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高考数学数列大题列

数学上如何计算两个数列之间的相似值比如1,3,5,6和2,3,5,6 的相似值 假设为1 因为只有首位相差1 而如果是1,3,6,5和2,3,5,6的话差异就变大了 因为5,6的位置都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相似度不但与数值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数学上如何计算两个数列之间的相似值比如1,3,5,6和2,3,5,6 的相似值 假设为1 因为只有首位相差1 而如果是1,3,6,5和2,3,5,6的话差异就变大了 因为5,6的位置都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相似度不但与数值
数学上如何计算两个数列之间的相似值比如1,3,5,6和2,3,5,6 的相似值 假设为1 因为只有首位相差1 而如果是1,3,6,5和2,3,5,6的话差异就变大了 因为5,6的位置都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相似度不但与数值大小差异有关,也与位置有关 ,在数学上有什么方法计算
协方差,参考/view/121095.htm&&&&&&&&&&&&
高考数学数列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数列试题汇编重庆文1在等比数列{an}中,a2=8,a5=64,,则公比q为( A )A.2
D.8重庆理1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和且,则等于( A )A.3
D.6安徽文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B )A.12
D.6辽宁文5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B )A.63
D.27福建文2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C )A.
D.福建理2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B )A.1
D.广东理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第项满足,则( B )A.
D.湖北理5已知和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且,则( C )A.0
D.湖南文4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B )A.
D.湖北理8已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A和,且,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是( D )A.2
D.5湖南理10设集合, 都是的含两个元素的子集,且满足:对任意的,(,),都有(表示两个数中的较小者),则的最大值是( B )A.10
D.13辽宁理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A.63
D.27宁夏文6已知成等比数列,且曲线的顶点是,则等于( B )A.3
D.宁夏理4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10项和,则其公差( D )A.
D.陕西文5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 C )A.12
D.42四川文7等差数列{an}中,a1=1,a3+a5=14,其前n项和Sn=100,则n=( B )A.9
D.12上海文14数列中, 则数列的极限值( B )A.等于
C.等于或
D.不存在陕西理5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Sn=2,S30=14,则S40等于( C )A.80
D.16天津理8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 B )A.2
D.8重庆理14设{}为公比q>1的等比数列,若和是方程的两根,则_____.18天津理13设等差数列的公差是2,前项的和为,则      .3全国2文14已知数列的通项,则其前项和
.全国1理1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则的公比为      .宁夏文16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5项和,则其公差    .江西理14已知数列对于任意,有,若,则
.4江西文1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7广东文1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其通项
;若它的第项满足,则
8北京理10若数列的前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
项.北京文10若数列的前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重庆理2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且(1)求{}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并记为{}的前n项和,求证:(Ⅰ)解:由,解得a1=1或a1=2,由假设a1=S1>1,因此a1=2。又由an+1=Sn+1- Sn=,得an+1- an-3=0或an+1=-an因an>0,故an+1=-an不成立,舍去。因此an+1- an-3=0。从而{an}是公差为3,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故{an}的通项为an=3n-2。(Ⅱ)证法一:由可解得;从而。因此。令,则。因,故.特别的。从而,即。证法二:同证法一求得bn及Tn。由二项式定理知当c>0时,不等式成立。由此不等式有=。证法三:同证法一求得bn及Tn。令An=,Bn=,Cn=。因,因此。从而>。浙江理21已知数列中的相邻两项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且.(I)求,,,;(II)求数列的前项和;(Ⅲ)记,,求证:.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运算及推理能力.满分15分.(I)解:方程的两个根为,,当时,,所以;当时,,,所以;当时,,,所以时;当时,,,所以.(II)解:.(III)证明:,所以,.当时,,,同时,.综上,当时,.浙江文19已知数列{}中的相邻两项、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两个根,且≤ (k =1,2,3,...).(I)求及 (n≥4)(不必证明);(Ⅱ)求数列{}的前2n项和S2n.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运算及推理能力.满分14分.(I)解:方程的两个根为.当k=1时,,所以;当k=2时,,所以;当k=3时,,所以;当k=4时,,所以;因为n≥4时,,所以(Ⅱ)=.天津理21在数列中,,其中.(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项和;(Ⅲ)证明存在,使得对任意均成立.本小题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为载体,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数列求和、不等式的证明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考查归纳、推理、运算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Ⅰ)解法一:,,.