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水调歌头苏轼翻译的道士张易简翻译

苏轼的启蒙老师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一位叫张易简的道士苏轼小时候就精通庄子他受庄子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苏轼的启蒙老师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一位叫张易简的道士苏轼小时候就精通庄子他受庄子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东坡易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大小:2.1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为了写有关苏轼的专题报告,查阅了许多资料。各种关于他的个性禅心为人处事的论述一大堆,但总觉得好像很多人把苏轼描述地过于“神化“了,有没有一些例子可以显示出苏轼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书童可是真神仙~神宵派祖师,林灵素
这个秘密是我高中发现的。&br&&br&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苏轼的《定风波》,大家都很熟悉了:&br&&blockquote&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br&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blockquote&&br&还有一篇《游兰溪》,好像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单元小结之类的东西里面,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br&&blockquote&黄州东南三十里为&b&沙湖&/b&,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b&因往相田得疾&/b&。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br&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br&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br&是日剧饮而归。&/blockquote&大概就是说他前两天因为去一个叫&b&沙湖&/b&的地方看自己买的地,&b&得病了&/b&,然后找了个聋哑人看病如何如何,这件事发生于&b&元丰五年三月&/b&。&br&&br&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想起来了,《定风波》前面有一句说明:&br&&blockquote&&b&三月七日,沙湖道中&/b&遇雨&b&。&/b&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blockquote&我当时上课看到这里,是真的笑,笑出声。&br&&br&两件事连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苏轼这个逗比在三月七号去沙湖看地的时候碰上下雨了,而且没伞,人家都躲雨,只有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想想当时那副情景,苏东坡一个人淋着雨,“竹杖芒鞋”,边吟边走,悠哉游哉,看着“同行皆狼狈”,还“余独不觉”,真是潇洒如意,装的一手好X。&br&&b&然而装X是要遭雷劈的,淋着雨看起来挺潇洒,回去之后就感冒了。&/b&&br&这时候再回头看看词的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那天不光淋了雨,还喝了酒,淋完雨还吹了冷风,不得病才怪呢!我妈要是知道我这么作死,这么装X,肯定又要嘲讽我,文人气,书呆子,傻,逗,往往还要把我爹带进去。&br&&br&是的,我的学生时代也经常和几个朋友干这种事,自以为豪迈潇洒,往往弄脏了衣服,耽误了做题,或者感冒了。发现这个故事的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苏东坡离我如此之近,真的是一个鲜活的人。他那时候妈妈应该不在了,不知道有没有老婆或者女朋友什么的,像我妈一样一边帮着换衣服一边嗔怪地嘲讽。
这个秘密是我高中发现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苏轼的《定风波》,大家都很熟悉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一篇《游兰…
&b&苏轼没有被神化,相反他被人喜欢正是因为有个性。&/b&&br&&b&以下是我翻译的。&/b&&br&&b&不用谢我。&br&&/b&&br&&br&&b&1、&/b&&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我和马梦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据我观察,这年出生的都是穷逼。我和梦得是穷逼中的穷逼。相比较而言,梦得更厉害,他是穷逼中的战斗机。&/blockquote&&br&&u&马梦得同岁&/u&&br&&u&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u&&br&&br&&br&&b&2、&/b&&br&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觉。&br&都躺下了,就是睡不着。&br&咋整捏?&br&去承天寺找张怀民。&br&苏轼:老张,睡了吗?&br&老张:没呢!&br&苏轼:就是!睡你麻痹,起来嗨!&br&&br&&br&&b&3、&/b&&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呵呵。&br&我看韩愈的日记,发现他是摩羯座的。&br&而我也是摩羯座。&br&我俩都很命苦。&br&这说明摩羯座不是什么好星座。&/blockquote&&br&&u&退之平生多得谤誉&/u&&br&&u&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u&&br&&br&&br&&b&4、&/b&&br&苏轼一边吃肉一边诵经。