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康复治疗图解针灸康复 治疗怎么样

  78岁的王大娘因急性脑血栓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保守治疗脱离危险后出院回家。但是,偏瘫让王大娘行走不便,右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儿女请来了中医专家王进利给她针灸治疗,起初她还不相信:“搁谁都很难相信,扎个针就能好?可是十几天下来,我胳膊就能抬起来了,一个月下来我就能走了。”  针灸真有那么神奇?王进利是这样解释的:脑血栓导致了部分脑细胞的坏死,从而使得大脑无法再发号施令给肢体,肢体运动神经就处于休眠状态。针灸就是要唤醒激活肢体神经,让它们重新工作。因此,脑血栓偏瘫患者要尽早实施针灸康复治疗。  7岁看祖父治病、20岁独立出诊、28岁创办了我省第一家私立医院……经过多年的苦学,师从于祖父王克礼的王进利针灸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捻针、不提抬、无需针感、只针穴密度高、针距小、留针时间长、一分钟可扎20、30针。1989年,王进利撰写的论文“益肾通经接气法治疗脑血栓102例”在《针灸杂志》上发表,该论文也在国内较早阐述出了针灸的门道。在采访中,王进利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网络,因此针灸就是运用经络穴位这个“网络”运针施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了完整的经络系统,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络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运行气血的通道,针灸能行气活血、疏通经气。“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经气不通畅,气血运行受阻,患者可出现疼痛、麻木、肿胀、淤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使经气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临床诸证就能得到缓解。  “现在经络的实质虽然还没有研究清楚,不像神经、血管那样能直观看到,但是经络的功能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的,当施行针刺时,患者会有酸、胀、重、麻的针感并顺着经络路线运行,通过针刺导气的手法可以使经气到达病所,经络畅通了,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王进利说,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要做到整体治疗,首先必须有整体的诊查。在治疗脑血栓导致偏瘫的患者时,他通常是一人一取穴方案,根据患者偏瘫严重程度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按摩穴位  可缓解过敏症状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患者常会出现流鼻涕、眼睛痒、打喷嚏等症状。针灸专家王进利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按摩攒竹、睛明、承泣、迎香、合谷、四白几个穴位,每天晚上睡觉前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即可缓解症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11期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接受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联合组:接受针灸+康复+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结束时评价针灸组与对照组B.S.M分期、肢体FMA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针灸组与对照组B.S.M分期、肢体F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3.3【正文快照】:
针刺疗法是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来对刺激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刺入点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穴位上烧灼,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目前临床上用到多的是艾条灸[1]。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祖玉帆;张建;孙婧;;[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马国良;;[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庆宪;[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李珍武;[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郭汉强;[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陈海燕,金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袁东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杨牧祥;王长垠;于文涛;王秉岳;冀绪;安俊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产炳旺;;[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卢永清;许明凤;;[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朱慎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晶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韩国刚;;[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胡卡明;;[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智龙;薛莉;吉学群;宫军;赵淑华;陈国华;杨元庆;陈宏;;[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胡卡明;;[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王频;杨华元;王忆勤;;[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袁卫华;蔡圣朝;;[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惠建荣;宋毅;刘志丹;李海燕;裴建;;[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王俊华;;[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韩德雄;;[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雪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程发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平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招远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升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杨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郎建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秀芹;[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学民;[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名霞;[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任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立早;[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何可;[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宾晓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陶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苏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梁喜凤;[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雅静;张小兰;马延爱;瓮长水;;[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5期
