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事作文用倒叙手法写的作文的方式l5o字

查看: 970|回复: 3
军转考试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阅读权限58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 o# `3 C& T6 C; r, R6 H
(一)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5 s5 |- j5 Z- ?: b7 l( u# ?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3 @5 f) v% j# m" v, d( L+ G
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 J6 @# X4 p9 S4 r
(二)材料的类型:&&b" t9 {- U+ S+ ^( O5 r! E
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
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l) |/ i" Z& t. i2 w
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 n$ y2 W2 F' k
(三)材料作文的形式:; _* \3 `- p- |6 Y
(1)文字材料。有的是单给材料,即专为写作而设计的材料;有的是试卷阅读语段。近几年不少省市都要求在完成阅读能力的测试之后,用同一材料构思作文。$ G% Z) c1 u9 S& w5 z- D
(2)漫画材料,即看图写文。# D3 S+ h( Z: j2 C+ X% r
(3)此外,材料作文还有扩写、续写、改写、缩写、读后感等。$ v9 V8 o( O! T; D' q$ i/ H
二、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8 q. q6 ]3 `& D8 G1 G0 {5 F( Q
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
而话题作文相反,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5 a9 S1 t% m- f+ t4 {1 ^2 f
  2、处理材料的方式不同
写材料作文时,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面对这些材料,考生必须有“求同”意识,要认真分析、提炼,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2 b&&`7 \/ @&&~&&w* l& q# W4 D
话题作文要求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K8 e! H6 e# y- h* t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 L- k8 F/ D% ?9 m8 _+ O# H% P8 Q
(一)什么是审题?# u3 L& r5 W8 M! A' H6 T$ W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样审题?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6 y" T# y( F* ^1 _
A、要有商品意识1 T- ^6 u* e% |4 z* J
B、要不知足
C、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I/ d) e. V5 O* ]7 c$ }8 G3 S; O
D、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D; G- N7 J$ D+ N* E+ S& r
    例2: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l- r, W( K/ n8 f0 j% V
(三)审题误区:1 L5 e&&T& E) J. p9 P3 N) H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6 x6 Y* s- l* C5 J& h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7 j# b( c' K/ I2 y1 e8 q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3 K6 y7 t) ^, c7 L" o5 K- y' n# b
 四、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
应重点念好“三字经”:
1、读。: E2 Q3 K" j5 x# i: B# t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地、全面地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 M% Y3 q1 {/ I1 ~8 ~! }' d" H0 h
粗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这是拟题立意关键性的一环,可运用如下方法:: L0 V& L- H# F! y4 q
①根据中心拟题立意。0 [" S# B3 N( T- K2 u6 R
主要用于意义明显、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例3: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 e$ b. b( b: c4 i5 z+ ~
②根据条件拟题立意。% R2 o# `' e6 c! N! j
例4:“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结合你周围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
③发挥想象拟题立意。9 f" h- [9 X, N- Y5 B9 P1 w
如续写的材料,想象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f1 s3 j9 u9 H! |
例5: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把村民叫来,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把它扩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以简短的议论结尾,题目自拟。4 {. d" G" k( a: Q1 @/ C% q7 m
这种题型,发挥想象尤为重要,想象能使文章更生动,中心更突出。
 4 }3 A! e) Q& M3 i/ F# ?
④提炼观点拟题立意。/ W9 i, L$ ]+ N
例6: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四五个月不分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此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4 ]! \& r1 y1 R5 P&&Q
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只能选用一个,否则中心就变得杂乱了。
  3、防。
    就是防失误。要防止如下六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以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②改写后的记叙文与原文意相去甚远,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3 j5 @& Y1 R* e' e( z0 x4 \
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T3 r6 Z1 J- Z4 A
④因重视材料而漠视了文题中的关键词,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表达的中心;&&}; y/ B9 @0 E
⑤观点提炼不准确,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V' ]% O7 M% v( E&&E4 K
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
五、怎样确立文体?
