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效果怎么样怎么清洗

-&br&&br&一、&br&&br&第一次在台北中环,那时候还是个卖盗版唱片的铺子(后来成了大唱片公司),听到CD这玩意。&br&&br&iron maiden。&br&&br&尿都要出来了。&br&&br&在CD面世前,我们作为乐迷,其实早已经抛弃黑胶了。一般现代的小朋友,把黑胶吹到天上去,他们不知道在CD发明前不短时间,随著 sony 的 walkman盛行於世 ,录音带(尤其是二氧化铬金属录音带)已经是收藏的主流。&br&&br&(我到现在,台湾老家还有两千卷上下的录音带收藏,几十年了,也舍不得全部扔掉。)&br&&br&我们都知道录音带有掉粉,有长霉,有绞带的种种问题,一卷正版录音带,相比正版、盗版唱片,也是八到十倍以上的差价。但是,没人怀念黑胶。&br&&br&金属录音带的细节、还原度、音乐的质感,尤其是空间感(广度),黑胶根本呈现不出来。&br&&br&二、&br&&br&我那时打著鼓,整天就要抓谱子,金属带能精确到 high hat 每一个响点的细节,那个黑胶唱片,听到耳朵烂掉,你也分不清是到底是军鼓的响线,还是 high hat 的触击,有的欧陆团还喜欢在 high hat 上加东西,比如响管,比如手钹,一堆叉叉沙沙的延长音,那就更是完蛋。&br&&br&用黑胶抓歌,你只能举双手投降。&br&&br&「谁要跟你说,唱片有丰润的细节,请一定狠狠踢烂他的屁股,别叫那家伙再胡扯!」&br&&br&三、&br&&br&有人赞道黑胶的「质」,质个头,要我说,那叫混。就跟分轨和 mix down 的差别一样,因为黑胶是物理性的读取,所以有各种的不准确,你听一万遍,逻辑上来说,是听到一万次完全不同的播放。&br&&br&乱数下的美。&br&&br&美的跟屎一样。&br&&br&且不说,黑胶实在是太麻烦,每次都得小心翼翼地抬唱头,像玩射飞镖一样选歌,唱片软绵绵,不小心就变形(台湾夏天温度极高),以及最讨厌的,外面纸封套,里面一层薄塑料袋(所谓的保护套)。那玩意儿每次都会叫你烦死,拿唱片收唱片,跟侍候古董一样……。&br&&br&弄破了那保护套,还没处买新的换,委实可笑到爆。&br&&br&说到选歌,遇见像 pink floyd 这种概念唱片,从头到尾不带中断的,叫你选给洒家看看?&br&&br&四、&br&&br&所以,我现在看到谁玩黑胶,都很不屑。&br&想当年叫我们当垃圾扔掉的玩意儿,叫你们捡起来当宝。&br&而且呢,还以为是紳士名流作派。&br&&br&「嗯嗯,我用胆机,加木箱,加钻石头,加重盘,加黄金源线,趋动我温润的黑胶。」&br&&br&跟小白相说黑话一样,编的一套套外人不懂的名词,听个音乐,跟股票名嘴说段子一样。&br&&br&操,真它X无聊。&br&&br&自古以来,玩音乐最顶级者,都是玩的录音盘座。&br&CD 勉强能排上号,卡带不入流,至於黑胶唱片,洗洗睡实在。&br&&br&把黑胶当宝?&br&&br&你们的耳朵,都是木耳。&br&&br&&br&&br&&br&&br&ps:&br&&br&有人骂我装逼,娘,音乐有很多种类,ok?&br&&br&你看那些赞黑胶的,全说是的大阵仗的交响乐。&br&你用黑胶给我赞赞电子乐?赞赞重金属试试?&br&就是摇滚乐,黑胶的表现力之差,也是种对音乐家的性犯罪。&br&&br&我这么左,这么庶民,这么普罗,这么死老百姓的人,也说我装逼?&br&&br&马克斯都不同意。&br&&br&玩黑胶才装逼,ok?&br&&br&-
-一、第一次在台北中环,那时候还是个卖盗版唱片的铺子(后来成了大唱片公司),听到CD这玩意。iron maiden。尿都要出来了。在CD面世前,我们作为乐迷,其实早已经抛弃黑胶了。一般现代的小朋友,把黑胶吹到天上去,他们不知道在CD发明前不短时间,随著 son…
我来歪个楼,我觉得吹黑胶的可以先学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学完之后还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吹,那我无话可说,逃)
我来歪个楼,我觉得吹黑胶的可以先学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学完之后还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吹,那我无话可说,逃)
黑胶和黑胶唱机有着最质感的声音,是音乐烧友的终极之选,其人情味十足的声音,与数码味太重的CD音质相比,就像鲜肉与午餐肉。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胶盘系统入门起点很高,包括财力,精力,修养和音响知识,还有环境。&br&&img src=&///d77c63a7e35ee0e25fce0046b0ebad6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77c63a7e35ee0e25fce0046b0ebad60_r.jpg&&&br&首先,胶盘贵,幸好很多唱片大厂重新开始生产黑胶唱片,不过价格不算便宜~~~而且从理论上讲:听一次,寿命短一次喔(有磨损)!我每次去一位资深的黑胶发烧友家听音乐,都要预约时间和唱片内容。有点麻烦,但很有乐趣。简单地说:不质量过硬的黑胶唱机+质量好厚实的密纹唱片,可以让唱片的使用寿命成倍增加。掌握这两点,听黑胶并不象有些人形容得那么恐怖,什么听一次唱片就坏了,那显然你用的唱机和唱片都有问题。