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蚊子前兆,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咬后与普通蚊子咬有什么不一样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每周周二、周五,如非天气因素,联合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会到岛上的释放点,打开笼子,放飞白纹伊蚊。 (受访者供图/图)
进入6月,又到了登革热高发期。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革热住院,约2.5%的感染者死亡。没有针对性药物,没有疫苗。
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广州一家研究机构正在&创造&一种特种部队,以蚊治蚊。
这是一场蚊子和蚊子之间的战争。
日,广州沙仔岛。随着纱布被揭开,数百只雄性白纹伊蚊飞出笼子,四散开去。如果顺利的话,它们将在接下来一周里,找到一只只野生雌蚊,在飞舞中、在叶片上,一次次地交配、交配。
不过,那些野生雌蚊诞下的虫卵,将等不到发育成蚊的一刻。
这正是这群雄性白纹伊蚊的目的。它们身上带着科研人员专业挑选的沃尔巴克氏体,与它们交配后,野生雌蚊的卵在胚胎发育早期便直接发生卵死亡。
以蚊治蚊,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下称&联合研究中心&)计划用这种形式,使沙仔岛的白纹伊蚊数量至少减少90%。
人类策划了这场战争,更期待自己是真正赢家&&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抵抗登革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革热需住院治疗,约2.5%的感染者死亡。没有针对性药物,没有疫苗。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后者在中国分布广泛。
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每天都会关注反映蚊媒种群水平的各指数变动,就像金融投资人员看股市指数的变动,&紧张&。
日,诱卵器指数显示蚊群数量下降50%。
&可能由于广州接连的特大暴雨降低了释放到野外的雄蚊的存活。&像一个战争指挥官,奚志勇下了指令,&马上加大释放量。&
6月5日、6月9日,约20万只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被释放到沙仔岛。
这场战争还只是试验阶段。2013年底,联合研究中心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释放沃尔巴克氏体白纹伊蚊田间试验许可证,沙仔岛成为从试验室走向社区的第一个地点。
这是一座位于珠江口的小岛,面积仅约3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2100人,与外界唯一的连接是一座超过三百米的桥,而白纹伊蚊最长飞行距离不过百米。这个小岛就像一个天然隔离的&试验室&。
联合研究中心初期本底调查显示,岛上的白纹伊蚊成虫数量远高于广州的绝大多数地方。&拿下&这个岛,控蚊成功经验将极有可能顺利推广到别的地方。
由于不咬人,又能减少当地蚊群数量,这些试验室雄蚊被称为&益蚊&。
常驻岛上的项目组成员负责释放益蚊和日常监测工作。从日开始,除非天气原因,他们都会开着三轮车,装着几十笼益蚊,到小岛上确定的释放点&出兵&,这些释放点靠近植被、多露水、阴凉。&出兵&时间固定在周二、周五,数量每次7万至10万只不等。
废弃的旧鞋、乱扔的瓶瓶罐罐&&白纹伊蚊喜欢在人工容器里产卵,孳生地分散、隐蔽,常规控蚊手段难以覆盖。受生理本能驱动,益蚊&兵团&却能迅速找到孳生地,与野生雄蚊夺偶。
野外一百多个诱卵器、几十个成蚊诱捕器,提供着每周实地战况数据。5月底,数据显示,沙仔岛白纹伊蚊种群数量已大幅降低。
不过,敌人的数量却处在变动中。
研究发现,伊蚊的卵具有很强的抗干燥能力,如果缺乏合适的生长条件,这些卵可以在野外一直存活,等待合适的孵化时机。这部分卵被学术界称为蚊卵库存(egg bank)。一场大暴雨,随时可能唤醒大批潜在的敌军。
&在完全释放出蚊卵存量之前,数据会在波动中前进。&奚志勇说。
&我们这里,蚊子是飞不出去的。&日,联合研究中心试验室,工作人员郑小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进入试验室,需要经过一个缓冲间,从试验室进入养蚊室,需要再通过一道帘子和一道门。为以防万一,养蚊室里还备着电蚊拍和捕蚊器。
这是国内唯一一个运用沃尔巴克氏体控制蚊媒及登革热传播的研究中心。2012年,联合研究中心通过显微胚胎注射,成功培育出一只理想的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雌蚊。
&火种&,奚志勇这么叫它。
理想的&火种&有三个特征:所携带的沃尔巴克氏体菌种能产生完整的细胞质不相容性,具备登革病毒抗性,与宿主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可世代相传。
战争武器的原料&&沃尔巴克氏体早于1924年便被发现,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可以经卵垂直传播的胞内共生菌。但将它变成子弹装入枪支却经过了约80年。005年,奚志勇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将一个新型的沃尔巴克氏体引入登革蚊媒,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
除了发现和提取合适的沃尔巴克氏体菌种,掌握显微胚胎注射技术也是培育&火种&的关键。
联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用小毛笔挑起一颗刚产下不久的白纹伊蚊虫卵,放在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视觉上将虫卵放大到鸡蛋大小,再用毛细吸管将沃尔巴克氏体注射到卵细胞的包浆中。熟手完成这个过程,只需要30秒。但胚胎的成活率很低:注射、干燥、共生适应等过程,稍微控制不好,绝大多数卵会死亡。
