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转化市场前景预测怎么写该怎么写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右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 & & & & & & &
&&&&&&&&&&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用工业化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上水平
——田东县推进工业化发展的调查□市人民政府顾问、高级经济师 黄远征
  最近,我到田东县就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田东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节能减排影响和遭受六十年一遇的大旱灾的情况下,工业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严重的挑战,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吴邦国委员长关于做好田东县经济发展五篇文章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率先发展的理念,精心谋划,强化措施,以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魄力,用新理念、新方式、新精神,创造工业化发展的田东速度、田东效益,初步形成石化产业为主导,食品、煤炭、电力、造纸、建材、冶金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取胜,工业化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上水平。工业化发展给田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实力、注入新活力、提升新影响力。田东县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关键是抓住了好机遇,建设了一个好班子,有了一条好路子(做好五篇文章),培养了一支好队伍。  一、强化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优势,实施五个到企业的举措,工业化发展在困难和挑战中推进  强化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优势,实施五个到企业的举措,这是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领导工业化发展中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新理念、新方式、新精神。  增强机遇意识。田东县工业化发展正处于机遇和困难同在、发展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县委、县人民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贯彻好、落实好吴邦国委员长重要指示和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看成是创造机遇和发展机遇的标志,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把工业化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和建设中国西部强县、科学发展先进县结合起来、和建设“四新田东”(石化新田东、民营新田东、生态新田东、活力新田东)结合起来,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确立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的工业化发展指导思想。创新理念,把中央、国务院的巨大关怀转化为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节能减排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促进工业化在困难中奋起,在战胜自然灾害中发展。  增强忧患意识。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发展中以逆反思维的方式,注重分析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存在困难,寻找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正视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清形势,正确判断形势,把握工业发展的主动权。他们意识到,只要思想稍微放松,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田东县工业发展就会落后,别人就会赶超自己。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应变能力,用优势去克服不利因素,把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工业化发展。  增强责任意识。县委、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项目(企业)工作责任制,每个县领导联系一个项目和一家规模企业以上的对口、定向服务制度,把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展目标、任务、职责及落实优惠政策、建设用地、配套资金、区域规划、环境保护等量化分解到县领导,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要求,规定工作标准,制定考评制度,促进企业投入和重大项目推进。田东县领导把责任制看成既是工作责任,更是政治责任,自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责任中,体现在工作成果上。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工作,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增强创新意识。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不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勇于创新作为推进工业化发展的无穷动力,用思想解放去破解工业化发展中的难题,冲破了“怕背债、怕消费、怕投资”的保守思想束缚,以“思想放开、目光放远、胆子放大、步伐放快,勇于创新,全力寻求突破,创造发展佳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精神,战胜困难,争创一流业绩。  新的意识、新的理念,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工业化发展如虎添翼,发挥四大优势,创造性地推进工业化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鼓励引进大型骨干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主导产业带动项目、与企业配套项目和集群项目落户田东。锦江集团工业项目的成功引进和建设,成为百色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工程。  二是充分利用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陆路走廊覆盖区的区位优势,发展面向东盟的综合物流产业。引进超大、运德等大型物流企业落户田东,成立大型运输公司,面向东盟、服务东盟,提升物流能力和水平,为带动地方产业集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工业化发展培育壮大原料基地。食品、造纸是田东县优势产业之一,做大做强规模大、效益好,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强的田东南华糖业公司、金荣纸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甘蔗、竹子等优势产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为企业发展培育原料,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四是充分利用高科技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田东县倾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产能扩张同时,加快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企业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石化、建材、林浆纸、制糖四个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形成了链条完整,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产业集群。  实施五个到企业的举措,即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企业;领导联系工业的责任制成果体现到企业;搞好为企业服务的一厂一策到企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到企业;召开破解难题的工业推进会到企业。这是转变领导作风,提高执行力,为企业办实事的成果。石化总厂在扩建原油加工项目工作难度大,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西冀和县长王军及相关领导多次到石化总厂召开会议,研究措施,解决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等问题,加快项目推进。  二、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促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上水平  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发展中,以重大项目推进求发展,以提高科技含量要效益,以扩大增量上规模,不断推进工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举全县之力掀起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高潮,使竣工投产项目给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动。  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把上大项目、上重大项目看成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标志。制定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配套资金、区域规划、环境保护等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重大项目落户田东,全县不断掀起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的新高潮。2006年以来,全县新开工重大项目225个,总投资23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8个,累计完成投资189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项目投资量居全区县域前列,全市第一。锦江集团一期年产20万吨烧碱、2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电石项目,中信大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及登高集团年产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金荣纸业6万吨高级生活用纸和南华纸业9.8万吨文化纸重大项目,石化总厂60万吨炼油扩建项目等相继竣工投产。田东石化总厂通过技改扩建项目,2010年原油加工量增加到53.51万吨,比上年增加19.87万吨,汽油、柴油加工量也大幅度增加,全厂实现总产值25.8亿元,比上年增加100.9%,实现工业增加值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9%,上交税金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6%。原有的企业做大做强,右江矿务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2010年生产原煤242万吨,同比增长48.1%,实现工业总产值7.37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工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115.6%。新入驻企业给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0年新入规企业19家,新增产值10.5亿元。中信大锰田东新材料公司2009年建成投产,2010年生产金属锰14653吨,实现产值2.9亿元。