第一:要看你提炼的观点适宜用什么文体
第二:要看自己善于写什么样的文体
第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
第四: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
注意:无论哪种文体,格调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活力;切不可消! z: ^&&P* w9 E8 F, F
极低沉,阴暗晦涩。) v2 t( X8 ?! i$ [+ {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W+ o8 G* E( r% d& z
★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
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再围绕观点来阐述。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l6 G& j7 ^4 d2 a: V
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u. F* b1 Z" g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
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论……”等。5 A1 i& G3 n0 D5 h+ E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b- w, l) E3 \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 y7 X- O5 U6 s' l# S; c7 T
随堂练习:
练习一:$ q: h6 d7 s( v1 v0 L/ Q
    材料:: C5 u! ?( y. A9 ~; H
    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 “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 ,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9 b+ g5 ?, U) v# b
要求:/ b# K' }0 k: U4 T: m: d* v1 L/ u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可编述故事,可发表见解,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练习二:0 U1 s5 ~* q8 a9 O- v. j. I" m$ b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M2 t8 z. X4 z5 l: W& x. b
上面这则寓言便是“滥竽充数”。后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其实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只是如此。想想看,南郭处士为什么要充数呢?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他能充数而不被发现呢?……$ F/ P) H) o&&o8 \
A、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B、将上面寓言扩写成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C、发挥想象,续写“滥竽充数”,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要写出新意。, w6 }' r- o, p& P
    以上三题请任选其一。
 0 n8 C1 P% U: o1 i
    练习三:7 [6 I2 l) b* g6 K. g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某世家之子很善于写文章,初赴童试,某父以为必首选无疑。及发榜,竟名落孙山。经查卷,见其用墨如淡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责问孩子,方知因考场中没有书童磨墨,自己又不会磨,只用砚内残墨,所以字越写越淡,后来就看不见了。& v&&h5 X2 q) q' w( i
要求:①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描写这位世家子弟的父亲查卷后的心理活动。0 v& B! @1 b! o& I7 e1 @' J
②以这则故事为话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3 N& c" A0 n6 O7 C( J% |9 _
 9 P. M3 G8 q5 ^
【模拟试题】1 `% M7 f) I! v" t5 R5 {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3年春节晚会上,小品《足疗》、歌曲《让爱住我家》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对此,两个作品的创作者谈了自己的感受。5 _2 y4 X, e&&j8 U
     黄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作为我本人来讲,还真就是两个女性给我洗过脚。小的时候,我妈给我洗脚,现在是我老婆给我洗脚。小品的结尾我还加了一句台词:“将来呢,咱孩子可能还给你洗脚。”实际上,这个简单的台词里面,贯穿着中国人的家风,乃至民族的民风。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有多少人给父母尽过这个孝。可能洗脚这个举动并不大,但是它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
     麦玮婷:《让爱住我家》是我写的词,我先生谱的曲。多年来,我们夫妻一直很想出一首体现家庭温馨和乐方面的作品。我们愿意把这个作品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爱和家庭中的相互体谅,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大家爱的动力。
     要求:读了上面两则材料,请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x$ N: ]$ u) p
 8 J4 z$ a8 L7 I# i
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的,我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谦和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当然可以。”小女孩果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我备感欣慰。一个女孩将她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地写了几句鼓励的话,并签上了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名字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地看了看我,问道:“您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顺,《爱丽丝•亚当丝》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女孩将头转向另外那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
 / `( x! h' n, X% F" t
三、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的,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鹅竟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它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 O# ?* N( P/ `; {+ Q6 h
  
试题答案】/ ^: _9 C- i3 z" X7 R$ r
思路提示:# D) E3 D. w5 }/ C# ~+ u
一、这个题目的材料主旨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一谈的是“孝”,材料二谈的是“爱”,都是我们生活中体会较深的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材料写作的要求已近似于话题作文,所以写作难度不大,主要把握一点:写出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4 @9 F: W( i4 M. H
