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书信的好处引入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查看: 2400|回复: 1
李幼蒸:关于倪梁康文章的一封旧信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在线时间2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李幼蒸:关于倪梁康文章的一封旧信—忆往叙实:并忆“胡塞尔”文撰写30年
前言 &&整整三十年前,我撰写完了万把字的“胡塞尔”文,1980年发表后,在中国首次正式引介了胡塞尔思想,其后二十多年中国现象学研究发生了很大的进展。现在搞现象学的中年人之中,大概当初都读过我那篇文章,并受到其一定影响。其后我译《纯粹现象学通论》又有助于中国现象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中国从事现象学研究者渐多,后劲可观,令人欣慰。没想到我当时在困难条件下率先撰文、率先倡译的努力,能引发如此后续效应。我的写作方式本来就是为了青年人有阶可循,逐步前进,以便共同推动中国的哲学事业的。不意在我对中国理论学术做出了这些贡献之后,最终反而被迫离开了单位,而我当初和杜任之所寄望深厚的一些西学青年,后来有些人竞将我视作须加排挤的“对手”。
&&当时我更不可能想到,一些人转攻我所率先提倡的现象学或当代欧陆哲学后,一方面要继续从我的译著中求知获益,一方面却急于掩盖我在中国现象学乃至西方哲学研究领域内的作用。1977年开始,我的主要任务(以后将发表主题为“30年来的治学方向”文)是将两岸四地中国学界甚少深入的当代德、法理论(主要是现象学,解释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电影理论,历史理论等)引介至中国、中文地区。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此前我有20年的独立的、多学科的知识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是由我,而不是由港台欧美博士们,率先做了这些朝向学术思想汇通的事。嗣后不少青年人均根据我当初提供的独特视角了解了各种当代新“学脉”(这才是治学最困难的地方:在整体脉络中安置课题),紧跟上来。而一些西学青年非常怪:一方面读我文极为热心,仔细了解我的思路,另一方面又极热中于消除我的贡献痕迹(如果我有权势,他们当然就改唱赞美歌了。因为他们的态度是有目的的,是朝向利益回报的。我写这一段,是要让现在的青年人知道中国学术前途的“本质”在“心术”。这个功利主义本质是直接违反仁学和阳明良知学的,而却为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固疾:势利心。“红眼病”只是表象而已,嫉妒的根源是势利心。而仁学的本质就是反势利心)。在文革刚结束条件下,我的第一篇文章“胡塞尔”,在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当然是在当时可能条件下,在洪谦、熊伟都只能写出三千字的情况下)将其学的中心思想有力地(即思想上“有效地”)引进当初一片荒芜的学界,无论从眼界、知识,撰写各个方面,当时都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以至于张庆熊当初在哲学所科研处座谈会上发言首推该文在50篇文中的特殊贡献(科研处通告)。其后为了消除或贬低此文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带头作用,一些人不断找出其他在我之前的“名人”来暗示我文非有此率先作用。本来这很自然,不值得在意。但也有更出乎意料的荒唐事发生。兹将一段个人经历简述于下,聊为时代风习之存证。(文末附我当初给张祥龙的信及倪梁康一篇网文下载)
~~~~~ &&2003年偶然在网上看到倪梁康写的一篇关于中国现象学发展的报告,其中两点引起我的关注。第一点,他把瑞士耿宁在美国“现象学百科手册”上写的署名条目文章“中国现象学”和他自己另行撰写的文章“现象学在中国”混为一体加以发布。其次,他又在介绍该文时,把耿宁在文中谈到的我译《纯粹现象学通论》一事略去不提,而只提出他译的小册子《现象学观念》。我由此才不得不抽时间研究了一下这个case,感觉到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不明白其动机为何。同时从网站《中国现象学》和南京大学哲学系网站上看到关于我的译著的两个错误出版时间,错的一个样。这也是一件小事,但怎么会发生呢?我这才想到,难道一个人会这么无聊,搞这种小动作,以造成自己的译作在前的印象?有这么重要么?我再查看了一下中国现象学网站,发现上面主要是关于倪个人的东西,但网站是学会的名义。但他为什么要在此专门现象学的介绍中排除我的重要现象学译著的消息呢?难道因为我这本国内学界公认的译著挡着他追求现象学权威的路?如果他这样想,本来是他的自由,但他拉着我们共同的朋友耿宁一起这么做,就太过分了。