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的挥发性盐基氮是怎么理解?指变成气态消失了还是变成汽体了?挥发一词要怎么理解?挥发时有没有什么现象

汞 - 化合物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称水银。元素符号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镓(符号Ga,31号元素)和铯(符号Cs,55号元素)在室温下(29.76℃和28.44℃)也呈液态)。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汞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用途很广泛。在中世纪中与硫磺、盐共称炼金术神圣三元素。
外文名称 Mercury
相对原子质
150(171) (计算值)/pm
14.82cm?/mol
Xe4f(14) 5d(10) 6s?
离子半径/?
共价半径/?
1.汞槽 gǒng cáo[mercurytank] 一种水银容器在 容器的两端放置成对的变换器;用于水银延迟线中2.汞弧gǒng hú[mercury arc] 在玻璃或石英管中通过汞蒸汽的放电,它发射富于光化性的紫外线蓝绿光用于各种目的(例如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照相或整流器中)3.汞柱 gǒng zhù[mercury] 以英寸或毫米汞柱度量的压强(如在发动机的歧管内) 典故在《》中记载“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
英语[Chemistry] mercury (Hg)汞(mercury,Hg),又称水银,在各种金属中,汞的熔点是最低的,只有-38.87℃,也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金属,外表似银珠。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它的化学符号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液态银”。制造有关金属汞的生产很多,例如汞矿的开采与汞的冶炼,尤其是土法火式炼汞,对空气、土壤、水质都有污染;用热汞法生产危害更大。制造:校验和维修汞温度计、血压计。流量仪、液面计、控制仪、气压表、汞整流器等,制造荧光灯、紫外光灯、电影放映灯、X线球管等;化学工业中作为生产汞化合物的原料,或作为催化剂如食盐电解用汞阴极制造氯气、烧碱等;以汞齐方式提取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镀金、馏金等;口腔科以银汞齐填补龋齿;钚反应堆的冷却剂,等等。
汞的无机化合物如硝酸汞(Hg(NO?)?)、升汞(HgCl?)、甘汞(Hg2Cl?)、溴化汞(HgBr?)、砷酸汞(HgAsO?)、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氧化汞(HgO)、氰化汞(Hg(CN)?)等,用于汞化合物的合成,或作为催化剂、颜料、涂料等;有的还作为药物,口服、过量吸入其粉尘及皮肤涂抹时均可引起中毒。 
元素序号:80元素符号:Hg元素名称: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200.59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4.82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2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 (太平洋表面 )地壳中含量:(ppm) 0.05电子层排布:2.8.18.32.18.2核电荷数:80电子层:K-L-M-N-O-P外围电子层排布:5d10 6s2氧化态:Main Hg+2Other Hg+1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1451.4晶胞参数:a = 300.5 pmb = 300.5 pmc = 300.5 pmα = 70.520°β = 70.520°γ = 70.520°电离能(kJ /mol)M - M+ 1007M+ - M2+ 1809M2+ - M3+ 3300M3+ - M4+ 4400M4+ - M5+ 5900M5+ - M6+ 7400M6+ - M7+ 9100M7+ - M8+ 11600M8+ - M9+ 13400M9+ - M10+ 15300 
是在正常大气压力的常温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银白色液体金属。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蒸气有剧毒。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都不起作用。能溶解许多金属。化合价为+1和+2。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和亲铜性,即在常态下,很容易与硫和铜的单质化合并生成稳定化合物,因此在实验室通常会用硫单质去处理撒漏的水银,但是实际上硫与汞反应甚慢,所以三氯化铁或者碘-碘化钾是处理汞的更好选择。 
自然界中主要有辰砂矿(HgS),也有少量的自然汞。常用辰砂矿加少许碳在空气中加热而制得。 元素用途于制造科学(如福廷气压计、温度计等)、药物、催化剂、汞蒸气灯、电极、雷汞等。汞的用途较广,在总的用量中,金属汞的占30%,化合物状态的汞约占70%。冶金工业常用汞齐法(汞能溶解其它金属形成汞齐)提取金、银和铊等金属。化学工业用汞作阴极以电解食盐溶液制取烧碱和氯气。汞是制造汞弧整流器、水银真空泵、新型与酒精、浓硝酸溶液混合加热制成的。汞的一些化合物在医药上有消毒、利尿和镇痛作用,汞银合金是良好的牙科材料。在中医学上,汞用作治疗恶疮、疥癣药物的原料。汞可用作精密铸造的铸模和原子反应堆的冷却剂以及镉基轴承合金的组元等。由于其密度非常大,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汞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准确数值。元素辅助资料:汞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最小,被认为是稀有金属,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水银。天然的硫化汞又称为朱砂,由于具有鲜红的色泽,因而很早就被人们用作红色颜料。根据殷虚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证明中国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