&br&和尚:你这样不行!&br&苏轼:我漱漱口再诵。&br&和尚:漱漱口也不行。&br&&br&&u&诵经帖&/u&&br&&u&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坡云:‘惭愧,阇黎会得!' &/u&&br&&br&&br&5、&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汉武帝这个人很讨厌,他这辈子就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当着卫青的面儿拉屎。我觉得这一点很好,毕竟卫青这货只配给人舔菊,当着他的面拉屎,简直各取所需。&/blockquote&&br&&u&武帝踞厕见卫青&/u&&br&&u&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u&&br&&br&&br&6、&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大家都说他太心急。&br&我认为不是。&br&这老头长着个四方脸,命薄,自知不能久在相位,所以还没等少正卯坐正他就下手了。&br&大家难道不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么?&/blockquote&&br&&u&孔子诛少正卯&/u&&br&&u&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或以为太速。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及其未去发之。使更迟疑两三日,已为少正卯所图矣。 &/u&&br&&br&&br&7、&br&苏轼在四川混社会,他说孔子是四方脸。&br&后来四川人民根据东坡同志的描述,为能方不能圆,脑筋不拐弯的人发明了一个形容词——方脑壳。&br&&br&&br&8、&br&苏轼患了红眼病,医生告诉他不要吃辛辣,少吃油腻,尤其是肉。&br&苏轼说:&br&&blockquote&其实我的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blockquote&&br&&u&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u&&br&&br&&br&9、&br&苏轼去看风景,走一半身疲力乏,走不动了。&br&看了一眼山林间的亭宇,要到还早着呢。&br&苏轼很难过。&br&走不动,咋整呢?&br&良久。&br&他顿悟道:&br&&blockquote&我不去了!&/blockquote&&br&&u&记游松风亭&br&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u&&br&&br&&br&10、&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李岩老是我见过的最能睡的,我封他为睡觉大王。大家吃完饭都下棋,人家吃完饭就睡觉,一觉就睡好几局。&/blockquote&&br&&u&题李岩老&/u&&br&&u&南岳李岩老好睡,众人食饱下棋,岩老辄就枕,阅数局乃一展转,云:‘君几局矣?'&/u&&br&&br&&br&11、&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有人造谣说我升仙了,说这是上帝的召唤,这不是咒我死吗!!!&/blockquote&&br&&u&东坡升仙&/u&&br&&u&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今谤我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尔。 &/u&&br&&br&&br&12、&br&苏轼的偶像是韩退之,就是韩愈。&br&他觉得他跟韩愈同病相怜。&br&他和韩愈的命运是一样一样的。&br&他常常跟人讲:&br&&blockquote&退之好可怜。&/blockquote&&br&&br&13、&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司马相如拍汉武帝马屁,临死还写了个《封禅书》,这就是在用生命拍马屁了。&/blockquote&&br&&u&臞仙帖&/u&&br&&u&司马相如谄事武帝,开西南夷之隙。及病且死,犹草《封禅书》,此所谓死而不已者耶?&/u&&br&&br&&br&14、&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我八岁上小学。&/blockquote&&br&&u&道士张易简&/u&&br&&u&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u&&br&&br&&br&15、&br&苏轼的朋友柳仲举从共城(辉县)来,带了好吃的米。&br&跟他说太行山的风景可好看了,不妨搬家去那里,咱俩一起做邻居。&br&苏轼很想去,但没去。&br&不过他把事情写进了日记里:&br&&blockquote&柳仲举自共城来,抟大官米作饭食我,且言百泉之奇胜,劝我卜邻。此心飘然已在太行之麓矣!元佑三年九月七日,东坡居士书。&/blockquote&&br&16、&br&苏轼的另一个朋友范蜀公邀请苏轼去许下(许昌)做邻居。&br&朋友介绍说许昌多公卿名人,生活上可以富裕一点。&br&苏轼果断拒绝了老范:&br&&blockquote&关在笼子里的鸟,从来不懂飞翔。&/blockquote&&br&&u&《范蜀公呼我卜邻》&/u&&br&&br&&br&17、&br&苏轼计划盖个小屋。&br&他讲:&br&&blockquote&陶渊明说「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我的房子就叫容安亭。&/blockquote&可惜没钱盖。&br&&br&&u&《名容安亭》&/u&&br&&br&&br&18、&br&苏东坡也有烦恼,他最大的烦恼就是大宋朝闹钱荒,发工资领不到现钱,没有现钱就没办法买酒,没酒喝他就很生气。&br&&br&&br&19、&br&但朝廷哪里亏待过官员,工资肯定是要发的,没钱怎么办?&br&用实物抵。&br&苏东坡有一回就领了一大摞酒囊,还把这件事写进了诗里。&br&但东坡同学本身不缺酒囊,很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音响,所以也还没有黄鹤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的感人故事。&br&&br&&u&《初到黄州》&/u&&br&&br&&br&20、&br&苏轼给弟弟写信,题目叫《论修养》,写得太好了。