&br&其次,唱头也会磨损,需要定期更换,所以尽量不买焦产的唱机。&br&再者,唱头的调教最要命,我只简单说其一小点,比如说你唱头调不好胶盘就毁了,头也用不多久废了。&br&此外,听黑胶的环境,不能灰尘太大,会有静电问题&br&最后,你需要为唱机搭配合适的唱放与音响&br&&br&当然,如果你讨厌这么多麻烦,请用ELP的激光黑胶唱机吧,不要调教唱头,不磨损唱片,精确寻曲,太简单了耶。不过价格很贵,新机要30000+。最适合长期打算听黑胶、却没工夫学习传统黑胶知识、同时不缺钱的新手。理论上声音和传统黑胶唱机没什么区别,不过这话千万不能和黑胶的老烧友们说,他们会抽你一耳光的。哈哈!&br&&img src=&///9e334e8d399ec624a59cf713d32c8c1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e334e8d399ec624a59cf713d32c8c14_r.jpg&&不够味,但够听,超耐操,象玩CD一样玩黑胶,这就是The ELP LT-Classic。哪天我要是开家黑胶咖啡馆,我绝对会选它,免得开了半年,唱片全听坏了!&br&&br&唱机的选择,说实话,也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说多了也是废话。唱头、唱臂、马达的质量和稳定性都很重要,如果只是听音乐,不打碟(DJ),那么唱机的变速能力,还不是很要紧。&br&简单地说:&br&入门级至少, 否则就是折磨唱片,当然,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摆设,当我没说&br&推荐:都属于无需太多调整即可使用,音质有保证,比较容易买到的优质入门货,但说到发烧,这段你就不用看了,因为这里木有什么可烧的!&br&&br&阿玛尼 LP10 &br&&br&&img src=&///957b136e7d659f8aaa4293a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57b136e7d659f8aaa4293a_r.jpg&&&br&&br&PRO-JECT Debut III&br&&b&&/b&&br&&br&&img src=&///91bed46ed_b.jpg& data-rawwidth=&688&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8& data-original=&///91bed46ed_r.jpg&&&br&Technics SP10 MKII&br&Technics SL-1200&br&&br&&br&松下一代名机,SP10和SL1200,都是Technics的招牌。质量绝对没话说,只可惜,因为零件供应不足,2000年时停产了。配件需要在网上淘。我朋友家的SP10现在还在用。&br&&img src=&///4460800eed470cc1966bd1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460800eed470cc1966bd17_r.jpg&&
黑胶和黑胶唱机有着最质感的声音,是音乐烧友的终极之选,其人情味十足的声音,与数码味太重的CD音质相比,就像鲜肉与午餐肉。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胶盘系统入门起点很高,包括财力,精力,修养和音响知识,还有环境。首先,胶盘贵,幸好很多唱片大厂重新开始…
题主兄明鉴~别听楼上的。&br&&br&能问出这问题的人估计对一般音响知识没啥了解。要是一点都没玩过的话,以下的设备足以测试你自己的兴趣有多深。&br&&br&1:二手80年代日本产先锋廉价唱机,三百元。即插即转。&br&2:淘宝广东某店自攒胆唱放,六百元&br&3:国产品牌有源音箱。八百元。&br&4:唯一需要DIY的部分是唱机需接出一根地线至唱放地端。否则底噪可能会大。&br&&br&理论知识需慢慢研究学习。等到你能看明白楼上的回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需要楼上的回答了。
题主兄明鉴~别听楼上的。能问出这问题的人估计对一般音响知识没啥了解。要是一点都没玩过的话,以下的设备足以测试你自己的兴趣有多深。1:二手80年代日本产先锋廉价唱机,三百元。即插即转。2:淘宝广东某店自攒胆唱放,六百元3:国产品牌有源音箱。八百…
&b&黑胶复辟,其实就是一场华丽丽的消费主义泡沫而已。&/b&&br&&br&消费黑胶不外乎两种人:&br&&br&1,真的黑胶爱好者,唱片收藏家。在这一波黑胶热之前,他们已经玩黑胶很多年,当年大沙头十块一张的时候就已经在玩。当泡沫破灭之后,他们还是会玩。&br&&br&2,装逼犯。丧心病狂的商家,把黑胶包装成所谓慢生活的代表,也不管家里到底有没有黑胶机或者相应的外扩设备。很多人连三十三转、七十八转都没太搞清楚,就说自己很喜欢黑胶,只是因为这些笨重的东西,看起来“很酷”而已。就连业界良心的诚品,也在两年前开始把陈绮贞、五月天的CD进行黑胶化——好吧,我买了五月天黑胶两张了呢。&br&&br&当年,我们为了实现数字化管理,利于保存,传播等等,把黑胶数码化了。而现在却要把数据黑胶化……&br&&br&一切都是消费主义作祟。&br&&br&有第一类的朋友说,这股黑胶热,顶多再少两年,装逼犯们又会找到新的东西替代了。然后他们就得发愁:那几张黑胶到底摆什么地方啊!家里好挤啊!