汞不溶于水,汞导热性能差,而导电性能较佳,通常作为电学测量标准(以国际欧姆作为电阻单位,它以等于109CGSM电阻的欧姆作为基础,用恒定电流在融冰温度时通过质量为14.4521克、长度为106.3厘米、横截面恒定的水银柱受到的电阻)。汞容易与大部分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商业上有关汞的交易,通常以一“烧瓶”(flask)的容量作单位,约重34.5公斤。同位素汞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同位素丰度半衰期衰变模式衰变能量MeV 衰变产物194Hg 人造 444年电子捕获0.040 194Au196Hg 0.15 % 稳定198Hg 9.97 % 稳定199Hg 16.87 % 稳定200Hg 23.1 % 稳定201Hg 13.18 % 稳定202Hg 29.86 % 稳定204Hg 6.87 % 稳定203Hg人造 46.612天其他的半衰均小于一天。
墓葬灌水银
根据中国古文献记载: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输水银,例如齐桓公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倾水银为池。这就是说,中国在公元前6世纪或更早已经取得大量汞。中国古代还把汞作为外科用药。1973年长沙出土的帛书中有《》。抄写年代在秦汉之际,是现已发掘的中国最古医方,可能处于战国时代。其中有四个药方就应用了水银。例如用水银,雄黄混合,治疗疥疮等。东西方的术士们都对水银发生了兴趣。西方的炼金术士们认为水银是一切金属的共同性——金属性的化身。他们所认为的金属性是一种组成一切金属的“元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气中烧得到汞:HgS + O2 ——→ Hg + SO2;但是生成的汞容易挥发,不易搜集,而且操作人员会发生。中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用密闭方式制汞,有的是密闭在竹筒中,有的是密闭的石榴罐中。根据西方化学史的资料,曾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小管水银,据历史考证是公元前16—前15世纪的产物。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制得了大量水银。水俣病其实就是汞中毒,也就是重金属中毒,最早的记载是在日本,当然了很早以前也是有记载的,日本记载是在年间,有一个叫水俣湾的地方的日本人都是耳聋眼瞎外加精神失常,那地方的猫也一个个的向河里跳。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因为:1.在0℃时已蒸发,气温愈高,蒸发愈快愈多;每增加10℃蒸发速度约增加1.2~1.5倍,空气流动时蒸发更多。2.汞不溶于水,可通过表面的水封层蒸发到空气中。3.粘度小而流动性大,很易碎成小汞珠,无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台、地面等处的缝隙中,既难清除,又使表面面积增加而大量蒸发,形成二次污染源。4.地面、工作台、墙壁及天花板等的表面都吸附汞蒸气,有时,汞作业车间移作它用,仍残留有汞危害的问题。工人衣着及皮肤上的污染可带到家庭中引起危害。
环境中的汞
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们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不影响健康。汞是环境中一种生物毒性极强的重金属污染物,它进入生物体后很难被排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世界范围内环境中汞的浓度持续上升,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的极大关注,成为继气候变化问题后的又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据估算,全球人为汞排放的45%来自燃煤,火电行业已经成为汞污染控制的重点。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安排,我国将在“十二五”的后3年深入开展大气汞排放控制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汞排放协同控制;实施有色金属行业烟尘气除技术示范工作;编制燃煤、、水泥等重点行业大气汞排放清单,研究制定控制对策。同时,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汞的用途越来越广,生产量急剧增加,从而使大量的汞随着人类活动而进入环境。主要包括:施用含汞农药和含汞污泥肥料;汞矿的开采、冶炼;含汞废水灌溉;城市垃圾、废物焚烧等等。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汞污染,主要来自氯碱、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的废水。而排向大气和土壤的也将随着水循环回归入水体。据第一财经日报综合报道,专家介绍,汞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自然界汞含量
随着自然的演化,环境的各个因素中都可能含有汞,形成汞的天然本底。汞的本底对判断环境中的汞污染程度很有意义。地壳中汞的平均丰度为0.08ppm,土壤中为0.03~0.3ppm,大气中为0.1~1.0ppt。汞在大气中呈蒸汽态,因而雨水中也有汞,平均浓度为0.2ppb(1ppb为1ppm的千分之一)。水中汞的本底浓度,内陆地下水为0.1ppb,海水为0.03一2ppb,泉水可达80ppb以上,湖水、河水一般不超过0.1ppb。
