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如玉的意思浩然是什么意思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什么意思哦,我看不出个味儿来_百度知道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什么意思哦,我看不出个味儿来
二十四诗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谢谢_百度知道
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谢谢
奔波世 总虚浮 万事休 急早 我问母亲寿命短
提问者采纳
字面意思:奔波劳碌辈都虚口气万事都结束早些要再做谓挣扎
像佛家偈语体告诉世管劳碌奔波争强胜都要归于虚死都没所说万事休急早其实让快点醒悟要计较太失顺其自安安现每
意思意思真要说签我觉算签别太意些东西能太信句劝劝母亲要再想太事要再争强胜劝惜自身体安安乐乐享受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要相信模棱两句意思:忙碌世都空死万事空尽早醒悟消极思想叫奔波世 总虚浮忙碌没意义急早让干家念经让家注意身体要干重;注意营养休息;做要争气别让母亲气操行
看破红尘是洞悉与体悟世间的实相,而要追求永恒的悦乐则应该要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不是冷漠无情,六亲不认,而是在知性上体悟世间的本质:苦、无常、无我;在情感上不因执着而生起烦恼。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大般涅盘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盘,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登上“彼岸”悟道,才能获得超脱。此岸只生灭,彼岸指超脱生死,不生不灭,涅槃。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西汉以前中国本土对于彼岸世界的想像,将其区分为昆仑系统和蓬莱系统,前者诞生于西部山区,属于天堂式想像;后者诞生于东部海滨,属于仙岛式想像。佛教经籍中有关彼岸世界的描绘,将其区分为天国与净土两个系统。前者渊源于印度古老的宇宙观和多神信仰,后者渊源于对雅利安族远古生活的追忆与美化。魏晋以后,中国人对于彼岸世界的想像明显地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原有的天国、仙岛世界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田园风格的彼岸想像。以“桃花源”为代表的田园系统的理想世界,很可能受到了净土思想流播的影响。概括一下《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对彼岸世界的想像,简单地说,昆仑系统所想像的彼岸世界是在昆仑山之上的,上面有壮丽的宫阙(增城),精美的园囿(悬圃),四周则环绕着弱水,长着各种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并产不死之药,各类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大多生活于此。有关神人的日常生活语焉不详,我们略略可知的是他们的食物和出行。在很多文献里,神仙吃的是玉。《楚辞·离骚》云:“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出行可以依仗各种会飞能跑的乘骑。《离骚》中下面一段比较典型地表现想像中神仙出行时的情况:“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而在《庄子》中,神仙则完全抛弃了对日常食物和各种动物的依赖,干脆就是吸风饮露,并且乘云气、骑日月。《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齐物论》则说:“至人神矣……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早期蓬莱系统的彼岸世界可以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为代表,《史记·封禅书》载:“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另外,《山海经》中描绘的海外诸国中某些国度颇有理想国的神奇色彩。与十洲三岛一样,同可视为位于殊方异域的彼岸世界。如《大荒西经》中的有沃之国与有民之国、《海外西经》的诸夭之野、《海内经》的都广之野,同样有类似于理想国的记载。在汉朝比较盛行的是有关“羽人”的想像。王充《论衡·无形篇》描绘当时图上所画的仙人:“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意林》卷五引仲长统《昌言》载:“得道者生六翮于臂,长毛羽于腹,飞无阶之苍天,度无穷之世俗。”“百谷自生”,“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反映了民众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五采而文”的凤鸟、鸾鸟,“赤干、黄叶”的甘华,“赤干、黄叶、白华、黑宝”的甘柤。