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请帮忙选择研究生专业方向的方向,最好能推荐相应的学校,谢谢

我是材料物理专业,金刚石薄膜,等离子方向,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好_百度知道
我是材料物理专业,金刚石薄膜,等离子方向,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好
提问者采纳
你现在哪个学校啊?据我所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物理所,香港科技大学等都有相关专业和实验室。建议你不能只看专业,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请在确知自己喜欢这个专业的时候再报考该专业的研究生。报考的时候要选择好的学校,好的导师、好的实验室。这某种程度上是一门实验科学,只理论的话会很枯燥,让人失去兴趣。看看哪些导师、实验室最近发表了比较好的论文,在学术上比较活跃就可以判断一二。或者重新换专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读研。
我是武汉工程大学的,考哪里的研究生比较好?给个建议?武汉工程大学的等离子实验室怎样?你觉得哪个实验室好,具体
实验室的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建议你看看哪里有好的学科带头人,实验室实验条件、测试设备比较齐全,学术论文新近比较多,了解这些,基本可以判断哪个地方你是需要的,然后可以直接给写论文的老师或师兄师姐们联系,他们会很热心的。我毕业有一阵子了,对具体情况就不很了解了。祝你好运。
其他类似问题
材料物理专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The Road to…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经验 - hlod住一家人的日志,人人网,hlod住一家人的公共主页
三七女生节
祝愿所有的女生们 幸福撒 (口罩)
The Road to…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经验
到最后还是决定需要记录一些东西来纪念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所经历过的,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吧。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可以让自己立此存照,以后至少也有只言片语得以回顾;也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能够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吧。&
我今年(2008)考进了本学院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应用语言学方向。嗯,我本身本科阶段就是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就读英语专业,所以这个也算是毕业升学考回自己的专业吧。&
这一篇考试经验我将会分成四个部分。&
(注:情况总是有变化,请多留意文章最后面的更新记录)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这里将会介绍一些最基本以及考试所必须了解的事项,例如说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试日期等等。&
1. 为什么要考研究生&2. 专业介绍,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3. 考试科目有哪些,各自的参考用书&4. 考试相关的一些日期&
第二部分:准备初试,按照时间顺序以及考试科目把准备初试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介绍一下。&
1. 政治理论&2. 第二外语&3. 基础英语&4. 语言学概论(中文考试)&
第三部分:准备复试,通过初试之后就开始要准备复试了。&
1. 复试考什么,有什么规则&2. 语言学概论(英文考试)&3. 第二外语听力&4. 综合素质面试&
第四部分:总结与感想,算是考试之后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吧。&
1. 考后需要办理的手续&2. 杂七杂八的一些感想&
- - - = = = 我是努力的分割线 // Article by 小强 (chris.;&) = = = - - -
[ 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谢谢合作,just in case&]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规则和必要的信息还是需要掌握的。对事情先有一个了解会为好的开始有所准备呢;而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1.1 为什么考研究生