植物中汞含量
不同植物对汞的吸收累积不同,如美国大多数植物含汞量为0.01—0.20mg/kg,广州市几种植物含汞量为0.034-0.188mg/kg,不同植物差异很大。通常,谷物作物的土壤汞绝大部分(大于95%)积累于根,少部分(小于5%)进入茎与叶,进入籽粒则更少;蔬菜作物,特别是叶菜类,大约有17%在叶中,约8%贮存于茎部,约75%存在于根中。因此,土壤汞通过谷物向人体输送的汞甚微,但通过蔬菜向人体输送的汞可达植物总汞的25%以上。其中,粮食作物中含汞量为稻谷&高梁&玉米&小麦,蔬菜作物则为根菜&叶菜&果菜。可见,同种植物不同品种之间也有差异。
常温下呈液态
原子中,电子在核的一旁飞快地运动。在核电荷数很大的原子即重原子中,强大的核电荷役使内层电子运动速度快到堪与光速相比,相对论效应影响随即而生。不过,由于原子、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价电子决定,以致直到1970 年之前人们还普遍认为相对论纯属于物理界的事,同化学没什么关系。70 年代末,出现了,含相对论效应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顿作劲疾发展。从此相对论同化学之间的直接联系得以洞识,人们的看法也为之一改。本文所介绍的一些研究结果旨在表明:相对论效应对重原子以及含重原子的分子、原子簇的化学、光谱性质具有实质影响。相对论效应源自重原子内层电子的运动速度。当内层s 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堪与光速相比的程度时,根据Einstein 相对论公式,电子的质量会相应增加并引起内层电子轨道收缩。例如:金的1s 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65%。相对论效应造成1s 轨道的收缩同时致使外层的6s 轨道也发生收缩并趋于稳定。正是由于6s 轨道的收缩及稳定化使得金的5d 同6s 之间的能带间隙变狭到仅为214eV ,而银的4d 同5s 的能带间隙却高达315eV。于是,金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蓝光,闪烁出黄灿灿的金色。这迥异于一般金属的金黄色正是相对论效应造成6s 轨道收缩从而对金的颜色起了重要影响的反映。表现出相对论效应影响的另一例子是汞的状态。作为金属的汞在常温下却离奇地以液态存在。上述的相对论收缩效应理论能为这一不寻常的现象提供解释。与金相仿,汞的6s 轨道在收缩的同时并趋于稳定化导致了一种称之为“惰性对”效应:汞的6s2 壳层在成键过程中呈现惰性。可以看到汞的6s26p激发能远远超过镉和锌的相应激发能。按照一般周期规律 能量间隔(n s2) 1S- (n s1np 1) 1P 应随主量子数增加而减小。所以,由锌到镉能量间隔变小原在预料之中。然而由镉到汞该能量间隔一反而陡然增加。这里可以再次看到正是相对论收缩效应致使全满的6s2 壳层安然稳定,于是汞的6s26p 能量间隔骤增。只要得不到所需的激发能,具有惰性6s2 壳层的汞原子之间就无法形成强键。基态Hg2 仅靠范德华力相互维系,所以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含汞物质标识汞为银白色的,常温中即有蒸发。汞是、采矿等行业常用的重金属之一,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皮肤完好时短暂接触不会中毒)。汞的毒性是积累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食物链对于汞有极强的富集能力,淡水鱼和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倍数为1000,淡水无脊椎动物为100000,海洋动物为200000。汞中毒(mercurypoisoning)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有时还会产生幻觉。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接触汞机会较多的有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和银提取,汞整流器,以及真空泵、照明灯、仪表、温度计、补牙汞合金、雷汞、颜料、制药、核反应堆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等的生产工人。有机汞化合物以往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但毒性大,中国已不再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受到汞化学形态的影响,人们主要受无机汞(元素汞Hg,二价汞Hg2+等)和有机汞(甲基汞等)的影响。无机汞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有限,在过去,人们和无机汞接触很多,基本危害有限,对于无机汞,普通人主要通过补牙、服用一些中药、使用高汞含量的化妆品和香皂等接触。此外,还有一些从事专业生产或者使用汞及其化合物的职业人群,如汞矿开采冶炼、氯碱车间、混汞法炼金的金矿、温度计厂、一些金属冶炼车间的工人及牙科医生等。无机汞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口腔摄取和皮肤吸收。呼吸是汞蒸气暴露的最重要途径,80%左右的吸入汞蒸气可以透过肺泡进入血液。食物中的无机汞大约有7%通过口腔摄取而被吸收。通过皮肤吸收的汞蒸气是通过呼吸吸收的1%左右,但是使用一些高无机汞含量的美白护肤品也可以造成汞吸收和积累。对于甲机汞,主要影响的是一些长期接触汞作业的人群。比如牙医,其体内的甲基汞含量是不接触者的5倍。其次,因甲基汞化合物主要用作杀菌剂,所以主要从事类似职业的人群体内含量较多。甲机汞易被皮肤、呼吸道接触并吸收,积累;同时,大量吸入或误食是导致甲基汞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甲基汞易透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水银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含有它的用品一旦被打碎,水银就会蒸发。而且,它的吸附性特别好。