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回拨号码。收取我手机费用吗。额外的移动查话费号码吗

“响一声电话”真相再调查专题_科技频道_腾讯网
【导语】响一声电话在08年初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我们原本以为这是一种新的通信诈骗手段,短短几天之内,已有超过40万网友参加了腾讯科技的网络调查,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只是停留在传言层面,甚至有可能只是。
  尽管各方都在征集吸费的实际案例,但到目前为止,上至工信部,下至各路媒体以及通信专家们,大家竟然找不到一例吸费的事实案例。对于如此蹊跷的结果,通信专家宁宇在腾讯博客解释到,从原理上讲,但他同时表示“响一声电话”的恶劣之处在于对用户的骚扰。
  理越辩越明,腾讯科技在此将响一声电话进行归类,并且抽丝剥茧般详细分析,向读者还原事实真相[]
   高额“吸费电话”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们选择了100个“响一声就挂断”的号码样本,平均分为A、B两组,分别以号码159××××××××和158××××××××回拨。
值得注意的是,A、B两组号码在拨打上述100个号码时,并未出现巨额扣费的情况。两组电话有效通话共17次,产生的费用共计4.94元,均在正常的通话费用内。[]
解析响一声电话十大疑问
什么是响一声电话,什么又是吸费?
★ 只有首先明确概念我们才能进行分析,所谓“响一声电话”,即指的是不法分子采用群拨器进行自动拨号,对指定号码或号段进行拨打,在通话接通后立刻挂断,一般拨号时间不会超过1秒,因此用户只会听到手机的一次振铃,而不可能接通电话。而所谓“吸费”,则指用户使用手机拨打某些号码,在自己并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被扣除信息费;需要注意的是,基本通话费(市话费)、国内长途通话费(每分钟最高0.7元)以及国际长途通话费(每分钟最高8元)都属正常话费。
为什么会有响一声电话?
★ 响一声电话有多种情况,一是群拨者测试用户的手机号码是否为有效号码,为今后进一步发送垃圾短信或者推销电话积累号码资源;二是让回拨用户收听语音广告,或伺机对回拨用户实施诈骗。第三种可能是声讯台主动群拨,对回拨用户进行吸费,但目前尚未证明存在此类违法声讯台。
为什么回拨听到各种广告?
★ 部分贩卖非法商品、实施诈骗者的广告主向群拨者投放语音广告,而群拨者则将这些广告设置为彩铃或者语音信箱的自动留言,并且向用户发起群拨。用户回拨后便可收听到这些广告,而广告主则根据广告播放次数向群拨者支付广告费。
哪些情况回拨可能被吸费?
★ 用户回拨非130-139以及150-159开头的声讯台电话有可能被吸费,最高资费标准为每分钟3元,每月上限30元,但信息台在收取费用前需要用户按键确认或语音通知播放完毕6秒后开始计信息费。另外用户回拨以“00”或“+”打头的国际长途电话,其最高资费标准为每分钟8元,不存在信息费,也即不会发生吸费。
为什么国际声讯台不可能吸费?
★ 目前国内运营商没有与境外的信息台签署结算协议,不存在为境外信息台代收费的情况,所以即使用户拨打了国际声讯台,也只会产生每分钟8元的国际长话费,而不会产生信息费。而且,普通用户的手机并未开通国际直拨业务,根本无法拨通国际长途。
骗子会不会将开通国际直拨业务的手机号码呼叫转移至国际声讯台?
★ 在问题四的答案中已经说过,用手机拨打国外声讯台不会产生信息费;而且根据呼叫转移的计费原则,主叫者只需缴纳与设置呼叫转移手机号的通话费用,国际长途费是由设置呼叫转移的号码来支付。这也就是说,如果用户的回拨被呼转到国际声讯台,用户只需支付与骗子手机之间的通话费用,而骗子自己则需支付国际长途费,相信没有任何一个骗子会这样做。
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有效避免吸费?
★ 用户在回拨前,需仔细辨别来电号码,那些正常的以130-139以及150-159手机号码都不会产生信息费,只会产生基本通话费(市话费)或基本通话费+国内长途通话费;而网友投诉最多的是以15打头的神州行号码。用户最好不要回拨各种其他号码,尤其是以950、96开头的未接来电,而以“00”或“+”打头的号码则是国际电话号码。
为什么响一声电话通常发生在深夜?
