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闻一个人知,乃召见,载与俱归 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翻译下列句子. 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1)陈胜王凡六月(&&&&&&&&&&& )(2)或说陈王曰(&&&&&&&&& &) (3)由是无亲陈王者(&&&&&&&&&&&& &)2.翻译下列句子。&&&& &乃召见,载与俱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 B.涉之为王沉沉者&&&&&&C.宫门令欲缚之 &&&& D.故天下传之 4.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在《史记·陈涉世家》) 1.选出下列加粗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徒属皆曰:“敬受命。”  属予作文以记之B.吴广素爱人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伐无道,诛暴秦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D.由是无亲陈王者  故人不独亲其亲2.选出下列加粗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以激怒其众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自辩数,乃置  由是先社遂诣亮,凡三往,乃见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课文第一段)(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苟富贵(&&&&& )&&&&& (2)被坚执锐(&&&&&&& )&& (3)陈胜王凡六月(&&& )& (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怅恨久之&&&&&&&&&&&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D.、杀之以应陈涉&&&&& 扶苏以数谏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2分)①原因:&&&&&&&&&&&&&&&&&&&&&&&&&&&&&&&&&&&&&&&&&&&&&&&&&&&&&&&&&&&&&&&&&&&&&&&&&&&&&&&&&②启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课文第一段)(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苟富贵(&&&&&)&&&&&(2)被坚执锐(&&&&&&&)&&(3)陈胜王凡六月(&&&)&(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怅恨久之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D.杀之以应陈涉扶苏以数谏故【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小题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2分)①原因:&&&&&&&&&&&&&&&&&&&&&&&&&&&&&&&&&&&&&&&&&&&&&&&&&&&&&&&&&&&&&&&&&&&&&&&&&&&&&&&&&②启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课文第一段)(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苟富贵(&&&&&)&&&&&(2)被坚执锐(&&&&&&&)&&(3)陈胜王凡六月(&&&)&(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怅恨久之B.或说陈王曰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扶苏以数谏故D.杀之以应陈涉扶苏以数谏故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小题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2分)①原因:&&&&&&&&&&&&&&&&&&&&&&&&&&&&&&&&&&&&&&&&&&&&&&&&&&&&&&&&&&&&&&&&&&&&&&&&&&&&&&&&&②启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载与俱归的载是什么意思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出自:《史记》之《陈涉世家》.原文: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翻译: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最快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陈涉世家 练习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陈涉世家 练习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2|
上传日期: 10:28:5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陈涉世家 练习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2优化方案数学精品练习(苏教版选修2-1):1.3.1 知能优化训练
2012优化方案数学精品练习(苏教版选修2-1):1.3.1 知能优化训练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苏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0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90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其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实行严酷的刑罚;同时还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使农民苦不堪言。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这些背景内容,在文中也有一定的反映。
本文以陈胜、吴广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栩栩如生地表现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智慧、才能,显示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
1、前后照应。
文章开头写陈胜年轻时期的抱负,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举大计”设下伏笔。中间写“举大计”的过程,从“死国”、“死即举大名”的意念、起义策略口号的提出、“大楚兴,陈胜王”这一谶语的制作,都可以看出他心中大有丘壑。结尾写起义军入陈,陈胜被立为王,正是“鸿鹄之志”的实现。如此前后照应,使全篇结构显得极其严谨,无懈可击。
2、选材详略得当。
从全篇来看,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夜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来,突出表现了陈胜的非凡才略。
3、言简而意完整,话少而情洋溢。
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动词“攻”“收”“下”用得很活。再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活灵活现地写了士卒敬仰陈涉的微妙神态。还有,“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挺”“夺”“杀”“佐”几个富有动作层次的词将在一瞬间里所发生的一场激烈搏斗传神地写了出来。作者没有工笔细描,只抓住几个有着表现力的词,就情味浓郁地在读者面前舒展出一幅幅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洁净如洗。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2、古今异义
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
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意为聚会商议。今义:(kuài jì)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
3、词类活用
尝与人佣耕:名词用作动词,被雇佣。
上使外将兵:一般“将”为名词,在此为动词,统率军队。
天下苦秦久矣:一般“苦”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以秦为苦。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一般“目”是眼睛(名词),在此为动词,用眼神示意。
此教我先威众:一般“威”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威服众人。
忿恚尉: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恼怒。
4、一词多义
扶苏以数谏故:读shuò,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
数言欲亡:读sh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置人所罾鱼腹中: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可译为“处所”。
辍耕之垄上:动词,可译为“去”“到”。
怅恨久之:结构助词,无实义,附在时间副词后面,可译为“全”“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可译为“编次”。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指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读háng名词,可译为“行列”“队伍”。
乃行卜:读xíng,动词,可译为“往”“去”。
行收兵:读xíng,动词,可译为“行军”。
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可译为“因为”。
或以为死:和“为”组成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可译为“用”“拿”“把”。
以激怒其众:连词,可译为“来”“以便”。
若为佣耕:读wéi,动词,可译为“做”。
为天下唱:读wèi,介词,可译为“替”。
1、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解答]《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史记》中有十二篇“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有“列传”七十篇。
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例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将他列入本纪,可算一个特例。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
师问:读了《陈涉世家》,你一定对陈胜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有了深入了解。他有胆有识,勇谋过人,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文中他说的哪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请找出来,并说说,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感受到陈胜是个怎样的人?