 8 u! v1 F9 F3 G" _8 w$ ?) |) p$ [
二、这一则材料嘎然而止,可能引发你如下的思考:人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贵在有自知之明;永远有人比你更重要,人贵在有谦逊的品质;虚荣自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虚荣自负的恶果……这些思考都抓住了材料的实质和主旨。你可能还有以下思考:当面擦去签名说明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当面借橡皮说明孩子最真诚,最敢说出真相;签名索要错了,说明做事要认真观察,不可莽撞;擦去签名说明女孩虚荣心强,趋炎附势……这些思考就从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材料。抓住材料要旨,才是写作的关键。
三、这个世界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但是在给予别人爱时,我们却需要时时注意把握好它的程度。面对别人的困难和不幸,我们不必急于奉献自己的爱心,而应更多地激励他们勇敢接受困难的挑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困难作为成长的机会,明白这一点,行文也就有了深刻的立意。行文时可按引述材料—提出问题—进行议论—归结题意这几步进行。引述要精练,要有针对性和倾向性,为下文议论服务。观点要正确、鲜明,要根据所给的材料而引发。议论时既要紧扣所给的材料,又不能局限于材料。可把题意归结为一个精练的句子,重申观点,首尾呼应,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 Z+ Q2 J7 B- T8 S3 f7 a
谈谈如何加强学习( R&&U1 Z. u" }4 D% A4 g
     我们党是一个始终不渝地为实现远大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总书记组织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做出了表率。在胡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中,把“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作为首要方面加以强调,充分说明学习对我们党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是领导之责,进步之梯,实践之舵,立德之基。加强自身学习是成就人生的可靠保证。正所谓大智非才不成,大才非学不成。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言:“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而对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现实中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领导干部必须勤于学习,学以致用,提高能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更深层次地认识学习,也就是为工作而学习只是一时一地,为生存而学习,则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的成功需要一时一地的积累,一时一地的努力,需要一生一世来牵引。如何能加强自身学习,汇集一些人的学习体会,感到最有效的“方子”是:把积累的资料放入思考的沙锅辅以艰苦的作料,用时间的文火炖熬即成。
   一、坚持积累
   人们都以“攒钱好比针挑土”来说明财富积累的不易,知识积累也如同此理。周恩来说:“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坚持积累就能达到偶然得之的境界,就能积出灵感来。坚持积累要搞好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有形积累不是很难,难的是无形积累,即多背。大凡有学问的人,都是背了一肚子,装了一脑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国家有些领导人讲话的风采也说明了他们平时积累的功夫。如毛泽东主席是举世公认的才华横溢的伟大领袖,他的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株参天大树,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充满着一种恢弘博大、奇恣纵肆的激情与张力,成为诗坛上一曲品格与个性强烈,画面与色彩斑斓的绝唱。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1945年诗人柳亚子评价这首词时写到:“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认为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千古独步的程度。毛泽东超人的才华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他一生一世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积累。**总书记无论在大型国际场合还是国内视察的每次即席讲话,在语言运用上都标准规范,非常准确。***总理今年五月份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总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随后,温总理即席赋诗《仰望星空》一首——9 D+ o2 T4 f* i7 X. ?&&A& ^
我仰望星空,% R. x! {8 x3 Y( A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 N+ s2 m0 K( t) X/ z% n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8 B. N3 ^0 I( m&&j6 ]3 x
 9 J, j' [3 I: J, Q) x2 U
我仰望星空,$ I$ a- s$ g/ H&&o# t# B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8 U) Z$ Q" [4 [/ W0 d
那博大的胸怀,; |; p) C6 S0 l# d6 X/ {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6 v6 z+ j9 M9 }6 {8 v3 T5 I* j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J/ ^6 ?5 W) m# g&&J+ m
    李瑞环某次出国谈国与国之间关系时说:“国与国之间要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相互谅解,在谅解的基础上相互和解,在和解的基础上相互团结”。伟人的赋诗和精彩的谈话说明他们有着极其渊博的知识,而这没有丰富的积累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我们敬佩和羡慕领袖们渊博的知识,就要学习他们积累知识,加强学习,这不仅可以健脑,而且可以塑造形象,赢得声誉。
    二、深入思考
    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有重大成就的人,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善于作深入思考的人。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纯粹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许多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也都反复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是牛顿对重力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果。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考罢了”。李瑞环会见乌克兰总统时说过一段话:“任何人,任何政党,任何国家,要想赢得主动,有所作为,都必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都必须提倡思考,提倡探索,做到与时俱进。要具体地思考,深入地思考,连贯系统地思考,思考现在、过去和未来,思考自己、他人和世界,思考实践、理论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许多政治家、学者都在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尽管背景依据不同,出发点目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但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值得提倡。历史证明,人类社会一切伟大成果,都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实践而完成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与思考结伴,否则,很难学有所成。! W" U1 h9 ~7 `- F. X+ b: I&&_, z) n