★ 事实上响一声电话在全天各个时段都有发生,但确实发生在深夜的响一声电话最多。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大多数人都在白天打电话,这些通话占用了移动通信信道,群拨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呼出,需要大量的通信信道,所以其成功率会有所下降;二是用户在深夜警惕性下降,往往无法准确判断陌生来电号码的原因,盲目回拨的可能性更大。
是否可以找到使用群拨器的拨号者?
★ 原理上可以,运营商与公安机关配合,通过小区定位等手段可以确定群拨者的大概地理位置,然后进行地毯式搜索即可抓捕群发者。但这种方式牵扯到过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多个单位的配合,因此成本高、难度大。但另一方面,即使抓捕到群发者,目前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实施制裁,最多只能对群拨者实施24个小时的拘留。这种尴尬的情况与垃圾短信类似,即使能够找到发垃圾短信者,也无法制裁。
如果目前还没有找到真实的吸费案例,那为什么我们总能听说电话吸费的事情?
★ 普通用户以及部分媒体对电话计费的原理并不了解,因此有可能会将正常通话费或者正常信息费理解为吸费,而且响一声电话的普遍泛滥,也让用户很难相信这些电话只是要他们听广告。
★ 另外一种可能:即,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利用互联网做的欺诈性宣传,部分媒体未经核实即报道、转载实际上是为不法分子做了免费的虚假广告。
图解“响一声电话”
普通手机号码无法呼转到声讯台或国外号码,所谓的“五级利益链”之说实乃谣传
  左图:用户接到一个移动号码的呼叫后,回拨这个号码时,运营商并未对用户收信息费或者国际长途,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分成和代收。这种回拨电话是垃圾短信的变种,是利用通信工具进行营销的手段,打骚扰电话的通过广告商获得收益,与街上的小广告属于同一性质,牟利的对象不是客户,而是发广告的商家。
  右图:接到一个信息台或者国际来话呼叫,回拨这个号码时,运营商向用户收取了信息费或者国际长话费;根据互连互通协议,运营商要向信息台或国际运营商支付结算费用。由于不法之徒是要从用户那里骗取话费,因此这时回拨的号码是真实的国际或者信息台号码。
  腾讯科技注:两张图片均根据通信专家宁宇博客内容制作 []
电话只响一声?背后四大阴谋
用户直接回拨到信息台才会发生吸费,因此应避免回拨非130-139以及150-159开头的号码
★ 群拨者群拨某一号段的手机号码,用以测试这一号段内的有效手机号码。可拨通的手机号码被视为有效号码,群拨者今后可向这些有效号码发送垃圾短信。
方式:群拨者使用群拨器向某一号段范围的手机号码发起群拨,例如向至号段发起群拨。
★ 沈阳市网友 举报号码:
  经历:08年4月18日凌晨2点31分开始至2点33分连续两声两声的来电铃声让人无法入睡,接又接不到,他挂的比我接的要快!