&br&写到最后,隔壁传来了骂娘的声音。&br&&br&&br&21、&br&骂娘的是一位悍妇,此时她正在揍她的老公。&br&她老公也不示弱,反揍。&br&于是变成了一场尘土飞扬的斗殴。&br&&br&&br&22、&br&于是苏轼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br&&blockquote&子由啊,此时此刻,隔壁传来了骂娘的声音。原来是一对夫妻在斗殴。&br&一个像野猪,一个像疯狗。&/blockquote&他接着说:&br&&blockquote&由此我想跟你谈一谈这个世界……&/blockquote&&br&&u&《论修养帖寄子由》&/u&&br&&br&&br&23、&br&苏轼游庐山。&br&景色秀丽,发誓专心看风景,坚决不写一首诗。&br&等到了地方,一口气写了五首。&br&其中有一首叫《题西林壁》。&br&&br&&u&《记游庐山》&/u&&br&&br&&br&24、&br&苏轼一有钱就吃肉喝酒,结果得了痔疮。&br&坐也不是,站也不是。&br&一吃辣就喷血。&br&一狠心,就把酒和辣给断了。&br&&br&&br&25、&br&苏轼得了痔疮后用茯苓和黑芝麻自制了香喷喷的面饼,人送雅号——东坡茯苓饼。&br&他写信告诉老程茯苓饼的做法,还说:&br&&blockquote&我已经不吃肉了,天天吃面饼!结果我的痔疮变小了。&/blockquote&&br&&u&《与程正辅书》&/u&&br&&br&&br&25、&br&用茯苓使痔疮好转。&br&茯苓健脾渗湿。&br&这说明苏轼是湿热下注型的痔疮。&br&湿热下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脚臭。&br&&br&&br&26、&br&苏轼日记:&br&&blockquote&我就喜欢韩退之,韩退之啊韩退之!&/blockquote&&br&&br&27、&br&苏轼一直找不出能准确形容自己对韩愈感情的词汇。&br&的确,那个年代还没脑残粉的概念。&br&&br&&br&28、&br&苏轼写的诗太好了,刚写完就让人拿走摘抄,争相传诵。&br&徽宗年,朝廷下令:&br&&blockquote&严禁传颂苏东坡的诗!&/blockquote&世界人民用实际行动给了朝廷响亮的答复:&br&&blockquote&禁你妈比!&/blockquote&&br&&u&《东坡杂记·愈禁愈传》&/u&&br&&br&&br&29、&br&苏轼对变法很反感,他这样评价商鞅变法:&br&&blockquote&祸国殃民!&/blockquote&其实是在骂王安石变法。&br&他这是指桑骂槐。&br&别以为我看不出来。&br&&br&&u&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u&&br&&br&&br&30、&br&苏轼评价自己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br&&blockquote&说实话,写得太好了!&/blockquote&&br&&u&吾文如万斛泉源……&/u&&br&&br&&br&31、&br&更多人生励志小段子,请直接关注豆哥。&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一些疑问:&br&1、&br&&img src=&/f39a83ccc68bf234e7a66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请在质疑前做好功课:&br&&a href=&/link?url=PbmnGuyJPfgmK-CF1KMFZeOnceAJIBG4qLCEoSsqXprC7bGK6ZPlgBZLObsGn4nQ6-Y67sJYCMHeVhoUtpkZcKRJthTRAf_J8O-whHP1Ws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十二星座」在何时传入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whsh/lsbl/lsbltp/47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十二星座在隋代就已传入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775e1ccc824e7ea80705_b.jp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775e1ccc824e7ea80705_r.jpg&&&br&2、&br&&img src=&/eeed4df6f87ac544e3bdbb0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eeed4df6f87ac544e3bdbb0_r.jpg&&&br&&img src=&/9dafb5dc9_b.jp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a href=&/html//content_276907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宋朝广东人 吃辣生猛---深圳晚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宋朝还没有辣椒,辣椒是在明朝后期才传入中国的。虽然宋朝人不吃辣椒,但是他们却喜欢吃辣。&/blockquote&
苏轼没有被神化,相反他被人喜欢正是因为有个性。以下是我翻译的。不用谢我。1、苏轼日记:我和马梦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据我观察,这年出生的都是穷逼。我和梦得是穷逼中的穷逼。相比较而言,梦得更厉害,他是穷逼中的战斗机。马梦得同岁马梦得…苏东坡的人生之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苏东坡的人生之路
浙​江​财​经​大​学​苏​轼​文​化​研​究​参​考​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苏轼被神化了吗?有哪些例子可看出苏轼仍是「凡人」?
为了写有关苏轼的专题报告,查阅了许多资料。各种关于他的个性禅心为人处事的论述一大堆,但总觉得好像很多人把苏轼描述地过于“神化“了,有没有一些例子可以显示出苏轼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
按投票排序
291 个回答
