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han Pamuk占中是什么意思思

&&& &&& &&&
作者简介 ? ? ? ? ? ?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诺贝文学奖,作品已经被译为40多种语言出版。 目录 ??????
1.我是一个死人2.我的名字叫黑3.我是一条狗 4.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5.我是你们的姨父6.我是奥尔罕? ? ? ? ? ?
1.我是一个死人2.我的名字叫黑3.我是一条狗 4.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5.我是你们的姨父6.我是奥尔罕7.我的名字叫黑8.我是艾斯特9.我,谢库瑞10.我是一棵树11.我的名字叫黑12.人们都叫我“蝴蝶”13.人们都叫我“鹳鸟”14.人们都叫我“橄榄”15.我是艾斯特16.我,谢库瑞 17.我是你们的姨父 1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19.我是一枚金币 20.我的名字叫黑 21.我是你们的姨父 22.我的名字叫黑 23.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24.我的名字叫死亡 25.我是艾斯特26.我,谢库瑞27.我的名字叫黑 2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29.我是你们的姨父30.我,谢库瑞31.我的名字叫红32.我,谢库瑞33.我的名字叫黑34.我,谢库瑞35.我是一匹马 36.我的名字叫黑37.我是你们的姨父38.奥斯曼大师就是我39.我是艾斯特40.我的名字叫黑41.奥斯曼大师就是我42.我的名字叫黑43.人们都叫我“橄榄”44.人们都叫我“蝴蝶”45.人们都叫我“鹳鸟”46.人们将称我为凶手47.我,撒旦48.我,谢库瑞49.我的名字叫黑50.我们两个苦行僧51.是我,奥斯曼大师52.我的名字叫黑53.我是艾斯特54.我是一个女人55.人们都叫我“蝴蝶”56.人们都叫我“鹳鸟”57.人们都叫我“橄榄”5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59.我,谢库瑞? ? ? ? ? ?
\"我的名字叫红\"试读 ??????
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
? ? ? ? ? ? 书评: 09:59:29   来自: 希图盼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我是冲着“诺贝尔”这三个字去看的,相信能拿诺贝尔的必有其原因。不过,我不能不说――失望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写作方式比较特别。故事是由不同人物的自述把整个发展脉络承接起来,每一个章节都是以第一人称来讲故事,从“自己”身份角度叙述“自己”故事本身,而每一个章节的故事都承接上一章节的内容,讲自己对凶手的猜忌、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荣耀,当中还包括人性的自私、虚荣、怀疑等。   但是故事本身不太喜欢。一是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那一带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读起来思路很不顺畅。二是,这个故事我认为吸引力不够。这大概是翻译问题。   翻译很不给力。虽然我不懂土耳其的语言,没看过原版,不能把原著和译版作对比。但是因为本身学英语,平时有做过翻译,能看出译版某些句子明显是被硬生生翻译过来,作者只是做了翻译工作,而没有把自己的对故事的理解转化到每一个句子里面,使得很多句子不单结构很怪,而且有时整个段落整个章节很难理解。   我知道还有个台湾版。不过台湾版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而不是原版。   我比较不喜欢读翻译过来的书,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语言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先不说翻译的水平问题,再高深的翻译,也必然会使之缺少了些什么。英文版翻过来本来就少了些,台湾版再翻过来会变成什么样了?   在本国吃香的去到国外就不定吃香。但是,一个好故事例外。
22:34:00   来自: 傻傻?Ⅲ (身未动?心已远)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因为那一年碰巧可以去伊斯坦布尔出差,品尝了地地道道的土耳其烤肉,吃过了徒有特色的甜点,看到了清真教堂的庄重瑰丽,也体会到了亚欧交接处的繁荣,因此我喜欢这个城市的古老韵味,喜欢斑驳的树影倒映在有着500年历史的墙上,他们喜欢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他们有好,他们发音古怪,他们热情,他们爱跳肚皮舞。      于是我捧着这本书回到古老的土耳其帝国,在那市井小民与皇宫贵族的生活当中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却在印刷品上的画作中产生了交织,让人看到了人生的各种面目,仿佛有些老套,却在那精细的画作中古老的土耳其艺术重生了。
09:56:42   来自: Harehisa (暂时搁置收东野圭吾的书(=。=))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红 和 黑书 一样。。。包含大量的小故事。。。但 红 的小故事。。。不少典故或者词语(例如席琳与霍斯陆。刺瞎 。前辈大师等等)重复出现的频率对我来说太高。。。令我看到后面有点审美疲劳   黑书 则不然。。。每一节都可以单独成令我觉得很回味的故事。。。从我看完 黑书 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我还是偶尔会想起 黑书 的内容(金角湾。博斯普鲁斯海峡。下雨天坐公交车。阿拉丁的店。卡利普独自一人在家以及在街上走来走去的所有章节)。。。感到万分的怀念。。。加上我是很喜欢冬天的。。。而 黑书 整篇故事基本都发生在冬天。。。就更加让我觉得爱不释手   不过。。。红 有一点对我很有影响。。。本来。。。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在我心目中的地区历史兴趣度排名只有第八名。。。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的兴趣大增。。。非常想读一读关于这方面历史书。。。现在。。。因为 红 ,伊斯兰世界历史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第三了   还有。。。看了 红 之后。。。突然让我很想重玩《波斯王子时之沙》         无需转身,我便明白他已来到,荣耀的苏丹陛下,世界的庇护。
