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是什么意思

精彩推荐:
查看: 11756|回复: 29
【大熙的下午茶】《我们的文化》大讲堂第三课--中国24节气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 && & 章节名称楼层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介绍& &1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沙发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的制订板凳第四章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与命名4第五章 二十四节气的背诵方法5第六章 二十四节气的推算6第七章 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7第八章 十二个月的农作物8第九章 二十四节气 节气歌9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介绍
& &&&「种田无定例,全靠着节气。」我国民间自古普遍流传这句俗语,至今未改,可见节气受到一般农民重视的程度,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家所独创,用来指示一年中气候寒暑变化的周期,以补救我国以前使用阴历日期,无法配合季节变化的缺点,古代农民由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得知,农业与季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只要看一下当时是处于那个节气,便可了解此段时期的气候状态,适时的进行农事,以免气候产物与季候变化脱节而影响收成,因此节气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它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息息相关,同时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准则。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
立春.jpg (21.19 KB, 下载次数: 1)
14:24 上传
立春&&2月3-5日
雨水.jpg (21.7 KB, 下载次数: 1)
14:23 上传
雨水&&2月18-20日
惊蛰.jpg (20.99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惊蛰&&3月5-7日
春分.jpg (21.1 KB, 下载次数: 0)
14:23 上传
春分&&3月20-22日
清明.jpg (24.18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清明&&4月4-6日
谷雨.jpg (23.09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谷雨&&4月19-21日
立夏.jpg (20.12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立夏&&5月5-7日
小满.jpg (20.9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小满&&5月20-27日
芒种.jpg (25.85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芒种&&6月5-7日
夏至.jpg (21.3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jpg (19.68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小暑&&7月6-8日
大暑.jpg (22.21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大暑&&7月22-24日
立秋.jpg (25.06 KB, 下载次数: 1)
14:24 上传
立秋&&8月7-9日
处暑.jpg (23.24 KB, 下载次数: 0)
14:23 上传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jpg (19.15 KB, 下载次数: 1)
14:23 上传
白露&&9月7-9日
秋分.jpg (23.17 KB, 下载次数: 1)
14:24 上传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jpg (22.75 KB, 下载次数: 1)
14:24 上传
寒露&&10月8-9日
霜降.jpg (22.72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霜降&&10月23-24日
立冬.jpg (21.5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立冬&&11月7-8日
小雪.jpg (20.13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jpg (20.82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大雪&&12月6-8日
冬至.jpg (20.59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jpg (20.33 KB, 下载次数: 0)
14:24 上传
小寒&&1月5日- 7日
大寒.jpg (19.59 KB, 下载次数: 0)
14:23 上传
大寒&&1月20-21日
相关帖子聚合推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制订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与命名
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着运行,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象征气温变化●反映降水量●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二十四节气 节气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gif (20.04 KB, 下载次数: 3)
15:31 上传
& && &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的改进完善,到秦汉年检,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海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 &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 &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 &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
& &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三章&&二十四节气的制订
& &&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着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着变化。
& && &&&因此取中午时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大约殷商时人们已知道立竿测影来定季节,另外在春秋两季里发现,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便定这两天为春分和秋分。
& && &&&据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已经提到在二分二至时做观测,有了二分二至以后,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排,但一年中气候变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间相隔时间很长,必然无法满足农民生产上的实际需要,因此陆续又制订了一些节气,按推测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开始,即是合称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与二分二至称为 「分至启闭」,亦称为八节。
& && &&&随着农业的发展,指导农事所需的节气数目越来越多,到了秦代在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已经载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等节气名称,到了两汉时期,由于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里,二十四节气已齐备且和现在的名称完全相同,由此可断定在两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四章&&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与命名