这个秘密是我高中发现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苏轼的《定风波》,大家都很熟悉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一篇《游兰溪》,好像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单元小结之类的东西里面,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大概就是说他前两天因为去一个叫沙湖的地方看自己买的地,得病了,然后找了个聋哑人看病如何如何,这件事发生于元丰五年三月。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想起来了,《定风波》前面有一句说明: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我当时上课看到这里,是真的笑,笑出声。两件事连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苏轼这个逗比在三月七号去沙湖看地的时候碰上下雨了,而且没伞,人家都躲雨,只有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想想当时那副情景,苏东坡一个人淋着雨,“竹杖芒鞋”,边吟边走,悠哉游哉,看着“同行皆狼狈”,还“余独不觉”,真是潇洒如意,装的一手好X。然而装X是要遭雷劈的,淋着雨看起来挺潇洒,回去之后就感冒了。这时候再回头看看词的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那天不光淋了雨,还喝了酒,淋完雨还吹了冷风,不得病才怪呢!我妈要是知道我这么作死,这么装X,肯定又要嘲讽我,文人气,书呆子,傻,逗,往往还要把我爹带进去。是的,我的学生时代也经常和几个朋友干这种事,自以为豪迈潇洒,往往弄脏了衣服,耽误了做题,或者感冒了。发现这个故事的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苏东坡离我如此之近,真的是一个鲜活的人。他那时候妈妈应该不在了,不知道有没有老婆或者女朋友什么的,像我妈一样一边帮着换衣服一边嗔怪地嘲讽。
苏轼没有被神化,相反他被人喜欢正是因为有个性。以下是我翻译的。不用谢我。1、苏轼日记:我和马梦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据我观察,这年出生的都是穷逼。我和梦得是穷逼中的穷逼。相比较而言,梦得更厉害,他是穷逼中的战斗机。马梦得同岁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觉。都躺下了,就是睡不着。咋整捏?去承天寺找张怀民。苏轼:老张,睡了吗?老张:没呢!苏轼:就是!睡你麻痹,起来嗨!3、苏轼日记:呵呵。我看韩愈的日记,发现他是摩羯座的。而我也是摩羯座。我俩都很命苦。这说明摩羯座不是什么好星座。退之平生多得谤誉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4、苏轼一边吃肉一边诵经。和尚:你这样不行!苏轼:我漱漱口再诵。和尚:漱漱口也不行。诵经帖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坡云:‘惭愧,阇黎会得!' 5、苏轼日记:汉武帝这个人很讨厌,他这辈子就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当着卫青的面儿拉屎。我觉得这一点很好,毕竟卫青这货只配给人舔菊,当着他的面拉屎,简直各取所需。武帝踞厕见卫青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6、苏轼日记: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大家都说他太心急。我认为不是。这老头长着个四方脸,命薄,自知不能久在相位,所以还没等少正卯坐正他就下手了。大家难道不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么?孔子诛少正卯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或以为太速。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及其未去发之。使更迟疑两三日,已为少正卯所图矣。 7、苏轼在四川混社会,他说孔子是四方脸。后来四川人民根据东坡同志的描述,为能方不能圆,脑筋不拐弯的人发明了一个形容词——方脑壳。8、苏轼患了红眼病,医生告诉他不要吃辛辣,少吃油腻,尤其是肉。苏轼说:其实我的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9、苏轼去看风景,走一半身疲力乏,走不动了。看了一眼山林间的亭宇,要到还早着呢。苏轼很难过。走不动,咋整呢?良久。他顿悟道:我不去了!记游松风亭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10、苏轼日记:李岩老是我见过的最能睡的,我封他为睡觉大王。大家吃完饭都下棋,人家吃完饭就睡觉,一觉就睡好几局。题李岩老南岳李岩老好睡,众人食饱下棋,岩老辄就枕,阅数局乃一展转,云:‘君几局矣?'11、苏轼日记:有人造谣说我升仙了,说这是上帝的召唤,这不是咒我死吗!!!东坡升仙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今谤我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尔。 12、苏轼的偶像是韩退之,就是韩愈。他觉得他跟韩愈同病相怜。他和韩愈的命运是一样一样的。他常常跟人讲:退之好可怜。13、苏轼日记:司马相如拍汉武帝马屁,临死还写了个《封禅书》,这就是在用生命拍马屁了。臞仙帖司马相如谄事武帝,开西南夷之隙。及病且死,犹草《封禅书》,此所谓死而不已者耶?14、苏轼日记:我八岁上小学。道士张易简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15、苏轼的朋友柳仲举从共城(辉县)来,带了好吃的米。跟他说太行山的风景可好看了,不妨搬家去那里,咱俩一起做邻居。苏轼很想去,但没去。不过他把事情写进了日记里:柳仲举自共城来,抟大官米作饭食我,且言百泉之奇胜,劝我卜邻。此心飘然已在太行之麓矣!元佑三年九月七日,东坡居士书。16、苏轼的另一个朋友范蜀公邀请苏轼去许下(许昌)做邻居。朋友介绍说许昌多公卿名人,生活上可以富裕一点。苏轼果断拒绝了老范:关在笼子里的鸟,从来不懂飞翔。《范蜀公呼我卜邻》17、苏轼计划盖个小屋。他讲:陶渊明说「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我的房子就叫容安亭。可惜没钱盖。《名容安亭》18、苏东坡也有烦恼,他最大的烦恼就是大宋朝闹钱荒,发工资领不到现钱,没有现钱就没办法买酒,没酒喝他就很生气。