00:56:56   来自: 风中云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阅读有时和生活一样,有时很有趣,有时却很乏味。当然这要看你阅读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和你阅读时的心情来决定。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终于得到了一种解脱,一种如从令人抓狂的工作中抽身而出的解脱。唯一的收获的经验教训可能就是让我不会再从图书广告的精美推介来对一本书的可读性进行预测、取舍了。\"传说中\"这本书的作家是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个名头够让人吃一壶的了吧,可是我还是必须老老实实的坦白――这本书确实让我感觉味同嚼蜡。说我不懂欣赏也罢、说我素质太低也罢,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回顾看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战斗,一翻开它的目录就让我感觉到这是一本很异类的书,全是以人物名称来表述的章节标题,而且有许多是重复的名字,结果开始阅读才发现作者在不断用第一人称转换说故事视角,这章以一个人物的视角来说、下一章又换一个人物的视角,......本来外国小说人物关系就难搞懂了,这样写很是让人不适应;描述、想象、回顾、引用的东西太多,加上无处不在的长句式,愈加让人觉得这本书的冗长。从第一页开始,我很快觉察到在这本书上我是要打持久战的,因为照自己读书的习惯,对一本新书一旦开始了阅读那即便这是一本书太难读下去的书,我也会尽力坚持看完,哪怕最终什么也没看懂,否则我会如没做完某项工作一样心里总会有些不安。从开始看到现在基本上是耗费了我半个多月的时间,实在是谈不上我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只是凑合着理清了他在书中讲的这个故事,细节上的东西基本上没读出来什么结果。  经过这本书的洗礼,我的耐性应该又有所精进了,阿弥陀佛!
11:17:44 sbpyeip  哈哈,同感。 10:48:46   来自: 大嘴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记得是08年的深秋,我在从北京到厦门的飞机上,开始静静的读这本书。刚开始的艰涩难懂,和到后面的疑虑重重,让我觉得这似乎是很多年前我在读《约翰 克里斯多夫》那样不知所措。这直接导致了我到厦门后就躲进酒店里沉浸到书本的世界里。后来这本书被好友竹拿去了,几经辗转,现在已经不知道上哪去了,但愿它还静静的躺着,叙述一个名字,我的名字叫红。
21:32:13   来自: 何首乌龟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要用包容的胸怀去看待不同的事物,正面去看待并且勇敢地接受差异,但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原创性,从而能够在关乎事物本身时,不至于陷入徒劳不及的模仿与追逐中,即就是,勇于接受与开创,不以坚执固拗的传统来禁锢自由的思想,但也要用纯洁与正直的良知去突破自身的限制。      最后在结尾时我感受到了思想的闪光,但是前边大半本书,恕我冒犯,在我看来实在有太多我不明所以的细节的堆砌,也许是因为文化与艺术形式和背景的差异不能够为翻译者有限的能力与信息所沟通,但我想虽然从多个不同角度叙述有其独特性,但这种形式于我并不能带来思考间切换的快感,相反更让我感到徒累的疲劳,以至于我在看书途中不止一次地深感乏味而扔掉书本,整整五百页的书被我因厌烦与发威而中断无数次,同时其不同的叙述角度并没有给我带来“罗生门”式的思考谜团,而仅仅是一边尝试作者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来揭开凶手的谜团,一边忍受着在各个章节中冗长琐碎让人不胜厌烦又不知所云的细节描述,而终于这本在四年前购入的书籍让我一直到今天才在自己的驱使,而非本身对于阅读快感的追寻之下,宣告完成。      所以总的来说并不能满足我对本书头上“诺贝尔奖”的光环的向往,而总觉得其实这是一本中篇小说被作者用这种多角度描述方式外加各种难以消化的材料填充到这个长篇的体积,其事实是甚至有很多恶心与不快发生在整个让我拖宕了甚久时长的阅读过程中,就不需再述了。而至于其关于阿拉伯世界及其绘画艺术的描绘,也仅就除了对于古兰经及伊斯兰历史外再无他想这么个程度吧。      That\'s it.      也可能是我欣赏能力有限吧,我保留这种可能性。      以下摘抄:      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      盲人和非盲人不相等。      细密画家不该屈服于任何形式的支配,他应该画他认为心中想画的,无需担忧是东方还是西方。      因为你们将毕尽余生效法法兰克人,只希望借此取得个人风格。但正是因为你们仿效法兰克人,所以永远不会有个人风格。         最后,其实根据科学研究,很多原创的点子其实只是来自对于现成得到的点子的组合拼装再加工而已。      Chance favors the connected mind.   ――Steven Johnson      所以重要的不是使用现成的,而是你如何去使用从而得到真正创新的东西――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应当就是如此吧。
17:41:28   来自: 子非鱼 (我是谁?我要成为谁?)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记得当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在报纸上看到它的作者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从其新奇的书名来看,我就断定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          那时候还在上高中,马上面临高考,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让我来挥霍,只是想着某一天有机会一定要读一下这部书。