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多态性个体识别率和基因多态性的差异

河北汉族人群四个X-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精】法医学,法医,基础医学,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河北汉族人群四个X-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8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白细胞(淋巴细胞)
白细胞(淋巴细胞)有细胞核,有完整的DNA组成【解析】试题分析:(1)由Ⅱ5、Ⅱ6和Ⅲ4可知,乙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由Ⅱ1、Ⅱ2和Ⅲ2可知,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甲为常染色体遗传,所以甲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2为aaB_,根据Ⅱ1是bb可知,Ⅲ2为aaBb。只考虑甲病,Ⅰ2为aa,所以Ⅱ5为Aa,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所以Ⅲ3为1/2AA,1/2Aa,所以乙病为A_bb,Ⅲ2与Ⅲ3结婚,既aaBb×A_bb,子代正常的概率为(1-1/2*1/2)*1/2=3/8,所以因为是同卵双胞胎,所以两个孩子的基因型相同,故得病的概率为1-3/8=5/8。(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可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因为白细胞(淋巴细胞)有细胞核,有完整的DNA组成。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泰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B.磷脂和质粒中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泰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l
B.4:4:1
C.3:5:1
D.1:2:l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泰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一雌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则该动物产生aB的配子的可能性是(
)A.12.5%
B.50%C.75%
D.100%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遗传病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致病基因引起的B.一出生就能表现出相应症状C.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体内不能合成相关的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开学初学情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淀粉储存于肌肉细胞中,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C.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D.细胞中的水多以结合水形式存在,其含量影响着细胞代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蝗虫精巢中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与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相同的是A.染色体组数B.同源染色体对数C.基因组成D.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下图,分析回答:(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胰岛素峰值
(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
。(2)图示数据说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
(填“提前”或“延迟”)出现。(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
(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
,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4)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②含有49个肽键③胰岛素的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④胰岛素能促进细胞中糖原的分解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中国撒拉族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本文利用常染色体的15个STR基因座,对西北特有少数民族撒拉族进行基因扫描,获得15个STR位点的A基因频率、杂合度、个体识别能力、非父排除率、累计非父排除率、耦合率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信息,显示15个STR位点具有中度或高度多态性,结论:所选择的15个STR位点具有中等或较高的个体识别力和多态性信息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08RJZA190);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ZDSYS-Y20);甘肃政法学院基金项目(编号GZF2011XQNLW45)。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京公网安备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高三考前热身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共16分)
下图是甲病(白化病)和乙病(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假设白化病由a基因控制,血友病由b基因控制。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I-1白化基因的来源除了基因突变外,可能来源还有&&&&&&&&&
&。Ⅱ-3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的白化基因的数目为&&&&&&&& &&&&&&&&&
。如果我们从Ⅳ中获取白化基因,应选用&&&&&&&&&&
&个体。
2.该系谱图中,属于Ⅱ-4旁系血亲的同性别个体有&&&&&& &&&&&&&&

3.Ⅱ-6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有&&&&&&&&&&&&&&&&&&&&&&&&
&。
4.若Ⅲ-7&和Ⅲ-8为正常的同卵孪生兄弟,则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若Ⅲ-7和Ⅲ-8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则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
&。