水银蒸气易被墙壁和衣物等吸附,成为不断污染空气的源头。虽然少量吸入它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危害,但长期大量吸入,则会造成汞中毒。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有腹痛、腹泻、血尿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发炎、肌肉震颤和精神失常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比如,各类荧光灯中都含有水银;一些暖水瓶为了减少热辐射,外壁涂有水银;早期的镜子背面涂有水银;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银;氧化汞还被用作电池的阳极,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电池里所含的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就会破坏外壁,导致汞泄漏。提醒大家,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以上物品,处理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倾倒。否则,水银会进入水体、土壤中,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害到人类健康。说,含有水银的用品一旦被打破,水银会形成球体滚落。这时,要先关掉室内所有加热装置,打开窗户通风;然后带上手套,用小铲子把水银收集起来深埋,或在上面撒些硫磺粉末,硫和汞反应能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硫化汞,危害会大大降低。由于水银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成气态,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中毒,所以,处理散落在地的水银时最好带上口罩。
人体汞含量
微量的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可经尿、粪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如数量过多,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汞和汞盐都是危险的有毒物质,严重的汞盐中毒可以破坏人体内脏的机能,常常表现为呕吐现象,牙床肿胀,发生齿龈炎症,心脏机能衰退(脉搏减弱,体温降低,昏晕),HgCL2的致死剂量为0.3g。汞毒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金属汞和无机汞损伤肝脏和肾脏,但一般不在身体内长时间停留而形成积累性中毒。有机汞如Hg(CH3)2等不仅毒性高,能伤害大脑,而且比较稳定,在人体内停留的半寿命长达70天之久,所以即使剂量很少也可累积致毒。大多数汞化合物在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就可转化成Hg(CH3)2。有机汞摄入体内后98%被吸收,不易排出,可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而逐渐累积(主要是脑组织和肝脏)。汞可以进入人体毛发,普通人发汞含量平均在2.5μg/g左右。据估计,如成人发中汞含量达50ug/g或红细胞为0.4ug/g时,即可发生中毒并出现神经和精神症状。因此毛发中汞含量也可作为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慢性汞中毒初期缺乏明显症状,主要为中枢神经机能障碍,表现为神经衰弱症。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短期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气之后,接触浓度大约在1-3mg/m?的含汞气,数小时即可发病。为了防止汞中毒事件发生,我国根据《》所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都规定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 mg/L。
汞中毒的诊断
急性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明显增高)而确立。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应强调接触史,临床有精神-神经症状、和震颤等主要表现,并需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尿汞和血汞等测定值增高对诊断有辅助意义。驱汞试验可用二巯丙磺钠0.25g,;或二巯丁二钠0.5g,;如尿汞排出量明显增高,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中毒科副主任医师孔祥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含有水银的用品打碎后,如果大人看管不善,小孩子有可能误吞下去。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要惊慌。一般来说,生活用品含的大多是金属汞,而且含量很少,即使进入体内也不会被消化道吸收,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即可从粪便中排出。如果误吞水银的量较大,可以口服牛奶或蛋清,使其中的蛋白质和水银结合,保护胃黏膜。如果伤口碰到水银,则应到医院中毒防治科进行检查,出现中毒现象再进行治疗
汞中毒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然后将衣服用塑料袋包裹好,以防止乱扔,造成二次污染。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慢性中毒者应脱离进一步接触。急救完毕后都应进一步就医,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损害!