似乎这是一个不需要的回答,而恰恰这个问题是最需要答案的。考取硕士研究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像我这样考回本学院本专业的同学。在这个不容易的过程当中,伴随自己的往往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困挠、烦恼、沮丧与压抑。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回答,让自己一直都能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困挠烦恼沮丧压抑的话,那么会很容易崩溃的。&
&&为了学位而来。的确目前本科生数目已经趋于饱和,而只需要额外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硕士学位,在寻找工作等等会有更大的作用,这个的确大家都清楚。然而在这个事实的背后也有一点需要明白的,就是其实硕士毕业之后就业面会相对变窄,因为经过两年或者三年的专业学习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个人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也就是学得越来越精,但是面就变窄了。我们专业本科生从事很多行业,然而硕士生几乎全部从事教育行业了。&
&&为了兴趣而来,或者是为了继续求学。对语言有爱已经是继续进修最强有力的理由了,我自己也是对语言比较有感觉,而且认为语言是认识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不过我自己觉得,在认为自己对语言有兴趣要继续进修求学之前先读完一本文学作品或者语言学著作,如果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希望了解更多的话才能这样认为呢。学术本身不是什么大众化而且通俗易懂的东西,一般人或者平常人是很难从中体会到乐趣的,所以需要对学术的枯燥有所心理准备。&
&&为了继续留校而来,或者是说暂时逃避工作与社会。有这样的想法未尝是坏事,毕竟不是每一个人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很多人会尝试继续留校,无论是为了逃避也好,为了争取时间为自己得来更多准备的机会也好。但是我需要对有这样想法的人说一句,考取硕士研究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几天的突击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努力;当然如果自己很擅长于考试这就另当别论了。&
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愿意列举的话。不过我所遇到的人一般来说就是这几个主要原因了,而且一般来说不是单纯的一个原因而是几个原因也有作用;就好像我自己,我要继续进修的原因是这几个的 mixture 呢。&
1.2 学校与专业介绍
关于学校我就不多说了,这是中山先生 1924 年亲手创立的综合性大学。互联网上面关于这个的介绍应该是不少的。&
关于学院我就说多一点,外国语学院是创校之际就已经存在的院系。而且还有一点需要提起的是,我们学校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国内还是名声斐然的;每年都会有国际性的研讨会在我们学院举行,去年我还看到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 M.A.K. Halliday 的演说呢。因为 M.A.K. Halliday 曾经在我们学校求学,因此他对我们学校怀有感情,而我们学院的老师们也是倾向于系统功能学派的&&这一点对于准备考试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学院本科有四个专业,分别是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以及德语语言文学。而我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有五个专业,是在以上的四个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的名字就是这么长的,并不是两个专业呢)。我本身是英语专业的,考的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所以对其他语种的专业就不太了解了。&
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否本校)考来我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一般是选择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者两个专业。当然了,考其他语种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是自己一直以来学的东西就是了。&
接下来的东西有些复杂,不过是需要弄明白的,专业的方向设置。&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方向:1. 文学与文学批评 2. 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方向:1. 应用语言学 2. 翻译理论与实践 3. 俄汉语言对比研究 4. 英语教育&
请记住,报考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个专业一个方向。下面先对这些方向解释一下吧。&