19、但朝廷哪里亏待过官员,工资肯定是要发的,没钱怎么办?用实物抵。苏东坡有一回就领了一大摞酒囊,还把这件事写进了诗里。但东坡同学本身不缺酒囊,很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音响,所以也还没有黄鹤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的感人故事。《初到黄州》20、苏轼给弟弟写信,题目叫《论修养》,写得太好了。写到最后,隔壁传来了骂娘的声音。21、骂娘的是一位悍妇,此时她正在揍她的老公。她老公也不示弱,反揍。于是变成了一场尘土飞扬的斗殴。22、于是苏轼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子由啊,此时此刻,隔壁传来了骂娘的声音。原来是一对夫妻在斗殴。一个像野猪,一个像疯狗。他接着说:由此我想跟你谈一谈这个世界……《论修养帖寄子由》23、苏轼游庐山。景色秀丽,发誓专心看风景,坚决不写一首诗。等到了地方,一口气写了五首。其中有一首叫《题西林壁》。《记游庐山》24、苏轼一有钱就吃肉喝酒,结果得了痔疮。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吃辣就喷血。一狠心,就把酒和辣给断了。25、苏轼得了痔疮后用茯苓和黑芝麻自制了香喷喷的面饼,人送雅号——东坡茯苓饼。他写信告诉老程茯苓饼的做法,还说:我已经不吃肉了,天天吃面饼!结果我的痔疮变小了。《与程正辅书》25、用茯苓使痔疮好转。茯苓健脾渗湿。这说明苏轼是湿热下注型的痔疮。湿热下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脚臭。26、苏轼日记:我就喜欢韩退之,韩退之啊韩退之!27、苏轼一直找不出能准确形容自己对韩愈感情的词汇。的确,那个年代还没脑残粉的概念。28、苏轼写的诗太好了,刚写完就让人拿走摘抄,争相传诵。徽宗年,朝廷下令:严禁传颂苏东坡的诗!世界人民用实际行动给了朝廷响亮的答复:禁你妈比!《东坡杂记·愈禁愈传》29、苏轼对变法很反感,他这样评价商鞅变法:祸国殃民!其实是在骂王安石变法。他这是指桑骂槐。别以为我看不出来。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30、苏轼评价自己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说实话,写得太好了!吾文如万斛泉源……31、更多人生励志小段子,请直接关注豆哥。============一些疑问:1、请在质疑前做好功课:请在质疑前做好功课:2、宋朝还没有辣椒,辣椒是在明朝后期才传入中国的。虽然宋朝人不吃辣椒,但是他们却喜欢吃辣。
来表达一下对苏轼的爱,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我的作文素材!以前一个课堂演讲的节选PO上: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苏东坡了。苏轼一生既有高居朝堂、志得意满的风光,也有九死一生、失魂落魄的遭遇。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就是他先后三次,被贬谪的地方,也是他人生不堪回首的三次低谷。然而,他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在惠州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海南写诗赞美儿子苏过蒸的芋头“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苏东坡的后半生颠沛流离,60岁时被放逐到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敌人越想折磨他打击他,他便活得愈发积极昂扬。黄河泛滥,苏东坡七十余日在河堤上治理,民众送来猪肉慰劳,他推辞不掉,将这些肉按自己“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经验加工成熟后再回赠百姓;在惠州他修建桥梁、清洁饮水、赈济灾民,真诚地热爱着这片当时被认为瘴气弥漫的土地;“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苏轼在海南期间为当地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他用自己的积蓄搭成五间茅屋,建立“载酒堂”为当地学子答疑解惑。在此之前,隋、唐两朝长达326年的历史中,海南没有出过一个举人或进士。从此以后,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做利国利民的事情,吃暖心暖胃的食物。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以南能几人?
说苏东坡和佛印,本来就是野史,皆不可信,娱乐娱乐就行了,可却发现那么多人点赞,感情百度是吃干饭的。倒是我觉得吧,苏轼的诗句里面是最能表达他就是个凡人。举一个例子。临江仙赏析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卧槽,睡你麻痹起来嗨。
以前看林语堂说过苏轼一个段子。苏轼进京应试,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主考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觉得很牛,但其中一句“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连他也不知道来历,又不好意思露怯,还是给了高分。后来专门问苏轼,苏答:“何必知道出处!”——这句竟然是苏文豪胡诹的。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琖凄然北望。