汞中毒的治疗
口服汞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应立即。也可先口服生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导泻用50%硫酸镁。在洗胃过程中要警惕腐蚀消化道的穿孔可能性。常用汞的解毒剂有以下几种: 二巯丙磺钠其巯基可与汞离子结合成巯-汞复合物,随尿排出,使组织中被汞离子抑制的酶得到复能。急性中毒时的首次剂量为5%溶液2~3ml,肌肉注射;以后每4~6小时一次,每次1~2.5ml。1~2天后,每日一次,每次2.5ml。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必要时可在一月后再行驱汞。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等,偶而出现腹痛或低血钾,少数患者出现皮疹,个别发生全身过敏性反应或剥脱性皮炎。 二巯丙醇其药理作用与二巯丙磺钠相似。首次剂量为2.5~3.0mg/kg体重,每4~6小时,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共1~2天。第3天按病情改为每6~12小时一次;以后每日1~2次。共用药10~14天。常见副作用有头痛、恶心、咽喉烧灼感、流泪、鼻塞、出汗、腹痛、肌肉痉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皮疹和肾功能损害等。小儿易发生过敏反应和发热。 乙酰消旋青霉胺其对肾脏的毒性较青霉胺小,每日剂量1g,分4次口服。副作用有乏力、头晕、恶心、腹泻、尿道排尿灼痛。少数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过敏反应和粒细胞减少。青霉胺用法"铅中毒"。在急性中毒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纠正休克。出现有肾功能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避免应用驱汞药物,并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此时可同时应用驱汞药物,以减少汞对人体的毒性。慢性汞中毒的驱汞治疗5%二巯丙磺钠2.5~5.0ml,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停药4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2~3疗程。此外,二巯丁二钠和青霉胺亦为常用驱汞药物。硫胺-8-6-乙酰双氢硫辛酸甲酯硫化物,每日口服400mg,可使尿汞排泄量增加2~6倍。间-二巯基琥珀酸0.5g,每日3次,连服5天,可使尿汞排泄比治疗前增加8倍。金属汞长期粘附在物体表面,在常温下持续蒸发。因此汞作业车间的墙壁、地面和操作台的表面应光滑无裂隙,便于清扫除毒。车间温度不宜超过15~16℃。车间空气中汞最高容许浓度订为0.001mg/m3。
汞中毒机理
汞蒸气较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的,与中的脂质结合,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在红细胞和其它组织中被氧化成Hg2+,并与蛋白质结合而蓄积,很难再被释放。金属汞在胃肠道几乎不吸收,仅约摄食量的万分之一,汞盐在消化道的吸收量约10%。汞主要由尿和粪中排出,唾液、乳汁、汗液亦有少量排泄,肺部呼出甚微。体内汞元素半寿期为60天,汞盐约40天,在初4天内排泄量较多。汞离子易与巯基结合,使与巯基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失去活性。汞还与氨基、羧基、磷酰基结合而影响功能基团的活性。由于这些酶和功能基团的活性受影响,阻碍了细胞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汞对肾脏损害,以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主。汞还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发生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
汞中毒表现
急性汞中毒主要由口服升汞等汞化合物引起。患者在服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引起急性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患者诉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继有腹泻。呕吐物和粪便常有血性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患者常可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在3~4天后(严重的可在24小时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可有肝脏损害。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可引起发热、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出现呼吸衰竭,亦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皮肤接触汞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具有变态反应性质。皮疹为红斑丘疹,可融合成片或形成水疱,愈后遗有色素沉着。 慢性汞中毒常为职业性吸入汞蒸气所致,少数患者亦可由于应用汞制剂引起。