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为什么不能做灭火剂?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答案不完全)15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答案不完全)15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A.鸡蛋B.西红柿C.米饭D.牛肉;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卷Ⅰ(选择题,共47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A.鸡蛋
D.牛肉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氮分子:2N
B.钙离子:Ca2+
C.两个氢原子:2H2
D.氧化镁:MgO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5.图1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7.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8.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纸张要双面使用
B.随手关闭水龙头C.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9.图3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10.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给轮胎打气B.粮食酿成酒C.铁水铸成锅D.过滤粗盐水11.图4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2.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去除餐具油污13.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松香、玻璃、沥青属于非晶体
B.尿素、氨水、磷肥属于氮肥C.白酒、雪碧、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D.橡胶、氯化钠溶液、石墨属于导体14.图5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B.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C.丙: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丁: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焦耳B.牛顿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16.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根据音色辨别蝉鸣虫吟B.街道上的噪声设备可以减弱噪声C.水面舰艇是通过电磁波搜寻水下目标的D.移动电话和电烙铁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kg
B.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4℃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m1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A.①②
D.③④19.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20.如图6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2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22.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Δ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U2大于ΔU1B.与的差值等于R2C.R2和R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ΔU2?ΔID.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卷Ⅱ(非选择题,共73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 16
Cl ― 35.5
K ― 39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物理部分共14分)23.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⑴问题: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 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25.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9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_______极;电磁铁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船头会指向_________。26.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1.2L的电热水壶。他往壶中装满了温度为25℃的水,若使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J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7min烧开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___W。[标准大气压下、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27.图10是小明眼镜的照片。⑴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⑵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⑶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有关。28.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3、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⑴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的机器。⑵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___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可用
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3)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11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
。 30.根据图12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活塞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
。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3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14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32小题4分,33小题6分,34小题7分)32.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15所示)。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实验数据如右表:⑴利用表中第一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______s。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纸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16所示)。由实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_____________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33.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ρ水=1.0×103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17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回答下列问题:⑴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专业论文、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答案不完全)15等内容。 
 2014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卷Ⅰ(选择题,共 2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word版含答案)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此试题为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word版,答案完全)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河北省 2014年 初中毕业生 中考试题...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_含答案_答案不完全)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河北省初中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2014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2012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化学部分卷 I(选择题,共 44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中考)试卷及答案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2014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数学试卷卷 I (选择题,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1-6 小题,每小题 2 分;7-16 小题,每小题 3...  5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2013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22. 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 B 12 A 2 A 13 C 3 D 4 C 5 D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C._百度知道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C.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C.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提问者采纳
DA;B、空气中的氮气性质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常用作保护气、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C,故B错误,常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
其他类似问题
稀有气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张家口桥东区2015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张家口桥东区2015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张家口桥东区2015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张家口桥东区2015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入表格内)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判断,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B正确;C、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故C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3.(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分子:2N&B.&钙离子:Ca2+&C.&两个氢原子:2H2&D.&氯化镁:MgCl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 &A.&盛夏将自行车放在阳光下,车胎爆炸 &B.&通常将氧气加压到1.5×107 Pa,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C.&绿豆和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 &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盛夏将自行车放在阳光下,车胎爆炸,是因为分子间由间隔,盛夏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B、通常将氧气加压到1.5×107 Pa,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错误.C、绿豆和黄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正确.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氧气的量不纯净,浓度不够,据此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混入空气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可能使实验现象不明显;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说明试管内的空气已排尽,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净,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氧气不会逸出,浓度较大,放入点燃的木炭,现象明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现象的原因,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 7.(2分)2014年4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 &B.&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D.根据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来分析.解答:&解: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B.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正确;C.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错误;D.碳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氢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故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8. “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快速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 &A.&反应物&B.&催化剂&C.&生成物&D.&消毒剂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即:一变而不变,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9.