我于是把此事通报给他(寄到中山大学哲学系)和以下与现象学和西方哲学研究有关系的人,有耿宁,张祥龙,靳希平,陈嘉映(童世俊转),牟博等。倪在给张祥龙的信中,以及通过张转我的德文信中对此做了解释。他并说,鉴于李已将此事告知多人,是否可将此事公开?我看过他的信后,特别是在和张祥龙等通信后,觉得对倪“提醒”的目的已达,这样当然无须再小题大做。但是几年过去了,期间又出现了若干奇怪的事。我渐渐发觉,一切都怪在我的《通论》的存在上。他如果老惦记着这件事,老动这个脑筋,对于一个本应有大量事要干的现象学家来说有必要么?胡塞尔有这么多重要著作都无人翻译,为什么他不积极从事而非盯着别人已出版的书呢?特别是,他还研究王阳明的良知学,讲究“良知”,那就更该多从正面思考他的学术生涯规划。这样也不孤负耿宁对他一片培养期待之心。但是,一些看似小的东西,反映着很多潜在的、日后会膨胀的大的东西。我作为新时期以来最早引介胡塞尔现象学的人,当然也关心中国现象学家们的“心术”问题。所以还是决定将相关问题谈一谈。
&&1。“现象学在中国”文章事:倪的奇怪逻辑似乎是:为了增补资料,使耿宁原文丰富化,他自行增加了很多材料,并削减了一些材料。这样,他就把耿宁文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删除,而加上许多(对现象学来说)不重要的名人名事,通过使文章“杂”而使其丰富化。为什么?为了使耿宁文扩大化和丰富化,倪就决定采取了“倒向运作法”:先删削文章中的重要部分?这是什么逻辑?他的含混修辞学是:他连自己的《逻辑研究》都删了。就是说,他为了删除我的作为胡塞尔“第一书”的通论,决定大义灭亲,将自己的译作一起陪绑。目的当然不是仅为了保留下来他的“第一部胡塞尔译作”《现象学观念》小册子,以突出他是第一个翻译胡塞尔代表作的人,而是不必突显我的译作。倪作为中国现象学报导者,不报导主要的,而是报导次要的。并且用报导不相干的来排除此文中最应报导的。倪的目的可能有三:第一删除我译书的份量;突显自己是第一个胡塞尔译者(用自己的“小胡塞尔”取代我的“大胡塞尔”,这也是倪的一种含混姿态:反正都是胡塞尔),又通过谈述许多从前和现象学“沾过一点边的”来消除我在中国第一次“有力地”引介胡塞尔的历史事实。倪在辨词中称自己文章已两次提到我的名字。倪如连一次都不提,不是太明显了么?(这个辨词非常像李泽厚所说的:他向把我弄进哲学所的杜任之“建议”:要重用李。同时却企图排除我的被约现象学美学稿。这个逻辑也被余英时用过:私下要我寄给他我的译著并对周礼全说“我对他印象不错”,而后来拒绝我参加他作为主讲的国际会议。共同点:明一套,暗一套!对于商人,这是自然的。而三位均都是谈孔孟和王阳明的。这才是要点。青年读者注意:一定要细心察看人的道义话语和他的内心动机之间的隐蔽互动关系!)要点仍然是:倪在文中留下了我的相对不重要的工作(写介绍文),排除了我的远为更重要的工作:《通论》之翻译(这也恰是他从中受益最大的部分)。我在查阅网站后,发觉该站当时明显排斥我的现象学成果消息,于是决定另外写文“自己介绍自己”(和博导们都有研究生集团代劳不一样,我一生什么事都是自己动手的),这就是我在网站《中国儒学网》上刊出的“我的现象学学术经历”一文的背景。
&&2。混淆不同稿件:问题在于,倪完全有自由这么做,但不该拉对他感情甚深的耿宁来垫背!倪以他惯用的混合修辞法在文章注解中写道;“本文由耿宁和倪梁康合作完成。其英文第一稿和德文第二稿曾分别以“耿宁”和“倪梁康/耿宁”的名义发表在Encyclopedia of Phenomenology….1997& & 以及Phaenomenologische Forschungen,…1997。中文稿现由倪梁康在两次外文稿的基础上翻译、修改、并做了较大程度的补充。”倪于是就按前述办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补充”。这说明,“修改和补充”都是倪做的了。那为什么要提另两稿?这根本就是两回事(耿宁稿是为西方百科词典写条目,倪稿是为中国读者写报告)。但倪巧妙地用了“在。。。基础上”,也就硬把耿宁拉了进来,以向国内读者暗示,此稿有“国际学术背景”,并获得了耿宁支持(耿宁会支持倪在文中提到倪译的《现象学观念》而不提李译的《通论》么?这是多“外行”的处理?)。倪含混其辞另一例为:在其《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一方面他声称此为其著作,另一方面又声明其主要部分的条目是翻译。其实该书属于词典编译一类。如有人说其为翻译而有欠完整、准确时,就说是著作;如发现其中颇多翻译处时就说已声明包含有翻译。这样既避免了纯翻译的困难,又提升了工作的等级。对于会外文而又写作不错的人来说,随意性的“编译”是一件极轻便讨好的事(当然得记取张汝伦教训)。翻译必须对付那百分之1的难处,编译则可将难处略去。顺便指出,另一方面,如果会外语的人用“编译法”写文章,照着《哲学历史百科》这样的资料库内的条目去“改写”,写多少篇都是立马可待的,还可以全部都有出处。此外,倪明明说该书是他过去15年研究的成果,即他自1980上大学时即已开始的研究结果,怎么又加入71篇翻译?如果是翻译,怎么又有改动?翻译要对原作者负责,必须完整翻译。怎么可以自行改动?该不会是要把难的改掉吧?