红色的三骓。以及琅?#92;、璇瑰、瑶碧,加上白柳、白木、白丹、青丹等,以及各种祥瑞动物,将乐土营造成一片五彩缤纷、珠玉光泽的土地。佛经中有关天国世界的想象异常丰富而复杂,我们将其分为天国与天人两个部分来加以论述。首先来看天国之环境。印度所想像的天国,与中土有相同之处,但远比中土繁琐。即从诸天分层来说,印度不像中土那样只简单的提及“九天”。早在吠陀时期,就将宇宙分为地、天、空三界,据《梨俱吠陀》所述,“天界”位于目不可见的天穹上方,其下是目力可及的空界;最下是“地界”。然后在《阿闼婆吠陀》中增加一个“光明界”,立四界说。随后出现“六界说”和“九界说”吠陀后的奥义书、婆罗门教和佛教又在三界说基础上作了新的发展。《广森林奥义书》把三界说成为“人世界、祖先界、神灵界”。婆罗门教把宇宙划分为上界(天界)和下界(地界),下下二界又各有七个世界。佛教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为三界之说。所谓三界,即欲界、允界也无色界。在大部分佛经中,欲界分为六天,分别是中天王天,忉利天,炎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在有的佛经中,还包含了加入“摩天”而成为七天。天有十法,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下便利。七者,身疲无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恂。十者,身随意色;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众色,随意而现。此是诸天十法。佛经中对诸天居民的肤色、衣饰、发髻等也有描述。《大楼炭经》卷4“忉利天品”及《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都说诸天天人之身色有七种:“此间人有七种色:有赤色者,有金色者、有青色者、有黄色者、有紫色者,有白色者,有黑色者,是为七种色。”而且能随心意而任意变化身色发色,身青则发青,身赤则发赤。也有的说法是出生时看到哪种花的颜色,身便成为那种颜色。而其衣服、装饰则如下述:剡浮提人衣服、庄饰,种种不同:或有长发分为两髻;或有剃落须发;或有顶留一髻,余发皆除,名周罗髻;或有拔除须发;或有剪须剪发;或有编发,或有被发,或有剪前被后令圆;或有裸形;或著衣服,覆上露下,或露上覆下,或上下俱覆,或止障前后。汉魏六朝诗歌中所描绘的天国较之西汉以前详细,而且明显地已经受到蓬莱系统神话的影响:如曹植《升天行》二首:乘蹻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鵾戏其巅。乘风忽登举,仿佛见众仙。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在曹植的想象中,升天而至蓬莱,显然是融合了昆仑系统与蓬莱系统两大神话。再参之于郭璞《游仙诗》,我们可以看出,在诗歌中,很难看出佛教天国想象的影响,而在散文中,有关天国的想象则明显有佛教影响的痕迹。《全晋文》卷143载王该《日烛》:庆升九天,宝殿晃昱,高构虚悬,琼房兼百,瑶户摩千。金门焕水精之朗,玉巷耀琉璃之鲜。珠树列于路侧,鸾凤鸣于条间。芳华神秀而粲藻,香风灵飘而飞烟。想衣斐衅以被躯,念食芬芳以盈前,彼曦和之长迈,永一日而万年,无事为以干性,常从容于自然。映光蕊之烁烁,眇轻腾之翩翩,究妙音之至乐,穷有生之遐延。时至唐朝,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太平广记》卷二十《博异志》“阴隐客”条所记载的“梯仙国”虽然方位在吾国之下界,但无疑也是天国的一个倒影:则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蛱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行至阙前,见牌上署曰“天桂山宫”,以银字书之。门两阁内,各有一人惊出。各长五尺余,童颜如玉,衣服轻细,如白雾绿烟,绛唇皓齿,须发如青丝,首冠金冠而跣足……引工人行至清泉眼,令洗园浣衣服,又至白泉眼,令盥漱之。味如乳,甘美甚,连饮数掬,似醉而饱。在这段描绘中,涉及到了天国的种种环境,如大树、奇鸟、蛱蝶、泉水、金银所造的宫室城楼,其中的人物则是“衣服轻细,如白雾轻烟……首冠金冠而跣足”等等,这些想像显然是受了佛教诸天环境与仙人描绘的影响。《太平广记》卷39引《广异记》“慈心仙人“条同样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岛——慈心仙人修道处。此文说,“唐广德二年,临海县贼袁晁,寇永嘉后,其船遇风,东漂数千里,遥望一山,青翠森然,有城壁,五色照曜。回舵就泊,见精舍,琉璃为瓦,玳瑁为墙。既入房廊,寂不见人。房中唯有胡蜲子二十余枚,器物悉是黄金,无诸杂类。又有衾茵,亦甚炳焕,多是异蜀重锦。又有金城一所,余碎金成堆,不可胜数。”《太平广记》卷25引《原仙记》“采药民”条所描绘的一个世外仙境,是“数十人家村落,桑柘花物草木,如二三月中……男女衣服,不似今人。耕夫钓童,往往相遇。”而“其民或乘云气,或驾龙鹤,”而外来的闯入者亦可在云中徒步,“须臾,至一城,皆金玉为饰,其中宫阙,皆是金宝。” 显然,此地的生活环境是田园风格与仙岛想象的结合。