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学生如何批改作文文

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才能人人参与评价
&&& ——小学生作文自主批改、互批互改六步教学法
&&&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做作文,老师批阅,学生并未参与作文的全过程。最大的弊端不在于浪费精力,延长了作文的周期,而在于把学生摆在了被批评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已习惯于认同老师改过的地方就是有“毛病”,没改的就是“完全正确”,他们不加分析,不经思考,认为有老师做后盾,就有现成答案了。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文的依赖性,导致了他们缺少深入探究,不需也不会做到反复修改。如果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他们就必然要有一个思维过程,要分析这个词使用是否得当,要思考那个句子表述是否正确。另外学生只有参与批改作文,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在作文修改中,动口、动手,开动脑筋,反复琢磨,领悟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应该在何处改,该怎样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训练项目,有利于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通过师生共改,小组互改或独立自改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 在作文教学中,本着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努力使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的原则,我们学校进行了作文“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探索,总结出“教、扶、放、查、评、改”六步教学法,走出一条教学相长的作文批改之路,增强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 “教”。就是授学生以渔。教师示范评改学生文章的片段或者全文,边改边教。(1)教给学生评改文章的方法。一读,先把作文读通几遍,通过读来发现问题;二想,想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怎样才能表达清楚;三改,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逐词逐句修改;修改后,再把作文连起来读一读,直到内容准确无误为止。(2)教给学生运用修改符号批改不同题材的文章的标准。(3)教给学生注意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巩固性评语、鼓励性评语、协商性评语、启发性评语、批评性能评语,写好眉批、总批。
&&& “扶”。教师确信学生已经掌握了作文的评定标准,了解了评改的方法,领悟了评语的意图后,再让学生大胆根据作文的要求进行自批自改。教师相机点拨,起到“扶”的作用,
&&&& “放”。自批自改作文后,教师大胆放手。把全班学生优差搭配,或者同桌或者自愿结对子互相批改作文。小到用词造句,大到篇章结构,要求评改者恰如其分的写好眉批和总批并签名。然后小组评改,水平稍高的学生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拿不定注意的同学解决评改难题。最后找部分同学在班里谈谈自己的评改情况,师生共同商讨最合适的评改方法,最佳的评语。这种方式是鼓励培养学生学会评改作文的好方法,学生之间修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因为同班的学生生活阅历,认识水平相当。在看小伙伴的作文时,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及表达方式,通过和自己的文章比较,能够比较快的吸收伙伴作文中的优点。同时,给别人改文章时,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会驱使他竭尽全力,精心推敲,往往能品头论足说到点子上。
&&& “查”。教师把关,略批全部作文,查漏补缺,给作者、批改者分别打上等级。把握学生的写作趋势,掌握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评改中的疑难问题。多给差生施偏心肥,错金差生写作及评改水平的提高。给作者打等级时,多数服从评改者的意见;给评改者打等级时,以鼓励为主,等级打的稍高些。
&&&& “评”。就是讲评、反馈,既对文章作者讲评,又对评改者进行讲评。分别在写作、评改擂台榜上,给优胜者加红旗,巩固批改兴趣。
&&& “改”。针对教师的讲评和同学的评语,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做简单的修改,以求文章的完美。
&&& “教”这个步骤主要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进行,学生具备了评改能力后,四年级下学期和五年级就按“扶、放、查、评、改”的要求进行。
&&什么是作文?简而言之,就是说话,就是写话,是有目的地写话。可如今,这么简单的事情,却成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块心病,一个魔鬼。学生因为怕作文,而厌恶语文。为什么会这样?原因颇多,但最主要的是应试教育的原因,是作文评价的原因。
&一、作文评价的误区。
&&&& 评价一篇作文的好与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要符合一些标准,如:清新流畅的行文、真挚感人的情节、严谨的逻辑结构、颇有见地的观点、优美的语言、巧妙的修辞……这些无疑也成为学生作文奋斗追求的目标。因此,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以其为准则。但是,用这个标准去评价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就相形见绌了。因为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小学生是孩子,是一群无忧无虑、只知吃和玩的孩子,他们的作文不能与文人墨客的文章相提并论。用这样的标准评价小学生的作文,致使学生的作文走向误区。
&误区一、优美词语,漫天飞舞。
&&&& 不知为什么,好多老师推崇词汇越多越好,评价作文的标准是:用了几个成语、用了几种修辞方法……于是,学生为迎合老师的口味,换取高分,在自己的文章中尽可能多地堆砌优美词语。如: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一篇题为《母爱》的文中写道:“我3岁时,父亲去世了,我便踏着母亲的泪水走进了幼儿园,……记不清多少风雨如晦的夜晚……在幽幽的月光下,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能不心潮起伏吗?”