有趣的细节:苏东坡和朋友通信,聊起年轻时应举的文章,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另一封信里,又说:“某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变更,往往悔其言之过也。”似乎彻底否定了旧作。可是,在给侄子的信里,苏轼指点他作文,说你文章不错,就是太平淡啦,年轻人嘛就该绚烂点,你别看我和你爹(苏辙)现在也平淡,我们是绚烂到头了,归于平淡。不信你拿我们当年应举时的文章来看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学着点吧——其实私底下对旧作,还是绷不住的小得意。苏轼少时学文,是从《战国策》、《史记》里养出的语感,得了那种雄辩滔滔、纵横开阖的气势,以及最重要的:一往无前、跳荡磊落的节奏感。他的高考作文《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和一系列史论策论,且不论内容如何,单是诵读起来,就能从声调中得到十二分的沉酣痛快。欧阳修说“读轼文,不觉汗出”,不是因为天热。他早期的文章,“天下”二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好议论国事,大有睥睨江山、负手高谈的范儿,《策论》二十五篇,人称“雷轰风飞,震伏天下”。谈到古人成败得失,偶尔也有些大言炎炎、书生之见。他信里说悔,悔的是这个。后来的苏东坡,尤其黄州之后的苏东坡,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里,已然到了空明灵澈、行止自如的化境,年轻时的张扬文字,早不足提。可是,当年那种得意洋洋、意气风发、指手画脚、高谈阔论的可爱劲,已不可复得了。那个初入京师,国士自许,以为天下无事不能为,对一切都满有把握,风云激荡的苏子瞻,已不可复得了。
原来写过这个,里面提到两点可以说苏轼凡人的一面。1、乌台诗案发的时候,苏轼被押往京城,一度想投湖自杀。2、苏轼的史论并不高明,可以说三苏的史论都是好文章,但都是纵横家习气的好文章,气势磅礴然无卵用。
轶事一、欧阳修、张方平、苏轼喜欢三人在一起饮酒,欧和张可谓海量,拼酒都是拼百碗。相比之下,苏轼的酒量就不行了,只能喝一两碗就微醺了。欧阳修他们就长嘲笑苏轼不胜酒力。苏轼辩解到,喝酒最重要的不是喝了多少量,而是喝醉了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喝一百碗和我喝一两碗,效果是一样的。轶事二、苏轼不善饮酒,但是喜欢造酒。造了酒经常送给亲朋好友喝,别人估计也不好说什么打击他的话。有次又创新出了菊花酒,自己喝了几杯,当晚拉肚子。对了,苏轼的肠胃一向不太好。轶事三、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因为年龄大了,头发自然变得稀疏。身为一代才子肯定是希望自己还保持年轻了,于是每天早上沿着岛岸迎着海风散步,边走边用手向后缕着头发,那感觉就像头发在蹭蹭生长一样。
苏东坡是最可爱的中国人。千古倒霉蛋儿。
老苏经常和佛印和尚吹牛逼打屁。一天又写了一首偈子感觉很好“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吹逼自己已经不为人世间的毁誉讥捧所干扰,让人坐船过江送给佛印点赞。佛印也是个喷子,直接回了他一句“放屁”。老苏表示没想到佛印身为宋朝高僧会说出如此粗鄙之语,当即坐船过江要和佛印对♂喷。佛印用正义的眼神看着他,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
我眼中的苏东坡一点也不神化,我感觉世上没有比他更接地气的人了。如果东坡穿越到现在,绝对是微博上的第一大v,完爆那些国民老公,国民岳父,国民老爸。说苏轼,不能不说西湖。我眼中的西湖就是一个微博。比如济公的v认证是灵隐寺和尚,只是他精神分裂总转发限制级内容;岳飞创建“西湖三杰”微群,吸引大批皇汉来膜拜;女神苏小小狂晒自拍照,引得众屌丝们夸赞她德艺双馨;白蛇和许仙天天秀恩爱,被法海实名举报;任我行被权限狗东方姑娘拉进小黑屋并永久禁言,吸引大批武侠迷来围观;据说的德云社票友也想来“于谦祠”粉一下吸烟喝酒烫头的谦哥,后来发现这是个美丽的错误。西湖周边有无数名人古迹,好比名人的微博账号,吸引古往今来的游客。西湖微博具备facebook的多元开放与草榴的和谐素质,不管是小清新还是重口味,在此都能找到共同话题。要论西湖微博最具人气的明星是谁?那非苏轼苏大学士莫属。上到皇帝太后下到市井百姓,人人皆可为他的粉丝,随便发首诗都有数百万转载。据说连辽国、西夏、高丽的粉丝都前来给他点赞。连苏轼自己都说:“真没想到,我的诗竟然转发到了国外。”苏轼是个摄影达人,天天在微博晒风景照片:赤壁的浪花、中秋的月景、密州的猎场、庐山的险峰……苏轼记录下这些美景,不是靠单反相机,而是靠他的激扬文字。相机只能留住一时美景,文字却能使山川增色。苏轼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当属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发完这条微博,@了一下西施。西施羞涩地回复:“先生,么么哒。”从此西湖又多了一个新的名称——西子湖,苏轼与西施也成了西湖永久的形象代言人。苏轼又是个绝顶吃货,经常在微博分享自己烹制的美食,什么东坡鱼、东坡肉,东坡豆腐,让无数吃货垂涎欲滴。就连他被贬到惠州时,还不忘用美食激励自己。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然后顺手@了一下杨贵妃,玉环羡慕嫉妒恨地回复:“先生,你又馋人家啦!”真正的美食家,不光是吃绝世美味,还要咽得下辛酸人生。纵观东坡一生,以诗词配饭,以书画酿酒,以坎坷的人生作为炊火,以旷达的胸襟作为佐料,这就是东坡留给后代的文化大餐。苏轼还是一位时尚先锋,他改良制造而成的“东坡冠”,风靡市场。每次他在微博晒自拍时,都注明“从不代购。”苏轼还是一位养生大师,在二次元传播养生之道,在三次元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苏轼又是一位幽默的段子手。司马光倔强,苏轼给他取个外号叫“司马牛”;柳月娥野蛮,苏轼给她取个外号叫“河东狮”,老友张先八十岁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媳妇,苏轼调侃地说:“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连黄段子都能写的这么有文采,佩服佩服。这样一个充满幽默与智慧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受到粉丝的喜爱呢?苏轼还是一位政论家,整日针砭时弊,纵论国家大事。一天,苏轼的言论引起了网络监管员王安石的注意。涉入官场的大v苏轼,为何会混到封号禁言的境地呢?这微博如战场:五毛愤青大混战,粉丝黑子猛撕逼!苏轼身处的朝廷也是这番面貌。用两个词来总结北宋时期的社会现状,第一个词是“有钱”,当时中国的人均GDP为2280美元,年度GDP曾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0%,国民生产总值是唐朝的六倍,明朝的十倍,堪称中国最富时期。第二词是“有文化”,当时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都是政治局常委级别的人物,同时又都是文坛领袖,这种情况在其他朝代绝无仅有。一有钱就开始任性,一有文化就开始折腾。于是一群即任性又爱折腾的文化人混战在一起,逐渐分成了两派。