[ 英语语言文学 ] 文学与文学批评:如果希望在文学方面继续进修的话,这个就是不二的选择。我个人对文学不太感兴趣呢。&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言学:这个方向学习的是语言学,按照我的理解是倾向于理论方面的。&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应用语言学:这个方向学习的是应用语言学,是偏向于应用方面的。&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如果要学习翻译的话,这个就是应该去的地方了。&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俄汉语言对比研究:老实说,这个方向如何我一点头绪都没有&&因为我们本科没有俄语专业。&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英语教育:招生人数多的一个方向,入围分数低,但是学费比其他方向要贵,而且没有奖学金。这个方向面向在职英语教师或者是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
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招生人数的话,我考试的这年排除保送的同学以外,第一第二个方向加起来招生 15 人,第三第四个方向加起来也是 15 人,第五个方向不清楚,而第六个方向招生 30 人。整一个年级(五个专业)招生 100 人。&
考生们通常报考的是前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也相当热门。与此同时,英语教育方向可能会招生不足,所以前四个方向不能进入的同学有可能会被调剂过去英语教育,只要有意愿调剂的话。&
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前四个热门方向的哪一个,初试的题目是完全一致的,不一致的只是复试当中的笔试而已。
( update: 09 年我们学院研究生新增了对外汉语与二语习得方向,详细情况请看文章最后的补充)&
1.3 考试科目以及参考用书
在介绍考试科目之前,我需要对考试作一些介绍。&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 1 月份的初试(全国统考)以及 3 月份或者 4 月份的复试(学校主办)。通过了初试才有机会进入复试,而通过复试就能够顺利入学。&
一般来说,初试包含四个科目,分别是 1. 政治理论(100分) 2. 外国语(100分) 3. 业务课 1(150分) 4. 业务课2(150分)。无论考的是什么专业什么方向,基本上就是考这四门;当然也有例外的,例如考美术的还需要加多一门实际绘画的。而这四门课会根据不同的专业而不同,除了政治理论是不变的之外。一般来说外国语考的就是英语,对于理工科的专业业务课 1 就是高等数学。同时,考试科目也有全国统考和学校自主命题之分。政治、统考英语、高等数学是全国统考的,同时也是全国统考还有其他科目。&
罗嗦了这么多,我就说一下初试的科目吧,是上面那部分提起的那四个方向的;这四个方向初试考的是一样的内容。&
1. 政治理论(100分)。这个不列参考书&&全国统考的。&
2. 第二外语(100分)。其他专业一般考的是全国统考的英语,而考这几个方向考的是第二外语,可以选择的是日语、法语、德语、俄语,只考其中一种,是自主命题的。参考书的话:&a) 日语是《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b) 法语是《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c) 德语是《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d) 俄语是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基础英语(150分)。这是专业课,而不是其他专业所考的那种统考英语,难度也比统考英语要大,相当于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参考书目只有一本,文化部分是《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第二版,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其他部分是不列指定参考书的。&
4. 语言学概论(150分)。这也是专业课,而且无论选择的是文学也好语言学也好翻译也好都是要考这门。这门课的参考书籍有两本,分别是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②《语言学教程》(第3版中文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update: 从 09 年开始改为使用《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了&&)&
说了初试也要说说复试了。复试是学校自主举办的,我们学校一般在 4 月初。具体于我们学院的这四个方向的话,考试科目是这些:&
1. 专业课笔试(100分)。文学方向的参考用书是①《美国文学简单史》(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第二版,常耀信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②《英国文学史》(四卷本)陈嘉编,商务印书馆,,新版。其他三个方向的都是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这部分考试全部都是英语进行的。&
2. 第二外语听力(50分)。这个就没有参考用书了,考语言功底的。&
3. 综合素质面试(100分)。这部分哪里有参考用书啊&&&