一旦成功培育&火种&,意味着建立稳定的白纹伊蚊株,大规模培育饲养蚊子成为可能。2013年底,位于广州萝岗科学城的&蚊子生产工厂&建立,利用&火种&及其后代产下的虫卵,项目组在这里生产试验蚊子兵团。
这群蚊子兵团雌雄分开,它们被装在一个个15厘米见方的纱笼里,其中一面是带松紧口的纱布。
雌蚊将在试验室完成交配、喂血、产卵,以延续&火种&。大部分雄蚊被装入用于释放的容器,带到沙仔岛。
陈锦添在沙仔村村口开小卖部,很多村民买东西时会说起放蚊子。&初期大家都很怀疑,会不会越放越多蚊子?&
2014年4月,项目人员到沙仔岛进行试验前的社区教育。&我们参照国外同行的标准,一旦现场地确定,社区教育必须最早开始,如果得不到其中75%的居民支持,我们会放弃这个现场点。&奚志勇介绍。
社区教育人员把手伸进笼子里,让村民们亲眼看到,试验室雄蚊不咬人。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后,村民们大致得出一个判断:蚊子会减少。2015年1月项目组调查结果显示,项目获得超过90%居民的支持。
现在,负责社区教育的科研助理每周仍有三天时间住在岛上,听取居民反馈。
项目组开始释放益蚊后,不少村民向他们反映:晚上蚊子还是很多。这令项目组哭笑不得&&夜间行动的是另一种蚊子库蚊,并不传播登革病毒。不过,项目组还是对沙仔岛进行排查,找到十多处库蚊孳生地,利用生物制剂对幼虫进行处理。
陈锦添至今仍分不清白纹伊蚊和库蚊,最近几天他的感受是:白天种瓜菜时没蚊子咬了,三四个晚上都不用挂蚊帐。
普通村民对蚊子往往只有最直观的感受:叮人、烦。他们很难意识到,项目的目标是为了抵抗一种叫&登革热&的传染病。
在全球范围,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大幅度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世界上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约25亿人面临罹患登革热危险。
广东是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2014年更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发病例数高达4.5万余例,是2013年全年总数的30倍。为了切断蚊媒传播疾病途径,多年来广东采用大规模化学药剂灭蚊,沙仔岛也在其中。然而,因为破坏生态平衡,使蚊子产生耐药性,化学药剂灭蚊一直备受争议。
世界卫生组织更提倡通过控制蚊媒、防控登革热媒介的综合性措施。&这需要居民都参与进来,翻盆倒罐,减少伊蚊孳生地。&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家组成员汪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5年,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广州市爱卫办与沙仔村村民沟通,暂停在岛上使用化学药剂灭蚊。项目组就选择通过&手动模式&,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村民看到瓶瓶罐罐积水里的幼虫,也觉得害怕。&郑小英说,&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动手清理。&
在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养蚊室里,白纹伊蚊被装在一个15厘米见方的笼子里。 (刘文慧/图)
&以蚊治蚊&2.0
让昆虫不育的技术早已运用到实际中。美国、墨西哥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合作,彻底清除了南美洲农业害虫螺旋锥蝇。具体到蚊子,澳大利亚于2011年率先开展通过沃克次体控制登革病毒的现场可行性测试。&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负面作用。&奚志勇介绍。
乐观的话,沙仔岛上白纹伊蚊种群数量将在今年夏天降低90%以上。这个数字远低于导致流行病蔓延的蚊群数量临界线。联合研究中心希望向世人展示,绿色、环保、低成本的新手段,可以达到远高于常规杀虫剂的控蚊控病效果。
绝育,只是&以蚊治蚊&项目试验的第一阶段。如果证明通过释放雄蚊可有效大量降低蚊子数量并维持压制效果,试验将进入第二阶段:种群替换以降低蚊子的传病能力。届时,少量带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雌蚊将被放出,沃尔巴克氏体能通过它们的卵遗传,使沙仔岛的白纹伊蚊世世代代都具有对登革病毒抗性。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吴伟坚认为,如果试验第二阶段能顺利进行,将对蚊媒控制起重要作用。&类似让虫卵不能发育的技术,以前也曾应用到农业病虫害上,在隔离、孤立的环境下容易成功。而要推广到大的范围,因为蚊子会飞,则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免疫。&
与此同时,联合研究中心仍不断地进行试验室研究和尝试。每天,研究人员仍对蚊卵进行显微胚胎注射。
火种所留下的沃尔巴克氏体菌种对登革热病毒能持续多久是一个问题。&澳大利亚的释放试验持续了4年,埃及伊蚊种群体内沃尔巴克氏体的登革热病毒抗性仍保持稳定。&奚志勇说。
他满怀信心,也许在&火种&失效之前,&我们已经发现了更好的沃巴克次体菌株进行了&武器&的更新呢。&
沙仔岛之后,海口北港岛将成为第二个试验现场。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项目组已前往进行前期本底调查和社区教育。
&我希望以后会传染病的、咬人的蚊子都杀绝。&陈锦添对项目期望很大。
&我们项目的目标是控制登革热的传播。为达到这个目标,不需要灭绝蚊子,而且蚊子也不可能灭绝。&郑小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试验希望达到的目标是:有蚊子,但非常少,人们感受不到蚊子的存在,而存在的蚊子不传播疾病。
上一页1下一页
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在登革热疫情中,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的比例为2.2:1。若就此调整防控策略,“失控”的疫情是...