第一个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口号是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第二个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维稳派”,宗旨是我稳我稳我稳稳稳。变法派骂维稳派是守旧的老顽固,维稳派骂变法派是胡闹的小屁孩。苏轼是哪个队伍的?他是一个标准的维稳派。北宋的确有很多弊端,但苏轼主张的是一场“润物细无声”式的改革,而不是像王安石那样“疾风扫落叶”式的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为国家好,没有对错。两个派别上朝时针锋相对,下班后依旧笑脸相见,一点也不影响革命友谊。直到宋神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局面。看宋神宗的庙号,就知道这一位带有神经质的皇帝。小伙年少气盛,一上台就开始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本来是个好事,但有时期望和现实错的很远,于是以富国为目的的改革变法,慢慢演变了以整人为目的派别斗争。司马光一看苗头不对,跑回家当宅男,继续编他的《资治通鉴》。他这一走不要紧,把苏轼抛在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变法派打击的对象。苏轼写诗歌咏钱塘潮,变法派说他是讽刺皇帝大兴水利,劳民伤财。苏轼写诗自喻蛰龙,变法派说他自比真龙天子,有不臣之心。这还不算什么,变法派竟然说苏轼不学无术,浪得虚名。这就好比说姚明长的太矮,刘翔跑的太慢,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在变法派的打击下,苏轼锒铛入狱,受尽折磨。虽然最终死里逃生,但被贬黄州,开始了他的流放之旅。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悲哀,他有理想抱负却难以施展,他崇尚洒脱自由却倍受禁锢。但这也是苏轼的可贵之处,他没有向俗世妥协,而是选择继续做一个纯粹的东坡居士。下面的故事可以用大起大落四个字来概括,先是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即位,由哲宗老妈当政。这位老妈子不但是位维稳派,还是苏轼的铁杆粉丝。因此东坡由一名远边地区的犯官连升6级,变成了中央的三品大员。但好景不长,这位大妈粉没多久就死了,宋哲宗开始掌权,这位皇帝又是一位变法派,于是苏轼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到来了。短短五年,他又从一个三品大员连降7级,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芝麻官。苏轼一贬再贬一直被贬到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当时海南还不是旅游胜地,猛兽出没,瘴雾蔓延,简直就是个天然牢笼。要庆幸当时黄岩岛、曾母暗沙还没被发现,要不然苏轼真就被贬出国境线了。有人说,苏轼就不懂得妥协吗?苏轼要是妥协了,他就不是人们喜爱的东坡了。变法派当权时,他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维稳派当权时,他又反对司马光对新法的全盘否定。苏轼做官的标准就是百姓,只要对百姓有利我就支持,不论什么新党旧党。苏轼自称有三不如人:下棋不如人,喝酒不如人,做官不如人。这三点分别说出自己一身才情,一生豪放,一世心酸。做官不如人的大v苏轼终因卷入朝廷的党派斗争,被流放贬官,这就好比一个大v被封号禁言,既然微博发不了了,那就转战朋友圈吧。于是,官员苏轼不见了,诗人东坡重生了。我多么希望东坡永远不要返回那肮脏的政坛,只有寄情山水的苏轼,才是真正的东坡。下面咱们就看看苏东坡的朋友圈都有哪些名人?苏轼朋友圈的置顶好友,那就是他的的父亲苏洵与弟弟苏辙了,这一门父子堪称是北宋文学圈的“第一天团”,后人评唐宋八大家,他们一家就占了三个名额。古今能达到“三苏”这种水平的家族,也只有东汉末年的“三曹”能有一拼了。相传东坡的朋友圈,还有个神秘的好友,那就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这个小丫头经常和东坡开启互黑模式。苏小妹长了一个王珞丹式的大奔头,苏轼写诗黑她:“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东陂长了一张李咏式的长驴脸,小妹写诗黑他:“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腮边。”连互黑都黑的这么有文采,白丁还真和他们黑不到一块去。但翻阅史料,我们会发现苏小妹其实是个“僵尸号”,她是民间演绎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现实中并没有这个人。真的没有吗?其实是有的,在我眼中小妹就好比是苏轼的一个微博小号,小妹是苏轼天真一面的化身,苏轼是小妹智慧一面的映衬,两人已经合为一体,使苏轼形象愈发亲切可爱,文坛形象更加浪漫动人。在苏轼朋友圈中,真正能和苏轼互黑,而且黑出感情的人是佛印和尚。有一天,苏轼发了发朋友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古人为何喜欢将僧与鸟相对呢?”然后顺手@一下佛印,佛印回复到:“没错,咱俩经常对坐,我是僧,你不就是鸟吗?”看看,东坡本来想把佛印黑出翔,没想到却被佛印黑成了屌。俗话说曰:值得江湖狂士笑,不携名妓即名僧。名妓与名僧是名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陪衬。就好比东坡身边有豁达超脱的和尚佛印,又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歌妓朝云。佛印给东坡增添一分超然心怀,朝云又给东坡增添一分风流态度。有僧无妓,则木纳憨拙,好比贾岛。有妓无僧,则轻浮放荡,正如柳永。只有僧妓双全者,才能称得上真名士。僧与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通过名士得到了完美融合,升华成魅力无限的文坛气象。如问何为文坛气象?五分文采,三分禅意,二分风流。苏轼朋友圈还有一位特别的好友,那就是他的政敌王安石。两人的特殊友情,让后人见识到了,政敌未必是仇人,文人未必会相轻。苏轼入狱时,王安石愤然相救;王安石罢官时,苏轼跋山涉水前去慰问。世人经常将苏轼与王安石放在对立面,两人虽然在政见、个性、习惯方面都格格不入,但不妨碍两人的同样伟大,苏轼是中国伟大的文豪,王安石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每当提起他们,我们都应该骄傲,正如欧洲人谈论莎翁、雨果一样。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点都不比他们差,我们的文化比他们更为精彩。