田园风格的彼岸世界,影响最大的代表性作品无疑当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类似这样的人间仙境,我们当然完全可以从中国本土寻找其思想渊源。《诗经·魏风·硕鼠》中对乐土的向往,《老子》对“小国寡民”状态的推崇,《庄子》对“至德之世”的美化等等,都可以是陶渊明“桃花源”的思想资源。但是联系到慧远及其净土宗对庐山周边地区的巨大影响,以及和陶渊明私谊甚好的刘遗民、周续之等参加白莲社等事实,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净土思想是否对“桃花源”的诞生也有某种诱导作用。那种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并且彻底自然化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印度向往的北州理想国有着相似之外。与净土想像一样,“桃花源”同样是对往古朴素生活的追念与美化,几乎可以说是一块人间净土。到了唐朝小说中,尤其在《玄怪录》中,对彼岸仙境的想像往往是田园风格或者说庄园风格的,这反映了唐朝士大夫的一种审美倾向。如《太平广记》卷16引《续玄怪录》“张老”条,描绘张老成仙后所住环境:初上一山,山下有水,过水连绵凡十余处,景色渐异,不与人间同。忽下一山,其水北朱户甲第,楼阁参差,花木繁荣,烟云鲜媚,鸾鹤孔雀,徊翔其间,歌管廖亮耳目。昆仑指曰:“此张家庄也。”韦惊骇莫测。俄而及门,门有紫衣人吏,拜引入厅中。铺陈之华,目所未睹,异香氤氲,遍满崖谷。又如《太平广记》卷17引《玄怪录》“裴谌“条所描绘的仙境:人引以入,初尚荒凉,移步愈佳,行数百步,方及大门,楼阁重复,花木鲜秀,似非人境。烟翠葱茏,景色妍媚,不可形状。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太平广记》卷383引《玄怪录》“古元之”条有对所谓“和神国“的详细描写,其文甚长,在此不具引,钱钟书已经指出,此篇全本佛典《弥勒下生经》及《长阿含经》之30《世纪经·郁单曰品》第二(西晋译《大楼炭经》、隋译《起世本因经》),而稍缘饰以道家称赫胥、容成至德上世之说:他进一步比较两国之间有关彼岸世界想象的异同,说:《山海经·海外南经》有“载国”,郭璞《图赞》所谓:“不蚕不丝,不稼不穑,……是号载民,自然衣食。”亦大类《郁单曰品》。其云:“自然粇米着於釜中,以焰光珠着於釜下,饭自然熟,……诸有来者,自瓷食之”,又云:“大小便时,地为开坼,便利讫已,地还自合”,和神国中并省却煮饭、便利两事。和神国中有君有官,《郁单曰品》则略而不言,《法苑珠林》卷8《人道部·贵贱》云:“北郁单越无贵无贱。……余之三方皆有贵贱,以有君臣民庶之分、大家仆使之殊。”《郁单曰品》云:“复有香树,高七十里,……小者五里,其果熟时皮破,自然出种种衣。”《弥勒下生经》亦云:“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和神国仅有现成丝纩,却无自然衣服,逊其便捷。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中论》中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除了上述四种涅槃之外,尚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 “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磐。”佛教大小乘对涅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磐;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磐。《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磐,是为有余涅磐;《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磐,是为无余涅磐。《楞伽经》说:由 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 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净土是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在因地发广大本愿力所成就者。因为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因此也就有十方无量的净土。例如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华藏净土、维摩净土。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愿力所化生,众生诚心念佛行善,即可在九品莲花中一品往生。往生的人有九种的品类,所以所托生的莲花叫做‘九品莲花’,所往生的极乐世界叫做‘九品净土’ 、‘九品净刹’、‘九品安养’或‘九品莲台’,所修的九种净行也叫做‘九品行业’,阿弥陀佛更号称为‘九品觉王’。上品上生者:生前须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还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愿生彼国,命终即得往生。