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间歇训练练法,在下一次练习时心率应该恢复到多少

游泳训练之水上间歇训练法_游泳_健康_阿邦网
摘要: 游泳间歇训练方法是指在一组固定距离的反复游进中,在一次练习之后,按照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在体能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一次游泳练习的方法。
  游泳间歇训练方法是指在一组固定距离的反复游进中,在一次练习之后,按照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在体能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一次练习的方法,例如:10个100米,间歇10秒;5个200米,间歇15秒;20个50米,间歇20秒。
游泳训练 来源:康振兴
  水上间歇训练对人体的心肺机能、能量代谢机能、骨骼肌的抗疲劳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在间歇期间,一系列生理机能都能积极活跃起来,尤其是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心率虽有下降,但每搏输出量达到最大值,所以间歇训练是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好方法。
  间歇训练的特点是运动与休息交替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休息,练习的距离比较短,强度较高。
  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承受了更大的负荷,由于每次练习之后有短时间的恢复,在游进的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间歇训练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安排方法:
  1、有氧慢速间歇训练
  有氧慢速间歇训练:采用较慢的速度,间歇时间短于练习所用的时间,心率恢复不多就开始下一次的练习,以糖元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主要用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锻炼有氧耐力。
  训练方法:以1000米的蛙泳为例,采用20个50米来完成,要求每个50米用45秒完成,间歇10秒,每次练习后的心率恢复到约140次/每分钟左右。
游泳栏目:
新手必读:
您要回复的是:
游泳训练栏目最新文章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速度(speed)
1.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适宜应用“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冬训以超主项距离跑为主,春训和竞赛期则以接近主项距离跑为主。
(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在速度耐力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大,对提高专项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练习方法有:
1、300米×6~8次,间歇6分钟;
2、(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
4、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对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练习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
2、800×3~4次,间歇10分钟;
3、(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三)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还要相应发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等有关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
1、发展一般耐力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钟定时跑、球类活动等;
2、发展力量耐力时,可采用负重连续跳、较长距离的跨步跳、单足跳、高抬腿跑等练习方法。
3、通过各种跑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弯道跑等练习,体会正确技术,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1. 弯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开始一段距离应沿着直线跑进,起跑器安装在跑道的右侧沿,正对弯道切点方向。弯道起跑后的加速跑距离短,较大前倾的身体要早些抬起。
进入弯道时,身体向内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右肘内扣,右臂摆幅加大,前摆时稍向内,后摆稍向外,左臂稍离开躯干。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一致。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 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 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2.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短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
(三)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速度训练包括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速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的发展。
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5)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 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有些运动员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运动员的步频能力不好。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如果该运动员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力量、柔韧、小肌肉群力量好多,至于怎么练请看在国内外大型的田径运动比赛中,必定设有短跑项目100米、200米、400米等,特别是100米比赛,它的含金量最大,影响力最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项比赛。本人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学校摸爬滚打,并且负责训练的正是短跑项目。