于是,看到书名我就开始了遐想,想象着这将是怎样的一本书,脑海中已经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擅自将自己的想法附加在了书里,而作者本人倒是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只知道其出生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根据当时所学的地理知识,我知道这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一座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城市,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直到最近读完这部小说,几年前那种渴盼劲儿似乎又浮现在了眼前,只是已被岁月涤荡地惨淡不堪,没有了当年的浓烈劲儿。不过,小说还是相当精彩的,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值得一读。爱情、历史、战争、宗教、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包罗万象,开始以为是悬疑故事,又有爱情的隐线贯穿始终,战争回忆的穿插,宗教的种种矛盾,读到最后感觉又有点黑色幽默。坦白说,和自己过去读的小说相比,我真的很难把它分门别类(或许是自己读书少的缘故),但是这些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精彩的小说。明晰的故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独特的人物视角,华丽又不显矫情的描写,鲜明的人物特性,都足以紧紧抓住你的眼球,让你无从分心。          “离开我从小生长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十二年后,我像个梦有这般再度归来。”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马尔萨斯的《百年孤独》式地开场白。青年---黑奉细密画家---姨父为苏丹陛下作画的召唤后回到了伊斯坦布尔,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十二年前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的姨表妹----谢库瑞。后来恋情被姨父发现而夭折,被迫离开了伊斯坦布尔去了外地,当了一名政府的文职专员。全书就像一出《哈姆雷特》式的多幕舞台剧,全剧始于画而止于画。要是改编成剧本,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哈》,作者让每一个人物都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上了台前,向人们述说着他们各自的经历,这种叙事手段表现力非常强劲,只是作为喜剧的话,矛盾冲突没那么紧张激烈而已。观其始末两章便可知故事梗概,不过这样就错过了“沿途的风景”最后几章也如惯常一样集中揭开了迷局,不过还是比较喜欢最后那种精巧的结局的安排。          其中一条主线是以爱情为主线的,最终爱有所属,凶手得以严惩。四大细密画家之一的“高雅”被杀,黑同时回到伊斯坦布尔,谢库瑞为了躲避哈桑的羞辱而回到了父亲身边,陪着孤单的父亲。紧接着姨父被杀,又想办法让其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从她处理和黑的关系及其面对父亲的斯的表现,足可见其镇定自若,智慧机敏,果敢有为的一面。其间布贩子艾斯特一直是这个三角恋中的“线人”(拉红线)---帮他们送信,她是不可或缺的,也贯穿故事的始终。她的身上无不散发着作为犹太人那种特有的机敏、精明和唯利是图的商业智慧。哈桑的存在则为整个故事(他们三人之间)提供了发生的可能性和故事的丰富性、趣味性,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催化剂。一种爱情的衍生品---极度之下愈来愈尖锐的矛盾,最后终于因为爱的缺失而爆发,愤怒之下杀死了“凶手”(他原以为是黑所为)---四大细密画家之一的“橄榄”。看似是一种鲁莽之下的误杀,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最好不过。这个情节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我很喜欢,因为它避免了故事到最后成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情剧,也迎合了大多数抱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信念的读者。尽管人类的感情倾向于圆满,完美,美好的事物。但是地处地中海、爱琴海沿岸的古希腊,以悲剧为主的作品较为著名,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多以描写悲剧性的故事来揭示和表现人性的美与丑,通过心灵的震撼,给人以力量。而东方文化中虽不乏这种悲剧性的作品,但较多是大团圆的喜庆结局,也许是一种深植于不同文明之中的文化偏好。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作者,正如他所出生的城市一样,跨越了东西方,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特色,而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界限,将其完美而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另一条重要的线索是以凶杀、悬疑故事为主线的,围绕为姨父作画(呈献给苏丹陛下)的镀金师---高雅先生被杀和凶手为了毁灭证据、杀人灭口而杀害姨父展开的。极其优美的语言描写,把那些细密画大师(多为图书做插画、画人物肖像)的形象刻画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对画的鉴赏更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胜似一位画家。置身于宗教背景下为国王---苏丹陛下作画的大师们,有着对真主安拉的虔诚信仰(伊斯坦布尔9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又有从小受奥斯曼大师的严格训练和对前辈赫拉特大师的崇拜与敬仰,以及对新兴法兰克画风的好奇与模仿。为什么在最艰难的时候都能抵挡住对金钱的诱惑,却在功成名就时容易犯低级的错误(难以抵挡糖衣炮弹的袭击)呢?这也许是个世界性的通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间夹杂着浓浓的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没有一个人会为得到一枚22K的奥斯曼苏丹金币而牺牲崇高的道德感到可耻。当一个传道士在路上遇到劫匪:其中一个人大叫“要钱还是要命!”恐慌中,这位倒霉的家伙把金币藏进了他的屁眼。