由此可猜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等式成立.(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即,那么.这就是说,当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都成立.解法二:由,,可得,所以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1,首项为0,故,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解:设,   ①        ②当时,①式减去②式,得,.这时数列的前项和.当时,.这时数列的前项和.(Ⅲ)证明:通过分析,推测数列的第一项最大,下面证明:.    ③由知,要使③式成立,只要,因为.所以③式成立.因此,存在,使得对任意均成立.天津文20在数列中,,,.(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前项和;(Ⅲ)证明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本小题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为载体,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不等式的证明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2分.(Ⅰ)证明:由题设,得,.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且公比为的等比数列.(Ⅱ)解:由(Ⅰ)可知,于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所以数列的前项和.(Ⅲ)证明:对任意的,.所以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四川文22已知函数f(x)=x2-4,设曲线y=f(x)在点(xn,f(xn))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xn+1,u)(u,N +),其中为正实数.(Ⅰ)用xx表示xn+1;(Ⅱ)若a1=4,记an=lg,证明数列{a1}成等比数列,并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Ⅲ)若x1=4,bn=xn-2,Tn是数列{bn}的前n项和,证明Tn<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数列、函数、不等式、导数应用等知识,以及推理论证、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Ⅰ)由题可得.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即.令,得.即.显然,∴.(Ⅱ)由,知,同理.   故.从而,即.所以,数列成等比数列.故.即.从而所以(Ⅲ)由(Ⅱ)知,∴∴当时,显然.当时,∴.   综上,.上海理20若有穷数列(是正整数),满足即(是正整数,且),就称该数列为"对称数列"。(1)已知数列是项数为7的对称数列,且成等差数列,,试写出的每一项(2)已知是项数为的对称数列,且构成首项为5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为何值时,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对于给定的正整数,试写出所有项数不超过的对称数列,使得成为数列中的连续项;当时,试求其中一个数列的前2008项和解:(1)设的公差为,则,解得 ,数列为.(2),,当时,取得最大值.的最大值为626.(3)所有可能的"对称数列"是:① ;② ;③ ;④ .对于①,当时,.当时,.对于②,当时,.当时,.对于③,当时,.当时,.对于④,当时,.当时,.上海文20如果有穷数列(为正整数)满足条件,,...,,即(),我们称其为"对称数列".例如,数列与数列都是"对称数列".(1)设是7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且,.依次写出的每一项;(2)设是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各项的和;(3)设是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前项的和.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则,解得 ,数列为.(2).(3).由题意得 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当时,.当时,.综上所述,陕西理22已知各项全不为零的数列{ak}的前k项和为Sk,且Sk=N*),其中a1=1.(Ⅰ)求数列{ak}的通项公式;(Ⅱ)对任意给定的正整数n(n≥2),数列{bk}满足(k=1,2,...,n-1),b1=1.求b1+b2+...+bn.解:(Ⅰ)当,由及,得.当时,由,得.因为,所以.从而.,.故.(Ⅱ)因为,所以.所以.故.陕西文20已知实数列等比数列,其中成等差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数列的前项和记为证明: <128...).解:(Ⅰ)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得,从而,,.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即,.所以.故.(Ⅱ).山东理17设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I)验证时也满足上式,(II) ,,山东文18设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且构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等差数列.(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解:(1)由已知得解得.设数列的公比为,由,可得.又,可知,即,解得.由题意得..故数列的通项为.(2)由于由(1)得又是等差数列.故.全国2理21设数列的首项.(1)求的通项公式;(2)设,证明,其中为正整数.21.解:(1)由整理得 .又,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得(2)方法一:由(1)可知,故.那么,又由(1)知且,故,因此 为正整数.方法二:由(1)可知,因为,所以 .由可得,即两边开平方得 .即 为正整数.全国2文1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已知,求的通项公式.解:由题设知,则
②由②得,,,因为,解得或.当时,代入①得,通项公式;当时,代入①得,通项公式.全国1理22已知数列中,,.(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中,,,证明:,.解:(Ⅰ)由题设:,.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的通项公式为,.(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因,,所以,结论成立.()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也即.当时,,又,所以  .也就是说,当时,结论成立.根据()和()知,.全国1文21设是等差数列,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Ⅰ)求,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解:(Ⅰ)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则依题意有且解得,.所以,.(Ⅱ).,①,②②-①得,.辽宁理21已知数列,与函数,,满足条件:,.(I)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II)若函数为上的增函数,,,,证明对任意,(用表示).江西理22设正整数数列满足:,且对于任何,有.(1)求,;(3)求数列的通项.解:(1)据条件得