&读了这段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似乎看到了一个深沉的学者,假,太假。老师认为这样的文章是好作文,学生也一个劲地往上抄。如此这般,不是害了学生吗?
&误区二、作文越长越好。
&&&& 好多老师限制学生作文的字数,必须写够多少字才算合格。于是,学生每写完一段话,便回过头来数数写了多少字,还差多少字不够。没话硬挤话,直到凑够字数为止。再看这文章,一率地废话、套话,这不是一种误导吗?
&误区三、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 一些老师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有一个男孩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同学们正在上课,忽然下雨了,密集的雨点穿过敞开的窗户落到了学生的书桌上。他马上把窗户关上了。他的结尾是这样定的:“我立刻跳上了窗台……”这个结尾既简单,又给人以思考 。可老师认为这样不好,理由是没有把自己当时想到的写进去。学生茫然了,“我什么也没想。”迫于老师的要求,开始编吧:“雨点落在我身上,我脑海里浮现出雷锋、董存瑞、张思德等英雄形象……”难怪学生一写作文就挠头,他们哪有那么深刻的思想意识啊!
&&&& 这样一来,学生对作文感觉高深莫测,无所事从,只得写一大堆套话、大话,编假话,抒假情,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胡抄。
&&&& 一个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向同学介绍她的作文秘诀时说:“先审题,弄清作文要求,然后拿出你的作文选,从中先出符合这次作文要求的,改改开头和结尾,抄上就行了。”好一本作文经。可想而知,学生的作文有多少是抄来的,有多少是东拼西凑来的,又有多少是凭空想象编出来的。长此下去,小学生作文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为什么会这样?笼统地说,原因出在大人身上,出在老师身上,出在应试教育的误区上。老师一直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用了几个好词,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从成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作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中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进而又用成人的思维去辅导、修改学生的作文:你应该怎样写,应该用哪些词,应该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学生的作文成了被雕塑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倾吐内心感受的天地,而变得机械了:机械地模仿大人,一切向大人看齐,于是出现了一批象《母爱》作者那样的“小大人”、摇头晃脑的“小老先生”;变得茫然了:不知道写些什么才能讨老师的喜欢,不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叫苦不迭。
&&& 可见,不走出这些作文评价的误区,不改变观念,不分析小学生的心里特点,仅凭教师的主观感受评价小学生作文,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因此,必须更新思想观念,用童心去感知学生眼中的世界。
&二、用童心去感知。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世界,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孩子有孩子对待问题的看法。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成人无法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因此,尽管评价小学生作文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忘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无忧虑、无牵挂、“不能平视,只能低头看”的孩子,评价小学生作文应从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写的文章是否“真”。所谓“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感受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小学生是天真的一群,他们的作文是一方净土,他们用童眼看世界,用纯真去写世界,只要语句通顺,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就可以称之为好作文。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如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如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
如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如何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作文时我们通常的情况是:老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老师再批作文,批完作文后发给学生看作文,老师再总结作文,最后选读优秀作文。如果让学生自己批作文会有如下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具体批作文方法如下:
1.格式(5分)
格式要求:
第一行空,第二行正中间写题目,第三行空,第四行空两个字写正文。尾批时要将格式的情况写进去,如&格式正确&& 5分&或&格式上第一行没有空& 3分&等。
2、字数(5分)
字数要求:
字数应在作文纸版面的第二面的中间行到最后一行之间。尾批时要将字数的情况写进去,如&字数达到要求&&& 5分&或&作文字数偏少&&&& 3分&等。
3.卷面(5分)
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有无涂改,乱画。依情况可酌情加分,尾批时要将卷面的情况写进去,如&卷面比较整洁,字迹不太工整,有乱涂乱画的地方&&& 3分&
4.错别字(5分)
每错一字扣0.5分,直到5分扣完为止。在旁批上写出他写的错字,和你所改的正确的字。尾批时要将错别字情况写进去,如&作文中有4个错别字&& 3分&
5.主题(10分)
看作文的主题是否明确、正确,5分。
看作文的主题是否深刻、新颖,5分。
尾批时要将主题的情况写进去。如&作文主题明确、正确、深刻,但缺乏新颖&&& 8分&
6.选材(10分)
选材要求:
作文是否围绕主题选材,是否符合生活实际,4分
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否生动新颖,6分
尾批时要将用材料的情况写进去。如&作文能围绕主题选材,符合生活实际,材料具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缺乏新颖&&&& 8分&
7.结构(10分)
层次是否分明,段落是否清晰5分