&&3。擅自改动我书的出版日期:倪在辨词中说他对我一向很尊重。因此主动向南京大学网站和现象学网站发去了我的《通论》出版消息。首先,倪在此的含混修辞术是:此书倪客观上当然不可能加以实际排除,所以通知两个网站有关此书消息并非什么“功劳”。而妙在他竞私自更改了《通论》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个出版日期(大陆1992被改成1994;台湾1994被改成1995。他的《逻辑研究》是1993出版的),以暗示此书出版在他的《逻辑研究》出版之后。不仅为了向不明读者散布他书在我书之前的假象,更重要的是“企图消除”他书曾受益我书的印象。1987年甘阳告我,他约倪译《逻辑研究》,倪怕自己不能胜任,故“请甘阳”到时代为校对。那时倪刚到国外,正应努力攻读,怎么会有时间翻译?又自言离翻译该书的程度相差尚远。倪大学本科德语系,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哲学系,即使认识耿宁较早,耿宁来华学中文,也不可能为其授课;至于那时的学生的程度也可以想象。的确,成年人里谁会做这类无聊事。所以正因为人们想不到,就偏有人想得到。后来经我多次向两个网站去电邮申明,后来才改正了。倪先生:对此你又如何辩解?(那时为了不必小题大做,我替你说是“疏忽”)!(2003年给倪写信时,我还不太拿得准倪是否会如此无聊。但又过了几年后,对他有了新的了解,才觉得这可能是真的!太可怕了!不是问题多严重,而是耿宁精心培养的中国胡塞尔学者会动这个脑筋!他在文中自行增加的“补充”包括:他们西方受教育一代现在占据了两岸现象学教席,暗示从他们开始中国才有严肃的现象学研究。)又过了几年,我综合各种(底下要谈)现象后,推断他真正的意图并非是为了争谁的书先发表,而是要掩盖他从我书受益的痕迹,并为他日后的现象学“经营”打基础。
&&4。文集刊载事:在此事过去不久(靳希平先生曾在给我复信中说到“宽谅年轻人”的话。张祥龙先生当然极力斡旋劝止),我也相信这只是年轻人争强好胜的常态。毕竟倪对现象学学术确实热心,成绩当然是主要的。再过不久我收到现象学网站通函,约请加入文集。我当时真地以为该网站是独立的,还以为因北大人士介入而改变了作风,加上经此一事后,以为倪也不会再怎么样了。我于是欣然加入,并陆续投稿。编辑张先生也很友善。后来知道张原来是倪的研究生,网站还是倪指挥的,但既然收入我的文章和资料,大概“前嫌尽弃”。我又见该网站办得不错,倪的功劳不小,我还专门请张主编代向倪致意。直到有一次我发觉我的一篇文章(关于王阳明那篇)编辑部拖延未发,觉得奇怪,才上网仔细查看一下。这才发现文集诸人中只有倪和张祥龙的文章各四五十篇,其他人的都只是四、五篇。我的许多发过的文章都未保留。这样我才又和版主交涉,认为应该一律平等,不应该让大家给倪一个人做“陪衬”(张祥龙也许因是会长,所以受到优待)。他们不同意。我遂表示如不能平等对待发表事,我将退出。这样他们不久后就通知我已将我的文集撤掉。我也就结束了和现代中国现象学界的联络。当然就是在这段有联系的日子里,我也未收到过任何现象学会议的邀请或通知(1996年倪在德国wuppental访问一年,离我住波鸿极近。耿宁要他和我联系,他拒绝了。我所在波鸿哲学系是现象学重镇之一,我的邀请教授瓦登费尔德是当时德国现象学学会会长。我们之间关于中国现象学事业该有很多话题可谈吧。况且那时他正帮耿宁准备中国现象学条目资料,是不是应该事先也征求一下我的意见?但他那时作为中国现象学学会会长,被官方授命主持中国现象学研究事业,当然觉得已然不必再和我这个最早在中国引介现象学的人来往了。)。
&&5。《通论》版权版本问题:自从我到波鸿后,我就多次有机会听人说倪梁康是正规现象学家,连台湾朋友都向我求证,主要的理由大概是,他正在德国胡塞尔故乡受正规教育(而我当然知道周围一些文科博士候选人的情况)。后来这类传闻有了结果。首先就是现象学学会的成立,哲学所支持他出任领导。后来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商务印书馆找我说已约倪代将我的《通论》改袖珍本出版,要我签字。我在国外迂此“先斩后奏”,不悉何意(为什么不找译者本人改编?)。为了和出版社搞好关系,想到改编不是大事,就签字了。等我回京后才知问题不简单。一位编辑告我“因倪梁康现象学水平在国内最高,所以把你的译书交他改编了。”原来同意改编是表示同意他的现象学水平最高!这样,这些年到处有人帮助散播其消息后终于落在实处了:现在他直接侵入他一直放在心上的《通论》了。不久我又发现,商务自伍主任退休后,格局已经大变。“德法哲学才俊”在那里颇有影响。再后发生了有些人已知的严重以公谋私事件,并导致编辑室改组。的确,那里情况已与伍在时不同了。而我的《通论》续订合约事迟迟不得完成,十分奇怪。同时一套《胡塞尔选集》计划开始进行。倪为主编。接着发生了内部有人联通馆外人企图夺取我译利科《哲学主要趋向》版权事件。先是窃译了我的《符号学原理》,现在又图谋若干其他书。我才发现了“新风尚”:“重译”他人良好经典译本,乃一本万利勾当!我于是在情急之下,第一步将迟迟不得续约的《通论》转换版本,另行转社出版(先保住一个版本再说)。在此情况下,后来再回想现象学网站上发生的大大小小“怪事”,才觉得问题并不单纯。对方心思用的很深呢!