    三、乐于艰苦
    艰苦是所“学校”,是培养毅力、勇气和韧性的“磨刀石”,是走向坚强和成熟的“桥梁”,是获取知识能力和成就的学校。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在无法想象的绝地险境之中,辗转苦斗,胜利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的就是他们在艰苦这所学校里交出的那份常人难以交出的合格答卷。(长征相关数据: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红军长征时约8万,长征胜利后不足3万。)
    一位美国记者说:“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是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这种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勇气,这种精神,这种欲望和激情,被外国人看成是震惊世界的东方魔力。如今自身学习虽然不用与长征中那恶劣环境为伍,但其中包含的心血与汗水,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进行过5万多次科学试验,如果不是乐于艰苦,怎么把如此多的试验坚持下来,开展下去?怎么能有2千多项科研成果?古代为学习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还记得。可以说,害怕艰苦的人没有资格谈学习。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苦尽了就学成了,学成了就乐透了”。就是说,我们不是为吃苦而学习,而是为欢乐和幸福而学习。过去我们提倡“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应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只是不能省略了艰苦这个过程。也就是说要学有所成,必须乐于走过“苦桥”。
    四、用足时间
    把用足时间当作一种学习方法来认识是学者们的体会。因为在人们都已掌握了学习内在方法时,运用这些方法的时间就成了更高层次的方法。有人曾经作过调查,一个人如果活动72岁,他一生时间大概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2年,文体活动8年,工作14年,闲暇时间22年。我国公休制度改革之后,这块时间占得比例还会高些。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闲暇占一生时间的比例是最大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而正是业余时间使这个并非天才的青年最终成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与一般人形成了差异。
    有人说:“一个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一个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五十九倍”。又有人统计了这么一组数据: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三百字,十五分钟就能读四千五百字。如果坚持每天读十五分钟,一周就能读三万一千五百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一百六十多万字,可读十几本书。鲁讯先生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上,把一些零散时间“焊接”起来,才铸就了令人羡慕的丰碑。
    学习需要时间,但时间并不等于精力,有时候会出现有时无效的现象,原因就是缺少精力。用足时间不但是个量的概念,更重要的还是个质的概念。这就涉及到业余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就有一个减少应酬、节制欲望、控制“潇洒”从而保持充沛精力学习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处理不好,从眼前看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影响,长远看你就会被周围的同志甩在后面。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违背人之常情,但对一个有强烈上进心和学习意识的人来说,是大有好处的。当十几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以后,人们才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学习和工作经验,而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学习,可以收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知识,提高素养的效果,但这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指导实践。正象古人所讲,“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要在耳闻、目睹、足践之中见微知著,管窥全豹,获得真知灼见,使自己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透彻分析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水平,把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领导工作的本领。: G7 @/ m' W' U$ e: S1 Z2 L* M
争上岗考试优秀作文
) h9 j5 O; ~# W1 C6 d$ c7 v2 Y
4 f% f2 z! V, N! m: i&&J
云淡风轻6 f. h&&g# Y' J& b) L* V/ Z( E+ @
----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 A" a' P. z$ l- t# o) }
0 J5 z+ w* k4 Z3 ^
人生是很短暂的,如白驹过隙,但人生的追求是不同的。有的人手中握着金灿灿的黄金,却总想隔夜得不到的铜;有的人在仕途不得志却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 W, w/ m" O+ N/ W
之所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关键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选定参照物不同。常言道,知足者常乐。李白在官场不得意,如果没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达观态度,恐怕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不朽诗篇。而现代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就没有选准人生参照物,已是中央和省双料后备干部的他,在个人的贪欲面前栽了跟头,最终被判处死刑,提前走完了人生。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他已经飞过。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要珍惜,要把参照物定得低一些,不要被周围的光怪陆离所迷惑,当有贪欲之念时,要有“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立足现实,找准参照物,把握信人生的航向。5 s1 {2 h+ z+ Q+ N1 D1 X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声名显赫,却居功自傲,没有找准参照物,向上级刘邦要官,最终被吕后处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找准了人生的参照物,为兰考人民除“三害”,最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兰考人民永远敬仰他!7 I1 c+ e0 P&&f6 c1 R/ O/ z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人生的参照物,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呢?