(2分)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考点:&元素的概念;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A、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B、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C、根据离子的结构特点分析;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解答:&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然而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故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属于不同物质,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Li+最外层就只有2个电子,故错误.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可以从一般到一般;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10.(2分)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选用的两种药品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分别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和氨气,两者接触会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氯化铵,产生白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本题就是让我们根据分子的性质来解释实际问题,要求熟练的掌握分子的三个性质和分子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空中相遇,也验证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条性质,故A正确;B、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故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正确;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氯化铵,故C正确;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生成固体氯化铵,故瓶内压强减小,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只有掌握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分)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  &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  &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  &D.&氮气、氮的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把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元素周期表、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放在数轴上进行对比,结合数轴的变化规律及位置关系判断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特点,不相符即错误.解答:&解: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A正确;B、钠、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1、12、13、14、1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与数轴关系一致,故B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比二氧化碳大,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C错误;D、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Na为+1价、O为2价,可计算NH3中N为3价、NaNO2中N为+3价、NaNO3中N为+5价,单质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一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2.(2分)下列实验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B.&分离液态空气 &C.&高锰酸钾加热有气体生成&D.&蜡烛熔化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首先要明确只有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才可以再分.根据物质的变化,找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择项即可.解答:&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B、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C、高锰酸钾加热有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D、蜡烛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13.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色素的作用
考点:&水的净化..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分析净水器中各层物质的作用可知:小碎石层可过滤河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石英沙可除去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活性炭主要吸附杂质、色素等有味有色杂质,纱布用于防止过滤层随水漏下.解答:&解:A、净水器中物质主要过滤河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及色素,均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A不正确;B、净水器中物质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不能把硬水变为软水;故B不正确;C、净水器中物质只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和色素,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C不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用于吸附水有异味的杂质和色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净水时杀菌消毒需要使用杀菌剂,而把硬水变为软水需要把钙、镁离子进行沉淀等方法除去,只有蒸馏才能得到纯净水. 14.(2分)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 NaCl&B.&氧化铝 Al2O3&C.&硫酸铜 CuSO4&D.&氢氧化钙 CaOH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故A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B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则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故C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D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B.物质鉴别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中防腐金属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木炭和硫磺看颜色CO2、O2、空气燃着的木条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C.化学中常见的“三”&D.实验现象知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NO2、SO2、CO&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A.&A&B.&B&C.&C&D.&D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解答;B、根据鉴别物质时现象不同进行解答;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的结构、以及空气的污染物进行解答;D、根据镁条、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解答.解答:&解:A、N2性质稳定,所以可填充食品袋中防腐,金属铜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电线,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故A正确;B、木炭是黑色的,硫磺是淡黄色的,根据颜色不同可以鉴别;鉴别CO2、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其中能使米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后,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水,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NO2、SO2、CO,故C正确;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D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知识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人体健康、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6.(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质子数;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元素种类;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情况;D、根据化合价原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A正确;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B正确;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C正确;D、根据化合价原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3×(2)=0,故x=+5价,故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 17.(2分)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元素,且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故说法正确;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说法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示意图,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与反应相关信息的正误,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说法正确;C、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可以是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因此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故说法错误;D、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空气中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化合物,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2分)下表中 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①&②&③&④分子模型示意图& & & &
 &A.&物质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物质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模型示意图一定相同 &D.&四种物质的物质类别包括单质、氧化物、化合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先从题目中所给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得到①,②,③,④这四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情况,再根据单质氧化物及有机物的定义,相对分子质量等的相关问题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①中无氧原子,也就是无氧元素,是单质的氢气,故说法错误B、物质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一定错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C、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都是由一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构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错误;D、由图示可知四物质中①②是氢气和水,分别属于单质与氧化物,③④是含有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微观分子结构及宏观问题的考查,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微观的示意图对相关问题作出判断,属基本概念及化学式基本计算的考查题. 20.(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铜在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③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④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 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药品选择的依据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①红磷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避免了集气瓶内压强过大进入水过少,不能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情况,故①说法正确;②应该在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故②说法错误;③实验过程中为了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加入的铜丝必须是过量的,故③说法错误;④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故④说法正确;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故⑤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是用红磷、铜丝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3分)21.(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①三个铜原子 3Cu ;②两个氧分子 2O2 ;③氧化铁 Fe2O3 ;④3个亚铁离子 3Fe2+ ;⑤氖气 Ne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⑤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解答:&解: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铜原子表示为:3Cu.