&&6。我离开了中国现象学网站文集后,知道该网站为倪之研究生掌握,当然就不必再联系了。但去年突然又出现一件怪事。某日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突来电邮,告倪梁康推荐我主编一套《胡塞尔选集》。我虽然不可能接收此不知是真是假的邀请(他从来不给我这个他的老师辈人〔他当初曾让我给他的论文写过评语〕来任何信,一切通过他人转递),但对此事还是关心的,想了解详情。这时,该编辑在下一次联系时,转发了倪梁康提出的一份书单。一方面,编辑告我倪梁康不知道我的邮址(这个编辑倒知道?)故请他转发此书单来(不知道是邀请我主编还是邀请倪主编?)。但我看后才觉得此中又有把戏,当然其真正心思还得细捉摸。他把最重要的8部或10部书仍然放在商务(包括我那本《通论》),却把胡塞尔著作清单上的其他书抄录下来算是待译书目。但他的目的何在呢?大概有二:1。与我“利益交换”?让我欣然放弃商务的书。2。希望我继续对中国现象学做出“实质性贡献”:即再翻译一两部困难经典。不是为了贡献于中国现象学,而是贡献于未来某位在我译本基础上的“重译者”。有人食髓知味了。我遂知道“现象学”这个词有这样一种变态吸引力。但这与我早年对现象学的期待真是大不一样。等我目前手边工作完成后,我打算一方面重新校订《通论》和继续关注胡塞尔现象学翻译问题,一方面对国内哲学青年继续谈谈现象学和胡塞尔学的今日意义何在。今天不把胡塞尔放在学术整体脉络里是无法评定其新时代价值的。现在有了互联网,我可以直接和现象学青年对谈而无须再对付派系控制了。
&&7。倪不知道从该译本以及我80年代发表的大量理论著、译中获益有多少。所打算的还不只是掩盖的问题,而是如何继续加以利用的问题;以及如何创造新条件以便能进行多次再利用的问题。刚走出文革的80年代是一个充满势利心的时代。“道义话语”遂成为个人追求己利之工具。孔子专门要人察看近处,细处,小处。“查其言,观其行,人焉庾哉!”大处,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人都会说冠冕堂皇的话!然而,学现象学而不学胡塞尔人格,这对不对呢?现象学不是为了成为一种洋“经学”,利用专门名词,故弄玄虚。胡塞尔是充满伦理动机的真诚哲学家,与时下借其名义和新奇名词来哗众取宠的风习,真是没有一点关系。今日中国的西学者之知识论倒是大有进步了,而本身的“良知学”呢?我2003年在给张祥龙信末尾的互勉言,今日仍然会有意义吧!
(初稿,5,7改定)
~~~~~~~~~~~~~~~~~ 附录
北大现象学中心
张祥龙 主任
祥龙教授:
&&您好!最近劳烦转信多次,歉甚!
&&倪梁康先生中文致函已阅。其中确有误会之处,如我以为“中国现象学网”为学会或主要中国现象学家所共办,代表了学会立场。由于网上资料似乎以倪作介绍为主,更误以为为其主持。关于倪先生对本人前函的解释,我的回应如下。
&&1。倪先生“中国现象学”一文的写法似仍有可议之处。他不应混同以下五事:甲。德英文原作;乙,倪本人的自行发挥;丙,原作者耿宁先生的著作权;丁,《江海学刊》座谈稿。这一写法令人误解之处在于:中国读者会以为中文稿内容为耿宁原意。其次,倪先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写这样一篇文章,不必引耿宁名,因为他不是中国人,不可能对中国学术界十分清楚。为什么中国现象学家在向中国人介绍中国情况时还需要借助外国学者名义呢?如果该文想强调德英原文出版的身份或习惯于和耿宁共撰文,就应当请耿宁过目,而不应该擅自作大幅度更动。总之,在此不妥之处在于:既利用文章的外国出版背景信息,又加入大量“己意”(包括删除原作重要文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有误导作用。
&&2。按照倪先生来函,其修改原文的主要意旨似乎是为了突出中国的第一本胡塞尔原著翻译(也就是突出作为第一位胡塞尔书籍译者的他本人)。为什么?是篇幅不够,以至于必须把其后几年陆续出版的更为重要的胡着翻译都略而不提么?但该文同时却加入许多与现象学研究进展关系不大的材料,岂非本末倒置?倪文特别提到他本人这本译着发行13万册。他想表示什么?80年代中国西学热赶时髦?译本特别好?中译者水平最高?80年代中国现象学主要由倪先生推动?中国现象学者之间有必要为了争“第一”而总是设法“巧妙地”排除他人工作的消息么?倪先生当然有权利为自己的译本之成功作介绍,但他不应该在这样一篇概述中国现象学状况的文章中只突出他本人胡塞尔研究成果而不介绍他人同类的,可能是更重要的成果。(关于倪先生《逻辑研究》翻译水平此处不讨论)重要的还不在这里(仅仅如此,我怎会“生气”。因为我早已习惯于他的风格了),而是他不该通过“又暗示来自耿宁原文,又排除关键段落”(别人不知道,倪先生不应该不知道《纯粹现象学通论》中译本是不是一本可以在此场合不提到的书?)。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孔学动机论者,事情不大,而“暴露”的“心态”不小。商业家对此指责不免“笑掉大牙”(此属正常竞争手段),而对于“胡塞尔学者”就太过分了。而且此“端倪”是否意味着中国现象学界今后都会这么互相对待?拉一派,打一派?我真希望文革时代手法不必再复现于今日,中国现象学家决不能把现象学当作“聚势”的工具。
&&3。关于网站中“经典汉译”栏未列《纯粹现象学通论》一事,倪先生的说明有一定道理,看来是技术性问题。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其中会有译者授权问题?版主为什么不找我?另外,商务不久前刚请倪先生为该译本作“随身听”袖珍版编辑,彼此都签了合同。倪先生来函中说一直与我联系不上,当不是实情。早在1996前后倪先生在德长期访问时耿宁即请他就近(车路半小时左右)与我联系,但他未联系。近几年他也不难通过商务和我联系,但他也未联系。谢谢他告我“中国现象学网”另一栏目中列入了拙译。查到后我已致邮版主请他更改两处小误:拙译出版日期不是1995,而是1992;台版不是联经,而是桂冠,出版时间不是1995,而是1994。(南京大学哲学系网站亦有同样的错误,已请版主代为转告)
以上意见烦请转达(我也会直接试发,但不知是否会发生技术故障)。至于他如何处理我就不再过问了。但我建议他将此事转告耿宁先生一下为好,因他用了他的名义。倪先生建议将我们来往信件公布。我对此尚无考虑。如您与他商议后认为这样作有益而建议公开,我也并不反对。如公布,本信亦请一并公布。(我致您的第一封信颇带情绪,我已致歉。如不宜公布,可用我致陈嘉映的短信代替。如第一封信要公布也无妨。因关于国内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学风问题,我正考虑撰写专文讨论。该文措辞可能更为尖锐)
& &&&+& &+& &&&+& & + &&祥龙教授:趁此机会,以下再略赘数语,供您参考,因您是北大现象学中心负责人,方便的话亦可转高告北大现象学研究诸友。
&&我本人在独立研习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20年后才有机会撰写文章。我的方向一直是按问题组建知识而未走专家和潮流道路。七十年代末,在把握了国际最新资料后我已决定按照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四大领域组织个人科研认识论方法论框架,而不是根据某一流派或个人的理论。但在“哲学”这一片,从我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第一推崇的人物是胡塞尔。第一赞赏的书即“观念I”,这种看法与国外潮流极不一致。但是此书的意义还有待重新研究,决不是当前西方学者所能盖棺论定的。我的“自信”不来自任何导师和权威,而来自我个人的综合研究。我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继续此类研究。我当然不是任何流派和大师的专家,这正是我个人的选择方向。但是我极其重视和尊重任何领域的专深研究。看到你们十年来积极推广和深化现象学和胡塞尔研究,我很高兴,尽管一些人的看法与我不同,也完全是正常的。