甲生:“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说的这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刻。“嗟乎”一声叹息和“鸿鹄之志”的比喻,寓意深远,充分表现了陈胜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这也表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乙生:“苟富贵,无相忘”也是大有深意。说这话时陈胜还只是一名雇工,为了糊口,迫不得已为他人耕田。但为了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只有寻找反抗的道路。因此,“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
丙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陈胜、吴广杀死两个尉官,义无反顾地率众起义时,为了坚定广大戍卒造反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响亮地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充分显示出陈胜蔑视封建统治的叛逆性格和大无谓精神,道出了千古志士之胸臆。
[思维点拨]陈胜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敏锐洞察力,有勇有谋,有反抗精神和叛逆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以上互动是从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鉴赏品味,这正是本文刻画人物的技巧所在。
探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使同学们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舆论准备包括:⑴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⑵吴广入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呼“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探讨与练习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义的不同。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关注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使同学们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惯。
【参考答案】1、⑴“亡”,人藏在隐蔽处,即逃亡之义。今义:死亡。⑵“间”,这里可以解做“暗地里”。今义:间,中间,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去、往。⑶“往往”,处处。今义:经常。
2、⑴A、编次B、临时驻扎⑵A、屡次、多次 B、几⑶A、写 B、字条
探讨与练习三:读懂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思维展示】这是《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文言文段落,逐渐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参考译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大约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末史学家刘向整理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记事从春秋结束以后到秦并六国为止(前452——前216),约二百四十余年。分别记载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本文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义正辞严地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终于折服秦王,胜利完成保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任务的经过,表现了唐雎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骄横欺诈而又色厉内荏的本质。
1、以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文篇幅短小,几乎全是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全部在人物对话语言中展开。文章第一段是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点明了故事的起因。第二、三段是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言语斗争,“布衣之怒”使文章故事进入高潮。第四段是秦王词穷色挠后对唐雎的赞赏评价,全篇文章几乎没有叙述性文字,但故事情节非常完整。
2、运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这篇文章里,秦王以强凌弱,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异常鲜明、突出。文章第二段中,秦王明明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危言恐吓,却故意把话说得冠冕堂皇,“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处处恐吓,秦王的高高在上、以强凌弱,通过寥寥数语跃然纸上。初次恐吓不成,秦王又对使者唐雎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12个字充分暴露了秦王的凶相。面对秦王的恐吓、威胁,唐雎针锋相对,以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典故来以牙还牙,“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畏强暴、冒死抗争的凛然正气,也正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
3、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人物个性。本文主要写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有力地反衬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如文中写秦王盛气凌人,责备、威胁安陵君,作为安陵君的全权使者唐雎则从容镇定,据理答辩。秦王的威严受挫后,恼羞成怒,即以“天子之怒”相威胁,企图使唐雎屈服于他的暴力之下,可是唐雎毫不畏缩,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指出“布衣之士”发怒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他说到做到,“挺剑而起”,马上要跟秦王拼命,表现了唐雎义无反顾的坚决斗争精神。秦王在唐雎的义勇行动的胁迫下,只得赶紧“色挠”而对着唐雎“长跪而谢”。这就有力地反衬出唐雎坚强无畏的斗争精神。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寡人谕牟:“谕”通“喻”,明白。
2、古今异义
不辱使命:(古义:出使任务。今义:指重大任务)
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两个词,虽:虽然;然:这样,如此。今义:转折连词)
非若是也(古义:如此,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3、词类活用
亦免冠徒跣:“免”,动词使动用法,意即“使……免”,脱去。“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使动用法,意为“使……伏”。“流”,使动用法,意为“使……流”。
且秦灭韩亡魏:“亡”,使动用法,意为“使……亡”,灭亡。
请广于君:“广”,原意为“广大”、“宽广”,在此作动词,“扩大”“补充”之意。
轻寡人与:“轻”原作形容词,在此作动词“轻视”。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缟素,意即穿戴着丧服。
4、一词多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
亦免冠徒跣:光着,形容词。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以头抢地耳:用,介词。
以君为长者:把,介词。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副词。
亦免冠徒跣:不过,副词。
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义。
1、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解答]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与”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师问:围绕安陵国的争夺,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终于被唐雎的威严所震慑,放弃了以五百里易安陵的幻想。那么,秦王会不会不再吞并安陵国,让安陵永存下去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甲生:会的。安陵国有像唐雎那样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士人存在,足以让秦王畏惧,秦王不敢轻举妄动,安陵国可永保安宁。
乙生:不会的。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秦王是一个虚伪、狡诈、残忍、骄横的人。今天他会演出“以五百里易安陵”的骗局,以后还会想出其它的花招,可以说安陵国对秦国是防不胜防,安陵迟早会被秦国吞并。