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⑤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故答案为:①3Cu;②2O2;③Fe2O3;④3Fe2+;⑤N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5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是一种 混合物 (填物质类别).(2)医疗急救时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供给呼吸 .(3)可以作保护气充入灯管,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稀有气体 .(4)可以做焊接保护气并能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是 氮气 .(5)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水蒸气 .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医疗急救时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稀有气体可以作保护气充入灯管,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做焊接保护气并能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因此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医疗急救时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供给呼吸(3)稀有气体可以作保护气充入灯管,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故答案为:稀有气体(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做焊接保护气并能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故答案为:氮气(5)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5分)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 C.石灰水 D.氯化钠 E.干冰 F.水银 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 C ,(2)含有氧分子的是 B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F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 AD ;(5)属于氧化物的是 E .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液氧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含有氧分子;C、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E、干冰中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F、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填:(1)C; (2)B; (3)F; (4)AD; (5)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等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7分)小刚采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明矾 ,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c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上述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③ (选填操作①、操作②、操作③)(3)不论是河水还是纯净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净化的知识,但又和实际相联系,因此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答:&解:(1)在自来水的生产中一般要先加入絮凝剂,使小颗粒泥尘凝聚成大颗粒,最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紧接着是过滤,分离出不溶性的固体,所以操作①是过滤,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是滤纸破了或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故选a、c;(2)净化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③蒸馏;(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4)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会出现许多浮渣是硬水;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是:(1)明矾;过滤;a、c;(2)③;(3)水分子;(4)肥皂水;煮沸.点评:&本题不太难,所考查的内容能较好的与实际结合,更能考出学生的变通应用能力,因此要学以致用. 25.(5分)如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A (填序号),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能形成 阳 离子(填“阴或阳”).D元素和G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2)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F .(填序号)(3)写出F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S+O2 SO2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排满的结构为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D元素为钠和G元素为氯进行解答;(2)最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3)分别判断出F单质在B单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A的最外层电子数排满的结构为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D元素为钠和G元素为氯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故答案为:A; 阳;NaCl;(2)BF最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BF;(3)F单质为S,B单质为O2,F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故答案为:S+O2 SO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判断元素的种类,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解题中应用. 26.(6分)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C ,G SO2 ,H H2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式表达式:①A→B 2H2O2 2H2O+O2↑ ,②B→F C+O2 CO2 ,③C→B 2H2O 2H2↑+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就是硫,B就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C就是水,H就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就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就是碳,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D是C,G是SO2,H是H2;(2)①A→B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②B→F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③C→B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故答案为:(1)C,SO2,H2;(2)①2H2O2 2H2O+O2↑;②C+O2 CO2;③2H2O 2H2↑+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计22分)27.(5分)下列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 a  处(填“a”或“b”) 的刻度线保持水平.(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 ;(4)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填写物质的名称);(5)E实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集气瓶底部炸裂 .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量筒的刻度的变化规律考虑;(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选择;(3)根据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和她逸出会污染空气考虑;(4)根据“氢二氧一、正氧负氢”来判断试管内产生的气体;(5)根据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溅落会造成集气瓶炸裂考虑.解答:&解:(1)由于量筒的刻度从下向上依次增大,故填:a;(2)B实验是为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为了使实验成功:实验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才能使水倒吸;红磷足量才能将氧气全部消耗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能防止燃烧时温度升高将瓶中的其他气体排出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能测定的准确;教室内由于学生多,消耗较多的氧气,故不能准确反映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填:①②③④;(3)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它可以被水吸收,进而防止它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4)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以看出2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填:氢气;(5)铁丝燃烧时高温熔融物溅落会炸裂集气瓶底部;故填:集气瓶底部炸裂.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解的知识以及氧气含量的测定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8.(17分)通过近期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以上方法有一种与其它方法有本质区别,该方法是 B (填上述制取途径中的序号).(2)写出图1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D (填字母序号,下同),原因是 固体制气体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可选用 F或G (写一种即可),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药匙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2KMnO4 K2MnO4+MnO2+O2↑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4)实验室要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检验燃烧产物,应选择 G 收集,因为 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因此要保持氧气的干燥 .(5)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控制反应的速度 .(6)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D (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F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甲烷难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气小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要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检验燃烧产物,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因此要保持氧气的干燥;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F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解答:&解: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答案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分离空气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其它都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B;(2)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集气瓶;(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固体制气体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的药品;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本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D;固体制气体需要加热;F或G;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药匙;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4)实验室要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检验燃烧产物,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因此要保持氧气的干燥;故答案为:G;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因此要保持氧气的干燥;(5)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控制反应的速度;(6)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F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D;甲烷难溶于水;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计5分)29.(5分)如图所示是某厂生产的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由题意,每片中含钙元素500mg=0.5g,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2)由题意,每片中含钙元素500mg=0.5g,则每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0.5g÷( 100%)=1.25g,每片高钙片的质量为2.5g,则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0%.故答案为:(1)1:4;(2)5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有气体的用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