黑胶复辟,其实就是一场华丽丽的消费主义泡沫而已。消费黑胶不外乎两种人:1,真的黑胶爱好者,唱片收藏家。在这一波黑胶热之前,他们已经玩黑胶很多年,当年大沙头十块一张的时候就已经在玩。当泡沫破灭之后,他们还是会玩。2,装逼犯。丧心病狂的商家,把…
这个问题近两年确实有不少人在议论,虽然我不是音乐产业内部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个有十年金属乐听龄且始终坚持购买正版唱片的乐迷来说,我可以给你谈谈自己的浅薄观点。&br&&br&我认为黑胶唱片这种人类最古老的音乐载体的回潮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br&&br&&b&一、时代及社会原因&/b&&br&人类进入千禧年后,随着全球背景下互联网的大发展,【网络数字音乐共享】以势不可挡的局面极大地冲击了实体唱片行业。国外我不是太清楚,但是国内从当时几家较大的唱片公司联合降低正版CD零售价,纷纷推出封面上贴了个红标签写着【特惠版】的廉价正版CD就可见一斑,之后甚至出现红极一时的唱片公司倒闭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广东的美卡。但是,互联网恰恰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一部分不尊重产权问题的免费主义人群获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人的视野。很多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早期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还有金属/朋克之类的小众音乐类型在互联网上得到宣传和普及,进而在世界各地衍生出很多“相见恨晚”的乐迷群体。同时,伴随着【网购】这个概念从曾经的新鲜词汇变为如今的家常便饭,那些无论是抱着聆听还是收藏态度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购买曾经想都不会想到自己真的能够拥有的黑胶唱片。&br&&br&&b&二、音乐本身的潮流原因&/b&&br&近年来,全球音乐刮起了一阵 old-school 风,尤其是那些源自模拟音源时代的音乐种类。这些音乐本来就诞生在没有CD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它们的载体就是黑胶和磁带,于是在潮流影响下很多人开始尝试购买黑胶唱片。虽然其他音乐类型我不清楚,但至少金属乐(尤其是7、80年代老派金属、地下极端金属)的黑胶风潮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发生着。国外CM、HHR、NWN等当红厂牌的一些经典黑胶出品在国际金属唱片市场上热卖,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虽然从来没有专业黑胶生产线,但是像迷莲唱片、SHR,以及一些硬核朋克厂牌也是在这股潮流影响下,借用海外渠道开始专注黑胶出品的。如果有兴趣可以淘宝关键字【超载 祖先的阴影 LP】就懂了。&br&&br&&b&三、黑胶唱片本身的优点&/b&&br&黑胶唱片有两大优点:第一就是通常制作都很精美、霸气,借用当下的流行语就是所谓的高端洋气上档次;第二就是保存年限最长,一些上世纪2、30年代的黑胶唱片如今还能播放,但是如果换成CD估计读都读不了碟,磁带更是早就消磁了。所以,黑胶唱片极具收藏价值,深受很多音乐发烧友青睐。&br&&br&总之,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复古潮流或是其他。
这个问题近两年确实有不少人在议论,虽然我不是音乐产业内部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个有十年金属乐听龄且始终坚持购买正版唱片的乐迷来说,我可以给你谈谈自己的浅薄观点。我认为黑胶唱片这种人类最古老的音乐载体的回潮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时代及…
感谢邀请。&br&&br&我主要是各种介质的唱片都有一些,所以我用的是那种超级屌丝的全功能唱机,磁带、CD、三转速全尺寸黑胶都能搞定,还带收音机功能和USB接口以及整合扬声器(屌丝吧?),只不过没敢用淘宝上国内小作坊造的那类千元以内的N合1唱机,还是花了一个月薪水从日本买了台TEAC产的牌子货。貌似世界上制造黑胶唱机的正经品牌里,也就TEAC有这种东西(?)。&br&&br&说实话,也没啥特别特殊的体验,并不像一些朋友说的模拟音色怎么怎么滴醇厚或者独到。当然,可能跟我听的音乐类型有很大关系吧,毕竟我至今手头的胶盘99.99%都是七八九十年代的地下音乐唱片,录音质量本来就挺糙蛋的,这些东西无论是在什么介质上都差不多,尤其是黑金属,你买个20块的耳机用手机听128kbps的资源,或者买个2000块的耳机用SONY土豪录音笔听无损,都TM一个德性!扯远了,打住。&br&&br&比较直观的体验就三点:&br&&ol&&li&麻烦:每次把唱盘拿出来都要先用擦拭工具去除静电和灰尘杂质,然后调到合适的转速档位,转起来后把唱针小心翼翼地放到唱盘边缘。当然,很多黑胶发烧友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吧。&br&&/li&&li&杂音:如果你播放声音不大,唱针和唱盘摩擦产生的类似于交流电的杂音就特别明显。当然,很多黑胶发烧友要的也是这个感觉吧。&/li&&li&静心:这个体验倒是真得说道说道。因为我女儿已经开始对我的唱片房感兴趣了,而且能够趁我不在自个儿抬一板凳垫着把我唱片柜里的东西翻得到处都是,有几张盘直接给摔成了块状。所以我现在常年把房门锁着,待她懂事以前我只能一个人在深夜带上耳机静静看着唱盘旋转,这种时候你真的能够把音乐听进去。这可能就是文艺青年所谓的感!觉!嗯嗯~&/li&&/ol&总而言之,不用太迷信这种东西,黑胶的音质众说纷纭,而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真没有CD的层次感清晰。当然,很多黑胶发烧友要的还是这个感觉吧。好几年前,有一句圈内话叫:听黑胶的孩纸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我想说,其实我们就是恋物癖。
感谢邀请。我主要是各种介质的唱片都有一些,所以我用的是那种超级屌丝的全功能唱机,磁带、CD、三转速全尺寸黑胶都能搞定,还带收音机功能和USB接口以及整合扬声器(屌丝吧?),只不过没敢用淘宝上国内小作坊造的那类千元以内的N合1唱机,还是花了一个月…
20分钟左右A面结束,不得不去翻成B面,觉得自己也是这场专辑的一部分呢。