丙生:从历史看,强大的秦国最终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安陵是难免于难的,即使有像唐雎那样的智勇之士,但最终难抵强大的秦国。这既是安陵的必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思维点拨]对于以上设置的问题,既要分析文章的内容,又要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上面三位同学,甲同学立足于文本,且未真正认识到秦王的面目和野心,乙同学就有所补充,丙同学既联系课文,又结合历史,分析更为深刻。
探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使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同学们见解,不求统一。
2、秦王以“灭韩亡魏”、“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暗示他要是不接受易地条件,便发动战争,以武力消灭安陵。唐雎毫无畏惧,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典故,以这三个史实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还要自蹈死地。“若士必怒……今日是也。”唐雎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临危不惧,步步紧逼,直至挺剑而起,秦王终于色挠,长跪而谢。至此,唐雎终于取胜于秦王。
探讨与练习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参考答案】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探讨与练习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使同学们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同学们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参考答案】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陈寿(233—297年),西晋史学家。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谴黜。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治书待御史,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汉末,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到隆中访问诸葛亮。在这以前,刘备屡受挫折,只好投靠刘表,暂住新野,势孤力小。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接受了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文章通过记述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隆中答刘备问的史实,塑造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表现了青年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推知未来的卓越才干。
1、选材精当,详略分明。
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本要说明推荐的原因,为什么接受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但文中只说“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为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一笔带过。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相当详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2、语言概括精练。
例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仅仅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体躯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出来。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如文章开篇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着墨不多,已突出了他的襟怀、抱负,显示出了他飘逸不群的气度与才干。侧面描写:如徐庶把诸葛亮比喻为“卧龙”,并提醒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都映衬出诸葛亮的不凡,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了浓厚气氛。因此,后文写“隆中决策”时诸葛亮显得从容不迫,成竹在胸,就并不使读者感到突然了。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2、古今异义
身长八尺:(古义:身高。今义:长度)
时人莫之许也:(古义:承认。今义:允许、赞许)
谓为信然:(古义:实在,确实。今义:多指相信)
此人可就见:(古义:接近,靠近。今义:为副词,多表时间。)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
凡三往,乃见:(古义:总共。今义:平凡。)
遂用猖獗:(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从此。今义:多为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3、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箪”,名词用作动词,用箪盛饭。“壶”,名词用作动词,用壶盛浆。
4、一词多义
因屏人曰:连词,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介词,凭借,依靠。
而智术短浅:连词,表转折,可是,然而。
挟天子而令诸侯:连词,表承接,来。
则名微而众寡: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谓为信然:确实。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谓为信然:代词,这样。
然志犹未已:连词,但是。
1、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
[解答]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夺朝廷大权,地方军阀割据称雄,政治日趋黑暗,赋税极其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的星星之火遍布全国。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张角在冀州率黄巾军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地方割据势力却因此得到增强,“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昭灵元年(189),董卓自并州率兵入洛阳,擅自废黜少帝而立献帝,独断朝政。建安元年(196),曹操又胁迫献帝迁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至此,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课文中刘备说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刘备问计于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此前,曹操已经在官渡之战(200)中击败了本来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今河北、山西及山东东北部)的袁绍,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其后又北征乌桓(207),取得很大的胜利,为南下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而孙权经过父兄和自己的三世经营,也比较牢固地占有了长江下游南部地区。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上游的益州地区属于刘璋的势力范围,这两个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其军力也不足与曹操抗衡。此外,较大的割据势力还有汉中(今陕西南部)的张鲁。刘备也是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但他的兵员既少,又没有地盘,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他很有才略,然而志不得伸,曹操说他是“人中之龙”,而生平“未尝得水”,这是很恰当的评价。开始他投靠中郎将公孙瓒,后来又相继投靠陶谦和曹操,一度领豫州刺史。建安四年(199),他起兵攻打曹操,失败后又去依附袁绍。第二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他又逃到荆州去依附刘表,当时刘表集团内部为继承人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刘备受该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被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去屯兵。至此,二十余年间他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他对诸葛亮说的“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就是他前半生经历的概括,也表现了他问计的诚恳态度。
2、诸葛亮对策的主要之点是什么?
