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治理,周边养殖场关闭吗

  潜江新闻网讯&& 河流水系是现代城市生态基础的重要要素之一,今年,我市集中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850.73万元,主要针对城南河(城区段)进行集中治理。该项目涉及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和总口农场,总长约3.7公里,预计2013年3月底完成。
  在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我市坚持&蓄排兼顾&的理念,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疏挖土方50余万立方米,固堤10余万立方米。同时动员各地各部门联合执法,大力开展清障除障活动,共拆除房屋14栋,清理鱼塘280亩,砍伐树木16800余棵,迁走坟墓273座,取缔30余部拦河鱼网。
  通过前期的综合治理,清除了阻水障碍和水中垃圾杂物,疏通了河道,使谭子口蓄水能力提高到500万方,相当于500个万吨堰塘的蓄水能力。不仅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蓄水能力,缓解了城区排涝压力,而且保障了周边地区的灌溉用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打造&健康河道&,我市在治理中更坚持&生态建设&,该项目不仅致力于提升河道的行洪、排涝、灌溉等功能,还要保持和恢复生态功能。在确保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截弯取直,防止河道直线化,以河流的多样性确保河道水生物的多样性。该项目还结合平原地域特点应用新技术,推广使用生态混凝土护岸和植物措施护岸。通过在坡上铺设空心六方块种植草皮,在水下石砌护坡,同时在两岸植树种草等多项措施并举达到生态护坡,保持水土,水体净化等保护河道生态功能的多重目标。
  我市还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设置台阶和埠头,方便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增设亲水平台、休闲设施及人文景观,为群众提供嬉水、休闲、观赏、垂钓的场所,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堤稳、水清、岸绿、景美的新风景。(潜江日报 记者 成妍& 通讯员 吴明波 谢雪萍)
(责任编辑:尹铃瑕)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相关新闻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客户服务:  
潜江市委宣传部主管 潜江市网络新闻中心主办  鄂新网备132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x努力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颍上水务网
当前位置: >>
努力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
2010 年 10 月 08 日
2009年底,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启动,多数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经过今年汛期的考验,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当前水利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努力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
本报记者 杨学聪
  8月16日,黄河小浪底再次防洪控泄。                    苗秋闹摄(新华社发)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刻不容缓
&&&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已初步形成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河流总长约43万公里。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大部分为中小河流,其中山区河流约占四分之三,平原地区河流约占四分之一。中小河流沿岸水土资源条件相对优越,聚居着大量人口,集中分布了许多重要的城镇、村庄、工矿以及灌区。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江河治理,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淮河临淮岗、嫩江尼尔基等一批防洪控制性枢纽,基本完成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形成了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
&&然而,从防洪体系整体来看,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滞后,绝大部分中小河流没有得到系统治理,防洪能力十分薄弱,加快中小河流的治理刻不容缓。
&&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我国中小河流经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据统计,一般年份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近100条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大洪水,一些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出现漫堤、溃堤,充分暴露出中小河流已成为江河防洪重点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主要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防洪标准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过系统治理,防洪标准低,一些河段仍处于不设防状态,防洪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中小河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对所在地区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投入不足。中小河流大多为县级及以下管理的河流,由于地方财力限制,投入不足,中小河流治理滞后。同时,许多县(市)管理的中小河流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的&三无&状态,还有不少中小河流出现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侵占河道现象,河道的行洪、泄洪能力严重降低。
&&三是堤防质量差。多数已有中小河流堤防建设标准低、施工能力弱,堤防质量普遍较差。
&&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努力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
重点治理总体进展顺利
&&&&编制规划、强化管理、加快治理
&&中小河流防洪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水利部、财政部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规划,统筹安排。2008年7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次年10月联合印发规划,考虑到我国中小河流量大、面广的实际情况,对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进行规划。规划以保护人口密集的县城、乡镇和集中连片农田的河段为治理重点,以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护坡、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为主,兼顾其他非工程措施。
&&二是强化管理,保证效果。由于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点多、量大,为使治理项目切实取得成效,加强了中小河流治理管理。在建立机制方面,2009年11月,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央、地方职责,对项目前期、资金使用、建设管理、项目验收、监督考核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苏、湖北、广西等许多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在落实责任方面,近期财政部、水利部将与治理任务重的部分省(区、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资金安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责任,对于其他省份,也要求各级政府层层细化责任;在加强检查方面,6月,水利部商财政部组织对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较重15个省(区、市)2009年安排的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检查责任落实、项目进度、建设管理等情况,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三是加大投入,加快治理。根据规划,按照&集中资金支持、区域整体推进,干一批、完一批、发挥效益一批&的原则,2009年底和今年6月,财政部商水利部共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亿元,开展规划内治理项目建设。针对今年入汛以来严重的洪涝灾害,8月初,财政部商水利部又追加安排2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洪涝灾害严重或发生超标准洪水的河流河段治理。