20分钟左右A面结束,不得不去翻成B面,觉得自己也是这场专辑的一部分呢。
有好几种方法,说几个自己这么多年的有用的经验吧,&br&&br&家里碟子多的话(超过500张)直接上洗碟机,根据经济条件有几档可以选择,2000元以内选国产的早期山寨vpi16那种(黑色正方体外观)或者是amari品牌(银色长方体外观),两种的原理都是一样,洗完后用真空泵吸干,建议选后者,噪音稍小,有售后。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买一个那种电子元件厂里常用到的去静电风扇(某宝上很多种,两三百的就行了,不用买音响专用的,原理一样,音响专用的贵三四倍),洗的时侯对着碟面吹,因为这个过程是会有静电产生的,这个步骤非常必要。播放的时候不用吹了,会对唱臂的运行有不良影响。洗碟水用不用见仁见智,我用稀释的婴儿奶瓶洗涤剂也不错,有钱当然上专业洗碟水最好。&br&加起来成本不到2500。如果洗碟机上预算更多一点的话推介直接上vpi17.5,有几个好处,更大的真空泵吸力,有放置洗碟水的水槽,对家里碟子多(超过3000张并且在不断增长)的同志强力推荐,使用很方便,质量也有保证,但是价格上去了,接近一万了。(本人现在正在使用的组合,很满意)&br&&br&另外一种经济的洗碟机组合就是工业用的超声波清洗机加去静电风扇组合,超声波清洗机不用买大功率的,但是尺寸一定得够大,清洗槽能放下半张唱片。(1000元左右的就可以了,牌子无所谓,只要尺寸合适就可以了)为什么不用大功率?因为会伤唱片,大功率的超声波能把你用硬刷子使劲刷都刷不掉的首饰,眼镜,手表上的污渍都洗净。我一般都是用最小功率,时间长一点。然后放在架子上用去静电风扇吹干。肯定会有朋友问,这样不会把唱片中心部分污染了吗?下面是我的最屌丝的唱片夹的制作方法,买个能穿过唱片中心圆孔的螺杆,和相应的螺帽,螺帽的外围尺寸要比普通cd.dvd碟片的中心孔大,然后再在某宝上买尺寸刚好比唱片中心贴纸部分稍大一点点的硅胶密封垫圈,先用螺杆穿过唱片中心,再把硅胶密封垫圈放在唱片上,要完全把唱片中心贴纸完全封在里面,再用作废的光碟片压在上面,最后把螺帽上紧,就ok了,这样下来的唱片夹成本不到三十元,还可以一次多碟的洗,当然也有音响专用的洗碟夹,350一个。这个组合的优点就是洗净能力强,成本也低。缺点就是洗碟过程复杂,耗时,碟片的晾干过程也耗时。现在我只在碰到污渍比较顽固的碟片才用这种方法。超声波清洗机加上屌丝洗碟夹也就一千左右的成本,对于家里碟片不多的朋友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现在amari品牌好像出了超声波清洗机和真空泵吸干一体的机子,价格接近一万,(其实也是山寨德国的某一品牌,价格是原品牌的三分之一)高大上的朋友可以试试。&br&&br&再来就是最高端的洗碟机了,keith monk还有loricraft,还有德国的hann这三个牌子的洗碟机是用棉线走线的方式清洗每一处唱片凹槽,其实就是一头用棉线代替了唱针把唱片走一遍,另一头用又针眼大小开口的真空吸管把清洗过的凹槽再吸干净。这无疑是最好的清洗唱片放大了,就是成本太高了,loricraft的入门级要一万五,另外两个牌子的入门机器都要两万多,棉线和洗碟水也都是消耗品,这么高端的产品,身为屌丝男的我真的没用过,只是yy过很多次而已,使用经验真的无法提供了。&br&&br&最后是真正纯屌丝的几种洗碟办法了,用屌丝洗碟夹放在水盆里洗吧,成本三十元不到,如果能省下三百块零用钱买个去静电风扇来吹干,那将事半功倍。或者还可以在文具店或者是某宝买那种大号的防静电的毛笔,大概成本五六十,若是有去静电风扇也将大大提升效果。&br&&br&最后说一下为什么不推荐那种常见的去静电扫,首先成本不低,一个也得百来块,二是毛还没有毛笔的细,就是因为它毛粗,为了不伤害唱片,你只能在唱片在唱盘上转动时和凹槽垂直的去扫,扫完之后总是会留下细细的一条线状的细尘,这种灰尘反而对唱片播放的影响更大,这个最讨厌了,你要是用唱片扫往外扫则肯定会伤唱片。所以真心不推荐这种清洁唱片的方法&br&&br&以上的种种(出了最高大上那种)都是实战经验,希望对各位黑胶唱片爱好者能有小小帮助,
有好几种方法,说几个自己这么多年的有用的经验吧,家里碟子多的话(超过500张)直接上洗碟机,根据经济条件有几档可以选择,2000元以内选国产的早期山寨vpi16那种(黑色正方体外观)或者是amari品牌(银色长方体外观),两种的原理都是一样,洗完后用真空…
我媳妇也收黑胶,因为买碟认识的,在搬进新房的时候,她自己收的黑胶大概也有6000张,CD另算,不敢说为什么,但可以告诉你女生收黑胶的几点不方便:1. 买黑胶是体力活,挑碟一样可以累的半死;2. 搬家和整理,连男人都得少半条命;3. 网上买除外,实体中如果想买价格合适的,一定会去仓库,女生一个人根本不方便,都是找人陪着;4. 女生有比男生花钱更多的地方,一个再喜欢黑胶的女生,也会光鲜出门,日常开销就不小了。当然我认识收黑胶的女生也占了20%,并没说的那么少
我媳妇也收黑胶,因为买碟认识的,在搬进新房的时候,她自己收的黑胶大概也有6000张,CD另算,不敢说为什么,但可以告诉你女生收黑胶的几点不方便:1. 买黑胶是体力活,挑碟一样可以累的半死;2. 搬家和整理,连男人都得少半条命;3. 网上买除外,实体中如…
黑胶初高级入门,如何玩好唱盘示范(转载)&br&我们以BRINGMANN高级入门级黑胶唱盘为例,为各位朋友展示黑胶唱盘的安装和唱臂的基本调校过程,“黑胶大师”骆先生亲自示范。&br&  在调校之前先介绍一下BRINGMANN的唱头。这只唱头融合了两家公司的顶级技术、三家公司的精工制作,唱头是EMT的产品,唱针针尖是范登豪的,而后期由BRINGMANN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改良,BRINGMANN专门打造铝合金基壳来安置这支EMT唱头,并且铝合金基壳经过周密的计算,使唱头的重量和BRINGMANN的唱臂能够很好的匹配;另外这只唱头是BRINGMANN的旗舰级唱头,型号是EMT-Ti。&br&&img src=&///04d62d91785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2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04d62d91785_r.jpg&&我们用原厂调校工具&br&  BRINGMANN这支唱臂的型号叫做10.5,是有一定含义的,表示这支唱臂的有效循迹范围为10寸半。&br&  对于唱头的安装和调校,骆先生表示在此之前,一定要保证唱臂的位置是正确的,安装唱头的时候心要定,思想上没有太多杂念。另外原厂调校工具是为自家唱盘而做,跟一般的调校工具对比起来更精确,因此经过基础调校后,再使用原厂的工具来调校更容易达到厂方的要求。玩黑胶,首先跟对的师傅,一定要是厂家。