潘智美;;[J];广西中医药;2010年01期
马志英;王秋云;;[J];河北中医;2009年09期
李玲;肖萍;陈黛琪;;[J];护理学杂志;2006年11期
胡可慧;余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8期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6期
龙巧红;钟宇玲;;[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1期
程永;;[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青,林晓黎;[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5期
李有田;李冰;李洋;董宇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1期
黄红,张明惠,赵缬华,程小;[J];云南医药;1997年05期
钱红,黄勇;[J];现代康复;2000年08期
张华俭,路风云,范亚硕,张艳;[J];现代康复;2001年15期
张秀梅;曹诗红;戎燕;刘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年01期
尹科;;[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12期
戴志凌;刘洁欣;宋瑞军;刘萍;吴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0期
祖玉帆;张建;孙婧;;[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田桓青;;[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浅谈针灸与康复方法结合治疗中风偏瘫
摘 要:针灸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而现代康复方法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促进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也有着明显疗效。随着现代康复技术的日益普及,针灸与康复结合治疗中风偏瘫愈来愈被患者所接受。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需要两者协调配合,以期积极发挥两者的优势,共同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优质期刊推荐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文章编号:(8 03中圈分类号:R246 6 hineseAcupun—ct—ure&丛型垫坐!型!!垒匝i螋!,!吐三二j!旦j,一~+~…”~~+。、i思路与方法;k一一~一一~t¨~+』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郭泽新1汪润生2(1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合肥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摘要]针灸医学与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治疗的切入时机也相同;两者在治疗方法和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等颇具特色,它们的有机结合将加快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西医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本文认为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主题词】偏瘫/针灸疗法;康复Camabtnatl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hustion with Rellabilitation Medicine Is Necessary for Treat.meat of Hemiplegia due to ApoplexyGuo Zezqnl,Wang R“”咖=(1 Department ofAeuptmcturemoxibustion and Massage.Anhui College of I℃M,He崩 Acupuncture and Moxibttst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nhui College o{TCM)[Ak打删]Acupunctummoxibustion medicine and rehabilimtion medicine have sanle specmlra of diseases in indicarions,and opportunity of treau'the both medicinm have ve-13r plementarity in treatment methods andscientific theories.Acup-moxibustion medicine has a lot of effective treatment metl'10ds,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hasi,i101r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in valuation of rehabilitation and motor therapy,ere.anic crmibitmtion will acceler-ate mtxdaliz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dicine and development 0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olmrting newthinking for integration ol Chinese and Wgstern medicine The authors hold 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and moxibustion medicine with moderl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 nece☆arv for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due to apoplexy[Key,,,ordsJ I-/emiplegia/a“Rehabilitation偏瘫为中风的主症之一,它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其治疗方法是I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刺法灸法学和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在长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起源的国度有异,但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两者有互补性,其结合可提高中风偏瘫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理由如下。1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针灸临床显示,针灸医学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疚病:(1)瘫痪,如中风偏瘫、面神经炎、4,JL脑性瘫痪等;(2)痛证,如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所致的疼痛等。