2010年,锦盛化工公司生产聚氯乙烯81863吨、烧碱160323吨,实现产值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三倍以上。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挥项目聚集效应功能,拉动作用逐步加大。  在推进工业化发展中,田东县以建设石化工业园区、思林工业集中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配套产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园区按照“超前规划、科学设计、高效建设、优先入驻”的建设原则,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一是把好入园关。规定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引进大型骨干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主导产业带动项目、与企业配套项目和企业集群项目。二是坚持高科技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配套,鼓励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三是制定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出台《田东县石化工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田东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财政税收、规费征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措施,对重点鼓励项目和外资项目、重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环保项目,本着“一事一议”和“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优惠和照顾,保证投资者能获得理想的收益。通过多种举措,工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产品配套,合作紧密的生产网络,促进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加速支柱产业快速扩张,提高规模经济水平。2010年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思林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39亿元,增加值21.86亿元,税利7.73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三)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支撑,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节能中提高经济质量。  积极推行企业能源审计,加快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改,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大功率电动机,一律进行变频技术改造,努力营造向节能要效益的良好环境。对新引进企业坚持从源头抓起,全部选用节能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所选用的技术设备、工艺均满足行业准入要求,符合国家节能标准,该企业每月可减少动力电耗11.5万千瓦时,每月可少用亚硫酸钠6吨,每年可增加效益100万元以上。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广新技术,中油广西石油化工总厂有限公司通过对燃料油系统蒸汽回收改造,降低管网的蒸汽损耗,每小时节约蒸汽用量300公斤;通过对催化火炬点火系统的改造,把干气引回到锅炉作燃料,每小时可回收干气100立方,每天可节约重油11吨,年可节约成本开支800多万元;通过优化改造催化车间装置原料换热流程,节省干气389289立方,年节约开支463.6万元,既实现了节能又提高了效益。  (四)以强化环境管理为抓手,建立新机制,强化新措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田东县工业以资源加工型为主,规模以上企业属于高能耗的10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58.8%,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田东县建立五项新机制,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超限排污和无证排污;加强限期治理制度,县政府对存在超标排放污染物或不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及时做出责令限期治理污染的决定;建立减排激励约束制度,用政策调动企业搞好环保的积极性;建立污染减排调度和通报制度,确保监督工作到位。  强化五项新措施:  第一,强化减排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各生产企业烟尘脱硫设施和废水治理工程建设,通过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企业自筹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减排工程项目。“十一五”期间,完成田东电厂氨法脱硫工程项目,金荣纸业有限公司废水气浮、生化深度处理工程项目,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一、二糖厂锅炉燃煤改造为全燃蔗渣项目等。田东电厂投资7000万元使用氨法脱硫设备,2010年脱硫效率达到86%,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5882吨,为全市乃至全区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完成作出了贡献。  第二,强化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引导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走扩大发展之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原料“吃干榨尽”,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右江矿务局、东泥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技改扩建,投资22亿元。东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成后产能由年产70万吨提高到220万吨,吨水泥综合能耗和吨熟料综合能耗由原来的115kg标准煤和142kg标准煤降到95kg标准煤和119kg标准煤,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第三,强化淘汰落后设备。“十一五”全县加大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完成结构节能减排项目10个。2007年以后全面关停广西田东电厂3#、4#机组,实现二氧化硫减排13318吨。关停田东城南纸业有限公司,完成减排化学需氧量502吨。关停田东桂松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减排化学需氧量2715吨,减排二氧化碳131吨。关停了铁合金厂,淘汰了东泥公司立窑水泥生产线,关闭了思林砖厂、上法砖厂等企业,有力地推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第四,强化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对全县8个重点源建立完整减排档案,建立污染排放量台账,对国控重点污染源强制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和市在线监控中心联网。  第五,强化对重污染企业现场检查次数。督促企业加大对环保治理设施的管理和投入,确保环保设施满负荷运行。  建立五项新机制,强化五项新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3.5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93吨标煤,同比下降8.55%,完成全市下达下降6.45%的目标任务;列入自治区考核的6家重点用能企业预计节约能源14.9万吨标准煤,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69.6%。二氧化硫减排完成年度任务110.5%,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年度任务的130.2%。  (五)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为平台,拓宽“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流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田东县发展产业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首先,从实现循环经济布局的要求引进项目,把锦江集团办成循环经济的典范,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把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环境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少的程度,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标。其次,推广新技术,利用科技转化,实现产品升级。企业通过推广新技术,把煤灰、电石渣用于制砖和生产水泥,蔗渣用于作燃料或造纸,滤泥用于生产复混肥,余热余能用于发电,造纸进行碱回收再利用等变废为宝。再次,延伸产业链,发挥聚集效应,围绕锦江集团、中油石化总厂两家大型企业的下游进行招商引资,延伸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此外,建设工业原料基地,使基地原料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田东南华糖业公司、金荣纸业公司是全县的骨干企业,制糖业、造纸业是全县的优势产业,每年需要大量的原料。田东县把建设原料基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制定优惠规定,促进原料基地的发展。金荣纸业公司把建设原料基地作为扩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建设竹子产业基地工作中,采取对竹子种苗进行贴息、负责基地公路建设和维修、对竹子进行保价收购,并且实行一年一定的措施,目前,竹子产业基地已发展到17万亩。  (六)以用好用活政策为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非公经济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动力。  田东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大战略来抓。首先,解放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疑私、恐私和防私”思想,正确认识非公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营造重商、亲商、惠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再次,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聚集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区内外知名民营企业落户田东。2010年全县引进的项目中,投资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14个,大项目投资额达到131亿元。目前,全县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非公有制企业28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5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成为拉动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动力,县域经济焕发活力。金荣纸业有限公司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利用废纸生产瓦楞纸的小作坊,全厂只有10多个员工,年生产的瓦楞纸只有几十吨。经过改革开放,引进技术,扩大瓦楞纸生产线,新建6万吨高级生活用纸项目。2010年,生产瓦楞纸15万吨,生活用纸5万吨,纸浆2.75万吨,去年全公司实现产值4.3亿元,瓦楞纸产量在广西位列第一。全厂现有员工1012人,逐步壮大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场前景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