★ 手机用户回拨,收听到自动播放的语音广告,群拨者可根据广告收听次数从广告主处收取广告费。
方式:群拨者从非法渠道购买用户手机号码,或者向某一号段范围的手机号码发起群拨。
★ 洛阳市网友 举报号码:
  经历:凌晨四点多正做梦娶媳妇,电话响了声把老子吵醒,后打过去:香港那个什么处什么什么的:吓得手一抖,赶快挂了。
★ 手机用户回拨后,对方人工接听,告知用户已经中奖,要求用户领奖等,依次进行诈骗;或者直接向用户进行非法推销。
★ 广州市网友 举报号码:
  经历:电话冒充我朋友,约好第二天见面。第二天一早电话告知在外地有急事要用钱,让汇款到吴小明帐户,见面时还钱。
★ 声讯台为赚取非法利润,主动向用户发起拨叫,响一声即挂断,以吸引用户回拨,用户回拨后可能被扣信息费。
特征:声讯台的号码都属于特殊号段,用户请不要回拨非130-139以及150-159开头的号码。
★ 网友IP:123.175.86.* 举报号码:
  经历:给我响了一下。我打回去以后就马上停机,扣了我80多的话费。
实拨:腾讯科技拨打此电话,语音提示对方已关机,无扣费。
如果您遭遇了其他类型的响一声电话,请在这里留言告知我们。[]
用户非要回拨?详解三大风险
用户回拨后收听彩铃和语音信箱,不会发生任何费用
★ 1、占线:用户回拨来电号码,系统提示对方占线,听到忙音或提示占线。
2、空号:系统提示对方空号,无法接通。
★ 这两种情况下通话并未成立,不存在收费。
接通无吸费
★ 1、听到彩铃:收听到群拨者提前录制的彩铃广告。 
2、语音信箱:收听到群拨者提前录制的语音广告。
3、人工接听:非法人工座席向用户推销产品或告知各种中奖信息等。
★ 1、用户收听彩铃,不存在收费。
  2、用户收听语音信箱留言,不存在收费。
  3、通话在对方接听后成立,用户需支付基本通话费;如果对方是外地号码,用户还需支付长途通话费(每6秒7分钱)。
★ 用户回拨至信息台,发生吸费。事实上,收费信息台的号段较为特殊,极易辨认;而正常的手机号码均以130-139以及150-159开头。注:此种情况目前未被证实。
★ 普通通话费+信息费。信息费标准最高每分钟3元,单个信息台最多每月30元。收费前信息台会向用户播放语音通知,收取费用需要用户按键确认或语音通知播放完毕6秒后开始计信息费。
如果您回拨了其他类型的响一声电话,请在这里留言告知我们。[]
注:如果您回拨“响一声电话”后的确遭遇过高额吸费,请直接与腾讯科技联系。 电话:010-
 邮件:(把#替换成@)
腾讯科技出品
  制作团队:刘欣 龙兵华 郭晓峰 陈宇清  联系方式:010-  我的手机拨电话提示说通话费用已超过,但我卡里还有好几十块钱,是怎么回事?通话计费中的费用限制须用PIN2码吗?
我的手机拨电话提示说通话费用已超过,但我卡里还有好几十块钱,是怎么回事?通话计费中的费用限制须用PIN2码吗?
09-05-13 & 发布
打客服咨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通话费用设置了 金额限制 所以你需要先解除限制 你要是没设置PIN密码的话 直接在设置里解除就是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移动是有信誉度的,不过你信誉度有问题是会有金额限制的,你的身份证是不是以前办了个号没把话费欠费销号了。建议去营业厅咨询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能是被冻结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网易科技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精彩推荐】
给网易提意见【图】- 回拨系统省话费利器,年赚百万。OEM网络电话 - 廊坊香河手机号码 - 百姓网
&&关注百姓微信公众号,尽享快捷刷新、信息推送、抽奖活动等众多微信功能您只需要:1 &用微信“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2 &在微信中“关注”我们&|&||||||回拨系统省话费利器,年赚百万。OEM网络电话&提示信息设置为“搞定了!”状态后,其他用户将无法查看您的联系方式。您确认搞定了这条信息吗?提示重新发布后可使用“刷新”将发布时间更新为最新时间,并将信息排到第一页。&&5月4日 9:43 &...次浏览 &信息编号: &1550213****号码归属地:上海&&百姓网号码保护功能介绍&&拨打百姓400转呼电话绝不收取您任何额外费用,该信息发布人仍能看到您的来电号码。联系时,请一定说明在百姓网看到的,谢谢!见面最安全,发现问题请举报。类型:&运营商:&价格:0QQ号:地区:帮助客户充值移动、联通、电信的充值卡100元就可以&&赚40元到50元。(传统模式卖一张移动等充
值卡利润仅仅是1元多,现在相同的100元充值卡就可以赚40元到50元)
(一)商机特点:
(1)、充值100元话费送60元,充值200送200元,吸引力很大。
(2)、超低通话资费,打长途市话折后仅仅 &5分钱/分钟&
(3)、每一个手机用户都是你的客户群,市场非常大。
(4)、话费每一个人都需要,谁也不排斥充话费,生意主动找到你。
Voip回拨系统代理 回拨系统搭建 平台开发自制卡???密 诚招代理 2015年创业挣钱好项目 回拨
系统搭建代理 平台开发制作 。6秒计费,0风险 轻轻松松赚钱当老板
回拨直拨系统出租搭建 OEM定制 平台开发
招全国代理商
产 品 说 明?
