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河镇 2016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试卷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4335套总数:5379194套专访:3058部会员:238765位
当前位置:
&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5次
资料类型:期中/期末
文档大小:165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学年度
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1-3题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崇尚观物取象,立象取意。
B.从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借助卦象具象地直观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推断天地人物之间变化的思想方式。
C.“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命题,D.道家认为,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B.老庄都主张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涤荡心灵,深入静观,达到物我两忘的思维状态。
C.儒家主张抛弃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D.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是直心而行,关注内心的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人可替代的过程。
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解读相近的一项是(3分)
B.“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D“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
B.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
C.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
D.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溶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 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竞称疾不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冕[注]王安石任舒州通判的当年,长兄宜州司户王安仁病逝,时年37岁。这首诗是作者于次年皇佑四年(1052年)回江宁料理长兄王安仁丧事时所作。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8.诗的。(6分) 9.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企盼?产生这种生活企盼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_____
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学与思”上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作者韩愈在文章的后面总结了这样的师生关系:____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莉娜律师的不近人情、嗜钱如命,意在。
B.儿童保护署以科尼智力不全为由阻止科尼抚养自己的女儿,极不近人情,以此反衬出作为律师的莉娜极富爱心。
C.小说以莉娜替科尼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为主线,穿插介绍莉娜的身世,“秘密”在结尾揭晓,情节起伏,富有戏剧性。
D.小说以。
E.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叙述故事,过程与结局均十分感人,意在告诉人们:人间自有真情在,真爱无价。
(2)(6分)
(3)小说第段写科尼不顾一切为萝丝准备生日礼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
相关链接:
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在研究中借鉴了中西诗学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
B.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D.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
E.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2)哪些因素促成王国维形成“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观?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对待治学,王国维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4)从原材料来看,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家,他在治学上有哪些独到的方法?请简要分析(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
13.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居然不知道“山之阳”是什么。
③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绝不做
A 孤陋寡闻
B 坐井观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①抗争者为了一份意义,而顺应者为了一份逍遥
②在时光中抗争,这是烈士
③这就是杜甫和陶渊明不同的地方
④他的这种烈士之心与陶渊明的高士之心,表现在对时光的不同态度上
⑤在时光中顺应,这是高士
⑥他是一个烈士,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的一生是“奉儒守官”,家学习染,他受儒家的教育太深了。
A ③②⑤①⑥④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③⑥④②⑤①
D ①②⑤⑥④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
,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
,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
17.下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四川大凉山老师分享的世界上最悲伤小学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爸爸四年前死了。” 这是作文《泪》的第一句话,而后文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与妈妈相依为命,最终却目睹母亲因病去世的情景。短短300余字,无数网友感叹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作文的作者是四川大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木苦依五木、老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 C,2.,原文为3.,原诗要表达的是在反复理性思维基础上产生的顿悟。
赵王伦篡位“轻” “狱”各1分,句子通顺2分 )
(2)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莅职”“切厉”
“竟”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其中“竟”解释为“竟然”或“最终”均可得分)
参考译文: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在州任主簿。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
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皇帝不采纳。
因参与谋划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何攀坚决推辞,让出食邑和丝绢各一半,剩余的分给亲戚,基本上没留给自己。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大司农。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何攀坚决推辞不就职。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他就职,皇帝手诏又催得紧急严厉,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等到赵王司马伦篡位,派人召见何攀,他却越发说自己病重。司马伦发怒,将要杀他,他不得已,带病应诏。在洛阳去世,年仅五十八岁。
何攀心地公平适当,担任官职严肃,喜欢鉴赏人物,尊儒爱才。任梁州、益州中正,引荐了被埋没的人才。巴西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的名士,被乡里诽谤,评议了十多年。何攀辩明曲直,洗清冤枉。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8.首联通过比喻写客思之愁,用春风吹拂的千万条柳枝来写愁绪之多;通过夸张写寒食之哀,用倾泪可涨冶城之潮写出悲情之重。(修辞各1分,分析各分)