& && &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着运行,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因此以地球上某一个地区而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各个不同位置,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阳光直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多,气候就会热,阳光斜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少,气候就会冷。
& && & 二十四节气简单的说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好比公转轨道上的里程标志,到了甚么节气,就会有甚么气候,以反映一年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寒暑变化。
& && & 由于秦汉时代的领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于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除了四立与分至合称的八节,表示季节变换及划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寒暑变化及耕耘播种之农时等来命名,相当具有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五章&&二十四节气的背诵方法
& && &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 &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顺序,取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一或二个字编成的歌诀。
& && & 又因为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变动不大,故亦有人将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编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后不过一、二天。」的口诀。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六章&&二十四节气的推算
& && &&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间长度等分,其分点称为节气。
& && &&&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二十四节气,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
& && &&&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公元一六四五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七章&&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 大雪。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八章&&十二个月的农作物
& && &&&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 && & 中国农民农事活动的安排,有了各种节气定律做为依循,只要「不违农时」,必然五榖丰收,物阜民丰,民族续存,命脉自得绵延、扩张,可见各种的节令与农村间的关系密切。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九章&&二十四节气 节气歌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九)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来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十)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又大寒,生产计划订周全,   
修剪技术先试点,不同品种细修剪。   
二月立春就雨水,药械肥料备齐全,   
成龄果树先修剪,幼树修剪三月完。   
三月惊蛰到春分,顶凌刨盘要紧跟,   
专人刮治腐烂病,灭菌清园贯常年。   
清明谷雨四月天,挖坑栽树到时间,   
果树嫁接春时到,光杆药剂树春灌。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打药防治红蜘蛛,卷叶蚜虫莫小看。   
疏果追肥保稳产,果树夏剪进行完。   
压青施肥搞深翻,维修树盘扩梯田。   
八月立秋处暑到,树喷药剂防叶掉,   
果树嫁接又到时,施用农肥好时机。   
白露秋分九月天。秋果采收霜降完,   
不同品种适时采,轻摘轻放轻运搬。   
十月寒露霜降连,果品运输人不闲,   
晚秋清园要抓紧,病虫技叶全烧干。   
立冬小雪十一月,冬灌培土不容缓,   
果树涂白本月办,免受冻害树体健。   
大雪冬至又一年,总结经验以利战,   
做好准备来年干,喜庆胜利丰收年。
(十一)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十二)   
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桃始花,食庚鸣,鹰化为鸠。   
惊蛰: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春分: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苹始生,鸣鸠扶其羽,戴胜降於桑。   
谷雨:桐始生,田鼠化为,虹始见。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螳螂生,鴞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腐草为蠲,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鸿雁来宾,雀人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虹不见,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   
大雪: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十三) 中央七套农业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东风 解冻 鱼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开   
惊蛰:草木 萌动 鸿雁来   
春分:芽茶 播种 燕飞舞   
清明:细雨 放飞 柳飘絮   
谷雨:雨生 百谷 春盎然   
立夏:桑枣 灌溉 遍地谷   
小满:蚕丝 畜养 麦起身   
芒种:收割 播种 鹭助兴   
夏至:棉花 现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风轻 汗如雨   
大暑:骤雨 孕育 赏红莲   
立秋:寒风 飘叶 寒蝉鸣   
处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黄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银   
秋分:桂花 收获 香满园   
寒露:鸿雁 南飞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叶满天   
立冬:收葱 修剪 地始冻   
小雪:生炉 白雾 鹅毛飘   
大雪:冰凌 河封 腊梅开   
冬至:瑞雪 防冻 兆丰年   
小寒:冷气 积久 迎腊月   
大寒:岁末 辞旧 过大年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知识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01签到天数: 531 天[LV.9]以坛为家II
楼主辛苦!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00签到天数: 531 天[LV.9]以坛为家II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资料。该记住。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蛮好玩的,现在是小雪吧 绣襦小雪咏诗篇小雪鹅毛片片飞小雪地封初雪飘十月天寒穿袄子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错的东西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楼主辛苦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懂什么节气 多谢普及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楼主让大家知道了这么多知识。你辛苦了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 很受用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谢谢。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问题补充&&
