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帮助我,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形容生病难受的词语;关于古代服饰的词语行吗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译文]&&&& 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远行去取爵觅侯。&&&&[出典]&&& 王昌龄 《闺怨》&&&&& 注:&&&& 1、《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2、注释:  1. 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 凝妆:盛妆。  4. 陌头:意谓大路上。  5. 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3、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译文:&&&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懂忧愁,春日里巧妆打扮登上了翠楼。忽然看见路边杨柳一派春色,后悔让夫婿去取爵觅侯。&&& 4、王昌龄生平见&&&& 5、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刘学锴)&&& 6、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情这一瞬间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女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困扰时的愁姿怨态,含蓄地表达了夫妇朝夕相爱胜似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思想。  诗的起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不知愁”三字,表现出闺中少妇天真、娇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热爱、达观的态度。正因为她娇憨得不知愁,才会一度向往世俗的荣华,劝“教夫婿觅封侯”;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所以面对大好春光,她才会精心地打扮自己,象孩提时那样蹦蹦跳跳地登上翠楼,去饱览人间春色。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  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第二句“春日凝汝上翠楼”,则是“不知愁”之形态的注解和具体表现。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从“凝妆”  二字上我们可以体会她登楼前那“不知愁”的欢悦心境;一个“上”字,又将她登楼时步子的轻盈描绘得真实可感。&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杨柳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意象,“柳”有“留”的谐音,在送别、闺怨诗中很常见,少妇看见杨柳色,想起了当初送别丈夫离开时情景,不觉想念起在外的丈夫,从而点明诗歌闺怨的意题。   “忽见”表明所见的突兀、感触的陡生、联想的迅捷。  其实,在大好春光中,处处都有柳暗花明、莺歌燕舞,见柳是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然而这里所见的“杨柳色”有它特定的地点—— “陌头”。这个“陌头”,它使人联想到:也许从前他们夫妇曾携手经此而游春;也许当年她曾在此“陌头”亲自折柳送夫从军,以期觅得封侯,求取荣华。然而丈夫一去数年,这美妙的“陌头杨柳色”却无人共赏,一种怅惘、孤寂和愁苦的感觉不免要袭上心头,并引燃久蓄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目光与“陌头杨柳色”相撞,就会猝然迸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火热的念头。于是由“愁”而“悔”,由“悔”而见“怨”。“悔”字是“愁”和“怨”所化合而成的衍生物,而“愁”和“怨”又是“悔”的根源。在离愁袭扰心头的时候,这位闺中少妇的“怨”,不涉夫婿、重在责己,这就更衬托出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悔”,也是闺中少妇瞬间对人生世俗功名利禄的一种彻悟,它从另一个角度含蓄地暗示黩武的开边战争破坏了多少人的爱情和幸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有致,诗的画面感极强,境界优美而含蓄。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诗题为“闺怨”,但诗句却无一字道及“怨”字,一切意在言外。&&& 7、 唐代前期,民族战争和对外战争频繁,大丈夫从军戍边,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尚。因此,从军就成为人们当时“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这位闺中少妇,一定对夫君远行求取功名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呢!否则不会有诗中的“悔教”一语。夫君既是在她的支持下参军,故她的思念和愁绪或许还夹杂着几分希冀,平日这种情感只是淡淡的,像晴空中的几朵浮云,不易察觉,故曰“不知愁”,这是第二层含义。&&& 8、“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9、“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少妇不仅韶华正茂,风姿绰约,而且志趣非凡,抱负不俗。