9.表达了作者希望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原因一是长兄为官有志却英年早逝,二是仕途不顺,为官不快。(情感1分,原因分析各2分)10. (1)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答案: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不给分。(A作者作这一介绍,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伏笔”。B此处没反衬,从法律角度看,儿童保护署的做法并无过错;)(2)(答案:突出这位智力不全的父亲对女儿的深挚的爱;推动情节发展,使莉娜更加坚定了嫁给科尼的想法;营造离别气氛,为萝丝最终没有被送走作铺垫。(4)参考答案:从情节结构看,萝丝是串连情节的关键人物,科尼因萝丝而找到莉娜,萝丝因科尼而求莉娜,莉娜因萝丝而嫁科尼。从人物的塑造看,萝丝的聪明乖巧、科尼的憨厚真诚、莉娜的善良纯朴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从主旨表达看,萝丝有意装傻,哭求不离开父亲,请求莉娜照顾父亲等,无不传达出本文的主旨——真爱无价。从艺术表现上看,作者在描写萝丝时用了多处伏笔和照应,如萝丝求莉娜照顾科尼最终促成他们的婚事,莉娜小时候爷爷也曾叫她萝丝等。 12.(1)(选给3分,选给2分,选给1分)(项;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
(2)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3)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
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
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
(4)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
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
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
(每点2分)
13..16答案: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
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
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答对1空分,2空分,3空5分。)17.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1分),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NTH)的第一个字母Y(1分);图案中央既是手(1分),也是鸽子的造型(1分),与背景构成爱心图案。标志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2分)。(共6分)
18.写作(60分)
立意提示:
写给木苦依五木,学会坚强,学会感恩,感受温暖;写给老师,爱护学生,给学生以亲人般的爱;写给爱心者,你们的爱温暖了木苦依五木,也温暖了整个社会;写给当地政府,担起责任,救助弱者。或者写给木苦依五木死去的父母,让其在九泉之下安心,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木苦依五木,孩子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如果只是写“悲伤”“母爱”或者“泪”,而没有联系材料内容,则不是最佳写作角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010-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全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内容
全国各地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总
全国各地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总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
​
​ ​ ​ ​ ​ ​ ​ ​语​文​考​试​题​(0619​)​
​
​命​题​老​师​ ​ ​王​金​祥​ ​ ​ ​ ​审​核​老​师​ ​ ​陈​老​师​
​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 4​小​题​,​满​分​为5分​,​考​试​时​间5分​钟​。​
​
​注​意​事​项​:​
​
​
​
​
​
​第​I​卷​ ​ ​阅​读​题​
​
​甲​ ​ ​必​考​题​
​
​
​
​一​、​现​代​文​阅​读​(分​,​每​小​题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贵阳市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高二(文)数学试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贵阳市普通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高二(文)数学试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广东省阳江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_顺风考试网
您好,欢迎光临高考资源网站-顺风考试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字体大小:
广东省阳江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编辑:顺风考试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 13:10 
阳江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l、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 述,这两句话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述而》)”(2分) ②口口口口口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③山光悦鸟性,口口口口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分) ④《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诗人喜悦之情的诗 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 ⑤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她qiáo cuì(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②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 (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③它们有时把天空diǎn zhuì(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明森。 ④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 )了。”3、下列加点的成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件事,他没有请示上级就自作主张处理了,来了个先斩后奏。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C、老师在台上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D、可是不要把90后与非主流混为一谈,这是两码事。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市物价局严肃地处理了天然气公司擅自提价。(将“严肃地”删除) B、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将“加强”改为“提高” ) c、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删掉“不’ ” )5、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 , ;
, , ; , , ;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不知其旨也( ) ②然后能自反也( ) ③然后能自强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分)
②《兑命》曰:“学学半。”(2分)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B、开头以“虽有嘉肴”为例子,说明了教与学要互相促进的道理。 C、“教学相长”与“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D、“学学半”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面“教学相长”的补充论证。(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③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揠:拔。③芒芒:疲倦。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但识物性/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B、百里为期/为人谋而不忠乎? C、今日病矣/吾日三省吾身 D、不可谓已至/虽有至道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凡 人 于 初 植 者 恒 朝 夕 审 视 吾 听 其 自 然 若 不 以 为 意11、选文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了怎样的道理?(3分)
相关文章:
版权申明:凡本网来源标注是“顺风考试网”的文章版权归顺风考试网所有。未获顺风考试网授权,任何印刷 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
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
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fuzyhw@qq.
com)或微博(),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 2016第一学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