现代康复医学的研究资料表明,其适应症表现为功能障碍,主要有脑血管疾病所致的偏瘫、小儿脑性瘫痪、脊髓损伤、颈椎病、窟周炎、腰椎问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老年性疾病等。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不仅有相同的疾病谱,而且治疗的切人时机也相同,这种内在的联系为既掌握传统针灸医学技能.又具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的医师提高治疗效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2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在治疗方法与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传统针灸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毫针刺法、刺血疗法、灸法、拔罐法、穴位注射法、电针法、头针法等,但在临床表现的描述和疗效的判定方面有待于现代康复医学康复评定的补充。如中医对中风主症常以半身不遂加以描述,但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反映患者运动功能损失的程度,即未能表达病人床上翻身、坐起、站立、行走及步态的不同状况。针灸医师应学习康复评定知识,研究Brurmstrom偏瘫恢复六阶段理论及其偏瘫运动功 万方数据±鱼盐煎2丛婆至兰旦筮婆鲞箜!塑能评价法.上母敏运动功能评价法等,用来明确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现代康复医学治疗该病的一些方法也应加以吸纳,如床上体位疗法、双桥运动,运动训练顺序:翻身一坐一坐位平衡一双膝立位平衡一单膝立匣平衡一坐到站一站立平衡一步行等“!。另外,手杖、支具、轮椅等也可在治疗后期被用于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用这些方法将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有较大提高。是对传统针灸医学治疗中风偏瘫的有力补充。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治、康复医学工程等颇具特色,但在治疗手段上有待传统针灸医学治疗方法的补充。如中风偏瘫的软瘫期(脊休克期).虽然可采用异化技术的促进方法,如快速擦刷、快速牵伸肌肉、挤压肌腹、短暂冰敷、皮肤刺痛等【2J,但这些治疗方法费时费力,其刺激量相对较小,疗效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此时应选用针灸醒脑开窍法,针刺水沟、内关、合谷、尺泽、三阴交、委中,给予大幅度提插捻转产生强针感,临床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疗效¨J。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当中风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尽早采用针灸或现代康复治疗。当脊休克恢复后肌张力逐渐增高以至出现痉挛,解除痉挛状态、抑制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速度运动、精细运动成为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任务,虽可采用异化技术的抑制方法缓解痉挛,如恰当肢位、长时间冰水浸泡、中度温热刺激、持续牵伸等,但有如同促进方法同样的弱点,此时可选用如下针灸方法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1)以毫针深刺痉挛优势侧穴位大陵、合谷、内关:三阴交、承山、伏兔等获取深部组织强针感至优势痉挛被缓解“J。(2)以皮肤针叩刺痉挛劣势侧皮肤至其侧肌肉收缩【“。(3)以艾灸痉挛优势侧皮肤至皮肤感到温热不痛:(4)以火罐拔吸痉挛优势侧皮肤至优势痉挛被缓解。(5)以电针(频率1 Hz)刺激痉挛优势侧穴位(如上肢尺泽、天泉,下肢三阴交、伏兔)至其侧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关节运动、优势痉挛被缓解。以上针灸方法行之有效,可重复性强。笔者近5年对72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2900多人次的治疗,通过关节活动度观察痉挛状态的变化,显示出以上针灸方法肯定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现代康复医学的中风偏瘫运动训练疗法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其中坐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的训练为其核心技术,对患者的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大的影响,但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些病人缺少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全力配合治疗、积极锻炼的意识较差。此刻应选用针灸医学的头针疗法,以毫针透刺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额中线,留针30~40 rain,留针期闻每隔5 rain行针1次,行针间隙根据患者的状况不同分阶段进行坐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及步态的训练。临床实践表明,头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有显著疗效№1J,并可用于治疗痴呆症【8J。笔者在治疗中体会到,选用头针疗法后病人的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配合医师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医师可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这些可提高现代康复医学中风偏瘫运动训练疗法的疗效,对现代康复医学是一个极好的补充。传统针灸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在适应症上有相同的疾病谱,且治疗的切人时机相同;针灸医学的治疗手段与康复医学的理论有极强的互补性。《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明确规定:“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建设康复医疗机构和在进行康复医疗时,都必须充分发挥传统医药这个优势,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这种结合势在必然。正是这个原因,国际针灸热在不断地升温,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掌握针灸技术的人员,针灸被用于治疗临床300多种疾病,针灸在美国已通过合法化,不少国家还开展了针灸教学和研究工作,成立了相应的针灸学术团体,米中国寻求台作的机构和学者越来越多。这是由于传统针灸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以及人们追求生存质量,减少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回归大自然的结果,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为此,传统针灸医学学者应潜心研究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特别是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医学工程等知识;而现代康复医学的学者也应认真学习传统中医的理沦与针灸治疗方法,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加速针灸医学的现代化和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中西医学结合酝酿新思路,开辟新纪元。3参考文献1南登昆主编.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王茂斌主编.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北京:华夏出版杜.白秀英,蒋戈利,陈匡,等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西医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分析中国针灸,):14 Guo Z臼【in,Wang R吣h印g,mad z11叫恂qi虬a1.AcupunctIlre Methods for He嘶plegic S)asm Journal ofTr础tional clinese Medicine,):2855郭泽新,汪润生,陈向华.