自己做系统特点:
采用网通、电信、铁通多线机房,确保线路互通
稳定的落地线路资源,回铃迅速,语音清晰
全部采用中继线路预约方式、万人不占线、确保回铃率及接通率
语音充值方式,方便、快捷
免费提供中继预约号码
免费提供系统维护、数据维护、技术指导等服务
无需投入运营设备,无需购买软件,无需寻找落地资源,无需技术知识;仅需一台普通电脑,能
上网,会打字,便可成为话务运营商
无限量开设代理平台
高经理 QQ: 微信:heart-happless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湘路201弄15号禹州国际类似 其他 信息180元&/&电信1500元&/&其他500元&/&移动1500元&/&其他200元&/&电信&/&其他40000元&/&其他&/&其他1元&/&移动1元&/&移动4300元&/&其他800元&/&其他1元&/&电信8888元&/&其他&/&其他160元&/&其他1800元&/&联通该用户其他信息5月4日&霸州&/&其他
反馈建议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充话费 路边摊 话费余额 回拨 手机绑定 网络软件 诈骗团伙 诈骗分子 话费查询 企信通-东方财经-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原标题: 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充200元送120”、“长途市话只要7分钱”……日常生活中,这种标配一张桌子、两个人吆喝着招揽路人充手机话费的小摊位充斥在大街小巷。不少手机用户对如此大的充值优惠力度提出质疑,甚至也不乏上当受骗钱打了水漂的。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连续数日的调查追踪。
  返赠额度不正常
  前不久,家住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的周女士看到一男一女在摆地摊充话费,“充100元送60,充200元送200……”
  周女士发现,这里充话费的返额高达一倍,不仅比三大运营商优惠力度大,比淘宝等电商平台的也要划算,于是充了200元。销售人员为提高可信度,还特意使用周女士的手机查询了下余额,语音播报称“话费余额为400元”。岂料,就在次日,周女士发现被“忽悠”了,销售人员给的话费查询号码已打不通,拨打中国电信10000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告诉她,两日内根本没有话费到账。至此,周女士才知道200元打了水漂。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家住西城区的张先生同样经历了一次“坑爹”的路边充话费。因经常要与外地的朋友通电话,听信摊位销售人员说“不仅充100送100,而且长途市话每分钟只要7分钱”,于是毫不犹豫地充了100元。
  然而,张先生充话费后拨打中国移动客服电话进行查询,系统账户中并未显示有话费进账,那100元话费哪儿去了呢?
  摊位销售人员解释称,充值是采取分账户的方式,显示为“企信通”的集团账户。张先生每次拨打电话时,还得先拨一个“”的号码,接通后手动输入拨叫号码,然后挂断,三秒后会接到一个010-的号码,接听后等待三秒会开始呼叫被叫方。
  但是,资费完全不像摊主承诺的只需每分钟7分钱,拨打长途电话仅30秒时间,所谓的“分账户”里已扣除了0.3元,这甚至要高于基础运营商的资费标准。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不少用户提出疑问:路边充话费后当下听到的语音播报余额是怎么回事?回拨一个特定号码,再手动输入被叫方号码,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调查清楚,北京商报记者首先向三大运营商求证,但三大运营商均回应称,公司从未举办过或与第三方公司合办过此类的充值优惠活动。
  中国移动客服人员称,从充值返赠的力度来看,完全属于赔本买卖,自有渠道及分销代理渠道均不可能实行如此大幅度的充返活动。此外,在电话实名制实施以后,中国移动及各地方分公司已很少深入街道小区进行充话费,即使要做新产品的推广,也会明确打“中国移动”的LOGO。显然,在路边充话费的各个摊位没有任何有关公司名称的标识。
  北京商报记者辗转多方,联系到一位从事路边充话费的人员,该人士称自己是一名大一学生,在一家叫做“企信通”的公司做暑期工,从路边摊用户充值中抽取微薄的提成。在北京商报记者的多番追问下,他始终未能准确地说出所在公司的准确名称。
  据他透露,所在公司是一家民营小公司,未经注册,内部许多管理人员往往自立门户,从事路边充话费业务,诈骗手机用户。普遍的运作模式是,利用一台电脑和某个特定的网络电话软件,如果用户支付了充值的费用,这个特定软件会向用户发送短信或语音播报话费余额,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可直接切断网络电话软件,用户的话费也就不能使用了。