重申一次,我考的方向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应用语言学方向,我所选择的第二外语是日语。所以,其实我所用到的参考书籍是这些:日语、文化入门(上下册)、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教程、语言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我要严正申明的。第一点就是,这些书都是很容易找到的,随便在卓越或者什么网上书店,又或者是实体的书店都可以找到。所以就完全没有必要寻找其他人来借这些书;为了理想请不要吝啬这一些买书的钱。第二点就是,这些书就已经足够了,我们专业本科的教学和考我们学院的研究生没有直接关系的。所谓询问我们本科的精读教材是什么,索要语言学 powerpoint 之类的行为是完全没有任何必要的。关于这个我在后面会再说;我们所知道的其实和外面的考生都一样,老师们不会向我们透露任何东西的。&
中山大学还是比较为考生着想的,历年来自主命题的试卷都扫描了放在研究生院的网站提供下载。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graduate., 然后进入 [ 招生信息 ],接着选择 [ 硕士生招生 ],在右边的 [ 参考资料 ] 那里选择 [ 往年考研试题 ],选择相应年份和考试编号就可以下载了。试题扫描可能会不太清楚,但是这是已经能够找到的资料了;就连我们本校的学生也没有办法找到纸质的试题的。&
1.4 几个重要的日期
八月份的时候,一般学校都会出招生简章的,里面包括有什么专业什么方向可以报考,各需要考什么科目,然后每个科目的参考书籍有哪些。这些信息会在研究生院的主页上面发布的;下载这些信息并且查看之后,就可以再次确认自己是否适合或者说是否继续打算去考了。&
九月份底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cn) 进行报考,而非应届毕业生要在十月份初的时候报名。当然,在九月份底没有报名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在十月初和非应届毕业生一起报名。具体我们学院的专业的话,报考的时候选择了专业和方向之后就需要选择考试科目&&也就是选择考哪门第二外语了。&
接下来就是复习了&&&
翌年一月份就是研究生初试的考试时间。2008 年在 1 月 19 日和 20 日,2009 年在 1 月 10 日和 11 日。两天上下午各考一科,每科三小时,总共考四科。如果有额外的科目就在第三天继续考核。&
三月份上旬或者中旬就可以知道初试的成绩了,我们学校通常会晚一点。在知道成绩之后几天,学校就会公布分数线(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够自主划分数线,没有这样的权利的学校就只能等国家分数线)。在三月份底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了。&
四月份上旬进行考研复试,复试结束后第二天就能够知道最终录取结果。之后办理一些手续,就可以完成整个研究生考试过程了。&
- - - = = = 我是努力的分割线 // Article by 小强 (chris.;&) = = = - - -
[ 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谢谢合作,just in case&]
第二部分 准备初试
&&研究生入学考试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准备初试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初试的结果就决定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它的份量之重,让人平时说起考研其实指的就只是初试而已。&
在开始具体叙说每个科目的详细经验之前,有一些总体的原则我要说一下的。&
1. 四个热门方向的初试都是同样的考试科目。也就是说,无论考的是文学与文学批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这四个方向当中的哪一个,初试都是考这四门科目;即使选择的是文学与文学批评,还是需要考语言学概论的。&
2. 区分相信与参考,哪些是值得相信的,哪些是值得参考的。于我看来,唯一值得相信的就是官方出台的文件,例如说专业与方向、考试大纲、参考书目等等。其他的一切非官方的信息,例如说补习班上老师所猜测的内容、师兄师姐的建议、论坛上大家的讨论,都是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盲从。举个例子,政治补习班上面很多老师一般都不会打包票说哪个地方不会考哪个地方会考,即使做了这样的猜测也不能够完全相信。当然,我这篇文章也属于非官方的,所以也不能全部相信哦:-P&
3. 要持之以恒,尽量避免一段时间内密集突击。尽量每天都能给每科分配一部分时间,而不是说 9 月份复习语言学、10 月份复习日语、11 月份做做基础英语练习、12 月份突击政治这样的安排。这个道理的重要性我也无须多说,然而要做到的确是比较困难。这个需要每天都规划一点时间,并且有勇气面对不太愿意去面对的科目。&
4. 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学习了那么多年,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吧。我的话,是需要通过动手整理才能加深记忆,而且是需要电子设备的帮助才会更加有效的。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挥到极致,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也是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5. 一切都在变,唯一的不变就是改变。每一年的题型都会有所变动,我这里所叙述的只是以我经历过的考试为参考,并不意味着我今年考试是这样明年也还是那样。&