等,分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 万方数据270盟!!些坐!地!型!型丝丛坚血型!塑!生!:!!!垡!!型::兰j虹一468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86周建伟,张凡头皮针治疗中风207例疗效观察中国针 8灸,):37唐强,冯军,张春英,等头穴透刺不同捻转持续时间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体感诱发电位研究中国针灸,):3叶街四神聪对锋刺治疗老年性痴呆浙江中医杂志.):520(收稿日期:,马兰萍发稿)文章螭号:002)04 0270-01中圈分类号:R246 6 文献标识码:B头痛奇穴治头痛15例焦俊杰(北京朝阳医院神经科,北京100020)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头痛奇穴或者叫全息头穴(笔者自定),针刺该穴治疗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耳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疗效非常显著,即刻解除疼痛,较西药卡马西平等疗效迅速,且无副作用。现就临床情况及发现该穴的过程,作一报道,作为与针灸爱好者的交流。l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9天。其中枕大神经痛8例,枕小神经痛4例,耳神经痛l例。其中l例开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区,后出现疱疹,而诊为带状疱疹;另有l例疼痛开始位于耳大神经分布区,后出现疱疹,而诊为带状疱疹神经痛。2治疗方法2.1取穴:该穴位于拇指背面末节中央。见图1。*痛奇穴圈1头痛奇穴取穴示意图2.2操作:取同侧穴或取双侧,常规消毒穴位,用28号半寸毫针垂直捻转刺入,刺入深度为l 1TIITI左右,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1次,连针3次。3治疗效果15例中13例治愈,其中1次治愈者8例,2次治愈者4例,3次治愈者1例。2例带状疱疹患者,针刺后即刻疼痛消失,但第2天复又疼痛,再针刺,疼痛又消失,后来出现疱疹,疼痛加重,转人皮肤科治疗。r+‘+一~”~~+、{临床报道{L~~~~+¨_+”+J4典型病例旺x×,男,25岁,日来我院就诊。就诊前1天突发左侧头皮疼痛,用手触摸疼痛加重,自服百服宁等药,效果不显。来院时查体:神清,枕大神经分布区触痛,枕大神经压痛点(+)(风池穴处),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为枕大神经痛。取穴头痛奇穴(左侧),针尖刚破八皮肤后,患者头痛全部消失,留针20分钟出针,用手触摸,无疼痛,感觉与正常头皮一样,1次治愈.后随访无复发。5体会头痛奇亢的发现,是笔者运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的结果,这一思维方法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中的基本思维方法,通过对世界万物的摹拟比似,“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系辞》)找出其中的相似性,发现其中的规律,指导理论及f临床。占代医家运用取类比象来分析问题,如,清代医家吴仪洛在论药物归经时说:“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人心……有因质相同者,如头人头,身人身……”对于头皮神经痛,传统针刺多采用局部取穴,如风池等穴,笔者自觉效果不显,且针刺过程中由于存在触痛,而加重疼痛。笔者思考,人的头部可左右、前后及旋转活动,较为灵活;而人的拇指,也可左右、前后及旋转活动,也很灵活,二者较为相似。从西医角度来说,人的大拇指在大脑皮层投射区中占的面积也较其它四肢部为大,因此把头痛奇穴定位在拇指上。另外拇指背部皮肤较薄,相似于头皮皮肤较薄,取其相似之处,头痛奇穴最终定位于拇指背部,最后验之于临床,果然获奇效。至于人足趾有无头痛奇穴,笔者未曾验证,但取穴于手较足更为方便。(收稿日期:.马兰萍发稿)
万方数据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作者: 郭泽新, 汪润生作者单位: 郭泽新(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合肥,230038), 汪润生(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刊名:中国针灸英文刊名: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56次参考文献(8条)1.郭泽新;汪润生;陈向华分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68例临床观察 .GuoZWang RZhou Meiqi Acupuncture Methods for Hemiplegic Spasm .自秀英;蒋戈利;陈匡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西医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分析 .叶衡四神聪对锋刺治疗老年性痴呆 .唐强;冯军;张春英头穴透刺不同捻转持续时间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周建伟;张凡头皮针治疗中风207例疗效观察 .王茂斌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 19908.南登昆康复医学 1993引证文献(57条)1.林桦.胡永善.成巍.顾亚萍.何雯.范嘉琦针刺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后综合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嘉士健应加强传统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李小军头针同步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36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 .李菁.陈莉平衡训练配合针刺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李抒云.李杰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67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黄娣.黄莹针灸配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外医学研究 .王金良.谭峰.丁德权.万赛英.吴海科.黄涛.李广兴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燕军.钟秀琼.王启章.孟江.蒋素英.文秀清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林茜.林秀瑶针刺结合舌前置吞咽练习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0例[期刊论文]-福建中医药 .范培武.姚婷.胡青.张晓梅.柏春燕.贾冬梅针药并用结合现代康复在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向进.闵水平.陈永芳.李馨.钟振宇.崔永攀.杨艺言语区水针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失语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张丽霞.孟殿怀.沈光宇.邵伟波.王彤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蒋松鹤.程博.张丹迎.陈海丽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刘孔江.邵佳佳.刘包欣子针刺与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卒中杂志 .刘聪.崔莉.赵云玲项针、头针、舌针并用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临床体会[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 .刘坤.郭家奎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视针刺治疗体会[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李小军.