  由此来看,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个软件、一名幕后操作人员加1-2名路边摆摊人员,成本相当低,但一旦用户上钩受骗,诈骗分子赚取的话费利润却几乎达到100%,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由于这些小摊位往往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待到手机用户发现上当被坑、欲找其维权之时,小摊位早已无影无踪。即使报警,也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很难得到赔偿。
  回拨电话死灰复燃
  针对路边摊充话费的乱象,业界有专家分析称,诈骗团伙是利用了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了充话费大优惠的骗局。
  至于那些声称自己正规操作,将用户充值费用存在分账户的情况,则很可能是早就被监管部门叫停的电话回拨业务死灰复燃。
  所说的电话回拨,就是用户拨一个特定的号码,这个号码再拨给你,这样就形成了接电话的过程,目前几乎所有的移动电话、座机都是采用单向收费标准,这样使拨叫方免费接听,然后利用系统向拨叫方要联系的接听方发出呼叫,如此实现拨叫方与接听方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理论上并未形成话费消费。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在多方调查中发现,目前路边摊充话费采用的电话回拨业务并不比运营商的标准资费低。
  需要指出的是,电话回拨业务是2G时代的产物,彼时长途费昂贵,每分钟高达1块多或几块钱,于是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回拨卡,比普通的直拨要便宜。还有许多民营通信公司租用闲置的通信线路,把接听电话免费的手机绑定到自己的线路上,再通过软件使主叫变成被叫。其中,公司往往只需要在一台电脑上安装一套特定软件,然后配合一条光纤就可以开张赚钱了,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电话回拨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运营商的基础语音业务,给运营商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乱象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7月,作为监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下发通知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新增开展电话回拨业务。
  由此,目前路边摊所谓的充值优惠,部分实际采用的便是已被叫停的电话回拨业务,由于作案成本极低,监管部门也几乎难以触及,于是这些小型通信公司得以靠此活得相当滋润。
  对此,业界专家建议,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手机充值,提高警惕,切莫贪图小利上当受骗。
  此外,运营商和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抬高诈骗案的门槛,同时设立消费者举报机制,杜绝路边摊充话费的乱象。记者 吴辰光 曲忠芳/文 宋媛媛/漫画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日 08:5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路边摊充话费暗藏扣费陷阱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充200元送120”、“长途市话只要7分钱”……日常生活中,这种标配一张桌子、两个人吆喝着招揽路人充手机话费的小摊位充斥在大街小巷。不少手机用户对如此大的充值优惠力度提出质疑,甚至也不乏上当受骗钱打了水漂的。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连续数日的调查追踪。
  返赠额度不正常
  前不久,家住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的周女士看到一男一女在摆地摊充话费,“充100元送60,充200元送200……”
  周女士发现,这里充话费的返额高达一倍,不仅比三大运营商优惠力度大,比淘宝等电商平台的也要划算,于是充了200元。销售人员为提高可信度,还特意使用周女士的手机查询了下余额,语音播报称“话费余额为400元”。岂料,就在次日,周女士发现被“忽悠”了,销售人员给的话费查询号码已打不通,拨打中国电信10000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告诉她,两日内根本没有话费到账。至此,周女士才知道200元打了水漂。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家住西城区的张先生同样经历了一次“坑爹”的路边充话费。因经常要与外地的朋友通电话,听信摊位销售人员说“不仅充100送100,而且长途市话每分钟只要7分钱”,于是毫不犹豫地充了100元。
  然而,张先生充话费后拨打中国移动客服电话进行查询,系统账户中并未显示有话费进账,那100元话费哪儿去了呢?