仅10月6日,广东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达1661例。截至10月7日零时,今年广东省共有2...
截至9月29日零时,全省共有19个地级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11867例,较...刚才被脚有白纹的蚊子咬了,会是登革热吗?怎么判断啊?担心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刚才被脚有白纹的蚊子咬了,会是登革热吗?怎么判断啊?担心
女24岁|科室:传染科综合
北京市安康医院
你好,跟你详细介绍一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热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二)极期。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缓解,或退热后病情加重,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极期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部分病例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端坐呼吸,气促、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嗜睡、烦躁、谵妄、抽搐、昏迷、行为异常、颈强直,腰痛、少尿或无尿,黄疸等严重脏器损害的表现。(三)恢复期。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可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这是普通的中华库蚊,登革热是一种热带疾病,只要你附近没有疫区或者是热带登革热高发...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
采取灭蚊措施啊,点蚊香、电蚊香、杀虫剂、电蚊拍都可以啊,另外不是任何情况下被蚊子...
这是被蚊虫叮咬之后的正常现象,可以使用利康液或花露水消炎止痒。不要过于担心。
不会的。不管什么疾病,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准备,也就是说登革热病毒需要积累一定的数...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被蚊子咬后多久会有登革热症状_百度知道
被蚊子咬后多久会有登革热症状
提问者采纳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蚊子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你好,一般登革热潜伏期2~15天,平均6天左右,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
为了使大棚种植的番茄生长得更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A.维持适宜的温度
B.定时通风C.加装绿色灯管补光
D.定期施用有机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
小王分别从以下四种土壤环境取样探究土壤动物丰富度。推测土壤动物丰富度最高的样品来自A.菜园地
B.荒山黄土地
C.建筑工地
D.动运场的沙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组成为AB、aB、Ab、ab的4个精子。据此可以确定:A.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B.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用小麦根尖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B.用小麦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C.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鉴别某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依次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有关叙述错误的有A.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该先去除小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B.步骤②中,培养到原肠胚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C.步骤③中,常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Rag2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中D.经体外诱导产生的造血干细胞,在小鼠骨髓中能够分化出B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生物预测卷 04(浙江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研究。(1)家蚕中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且出丝率高。已知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在高温条件下,有的品种蚕卵能孵化,为非敏感型;有的品种蚕卵孵化率极低,为敏感型。利用纯合的不同品种家蚕进行了杂交实验,在高温条件下蚕卵的孵化率(孵化的卵数占总卵数的比率)如下:杂交组合结果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甲 ♀ × 乙 ♂乙 ♀ × 甲♂丙♀×丁♂蚕卵的孵化率♀047%0.91%♂48%48%46.7%由上述组合一、二正反交结果可以推知,控制对高温条件敏感的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组合三亲本中品种丙的表现型为
。高温条件下各组的蚕卵孵化率不同,而在常温下三个组合的蚕卵都能正常孵化,由此说明,利用
共同作用可以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2)家蚕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苏云金杆菌导致生病从而影响蚕丝的产量。为研究几种中草药对苏云金杆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定浓度的原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单味中草药药液。同时将原液1:1等比例混合为复方药液并稀释备用。②制备培养基后灭菌,将2ml药液加入培养基中制平板。③接种苏云金杆菌后置于28°C下培养24h,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可通过观察
来确定几种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说明三种药物在抑菌作用上均存在
的关系,混合使用时
的作用更重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生物预测卷 04(山东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研究及观察,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某些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在加倍B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还原糖呈现紫色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质中RNA被染成红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患甲病(基因为A、a)和乙病(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遗传。(2)Ⅲ11和Ⅲ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遗传病。可供选择措施如下: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请根据系谱图分析:① Ⅲ11采取什么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② Ⅲ12采取什么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及伊蚊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