①当时,由,即有,解得.因为为正整数,故.当时,由,解得,所以.(2)方法一:由,,,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1)知均成立;2假设成立,则,则时由①得因为时,,所以.,所以.又,所以.故,即时,成立.由1,2知,对任意,.(2)方法二:由,,,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1)知均成立;2假设成立,则,则时由①得即      ②由②左式,得,即,因为两端为整数,则.于是    ③又由②右式,.则.因为两端为正整数,则,所以.又因时,为正整数,则    ④据③④,即时,成立.由1,2知,对任意,.江西文21设为等比数列,,.(1)求最小的自然数,使;(2)求和:.解:(1)由已知条件得,因为,所以,使成立的最小自然数.(2)因为,............①,............②得:所以.江苏理20已知 是等差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记为数列的前项和,(1)若是大于的正整数,求证:;(4分)(2)若是某一正整数,求证:是整数,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项;(8分)(3)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数,使等比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一个的值,并加以说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分)解:设的公差为,由,知,()(1)因为,所以,,所以(2),由,所以解得,或,但,所以,因为是正整数,所以是整数,即是整数,设数列中任意一项为,设数列中的某一项=现在只要证明存在正整数,使得,即在方程中有正整数解即可,,所以,若,则,那么,当时,因为,只要考虑的情况,因为,所以,因此是正整数,所以是正整数,因此数列中任意一项为与数列的第项相等,从而结论成立。(3)设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则有2设,所以2,令,则,因为,所以,所以,即存在使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湖南理21已知()是曲线上的点,,是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I)证明:数列()是常数数列;(II)确定的取值集合,使时,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III)证明:当时,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解:(I)当时,由已知得.因为,所以.
...... ①于是.
......②由②-①得.
...... ③于是.
④由④-③得,
...... ⑤所以,即数列是常数数列.(II)由①有,所以.由③有,,所以,.而 ⑤表明:数列和分别是以,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且对任意的成立.且.即所求的取值集合是.(III)解法一:弦的斜率为任取,设函数,则记,则,当时,,在上为增函数,当时,,在上为减函数,所以时,,从而,所以在和上都是增函数.由(II)知,时,数列单调递增,取,因为,所以.取,因为,所以.所以,即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解法二:设函数,同解法一得,在和上都是增函数,所以,.故,即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湖南文20设是数列()的前项和,,且,,.(I)证明:数列()是常数数列;(II)试找出一个奇数,使以18为首项,7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中的所有项都是数列中的项,并指出是数列中的第几项.20.解:(I)当时,由已知得.因为,所以. ..............................①于是. .........................................................②由②-①得:....................................................③于是.............................................................④由④-③得:..........................................................⑤即数列()是常数数列.(II)由①有,所以.由③有,所以,而⑤表明:数列和分别是以,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由题设知,.当为奇数时,为奇数,而为偶数,所以不是数列中的项,只可能是数列中的项.若是数列中的第项,由得,取,得,此时,由,得,,从而是数列中的第项.(注:考生取满足,的任一奇数,说明是数列中的第项即可)湖北理21已知为正整数,(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II)对于,已知,求证,求证,;(III)求出满足等式的所有正整数.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解法1:(Ⅰ)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原不等式成立;当时,左边,右边,因为,所以左边右边,原不等式成立;()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则当时,,,于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得,所以.即当时,不等式也成立.综合()()知,对一切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Ⅱ)证:当时,由(Ⅰ)得,于是,.(Ⅲ)解:由(Ⅱ)知,当时,,.即.即当时,不存在满足该等式的正整数.故只需要讨论的情形:当时,,等式不成立;当时,,等式成立;当时,,等式成立;当时,为偶数,而为奇数,故,等式不成立;当时,同的情形可分析出,等式不成立.综上,所求的只有.解法2:(Ⅰ)证:当或时,原不等式中等号显然成立,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且时,,.  ①()当时,左边,右边,因为,所以,即左边右边,不等式①成立;()假设当时,不等式①成立,即,则当时,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于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得,所以.即当时,不等式①也成立.综上所述,所证不等式成立.(Ⅱ)证:当,时,,,而由(Ⅰ),,.(Ⅲ)解:假设存在正整数使等式成立,即有.     ②又由(Ⅱ)可得,与②式矛盾.故当时,不存在满足该等式的正整数.下同解法1.