倪梁康先生在与耿宁先生为《美国现象学百科全书》撰写“中国现象学”条目时没有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作为80年代中国主要现象学研究者和推动者(见个人着译表附件),作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哲学界全面介绍现代西方哲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作为胡塞尔经典的译注者,是不是可以不必征询意见,即使不约请参写的话?是的,该搞事后寄我过目了,但格局已定,相关纵深脉络颇有斟酌之处。结果我只就其中关于我个人材料不实之处向耿宁去信请务必更正(在文革期间我只研读了个人在内部书店购得的《逻辑研究》,并未在北图研读“卢文胡塞尔档案馆”文献。人人皆知,文革期间北图闭馆。我对胡塞尔的进一步研究也是在进入哲学所之后,特别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访问期间。)但是文章刊出后(我所见到的英文文本是耿宁一人的名字),没有更正,不知何故?在哲学所和南京大学哲学系共同推动下成立了中国现象学学会,虽然没人通知我,我还是很高兴。的确,倪梁康先生在学会的内外活动组织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这些都是非常正面的进展,不管在研究的方式上还有多少待改进之处。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研究者中不少出身于外语系,对于哲学,数理,逻辑,是否已充分补课?由于语言和中国文革历史背景等因素,其后到西方哲学系的学历并非足够保证(我在德国大学待了九年,观察过中国文科博士生研读情况。我多次在文中指出,台湾大学几乎完全是欧美博士任教,但他们难得出版有关欧陆哲学的优秀翻译和著作。总的文科思想水准,每况愈下。我这样说决不是因为我本人非博士,而是思考如何真正有效提升研究水准。西方博士制度标准很可能成为中国未来文科学术实质提升的绊脚石)国内大学学术风气批评也日嚣尘上,“唯西是问”成为不二法门,内外关系学之集体性经营,代替了个人艰苦研究。在此情势下,我们从事现代西方哲学和比较儒学研究者似乎应该高唱学术道德,以另一种方式“为天下倡”。今日商业化竞争时代,当然很难提倡儒家君子学,见贤思齐,成人之美,大概是过于高远了。至少应该提倡,不投机取巧,不损人利己。例如,在当前众多学风问题中,一个最新的发展是:通过抢购国外版权以达一石二鸟之效:使原中译本不得再版,在新版中合法抄袭旧译本。大量翻译名着本来是好事,但投机取巧之辈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关系经营,找到了一个速取名利的捷径。取旧译以代之固为一利。(旧译本不合格者另论,而此辈专挑可靠旧译下手)动辄作为丛书主编,则为另一利。在外国,组织学术丛书出版不过是编辑出版业务范围的事,在中国环境下就成了学术高人一等的资格。此类工作所需要的条件不过是“人头熟”和学术常识,但因参与了编辑出版的权力而自然地增加了主编之学术声势(80年代已开风气之先,今日随着商业大潮而愈烈。况且,这类操作均配套而行,哲学研究遂被纳入商业化竟争轨道,且有国际化趋势。
&&研究性翻译,直译,硬译,乱译等等不同的译法最终皆可显示为书籍,其中实有天壤之别,局外人却很难判断。但是,即使一时水平受限,也是正常的。但翻译不能代替研究,所以也不必以为翻译了经典就是专家。因此更不必为了抢经典翻译而恶性竞争版权。
&&现象学研究者的幸运是其中最难的胡塞尔著作已无版权问题。多译本的出现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了,我们今后应该鼓励不同的译本出现,包括我个人译过的《观念I》。我个人今后在现象学研究中的工作将侧重于现象学和其它流派的关系以及现象学对比较哲学的应用。希望这一方向的工作仍可与现象学专家们的工作维持积极的互动,现象学专业人士也应该把一切与现象学有关系的研究视为“同道”。现象学和任何国外现象学名家都是属于全世界每一个人的,不是只属于“专家”的,包括西方专家。(和西方专家的争论是我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个人反对一切人为的学术权威。靠党同伐异成就的权威,尤在反对之列。特别是对于胡塞尔学者。当我在1978年,根据以往20年全面研读中西哲学的经验,而只能在万字以内(我参与编辑后已将当时杜任之,洪谦,熊伟诸先生所提出的三千字规模提高了三倍)撰写胡塞尔一文时(此文被1981年哲学所科研处全国调查后评为该书50篇中最佳者),我的重点放在哲人人格主题上。当时在“冒险”条件下,我希望打动读者的首先就是胡塞尔人格风范。如果以此为表率,何来借西方哲学以谋个人不当名势之意?也许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胡塞尔学者和儒学者,有条件行君子学:提倡见贤思齐,成人之美。而不可能专门琢磨如何乘人之危和乘人不备。更不会既暗中利用别人的成果,又琢磨如何在本领域内巧妙地为其陆续“消音”。如本朱熹白鹿洞学规和王阳明“良知”学精神,怎么会发生今日学界这些情况呢?朱陆,朱陈尽可力争异同,而彼此会不会“搞小动作”?中国的优良传统不在礼教,而在“正心诚意”,在“心术”。我们大家既搞现象学,又搞比较儒学,希望我们共同向社会提倡“道德学问”,这是今日西方已不谈的了。盼你我共勉之。
& && && &&&李幼蒸 于加州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在线时间2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Posted by jasoncnu on
Iso Kern,中文名耿宁,1937年生,现为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教授;
倪梁康,1956年生,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 * 本文由Iso Kern(耿宁)和倪梁康合作完成。其英文的第一稿和德文的第二稿曾分别
以&I so Kern&和&Ni Liangkang/Iso Kern&的名义发表在:Encyclopedia of
Phenomenology, ed. by L. Embree (Dordrecht/Boston/Londo n 1997) 以及 Ph?
nomenologische Forschungen, hrsg. von E. W. Orth/K.-K. Lembeck, (Nr. 2, 1997)
。中文稿现由倪梁康在两次外文稿的基础上翻译、修改,并做了较大程度的补充。
& & 随赫胥黎《天演论》和卢梭《民约通义》中译本1898年的出版,西方哲学的重要著作