&br&&br&  02 安装唱头&br&  唱头的安装没什么特别的技巧,这一步只是把唱头固定在唱臂上,为下面调整唱头的位置做准备。&br&&img src=&///fbf52fb0ae57_b.jpg& data-rawwidth=&1465&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5& data-original=&///fbf52fb0ae57_r.jpg&&03唱臂的基本水平调校&br&  首先用目测观察唱臂是否水平,然后根据情况调节唱陀前后位置,使唱臂基本达到水平的位置,这点有点像我们用秤称东西的过程,当然我们有必要给唱头施加一点点压力,这样才方便我们下一步调整唱头位置的工作。&br&&img src=&///4df1b379e03efe8b064bd3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4df1b379e03efe8b064bd3_r.jpg&&&br& 04 调整唱头位置,使唱针到达要求的位置&br&  我们必须确保唱针能到达调校工具上的这个点位,这是一个操作难度比较高的步骤,但其难度还比不上后期的调声,这一步完全是手和眼的配合,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步骤,唱头的位置越准确,声音的还原也就越好,如果位置偏离较严重,那么播放音乐的时候就会出现类似毛刺或者破音的情况。&br&  要注意的是,在调整唱头位置的时候,唱头下压的重量必须有讲究,太轻了不利于唱针到达要求的位置,太重了有损坏唱针的风险,因为唱针是很脆弱的。&br&&img src=&///daaab6f327b0e6bc94f2c8e_b.jpg& data-rawwidth=&1181&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1& data-original=&///daaab6f327b0e6bc94f2c8e_r.jpg&&&img src=&///6e5a7e1bd40974dacaac2_b.jpg& data-rawwidth=&2127& data-rawheight=&8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7& data-original=&///6e5a7e1bd40974dacaac2_r.jpg&&&br&&img src=&///7a74a96d7fe3b03bfd59f0bcba482307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1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7a74a96d7fe3b03bfd59f0bcba482307_r.jpg&&  06 偏压调整&br&  为什么要调偏压呢?因为唱针有个内倾角,当唱片上的纹路带动唱针往内走的时候就有一个偏向轴心的压力,同时也使得唱臂有一种偏向轴心的压力,偏压调整可以纠正这种压力,减小唱针的偏移,最终使唱针在唱片纹路凹槽里面两边的压力平衡,这就是反偏压。&br&  图中这个调节螺丝就是用来调节偏压的&br&&img src=&///321adcae1f47_b.jpg& data-rawwidth=&1181&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1& data-original=&///321adcae1f47_r.jpg&&07 唱头和唱臂的进一步调校&br&  因为单靠目测观察,我们没法准确地把唱臂调节到完全水平,所以必须借助更细致的刻度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同时可以用它来调整唱头的位置。&br&  这是一件材质为有机玻璃的刻度工具,用来检测和调校唱臂的水平及(VTA角度)和唱头(方位角)角度。&br&&img src=&///6ff719cab4_b.jpg& data-rawwidth=&1181&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1& data-original=&///6ff719cab4_r.jpg&&&img src=&///3bde4da9e998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3bde4da9e998_r.jpg&&&img src=&///cb0e51c2c422ba58eafdd3_b.jpg& data-rawwidth=&1525& data-rawheight=&1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5& data-original=&///cb0e51c2c422ba58eafdd3_r.jpg&&小结&br&&br&  以上就是整个黑胶唱盘的调校过程,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可以开声了,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耗时而又费神的工作,但这是靓声的基础,只要调校得越细致,就越容易获得好声,当然后续的调音可能会更漫长,也许这正是黑胶的魅力所在。&br&  期待与各位朋友分享下次开声的那一刻!&br&  达声音响试听地址:广州越秀区大沙头三马路海印广场首层A071-A072
&br&  预约试听qq联系:&br&  预约电话:020-
黑胶初高级入门,如何玩好唱盘示范(转载)我们以BRINGMANN高级入门级黑胶唱盘为例,为各位朋友展示黑胶唱盘的安装和唱臂的基本调校过程,“黑胶大师”骆先生亲自示范。 在调校之前先介绍一下BRINGMANN的唱头。这只唱头融合了两家公司的顶级技术、三家公司的…
谢邀!黑胶唱片似乎更亲切,更有质感,更有现场感。但是我觉得都不如现场原声方式。任何唱片,数字音乐都是权宜之计。音乐活动应该是一场仪式,演奏者听者共同参与完成的现场的仪式。&br&唱片,网络固然方便了听音乐,但剥夺了音乐的核心意义,变得徒有音响形式,听者追求也变了味道,越来越偏向音响本身,掩盖了音乐,遮蔽了音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仪式构成的存在。国歌大部分都是放音响啦,委内瑞拉演奏了一次还错误百出。&br&参加了一次宗教婚礼,主持在现场唱歌,令婚礼感觉完全不同于放唱片,众人的参与感也瞬间增强。
谢邀!黑胶唱片似乎更亲切,更有质感,更有现场感。但是我觉得都不如现场原声方式。任何唱片,数字音乐都是权宜之计。音乐活动应该是一场仪式,演奏者听者共同参与完成的现场的仪式。唱片,网络固然方便了听音乐,但剥夺了音乐的核心意义,变得徒有音响形式…