2.1 政治理论
其实说起政治理论,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表示抗拒,认为这是相当枯燥的东西。事实上,这也的确是相当枯燥的东西;但是这个也不能够作为自己不去面对它刻意去逃避它的理由。每一个考生都需要面对这一个科目;每年其他科目发挥不错但是政治不能达到及格线的考生大有人在。所以请各位的确有打算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有志之士,尽管自己不太喜欢这个科目,也要跟自己说,I shall overcome this, 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老实说我在这方面也没有很有资格说什么经验的;我的政治是 74 分,这个分数我已经很满足了,但是不是十分高的分数,所以内容上面我不能够帮到多少。不过在备考的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2.1.1 政治理论考什么&
有一点很关键也很重要的需要指出来,2009 年考研的政治内容和 2008 年(也就是我考试的这年)有重大改变。2008 年,也就是我考试的这年,总共 5 个科目,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世界经济与政治。而在 2009 年,前两个会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第四个会合成为毛邓三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应该会继续保留,然后外加一个中国近现代史,总共 4 个科目。&
这个是我从考研补习班上听老师所得到的消息,同时我也知道 05 级的同学的政治课和这个猜测吻合。具体有什么科目还是需要 8 月份考试大纲出来的时候才可以确定下来的。&
因此,我个人觉得等到教育部 8 月份正式出台考试大纲之后再来准备政治也不算晚。和考试大纲同时出来的还有大纲解析,也就是传说中的红宝书了。&
2.1.2 要参加政治补习班&
一般来说,政治理论考试的科目都会在应届生的本科阶段都学习过的,所以似乎并不需要额外的补习。而事实上,应该不会很多人上这种课的时候会专心致志并且做好笔记以备后用吧?大多数人都是考试之前临时准备一下就去了,老师要求也不是很高。更何况,实际考核的内容和当时学习的内容可能不一样,即使当时专心学习了也未必能够派上用场的。&
得出的结论就是,要参加政治补习班,虽然价钱不菲。而且这个政治补习班也有很多种,一个全程的班可以包括基础-强化-冲刺-点题-形势与政策-模考-分析题答题技巧这么多个成分,而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不一样的。选择什么班完全是自己定夺的;我当时只是选择了强化班。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本来也是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因为这是在大纲公布了之后的 9 月份和 10 月份,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对所有知识点梳理一遍的环节。之前的基础班在大纲公布之前的暑假,猜测的成分比较多;而后面的那些班时间不长,不过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加更多的补习班需要花费更多的报名费,但是如果没有很大信心的话还是全部选上吧,全程班还有优惠呢。我当时是因为不愿意花那么多钱在这上面所以只是选择了最关键的部分,到后来心里越来越没有底了,都后悔当时没有选择更多的班呢。&
选择哪个牌子,哪个牌子比较好,我这里不做广告也不做推广;我建议选择名气大的补习班,这些补习班能够请到有名气的老师进行授课。至于报名费的话,我只说一句,为了理想请不要吝啬;以后万一失败了目前所节省下来的也不能够挽回局面了。&
政治补习班通常是在很大的环境下,一个老师面向很多人同时授课。有的时候是真人面授的,有的时候是播放已经录制好的视频的。这些班通常强度很大,从早到晚没有多少时间休息,信息量又很多,一般来说又比较枯燥无趣,所以会比较容易犯困睡着的。不过有的时候想起参加这些班成本也不低,所以也会让自己撑下去不要浪费。当时当我睡着的时候,我是用相机当场录音的,这样度过了整一个国庆长假。&
虽然说强度很大,一天下来也相当劳累,但是请在上课之后趁着自己的思路还清晰对所讲授的东西还有印象的是后就马上进行总结与归纳。例如说,可以在整个强化班结束之后进行整理。补习班通常有自己的材料,一本或者几本厚厚的东西,这些材料的费用是包括在报名费里面的。我当时还购买了另外一本出版的大纲解析(不是教育部出的而是补习班出的),整理的时候就是把原始的材料上面的笔记转移到大纲解析上。请记住一定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面;我自己并没有这样做,而这个间接导致了我整个初试成绩不高&&没有在最好的时机面对政治,等到在后期不得不用专门的时间来面对政治,不仅很多东西需要重新理解,而且导致其他科目复习时间减少;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政治没有很坚实的基础,前面复习的科目即使很早之前复习了也少许忘记了,对我初试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