上品中生者:不一定要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要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中生者: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命终即得往生。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极乐国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上生者: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中生者:生前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死后应堕地狱,命欲终时,狱火煎迫,遇善知识,赞说弥陀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闻已除八十亿劫重罪,狱火化为清风,吹诸天花,花上化佛来迎,命终即得往生。下品下生者:生前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地狱,临终遇善知识,说法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念念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即得往生。由上面所说九品往生的情形来看,上三品之往生者,乃悲智双运之菩萨;中三品之往生者,乃缘觉声闻之圣众;下三品之往生者,便是我们这些带业往生之凡夫。再者,九种品类的众生都可以往生,可见念佛法门,的的确确,彻上彻下,无所不宜,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不管是谁,只要听到念佛法门,能信,能愿,能行,即属‘缘熟众生’,即有资格往生,不退成佛。念佛法门可以九品往生,这为世人敞开了超凡入圣之大门,而且下下品往生,也胜过三界之最高天!也因此,有许多世人,以得少为足,常说:能下下品往生,就够了!对此,净空上人时常苦口婆心的教诫世人:‘念佛要求上品往生,千万不要说,我下品下生就可以,这个志气未免太劣啦!上品上生生不了,还有中品可持;假如下品下生去不了,就完了!这一生不就错过了吗?所以一定要把品位拉高,达不到中品,下品确实还有分;千万不能定得太低,太低就没有把握。’世人应紧记上人的教诫为是。彼极乐国土中,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国又有阿弥陀佛所幻化之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鹄、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彼有三名:极乐对苦,安养从用,无量寿逐人为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发布时间: 来源: ()
在文化馆参加《丹源文学》第三期的文学沙龙,去得早,和王善民老师近座,王老师和我聊起前些时日写的《醉卧乡关》,说有些细节或某些观点需要沟通(原话记不清了),王善民老师态度之谦虚让我内心多少有些那个。因为王老师是我文学生涯中发表文字的第一个编辑,你想,在我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我虽没有正襟危坐,但绝对是洗耳恭听。王老师说:你的文章是不是走的余秋雨的路子,受余秋雨的影响,我说,我确实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但这篇文章是偶尔为之。因我不知道王老师的意思,我心里说,我没有刻意的模仿。我不明就里的回答王老师的问话。接着,王老师说了几句客气、铺垫的话,便讲出了自己观点:散文要求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是对的,我觉得你的文章中引用的古典、历史的东西太多。这样的东西多了让人感觉有掉书袋子气。我随即点头称是。因为我知道在这篇文章中我确实引用了一些史料性的东西。王老师接着说:引用的东西多了,会冲淡文章的主旨或主题。我再次点头称是,是的,有这种可能。
晚上回家,我打开电脑,又读了两遍《醉卧乡关》,其中有两处明确写到:史料记载。并且连的较近,行文上确有瑕疵,读起来让人不舒服。我佩服王老师的火眼金睛。我仔细反复读了这两处,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片段,因为要靠它佐证我的某些观点和推想。至于是否对文章的整体能否构成伤害,当时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我写文章是有个坏习惯,信马由缰,写到哪算哪,只图一时痛快。写完了后,会进行一些裁剪和增删。