春分时节春雨纷纷,稻谷丰收,空气滋润!惊蛰节气如果打雷说明大地阳气应时而动,预示本年风调雨顺,春分那天如果下雨谚语,就是说惊蛰那天如果听到打雷,人们身体健康,收成就好.这两句谚语说明了气候变化如果按时节正常进行,米就像地里的泥一样多的是,就会有益万物生长,得病的人都少了,很少生病
岸里何以顾 &5-21 19:51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案例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一中 黄正泛
【设计理念】
按照课程时间安排开展此项活动时正值春季,相信学生能够对活动产生充分的兴趣。本活动围绕&春天&的主题设计了三项内容,分别是&编一辑&自然日志&&、&谱一支&春天的赞歌&&、&创作一幅&诗画&&,对于这三项活动涉及的相关内容,其实很多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初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
我在设计和进行这次活动时,是对这三项活动做了一些调整,活动1名之为&春天的足迹&,活动2名之为&春天的赞歌&,活动3名之为&诗情画意的春天&,然后让学生从三项活动中必选活动2,任选活动1或3来进行。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考虑到活动时间、活动精力的安排,同时教材对本次活动的定位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写作和口语交际&,因此我力求能通过设计达到有重点地让学生进行写景的写作尝试。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用心观察、勤于记录,了解春天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在寻觅、观赏、赞美春天的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学会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有灵性地抒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和对自然初步的观赏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1:春天的足迹〗
1、通过网络、书籍或请教他人等方式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比如:&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时间、特征等。
2、在校园里、社区中或家庭内,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以&自然日志&的形式记录下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选择好观察目标,了解&自然日志&的写法。
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记录方式上可以是文字与图片(比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3、请科学老师对学生的&自然日志&进行评价:
相关链接:
⑴国学网──二十四节气表:
⑵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⑶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有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⑷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春社日雨年定丰秋社日雨年丰稔
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十月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⑸节气与气象的农谚:
我国是以农立国,历代乡贤老农口语,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潦、丰、歉的历久观测所得的经验,用来编造许多农谚作为终年耕种作息的依据。虽不一一应验,但亦有些可靠性,对从事农时和预防灾害的降临,有备无患而极有裨益。兹举我国民间有关天气之晴雨预测农谚供参考。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上元若下雨,清明定放晴。
&顶看初三,下看十八。&每月初三日与十八日若有雨则继续下。
&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则直至清明这段期间雨量较多。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稀少。
&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季满天白云,则细雨绵绵,下不停之意。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也。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观早晨之雾来卜晴雨。
&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天若吹南风,夏天若吹北风,则雨水甚少,有旱灾之虞。
&二月二打雷,稻尾较重捶。&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这一天若打雷,卜早期稻谷丰收。
&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有雨,则病人就少。
&雨打五更日晒水。&即五更忽然下雨,中午必晴。
&一点雨一个灯,落到明朝也不晴。&即一点雨水一个泡,落到明天早也不会停,而继续有雨。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大丰收之年。
&三月死鱼鳅,六月风拍稻。&三月若过份酷热,水中部分泥鳅酷死,象征台风及早来,六月稻谷会受其吹毁。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若下雨,则五月少有晴天,而六月则干旱无雨,酷热异常。
&西北雨,落不过田埂。&夏季常见的雷雨(骤雨)来自西北方向,愈下得快,愈停得快。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放。&端午节后始无寒气。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小暑前后十天内,若吹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早晚泛出红霞,表将有台风。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早晨一阵雷响,中午前一定有雨。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六一九,无风水也哮。&六月十九日必定有风,否则必有雨。
&七一雷,一雷九台来。&七月初一日若有雷鸣,年中台风必定很多。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夏至日吹西北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也。
&立秋无雨最堪悲,万物从来只半收。&立秋日若无雨,万物可能不丰收。
&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北闪当面射,南闪闪三夜。&夏秋相交时,东闪电表无雨,西闪电重重有雨,北闪即有雨,南闪卜迟迟少雨。
&雷打秋,冬半收。&立秋雷鸣,则迟禾少收之报。
&好中秋,好晚稻。&中秋月明朗,预卜丰收。
&快雨快晴。&骤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突然起风不到明天,突然下雨不会到天黑。
&重阳无雨一冬晴。&九月初九日若无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立冬日之天干逢壬字,来年高处之田有歉收之虞。
&冬至天阴无日色。&可卜来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南风现报。&十二月间若吹南风则马上下雨。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日不冷,可卜人畜多疾之情。
&晨雾罩不开,戴笠披水衣。&观早晨之雾若久久不散,往往变雨,农夫下田不得不披上水衣。
&送神风,接神雨。&十二月廿四日是送诸神上天的日子,这时若吹风则下年正月初四日接神下凡时则会下雨之卜测。
⑹二十四节气推算: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阴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兹将节气与阴历月份关系,表列于后:
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气
立夏四月节小满四月气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气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气