&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摘抄一篇文章来回答黑胶唱片的发声原理
-----------------------------
一张从录音到发行其过程十分复杂,从实用出发我们还是直接从唱片的刻纹开始,通过对刻纹到压片工艺过程的了解,为我们日后唱盘系统的有序调校建立基础。
唱片的母版是通过用尖刀刻纹的方法记录声音的,这是典型的机械式录音。早年唱片的母版在刻录制作时,音乐家们对着大喇叭筒使劲的演奏或歌唱,使声音送入筒内,传到筒底的振膜,被声能震动的金属膜驱动刻纹刀,随着声波振幅的快慢强弱变化在旋转着的蜡盘便上刻划出弯弯曲曲的纹槽,这个把声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人们把它叫做灌唱盘。声音信号被记录到蜡盘上之后,还要经过真空镀膜和电铸等工艺才能制成金属模母版。其后就可以用它压制出唱片。这样的产品是唱片工艺最原始的阶段。
自从出现电子管放大器,唱片的生产逐渐实现了电气化,刻纹刀的驱动也由原始的机械式改为电动式(动圈式)的结构,音乐家们的演奏和歌唱通过高保真传声器(话筒)将声能转变成音频电流经过电子管的放大再去驱动刻纹刀。可以雕出精密纹槽的胶片很快就取代了昔日的蜡盘,从而使唱片的音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时灌录唱盘是一个由声能转为电能再转为机械能的转换过程。
磁性录音技术的诞生,改变了唱片刻膜工艺的流程。先用磁带将声源录下,然后通过磁带放音再进行刻纹,这种刻膜工艺流程有利于音乐内容的编辑和节目源的保存。受磁带本身品质的限制,唱片声音品质有所折扣,唱片实际上成了磁带的复制品。随着磁性录音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提高,唱片声音品质是水涨船高。
进入80年代,现代化唱片刻纹设备在技术上已经相当先进的。频率特性、信噪比、失真度、动态范围和静噪等主要技术指标都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为使唱片的这些优势能充分发挥,一些发烧唱片制造商重新回到直刻唱片的研发和生产上来。直刻唱片都有文字标示,如DIRECT TO DISC,DIRECT DISC RECORDING,还有DIRECT METAL MASTERING(缩写为DMM,见图- 它是TELDEC直刻唱片的专用标志)。无论怎样组词,它们的含义都一样,即“直接刻纹唱片”简称“直刻唱片”。直刻唱片的工艺流程是由声能转为电能再转为机械能的转换过程。它没有通过磁带录音、混音、放音再进行刻纹的程序。转换过程最直接、最简单,声音品质也最好。由于没有母带,所压制的唱片数量很有限,因此唱片上注有LIMITED EDITION&有限发行&的字样(有限发行不是人为的,直刻母版压片数量是有限的,母版一旦报废那就绝版了),也有直接标示COLLECTORS EDITION&收藏版&。最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SHEFFIELD LAB(舍菲尔德实验室,俗称喇叭花公司)以及英国DECCA与德国TELEFUNKEN组合成立的TELDEC公司,他们都是直刻唱片的推崇者。直刻唱片的声音品质固然很好,但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一般唱片公司不敢轻易染指,因此真正具备直刻工艺水平的唱片厂家屈指可数,喇叭花唱片公司是直刻唱片的典型代表,他家所录唱片并不多,但张张皆为极品,很多唱片都已绝版,今天再想收藏,相当难。TELDEC公司发行唱片中有不少是用DMM直刻方式制作,音质相当不俗。多多收藏这样高保真度的名牌唱片,没错。
唱片压制工艺有两种:一是压纹法,将已压制定形的塑料薄片加温软化,送入模板下施压定型。此压制工艺大多用于薄膜唱片的生产,薄膜唱片的确非常薄,片厚仅在0.15-0.5毫米。因片基薄而软,记录讯号品质不高,多用于语音和一些要求不高的使用,价格很便宜。在高保真时代的今天薄膜唱片早已消声若迹。第二是塑纹法,把已热熔的乙烯基注于母模腔内再施加压力定型,这是密纹唱片压制标准工艺。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压制唱片工艺很复杂,这已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一步,了解一下唱片的唱纹。唱纹又叫音槽或声槽,声槽是构成唱片的最小单位 ,声频信号就记录在这个最小单位上。再看看刻录唱片母版的过程:随着转盘的旋转,被加热到特定温度的刻纹刀在线圈信号电流的驱动下在母版胶片的表面产生振动、开始雕削胶膜(即刻纹),纵向刻纹是初期的雕削制式,横向刻纹是录音唯一的雕削制式。由于刻纹刀的尖端近似三角形,因此无论纵向或横向制式,刻出的声槽都是宽窄不匀的。声槽横截面呈V字形,为避免串音,相邻两槽的间距不能太窄。唱片表面Y每厘米长度内所刻录的声槽数目称之为声槽密度。78转时代,由于唱针的材料和加工水平都很低,针尖相对较粗,唱片刻纹精度也不高,声槽V字口较宽,声槽密度很低,故称之为粗纹唱片(Coarsegroove record),78转唱片因噪声大、失真大,放唱时间短等缺点早已退出市场。声槽横截面V字的夹角叫‘包含角’,通常为90°。槽的宽度与深度不仅取决于刻录时的入刀深浅,也跟声音信号的变化有关。33又3分之1的和45转唱片的声槽密度高,最窄的声槽宽度仅1/20毫米,相对78转的粗纹我们称33又3分之1的和45转唱片为密纹唱片(Microgreove record),它噪声小,失真度低,记录时间长,额定针压也低,放唱损耗小。
立体声取代是录音和音响史最伟大的变革,是真正意义上HI-FI的开始。立体声唱片是在一个声槽里同时记录两个声道的信号,左声道的信号刻录在声槽的内侧壁上,右声道则刻于外侧壁上。每个声道的刻录方向皆垂直于各自的壁面,并与刻纹刀的中心线保持45°的关系,这就是45°/45°制式称呼的由来。
  刻录声槽颇似耕田犁地,不同的是耕田是犁动地不动,刻录声槽则相反,按原理来看,它们就没有区别了。刻纹刀杆与转盘水平表面并非90度角,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该夹角称为垂直刻录角。界定的方法是:在刀杆活动和刀尖之间作出一条连线,这个角究竟多大为宜,直到70年代后期国际上才明文规定以20±5°为标准。由于立体声唱片的声槽里纵向信息含量远远大于横向信息,因而准确设定垂直刻录角对降低失真、保证音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唱片声槽是一条阿基米德螺旋线,由外到内有四个部分组成,其顺序为:导入槽、声槽、过度槽、导出槽和终止槽。导入槽的螺距相对声槽要宽的多,导入槽的时间长短各唱片厂家设计差异不小。最短的只有几秒多,您放下唱臂来不及坐下已经开始放唱,听这些唱片时,您必须跑步到座位上;而最长的导入槽有10至15秒,放唱后您能十分从容地回到座位上,喝上一口咖啡,定一定神,这是非常科学和人性化的设计。唱针由导入槽引入声槽,乐段之间有若干秒的无声的过度槽,过度槽螺距也较宽,用肉眼可以分辩。声槽的末端与螺距较宽导出槽相接,乐曲结束后唱针由导出槽引至终止槽。终止槽是一个闭环设计,它可以让唱针停留原地,防止唱臂继续向内滑移而损伤宝贵唱针。制作不佳终止槽‘喀哒喀哒’声令人心烦,而设计良好的终止槽非常安静。