[解答]课文第四段最后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个策略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第一,在诸葛亮看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以弱为强”,其地位日益巩固。诸葛亮看出了它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又在这个结论之前着一“诚”字,强调了要尊重这个客观实际的意思。既然如此,能不能向东发展呢?诸葛亮又认为,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东方的孙权集团是当时长江以南的最大割据势力,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但它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必须时时防范对方的进攻。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为援”,就是把孙权集团当作反曹的同盟者或牵制曹操集团的力量。向北、向东发展都不可能,那么向西、向南发展是否可能呢?由此就引出诸葛亮的第二个基本估计。
第二,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就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最后诸葛亮还看到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夺取荆、益二州的计划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第三,在诸葛亮看来,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诸葛亮的这番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都强调了“人谋”的作用。例如谈到曹操集团的“以弱为强”,就着重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又指出孙权集团地位的巩固,也跟“贤能为之用”有关。最后又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的建议。这就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统观对策全文,可分三层: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荆州北据汉、沔……智明之士思得明君”);
3.归纳策略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文章推理过程严密,有极强的说服力。
师问:读了《隆中对》,看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看法呢?试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出来。
甲生: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才干,他为刘备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非常精辟、深刻。他还孤傲、清高,这从“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可就见,不可屈致”等句中可以看出。
乙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丙生:诸葛亮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人物。他一生为刘氏王朝殚精竭力,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诸葛亮最后只有满怀遗憾地病逝于五丈原。
[思维点拨]大家对诸葛亮的看法,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那个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以上三位同学分别就诸葛亮的性情、才华和人生历程来谈自己对其的认识,很有思想性。
探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思维展示】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脉络,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
【参考答案】1.诸葛亮的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根据:先论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后论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探讨与练习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思维展示】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关注常见文言词语古今意思的差异,并能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参考答案】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
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3.这个人只能去见他,不能让他屈尊前来。将军(指刘备)应该委屈点亲自前去拜访。枉,委屈。顾,看望。
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作动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所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旺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明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诚。
1、议论中融入叙事与抒情。
由于本文是作者出师前后向后主刘禅——他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等。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捡”,挑选。
2、古今异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的意思。今义:季节)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军事:(古义:通晓,精通。今义: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识鄙陋。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古义:感动。今义:激动感谢)
当奖率三军:(古义:鼓励,鼓励。今义:奖励、夸奖。)
3、词类活用
攘除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诈凶险的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忠心的事,好事”。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本来是形容词,善、好,这里为“表扬”。否”,本来是形容词,恶、坏,这里意为批评。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坏的。
亲小人,远贤臣:“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长苗,长草木。
4、一词多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路。
谘诹善道,察纳雅言:途径,方法。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给予。读wèi。
深追先帝遗诏:动词,遗留。
宜付有司论刑赏:名词,和“司”一起专指官职的名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连词,相当于“又”。
然后施行:动词,实行。
性行淑均:名词,品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名词,行列。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
及为忠善者:做。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任。
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益处。
至于斟酌损益:兴办,增加。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
恐托付不效:奏效,见效。
1、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伐魏?