2.1.3 要泡考研论坛&
和很多下狠心来复习的同学不同,我个人来说是离不开电脑的,整个初试准备阶段基本上都是在宿舍进行。既然需要用电脑的话,那么也会经常上网了。泡考研论坛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我的政治只是上了强化班,只是相当于知道了要考什么;而巩固自己固有的知识我是通过考研论坛来进行。&
这样的论坛有很多;因为这个对我的帮助比较大,所以我也少许做些广告,我去的是沪江论坛的考研部分, . 这样的好处有:&
1. 大家都很热心,有什么东西都会分享出来,很有可能有人就已经把自己想归纳想整理想制作的东西做好了,自己就可以省下时间直接使用别人的成果了例如说,我当时就想把一些核心考点制作成为 mp3 然后平时可以听可以加深印象的,但是自己来制作的话要花不少时间;幸好论坛上已经有热心人做好了呢。&2. 资料很多,通常是免费的,而且公布的资料当中有的是平时收费才可以得到。资料多到自己都看不完做不完了呢&&&3. 参考价值还是比较大的。论坛上面有很多强人,我个人觉得比起一些名师还更加值得信任。这些强人整理出来的一些冲刺或者押题材料还是相当有参考价值&&虽然说是否去相信还是自己的事情。&4. 通过论坛还可以订阅邮件,每天发送一些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到邮箱当中,可以每天记忆一部分,持之以恒滴水石穿。&
2.1.4 做题来巩固知识&
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题目无论是买还是从互联网上找到打印都会有很多的,不需要担心会没有题目。但是在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对错题进行回顾,否则下次面对类似的知识点的时候还是会做错的。&
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题目自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答案,而事实上提供的参考答案却是另外的。除了很明显的错误答案之外,有模棱两可的最好和其他研友共同分析,一般来说答案是不会错的,它说是这样就这样,也不必要为了一道题目纠结很长时间。&
主观题需要平时看到题目之后想想答题要点,然后和标准答案对比一下,毕竟不是有很多时间和耐性每道题目都一字一句写下来的。&
我自己是不能离开电脑的,在转移完笔记之后我用 mindmanager 思维导图软件来整理每一章之间的知识联系。这样不仅是有趣而且也觉得是实用的方法。&
在正式考试之前,我在一个补习班发行的最后押题的 bonus 网上授课中听到,改革开放是很重的重点,因为 2008 年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而且今年不考明年一定考。结果我精心准备的改革开放没有考,看来明年一定会考了。这个消息同样也是非官方的(当然啊&&),是否相信有没有参考价值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呢。&
对于政治的话,越是逃避就越是厌恶。每天都要面对它,久而久之就习惯了。等到八月份官方的大纲出来了再准备也不迟,我的政治除了国庆期间的强化班之外就是十二月份才开始的复习了,到最后都还可以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过不能够学我这样,为了后期用更多时间来复习政治,我不得不牺牲了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以至于初试表现不佳。&
2.2 第二外语(日语)
我选择的第二外语是日语,所以对于选择法语、德语、俄语的同学似乎我的经验并没有多大用处的。&
不过有一点是通用的,至少我从考法语的同学那里也证实了。正如在这部分最开始的时候所提起的一样,能够相信的就只有官方的消息,其他一切的练习一切的消息都是只供参考的。请一定紧紧围绕教科书进行复习,要对教科书尽量的熟悉。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练习对语言掌握得越来越熟练只有而无一害,但是在时间不足够的情况下请不要过多练习而转为对教科书的熟悉。&
如果想要好的成绩,熟读课文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时还可以把课文背下来。我从网络上找到了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的 mp3 录音,所以平时也可以不断地听强化印象。&
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入门比较容易,但是要继续深入学下去却很难;除了大量的词汇之外,日语的语法也相当复杂。而这两本参考书也很明显是为了把动词的什么形或者说什么形式全部都介绍了,所以在下册动词多得有些让人目不暇接。&
动词的变形的话,虽然说下册课本最后面有详细而详尽的列表,但是平时还是没有那么方便查看的。我自己整理了一份动词变化表,把一类二类三类动词都找一些作为代表,然后把它们的て形、基本形、ない形、た形、命令形、意志形、ば形、可能形式、被动形式、使役形式、使役被动形式都列成了一张表,加上变换规则的简易说明,打印在一张 a4 纸上放在显眼的位置每天都能看到。&