古人云,志当存高远。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立志救国图存,不会被几个铜板迷住视线;马克思在穷困潦倒时也没有青睐上流贵族富丽堂皇的生活,否则就不会有《资本论》的问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平凡的工作岗位照样能够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雷锋认为自己是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张思德为革命烧碳,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泰山还重。
今天,每一位税务干部尤其是一线征、管、查人员,一定不要被贪欲所害,要常修为政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管住自己的腿,不迈错步;管住自己的嘴,不吃错饭;管住自己的手,不拿来物。假如你不是高山,就要做青松挺拔;假如你不是辽阔江海,就要做一朵美丽的浪花;假如你不是蓝天,就要做白云漂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你定低参照物,看得更远一些,一切都会云淡风轻。( g6 M&&\& r: J6 G! H
0 q! A/ c) N, ^- s8 J5 p/ _
* L: r6 A5 Z6 V0 |/ i# m
 9 I, g, f) t/ l' t& Y# o9 @
选准人生参照物 让生命更精彩
1 }; C9 H3 D+ I2 b8 s- y
人生是需要参照物的,有了人生的参照物,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什么是快乐、幸福,什么是痛苦和悲伤。才能真正去感受人生、去品味人生。只有选准了人生的参照物,才有快乐人生、幸福人生和精彩人生。; b* f. d2 C. ~" Q! L( m* c
怎样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呢?我想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就我们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而言,我们只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服务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人生活上会把参照物定得低一点,常常有一种满足感,常常对生活感恩。在生活上从不与别人比阔气,而总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与不如自己的人比,因而他总是快乐的、幸福的、满足的,知足常乐便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因此,在事业上、工作上,永不满足。常常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总结自己的不足;常常感到一种紧迫感;常常为事业为工作而牺牲个人利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反之,如果选错了人生参照物,必然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对待生活盲目攀比,永不满足,那样心理就会失衡,就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甚至卑劣的行为,尤其是我们公务员队伍,手里有一定的权力,如果选错了人生参照物,可能会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去谋取私利,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最后终使自己后悔终生。4 m: v& j0 c0 R% a&&q) p
作为国家公务员,我们肩负着党、政府和人民的重托,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才能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为党和国家做更多的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苦,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会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交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让我们牢记先哲们的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选准人生的参照物,去谱写生命最美丽的篇章,让生命更精彩。% p" x: h9 o6 _) H6 s% A
 . r* v( p8 X+ X- }. ^4 U) |$ l) |
 . q3 [5 N1 p! N* a
人生处处是精彩( F: ?5 |: ?: O4 p
&&I% X4 ~&&{5 A# F
人的一生是短暂,也是美好的,但人如何追求美好的人生?换句话说,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2 c/ T. Q8 t5 R4 K5 _: o9 h, X
人都想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理,但对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要知足常乐,也就是要选准人生的参照物。现实生活中对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的不乏其人,有的不以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看到别人富有看不惯,有仇富心理,甚至去偷去抢走向犯罪,有的把做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甚至于贪污受贿,最终身陷囹圄,这些都是没有把握好人生价值观的表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呢?应该看到,由于所处的环境,所受教育以及人生经历不同,人的生活是有差异的,人应该珍惜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身价值,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找准工作与生活的参照物,我们的生活应该说比以前优越得多,丰富得多,国家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现实生活,我们应该有感恩的情怀,珍惜的心态,回家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陪父母拉拉家长,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玩,这些都是生活的精彩,只是我们有时没有用心去体会这些人生的精彩。工作也是如此,比如稽查工作每突破一起案件,每发现一个查案线索,工作上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9 c6 u7 d* a/ m1 m
人生的价值与精彩应体现在为人民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索取什么,这方面很多典型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战争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和平年代的雷锋、周国知、牛玉儒等等,他们不论职务高低,生活优劣,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使人生变得精彩,也赢得了人民的尊重。0 F: V&&C. ^" V4 m3 e, M# I
因此,我们的人生价值就在于在本职岗位上为人民、为社会做了些什么贡献,而不在于索取什么,在平凡的岗位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人生的精彩!2 a$ O& K" x&&C0 I6 ^3 R
阅读权限10
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
阅读权限58
不用客气,以后多交流。
阅读权限65
谢谢,您真是位好同志,欢迎您多提供此类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倒叙的作文开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