5.为了鉴定图中Ⅳ-16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取特殊的鉴定方案,此方案为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问题。&&&&&&&&&&&&&&&&&&&&&&&&&&&&&&&&&&&&&&&&&&&&&&&&&&&&&&& 分子神探——“DNA指纹”的应用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发现,它在各人身上会出现细微的差异。两个人具有相同的DNA的可能性仅为3000亿分之一,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其DNA完全一致的可能性也只有200万分之一,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法医学界又有“DNA指纹”的说法。  然而,在同一家族中DNA的“核心序列”却完全一致,子女的DNA指纹图完全可以从父母的“核心谱带”中找到,故可据此做亲子或亲缘关系的鉴定。由于DNA指纹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故被认为是识别个体的最可靠的证据之一。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DNA指纹”来确定或者否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查清沉积多年的悬案,鉴别遗骸的来源等,下面一例便是“DNA指纹”应用的实例。  1991年夏,前苏联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5具尸体,其中有3具是孩子的。他们认为这5具尸体是1918年被处决的沙皇二世夫妇及其孩子的,考虑到沙皇妻子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都还健在,故科学家决定采用成年女性遗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作鉴定。线粒体DNA和细胞核DNA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前者的遗传物质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这样就可以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进行对照。后来,科学家用先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模拟DNA复制过程,在体外进行特异性DNA扩增,在试管中经过近40次循环,将DNA放大上万倍,再将放大的DNA输入计算机并最后仔细解读密码(碱基对),比较两处样品的DNA是否一致。经科学家近半年的艰苦工作,证明成年女性遗骸线粒体DNA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一致,用同样方法得到成年男性遗骸与3个孩子遗骸的DNA一致,从而验明是沙皇家族的正身。(1)文中所称“DNA指纹”是指________。A.DNA中基因控制的“指纹”性状& B.指纹细胞中的DNAC.D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D.DNA中碱基对序列(2)“DNA指纹”的应用是利用DNA结构的_______。A.稳定性& B.可变性& C.多样性& D.特异性(3)线粒体中DNA控制的遗传叫做_______。A.细胞质遗传& B.细胞核遗传& C.伴性遗传& D.隐性遗传(4)文中所指DNA“核心序列”或“核心谱带”可能是指什么?(5)为什么人体细胞中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请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特点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所检测的“遗传因子”都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并以此进行评判。(1)理论上,在鉴定中只要出现排除指标并且充分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就可以以此作出排除存在亲缘关系的结论。下列争议父亲A、B、C、D四人中,可完全排除孩子的生物学父亲的是_____。(说明:下划线字体表示来自父亲的遗传因子。无下划线字体表示来自母亲的遗传因子)
(2)下图为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三位男性的DNA,分别由________酶处理后,生成含有若干DNA片段,并已进行______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示意图,则该小孩的真正生物学父亲是________。
(3)试问:PCR技术与人体内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4)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在湖北武汉诞生。①.现行居民身份证具有一定时效性(有效期)如10年、20年不等,“基因型身份证”是否如此?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否存在两个人的“基因型身份证”完全相同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人们研究发现,DNA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出现细微的差异。两个人具有相同的DNA的可能性仅为3000亿分之一,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其DNA完全一致的可能性也只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法医学界又有“DNA指纹”的说法。
然而,在同一家族中DNA的“核心序列”却完全一致,子女的DNA指蚊图完全可以从父母的“核心谱带”中找到,故可据此做亲子或亲缘关系的鉴定。由于DNA指纹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故被认为是识别个体的最可靠的证据之一。
1991年夏,前苏联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5具尸体,其中有3具是孩子的。他们认为这5具尸体是1918年被处决的沙皇二世夫妇及其孩子的。考虑到沙皇妻子的兄弟姐妹及其后代都还健在,故科学家决定采用成年女性遗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作鉴定。线粒体DNA和细胞核DNA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前者的遗传物质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这样就可以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进行对照。后来,科学家用先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GR),模拟DNA复制过程,在体外进特异性DNA扩增,在试管中经过近40次循环,将DNA放大上万倍,再将放大的DNA输入计算机并最后仔细解读密码(碱基对),比较两处样品的DNA是否一致。经科学家近半年的艰苦工作,证明成年女性遗骸线粒体DNA与其亲属的线粒体DNA一致,用同样方法得到成年男性遗骸与3个孩子遗骸的DNA一致,从而验明是沙皇家族的正身。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文中所称“DNA指纹”是指
& &&&A.DNA中基因控制的“指纹”性状&& &&&&&B.指纹细胞中的DNA
&& &&C.D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D.DNA中碱基对序列
& &&&(2)文中所指DNA&核心序列”或“核心谱带”是指
&&& A.DNA中重要的基因序列
&&& B.DNA中重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3)“DNA指纹”的应用是利用DNA结构的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多样性&&& D.特异性
(4)线粒体中DNA控制的遗传叫做
& &&&&A.细胞质遗传&&& B.细胞核遗传&&& &&C.伴性遗传&& &&&D.隐性遗传
(5)为什么人体细胞中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而与父方无关”(请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特点分析)?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多态性会致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