然而很快一切变得更糟糕了,因为强盗们没有喊“要钱还是要命”,而是大喊:“要贞操还是要命!”面对这样的抉择,传道士坚定不移,于是劫匪们排成一列,一个一个轮流上了他。面对最终被鸡奸的传道士,我们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面目丑陋的细密画家。这一章节也是以金币作为第一人称叙述的,独特的视角将人们对于“我”(金钱)的渴望表现地淋漓尽致,无丝毫避讳。当然,那个小故事只是个小插曲,却并非可有可无,因为这似乎从一开就注定了那些作为细密画家追逐金钱的悲剧的发生。他们作为画坊成员,为了赚取外快而提姨父作画,最终由于画风、宗教信仰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引发接二连三的血案。奥斯曼大师看似为其坚守一生的细密画艺术而献身,实质为一种因循守旧的保守力量的灭亡,从后来新一任国王上台,从此细密画艺术衰败而转入地下即可看出这一点。          “欣赏图画不像是参与一场至今宫廷内依然风行的才华飨宴,而仿佛停驻于一个早已尘封在记忆中的甜美秘密。”于是,一百年来,吸取了波斯地区传来的灵感滋养,在伊斯坦布尔绽放的绘画艺术,就这样就这样如意多灿烂的玫瑰般凋谢了。细密画的衰落意味着一个王朝的更迭,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细密画家的命运在时间的长廊上也是注定的。绘画风格究竟要沿袭哪种风格没有定论,因为绘画被彻底放抛弃了,画家们画地既不像东方也不像西方。人们顺从地接受了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人们无情的遗忘了,曾经,我们透过截然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奥斯曼大师失明两年后去世,鹳鸟接替他当上了花坊总监,蝴蝶投注余生为地毯、布匹和帐篷绘制装饰图案。文化冲突的结果,不是一种文明代替、吞并另一种文明,就是两种文明走向更大范围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的结果莫非如此!      
18:02:13   来自: 一苇杭之 (意志。。)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作者有想成为一位伟大小说家的野心。在第一节“我是一个死人”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死后的世界,在紧接着的第二节“我的名字叫黑”中,作者又以一种诗意的且迥异于第一节的风格叙述了“黑”回到阔别十二年之久的伊斯坦布尔(第二节的第一段特别精彩)。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得才华。但读到后面得章节,我失望了,因为在后面章节中以不同视角写出的故事在叙述风格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作者想成为一位文体学家,但力不从心。小说糅合了侦探、宗教、绘画艺术等诸多元素,来势汹汹,显示出作者的苦心经营。但小说不能得承载太多,否则小说会被压跨,《我的名字叫红》就是一部被压跨的小说。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急于兜出他那点可能的思考心得(关于“东方与西方”这个在政治和文化上都非常敏感的主题)。这犯了小说的最大忌讳,无疑也缩小了小说的阐释空间。总的说来,小说算得上结构严谨,但叙述拖沓,如果以博尔赫斯得的风格来写同样的故事,篇幅大概不会超过《小径分岔的花园》。有趣的是,在第十二、十三、十四节中作者写了几个极富博尔赫斯风格的故事。
14:58:11   来自: 逃织妖妖 (昨天太近,明天太远)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这本书几年前阅读过,因为信仰宗教生活文化背景差异,觉得它很晦涩。      但是还是读完了,再全文读完以后,才知道什么是文学。      现在都不敢再碰这本书,因为心态太浮躁。
21:31:26   来自: 天涯暮客 (我问)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以第一人称轮番叙述的小说司空见惯。我在很早以前就在饶雪漫的书里读到过,交换角色以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心理思维娓娓讲述眼前的一切。最后把每个个体融会贯通,其中的线索无非是战争,青春,爱情,家族,社会,工作,等等等等,其中一项必是主线。
13:20:42   来自: linda (爱生活)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今年3月买了这本书,偶尔翻开看看,一直闲置在书架上。每次读它,感觉很凝重,但书中语言措辞堪称一流的,很喜欢,尤其是对于场景的细描。很奇怪,却又不太容易让人读下去,坚持啦。。。
16:41:33   来自: lotus.s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我不想成为一棵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 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每篇都在变换叙述的第一人称,是部悬疑小说。
23:10:00   来自: 韩若水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主要是想到结尾。   或者作者的风格可以用细密画来表述。   插入新潮元素的优雅和古典。   记得有位大牛曾经评价这部通过细密画这个主题影射了文学的历史和未来,可能凡是大石块能激起的涟漪是层出不穷的。      当我在回顾这个故事所有情节的时候,我觉得我在看一篇童话。   这时候,我喜欢上了这个故事。   亦喜欢上了这个能说出童话味道的干净作家。      不管怎么说 啊帕比起凯尔泰师来说 实在是通俗太多   
15:31:57   来自: Renee (赋闲亚运)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奇特的叙述方式,向我展现的不只是细密画师与谋杀,还有伊斯坦布尔的整个社会生活。在那个东方与西方的交界处,有奥斯曼的细密画、法兰克的肖像画、中国和蒙古的画技,冲突和欲望之下,只有对真主的信仰是不能改变和侮辱的。    我们长久地关注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欧美文化,却忽略了这样一种色彩斑斓而又同样深远悠久的奥斯曼文化。这也是奥尔罕作品的意旨所在吧――看看他那引以为豪的、古老、衰颓、闪耀着红宝石光芒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BTW,虽然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费脑的书,但翻译的文字非常流畅自然,减少了阅读难度。)