湖北文20已知数列和满足:,,,(),且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证明:;(II)若,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III)求和:.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等基本知识及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解法1:(I)证:由,有, .(II)证:,,,.是首项为5,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I)由(II)得,,于是.当时,.当时,.故解法2:(I)同解法1(I).(II)证:,又,是首项为5,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I)由(II)的类似方法得,,,..下同解法1.广东理21已知函数,是方程f(x)=0的两个根,是f(x)的导数;设,(n=1,2,......)(1)求的值;(2)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3)记(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解析:(1)∵,是方程f(x)=0的两个根,∴;(2),=,∵,∴有基本不等式可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同,样,......,(n=1,2,......),(3),而,即,,同理,,又广东文20已知函数,、是方程的两个根(),是的导数设,,.(1)求、的值;(2)已知对任意的正整数有,记,.求数列{}的前项和.(1)
得(2)又数列是一个首项为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福建理21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Ⅰ)求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Ⅱ)设,求证: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本小题考查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解:(Ⅰ)由已知得,,故.(Ⅱ)由(Ⅰ)得.假设数列中存在三项(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即.,.与矛盾.所以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福建文21数列的前项和为,,.(Ⅰ)求数列的通项;(Ⅱ)求数列的前项和.本小题考查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数列的求和,考查分类讨论及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解:(Ⅰ),,.又,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当时,,(Ⅱ),当时,;当时,,............①,...........................②得:..又也满足上式,.北京理15,文科16数列中,,(是常数,),且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I)求的值;(II)求的通项公式.解:(I),,,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或.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II)当时,由于,,,所以.又,,故.当时,上式也成立,所以.安徽理21某国采用养老储备金制度.公民在就业的第一年就交纳养老储备金,数目为a1,以后每年交纳的数目均比上一年增加d(d>0),因此,历年所交纳的储务金数目a1,a2,...是一个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与此同时,国家给予优惠的计息政策,不仅采用固定利率,而且计算复利.这就是说,如果固定年利率为r(r>0),那么,在第n年末,第一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a1(1+r)n-1,第二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a2(1+r)n-2,......,以Tn表示到第n年末所累计的储备金总额.(Ⅰ)写出Tn与Tn-1(n≥2)的递推关系式;(Ⅱ)求证:Tn=An+Bn,其中{An}是一个等比数列,{Bn}是一个等差数列.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查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考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我们有.(Ⅱ),对反复使用上述关系式,得,
①在①式两端同乘,得②②①,得.即.如果记,,则.其中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安徽文21某国采用养老储备金制度,公民在就业的第一年就交纳养老储备金,数目为a1,以后第年交纳的数目均比上一年增加d(d>0),因此,历年所交纳的储备金数目a1,a2,...是一个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与此同时,国家给予优惠的计息政策,不仅采用固定利率,而且计算复利,这就是说,如果固定年利率为r(r>0),那么,在第n年末,第一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n(1+r)n-1,第二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a2(1+r)n-2,......,以Tn表示到第n年末所累计的储备金总额. (Ⅰ)写出Tn与Tn-1(n≥2)的递推关系式;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查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考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我们有.(Ⅱ),对反复使用上述关系式,得,
①在①式两端同乘,得②②①,得.即.如果记,,则.其中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辽宁文20已知数列,满足,,且()(I)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满分12分.(I)解:由题设得,即()易知是首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II)解:由题设得,令,则.易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由解得,求和得日期: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 d, n, 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的相关内容日期:腹中两个月的宝宝长什么模样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宝宝的额头、耳、鼻和嘴,他上肢的腕、手指,和下趾的脚、脚趾已开始发育,骨骼也逐渐强健起来了,心脏已经成形,有的宝宝开...日期:怀孕前两个月 ◇这个月你可以整理你的居室环境,以方便你怀孕后的行动。 ◇把可能绊脚的物品重新归置,留出最大的空间。 ◇经常使用的物品要放在你站立时方便取放的地方,清理一下床下与衣柜上的东西,调整一下厨房用品的...