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4年华中科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的朋友吗

Copyright (C)
华中科技大学成教信息网&
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现代科技学校函授站&联系电话:(027)
鄂ICP备号&技术维护及版权所有:湖北升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各1人(双聘),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华中鸟巢学者),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千人计划青年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5名,楚天学子2名,教授40人,副教授60余人。拥有“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隔震减震产品检测中心” 、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级资质),以及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中心”。承办了《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其中《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是我国最早受SCI检索的学报之一;承办了《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该学报于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我国权威期刊。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特色专业,2门国家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 6门湖北省精品课程。学院与众多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并多次主办/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我院讲学超过30人次。
目前,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土木工程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设置“卓越工程师”的试点专业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首批九个试点专业之一,可连续攻读本-硕-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到高年级可选择建筑工程方向或道路桥梁方向。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计算机应用、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与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学等。
毕业生就业领域: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桥工程等)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技术或管理工作;可在设计院、研究院、质检中心、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各类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就业,优秀学生可报考或免试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建造师、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项目管理师、物业管理师等执业资格知识要求和实践能力,可从事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包括工程开发管理、项目管理及设施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房地产与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市场营销、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运筹学和建设工程法规等。
毕业生就业领域:可在工程项目管理、投资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物业管理等机构从事专业工作;可在政府机关、高校、科研单位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亦可在各类公司、机构从事项目管理和设施管理工作。优秀学生可报考或免试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
工程力学专业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船舶汽车、航空航天等各类轻重工企业,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数理、力学、机械设计与外语基础,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含大型工程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和实验测试能力的宽口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实验力学、塑性力学、计算机仿真、机械设计、C及C++程序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学建模和结构优化设计等。
毕业生就业领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机械、能源、房屋建筑、道路和桥梁、软件设计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信息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注重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每年约有30%的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历届毕业生中,约有20%的学生在国外(或境外)学习或工作。
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以及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以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为主要学习的内容,并学习有关交通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
主要课程:交通规划、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系统工程、运筹学、城市规划、道路经济与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港站与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交通心理与安全、交通控制与管理、公路网规划、高速公路、立交规划与设计等。
毕业生就业领域:可在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与交通建设等相关工作以及交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事交通控制、管理和研究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
培养从事交通运输与物流组织、研究和决策及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学习交通运输组织学、物流管理、交通工程学、运筹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掌握运作现代运输与物流技术与设备,合理组织运输与物流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运输与物流设备、运输与物流法规、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组织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系统、交通港站与枢纽、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规划、项目评估与管理、城市客运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安全和交通工程学等。
毕业生就业领域:可在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运输与物流系统规划、组织、指挥、决策、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
更新时间:2013年6月
来自:本院系2013年在江苏招生计划情况为: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百度百科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于日由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和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虚体)组建成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三校合并后于日由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和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虚体)组建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前身是武汉建材工业学院给排水工程专业,于1952年。1960年转为本科,1971年10月与北京建材工业学院合并后改名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建工系,后更名为武汉建材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1979年被授予市政工程硕士点。1983年新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定名为环境工程系。在专业本科和市政工程硕士点基础上,1985年开设环境工程专业,1987年开设城市燃气专业,1993年暖通空调工程专业。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996年开设环境工程硕士点,土木工程系1997年开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点。[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3个系、5个研究所、1个中心实验室。拥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3个本科专业;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生态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生态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
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型边缘性综合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污染防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应用和开发改善环境质量的工程工艺和设备。环保专业是我国乃至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本专业培养从事环境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研究型人才,使之具有环境工程领域内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对环境工程工艺和设施进行设计、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水平。本专业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高年级学生向理、工、农、医相关环境的方向分流,即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设备、环境生物化学及环境医学等五个方向上设置系列课程,指导学生选择,自主重点发展。[3]
给水排水工程
水”是城市的血液,“水工业”是21世纪的阳光产业。本专业培养“城市水工程” 和水产业规划、设计、管理及技术开发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的业务工作包括有:自来水厂和优质饮用水设备设计、污水净化厂和水处理环保设备设计、城市水环境规划、水景和高层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城市和住宅小区给排水和中水设计等。为此,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1)掌握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质工程学原理与计算、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知识;
(2)掌握水工业设备、电气与自动化仪器仪表、水工程结构与施工、水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3)获得计算机文化基础、CAD绘图、专业软件编程、GIS开发等新技术应用的能力;
(4)了解水工业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专业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从事建筑物中的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与净化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等系统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系统调试、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3]
全院教师近60人,1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18人、讲师14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35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另有在职硕士生170余人和成教生600余人。
学院专业涵盖生态、生命、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医学等领域,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构筑了新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体系。学院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来自各专业的专家学者。目前,学院在研科研项目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7项。2005年到校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学院设有给水排水、燃气暖通、环境生物、环境化学、室内环境、环境材料、环境监测等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实验室条件优良,课程体系设置齐全,试验用房面积近80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近1300余万元,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其中给水排水实验室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给水工程》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我们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有关学校建立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有部分教师出国学习、讲学和进行研究工作,并经常邀请国外同行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4]
学科发展规划
学院专业涵盖生态、生命、化学、力学、材料、机械、环境、市政、医学等领域,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学院确定的总体建设发展目标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为先导,重点发展水处理技术平台;力争在水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环境生物工程和水处理技术与设备三个研究方向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水质处理与控制、垃圾处理集成化技术、智能建筑和建筑环境与人体健康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学院组织的“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已获得了学校经费支持。学院自成立以来,累计签订科研合同100余项;科研经费652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省基金5项;参与国家863项目中标3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7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奖1项;研究生研究项目基金10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学进步奖5项;获准专利9项。
2002年,学院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环境学科理工互补、自主发展式本科人才高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环境类新兴学科英语(双语)教学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教改项目;申报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博士点;组织了“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已获得了学校经费的支持;获教材基金一项。全年新签合同34项,完成科研经费337万元,分别为计划基数的3.4倍和目标基数的2.2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经费150万元,任务完成率200%;联合参与国家863项目3项;参与国际(德国)合作项目一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申请专利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
李斌党总支书记
刘真 党总支副书记
陶涛 常务副院长
副院长 主管科研
副院长 主管学科建设及本科生培养
王劲柏 副院长 主管研究生培养及外事[5]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欢迎访问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网站搜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各1人(双聘),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华中鸟巢学者),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年数模国赛的成绩已于日前公布。我院交通工程1301班于静茹,土木工程1301班刘牧明两位同学分别获得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 数学建模竞赛旨在培养...
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Shell-UWA Offshore Engineering PhDs...
11月27日晚,土工程与力学学院第十八期名家足迹系列讲座在五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以诚信、创新,构筑师生共同体为题,特邀华中科技大学研...
11月6日下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追日启梦学术论坛结构方向在五楼雷电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学术论坛以结构工程为主题,特邀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
--院系网页--
百度土木学院原网新东方新东方新东方
--科研单位--
科研测试一
--机关部处--
--各系网页--
各系网页一
--院原链接--
院原链接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木工程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