16:18:04 ox容  但是奥尔罕的《纯真博物馆》相当乏味呢。没有读完。
16:57:12 Renee  那个还没看~读他的书的确辛苦
20:02:55 句逗  看了好几次,还是没有看完 14:44:31   来自: smoker10 (生命是坟墓上的舞蹈)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夏天,南国的酷夏。暑湿难耐,我把整个周末都耗在这本书里。我进入了另一个时空,真主和苏丹的荣耀照耀下的伊斯坦布尔。有大清真寺,有清冷的冬天的空气,不融的雪堆积在路旁,扁豆肉汤,香料,咖啡...还有说书儿和画画的,为苏丹的荣耀而描绘的细密画,那些马,从蹄尖开始画起的一气呵成的包含细密画师独特气质的完美的马...还有市集,人群,信仰,祈祷,派别...还有爱情,互相的躲闪与猜忌,欲望...还有谋杀,冷兵器时代的谋杀。你知道的,就是读一本旷世好书时的感觉。当你读它时,书中的一切都进入了思想,进入了血液,进入一呼一吸。无论是站着读,坐着读,蜷着读,趴着读,仰卧着读,书中的一切都环绕着,和呼吸心跳和睡梦溶为一体。      诉说。这本书是不断的不停的重复的跳跃的诉说。每个人物,物件儿,墙上的画儿,街上的狗,寡妇还是痴男,凶手还是尸体,都在诉说。他们有思想,情绪,猜忌和困惑,痛苦和欢愉。都在诉说。直接诉说在我的耳鼓里。      世俗生活。这是一本关于世俗的书。信仰、苏丹和伟大艺术都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感情都无法脱离世俗的形态。爱情和欲望和猜忌和懦弱,才华和嫉妒,信仰和卑鄙都纠缠在一起。人世的一切,种种都是世俗的。这是奥尔罕对世俗生活的歌颂。一个大城,一个大的时代。一群生活在世俗的人们。      传承。更主要的,这是一本描述了历史断面的书。新的文化的冲击,来自东方和西方的际会激荡。这是处在一个传统和新变,东方和西方间的断面。来自西方的新的绘法,代表了思想表达的自由,代表了人本位。这种技法和思想的冲击,在20世纪初才到达中国。正是这种独特的东西方夹缝中的地理位置使得土耳其作成为一个世俗社会而不是一个宗教国家。这种文化上的冲击也最终传承到了土耳其人的后代,象书的最后一样,奥尔罕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族的传承历史,也是整个社会的传承历史。      诉说。世俗生活。传承。---我就是如此看待此书的。它是我想起《百年孤独》,不仅是因为她们给我相同的阅读感受,也因为它门对一个民族情感的准确描述。在中国类似的书也有很多...传奇色彩...厚重的历史感觉...准确的民族情绪。《白鹿原》《丰乳肥臀》《穆斯林葬礼》《尘埃落地》。只是这样的书越来越少了。谁知道,推荐一本我~   
18:06:27   来自: 碎 (昏昏欲睡)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诚意,可以看得出作者很用心地在写这本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叙述者很多,不仅是多,而且身份多种多样。每一章一个叙事者,都是第一人称。除了主要的几位人物外,(包括死人,开篇就是一位死者在叙事)还有狗、树、红色、死亡、金币等等。不过后面一系列都是画,是通过说书人的口来说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作为狗、树等存在的意义。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但由于叙述者多而杂,很多章节与情节的推动又没有什么关系,以至于情节发展得很缓慢。但可以看得出全书的主旨并不在情节,而恰恰就在那些情节以外的地方。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本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但我对伊斯兰文化基本没什么了解,对细密画、《古兰经》、伊斯坦布尔等等都没什么了解,所以当我看到作者引用大量的我闻所未闻的人名和典故(也不知道都是真实的还是作者杜撰的),完全没有任何可以联想和进一步思考的东西,也让我读起来费劲了不少。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书中关于同性恋的描写。我知道伊斯兰教是反同性恋的,而且反得极其极端与残忍。但是书中的伊斯坦布尔似乎完全就认同同性恋的存在,不但习以为常,还有产业化的迹象。到底哪个是真的 ?      另,翻译还不错,至少读起来通顺。
16:39:05   来自: ELISA?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个人读书体验上没有之二。   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折磨,是对意志力和耐力的严峻考验。      有人评论说,看不懂这本书的人尽是缺乏想象力之辈。恰恰相反,有灵敏想象力的人才难以忍受这本书翻来覆去的嚼舌头。冗长重复的描述,大大拖累了思维驰骋的速度,限制了想象力拓展的空间。当一个新鲜的场景或者事物出现,当你的大脑开始进行美好的细密画描绘时,作者就像个蛮横的侵略者一样出现了,他抡起土耳其大刀,一边喊着“不是这样而是那样”,霍霍霍的砍下你思考的头颅。      也许,这就是土耳其文学的特色,就像书中描述的细密画一样精巧繁复。也许,作者是为了准确的传达他的意图,避免误解,而一再进行“确定”、“再确定”的描述。可是这样一来,行文的顺畅和意境的传达反而被阻碍,作者如愿以偿的迷惑了所有条理,给他们蒙上了层层叠叠厚薄不一的黑色面纱。      请,不要跟我说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不要跟我说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不要跟我说这就是本书的魅力!   我知道这就是特色,这就是卖点。但这不是纯哲学,不是纯经院,这只是本小说。想要探究文化深幽的,自会却史籍中寻找探索的途径,作者你何必强求它承载太多?      如此精妙绝伦,繁复华丽,犹如九重凤冠,层峦叠嶂,也就是学院派那帮人有耐心拿起放大镜对一幅幅细密画场景细细考究,我等平民实在担当不起。趁早把精贵的秘宝往上架一陈,随便拿起一本历史或者哲学默念他人就是地狱。   
16:41:02 红教主  怎么说诺贝尔了 我的名字也叫红 哈哈~
16:43:35 ELISA?  这本书把我折腾得要死,还不如直接看哲学来得痛快 TAT
16:47:26 红教主  ……反正我买了 但没看……而且也没打算看……
16:49:45 ELISA?  哈 你不是只看推理和多啦梦么~
16:52:07 红教主  对啊 所以 不去看这个 看不下去 哈哈~我没什么耐性的人
16:55:57 ELISA?  是不是理科生都这样   你那个专业是理科吧......计算机专业?