[解答]诸葛亮在这篇表文的开头就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师伐魏,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要弄清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伐魏前的准备工作。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在初见刘备时就提出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从荆州出兵进攻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一条是从益州进攻秦川(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地区)。这个“钳形攻势”的设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吴国在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中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谓“益州疲弊”,就是指这种局面而言。
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223—227)来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1)跟吴国通好──公元223年,刘备病死,诸葛亮开始执政,派邓芝去吴国,劝孙权跟魏绝交,使蜀国在外交上取得一个重大的胜利,便于全力对付魏国。(2)加强内政建设──主要是制定“汉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并认真执行,做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3)平定南方的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直到滇池,平定南方的叛乱。分益州、永昌两郡为建宁、云南、兴吉、永昌四郡,任用本地夷人和汉人做官吏,使夷汉关系得到改善,这就是表中提到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件事。此外,从表中“兵甲已足”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在这五年里诸葛亮在战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2、文章陈述的重点是什么?
[解答]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文内容的重点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又有三点内容,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理由如下:
(1)表文中谈到前两点(即开张圣听和严明赏罚)时,都是从正反两面加以申说,可见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刘禅平日宠信宦官黄皓一类小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诸葛亮远离国都的情况下,“忠谏之路”很可能被堵塞,“内外”也可能“异法”,结果必将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因此,能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就在于刘禅是否能“亲贤远佞”这一点上。
(2)表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谈“选贤与能”,在政事安排上又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其中指名提到的有四个人,即郭攸之、费祎、董允和向宠,提官职而未指名的有三个人即陈震、张裔和蒋琬。这些人都是王佐之才,平日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在表文中只着重地称赞他们的优良品格,说他们“志虑忠纯”,是“贞良死节”之臣;又特别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出来的,值得信任。尤其发人深思的是,文中还插入一段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从而引出全文最重要的一个结论:亲近贤臣,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从文章的第三部分可以看出,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而把国内的责任完全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而郭攸之等人是否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关键又在刘禅身上。如果刘禅能够亲贤远佞,这些人自然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表文中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劝勉刘禅,就是希望刘禅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能如此,则赏罚自然分明,国内政局也就可以继续保持稳定了。
总而言之,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刘禅能够亲贤远佞。表文开头说的“先帝遗德”,末尾说的“先帝遗诏”,也都是指此而言。
师问:如何看待文中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请谈谈你的看法。
甲生:“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诸葛亮在这个方面是有口皆碑的楷模。我认为文中的“忠”可以理解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还可以看着是他作为蜀相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是后代那些胸怀抱负、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所景仰和追求的,他的忠国忠君永远是人们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乙生: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知遇之恩后的一种繁重的枷锁。他只忠于刘氏父子,却不审时度势,忠于自己的才能,这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真的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庸无能吗?
[思维点拨]关于诸葛亮是否“愚忠”的话题历来就有争议,上面两位同学也各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在分析诸葛亮的“忠”的时候,既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在立足文本之外再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从而做到力求全面、中肯。
探讨与练习一:本文辞情恳切、感人肺腑。试仿照示例,标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文。
例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思维展示】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直至成诵。要求同学们正确处理语意停顿,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只有理解正确,才能把停顿划分正确。
【参考答案】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探讨与练习二: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培养同学们对文言文的领悟能力,使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小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现在山西祁县)人。宣宗大中年间,屡应进士试不第。由于恃才倨傲,好讥讽权贵,且生活浪漫,故为当政者所排斥,终身潦倒,只作过国子监助教、方城及隋县尉之类小官。诗词兼工,尤其词“精艳绝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诗人温庭筠创作的《望江南》共有两首,本课所选的是第二首,可能是作者在湖州时所作。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表现她盼归不得而终究失望的痛苦心情。
1、明快凝练。全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阳、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
2、含蓄隽永。首小词清新淡雅,空灵秀丽,朴实自然。寥寥数句,有情有景,有抑有扬。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存世有《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秋思》写于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边防军事的副长官)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期间。其时,西夏屡犯宋境,延州正当西夏出入要冲。范仲淹出镇延州后,成功遏制住了西夏的侵扰。本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
