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高端耳塞塞为什么要卖那么贵

您的位置: &
万元高端耳机试音什么感觉 AKG K812耳机原生体验
AKG K812旗舰耳机的出现引起了耳机行业的全面关注,毕竟这是&耳机三强品牌&中的最后一款头戴大耳机,市面上叫价万元的耳机型号虽然不少,但基本都算不上是正规军,而AKG则不同,这可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师,近年来异常活跃,它出的这样一款耳机不引起一番腥风血雨是会不好意思和大家打招呼的。
耳机小知识:欧系耳机三强为德国森海塞尔、德国拜亚动力以及今天的主角奥地利AKG(现隶属于美国哈曼卡顿集团)
今天,笔者将给大家带来一个充满着淡淡忧伤的故事,而一切的开始要从一个1个多月前的聊天说起,K812的试听样机在传来传去,圈内听过的朋友也有不少了,因此偶然的茶余饭后,不知不觉间有关K812的话题不免就多了一些:
&K812这耳机,搁谁听也知道这是个好耳机,而且好推,便携器材也能推得小有声色,强于一般的主流大耳机,但是,话说这耳机的外观设计是不是太低调了一些?10000多元的耳机,卖的可就不仅仅是声音那么简单了吧?品牌附加值,产品设计附加值等等等等都该有着顶级旗舰级的水准,说白了让人看一眼就得知道这是个高大上的耳机,一眼就看出来使用者有着不俗的品味,如果再有那么一点儿艺术气息就更好了,这样才能让拥有它的人找到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很多人看到K812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来这耳机会那么贵,这就如同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尴尬一样,明明是个小豪车品牌,却总是因为内敛的设计拼不过奔驰宝马,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英雄落寞啊!&
好的吧,上面的言论同样也代表笔者的局部想法,要说耳机这东西,产品设计到了一定的高度,声音上就已经很难再有好坏之分。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莫奈与梵高两位画家的画你更喜欢谁的?又或是你是喜欢蒙克的《呐喊》还是梵高的《星空》,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因为欣赏口味的不同而有所偏重吧!再多的绘画技法已经不再重要。也正是因此,对于顶级耳机来说,大家都是好声音,只是风格各有不同,也因此,非声音方面的需求就会被逐步放大,比如外观、用料、做工&&而这些正是AKG此次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当然,对于一款优秀的大耳机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声音本身和佩戴的舒适性,只是,期望太大,不满足的地方也就容易被放大,对于一款旗舰耳机的期望无疑极为容易造成失落感。
卓越的佩戴舒适度:
AKG最具特色的&跨桥式&头梁
监听伸缩式头带设计
虽然上面笔者对K812的外观设计吐槽甚多,但同时不得不肯定AKG在制作耳机上面的专业度,这样一款大尺寸的耳机,全重390g,控制在了400g以内,这有效减少了耳机重量对于脖子的压迫,同时配合AKG家专业的&跨桥式&头梁设计,使头带有着很大的可调节范围,能够更好的贴合头部,有效分担耳机对头部的压力,使K812拥有可舒适佩戴的基础。
来源:泡泡网
共2页: 跳转到页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
热门文章排行
热门配件评测
新奇配件展示&&买个高端耳机~大家帮选择一下!谢谢~好的追加分~
买个高端耳机~大家帮选择一下!谢谢~好的追加分~
本人在美国。。。现在有点钱想买个耳机。我是学音乐的,所以不想要入耳式,大耳麦有了。现在就想选一个耳机。但是音效是必须的。。。说白了就是选个高端的,价钱好说。(本人用的MP4 是IPOD classic 80G) 自己看了几个:sony E888. B&O A8. 森海塞尔好的有什么?不清楚。。。帮忙推荐吧。 好的我追加分。。。不要入耳式。。。不要大耳麦。。。价钱无所谓。。。不要AKG... 可选品牌:BOSE,B&O,SONY,铁三角。。。(还有更好的么)