开始陆续被引入汉语世界,其中也包括许多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著作,如意志主义和生命
哲学以及 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等等。相比之下,现象学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则开始
得较迟,并且从总体上看是相对缓慢的。
& & 就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而言,早在20和30年代期间,从邻国日本就有相当大一
批年轻日本学者来到德国,跟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学习哲学,并因此而将现象学引入
到日本,使它有可能在西田几多郎这样的东方思想家那里引起共鸣①。现象学成为日本西
方思想研究界的主要关注点。相对于日本而言,当时中国在德国研究现象学的学者则较少
。至今为人所知的只有三个人,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在德国接触过现象学:
沈有鼎,归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熊伟,归国后先在南京大学、后在北京大学任教;萧师
毅,他在1946年期间曾帮助海德格尔翻译过老子《道德经》中的部分章节 ②,归国后执
教于台湾辅仁大学。严格说来,这三位学者所接触的基本上是早期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
,而对于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的思想,他们似乎没有提供任何文字介绍和论述。虽然根据
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考证,在20年代至40年代,国内的一些思想家如张东荪就已开始零
散地提及胡塞尔的一些基本思想;其间也有其他学者发表的少量对现象学较为系统的阐释
。③但这些介绍所依据的很有可能是日本的现象学研究,而非直接来源于德国本土的现象
学阵营。④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当时是否有人在德国本土研究过并在汉语领域译介过
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他开创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与现象学运动在汉语领域中很长时间都
没有得到关注。
& & 此后直到60年代,现象学方面的中文著述才开始出版。但对现象学的研究首先是从对
法国存在主义的介绍开始的。1963年,在北京出版了对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的部分中译
。同一年,在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出版的《存在主义哲学》文集中收入了对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的部分中译以及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吗?》的中译。仍然是在
1963年,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的文章&胡塞尔哲学中通向先验还原的三条道路
&由何愚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哲学译丛》第3期上。在这一期上还摘译了对荷兰哲学家卢依
本(W.A. Luijpen )所著《生存现象学》(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Pittsburgh
l960)一书的介绍。此 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在台湾已经出版了李贵良的专著《胡塞
尔现象学》。一年后,在洪谦主编的《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集》中收入了对海德
格尔《存在与时间》与萨特《 存在与虚无》的节译。
& & 然而,这些对萨特、海德格尔、胡塞尔著作的翻译介绍在大陆并未产生重要影响,因
为随后在1966年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已
不可能 。诚然,北京的学者李幼蒸在此期间仍然还在北京图书馆中私下研究由卢汶胡塞
尔文库主任 梵布雷达(H. L. Van Breda)赠送的《胡塞尔全集》著作,并成为在文革以
后首批介绍现象学的学者之一。
& & 现象学在中国的较为广泛的传播是在1978年以后。首先是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由中国
学者和西方学者撰写的现象学论文。罗克汀所著&胡塞尔现象学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
反动&的论文可能是自1964年以后首次发表的关于现象学的文字,载于1980年《哲学研究
》第3期。 在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参考资料以及大学教科书中也载入了关于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的介绍文字,例如在杜任之主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北京,1980年)中
,关于胡塞尔的一章由李幼蒸撰写,关于海德格尔与萨特的两章由熊伟撰写。在该书的续
篇(北京,1983年 )中也刊载了关于舍勒和梅洛·庞蒂的介绍,分别由王炳文和刘放桐
撰写。此外,在夏基松 、刘放桐各自主编的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大学教科书中也载有对
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等 人的介绍和批判。
& & 而对现象学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则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得以开始,例如由倪梁
康翻译的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1986年)、由陈宣良、杜小真等人翻译的萨特
《存在与虚无》(北京,1986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翻译、熊伟校对的海德格尔《存在
与时间》( 北京,1987年)、由李伯杰翻译的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贵州,
1989年)以及其他等等。