段与段的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或者自然。5分。尾批时要将作文结构情况写进去,如&作文层次分明,段落清晰,过渡自然,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 10分&
8.语言(10分)
语言是否简练、重复、罗嗦,句与句之间衔接是否连贯、通顺,5分。
用词是否准确、生动、形象,能否运用多种修辞或表现手法,5分。尾批时要将作文的语言情况写进去,如&作文语言简练,句与句衔接连贯、通顺,但用词缺乏生动、形象,能运用修辞方法&&&&& 7分&
上一篇:下一篇:摘要:每当和同事们谈语文教学,都能听到类似的牢骚:学生最怕最作文,最难教的也是作文;改作文最难、费时多、收效少、没有中心、内容空洞、语病多、不知道怎样改、怎样评。近几年,笔者对作文评改作了一些探索,收效较好。
关键词:作文批改;评语;修改;评分
&&&&&&& 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师》里说:&学生作文,无论如何,总有他们的思路,看这种说法合不合理,是一个标准;看这种说法能不能使人明白,又是一个标准&,因此,评改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予一定的评论和指点,让他们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从而使学生养成习惯、学会作文,达到自能作文而不待教师改的境界。在此,结合自身这几年来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实践,笔者慢慢摸索出一套可操作、见实效的方法。
&&&&&&& 一、教会学生修改文章的内容和方法
&&&&&&& 根据多年从教的经验,笔者把学生作文的常见弊病归纳为十点:主题不鲜明,中心不突出;选材不恰当,堆砌材料且详略不分或材料无新意;段落层次不清晰,过渡不自然;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生造词语,文理不通或用词不当,词不达意;句子成分残缺或随意增补,语句不畅;表达方式不符合要求;错别字问题;标点使用不当;书写不工整,格式不正确等。修改方法主要是&多看多念&。修改之前,要反复地大声朗读,凡是觉得不顺口的立即画上记号,它往往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发现问题之后,再视情况删、增、调、换。
&&&&&&& 让学生正式独立修改之前,笔者先把几篇未经修改的习作印发给每位学生,然后再和他们一起会诊。最初,每篇文章笔者只要他们批改几个简单的项目,如格式、错别字、标点、病句等,让他们觉得批改文章并不难。等到这几条熟练掌握了,再逐渐过渡到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
&&&&&&& 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修改
&&&&&&& 第一步:课外自改自评。一篇作文写完以后,给一天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自改。为了不让这种课外自改流于形式,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在文末写上自改心得,即自评。内容包括:一是自己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优点,这是为了使学生在写作时就尽可能做到态度认真。二是在修改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要求分条陈述修改的内容。三是通过修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或者对以后的作文有什么希望等。
&&&&&&& 第二步:课内互改互评。这一步是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进行。但如何合作才能达到真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呢?经过思考,笔者认为,首先分好组很关键。把学生分为九到十组,每组五人(人多了不行,人多嘴杂,修改难以落到实处),按作文水平的好中差搭配,名单在一个学期内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每组还任命一位作文水平较高、能力较强、认真负责的小组长。然后就是组内成员坐在一起,按照修改作文的内容和方法逐篇将作文进行宣读、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一定要试着突破那些传统的纪律观念,要试着放弃那不苟言笑、严肃安静的纪律规范,因为学习需要肃静时,我们就需要严肃认真的纪律,而如果学习需要生动活泼,那么,就应该把生动活泼留给学生。接下来,组长将集体评改意见打好草稿,交写作者看过并取得认可后,填写到自评意见的下面。
&&&&&&& 在整个互改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不厌其烦的巡视指导。对学生评改时争论不休的疑点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再如发现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面向全班进行讲解。互改互评结束之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可以每次只是全班&扫描&之后再有选择有重点地批阅十几份作文,并签署自己的意见。
&&&&&&& 三、教会学生分项评分
&&&&&&& 评估一篇作文的质量,无非从这几方面看:立意,选材、结构、表达、书写。以前,笔者给作文评分都是给个总分。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往往不知哪方面好,哪方面差,好到什么程度,差到什么程度,无法判断,也不知今后应朝哪方面努力。那时,很少有学生向笔者请教作文。后来笔者实行分项评分。作文前,笔者就写好作文每项的分数,评改时,分项评分。学生看到每项分数,就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方面,差在哪方面,今后要在哪方面下功夫了。来请教的学生也多了,大部分学生都是问该项失分的原因及修改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质量就慢慢提高了。
&&&&&&& 四、教会学生写评语
&&&&&&& 笔者是这样写学生作文的评语的:对勤奋刻苦的学生的好作文,除了对的智力评价外,笔者加上几句,如&你很勤奋、刻苦,作文造诣也较深,再继续努力,你会写出境界更新更高的文章。&对中等生的中等作文,笔者写上:&你很虚心好学,很有潜力,只要再加把劲,多问多写,你完全有能力走在他人的前面。&对差生没有中心、没有条理、通篇病句的作文,笔者不给分,也不写评语,只写一些鼓励的话。去年,笔者班上有一位姓谭的学生,又高又大,上到八年级了写作文对他来说还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考试作文常留空白。上九年级后,笔者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我最尊敬的一个人》,并强调人人要交。而他的作文只写了100字左右。可以说这100字左右的文章,没有一句是没有语病或错别字的。看了这样的作文,笔者不给分,也批评他,只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样的学识,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立足呢?你是个聪明活泼的学生,只要你肯静下心来,虚心地学,认真地写,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你仔细想一想,你最尊敬的人是谁,你为什么尊敬他,你把所想的写下来,不就成了篇有中心的文章了吗?你试一试,重写一篇,好吗?&发作文时,我只说&请仔细看评语&。三天后,他又交上了一篇文章。想不到他最尊敬的人竟是我。他在文中说:&老师你说我聪明活泼,相信我把学习搞好,你没有看不起我,我最尊敬的人就是你&&劳老师。&这篇文章他写了四百多字,还有叙有议。虽然文中仍有不少病句和错别字,但笔者还是给了他75分,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一年后,他的作文竟达到了中上水平。