精神-神经症状可先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随后有情绪激动或抑郁、焦虑和胆怯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脸红、多汗、皮肤划痕征等。肌肉震颤先见于手指、眼睑和舌,以后累及手臂、下肢和头部,甚至全身;在被人注意和激动时更为明显。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齿龈肿胀和出血,牙齿松动和脱落。口腔卫生欠佳者齿龈可见蓝黑色的硫化汞细小颗粒排列成行的汞线,是汞吸收的一种标记。肾脏方面,初为亚临床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出现低分子蛋白尿等,亦可出现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肾脏损害在脱离汞接触后可望恢复。慢性中毒患者尚可有体重减轻、性功能减退,妇女月经失调或流产以及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眼晶体前房的棕色光反射,认为是汞沉着引起的“汞晶状体炎”,在中毒症状消失或脱离汞接触后,这种棕色光反射仍可持久存在,是一种汞吸收的另一标记。
汞中毒检查
和血尿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汞的吸收量,但常与汞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尿汞正常值因地区而异,国内尿汞正常上限值双硫腙热硝化法一般不超过0.25μmol/L(0.05mg/L)或原子能吸收法不超过0.1μmol/L(0.02mg/L)。血汞正常上限值为1.5μmol/L(0.03mg/dl)。慢性汞中毒患者可有脑电图波幅和节律电活动改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中a2球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增高,以及血中溶酶体酶、红细胞胆碱酯酶和血清巯基等降低。
汞对皮肤危害
汞能减少皮肤的生成,同时汞离子原料价格低廉,这些优点使它经常进入化妆品行列,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祛斑、美白。但汞是有毒的重金属,虽然可以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淡化皮肤上的斑点,长期使用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并有可能融成一片,甚至形成水疱,愈后反而使面部色素加深。
汞对孕妇的危害
汞进入孕妇体内之后,可以破坏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宝宝的认知能力低下,有人认为每年受汞影响的儿童约有六万名。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的警告主要是针对孕妇的,但这也提醒了母亲和幼儿注意不要过多食用含汞过多的鱼类。每周平均吃鱼量不要超340克就不用担心汞的摄入量超标。
很多金属能溶于汞形成。形成汞齐的难易程度,与金属在汞中的溶解度有关。一般说来,与汞性质相近的金属易于溶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同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在汞中的溶解度也增加。铊在汞中的溶解度最大,18℃时为42.8%。铁在汞中的溶解度最小,18℃时为 1.0×10-17%,因此常用铁制作盛汞容器。铁是最典型的不能形成汞齐的金属,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汞齐。传统的“混汞法”即利用形成汞齐的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工业中常用汞作阴极,通过电解,形成汞齐,以制取烧碱或提纯金属。汞齐还可用作牙科金属材料。 
汞导热性能差,而导电性能良好。汞容易与大部分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汞具有恒定的体积膨胀系数,其金属活跃性低于锌和镉,且不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一般汞化合物的化合价是+1或+2,+3价的汞化物很少有。商业上有关汞的交易,通常以一“烧瓶”的容量作单位,约重34.5公斤。
汞是地壳中相当稀少的一种元素,极少数的汞在自然中以纯金属的状态存在。朱砂(HgS)、氯硫汞矿、硫锑汞矿和其它一些与朱砂相连的矿物是汞最常见的矿藏。大约世界上50%的汞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主要产地是斯洛维尼亚、俄罗斯和北美。朱砂在流动的空气中加热后其中的汞可以还原,温度降低后汞凝结,这是生产汞的最主要的方式
汞的常见化合物有:氯化亚汞(Hg2Cl2),又称甘汞,有时还在医学中被应用。氯化汞(HgCl2),又称升汞,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剧毒物品。雷酸汞经常被用在爆炸品中。硫化汞:又名朱砂,是一种很高质素的颜料,常用于印泥。朱砂也是一种矿石中药材,也是道士炼丹的一种常用材料。汞的有机化合物也很重要。甲基汞是一种经常在河流或湖泊中被发现的很危险的污染物。实验发现在电弧中惰性气体可以与汞蒸气反应。这些化合物(HgNe、HgAr、HgKr和HgXe)以范德华力相连。
古时江湖医生用其做堕胎的药,但是对人体有害,会导致不育甚至中毒死亡硝酸汞可用于水泥粉煤灰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中药材归经