&&当前,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总体进展顺利,2009年底启动的266个项目已有一半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汛后可全部开工建设。根据今年已下达的45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各地正在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分解下达预算并开展施工准备。
各地加强建设初见成效
&&&治理项目在今年防洪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去年年底才开始启动,多数项目正在实施,但少数已完工或基本建成的项目在今年的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安徽省丰乐河舒城段河道治理长度5.1公里,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今年7月,丰乐河上游持续多雨,8月12日、16日连续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雨,由于治理堤段的防洪标准得到提高,群众不需转移,生活秩序井然,保护了4万亩耕地和4万人口的防洪安全。
&&今年6月18日至20日,湖南省双牌县境内发生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54毫米,双牌县桴江河流联合村段右岸河堤在主汛期前已进行护砌,避免了右岸300亩稻田被冲毁。6月至7月,长沙县金井河流域发生2次特大暴雨和大洪水,强度与1995年和1998年洪水相当。由于金井河治理一期工程基本竣工,疏浚了河道,金井镇及金井河沿岸农田、公路、房屋均未受到洪水影响。
&&浙江省金华市八仙溪治理一期工程主汛期前完成了主体工程,7月5日八仙溪上游普降暴雨,造成八仙溪洪水暴涨,毛栗溪、新亭等未开展治理的河段多处堰坝、堤防冲毁,但已加固的一期工程4公里堤防保护了八仙溪两岸釜章、诗后山等4个村数千人的生命安全及数千亩的农作物。
&&重庆市南川区龙川江流域今年先后发生3次区域性暴雨洪水,特别是7月8日至9日,龙川江地区的降水量达125毫米。由于汛前完成了兴隆镇永福村至龙川村河道整治工程16.2公里,汛期保护了2万余亩耕地的安全。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投稿邮箱: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投稿电话:010--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10亿治理中小河流重点河段-交易通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10亿治理中小河流重点河段
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7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中央财政通过中央基建投资等巩固大江大河治理与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等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其中,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10亿元,用于2209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治理。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2亿元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财政部指出,中国是一个洪涝灾害严重而频繁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异常,水灾多发、频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为此,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为增强防洪减灾能力,财政部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积极支持推进防洪体系建设,促进防洪薄弱环节有效改善。  在资金保障方面,财政部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等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防洪减灾工作不断取得胜利提供支持。主要体现在:(一)巩固大江大河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二)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10亿元,用于2209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治理。(三)全面推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2亿元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此外,财政部表示,为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如期完成规划任务,中央财政创新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划分建设任务,地方自主安排。中央与地方划分任务量,对东、中、西部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和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按中央承担任务量和平均投资额进行控制和安排,具体项目由地方统筹考虑、自主安排。  (二)签署责任协议,加强绩效管理。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签署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对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安排挂钩,对评价结果好的,补足资金并给予奖励;对评价结果差的,扣减资金,直至收回已安排资金。  (三)创新机制,引导地方积极落实资金。一是采取中央和地方资金分担方式。二是建立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投资控制。中央专项资金负担的除险加固任务完成后,专项资金如有节余,可用于地方资金承担除险加固任务的水库;专项资金不够的,地方负责补足,以强化地方经济责任。  财政部指出,从专项检查情况看,目前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工程建设进度偏慢、一些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进度滞后、部分地区资金落实情况较差、个别项目管理薄弱等。  财政部称,下一步,要圆满实现在2015年年底完成现有的4.1万多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5174条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6.7万公里河长治理任务,还需提早准备,有序推进小Ⅱ型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继续做好小型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
标签:除险 病险 加固 水库 河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交易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一网览尽;招标投标,全在其中!
&※&※&※&※&※&※&※&※&※&※&※&※&※&※
&※&※&※&※&※&※&※&※&※&※&※&※&※&※&※&※&※&※
&※&※&※&※&※&※&※&※&※&※&※&※&※&※
<font color=#13-06-17 00:00:00)
<font color=#13-06-17 00:00:00)
<font color=#13-06-16 00:00:00)
<font color=#13-06-14 00:00:00)
<font color=#13-06-14 00:00:00)
<font color=#13-06-14 00:00:00)
<font color=#13-06-13 00:00:00)
<font color=#13-06-13 00:00:00)
<font color=#13-06-13 00:00:00)
<font color=#13-06-10 00: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