网友回答7条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选耳机之前,先要分析一下音源:IPC 音质相当不错,声音特点 朴实干净, 音染很少。(说他音质不好的,估计耳朵有问题。IPOD 大屏幕的有touch 轻巧的有 nano shuffle, 剩个 classic 卖什么,卖的就是音质。apple不是傻子,不会将这块市场白白空掉。)我还没有听过比他更适合发烧的移动设备。 cowon 音染那么重 违背了HIFI的基本理念-忠实还原 咋么会有人那他出来说事儿。 IPC+动铁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移动HIFI方式 。(想走高端,还得入耳啊。我在最后写些关于入耳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楼主没有声明音频取向(高中低频,音场,解析,渲染,更重是哪个) 所以,按推荐度顺序,由低到高。逐个分析 1。SONY E888 低频软,没深度。高频女声甜美。 音染太重,不太适合IPC(我的888是六年前买的,现在产地变了,声音可能会有微小变化) 2。 BOSE IE(IE= in ear)这个应该算入耳啊。 第一印象就是,耳朵里就剩低音了,其实中频渲染还可以,高频吗,感觉歌手被人掐住脖子。 3. b&o A8 虽然价高,但前大部分放在了外观和品牌上。声音素质一般,突出的地方是,高频和音场。 但风格上和IPC 很像,都是音染少, 注重还原,和平衡性。 4 铁三角 cm7 和 ec7 耳塞式重素质最高的,高频和解析没说的,铁三角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声有些偏冷。低频差些,但比A8强,量感和动态都不够,下潜还可以。cm7比ec7 低频要肥一些,人声更靠前,但却比较轻。 个人更倾向于EC7(后续版本cm700 和 ec700,只在商店里听过,由于环境吵杂,试听设备和音乐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不能做准确评论,但总体风格变化不大) 关于入耳 入耳式分两种: 1.动圈单元的,特点是,音场小,低频浑浊。除了 sony 和 铁三角 的几款高端,基本都是垃圾。 (森海新出的那个IE6/7/8 我还没有听过,定价居然跟UE-10pro一样,真的很期待) 2.动铁单元的,看那些歌手,演唱会的时候,耳朵里塞得就是动铁。 特点是 解析还原好,由于体积小,所以一部而即可装入多个单元。 缺点是 音场小 价格高。 下面具体讲讲 声音上的区别 动圈入耳不想说太多, 低频就是“一滩浑水”,就Sony EX700还算可以,但感觉还是很散,而且SONY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根本不值。 也许是技术上的局限,动圈入耳估计没什么发展了。进入正题(动铁入耳) 讲讲 CK10 大四 小四 UM-2 UE-10pro 的特点 (SE-420这周六到手,想看评测,楼主可以再等等)及区别 ck10 1动铁单元+1动圈单元 高频和解析延续铁三角一贯风格。人声很薄,中低频衔接很不好。(个人认为是铁三角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佩戴舒适。 大四 找不到亮点,也挑不出毛病(低频差了点),朴实干净,白开水一样的声音, 小四 不说了,网上都说烂了。(但解析并没有他们说的呢么神,也许他们没听过STAX SR-007A,每个声音都像用针插到你的耳膜上一样。)听摇滚别买他。 UM-2 (两单元动铁)我最喜欢的,最杂食,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平衡性相当好。适合发烧。但低频力度和量感稍差(没办法,动铁通病)以上几款耳机中,佩戴最舒适的 UE-10pro 低频可以说是动铁里面的老大,量感、力度、弹性、都很极品。但下潜还是差了一点点。 以上几款耳机中,音场最好的(其实也不好么,但是其他几款音场实在太烂了,没办法,入耳通病)。此款耳机动态大,乐器声比人声稍有突出。 感觉他是专为POP和ROCK 而设计的。 另外,周日要去东京参加一个耳机展,希望能遇到森海的IE6/7/8. 如果听到了,会第一时间带来评测。
问答为您推荐
指导价:¥850
市场价:¥850-¥850
网友正在问
||||||||||
Copyright (C)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塞为什么那么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