入心、肝、肾经。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杀虫,攻毒。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②《》:利水道,去热毒。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辛,寒,有毒。权曰:有大毒。(正确)大明曰:无毒。(不正确) 
凡使勿用草汞并旧朱漆中者,经别药制过者,在尸中过者,半生半死者。其朱砂中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葫芦贮之,免遗失。 
《》曰:水银生符陵平土,出于丹砂。弘景曰: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有别出沙地者,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恭曰:水银出于朱砂,皆因热气,未闻朱砂腹中自出之者。火烧飞取,人皆解法。南人蒸取之,得水银虽少,而朱砂不损,但色少变黑尔。颂曰:今出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而秦州乃来自西羌界。《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盆,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陶氏言别出沙地者青白色,今不闻有此。西羌人亦云如此烧取,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一山自拆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煅,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又取草汞法:用细叶马齿苋干之,十斤得水银八两或十两。先以槐木槌之,向日东作架晒之,三、二日即干。如经年久,烧存性,盛入瓦瓮内,封口,埋土坑中四十九日,取出自成矣。时珍曰:汞出于砂为真汞。雷敩言有草汞。陶弘景言有沙地汞。《淮南子》言弱土之气生白礜石,礜石生白澒。苏颂言陶说者不闻有之。按《陈霆墨谈》云。拂林国当日没之处,地有水银海,周围四五十里。国人取之,近海十里许掘坑井数十,乃使健夫骏马,皆贴金箔,行近海边。日照金光晃耀,则水银滚沸如潮而来,其势若粘裹。其人即回马疾驰,水银随赶。若行缓,则人马俱扑灭也。人马行速,则水银势远力微,遇坑堑而溜积于中。然后取之,用香草同煎,则成花银,此与中国所产不同。按:此说似与陶氏沙地所出相合;又与陈藏器言人服水银病拘挛,但炙金物熨之,则水银必出蚀金之说相符。盖外番多丹砂,其液自流为水银,不独炼砂取出,信矣。胡演《丹药秘诀》云:取砂汞法:用瓷瓶盛朱砂,不拘多少,以纸封口,香汤煮一伏时,取入水火鼎内,炭塞口,铁盘盖定。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连盘覆鼎于碗上,盐泥固缝,周围加火煅之,待冷取出,汞自流入碗矣。邕州溪峒烧取极易,以百两为一铫,铫之制似猪脬,外糊厚纸数重,贮之即不走漏。若撒失在地,但以川椒末或茶末收之,或以真金及鍮石引之即上。嘉谟曰:取去汞之砂壳,名天流,可点化。 
用法与用量
外用:和它药研末调敷。 
大毒之品,不宜内服,孕妇尤忌。外用亦不可过量或久用,以免中毒。①《》:畏慈石。②《药对》:畏砒霜。③《》: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④《本草经疏》:头疮切不可用,恐入筋络,必缓筋骨,惟宜外敷,不宜内服。 
①治疥癣疮,经年不差:水银一两,白矾一两,蛇床子一两,雄黄一两,闾茹末一两。上药,入炼了猪脂半斤,都研侯水银星尽,便用敷之,日三两上。(《圣惠方》水银膏)②治燥癣:水银、胡粉。研令调以涂之。(《肘后方》)③治热疮,痒痛不可忍者:水银、芜荑。酥和涂之。(《近效方》)④治杨梅毒疮:水银、黑铅各一钱(结砂),黄丹一钱,乳香、没药各五分。为末,以纸卷作小拈,染油点灯,日照(熏)疮三次。(《纲目》)⑤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拈如枣形状,薄绵片裹,纳下部。若痛者,加粉三大分作丸。(《梅师集验方》)⑥治:水银拭之令热即消,数拭之,差乃止。(《千金方》)⑦治腋下狐臭:水银,胡粉。上二味,以面脂研和涂之。
水银的回收、撒后的收集以及废水银的处理。提纯:水银作为具有挥发性的无机化工单质产品是有挥发性和毒性的,如果不小心打破水银温度计或有汞设备,水银的玻璃仪器闲置或有积压处理要到指定国家单位做登记处理,也要做好水银中毒的防护措施。水银在不小心洒到地面后会形成很细微的小颗粒,附着在墙壁、衣物、地面上,如果不进行处理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存在,如果没有特殊温度的变化它的挥发速度是相当慢的,所以如果您不小心洒地面上了 一定要做很详细的收集工作以及水银处理的工作。可以用工业级硫磺粉洒到地面上,待硫磺粉与汞的小颗粒完全融在一起,会形成汞齐,是固态的,也是无毒的(当然也是废料了),然后就可以把它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容器里密封起来。密封的时候最好在水银的液体里面放入一部分水,再用盖子拧严,这时水银在有水层保护下是没有挥发性的,也是无毒性的了。水银的处理:如果你有部分汞设备、废的汞电池、或汞的部分玻璃仪器要处理,千万不要简单的扔到大街上的垃圾箱内,一定要找专业的水银回收单位做汞的最后提纯 处理。如果您是非专业人士千万不要擅自打开,水银要在通风流畅的地方,在常温下由专业人士带上汞专用防毒口罩操作,水银对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伤害是无可逆转的,会对妇女的生育和儿童的神经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废汞的提纯要采用高温密闭容器加压蒸馏作业过滤后的方法,非专业人士、非专业知识禁止操作!