16:57:27 红教主  数字媒体艺术 关键在于我不喜欢那些小说 用了十几万字讲一个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大道理……
16:57:51 ELISA?  噗哈 握手 同感
16:58:33 红教主  所以 不如直接去看讲道理的 理想国就是 14:17:19   来自: M妖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不愧是ARUA推荐的,然后因为诺贝尔奖就买了   怎么说呢,确实故事展开的方式很特殊,但是即使在高三那种百无聊赖的时刻还是觉得没有吸引力啊。   或许,或许现在看的话会有新的发现?
00:38:19 AJ24  最近闲的慌吗?机票时间定了没?定了跟哥说一声。哥看看能不能回去送送你。 11:19:40   来自: coual (open yourself up)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当我抚着额头在愈渐昏暗的目光下完结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是奇异的平静。在我看来,它鲜明的宗教背景或者说角色定位,令我看得十分苦涩。什么是细密画家呢,什么是法兰克风格,苏丹是什么,这又到底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又真的存在《古兰经》中的安拉吗?对于这些我由初见的好奇,到频频相见的隐约理解,直到最后结局的又次想要发问,只能说,这本书的背景我还是猜不透!   封底是对《红》的一个整体介绍,它说这是一个谋杀推理故事,一本哲理小说,也是一则爱情诗篇。我能接受它有悬疑的故事情节,却看不懂它的爱情与哲理。   我曾以作者 一节节的自述式写法所罗列的情节去推断每一个人,以很微小的细节线索猜测这个凶手应该是“蝴蝶”,别问我是从哪里猜得,我已无法确切描述我的推理过程,当我主观确定后往后一切的描写都让我兴奋得意,越看越觉得有理,直到最后那么几章却来了个峰回路转,凶手竟然是“橄榄”。而当他以最深情的目光回望自己的故土准备逃离的时候,却被哈桑给误杀,一切连贯而有序,却让我看的想要发笑,是嘲讽呢还是同情,我说不清!   我可以肯定黑是爱着谢库瑞的,但谢库瑞呢,一个美丽却深负心机的女子,看似一切为了她的孩子,却又表现的那么阴险与自私,我不喜欢她,与此有目的性的女人,我不喜欢!   诚如前面所说的看不懂,所以我不知道作者写这个故事出来是要表达什么,是什么道理呢,还是仅仅表述一下这种背景下的历史?可惜,我已没有信心去看第二遍,对于这本书,我还不够成熟去深深钻研!