同时日语的句型也很复杂。我首先是动笔把每一个单元的句型语法点等等抄在笔记本上面,这算是第一次复习。完成这个之后,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用电脑把类似的句型整理在一起,例如说动词ます形去ます相关的句型,动词て形相关的句型,还有另外一些类似的句型(因果关系,假设关系),以及助词、副词的总结。事实证明这一个是相当有用的做法&&至少对于我来说,能够把很多悬而未决的相似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对整个知识结构框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至于每篇课文后面大量的词汇,我觉得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能够记住多少就记多少吧。不过当然,片假名的那些词语还是全部记住为好。&
除此之外,我还买了两本配套的练习册来做。但是考试之后我就觉得,我没有必要来做这两本练习册,虽然说这个对于巩固知识也有帮助。还是像之前所说的,扣紧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做法。&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是很受欢迎的教材,使用的人群相当广泛, 因而也有大量的辅助材料。如果觉得自己看书的效率不高或者说有地方不明白的话,除了询问日语专业的同学之外,还可以去旁听学校里面辅修日语或者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日语课;总会有正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课存在的。这个时候因为可以和老师接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而且因为是有人讲解的,一般来说效果会好些,印象也会深刻些。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网络上有流传着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电视辅导讲座,每一课都有半个小时的讲解,是一位中国男老师和一位日本女老师一起讲解的,里面还有真人演出的课文录像(温泉那里是真的泡温泉啊&&),如果有办法找到的话还是相当不错的资料。&
因为参考书目就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而学习这套教材基本上能够达到了三级的水平,因此可以考虑顺便报名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三级的。这个考试在 5-6 月报名,12 月初考试,原则上来说只是花费半天时间去考试而已,不会对研究生入学考试造成太大影响的。而且看起来,除了敦促自己复习日语之外,还可以拿一个日语能力证书;当然考试费用也不低了。因为我决定考日语等级在先,决定考研在后,所以报名的时候选择了二级;后来发现没有办法抛弃考研而去准备二级那么高难度的考试,所以最后都后悔没有报三级而白白浪费考试费用了。&
日语实际考试难度不高,很多部分都只是对课文稍微的改动而已,都没有达到三级应有的水平。所以我才一直强调,对课本里面的课文以及练习需要很熟悉。相对于其它科目而言,日语是最简单而且是最容易得分的科目了,只要用心去准备过的话。&
2.3 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应该是属于最难的一个科目了,每年的得分率不高 ,而且也很多人倒在了这上面。基础英语是考核考生基本的英语语言功底的科目,题型和英语专业八级相似,难度也和英语专业八级相当。注意是相当,作为经历过英语专业八级的考生,我个人觉得基础英语的难度要更加大。就得分率来说,我的基础英语比我的英语专业八级要低一点点。&
首先要说一下基础英语的组成部分。这个科目叫做基础英语而不是综合英语或者其他英语,请寻找资料的时候留心一下。以我所考试的那年 (2008) 的试卷来看的话,基础英语的组成部分有(共150%):&
基础英语的第一部分是阅读,四篇文章共 20 道选择题,占 40%. 前三篇文章篇幅比较短,各 4 道选择题;最后一篇文章篇幅较长,有 8 道选择题。阅读的难度并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词汇以及复杂的逻辑关系;而问题很多都是推理题。这些题目的难度我可以这样来对比一下,专业八级的阅读题目我可以肯定 70% 是正确的,而当我在做基础英语的阅读题目的时候我基本上找不到我可以十分肯定是正确无误的题目。&
基础英语的第二部分是改错,10 个单独的句子,占 10%. 这一个的难度在于,题目并没有指明说每一个句子只有一个错误,所以也对考生的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
基础英语的第三部分是写作,一篇 400 字的文章,占 40%. 这些题目都是比较难写的,我考试所遇到的题目就是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基础英语的第四部分是翻译,英文到中文、中文到英文各一篇,各占 20%, 加起来占 40%. 翻译和专业八级难度相当,我居然还遇到了以往专业八级的原题啊&&&
基础英语的第五部分是人文知识,分为两部分,各占 10%. 第一部分是 5 道人文选择题,而第二部分是回答一个人文问题。这部分需要对指定参考书有十分的了解才可以。&
以上就是基础英语的 5 个组成部分。至于准备,鉴于基础英语和英语专业八级有相当的相似,我建议而且我自己也是通过准备英语专业八级来准备这个科目。如果是应届毕业生的话,这些努力还可以当作为了 3 月份的英语专业八级做准备。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考的是英语的基本功,并不是临时背背临阵磨枪就可以通过的东西,需要不断的磨练与积累。准备词汇、练习速度等等,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有他自己的方法,这里就无谓献丑了。&