写到这里的时候,应该说这篇文章也就快要结束了。豁然想起王老师用的掉书袋子这一个词,颇值得玩味。我这人有个习惯,对自己不明确、不了解、吃不准的事情喜欢弄个明白,确实我对这个“掉书袋子”这句俗语还真拿捏不准。我从书架上拿出辞源,想查查这个俗语的准确含义,一查,吓了我一跳。辞源是这样解释的:掉书袋,讥人喜引用古书,卖弄渊博。啊!原来王老师对弟子表达的竟然是这个意思?有些着急。我又打开百度搜了一下: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现在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掉书袋”。这有点厉害了。在王老师平静话语的背后,竟然隐含着这样一个犀利的问题。我有些“做贼心虚”,毕竟我在文章引用了好多别人的观点。仔细回忆我写这篇文章起因和过程,脑子里确实没有半点卖弄的意思。你想,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总不能拿上一大堆书来找你有用的东西吧,有些东西纯粹是信手掂来的。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当你对一件事记不准的话,可能会找找这本书,核对一下,看是否有出入。肯定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满足那一点虚荣心,来处心积虑刻意的找来一大堆书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样会把人累死的。不过,我这个人倒有个毛病,在写作过程中对不靠谱的字词喜欢查查辞海、辞源,一定要弄准确了才敢用。我不记得是读的那本书了,说托尔斯泰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作家使用了一个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词的准确含义,那这个人应该枪毙。大意是这样的。所以,我在写评论性或散文等这类文章的时候,喜欢引用作者的原话或这句话的出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个习惯。很可能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但说句大话,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喜欢好为人师。我曾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在晋城师范带文科,说那里有个文学社团,去交流一下吧。我的这位朋友用词含蓄,实际的意思去给学生们讲节课。或谈一下创作感受。我拒绝了。我觉得,我没有那个资格,不是我谦虚。我说的没有资格是因为,是我内心觉得就目前我写小说的成绩而言,我确实没有这个资格。尤其是文学创作。鲁迅说过一句话,文无定法。你如果认为这篇文章不应该这写,我恰恰能举出反证的例子,就能这么写。
当现在弄明白掉书袋是这么个意思的时候,内心有些惴惴不安。又联想到王老师让我发言的时候,我上来就开始谈茨威格写作《象棋的故事》的创作背景,是不是又会让同行们误解是自己炫耀自己博学多才呢?其实,读小说的时候,了解一下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助于你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表达的东西,越是大的作家,在叙述时越喜欢用曲笔,不像我辈直抒胸臆,只怕读者理解不了。在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时,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读书的乐趣所在。
我在百度里搜“掉书袋”这个词的时候,有许多关于掉书袋的文章和典故,我决定索性在大大的掉一次书袋。
我这人挺爱掉书袋子的。什么叫掉书袋子?先掉一个看大家看看。用GOOGLE一搜,就出来了。《南唐书?彭利用传》说:“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NND,有了GOOGLE这该死的,掉书袋子连家常便饭都称不上了,简直是小菜一碟。点一下鼠标,40800条符合要求的项目,也就是有四万多个书袋子从天而降,蝗虫一样朴面而来,让人躲闪都来不及。搞的我这个以掉书袋子为乐的人,没有了用武之地。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喜欢爬山的人,搞好一身装备,兴致勃勃来到珠峰脚下,突然发现,珠峰成了一个小山坡,三步两步就上去了,没了难度系数,还掉个屁啊。
时间倒退十多年,可不是这样的,那时,你想掉书袋,还真不容易。一是要大量地读书,二是要勤奋地记笔记,只有这样,才有袋可掉。象钱钟书、周作人,无一不是读书万卷,笔记等身的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掉书袋子的后面,费了人家多大的心血啊。反过来,一个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看到书上有好的片断,看到经典说法,不掉一下,心里将痒痒得不行。说白了,读书的目的,一半是阅读的过程,另一半就是为了卖弄。这种买弄说得好听点,就叫交流,或曰分享。当然,最好的文章,是不需要掉书袋子的,这就是所谓的原创,这一点,我佩服朋友阿龙,这牛人的文章,一个书袋都木有,但文章写得贼棒。问题是,象阿龙这样的天才实在不多,新鲜滚烫的原创少之又少。没办法,还是掉吧,掉得好,也还不错。比如周作人的散文,其中就有大大小小各种书袋,尽管知道他老人家在掉书袋,你还是会喜欢的。
当然,细说起来,书袋子也有高明与低下之分,好的书袋,引用得恰到好处,读上去美轮美奂,且熨贴爽滑,舒适。这可以称之为丝织书袋。这类书袋虽不是作者原创,但也质地很好,可以珍藏;稍差点的,是纯棉书袋,读上去略有些皱褶感,但引用得还算妥当,且不吸汗,不粘肉,清爽;最差的就是麻袋了,这种书袋子看了就让人恶心,一篇文章,通篇都是麻袋,不但腻,且粗糙刮肉,难过。