17:07:31   来自: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终于来到Ending,可以告别《我的名字叫红》,或者是翻译的缘故,或者是帕慕克本身的风格,或者是土耳其兴衰的历史与文化对碰的转变太过波澜激荡,我发现自己很难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更喜欢他梦呓般《伊斯坦堡》的回忆碎片,至少真实,不用跨越太多遥远的历史与陌生的文化。
23:32:25   来自: 多余 (如果你愿意,我会把故事讲完)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看得灰常累,第一次接触土耳其文学,全书的精髓在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而引起的思考,作者也隐约透露了自己的观点,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些东西是会被兼并吞没的,不过不用担心,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中西方文化,30年河东,30年河西。”固守自己的文化和海纳百川,哪个更明智,让历史来回答吧
21:10:29   来自: 玩绾 (手间流过的泉水,tamas wells)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红,用一种颜色写了一直隐在暗处的人生   或许是种炽烈的态度   对于黑   对于他的爱人   和姨父   一个个连成的本不关联的背景,书画,故事   串成一整本   没有联系的所有   就这样   在一直进行着   一直推理着   终于找到了   红
12:04:46   来自: 兰若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一座神秘的城市,一个影响深远又极具争议的宗教,一门鲜为人知的艺术,《红》的画卷款款绽放。            故事从一起凶杀事件开始。      苏丹陛下计划制作一本新书,作为出使欧洲城市的礼物,为了展示苏丹陛下的无所不能,新书的插图将摈弃传统的细密画风格,转而采用所谓法兰克人的透视法,这意味为着艺术家的视角将从真主眼中所见的世界转变为一条狗眼中所见的世界。充满争议的人物被委派给曾出使意大利,目睹法兰克人精湛画艺的姨父大人,并由他秘密组织四位最杰出的细密画家-高雅、蝴蝶、橄榄和鹳鸟制作插图。命案就发生在他们中间,镀金师高雅先生被害了,凶手就隐藏在他们中间,是谋财害命?是同行的嫉妒?还是对传统的颠覆触怒了真主?每个人都用第一人称陈述各种的立场。每个人,凶手和死者也不例外。      于是我们听到画家对完美、瑕疵、风格、技巧以及永恒的见解:      ‘风格’是瑕疵;一幅完美的图画不需要签名;‘签名’和‘风格’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瑕疵作品愚蠢而无耻的沾沾自喜,除此别无其他。      无论一位细密画家多么有才华,画出‘完美’图画的却是时间;超越时间的唯一途径就是技巧和绘画;离开了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绘画,时间就会结束,就会死亡,它所展示的就是这一点。      当失明细密画家的记忆到达安拉身边时,那里是绝对的寂灭、幸福的黑暗,以及一张白纸的永恒无限。      又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伟大的细密画作品:      你有没有看见,夜晚黑暗中的耀眼树叶,一片片好像星星或花朵般绽放色彩?你有没有注意到,墙壁文饰内含的谦卑耐心、精致纤巧的金箔镀色,以及整张画面构图的微妙平衡?霍斯陆的英挺骏马如女人般优雅高贵。他挚爱的席琳在他上方的窗口低垂着脖子,但脸上充满着骄傲。这对恋人仿佛将永远停驻于此,画中的质感、皮肤和细密画家深情涂染的微妙色彩,发散出一道光芒,笼罩住了他们。你可以看见,他们的脸略微转向彼此,身体却半转向我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处画中,正被观者欣赏。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无需类似我们周遭所见的人物。相反地,他们试图证明自己来源于安拉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在图画中,时间停止了。无论图画中的故事进行的多快,他们将永远停留在那里,永恒不朽。就像一位有教养、有礼貌的害羞少女,默默地一动不动,没有突然挥手、比划、扭身或眨眼。和他们一起,周围的一切都以凝结在了深蓝的夜里:鸟儿衬着点点繁星,飞翔在黑暗之中,像是恋人狂跳的心脏一样扑扇着翅膀;同时,在这无与伦比的瞬间,它们像是被钉入了天空,就此直至永远。      小说不仅充满对艺术的睿智玩味,同时不乏对死亡和灵魂的深刻哲思:      处于婆娑的中间状态,可以同时看到过去和现在。只要灵魂继续保留着记忆,空间的限制便不存在。只有当一个人脱离了时空的牢笼,他才会明白生命是一件束衣。就如同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在亡者的国度享受无比的欢愉,同样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很遗憾没有人能在死前发现发觉这点。因此,我一边参加自己风光的葬礼,一边哀伤地望着我亲爱的谢库瑞徒然哭干了泪水。我祈求崇高的安拉,赐福给我们这些天堂中没有躯体的灵魂和凡间没有灵魂的躯体。      如果说书的进展,细密画的命运,人物的生死以一种平行的方式展开,那么其中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则是小说的副线,姨父的外甥黑和他寡居在家的美丽女儿谢库瑞之间的曲折爱情。这不是轰轰烈烈,生死缠绵的爱情,那是一个女人的一点点幻想,一点点眷恋,一点点矜持,一点点欺骗,一点点无奈,一点点伤感。想到了苦心经营,每个人都可以感叹命运的不幸,殊不知,幸福就是靠耐心和智慧在与造化的周旋中才翩翩降临。      