这首词通过描写边塞萧条的秋景以及将军战士的戍守生活片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北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意境悲壮,形象鲜明。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上阕真实地再现了边地富有特征的景色,意境悲凉、壮阔。下阕刻画戍边将士“卫国”与“思家”的心理矛盾,不加掩饰,人物形象格外鲜明动人,而且全词语言质朴、凝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与父苏洵、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东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战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本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词风豪放,多用典故。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而且诗中多处运用典故抒情言志,使得词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词作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后人辑有《漱玉词》《李清照集》等。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烧。建炎三年(1129)丈夫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
这首词写作者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痛。通过暮春寡居的生活片段和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切而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之后无尽而沉重的哀愁。
情感真切,设喻新颖。该词由景而情,从神态举止到内心波澜写得既率真自然如行云流水,又跌宕起伏似浪峰波谷,词情极其悲苦哀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末尾一句的设喻新颖,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著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这首词追忆了词人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1、构思多层。全词只有62字,竟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生活情景,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境界,层层紧扣,环环相生,勾勒出一个爱国志士驰骋沙场、志遂功成的全过程,显示了作者运笔驰骤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2、结构奇变。统观全词,它打破了词必须上下分片的一般定格。前九句一气贯注,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这就形成了前九句是一段,末句自为一段的奇特结构。而前九句的追忆往事,都是为了衬托最后“画龙点睛”的一句。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1、词类活用
左牵黄,又擎苍(均为形容词作名词,黄犬;苍鹰。)
为报倾城随太守(动词用作名词,全城的人。)
燕然未勒归无计(古义:刻石记功;今义:用绳子捆住或套住。)
持节云中(古义:符节;今义:节日,节操。)
会挽雕弓如满月(古义:定将;今义:能,能够。)
闻说双溪春尚好(古义:听,听说;今义:用鼻子嗅等。)
梦回吹角连营(古义:醒,醒来;今义:回来,归来。)
八百里分麾下灸(古义:牛;今义:指路程。)
五十弦翻塞外声(古义:演奏;今义: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等。)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句。)
1、在《望江南》中女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武陵春》中女词人却是“日晚倦梳头”,你能从中体会到两者有什么不同的心态?
[解答]前者的“梳洗罢”可理解为“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一大早起来精心梳洗,是因为她相信爱人今天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而后一词中的“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失去亲人(丈夫明诚)兼国家破败后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一类似的典型细节来反映女主人公的精神面貌,于细微处可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渔家傲》中,词人在哪些句子中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解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苏轼在《江城子》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解答]《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上阕用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直抒胸臆,道出一个豪放不羁的英雄的豪情壮志:“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4、赏读《武陵春》,说说这首词美在哪里?
[解答](1)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我国古代写闺情的诗词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比如温庭筠写《望江南》。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感情更深切,描写更细腻,文辞更清新,有较强的感染力。
(2)这首词构思新颖独特。生动真切地再现了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起伏跌宕,曲折多变。上阕写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下阕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承上阕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刻,她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浓重愁绪作了铺垫和烘托。“只恐”又一转,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状,满腹的愁绪又一次弥漫心头。反复咏唱,一转一深,从而将细腻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
(3)这首词抒情方式独特。“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吹花落,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红满地,春愁满怀,情景交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抒胸臆,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是情怀使然,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宣泄。
(4)这首词写愁之方法独特。通过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反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运用新奇的比喻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师问:你能根据你的欣赏角度品评《望江南》与《武陵春》吗?
甲生:两首词情景交融,有独特的意境美。《望江南》中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武陵春》中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
乙生: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
丙生: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望江南》反映了思妇喜悦、急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变化。《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
丁生:两首词都属于婉约派。《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思维点拨]品析、鉴赏诗词要立足诗词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运用的表现手法,角度是多方面的。婉约词描写的大多是歌乐宴饮以及生活中的个人情趣、恋情、愁思,抒写个人的荣辱悲喜。语调婉转如小鸟呢喃,如秋日私语。语言细腻、小巧、精致,长于铺叙。以上四位同学都能紧扣文本,融入自己的理解,角度不一,很有代表性。
探讨与练习一: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抓住这五首词的重点难点思考,并以此为突破口,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4.《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探讨与练习二:“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在古代诗词的学习中,注意“酒”这个特殊的意象,收集与“酒”有关的诗句。
【参考答案】1、杜甫在高兴得要发狂时饮的酒:白日放歌须纵酒
2、苏轼聊发少年狂时开怀畅饮的酒:酣胸胆尚开张
3、范仲淹在长烟落日时饮的思乡之酒:浊酒一杯家万里
4、李清照在重阳节饮的思夫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
5、孟浩然在老朋友家饮的闲适怡然之酒:把酒话桑麻
6、李商隐在画楼之西边行酒令边痛饮的快乐之酒:隔座送钩春酒暖
7、王维送朋友元二使安西时饮的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8、岑参送武判官时饮的离别之酒:中军置酒饮归客
9、李白倍感世事艰难、茫然四顾时饮的酒:金樽清酒斗十千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闻一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