因此,对于如何进行短跑的训练,自己感受良深,谨以此文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工作项目。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工作属于由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求人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由此可见,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我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1、跳深;、2、纵跳;3、负重纵跳;4、负重蹲跳起;5、负重深蹲;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 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 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这种训练方法比较简单,出现在20世纪初,基本上依赖运动员自己的天赋,运动员以自我练习为主,量和强度都很小,其特点是训练的距离和时间远远超过比赛的距离和时间,且用速为匀速,地点一般在野外。
1、方法的改进:上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这种训练方法作了改进,主要做法是把速度训练和耐力
训练结合起来,跑的量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并且对全年的训练时期作了一定的划分。各训练阶段的训练手段有明显区别。准备阶段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量和强度;比赛时期的速度训练内容有较大增加。“接近或达到比赛距离的强度跑”这一训练手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这种训练方法主要以芬兰人为代表。30年代后,以美国教统员米·黑非为代表的美国、英国、芬兰的中长跑界在使用郊外长时间匀速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田径场地圳练,主要是一些速度训练。
2、理论依据:训练时间长于30分钟的不间断跑的心率保持在140——160次/分钟,对于发展运动
员心脏功能和提高有氧能力,效果明显。
3、取得的成绩:芬兰运动员帕·努尔米于1924年第8届奥运会中长跑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其后10年间13次打破5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受益于这种训练方法的还有美国运动员比采恩伦,他在1934年以3分48秒8的成绩创造了1500米的世界纪录。
这种训练方法是瑞典中长跑被教练员古斯塔·赫迈尔创造发明的,“法特莱克”瑞典语的意思是“速度游戏”,其训练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如田野、树林、沙地等进行走、慢跑、快跑的练习、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加速、放松的时间和距离。这种训练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及游戏使运动员的心理比较放松,很好。训练的距离一般为10——20公里。加速的距离一般为600——2000米。
1、理论依据:“法特莱克”训练法通过野外变化速度跑的方式.将运动员的心率控制在130——180次/分钟之间,既发展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又发展了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同时,对运动员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2、取得的成绩:在“法特莱克”法的训练下,瑞典运动员黑格和安德森创造了20年不败的神话。
(三)间歇训练法
此方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因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间歇训练法是对多次练习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的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
练方法。训练中将间歇训练分为三种类型: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A、B型)、发展性间歇训练。高强性间歇训练时间小于40秒,心率19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大,间歇很不充分。强化性间歇训练A型训练时间小于40——90秒,心率18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大,间歇不充分;B型训练时间小于90——180秒,心率170次/分钟恢复为120——140次/分钟,强度较大,间歇不充分。发展性间歇训练时间大于5分钟,心率160次/分钟恢复为120次/分钟,强度中等,间歇不充分。间歇方式均为走和轻跑。
1、理论依据:通过严格的间歇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功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功能能力或糖酵解与有氧代谢混合功能能力或有氧代谢功能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肌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2、取得的成绩:通过间歇训练的应用,使德国运动员在20世纪40——50年代先后3次打破世界纪录。
(四)重复训练法
训练中多次重复几个固定的段落,段落可以短、等于或者稍长于比赛段落,休息间歇时间较长,心率恢复到110——100次/分时继续训练。重复训练法的核心是五大结构(段落长度、跑的速度、重复次数、间歇时间、休息方式)和三种类型,即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小于30秒,强度最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30秒——2分钟,强度次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长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2——5分钟,强度较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
1、理论依据:通过重复训练,可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复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发挥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
2、取得的成绩:重复训练成功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时运动员罗·莫恩斯,在1955年打破了保持16年
之久的800米1分45秒7的世界纪录。
(五)马拉松训练法
60年代新西兰的里迪亚德推崇“公里数创造冠军”的理论,创造了马拉松训练法。运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两个奥运会冠军并创造了5项世界纪录。从而使世界中长跑分为在自然环境中的匀速和任意变速的训练方法与跑道上间歇训练方法两大训练体系。
(六)高原训练法
