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河湖新区中学、小学、医院在哪儿啊

淄博日报--日--淄博日报1版--以36撬动1636的跨越
 当前位置&
“再造一个新县城”
以36撬动1636的跨越
——“跨越发展看沂源”系列报道之三□本报记者 刘淼 张厚新 特约记者 任鸣 通讯员 张琦 尚现军
日期:[日]&&版次:[01]&&稿源:[
]&&作者:[
  一年前,沂源县委书记苏星曾这样说:“我们要以河湖新区建设为主体、以老城区改造为重要内容,再造一个新县城,以36平方公里核心区带动全县1636平方公里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  一年后,言犹在耳。与老县城隔河相对的一座现代化新城河湖新区已然拔地而起,以“拥湖环山”的气魄迎接着每一个来访者。  禁不住,为沂源点赞!“家去哪儿了”  过去的一年中,每一次来沂源,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沂源。  尤其是河湖新区。  2015年新年伊始,车行河湖新区,更是满眼的惊喜。  一年的时间,高标准建设的北京路、上海路、枣庄路、南麻大街等新建大道横空出世,纵横交错,勾画出了河湖新区的城市大框架,显得如此舒展大气。  今天的沂源和当年的上海颇有相似之处。浦东新区开发之前,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座房“。沂源,也曾经是一条螳螂河隔出了两个世界,河东是县城中心,繁华光鲜;河西是郊区农村,破败老旧。但是,今天,随着河湖新区的开发建设,这里成了寸土寸金之地,也成了兴业安居之地。  据南麻街道党工委书记江贵军介绍,原来河西只有一条东西路,现在随着河湖新区的建设,已先后建成和铺开了北京路、上海路等6条、9.5公里的道路建设,与原有的天津路、重庆路等9条道路纵横交错,外接高速路和省道,基本构建了完整通畅的城市路网;已经完成了西台片区、南麻二村等10个村、片区的改造,累计拆迁23万平方米,大约1400户;新建72座安置楼,共33万平方米。  记者来到天湖旅游区项目,看到位于鲁村区域的湿地建设已经基本成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里将成为周边地市居民观光休闲的理想之地。  资料显示,河湖新区规划建设59个项目,目前已竣工项目18个,开工在建项目16个,其他正在规划建设中。  为了让新老城区融为一体,沂源县实施了螳螂河桥梁畅通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西台大桥、复兴大桥、螳螂河大桥、南麻大桥、沂河源大桥的改造和修建工程,全部实现了精细化设计;下一步,还要修建3座大桥。到那时,从南到北,一公里一座桥,一桥一景、一桥一韵,将如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珠琏,镶嵌在螳螂河之上。  “再造一个新县城“,不是简单的扩容,更是质量的提升。  “生态为先、以人为本、产业为根、文化为魂。”河湖新区建设的日新月异,让很多在外求学、经商的游子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也让很多土生土长的沂源人感慨于“日新月异”的大变化。过去的两年,“家去哪儿了”成为大家经常引以为豪的话题。“西台速度”  上海路的建设,曾经造就了一个“西台速度”。  上海路纵贯东西,是河湖新区的中轴线,也是2012年全县重点项目之一,由县住建局、和南麻街道牵头实施、西台村投资建设。建设过程中,上海路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通车”的“西台速度”,近乎“神速”。  其实,这个速度,在河湖新区的建设中,并不鲜见。  “西台速度”的背后,是当地群众对河湖新区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对民生工程的真心拥护。“修上海路,再加上西台片区改造,我们村没有一户上访的。”西台村党总支书记颜廷伟告诉记者。    “县里出政策,社会来筹集,群众得实惠。”南麻街道党工委书记江贵军这样评价河湖新区的建设。怡康嘉苑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次性建设1400多户,大大解决了河西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付家庄园社区南麻二村片区改造项目等,“平房换楼房”,一套换两套甚至更多套,带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新区的建设,对经济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  南麻街道东有螳螂河,西拥天湖,南跨沂河,北依荆山,是“三创两新、两个再造”中“再造一个新县城”的主阵地。2014年,新成立的南麻街道财政收入一举突破7500万,比上一年翻了一番。目前,新区正在谋划实施河湖医院、河湖中学、河湖小学、河湖敬老院等的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和各大银行也准备入驻。  目前,河湖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渐入佳境,它将郊区农村变为城市中心,促进了城乡统筹,进一步拉大了县城空间,优化了城市布局,基本搭建起了中等规模城市的主体框架,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死角”变“金角银边”  河湖新区建设的同时,对老城区的提升改造也在加紧进行中。  “退城进园”、“腾笼换鸟”。健康路南延暨城区南部老工业区改造项目就是一例。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南部老工业区内的企业多为高耗能企业。沂源县毅然对原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并将此地块通过市场化运作,以星河湾小区、和信大厦等产业项目带动了健康路南延、螳螂河大桥建设及南麻三村社区化改造,并使原来最脏、最乱的老工业区,变成了环境优美、商气旺升的“金角银边”。  “清水润城”工程,以“三河、七溪、十二湖”为主体的生态化、一体化城市水系正在加快建设,城区内水体与优美的外部水系成为一体,成为沂源新的景点,改善了县城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果树进城”工程,使沂源成为“在果园里长大的城市”。  “绿满沂源”和“森林围城”工程,建成了“层林尽染、漫山碧透”的“森林沂源”。  近年来,沂源首个集运动娱乐科普认知等功能于一体的儿童主题公园——沂源儿童乐园,集户外运动健身娱乐休闲养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老年人主题公园——胜利山九九乐园先后落成,还有鲁山路综合改造提升、新城路东延、润生路北延、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一个个城建项目的实施,让沂源县城是一天一个新变化。  沂源,昔日精致的小家碧玉,俨然成为一位气场十足的大家闺秀。  如今放眼沂源,东部工业新城的建设风生水起,河湖新区建设已渐入佳境,老城区改造蝶变如画。再过几年,城市面积将从现在的十几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相当于又建了一个县城。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遥相呼应,以36平方公里核心区带动全县1636平方公里经济社会全面跨越的梦想正大踏步走来。