& &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一批较有份量的现象学研究专著和现象学研究文集也陆续问世。
⑤这些研究中的绝大部分是对现象学本身及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效应的把握、阐释 与评价
,它们为现象学在中国的初步接受和深入展开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中国的
现象学研究在近几年里已经开始逐步参与国际现象学界的问题讨论。⑥如果说这个方向上
的研究所面对的主要是&现象学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另一方向上的探讨便可以说是研究者
在以各自的方式回答着&现象学有什么用&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如 张志扬、 张祥龙近
年来的努力,虽然在整个现象学研究中所占比例并不很大,却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它
意味着将现象学研究与中国哲学研究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尝试。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基本
上反映了大陆地区现象学的研究现状。
& & 自1994年以来,汉语领域的现象学研究界还共同策划出版了一份集刊《中国现象学与
哲学评论》⑦。该《评论》设有一个学术委员会,由两岸三地现象学研究的基本代表组成
。《评论》的第一辑《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已于1995年出版;以《现象学方法》为题的第
二辑出版于1999年;而第三辑《现象学与语言学》正在编辑之中,预计将在2000年内面世
[注:已于2001年问世]。
& & 目前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一些重点大学的哲学系中均开有现象学的课程,并已经培养出
一批以现象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大陆地区的大学现象学课程大都由一些
较为年轻的、曾在西方受过教育的学者承担,例如,北京大学的靳希平、杜小真、王炜、
张祥龙、 录斡 等;复旦大学的张汝伦、张庆熊,南京大学的倪梁康,浙江大学的孙周兴
等等。这个状况同样适用于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台湾、香港的主要大学中,也有一批受过
西方教育的学者 在讲授现象学课程,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关子尹、张灿辉、刘国英、王
庆节等等,台湾大学 的陈荣华,台湾政治大学的蔡铮云、汪文圣、蔡美丽,台湾辅仁大
学的丁原植,台湾清华大学的黄文宏等等。 1994年10月,第一届全国现象学研讨会在南
京召开,由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与东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举办。会议的议题
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一批较
为年轻的西方哲学研究者所组成,代表了中国西学 研究界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迹象同
时表明,现象学研究在中国已成为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向。
& & 在此之后,全国性的现象学研讨会一直定期地举行。第二届全国现象学研讨会于
1995年9月在合肥召开,会议议题为&现象学的方法&,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
大学哲学系 与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还与德国现象学
研究会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合作,于1996年4月在香港举办了以&交互文化与生活世界&
为题的国际现象学暨第三届全国现象学研讨会。此次会议吸引了一批来自德国、美国、法
国、比利时、日本 等地的国际著名现象学家前来参加,它标志着中国现象学学会在现象
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第四届中国现象学研究年会于1997年10月在上
海召开,由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哲学研究所共同组织,讨论议题为&
解释学与现象学&。此后在 1998年5月,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合作,
在杭州/绍兴召开了&现象学翻译研讨会&,专门讨论在日趋增多的现象学中译文献中出现
的翻译问题。接下来,在1998 年12月,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又与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
究中心合作举办第五届现象学研究年会,讨论议题为&现象学与语言学&。第六届以&现象
学与现代性&为题的现象学研讨会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以及香港
现象学学会共同组织,于1999年10月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
& & 除此之外还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1996年的香港会议上,香港现象学学会已经正式成
立,并由此而开始了在香港现象学学会与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多年密切合作。台
湾的现象学研究中心已于1999年4月在政治大学成立,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成立台湾现象学
协会。而北京大学现象学文献馆目前也正在筹建之中,计划在2000年内建成,此时也正值
现象学与现象学运动诞生一百周年。
& & 对迄今为止中国现象学研究的一般发展趋向可以做如下简述:
& & 在现象学家中,萨特在中国现象学研究的早期是最具影响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
面:一 方面是因为萨特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相对而言较为密切,另一方面的原因显然与
萨特的自由观念有关,它在1978年之后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焦点。但萨特本人的影
响在90年代已受到相当的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增长的海德格尔思想效应。⑧