日期:乳母睡卧时需注意两个方面 正在哺乳的妈妈很辛苦,白天除了哺育和护理小宝宝外,夜里,如果听到孩子的哭声,还要爬起来喂他,很少能一觉睡到自然醒。 有时为了哺乳方便,婴儿和母亲往往睡在同一处,这时妈妈们在睡卧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不要压着婴儿:婴儿的自我...日期:新概念三:爱的环路从两个月大开始建立 大约在婴儿8周大的时候,一件奇迹似的事情发生了。小宝宝的视力开始进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并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触。这个初次的视觉经验在社交与感情能力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加州大学教授舒尔指出,“母亲充日期:读懂护理好你两个月的宝宝 宝宝能做的*运动机能 宝宝已经有一点点控制手和腿的能力,他常常会用单一的方式动弹自己的手和腿。你可以这么做 让宝宝仰卧在小床上,当他感到舒服时,你可以一边对他微笑、一边用柔和的声音和他说...日期:咿咿呀呀的两个月 两个月的宝宝已开始注意周围的世界了。首先宝宝开始喜欢您的声音,他会聚精会神地在屋里跟随您的声音。您的不同声调会使他着迷,对您的歌声、尖声他都有反应,就象您面...日期: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宗望被迫退兵。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在金兵渡黄河退 却的时候,发动一次袭击,把金兵消灭掉。这本来是个好主意。但是宋钦宗不但不同意,反 而把种师道撤了职。 金兵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高二数学]高考数学数列专项复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基础知识1.数列的概念定义 1&..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二数学]高考数学数列专项复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378套总数:5042314套专访:2693部会员:522491位
当前位置:
& 2013年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论文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两个侧重 新人教A版必修5
2013年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论文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两个侧重 新人教A版必修5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99次
资料类型:地区联考
文档大小:336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概述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利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函数思想的精髓就是构造函数。
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
方程的思想与函数的思想密切相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几乎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领域,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函数,当时,就转化为方程,也可以把函数式看做二元方程,函数与方程这种相互转化的关系十分重要。
函数与表达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当时,就转化为不等式,借助与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可以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
数列的通项或前项和时自变量为自然数的函数,用函数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也是十分重要。
函数与二项式定理密切相关,利用这个函数,用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
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建立空间向量后,立体几何与函数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问题,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考中的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包括方程、不等式的求解及方程、不等式观点的应用,可以分成逐渐提高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解方程或不等式,主要是指解代数(一次、二次等)方程或不等式,指数、对数方程或不等式,三角方程或不等式,复数方程等;
第二层次:对带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讨论,常涉及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区间根、区间上恒成立的不等式等问题;
第三层次:转化为方程的讨论,如曲线的位置关系(包括点与曲线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函数的性质、集合的关系等;
第四层次:构造方程或不等式求解问题。
其中第三、四层次(特别是第四层次)已经进入到方程、不等式观点应用的境界,即把方程、不等式作为基本数学工具去解决各个学科中的问题。
纵观中学数学,可谓是以函数为中心,以函数为纲,“纲举目张”,抓住了函数这个“纲”就带动起了中学数学的“目”。即使对函数极限、导数的研究,也完全是以函数为对象、为中心的。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应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的基础。善于根据题意构造、抽象出函数关系式是用函数思想解题的关键。
经典例题:
所谓函数思想,不仅仅是使用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函数的问题,它的精髓是运用函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是通过构造函数关系,使用函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想。
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性质
例1.(1)已知关于的方程有唯一解,求的值;
(2)解不等式。
分析:(1)构造函数,则问题转化为求的零点唯一时的。
(2)由观察可构造函数再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析:(1)令,
的图像关于轴对称,而题设方程由唯一解,从而此解必为(否则必有另一解),。
(2)设,易证在区间内为增函数。点评:有关不等式、方程及最值之类的问题,通过构造函数关系式,借助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常可使问题简单得解。
2.选定主元,揭示函数关系