在盛唐那个“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峥嵘年代,她没有陶醉于花前月下的缠绵缱卷,也没有沉湎于卿卿我我的柔情密意,而是宁愿独守空房,慨然鼓励丈夫离家己,从军远征。到遥远的边关去建功立业,大而言之是忠君报国,小而言之显亲荣名。这份高昂的热情,这种豪迈的精神,实属难得。千载之下,我们也要向她投以敬佩的目光。然而,在那个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春日,她精心打扮一番以后,款步登上了敞亮华丽的楼台,天朗气清,她的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当她凭栏眺望,远处地头道胖那青青的柳色映入她是眼帘时,她顿时感到腿软气短,怅然若失,心里涌起如烟如雾的悔恨。她悔恨当年的劝夫远征,悔恨自己的虚度年华。年年岁岁柳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丽的生命悄然流逝,未知的功名获又何益。那青青的柳色,潜入了她的心底,拨动了尘封的心弦,弹奏出幽凄悲苦的音调,至今亦令人动容。&&&& 1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江南曲》里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女人多么矛盾,要男人建功立业,要男人腰缠万贯,又希望男人能与其日夜厮守。男,难也!&&& 1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其中的怀春之意,是将自然世界的春和精神世界的春都写进去了。  风、花、雪、月,乃大文章也。千年之后,仍有写头。只愿:风要趋于真清,花要趋于真鲜,雪要趋于真美,月要趋于真皎!&&·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 《出塞》&&&&&&&&&&& 王昌龄《从军行》&&&&&&&&&&&&&&&&& 李益&&& 《江南曲》 金昌绪&& 《春怨》&&&&&&&&& 刘禹锡 《竹枝词》&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晋江一个爱国敬业的小人物。
傍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有古今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林清玄等等。本博目的是普及古诗词,弘扬国学。本博非论文,并非所有的都是原创,不少资料来自网络。欢迎引用和转载。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意思_全诗赏析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赏析  诗句写一位少妇登楼为春色所感,巧妙地从她情绪的骤变,细腻地表现了春闺之怨。   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二十八字写出一段情事,写出一段心灵历程。是一首世情诗,又是一幅风俗画,一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忽见陌头杨柳色”的上一句_百度作业帮
“忽见陌头杨柳色”的上一句
“忽见陌头杨柳色”的上一句
忽见陌上杨柳色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
忽见陌头杨柳色
忽见陌头杨柳色
——戴柏葱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59249;&#59249;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一首《闺怨》,淋漓尽致地道出了“闺中少妇”们的“离愁怨恨”,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诗中少妇以“不知愁”而“凝妆”上“翠楼”,及见陌头“杨柳色”,乃生悔心:夫君此去,功名之望仍遥,而春光却不待人,于是离索之情更剧矣。正所谓“虫鸣思媾”,这撩人的闺怨,寄托了这位闺中少妇的“怀春的物候敏感”,不知打动了多少人们的心。
关于此诗的理解,现今主流的观点是闺中少妇因春景撩人,难耐孤独寂寞——正所谓的“空床独难守”是也,于是顿生悔心,遥想当初“教夫婿觅封侯”,实不足如此韶光,共携手相守春景,翩然成对。此诗正是此类少妇内心世界空虚寂寞的真实写照。此诗中有一关键处,即“杨柳色”。对此处的不同解释,往往造成对整首诗的不一样的理解。一般的看法是:“杨柳色”即寓意为“美好春光”,或引申为“人生青春的美好韶光”。李浩先生在他的《唐诗的美学阐释》一书中,更是直接点出“杨柳色就是春色”(安徽大学出版社,P142)。借此认为,闺中少妇也是因为这“春光”而生“青春不待人”的悔心。
然而,闺中少妇登楼只是因为见此“春光”就生“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悔心吗?似乎有些勉强。在这首诗里,主角“闺中少妇”如此强烈的感情变化,难道也只是因为这“恼人”的春色吗?仔细思考,这中间确实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特别是其中关于“杨柳色”的理解。
笔者经多方寻查,发现此诗中“杨柳色”似乎还有别样的解释。值此春光绚烂、柳色又复青青之际,特不揣浅薄,求教于方家。
一.“杨柳”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女性自指、自比之寓。
据《历代诗话续编》卷六《升庵诗话》(七四0页)中记载,有“两女郎诗”一则:“女郎李月素赠情人诗云:‘感郎千金意,含娇抱郎宿。试作帐中音,羞开灯前目’。张碧兰寄阮郎云:‘君似洛阳花,妾似武昌柳。两地惜春风,何时一携手?’真花月之妖也。”
敦煌曲子词中亦有《望江南》一首:“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明杨慎继妻黄峨有《寄夫》一首,其中有“扬州杨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句。