&/code&&/pre&&/div&
摘抄一篇文章来回答黑胶唱片的发声原理
-----------------------------
一张从录音到发行其过程十分复杂,从实用出发我们还是直接从唱片的刻纹开始,通过对刻纹到压片工艺过程的了解,为我们日后唱盘系统的有序调校建立基础…
还有要注意的是:&br&古典乐一定要用火电,因为火电历史悠久,有加成作用;&br&&br&而爵士要用太阳能电,谁叫黑人最喜欢太阳~~~&br&&br&摇滚一定要用核电,要不然是不够猛的。
还有要注意的是:古典乐一定要用火电,因为火电历史悠久,有加成作用;而爵士要用太阳能电,谁叫黑人最喜欢太阳~~~摇滚一定要用核电,要不然是不够猛的。
谢邀,不知题主对音响系统的了解程度,所以从头简单说说。&br&&br&一个完整的黑胶唱片系统所包含的部件按照先后顺序有:&br&唱机-前级放大器(唱放)-后级放大器(功放)-音箱(或耳机)&br&&br&唱机本身输出的信号是极弱的,题主提到的MM放大器所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个信号放大到和我们平常使用的音响信号一样的电平上(Line level/线路电平),同时还对信号做特有的RIAA滤波处理。&br&&br&线路电平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放大才能有足够的电压推动音箱发出声音,这时就需要后级放大器,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功放”。&br&&br&根据需求的不同,这四个部件并不总是分离的,市场上可以买到很多组合产品,例如带唱放的唱机、唱放功放整合的接收器、以及带后级放大的音箱。&br&&br&回到题主的具体问题上。如果你的MM放大器只是前级放大的话(大多数时候是这种情况),那你还需要一台后级放大器以及一对音箱。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的方案就是买一对带后级放大器的主动音箱,也就是常说的“有源音箱”。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唱放的的输出是非平衡的RCA接口,所以选择有源音箱时应首先考虑有RCA输入的型号(市面上大部分有源音箱都有,留意一下即可)。
谢邀,不知题主对音响系统的了解程度,所以从头简单说说。一个完整的黑胶唱片系统所包含的部件按照先后顺序有:唱机-前级放大器(唱放)-后级放大器(功放)-音箱(或耳机)唱机本身输出的信号是极弱的,题主提到的MM放大器所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个信号放大到…
比较好的牌子:
Audio-Technica, Pioneer, Dual, JVC, Kenwood, Denon. 70-80年间制造的日本牌子的唱片机质量好的出奇,而且价格还好...&br&千万不要买Ion, Crosley, Numark 这些牌子的,不过玩具而已。&br&而且一般而言还是别买带usb的。
比较好的牌子:
Audio-Technica, Pioneer, Dual, JVC, Kenwood, Denon. 70-80年间制造的日本牌子的唱片机质量好的出奇,而且价格还好...千万不要买Ion, Crosley, Numark 这些牌子的,不过玩具而已。而且一般而言还是别买带usb的。
有一种叫瓷砖修边线的东东,题主看下链接,我帮你找好了,用PVC材料的修边线是最适合放黑胶唱片的 &a href=&/item.htm?spm=a312a..0jT5Id&id=&_lang=zh_CN:TB-GBK&thwarea=hw&toSite=ma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祝建材 修 面 瓷PVC角 鑫美格收口YS11-淘&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你可以问下卖家有没有黑色或白色的,我觉得这两种颜色的最适合,长度根据你的需要定,把修边线钉在墙上,唱片架上去就可以了,大概效果嘛,看下图&br&&img src=&///65c90fc3fdb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5c90fc3fdbf_r.jpg&&&img src=&///ac061e83f7033faa8a4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c061e83f7033faa8a42_r.jpg&&
有一种叫瓷砖修边线的东东,题主看下链接,我帮你找好了,用PVC材料的修边线是最适合放黑胶唱片的 你可以问下卖家有没有黑色或白色的,我觉得这两种颜色的最适合,长度根据你的需要定,把修边线钉在墙上,唱片架上…
在北京探索了近2年,有这么几家店可供选择:&br&&ul&&li&【fRUITYSHOP】地址:东城区东四头条十七号&br&&/li&&/ul&
这家店的前身就是其他答友提到的东四钱粮胡同StrangeFruit in 33,从前就在圈儿内颇有名气,时至今日还十分怀念钱粮胡同那15平米左右秘密仓库般的小店,狭窄的空间里塞满了唱片,尘土飞扬的淘碟不亦乐乎。现在换了个大些的空间,风格依旧地下,除了主营业务黑胶唱片,也开始经营起了酒水和周边生意。&br&
这家店是我最推荐的,因为它基本符合我对一个黑胶唱片店的所有畅想——它应该是有个性的,是廉价的,是多种音乐风格共存的,是不断有新货的,是能给人带来惊喜的,是私密的,是能让人沉浸的。店里大量的唱片几乎涵盖所有音乐风格,经典爵士、电子、民谣、摇滚、迷幻、HipHop、Jpop等等都能淘到好东西甚至是大尖货(尤其是爵士),且价格相对亲民。难能可贵的是,店内有很多小厂牌的独立音乐,十分值得玩味。可惜的是我喜欢的古典很少。老板貌似有两人,一大哥是音乐大牛,一小哥是骨灰级复古文艺青年。大哥脾气好,不但能给推荐唱片,结账时还能给优惠;小哥比较diao,一般不大给折扣。价格上,一般爵士、摇滚等尖货100-200,一般的专辑40-80,单曲20,独立音乐由于是新碟都略贵,100-150。比较划算的,曾淘出过100元的&Led Zeppelin&,100元的David Bowie &Hero&, 30元的Nujabes &the Law&, 50元的DG卡拉扬洛可可变奏,以及大量廉价不知名的好听唱片。除此之外,最最赞的地方,是店内提供自助试听的设备,而且整个淘碟试音的过程没人来干涉你,给人感觉很放松,即便不懂行也能选出喜欢的唱片。因此,我时不时的去泡一下午,在角落里戴着耳机,沉浸在老唱片的氛围里。&br&&br&