  摊位销售人员解释称,充值是采取分账户的方式,显示为“企信通”的集团账户。张先生每次拨打电话时,还得先拨一个“”的号码,接通后手动输入拨叫号码,然后挂断,三秒后会接到一个010-的号码,接听后等待三秒会开始呼叫被叫方。
  但是,资费完全不像摊主承诺的只需每分钟7分钱,拨打长途电话仅30秒时间,所谓的“分账户”里已扣除了0.3元,这甚至要高于基础运营商的资费标准。
  利用网络软件诈骗
  不少用户提出疑问:路边充话费后当下听到的语音播报余额是怎么回事?回拨一个特定号码,再手动输入被叫方号码,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调查清楚,北京商报记者首先向三大运营商求证,但三大运营商均回应称,公司从未举办过或与第三方公司合办过此类的充值优惠活动。
  中国移动客服人员称,从充值返赠的力度来看,完全属于赔本买卖,自有渠道及分销代理渠道均不可能实行如此大幅度的充返活动。此外,在电话实名制实施以后,中国移动及各地方分公司已很少深入街道小区进行充话费,即使要做新产品的推广,也会明确打“中国移动”的LOGO。显然,在路边充话费的各个摊位没有任何有关公司名称的标识。
  北京商报记者辗转多方,联系到一位从事路边充话费的人员,该人士称自己是一名大一学生,在一家叫做“企信通”的公司做暑期工,从路边摊用户充值中抽取微薄的提成。在北京商报记者的多番追问下,他始终未能准确地说出所在公司的准确名称。
  据他透露,所在公司是一家民营小公司,未经注册,内部许多管理人员往往自立门户,从事路边充话费业务,诈骗手机用户。普遍的运作模式是,利用一台电脑和某个特定的网络电话软件,如果用户支付了充值的费用,这个特定软件会向用户发送短信或语音播报话费余额,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可直接切断网络电话软件,用户的话费也就不能使用了。
  由此来看,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个软件、一名幕后操作人员加1-2名路边摆摊人员,成本相当低,但一旦用户上钩受骗,诈骗分子赚取的话费利润却几乎达到100%,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由于这些小摊位往往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待到手机用户发现上当被坑、欲找其维权之时,小摊位早已无影无踪。即使报警,也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很难得到赔偿。
  回拨电话死灰复燃
  针对路边摊充话费的乱象,业界有专家分析称,诈骗团伙是利用了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了充话费大优惠的骗局。
  至于那些声称自己正规操作,将用户充值费用存在分账户的情况,则很可能是早就被监管部门叫停的电话回拨业务死灰复燃。
  所说的电话回拨,就是用户拨一个特定的号码,这个号码再拨给你,这样就形成了接电话的过程,目前几乎所有的移动电话、座机都是采用单向收费标准,这样使拨叫方免费接听,然后利用系统向拨叫方要联系的接听方发出呼叫,如此实现拨叫方与接听方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理论上并未形成话费消费。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在多方调查中发现,目前路边摊充话费采用的电话回拨业务并不比运营商的标准资费低。
  需要指出的是,电话回拨业务是2G时代的产物,彼时长途费昂贵,每分钟高达1块多或几块钱,于是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回拨卡,比普通的直拨要便宜。还有许多民营通信公司租用闲置的通信线路,把接听电话免费的手机绑定到自己的线路上,再通过软件使主叫变成被叫。其中,公司往往只需要在一台电脑上安装一套特定软件,然后配合一条光纤就可以开张赚钱了,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电话回拨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运营商的基础语音业务,给运营商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乱象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7月,作为监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下发通知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新增开展电话回拨业务。
  由此,目前路边摊所谓的充值优惠,部分实际采用的便是已被叫停的电话回拨业务,由于作案成本极低,监管部门也几乎难以触及,于是这些小型通信公司得以靠此活得相当滋润。
  对此,业界专家建议,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手机充值,提高警惕,切莫贪图小利上当受骗。
  此外,运营商和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抬高诈骗案的门槛,同时设立消费者举报机制,杜绝路边摊充话费的乱象。记者 吴辰光 曲忠芳/文 宋媛媛/漫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话费查询号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