黑从小被姨父收养,默默爱恋美丽的谢库瑞被姨父发现后被迫远走他乡,12年后黑重回伊斯坦布尔时,谢库瑞早已经嫁人,生子最后成了寡妇,同时前夫的弟弟又对她虎视眈眈。面对情意绵绵,志在必得的黑,谢库瑞用聪明的考验着彼此的耐心,然而,命运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父亲继高雅先生之后也遭毒手,骄傲的她只有让黑成为丈夫才能得到庇护。      这是一段纯粹的世俗爱情,然而作者依然能将它演绎得委婉惆怅:      正当脑中这么想时,窗户上冰雪覆盖的百叶窗砰的一声打开,仿佛爆炸开来。然后,历经十二年之后,在积雪的枝桠之间,我看见我恋人的绝丽容颜,镶嵌在闪闪映射着阳光的结冰窗框之间。究竟我的恋人的黝黑眼睛是在看我,还是望着我身后的另一个人?我分辨不出她是哀伤,是微笑,还是哀伤地微笑?……我再度轻轻扭转马鞍上的身体,思念的眼睛用尽全力紧紧盯着,直到她神秘、优雅、清瘦的脸孔消失在白色树枝后面。      优雅绵密而略带伤感的文笔,一如细密画,故事的展开和推进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满对艺术和人生的精妙感慨,阅罢全书,我感激与《红》的这次邂逅。   
10:16:54   来自: Monarchist (如何反叛现代世界?) 我的名字叫t的评论 &&       一       虽然挂着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虽然每章不断变换第一人称叙述者(让人想到奈须きのこ的《空之境界》),但这本小说并不会像某些世界名著那样不知所云。谋杀与爱情只是故事情节需要,帕慕克此书的主旨,在我看来实际上是在向其传统艺术――「细密画」作一深情的缅怀与致敬,进而呈现近代早期(按:本书故事背景设定在1591年的伊斯坦堡)东西文化的初期冲突。          二       细密画是伊斯兰世界的固有绘画形式,主要是用精细的线条为手抄本描绘插图。帕慕克在书中将传统细密画家的生活、艺术观与世界观描写得栩栩如生:少年们在朝廷的画院内从学徒身分开始,忍受着师傅的体罚与性侵(我对这种陋俗非常反感= =),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画家;他们为帝王与高官制作精美的手抄本(内容通常是古代史诗或歌颂帝王的赞歌),在书页上描绘一幅幅故事场景。由于伊斯兰反对崇拜偶像,细密画不追求写实、比例、光影,而致力于把事物描绘得风格化、理想化――不是画肉眼看见的,而是画心中的ideal type。画家们严守师承,不追求个人风格(因而通常不签名),而以古代大师的典范为尚――听起来与中国画有些相似,事实上,书中便经常强调蒙古西征带来的中国画对伊斯兰绘画的影响。我虽然上过元史课,但有关这点我之前几乎一无所知,有些惭愧。    然而,历史悠久的细密画文化最终出现了危机,也就是本书的故事情节:土耳其素丹(按:为了不与Sudan混淆,我不用「苏丹」这一译名)禁不起西方艺术带给人的诱惑――能够为自己画出一幅唯妙唯肖的画像――下令秘密制作一本使用西式技法(光影、透视、远近……)描绘自己所统治帝国的手抄本,以荣耀自己。然而,在细密画家中出现了反抗之心――为什么要放弃几百年的光荣传统、放弃自我,邯郸学步,自贱为西方艺术拙劣的模仿者?于是,惨剧开始。    也许,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书中的凶手提出的问题,不只是细密画遭遇、不只是伊斯兰文明遭遇,我们――非西方世界的每一个人,几百年来,其实都面临了这个相同的问题。近代史上针对这个问题,正反两方有过无数的交锋;然而至今仍没有确切的胜负,拉锯仍在持续。    ――看到最后凶手的那段慷慨陈辞,我心中浮现了王国维的身影:也许他们的心境有些类似,只是一个选择积极反抗,一个选择消极自毁。          三       由于本书是穆斯林作家以本国语文描述本国文化的作品,预设读者也是本国人,故书中出现大量的伊斯兰世界风俗、文化词汇,且缺乏批注。我原本就对伊斯兰文化有点兴趣,看过几本相关的书,也修过土语系吴兴东教授的土耳其历史通识,所以大致可以看懂;但其它读者可能就要有坠入五里雾中的准备了。          四        这本小说也有让人觉得不爽的地方――我知道那群细密画家都是些该死的正太控,可Pamuk先生你也不必这么强调吧!每次轮到细密画家当叙述者时就看到一堆「俊美学徒的脸孔」、「俊美学徒的嘴唇」或其它什么部位的视奸镜头……。我也知道穆斯林朋友之间拥抱或吻脸颊很正常,但也不用描写得那么频繁仔细吧!甚至连主角被人用刀制伏在地的场景都写成一副快被「推倒」的样子……恶意卖腐卖得太过头了吧,Mr. Pamuk!          五        本书译文通顺,错字不多,惜Sultan还是翻成「苏丹」;离谱的是「苏丹」后面居然接「殿下」而非一般称呼君主的「陛下」,这点让人觉得相当刺眼。          六       最后提一件我自己的憾事:    本书中译本出版于2004年,是帕慕克的作品首次引进台湾;当时他曾来台宣传,并至政大土语系演讲,校园内还曾贴出海报……    为什么那时的我不买一本,然后参加那场演讲,请他签个名呢!?    如今他是诺贝尔奖得主,名字要上世界文学史的啊!!    我就这么丢失了一次得到传家宝的机会!!    我永远怨恨三年前的我!!         书目数据:      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着,李佳姗译,《我的名字叫红》,台北:麦田,2004。      作   /qilai/article/10475297
22:27:34   来自: charlotte 我的名字叫红的评论 &&   当初是冲着它得奖了,才去看这个书的。但是其实我没怎么看懂,感觉挺黑暗的。不过这个写作手法很新,我之前没有见到过。   看到最后都没能明白,红和黑,还有哪些人之间的人物关系,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杀人。太深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占中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