受到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启示,中长跑又创造了强化训练手段——高原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
促进了世界中长跑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一)准备期:训练重点放在发展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一般专项能力,方法主要以不间断长跑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结合速度和一般力量练习,发展运动员的有氧水平,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
(二)竞赛期:以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重点,方法可以选择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对运动员的跑量和强度通过心率加以控制,逐步形成竞技状态,并将最佳竞技状态保持到比赛。
(三)恢复期:以慢跑、带有游戏特点的“法特莱克”跑、球类活动以及医学和心理学措施进行身体恢复和心理疲劳的消除。
(一)磷酸原无氧供能系统的训练以6——10秒的爆发力练习为主,练习采用30——60米的重复跑
和行进间跑、10秒左右的跳跃、越野中30——50米的冲刺跑等。糖原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采用10——120秒的间歇训练法。
(二)采用持续训练法,中等强度用长时间持续跑40——100分钟,无氧阈强度持续跑15——30钟,心率160次/分左右。
(三)采用间歇训练法,短段落间歇次数多,心率150——160次/分左右(200米快/100米慢14——16次,400米快/100米慢10——12次),长段落间歇次数少,心率160——170次/分左右(例如1000米快/200米慢8——10次、2000米快/200米慢4——6次等)。
版权所有 & 广东警官学院(马拉松队)查看: 22535|回复: 12
高级会员, 积分 5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6 积分
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顾名思义就是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意思。HIIT只是一个统称,或者说是一种运动的方法,具体的HIIT有很多做法,但一致之处都是强度“高,低”的结合。
youku上微博上流传着很多所谓HIIT的视频但是大部分其实只是Interval Training就是无氧间歇而已。HIIT的要点在于高点时你的心率要达到你最大心率的90-95%并坚持一段时间(最大心率MHR=220-年龄),达不到这个程度的都只能算是普通无氧间歇。
HIIT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比如你跑步热身以后用百米冲刺的最快速度狂奔15-20秒,然后换成慢跑甚至停下来大概1分钟后再一次冲刺15-20秒。如此循环15分钟也是HIIT。稍微复杂些的也可以用你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壶铃(或哑铃)双手各做5次Clean和5次Overhead Squat,然后无间歇快速做30次Burpees+俯卧撑+跳跃空中膝盖触胸,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3次。普通人一般坚持不了20分钟以上的HIIT。还有比较系统的方式比如69方法,具体是用最大心率60%的强度运动90秒,然后用最大心率90%的强度运动60秒,这样2分半一个循环,重复8次正好是20分钟。
至于HIIT具体的动作可以是千变万化,跑,跳,投,徒手或者负重,总之任何可以让你短时间内心率急速上升的运动都可以加入。
HIIT的好处在哪儿呢?
首先HIIT和传统LSD(特指低速长距离慢跑等)相比效率要高许多。近年来欧美很多大学和实验室都投入大量精力在HIIT上。根据加拿大Laval University最近的实验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减脂效果上高出传统LSD方法(20到60分钟的慢跑)9倍(运动时消耗,EPOC,hGH荷尔蒙等很多因素结合)。
传统慢速有氧跑步通常要40分钟以上,跑步时消耗热量,跑完了基本也就没什么多余热量消耗了。但是HIIT方法有强烈的EPOC效应。EPOC全称是Excess Post-exc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就是运动后过氧消耗量的意思。如果你把运动时和运动后的耗氧量画出一个曲线,LSD后曲线几乎是直线下降,而HIIT后耗氧量是成一个曲线下降。换句话说,做完HIIT后的一段时间内(比如24小时)你身体消耗的热量比平时要高,代谢增加。
HIIT对心脏的刺激更强烈。平时只有慢跑等LSD的人心率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所谓的减脂区间内,而HIIT这些运动会强烈刺激心脏让心脏变得更加强健。
不同于LSD消耗脂肪也消耗肌肉,大部分的HIIT有助于保持甚至增加肌肉。而增加的肌肉等于更高代谢,更不容易长胖,和更好看的体型(要记得女性天生缺乏睾酮,很难练出大块肌肉的,所以别问我什么哎呀我不想要肌肉。。你想太多了)。
提高代谢。很多实验说明HIIT以后人的代谢会提高,而LSD几乎没有这种效应。
节省时间。绝大多数人一礼拜3次HIIT,每次20分钟左右已经是极限,自己可以在别的天做些有氧跑步或者重量训练。
HIIT不但提高心肺功能,HIIT也会提高你的无氧ATP/CP水平,从而提高你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
最主要的,HIIT被证明是提高人体生长荷尔蒙hGH水平最有效的方式。hGH与性激素可以同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幼年时分泌最高,而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少。提高hGH水平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增加骨密度,增加和维持肌肉,增加体力,改善皮肤光泽和肌理,提高免疫系统等作用。现在在美国很多有钱人都偷偷注射人工hGH想要延缓衰老(滥用激素在这里是违法行为),而通过运动来提高hGH水平何乐而不为?记得以前看过报道,提高hGH需要连续做HIIT 3个月以上才明显。
HIIT有很多好处,但是HIIT并不始于所有人。HIIT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初学者多数无法负担,所以应该是有一段时间的锻炼(各种有氧,无氧,或者无氧间歇运动)的基础后再开始尝试会比较好。和所有运动一样,循序渐进,做好热身,保护自己,防止受伤都是基本。
高级会员, 积分 5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6 积分
一个简单HIIT的流程:
拉伸,准备开始
突然加速把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的90-95%区间,坚持15秒
减速,让心率降到普通水平(最大心率60%左右)维持1分钟
再加速,循环15到20分钟左右
5分钟的cool down
高级会员, 积分 5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6 积分
减脂健身的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背后的理论是这样的:通过多组高强度的爆发期和低强度的恢复期的组合训练,使你的有氧和无氧系统同时进行运转,从而同时取得有氧和无氧的训练效果。用间歇训练法在三十分钟内,你就能确实的得到完全训练目的。
如何进行训练呢?
