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局公布2010年海地地震预算报表,预报支出相当于地震局住房改革支出的多少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在法定职责为地震预报的同时,坚称地震无法预报
一份保密的内部反思材料已经由中国地震局送交中央,这是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系统对自身工作的全面总结,仅仅关于地震预报的部分就有上千页厚。
一年前,这份报告开始在地震局系统内部征求意见,此后该报告提交中央,至今没有明确的回复。地震局称,这份反思报告还未到解密之时。
今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和汶川地震一样,地震局未对玉树地震做出预报。
此前,国家地震局刚刚公布2010年预算报表,在年度预算中,用于预报支出仅为270万元,相当于地震局住房改革支出的1/60。
地震局再一次处于风口浪尖,质疑从地震预报到地震辟谣,从资金使用到职能分工,甚至有激烈的意见建议撤销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处于一个尴尬而矛盾的境地,公众对于预报地震寄予厚望,甚至认为地震局的存在就是为了预报地震。而地震局自身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
一个承担了预报地震法定职责的机构,为何反复否定自身职责?这一尴尬和困境究竟由何而生,如同公众的发问,如果地震无法预报,那么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
地震局如何花钱?
在预算报告中,对公务员工资、办公经费等费用通俗地称为&人头费&。
比如,今年财政部的部门预算不仅仅列出&一般公共服务&项目,而且细化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则略等于&人头费&。另外一些部委则没有这一类支出,&人头费&计算在其他科目之下。
中国地震局属于后一种,即没有&一般公共服务&项目,第一项支出为&外交&。从整个预算支出表中,可以找到与&人头费&相关的是&行政运行&和&机构运行&费用,分别高达1.8亿和2亿。这两项花费分别隐藏在&科技研究&和&地震事务&两类之中,占全部预算支出近1/6。
这还不包括占总额近1/3强的7.2亿元的&地震事业机构&支出,有专家认为这个科目即为下拨给中国地震局下属16家事业单位的&人头费&,但这并没有得到中国地震局的官方证实。
当然,引起最大争议的并不在以上几项费用,而在保障性住房支出,这项支出高达1.6亿,全部用于住房改革,即公务员自身的住房保障。
与其他34个部委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地震局在住房保障花费上排第10位,仅次于国家统计局,是排位第一的农业部13.5亿元支出的1/8,是排末位的中国工程院0.02亿元支出的82倍。
根据1998年国办发136号文件的规定,中国地震局机关事业编制为130名。如果不包括下属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保障费用,以此数字计算,地震局用于住房保障的人均费用高达125万元。
除这些在编人员外,中国地震局还承担巨额的离退休人员负担,离退休人员花费超过1000万,其中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的费用就高达118万。
由于中国地震局没有公布预算报告的编制说明及明细账目,外界无法清楚知晓其&人头费&的准确数字,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头费&及住房保障等费用占中国地震局整个开支相当大的比重。
预报已不是主业
在可怜的预报支出数字的背后,则是预报部门在地震系统中的被边缘化。
中国地震局的成立与周恩来总理当年的直接指示有关,从成立之初到1980年代,地震预报差不多是地震局的全部工作,&地震预报室&专门负责预报地震,是地震局内最重要的业务机构。&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预报地震,为国家和人民减少损失。&
变化从唐山大地震预报失败开始,1980年,地震局实行机构改革,地震预报室变为地震分析预报中心,这个分析预报中心由原国家地震局人员和北京市地震队联合组成。虽然从人员配置上看,并没有削弱预报部门,但是实际上地震预报机构已经从政府部门变为了事业单位。
1988年,地矿部副部长方樟顺调任国家地震局任局长,上任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就提了地震局工作的&四个环节&的说法,即监测预报、灾害预报、地震应急和震后重建。
方的到来普遍被认为是地震局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变化,地震局前首席预报员孙士軦回忆说,&过去成立地震局,整合许多部门,是为了搞地震预报。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减灾事业,预报功能实际上已被弱化。&
1998年,地震局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地震分析预报中心一分为二: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和地震预测研究所,前者负责日常的监测预报工作,后者负责科研。
细心的观察者可以发现,地震预测研究所的英文名已故意隐去了&预测&二字,将之翻译成为&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地震科学研究所)&。