这个科目只是指定了一本参考书。对于这本书我有一点东西需要说的:英国和美国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国家;读完一章之后,要马上进行总结,画图表是不错的方法。这一个科目,考实力的成分比较大,也没有很多技巧可言,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做题来准备吧。&
2.4 语言学概论
一开始准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和 sany 同学等等跑去上研究生一年级的课,普通语言学。课结束之后,我们问老师语言学概论这个应该怎样复习。老师就说,如果要进来进修的话,背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一直以来我都不怎么喜欢那些需要背诵很多东西的科目&&我高中是学物理的,也不太喜欢历史政治等等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所以听到这个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不是理解就好了吗,理解之后并且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也一直觉得理解才是有技术含量的,背诵没有很大技术含量呢。&
&&不过等到快考试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才是有技术含量的吧。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首先说一下,我这里说起自己准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好的范例;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过程来得出一些经验而已。这个科目有两本参考书,分别是语言学教程和语言学纲要,我就按照两本参考书分开来说吧。&
[ 语言学教程 ]&
这本书要求的教程是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文版。这个修订版其实是第一版的修订版,所以其实它是第二版来的。但是值得说一下的就是,这本书最新的版本是第三版。&
( update: 从 09 年开始改为使用《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了&&)&
我当时准备考试的时候,因为看到第三版的封面比较漂亮,所以就买了第三版来作为准备了。因为我想着,版本之间的差异应该不至于很大,到时候考试之前看一下修订版找出相异的地方就可以了。&
虽然说我用来准备的是第三版,但是我准备语言学花费的时间几乎是最多的。暑假的时候因为论文的需要我看完了 Geoff Thompson 的功能语法入门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使我对功能语法有了比较深切的理解。9 月份和 10 月份我看了语言学教程的英文版,这个阶段没有开始整理只是在阅读并且标记而已。11 月份到12月份初我看了语言学教程的中文版,发现中文版果然没有英文版说得清晰,很多地方都有翻译的痕迹,而且前后同样的英文术语会有不同的中文翻译。在看中文版的过程当中,我用一本笔记本把所有的定义以及可以整理下来我觉得需要背诵的部分用笔一字一划地整理出来了;黑色和红色交错着的本子总共 6 万字左右,我后来估算的。这个本子就是我从参考书中抽取出来的东西,后来我就很少看参考书只是看这个本子了。&
当然这是我的方法而已,我平时学习的东西如果需要深刻记住的话也是通过动手抄录的方法;这样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达成的。&
12 月底开始我重新整理了一份资料,是使用最简短的语言把整个本子里面的重点整理出来,以便于记忆背诵,例如下面这样。每天都抽取一点时间来重新浏览,通过关键字眼来回忆起整本书的重点。因为前五章的内容相对来说不多,当时我可是对这几章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与此同时阅读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寻找一些和第三版所不同的东西。这个过程开始让我从有信心转为稍微打击,因为修订版比第三版是多了一些内容,并且第三版里面把一些修订版过于困难的内容删掉了。在后面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我重新来记忆一些新的内容难免会有些慌张,这是我准备语言学概论这个科目当中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失误了。建议大家紧扣参考书来进行复习。&
至于具体复习的内容哪些是重点,这个的确无法定夺只能备考者自己猜测的。有一年考到萨丕尔-沃夫假说,不是考这个假说的内容或者说严式宽式之类的,而是考这两个语言学家所在的学校是哪个大学。书上的确出现过,只是看是否有留意而已。&
但是总观几年的试题来看,有些内容是固定的重点来的。例如说,...
阅读(1672)|
楼主,我今年考这个专业,请问这个专业在哪个校区上课啊?然后开始上课都有哪些课程?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研究生就业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