&&&&&&& 五、就是习作讲评了
&&&&&&& 笔者的主要方式是&朗读讲评&,即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精彩段落、生动语句,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遇到较差习作中存在的较为严重且又必须在全班讲评的问题,则绝对要隐去其名,以平和的语气、关心的态度来朗读来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 以上五点是笔者在批改作文时做的一点小改革。改革了作文批改方法后,笔者所带的班级的作文成绩提高很快,学生参加中考,成绩显著,笔者也多次获中考一等奖。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海门外语实验学校
邮政编码:53610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春绿南岸——王勇小学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有效批改学生的作文
上传: 刘茂珍 &&&&更新时间: 22:34:48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老师的头疼的事儿,指导课上的让人苦不堪言。课完后,一个班级几十篇作文摆在办公桌上,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改的人头疼!&&&
也正是这成堆的作文批改扼杀了语文老师的兴趣,使得老师们厌恶作文,厌恶教作文,从而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若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篇篇精批细改,把时间和精力大多困顿在作文的批改之中,哪还有时间去思考作文课怎么上?哪还有时间去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因而,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把我们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增强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兴趣。老师不喜欢,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那怎样的作文批改才能既让老师减负又不让作文减质呢?
1.变精批细改为自评互改&&&
&精批细改&发挥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候会发现,即便是我们批改十分精细,批语下得煞费心思,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习作,大多只是看看分数,看看老师评语,然后关上本子,等到下次写作文时再拿出来。同时,作文批改工作繁重,老师的批语难免套话连篇。还有,我们在精批细改中,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不得不编造瞎话,从而容易异化学生的人格。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修改作文的空间。在修改作文中,应做到自改、互改、精批相结合。
(1)自评自改
自评自改,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刚写完的文章出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凭借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找出用得不准的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第一遍朗读着重修改语句。第二遍朗读注重段落安排,看段落间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第三遍朗读进一步思考文章的主题,看主题是否明确、深刻,所选材料是否能准确地表现主题。修改后指导学生在作文后写出&写作收获或体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这很重要。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有效。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借以增强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3)精批细改
&不是说有了学生的自评互改以后就不需要教师的精批细改了,教师主导在作文教学中还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毕竟写作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批改肯定不够细致,这就需要教师的批改和指导。但我以为,老师的批改没有必要篇篇精细,因为老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以备评讲时有的放矢。
&2、及时给予学生作文反馈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反馈的速度太慢。学生作文完成以后,往往要至少等到一个星期以后的作文课,才能得到老师的反馈信息,这显得有些太久。因为一个星期下来,学生对自己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已经没有多少印象,所以我们应该要尽快、尽早进行作文评讲,不要让孩子望眼欲穿。&
&3、发现鼓励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
&这是学生作文评价革命的根本,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当特别留心那些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充满着渴望受人肯定的眼光。作文的批语未必需要多长,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努力让学生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亲近作文,然后喜欢上习作。但是,也不能一味赏识激励,在激励的同时适当的指导、引领,甚至是委婉的批评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作文批改范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