本来研究和预报相结合的一两百人的队伍,改革后只剩下了31个人,属于台网中心下属的分析预报部。这31个人,几乎就承担起了全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
根据官方介绍,在地震局目前的三大功能体系中,过去的&预报&功能之前加了&监测&二字。即用数字化地震台网监测地震,在地震发生后,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和震级等信息。
在地震局内部,监测工作被称为预报工作的基础。预报部主任刘杰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监测数据和前兆台的数据(分别由两个部门提供)按一定程序进行处理,然后根据这些处理结果预报地震。
正常情况下,他们每周会商一次,并提供书面的周预测意见,每月再进行月度会商,每年进行年中和年终的会商。每周的会议,一般是周四下午2点半开始,最长的时候会开到6点结束。
刘杰称,自己的工作是&柜台式、流程式&地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人员萎缩得厉害,分析预报部包括他自己总共31个人,仅仅维持日常工作都很紧张。
相比于地震局内部的其他业务,地震预报是个&清水衙门&,预报不准还要承担责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震预报专家说,&最穷的就是搞预报的,各个研究所接课题,搞工程或观测的,一个课题几十万,而预测的好一点的也就一万多。&因此,谁也不愿意在地震预报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地震局在做什么?
上世纪90年代初,地震局经费极其紧张,地震局内部对预报的信心也越来越弱。在经费和行政级别的双重窘迫下,地震局人才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最优秀的科技人才都去美国转行做IT。地震局内部一次会议上,地球物理领域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直接对局长说:现在人才断层,局长你看怎么办。局长只能坐着一言不发。
上世纪90年代末,地震局负责起草防震减灾法,起初叫&地震法&。至今仍生效的这部法律改变了地震局职责的设定,地震局的全部工作从单一的预报变化为三大块: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过去主要属于建设部门管理的工程抗震,这次改革后正式归属国家地震局管理;由民政部门和军队主导的救援工作,地震局也开始参与。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机构职能得到极大扩展。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郑大林回忆认为,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领导想出政绩&,&预报不容易出成果,就要搞&多种经营&。&&年轻人一说到盖房子就很兴奋,因为这样他们的收入就能增加。&老地震专家汪成民说。盖结实的房子首先要确定房屋的抗震烈度,这由地震局决定。&我们叫求签,排着队,等待地震部门盖章收钱,有些地方也要进行一些现场勘测。&烈度数字是按照建筑物的造价的比例收钱,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如果地震局出示的烈度降低一级,工程建设的成本可能节约30%,但不同级别节约的费用比例不一样。地震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专家说,有些地方,&一个烈度队养一个地震局。&
每隔一个时期,地震局就会重新绘制全国的烈度图,这同样是一项&既正当,又有利益驱动&的业务,&地震局会找一些地方,说烈度不合适,要调整,这样就向国家要钱,重新划定某些地区的烈度指标。&
除震灾预防外,宋瑞祥任中国地震局局长时,将地震局内部的国际司和科技司合并,新成立应急救援司,至此,中国地震局的三大体系的职能分工最终确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省级救援队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地市级救援队&可以考虑结合当地的特色去建设&。由此救援工作成为继&震灾预防&之后地震局工作的又一拓展。
地震局的悖论
&撤地震局&的呼声实际上由来已久,早在唐山大地震漏报之后,1980年,顾功叙等5名科学家就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撤销地震局。专家们的理由是:地震预测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时任局长胡克实也赞成这一建议。
到1990年代,国际地震学界的主流观点开始影响国内,尤其以盖勒1997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地震不可预测》为标志。
论文传到国内后,地震局内部曾开会讨论。令人奇怪的是,与它对外宣传的地震不可预报不同,这次内部会议上大多数专家认为地震还是可以预报的。&会上的发言不一定就是他们的内心想法,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表态。&参加了这次会议的前首席预报员孙士軦说。
2006年,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发表文章称,地震预测&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预报部前首席预报员孙士軦对此的解释是,&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这个说法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直没有变,但不同的是,当时认为通过一定努力能实现,时间不会太长,而现在的看法是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行,目前实现不了。&