“妾似武昌柳”、“我是曲江临池柳”、“扬州杨柳妾薄命”,在这些诗词句子中,“杨柳”都有很明显的寓意指向——即女性自指之寓也。
二.“杨柳”一词在古典诗词中还有它指,借指之寓。
刘禹锡有《有所嗟》两首,其一曰:“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笑尽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八首,其一有句曰:“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更有千古传诵的韩翊与柳姬的“章台柳”爱情故事。其中韩翊在与柳姬离散后写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还有柳姬回赠的:“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其间韩翊的“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便是以“柳”喻柳姬,并对离散后的柳姬是否坚贞如前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并为自己找好了理由:“攀折他人手”。
在这些诗词中,“杨柳”的寓意已经越过了“自指、自比”的界限,而且更进一层,有了指代、它指的意思——即以“杨柳”指代“女性”。
三.“柳”意象的女性化性别意味
柳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原型意象,它代表着一种感伤文学传统,同时又是男女情爱的心灵符号。
在柳意象中,柳枝、柳叶、柳絮等质性柔弱,而且荣枯有特定的季节特征,在这点上,与女性的生命特征及当时社会地位背景最相似,而且也最容易让敏感的诗人及女性为之动容。刘禹锡《望江南》词中有“弱柳从风疑举袂”,就是以柳来描绘少女体态的诗句。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女性往往以美貌妙龄为生命,韶华的失去往往也意味生命价值的失去。
于是“杨柳”以其本质的柔弱属性及对物候的敏感,与女性“生命”的特性往往联系得很紧密。于是,便有女性,把自己比做“杨柳”,以表达这种韶华难再,且又常不被人珍惜的苦恼。于是慢慢的,“杨柳”意象便有了“女性化性别意味”。这点,也是我这篇文章着重借以发挥的基点所在。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无非是想说明“杨柳”一词在古典诗词里面具有这种“女性化性别意味”,以及“杨柳”意象的这种女性“自指”、“它指”的寓意。通过这种寓意,来重新解读王昌龄《闺怨》中的“杨柳色”,这是本文的用意所在。
重新回头来看《闺怨》。
“不知愁”的“闺中少妇”如此“凝妆”上楼,见此“杨柳色”遂生“教夫婿觅封侯”的悔心,笔者一直有疑惑:就算是真正领悟到了这美好的春光,就算是心生悔心,何如此之剧耶?诗人在诗中是用一“忽”字来表现这种突然而强烈的“悔心”的。而且,只是因为这春光撩人,似乎还不足以令人信服。那么,如果不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又是什么东西让这位“不知愁”的“闺中少妇”产生如此强烈的“悔心”的呢?
我以为关键即在于如何进一步理解这“杨柳色”。
对于中国古代女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被自己夫婿抛弃更痛苦的了,更何况还有可能是因为丈夫中途抛弃,另觅他欢呢?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关于男子功名在望,便抛弃糟糠之妻的故事的呢?如早期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里的蔡伯喈与王魁,又如《斩美案》里的陈世美等等,举不胜举。冯梦龙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入题里就开宗明义道:“妇人之随夫,如花之附枝,枝若无花,逢春再发;花若离枝,不可复合。”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认识及地位的低下,让妇女们特别担念的就是这种丈夫负心的意念。
所以,我认为在《闺怨》中的这位少妇,也正着重因为这一点而顿生悔心的。因为,她在翠楼上看到了陌头青青的“杨柳色”。在这位少妇的心里,“杨柳色”便代表了驿路上的各式貌美年轻的女子,其中又特别是那种烟花风尘中的女性。如此良辰佳节,偏又有“杨柳”如此婀娜多姿,于是少妇便在心中默念:夫婿此去,孤身寂寞,且又逢此撩人的季节,不知能否忠于自己?如果遇上诸如“陌头杨柳”如此动人美貌的年轻女性,他能把持的住吗?如果功名到手,而身旁反而又多亮丽佳人,他还会记得自己这位遥在故乡的“糟糠之妻”吗?如果功名是用自己的一生幸福来换,那么,这功名与我来说又有何意义呢?与其功成被弃,倒不如当初就不去觅什么“破功名”!俗话说,贫贱夫妻百日恩,就算夫婿没有功名,得夫妻恩爱,逢此良辰,能相携手一起去踏踏青,人生夫复何求呢?
王昌龄在《闺怨》里充分利用了“留白”这一艺术手法,把这位“闺中少妇”的潜台词省略,给读者更多想象驰骋的空间。同时,也很容易让读者只看到这种浅在的
“春光撩人”的解读,而忽略了深入“少妇”内心世界的视野探求。然而,对于一部经典的作品,一首经典的诗歌来说,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解释的,它的这种多义性,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余值此春光灿烂之际,特不揣浅薄,造文求教于方家。或“抛砖引玉”,更是翘首之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赏析  诗句写一位少妇登楼为春色所感,巧妙地从她情绪的骤变,细腻地表现了春闺之怨。  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二十八字写出一段情事,写出一段心灵历程。是一首世情诗,又是一幅风俗画,一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陌头杨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