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气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气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气
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气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
⑺观察日志记录形式:
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主题、参与观察人员、记录员、观察记录、观察感受等。
〖活动2:春天的赞歌〗
1、在课堂上开展&一句话形容春天──一段话描写春天──一篇文章抒写春天&的写作练习。
2、将同学们优秀的习作整理编排出一期黑板报。
〖活动3:诗情画意的春天〗
1、教师先组织学生欣赏一些&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然后讲述一些有关的故事,给予学生以这方面的知识和启发。
比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首先要能理解诗歌或绘画作品的题意,另外要懂得巧妙构思和选择适当的表现手法,就好像写作一样,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都是一篇成功习作的因素。另外我觉得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是很好的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例子,比如他在《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里所展示的一幅作品,就极好地启示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手画我真将是多么可贵的。
2、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查找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这种形式的创作。关于这方面的资源现在网络上很丰富,学生可以找到许多很优秀的作品。
3、展示并解说自己小组或个人课外制作的&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
4、由全班同学根据&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诗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要求投票选出&我们最喜欢的作品&。
相关链接:
⑴&深山藏古寺&:宋代的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司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如果不好,根本就没资格参加应考了,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对于作文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北宋皇帝宋微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诏命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⑶几米绘本作品:《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月亮忘记了》等。
以上三项活动要求学生必选第二项,任选一、三两项进行。下面简单讲述一下第二项活动&春天的赞歌&中几个实施片断。
本次活动中要求学生&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篇杂感,写下你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或&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材料,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两个写作的要求虽然提得很自由,但却很宽泛,尤其是面对&春天&这个学生接触颇多的话题,他们从小学到初二,肯定写过不止一次了。如果就这样笼统地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他们的写作态度和习作质量必然会不尽如人意,所以我设计了&一句话形容春天──一段话描写春天──一篇文章抒写春天&有剃度的写作练习,提倡学生特别注意有灵性的个性语言表达。从&一句话形容春天&的训练开始,一是为了让学生觉得任务很轻松,乐意去参与去思考去实践,二是我认为一篇文章哪怕只有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语言就很不易了,杜甫就曾言:&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步骤一:用范例开路
出示名家写作春天的句子:
春天是冒泡的天。(司马中原)
春天是从冬眠中刚刚醒来的岁月。(蓉子)
春天是期待一种绽放的心情。(杨锦郁)
春天不在枝头的花朵,也不在空中的鸟声,而在人的一颗跃动的心。(马森)
一个隐约的角落打开,迎接温柔。(叶姿麟)
步骤二:指导学生进行鉴赏
教师:&这5句话描写春天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学生:&它们都没有停留在春天的表象描写上,而是抓住了春天的本质──春天是四个季节中最有生机的一个季节来进行描写。&
教师进一步在语言思维上启发:&描写要抓住事物区别与他人的特征。这5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特征?&
学生:&第一句&冒泡&是说不断出现新的东西,比喻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
学生:&第二句话从季节的更替来写。&
学生:&第三句话作者从花朵的角度来写。&
学生:&第四句话把春天和人的心情联系在一起了。&
学生:&第五句话写春天给人的感觉,类似朱自清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教师:&看,作家们眼中的春天拥有多么丰富的侧面,我们也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力求新颖。那么这5句话又各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春天呢?可以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上考虑。&
学生:&第一句用动态来描写。&
学生:&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
学生:&第三句也用拟人的修辞,而且从花的角度来写,写出花也和人一样期待争奇斗艳的心理。&
学生:&第四句用了&不在&&不在&&而在&&&的句式,通过对比来写。&
学生:&第五句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很含蓄。&
步骤三:我也来试一试
要求学生每人写出2~3句形容春天的句子,并交流,然后请同学点评。
学生:&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学生:&春天小河胖了,草儿绿了。&
点评:前半句写得特别好,用拟人的修辞和含蓄的表达描写出春天给河流带来的变化,并且富有童真。
学生:&春天,杨柳羞答答地在水里照了个影儿。&
点评: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拟人。
总结:如何让描写的语言插上灵性的翅膀?第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第二、要多角度、新角度地观察,第三、要综合运用多种写作、修辞手法,第四、丰富和想像和联想不可少。
在一句话形容春天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想象奇特了,接着再要求学生进行一段话描写春天的练习,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然后是一篇文章抒写春天,可以是诗歌、歌词、散文等等不同的体裁,注意谋篇布局,最后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优秀作品整理编辑一期黑板报。在编辑黑板报时学生自己命名的刊题是&让春天做主!&,将学生的习作刊登在黑板报上时,不要忘了写上该学生的姓名,这对他个人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在这项活动结束后令我倍感欣慰的是,学生呈现的习作或多或少都闪现着他们独有的灵气,而非一片用成人眼光装点的矫揉造作。让学生的语言拥有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的心灵具有震撼的琴弦,一直是我认为理想的写作教学境界。美国哲学家弗也阿本德有一个绝妙的论点:&科学的唯一方法论原则就是&怎么都行&,科学讲求&最佳生态位&。&语文教学也应当致力于最佳方法和形式的探索,尤其是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可以为作文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中考 高考名著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入春分省见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