结论:追求音乐乐趣的,一定要来这家店(前提不是冲着古典来的)。&br&&img src=&///69dbe11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9dbe11a_r.jpg&&&img src=&///6abc31fff474aca2ac52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abc31fff474aca2ac524_r.jpg&&&br&&br&&ul&&li&【赋格】地址:和平东桥南,煤炭大厦东侧绿地&br&&/li&&/ul&
这家店的老板似乎跟fRUITYSHOP的店主们有渊源,因经营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踏进店里的一瞬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该店非常有‘逼格’,装修的高大上很有情调,走进店里觉得整个人都变得文艺了许多。一楼是酒吧(主打各类威士忌),常年播放肖邦的钢琴曲,二楼是黑胶,还卖唱机。此外老板还热爱胶片摄影,店内设有暗房,可出租。&br&
店内黑胶主营的是古典,其次是爵士,辅以各类常见风格。淘碟时如果老板在店里,会主动热情的来讲解和推荐。古典唱片很多,档次区分也比较开,从80的普通唱片到上千的尖货都有。尖货以弦乐为主,如各种版本的巴赫大无、巴赫小无,贝多芬大提琴奏鸣,也有平均律,但明显巴洛克时期偏多。店主似乎偏爱富特文格勒,因此富的唱片又有相当的比例,总而言之就是唱片明显表露了店主自身喜好。店内只有一套比较高级的试音设备,曾经允许客人自己操作,但现在必须工作人员操作了,这点让人感觉比较拘束。唱片价格不算便宜,普通唱片100左右,但在ebay上是白菜价;上千的尖货,在ebay上三五百也能搞定。我运气好,曾20美刀在ebay上收了一套比斯玛的巴赫大无,同样的唱片店里卖1000左右。对了,老板是不讲价的,一切按规矩办事。&br&
去过两次之后,我发觉店里好东西也并不多,如没有古典玩家喜闻乐见的RCA living stereo系列,DECCA FFRR FFSS系列,COLUMBIA的SAX等等,就连DG的大禾花都少。我琢磨着要么就是老板私藏了,要么就真的是搞了一堆破烂来糊弄入门新手。另外,店里规矩也越来越多,所以后来我除了带朋友装逼就很少去了。虽然去的少,我还是很喜欢这家店,因为一来我淘碟的时候朋友可以喝酒聊天,二来不得不说店里装修的很赞,很有爱。&br&
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赋格跟fRUITYSHOP简直是完全背道而驰:一个高大上小资情调,一个独立地下风格;一个重点做古典,一个除了古典什么都做;一个可以坐着沙发听高级音响试音,一个坐小马扎听低端设备试音;一个老板热情,一个各种不管;一个廉价的基本都是入门货,一个经常淘到廉价尖货..&br&&br&
所以结论是:喜欢高逼格尤其还喜欢喝点小酒的可去;另外如果想在实体店买平价古典,基本也就只能这家了。&br&&img src=&///8e0a31cfd2f42dc1b50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e0a31cfd2f42dc1b504_r.jpg&&&img src=&///17a5dd39170bd5fba72d1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7a5dd39170bd5fba72d1bf_r.jpg&&&br&&ul&&li&【莱蒎黑胶】地址: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西街&br&&/li&&/ul&
这家店是我在北京发现的第一家黑胶店。店内Logo设计借用了DG的黄标,一看就知道老板是个古典控,可事实是DG在黑胶古典玩家心目中又不是那么重要。没见过老板,据说经常去德国出差,所以能带回来些唱片。这家店店面很大,装修有着798式的文艺范儿,店内布置的井井有条,三四个伙计打理着。唱片也是以古典居多,但流行、摇滚、影视原声、中国老唱片的数量也不少。这家店的古典有些干货,不过价格不菲,基本都是200-500;新黑胶很多,从史塔克巴赫大无到贾老爷再到权利的游戏第三季原声,可谓品种丰富,基本都在300以上。可是,大家都知道,既然玩黑胶就收早年的二手,再版的新黑胶既无收藏价值又贵。不过这家店确实有点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东西,比如早年的国产彩胶,比如80年代流行歌曲,但是价格太坑爹了。上次我去,反而在30元的打折区淘到了几张不错的东西。&br&
东西贵是有原因的。他们家服务确实很好,上次我翻出来6张30元特价唱片要试听,店员小伙就孜孜不倦的放了6*2=12次,我收了5张,小伙又用洗碟机一张张给我洗干净了。我心想,这150块也不好赚啊!&br&&br&
结论:不差钱的到这来买好了。差钱的走过路过可以进去逛逛,有看中的唱片就上某宝或孔夫子或ebay找找,大家懂的。&br&&img src=&///fd976d0c5e1a83c855aedb38f5e7d407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fd976d0c5e1a83c855aedb38f5e7d407_r.jpg&&&img src=&///f6de6df852e53b3e5a90af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6de6df852e53b3e5a90af0_r.jpg&&&br&&br&其它一些非主营黑胶的小店就不介绍了。比如东四南大街近地铁站处有一家好像叫‘Music’的音像店,有几小箱黑胶。
在北京探索了近2年,有这么几家店可供选择:【fRUITYSHOP】地址:东城区东四头条十七号 这家店的前身就是其他答友提到的东四钱粮胡同StrangeFruit in 33,从前就在圈儿内颇有名气,时至今日还十分怀念钱粮胡同那15平米左右秘密仓库般的小店,狭窄的空间里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胶唱片怎么播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