广告位招商
淄博日报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合作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沂源“两个再造”(一)——河湖新区建设渐入佳境
来源:沂源党政信息网作者:王洪刚日期:
  沿着人民路、螳螂河东路,转过高大宽阔的西台大桥,采访车顺着上海路来到与济南路的交汇处,南麻街道的宣传委员白亮和解说员刘芳已经等候多时。
  太阳已经落山,天色依然明亮。
  河湖新区详细规划效果图等三块牌子展示着沂源县&再造一个县城&的魄力。
  解说员刘芳,是民生政策宣讲员,她指着效果图,一一向记者们介绍着,&河湖新区地处沂源县城西部,东临螳螂河、西拥天湖、南跨沂河、北靠荆山,有高速路出入口和火车站,规划面积约6.75平方公里,是县委、县政府围绕构建城市大框架、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按照生态为先、以人为本、产业为根、文化为魂的思路,集中打造的集行政效能服务、休闲旅游、生态宜居、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43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3个,服务业项目7个,民生项目17个,综合开发项目6个。&
  听完介绍,记者们把镜头转向了南北向的南麻大街和东西走向的上海路,宽阔的马路,路两旁设计新颖的太阳能路灯,都记录在了记者们的镜头中。
  白亮委员也成了记者们追问的对象,面对着记者们一个个的问题,他侃侃而谈,从工程的建设谈起,他说,&目前,北京路、上海路、南麻便民服务中心3个项目已建设完成;晋豫鲁铁路通道、县保障性住房、南麻大街、螳螂河桥梁畅通工程、片区改造等22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济南路改建、螳螂河西路改造及沿街营业房拆迁、河湖公园、南麻大街南延及河湖新区中学、鲁阳城市综合体等18个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同时,立足新区产业定位,实施了总投资37亿元的天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1亿元,实施占地4000多亩的铁路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
  介绍完后,白亮委员邀请记者们参观已完工的几条道路和桥梁工程,我们沿南麻大街前行,转到北京路,从枣庄路南下车,徒步走到一段四德工程建设展示牌前。
  &在社区、村(居)宣传栏内设立四德榜,图文并茂地宣传&爱、诚、孝、仁&文化,对社区、村居群众开展四德教育,我们还经常性的开展&十佳好婆婆、好儿媳&评选活动,开展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家庭等活动,开展&仁义礼智信,展四德风采&文艺节目展演,组织学唱《四德歌》,现在街道社区、村居&爱、诚、孝、仁&的舆论氛围很浓厚。&白亮委员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说。
  车上,鲁网的赵杰赞道:&河湖新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将进一步拉大县城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建设的提质扩容,而且将基本搭建起中等规模城市的主体架构,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转过漂亮的螳螂河大桥,天已经变暗,采访车返回宾馆。晚饭后,记者们回到房间开始写稿传稿。
  说一说沂源胜利山的&早早市&
  20日早晨6点,我赶到宾馆,碰到早起的田绪明科长,他已经从胜利山上逛完,&早早市&满载回来了,&看,新鲜的蔬菜、水灵灵的樱桃,回到家是买不到这么绿色天然的,有时间你们也可以去逛逛。&田科长向几个记者推荐。
  早已赶到宾馆的郑彪告诉记者,&你们真该早起去沂源早市上看看,从宾馆路口沿胜利路走一直到胜利山下,那里是品尝购买鲜嫩瓜果蔬菜的乐园。&
  郑彪所说的早市是沂源县发展民生工程、便民工程的一个缩影。早些年,就在胜利路与健康路交叉路口向东一直到胜利山脚下几百米的路段,自发形成了热闹喧嚣的早市。南麻街道附近村的村民,将刚摘下的瓜果蔬菜带来这里卖,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小市场。早市从早晨七点多一直持续到近中午。起初,早市虽然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却因占道经营影响了道路交通和环境卫生。
  &现在好了,县里对胜利路进行拓展,加上城区道路改建,市内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人员车辆流动不再拥挤,&早早市&也就每天早晨正常运行。&任鸣副部长在旁边说,一连几年,城市道路的拓展和修建,保证了&早早市&的正常运行,市民称&早早市&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
  &早市在县医院前面,会影响就医人和市民的交通吗?&淄博新闻网记者王雪提出疑问。
  &不会的。&任鸣副部长接茬说,凌晨4点开市,早晨7点30分收摊。既满足了大家对新鲜瓜果    蔬菜的需求,又因压缩经营时间而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让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这里有城管执勤,虽然人流不息,生意兴隆,却毫无争执,秩序井然。上午7点30分上班交通高峰期,这里已是人撤摊尽,整洁畅通的道路让你找不到早市的痕迹。
  王雪叹道:&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离人民群众近些,再近一些,城市管理将变得非常简单!&
&&沂源印象
&&重点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