对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梦、发热等全身症状,并有明显口腔炎表现。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少数严重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脏损伤。慢性中毒:最早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减退等综合征;汞毒性震颤;另外可有口腔炎,少数病人有肝、肾损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污染来源:汞用于仪表制造、电工技术和各种仪器的生产、各种汞化合物用于化学、化学制药、木材加工、造纸等工业,化学毒剂、颜料、金属电镀、爆竹制造及有机合成的生产中也常使用汞。此外,汞选矿厂的废水和生产蓄电池等工业废水中也往往有高含量的汞,从而造成中毒事件。 随饮水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汞及其化合物毒性很大,因为肠对汞及其化合物吸收很快,并可随血液进入器官和组织中,进而引起剧烈的全身性的毒性作用。随饮水进入成年 人体内的示致死量为75~100mg/d。二价汞或升汞的毒性特别大,因为它们易溶于类脂化合物中并很快进入组织。烷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更大。工业上长期接触汞或长期生活在受汞污染的环境中可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发生脑皮质萎缩和中枢及末梢神经脱髓鞘,临床上有精神、表情和运动障碍、口腔粘膜发生溃疡性炎症。日本所发生的水俣病,是一种性神经疾病,是工业污染引起的有机汞中毒事件。 迁移转化:天然水体是由水相、固相、生物相组成的复杂体系。汞在这些相中,具有多种存在状态。在水相中,汞以Hg、Hg(OH)n、CH3Hg、CH3Hg(OH)、CH3HgCl、C6H5Hg为主要形态。在固相中,以Hg、Hg、HgO、HgS、CH3Hg(SR)、(CH3Hg)2S为主要形态。在生物相中,以Hg、CH3Hg、CH3HgCH3为主要形态。它们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水体中汞的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但由于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沉积在水体中的无机汞能转变成剧毒的甲基汞,并且沉积物中生物合成的甲基汞能连续不断地释放入水中。由于甲基汞具有很强的亲脂能力,因而水中低量的甲基汞能被水生生物吸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与转移,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汞的生物迁移过程,实际上主要是甲基汞的迁移与累积过程,这与无机汞在气、水中迁移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威胁人类安全的生物地球化学流迁移。汞进入土壤后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持或固定。主要是土壤中含有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对汞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因此汞易累积在土壤中。 危险特性:常温下有蒸气挥发,高温下能迅速挥发。与氯酸盐、硝酸盐、热硫酸等混合可发生爆炸。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汞。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试纸比色法;碘化亚铜检气管比度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速测管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WS/T128-1999
作业场所空气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固体废物浸出液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城市生活垃圾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空气和废气
双硫腙比色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原子吸收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5.环境标准: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TJ36-79)
居住区空气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0.0003mg/m (日均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15mg/m(表1);0.012mg/m(表2)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二级:1.8×10~39×10(表1);1.5×10~33×10(表2)三级:2.8×10~59×10(表1);2.4×10~50×10(表2)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012mg/m(表2);0.0015mg/m(表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0.001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 )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0.0005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
海水水质标准(mg/L )
第一类:0.02;第二类:0.05;第三类:0.10;第四类:0.2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kg)
一级0.15;二级0.3~1.0;三级1.5
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中国(GB8172-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中国(GWKB3-2000)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0.2mg/m(测定均值)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金属汞不溶于水,易溶于水的汞化合物主要有氯化亚汞、硫酸汞、硝酸汞、次氯酸汞和各种烷基汞。因此造成水的突发污染事故一般是由这些可溶于水的汞所致。如果发生汞污染的重大事故,可在受污染的水体中加入苛性碱后,再加入硫化钠或硫化钾。吹空气于水体里,在气泡的翻动下使溶于水中的硫离子和汞结合成硫化汞沉淀,待硫化汞沉淀后清除底质则达到去除水中汞的目的。首先将污水注入中和池,然后流进空气分离器,拉着向其中加入硫化钠和可溶性苛性(以维持碱性环境),其结果氢氧化物在浓缩池沉淀析出,而开成的硫化亚汞停留在过滤器上。这种方法可使废水中汞的浓度从15~25mg/L降至0.003~0.01mg/L。另一种方法是用阳离子交换过滤器回收污水中的汞。事前先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机械混合物过滤,过滤后的污水送入装有活性炭的空心柱装置,然后进行阳离子过滤。净化后的污水汞含量可达到0.1mg/L。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收集转移回收。无法收集的可用或过量的硫磺处理。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或。就医。灭火方法:不燃。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挥发性防锈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