例2.对于的一切值,使不等式恒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从一个含有多变元的数学问题里,选定合适的主变元,从而揭示其中主要的函数关系。
解析; 且,,即。①
当时,不定式①不成立。
当时,设。
即故的取值范围时。
点评:本解的巧妙之处是“反客为主”,求x反而以a为主变元对x进行讨论,这才是真正切中要害。若以x为主元对a进行讨论,则问题的解决就繁就难多了。
3.选取变元,确定函数关系
例3.函数的值域是
分析:一般思路是:平方,移项,孤立根式,再平方,可以化无理式为有理式。面对这样一个低于四次的含双变量的方程,其难度真不敢想象。然而,可考虑转换选取新变元。
解析:由,设,
点评:虽然经选取变元后的函数简洁明快,可以使人拍案叫绝,但须特别注意到:转化后的函数上没有单调性,故最大值不能在其右端点取得。
4.利用二项式定理构造函数
例4:求证:。
分析:构造函数,比较两个展开式中的系数。
解析:令,展开式中的系数,又
其中的系数为,故=。
点评:利用函数,用赋值法或“二项”展开来比较系数可以解决许多二项式定理有关的问题。
5.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数列题
例5.已知不定式对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n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无法求和,常规数列的方法就不起作用了,故必须用函数的思想,用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研究这个数列,求出最小值。
所以为增函数,且
由题意得。
点评:利用数列的函数性质(本例为单调性)求出的最小值。用函数方法解决问题,正是函数思想的核心。
6.建立函数关系解应用题
例6.用总长为14.8m的钢条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的框架,要求底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0.5m,那么高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容积。
分析:这里有四个变量:底面的长、宽、长方体的体积和高。设长、高可用x表示,容积y是x的函数。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建立目标函数表达式,再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析:设容器底面宽为x(m),则长为x+0.5(m),高为
由,设容器的容积为y(m),则有
整理得,求导,得
解得。从而,在定义域内只有在。因此,当时,y取得最大值,这时,高为。
答:当容器的高为1.2m时,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1.8(m)。
点评:此题容易忽视的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缺少它,很难判断求出的最大值是否符合题意。另外,适当设出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是解此类题的关键。本题在求函数最大值时,是用求导的方法求出极值点,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方程的思想
方程与函数密切相关,在解题中,方程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近年来高考所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解方程或分析方程的解
例7.已知实数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且求。
分析:利用数列的有关公式,列出方程组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由1、2两式,解得,将带入3式,整理得
故。经验算,上述两组数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的列方程组和求解的过程,体现的就是方程的思想。
2通过换元构成新的方程
例8.关于的方程恒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通过换元将方程变为二次方程恒有正根,同时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法一)设原方程有解即方程有正根,
(方法二)设
综上可得,。
点评:对于多元方程(含参数)通常有两类办法:一是换元,将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判别式,或者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加以解决;二是分离变量构造函数,把方程有解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再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解决。
3.构造方程求解
例9.设函数,且存在使得成立。
⑵若直线的图像交与M,N两点,且M,N两点的连线被直线平分,求出的最大值。
分析:对于⑴小题,由题设条件易得,由方程根的意义可构造一个根为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借助韦达定理发现与对称轴的关系。最后运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出;第⑵小题可先建立的函数关系式,再运用均值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大值。
解析:⑴由题意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由,代入直线方程,得
当且仅当。
点评:若没有方程的思想意识,则不能从中观察出m,n是某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从而也就无法得出这样有用的关系式,使解答陷入困境。因此,由根的意义或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是最常见的思路,不可忽视。
函数与方程相互转化的思想
解题时,不能局限于函数思想或方程思想,而应该根据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能相互转化,以达到快速解题之目的。
例10.已知抛物线
⑴当为何值时,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
⑵若关于的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根的倒数平方和不大于2,求的取值范围;
⑶如果抛物线与轴相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C点,且的面积等于2,试确定的值。
分析:⑴令函数,则转化为求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时的值;
⑵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转化成解不等式;
⑶建立面积的函数关系式,再求函数值为2时方程的解。
解析:⑴令据题意,须,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型的抛物线,二次方程以及二次不等式之间相互关联,应特别关注它们相互转化时的等价性和互补性。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数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