从你觉得合适的任意一天开始,持续至少5分钟内,保持轻松的步调并逐渐得增加你的心率。可以通过数脉搏15秒,然后把数出来的脉搏数乘以4来计算,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心跳检测来得知心率。当热身比较充分了,就可以开始高强度爆发期训练的了。如果你在跑台上,马上改变为“慢跑”或者“冲刺”的速度,当然这取决于对你来说什么算是“高强度”。(体质弱的,也许慢跑就已经是高强度了,译者注)
在这样的高强度期,你自身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置换功能会逐步降低,当体内消耗乳酸(无氧的毒产物)的时候会觉得像“燃烧”一样,肌肉的收缩功能开始降低。身体无法保持这样的高强度很长时间。
当你开始意识到你的肌肉不行了,把降低强度到你可以长时间保持的水平。但是也不要降的太低,否则心率掉的太多就会完全失去有氧的功能。在这个相对低强度的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积极恢复期”。身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置换功能开始增加,而且身体开始运送营养物质到肌肉中去。燃烧感没有了,气息和心率也会稍稍下降一点。这样你就完成了一个循环。(高强度爆发+低强度恢复=1个循环,译者注)
重复这个爆发到体竭和无氧恢复的这个过程至少三十分钟。高强度期是会比积极恢复期要短一些时间的,尤其是第一次做间歇训练,身体刚接触这样的内容,可能要走5分钟,然后冲刺1分钟。之后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身体会逐渐做出适应的调整,从而使高强度期的时间增长。专注于忍受长时间的高强度期内容是很危险的(因为强度太大,过份坚持会出事的,译者注),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
间歇训练法好在哪?有四大理由。
1、省时。如果你平常花1个半小时在健身房按照传统的循序练,那么你只要通过间歇训练45分钟就可以达到同样的强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挤时间来训练是个大问题。用间歇训练就是很好的办法。
2、是度过平台期的好方法。我不是说间歇训练比冗长乏味但是肯定有效果的,先热身然后减重训练再放松的传统方法更好,但是当你看不到你的身体有任何改变的时候,就该做点新的不一样的训练方法了。把每周训练日程中插几天的间歇训练,来告诉身体是时候渡过平台期,继续见到成绩了。
3、它挑战乏味。一旦常规内容开始让你觉得枯燥,你就可能会去做不同的力量推举练习,或者改变有氧的内容。你也可能会停止用使用重量器械并把重量调到零重。间歇训练可以帮助你从一种训练程序过渡到另一种。这样很有意思,时间也会过得飞快,因为你用两种强度内容在训练而不是原来长期的一个训练内容。
4、间歇训练很简单。你不用转换训练地点就可以完成一整个的训练日程。你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制定自己的训练原则,因此你会感觉完全是自己在主宰训练,训练中也没有计数的要求,时间也过得能快点。
间歇训练怎么让我减脂呢?