地震局实际走的是一条模糊的中间路线:一方面,坚称地震预报要继续搞下去;另一方面却反复宣称,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地震漏报是正常的。有分析者认为,地震局这种选择是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既可以通过预报向国家要钱,同时却不用对漏报地震承担任何的行政责任,虽然这是它的法定责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央和民众长期以来对地震局职能的理解即是&预报地震&,因此在申请经费和索要政策两方面,地震局都只能以&预报&为最大的筹码,这正是地震局&既坚称地震不可预报又坚持搞地震预报&的原因之一。而一旦出现汶川和玉树这样的大事,舆论上的被动就是这种中间路线的必然反映。
与中国地震局的尴尬处境相对应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1990年代大规模试验确定&地震不可预报&之后,即将地震相关工作重心转移到减灾规划等方面,而把预报工作剥离成为&探索性科研&,由单独的科学家或科研机构承担。
仿效西方同行,对职能定位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改革,将行政的归于行政,把科学的归于科学,或是地震局走出目前尴尬处境的路径。
上一页1下一页
曹筠武 实习生 何谦
睡还是不睡?逃走还是留下?活着还是死去?心烦意乱
关于玉树地震前震一个多小时内主震就来了,预报前要开会会商,处理来不及了。
每一个触手可摸的重大危险,都已非自扫门前雪可以解决。唯有为每一个悲惨命运大声呐喊,在你面临...【国家地震局住房保障预算达监测支出四倍】数据显示,今年地震局的预算支出总额近40.87亿元,其中地震预报监测支出近3822万,而地震局住房保障支出却达到1.54亿,相当于地震预测支出的四倍多。此外,地震流动观测预算142.3万,震情跟踪295万,地震灾害预防7060万。详细:http://t.cn/zTJ59b5
同时转发到微博我的更多文章
同时转发到微博看看国家地震局的2010年预算表:看得我都傻眼了!转
国家地震局2010年总预算支出24亿元,比国资委(34亿元)等部位要少,但比审计署(9.7亿元)、药监局(7.1亿元)要多。看样子,地震局的钱已经算不少了。
那24亿元都用到哪些地方去了?
预算支出中:
地震预报预测
270万元;震情跟踪 1700万元
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 5012万元先暂停, 换句话说 地震局 在预报预测上只花千分之一的钱?
假如真的地震发生了,然后就会接着花点钱跟踪?
有一点很让人佩服,中国地震局对中国地震信息传递看得太重要了,害得我都怀疑,地震局每传递一次,都需要包个专机接送?否则怎么会要5012万元
住房保障和住房改革支出32742.56
提租补贴 518万元
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
购房补贴 8678万元换句话说,地震局在住房方面的花销需要4.9亿元,是预报支出的181倍!
行政运行 1.8亿元
机构运行 2.1亿元差不多是4亿元,又是地震预报支出的140多倍!
幸好,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来,等我活到60岁的时候,希望那时候中国地震局能成功预测出一两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预算说明了什么?1、行政运行 1.8亿元,机构运行
2.1亿元,地震预报预测区区 270万元,占总预算几百分之一的主业预算,这是什么国家机器?
2、有网民颇有些愤慨地调侃:24亿可以养多少只蛤蟆了?一个严肃的部门,居然每临大事就成为了公众取笑的对象,可见一些管事部门多么地无用。那些拿着政府的补贴和纳税人的血汗钱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帖子不知道会不会脸红?
3、我是老板的话,这样的预算是不会批准的,正常的举动是立即解散地震局,重新招募愿意做事的人来做这份工作。既然他们光花钱不打算做正经事,我们还要养他为何?
这个预算得到了谁的批准?
1、听说预算是要人大批准的,人大看到这样的预算,还要批准他们照这样执行吗?
2、人大是干什么的?所谓的人大代表其实还是那些官员,除了职务变化之外,本质是没有变化的。现职如此,卸职的也是这样,原来的地震局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不适合在地震局干了,就到人大任职去了。
这个预算有没有前科?
有。据日23:16 中国新闻网 国家审计署二○○五年九月十九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5年1月至2月,审计署对中国地震局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延伸审计了所属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
一、基本情况
中国地震局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由局本级和47个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组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海地地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