李白与苏轼,经常是人们对比的对象。宋神宗曾经说过:李白有东坡之才,却无东坡之学。宋神宗不愧是东坡的铁杆粉丝,可谓一语中的。才指得是绝妙文辞;学指得是厚重学识。才可以激发灵感,学则能打造气度。李白好似一壶烈酒,一世轻狂傲视天地;苏轼好比一盏茗茶,千载余香悠然古今。李白是天上仙,飘逸而不失狂放;苏轼是世间佛,旷达而尽显率真。李白以帝王的气度在彰显自我;苏轼以长者的姿态在亲近众生。李白只需膜拜,苏轼更值得尊敬。在我眼中,李白是值得相思一世的逍遥浪子,苏轼则是值得守候一生的枕边爱人。如果真要给东坡加一个v认证,那就是“文化情人”吧。以上文字是本人在爱奇艺开办的讲史栏目《a咖秘史》的文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
最简单的,猪肉颂,从词中可窥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富有童趣的吃货。。。
他的禅心啊修道啊为人处世的故事一大堆,恰恰说明他是凡人,装逼犯一定是凡人。下面,贴一段我最喜欢的东坡散文。东坡眼睛生病不宜吃东西,但他偏想吃,于是有了史上最无耻的吃货宣言,是吃货装逼的典范:《子瞻患赤眼》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子瞻不能决。口谓眼曰:“他日我痁,汝视物吾不禁也。”管仲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又曰:“燕安鸩毒,不可怀也。”《礼》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此语乃当书诸绅,故余以“畏威如疾”为私记云。当然,东坡最后还是摆出了一副道德面孔,表示不应该贪口腹之欲。装逼没有装过头,到底还有些正经话。毕竟比胡适所谓“打牌”,季羡林所谓“一辈子只想多日几个女人”还是要高一些的。。。。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 刚猛激烈, 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做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读者仍以阅读他的作品为乐,因为像他这一等人,总是关心世事,始终抗言直论,不稍隐讳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他之写作,除去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而今日吾人读其诗文,别无理由,只因为他写得那么美,那么遒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我极力想分析出这种缘故,现在该说到第二项理由,其实这项理由,和第一项理由也无大差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那就是,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魔力。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之在花朵,是易于感觉而难于说明的。苏东坡主要的魔力,是熠煜闪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这等天才常常会引起妻子或极其厚爱他的人为他忧心焦虑,令人不知应当因其大无畏的精神而敬爱他,抑或为了使他免于旁人的加害而劝阻他、保护他。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他享受宴饮、享受美酒,总是热诚而友善。他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次,他厌恶某诗人之诗,就直说那“正是东京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  他开起玩笑来,不分敌友。有一次,在朝廷盛典中,在众大臣之前,他向一位道学家开玩笑,用一个文词将他刺痛,他后来不得不承担此事的后果。可是,别人所不能了解的是,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的这种魔力就是我这鲁拙之笔所要尽力描写的,他这种魔力也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  本书所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日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需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有一次,苏东坡对他弟弟子由说了几句话,话说得最好,描写他自己也恰当不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但是在气质上,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苏东坡传·序》 林语堂
有周生者,色艺为一郡之最,闻之,亦陈状乞嫁。公(苏轼)惜其去,判云:"慕周南之化,此意诚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可以看出这时苏轼毕竟还是个士大夫,底层的人,在他眼中还只是一个娱乐工具,至于这位女子的脱籍求嫁请求,远远抵不过苏轼在士林留下一段佳话重要。事实上,历年流传下来的也是苏轼的判词文采,很少有人去考虑这个可怜的卖笑女子
就苏轼写一首词看开一次的觉悟,终究只能是个凡人。
如果当时有朋友圈,苏轼必然是刷屏求赞帝。
苏轼苏辙科举之后,三年期满,写总结(制科考试);但兄弟两个其实是刚入宦海,人生地不熟,摸不清皇帝和朝中大臣的态度;两兄弟就一合计,来个双保险吧于是苏轼把宋仁宗一顿猛夸,溢美之词不予言表;而苏辙把宋仁宗一顿大骂,对宫禁朝廷之事,议论尤为激切…我不相信这哥两个事先没有商量过,于是大家想象一下,对前途忧虑、心情忐忑在窗下商量的2个年青人,鬼鬼祟祟地在大人物面前耍小伎俩,是不是特有人情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的浣溪沙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