)(2)18.75 J
解析:(1)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A错误;据天然放射的实质可知,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粒子,故B正确;据核反应方程: + & + , 为中子,故C错误;一群氢原子核外电子从n =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能辐射3+2+1=6种频率的光子,选项D正确;经过7224 = 3个半衰期后,48g的 234 90Th 还剩下48 & (12 )3g = 6g,衰变了48g & 6g = 42g,选项E正确。
(2)(10分)
解析:子弹射入小物块:movo=(m1+m0)v1 (2分)
代入数据得:子弹和小物块的共同速度v1=10 m/s(1分)
子弹和小物块在车上滑行,最终和平板车速度相同有:
(m1+m0)v1=(m1+m2+m0)v (2分)
代入数据得:v=2.5 m/s(1分)
小物块与平板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2分)
代入数据得Q=18.75 J (2分)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
更多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府教育大联考201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