& & 海德格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归功于熊伟,他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
所,逝世于1994年。在海德格尔研究的初期,人们主要是对早期的海德格尔感兴趣。其原
因首先在于,此时在中国的各个图书馆中还不具备关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第一、二手资
料。因此, 在&文革&期间,研究者们没有可能掌握西方哲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自80
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熟悉陆续出版的《海德格尔全集》,并将其中的一些翻译成中
文。值得注意的是孙周兴在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翻译方面所付诸的努力。尽管海德格尔的
第一个中译本是《 存在与时间》,但较之于早期海德格尔,后期海德格尔如今在中国,
或者说,在中国的知识阶层,尤其是在文学界,要更为普及和知名。这可能是因为,在后
期海德格尔与传统中国哲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在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方面的平行性,它使中
国的海德格尔研究者和接受者容易对海德格尔产生一种亲近感。
& & 胡塞尔的现象学在中国也逐渐引起相当大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当然,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讲坛哲学家胡塞尔的晦涩文体从一开始就无法像存在哲学那
样以易于 表述的方式适合于公众讨论。&⑨因此,虽然第一个胡塞尔著作的中译本 《现
象学的观念》仅在大陆便发行了十三万册,然而更确切地看,对胡塞尔的这种兴趣与其
说是直接由他本人的具有浓烈学院风格的思想所引发,还不如说是间接地通过其他一些处
在 胡塞尔影响圈中、并与胡塞尔的思想发生这样或那样分歧的当代哲学家(例如舍勒、
海德格 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梅洛·庞蒂、萨特、莱维纳斯、德里达等等)的作用
而导致。无 论如何,对胡塞尔哲学的研究今天在许多中国学者那里已被看作是研究当代
西方哲学,尤其 是人本主义哲学的必要前提。
& & 自1990年以来,随着宗教兴趣的增长,舍勒的哲学、神学和价值伦理学思想受到了一
定的关 注。通过刘小枫的努力,在最近几年内有一批舍勒的著述陆续得以翻译和出版,
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主要立足于伦理学,因此可以预想,舍勒的哲学和伦理学以后在中国还
会引起更多的注意。
& & 从总体上看,现象学目前在中国还处在接受期,尽管已经是接受的后期。与日本、韩
国相比 ,在中国现象学研究的领域中还有许多空白尚待填补。但可以期待,中国的现象
学研究在不 远的将来会提供一批富有创意和独具特色的成果,尤其会在现象学与中国传
统哲学的结合点 上拓展出新的视域。
& & 通常人们都会把现象学理解为一种意识哲学。这与胡塞尔在创建它时所具有的基本意
图有关 。这种意图不仅使现象学与 分 哲学史上?传统内在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学?建立
起传承关系;而且,对于东方学者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它使现象学与东方文化中的佛学唯
识论以及儒学心学之间的基本沟通成为可能。现象学与唯识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越来越受到
关注。尤其是在本世纪初,现象学的诞生与唯识学的复兴运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虽然现
象学运动的口号在于面对实事本身,而唯识学复兴运动的口号在于回到文本或佛意,然而
它们对意识问题的严谨细致的思考表明,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可以找到
共同的理论兴趣和相似 的分析结果。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当然也包括欧洲和日本的
现象学家,日益关注现象学与唯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⑩
& & 但现象学在东方文化圈中最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还是它的方法特色:现象学的&回
到实事本身&的主张符合哲学对原创性思维的基本要求;现象学作为一种贴近地面工作的
哲学能满足在哲学研究中对一个最基本讨论平台的期望;现象学所倡导的直接直观的审视
可以避免在 哲学研究中出现过多大而空泛的概念范畴;现象学的&严格&和&审慎&之治学
态度可以促使研究者不再以真理的缔造者或拥有者去发布纲领、构建体系,而是面对具体
问题进行含有实事的描述分析。所有这些,都为现象学在东方文化中找到同道提供了可能
。台湾的蔡铮云先生曾在&台湾现象学宗旨&的标题下将这种可能性概括为:&籍由观察描
述与还原沟通之方式,带动文化的检讨,以期在存在与周遭的实际互动中,避免固步自封
的消极批判:于建构与发展理论模式时,破除特定主张造成的学术专断。&11在这里, 即
使不是所有的、至少也是大部的东方现象学兴趣业已得到了扼要的概括。
& & 回顾现象学近百年的历史以及它在汉语领域的被接受状况,我们可以看出,现象学,
尤其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它的学院风格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社会思潮中产生广泛
的影响,更遑论是在一个与它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的文化圈中。但它潜含的方法特征和理
论效应如今正在这里逐步地证明着自己的超时代和超地域的传承力量。现象学在汉语领域
被接受的过程似乎再次应合了叔本华的那句老话:&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
站长通知 /2
17年考研会员已经开始预售了,和去年一样有很多用户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考研帮会员这么多课程和服务,却卖那么便宜?
如果你考研的种种你还历历在目,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急欲与他人分享,那就来考研帮做兼职吧。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书信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