郑斌早期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朱穗恒.叶梅峰.江晓军家庭病床脑卒中的中西医康复疗效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医院 .柳燕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 .徐碧瑜.周蔚华.乐敏珍现代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分析[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包志霞.王晓敏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区康复[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刘路然.马艳春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及构音障碍的综合治疗[期刊论文]-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刘强.陆香玲.韦敏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30例[期刊论文]-广西中医药 .林坚电针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期刊论文]-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王晓敏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针灸治疗[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刘锋.俞昌德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马金龙.唐强.周海纯头针丛刺结合康复技术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欧阳颀.周巍.张春梅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张盘德.姚红.周惠嫦.蔡昭莲.黄霖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杨世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张立.唐强头穴丛刺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田慧芳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期刊论文]-中国康复 .周震针刺结合简易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申芳芳.黄冬娥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脑卒中概况[期刊论文]-中医外治杂志 .邢艳丽.唐强.魏铁花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期刊论文]-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郑华.陈立典浅谈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黄冬娥.吴强.林忠荣.林栋.申芳芳.刘建忠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组合对卒中偏瘫患者即时SEP波幅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廖华薇头针结合语言治疗在卒中后失语症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廖华薇拮抗针刺合关节松动术在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应用[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廖华薇卒中后感觉障碍恢复治疗的进展[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贾红玲.张永臣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0例[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魏铁花.邢艳丽.唐强头针结合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功能障碍的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金荣疆.罗荣.杨玉龙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对策[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WANG Bao-cheng.LIU Ping.HUANG Guo-qi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by Acupuncture plus Facial Paralysis Rehabilitative Exercise[期刊论文]-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LIU Jin-feng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HemiplegiaAfter Stroke[期刊论文]-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刘孔江针刺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唐强.朱冬梅.刘景隆.张立国.王艳.徐波克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王敏华.梁冰.王敏.陈莉秋.王映松.李震宇.孙涛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梁俊雄.黄东锋.谭杰文.邹燕琴香港物理治疗界进行针灸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朱长山针灸结合康复医学治疗脑中风病的研究述要[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刘孔江.李继英.承颖亮针刺与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郭泽新.汪润生.唐巍.郭小川电针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吴敬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近况[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王洪峰.黎明全头针加恢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36例[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潘绪芳.范培武.王骏飞.王佐.姚婷针药并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临床中老年保健 .唐强.张慧敏.王艳.李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针刺研究 .林桦.胡永善.成巍.顾亚萍.何雯.范嘉琦针刺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后综合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1)本文链接:http://d.g./Periodical_zgzj.aspx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pdf
文档介绍:
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 文章编号:(8 03中圈分类号:R246 6 hineseAcupun—ct—ure&丛型垫坐!型!!垒匝i螋!,!吐三二j!旦j,一~+~…”~~+。、i思路与方法;k一一~一一~t¨~+』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郭泽新1汪润生2(1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合肥安徽中医学院...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风偏瘫康复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