通过同时挑战有氧和无氧系统,你在让身体的燃烧卡路里的功能飞快的提高。(大幅度提高代谢率,译者注)你在增加新的肌肉,使整体脂肪加速新陈代谢。你在进行大量燃烧卡路里的有氧训练,你在把自己往超越反反复复的平台期的方向推动。你的身体正在变成一个更有效率的脂肪燃烧机器。
什么运动内容可以使用间歇训练呢?
这种可能性是无尽的,但是对实际和可能的就是走或跑,其它(改善)心血管器械如台阶器,椭圆机,自行车机, 有氧练习(有氧操),水下练习(水中有氧)等等类似的。你甚至可以用跳绳和手球式壁球来组合。如果你真的很有创造性,你就可以把健身做的很有趣味性。
做间歇训练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随着你正常的训练周期,每周做一次训练就好。如果你是个老手了,每周两三次就很棒了。这是一种需求型的训练(自己把握自己的训练。译者注),所以要听从身体和感官的。(跟着感觉走,不要勉强自己。译者注)
当你的训练结束了(你会很惊讶做这个训练这么快就完成了),你的肌肉会有全新的疲劳负担感,需要进行伸展了。别跳过这个环节!当你离开健身房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因为你做好下一次训练的准备而感激你的。
新手上路,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很不错&&感谢!
注册会员,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看过一个说法 hiit适合体脂率23左右及以下的男生用,女生体脂率30左右及以下也适用,太肥的话还是以慢跑为主,同时结合力量训练
不过其实 减肥三分靠运动 七分靠饮食
58kg55kg55kg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我更关心的是练这个 HIIT是否容易受伤
感觉匀速有氧对膝盖的压力会小一点
新手上路,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我一个男同事练习这个 一个月瘦了14斤&&不过他很厉害 可以坚持15分钟
我最多8分钟就累趴了 实在是太累了
73kg70kg70kg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效果真的这么好吗 回头也试验一下
新手上路,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貌似跑步机的一个模式和这个有点类似,只是强度不够,一般将心跳控制150多就开始降下来了。
注册会员, 积分 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我试过了 真的是很大强度
刚开始浑身肌肉疼,心跳得很厉害;而且肩背胳膊的肌肉抖动、发热,不止是流汗。这种发热可以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注册会员, 积分 1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这是interval training,也就是间歇训练。它自己的介绍都是athlete friendly(运动员适用)。如果不是长期运动的人士,最好慎重,且最好佩戴心率表。
另外利用最大心率的90%-95%进行锻炼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务必避免长时间保持心率在此区间,对于不爱运动的人士有猝死危险。
还有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些的人群可能不适合
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做interval保持170-180的心率区三分钟,再降速后心率好像很难恢复到有氧区间,总是保持在150多。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这个算有氧还是无氧?
注册会员, 积分 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 积分
这个算有氧还是无氧?&
这个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开始做挺有难度的,刚开始来说肯定属于无氧运动。当心肺功能进步很多的时候,这个就可以算是有氧运动了,到那个时候训练时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才会多起来,因为是间歇式训练,身体不断在适应节奏和动作的变化,燃烧脂肪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63kg61kg63.5kg
参加工作后,各种加班夜宵让身高180的我很快就200斤了,偶然翻了自己旅游的照片,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胖,于是我开始减肥大战,每天跑步20分钟,坚持了四个月,我成功的瘦了40斤。...
减肥的过程是对意志的考验,那段日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3个多月,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好像就在昨天,闭上眼睛,那些片段一幕幕在上演。结果很美,过程,其实真的很苦。100天28斤,我给自己的承诺做到了!...
减肥,你喜欢哪种方案?
向医生提问
擅长: 肥胖症治疗,营养配餐指导、月子餐指导...
向医生提问
擅长: 体能训练、形体塑造、营养配餐以及通过...
向医生提问
擅长: 肥胖症治疗,月子餐指导、婴幼儿营养指...
论坛推荐 /1
定制减肥计划或记录每日饮食运动:有研究表明,坚持写减肥日记可使减肥成功率提高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