我爱好掉书袋,肯定是有遗传基因的,这可以追溯到我奶奶身上。她老人家今年八十七岁,是个没文化的的大脚老太。六十岁前,基本接近文盲,只认识不到三百字。从六十岁开始,每天端一把椅子坐在门口,左边一本小说,右边一本字典,鼻梁上架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鲁~智~深~来~至~庙~前,呀哈,
坐~于~石~边~高~谈……呀哈”,这可是名副其实的读哇,每个句子都被拆开了,抑扬顿挫,而且加上了她自己的尾音,有点象三味书屋里的那位老先生,只是没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几年时间过去,四大名著居然被“读”了个遍。而且,读完之后,还不甘心,还爱掉个书袋。她的书袋掉得与众不同,属于绝对的原创。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十多年前),她老四下里瞄了瞄,用手指一勾,神神秘秘地招我进房间,又郑重其事地把门关上,搞得我以为她有什么传家宝要给我,心里一阵狂喜。悉悉嗖嗖之后,她竟从柜子上摸出一摞纸,都是些空烟盒,被她认认真真地拆开,又用书压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一个大夹子夹着。烟盒纸的背面,竟然抄了不少诗词和句子,都是从读过的书里摘录的。见我回到家里,竟要跟我探讨一番,然后,也不管我爱听不爱,就要朗诵给我听。红楼梦里那些情诗,比如,林妹妹给宝玉的“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杆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被我老奶再创作了一番。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林妹妹,七十多岁了,满脸皱纹,门牙掉得精光,抄着方言土语,给她孙子念情诗,这是何等可爱,何等有幽默感啊。亲爱的老奶,您老也爱掉书袋子呀。
----作者& 老古
读了几本书,知道了一些人或事,作文时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字句中表现出来。这种做派,往好里说是知识渊博,引经据典,自嘲或者被嘲的说法,就是知识堆积、獭祭鱼、掉书袋了。
何谓獭祭鱼?獭祭鱼又称獭祭,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宋人吴炯《五总志》、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都记载,李商隐作诗文时,常常把许多书本摊开,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人称“獭祭鱼”。按照今人陆宗达、王宁《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祭”的本义应是“残杀”。獭性残酷,吃鱼时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扔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次扔掉许多吃剩的鱼。这样,獭祭实指截取故实、堆积残余的意思。
掉书袋又如何理解?掉书袋,也称调文袋,掉是摇动、摆弄的意思,掉书袋是指说话或作文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凡说话、文章中引用表示过去之等方面的史实或语言文字,即称用典。据《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掉书袋不仅是学识的一种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的独有现象。中国那么悠久的历史和广大的地域,那么丰富多样的人和事、山和水、草木和鸟兽,中国的文字按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原则构成,这以往的一切怎能不在象形、指事的汉字中传承和展示?在思考和写作中,汉语言实际上处处渲染着旧时的花香月色,遗传着旧时的言谈举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所以,摆出的鱼、摆弄的书,大致都是为了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汉语想截断历史,开辟新天,很难。由此,说新不如述旧,掉书袋就具有了许多的语言上的便利和功用。可引前人之言或事,使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在继承与革新上,尽管王安石坦承“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但保守或主流的还是司马光的意见:“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既然如此,掉书袋可以替代思考和创新,减轻自己的负担。似乎古人说了做了,后人就理直气壮了,就不必再费心耗神了。何况,就算想说想做也做不好。既然如此,何不多囤积前人的陈货,需用时再一件件拿出来?
其实,宋人的许多著作,如《涑水纪事》、《闻见后录》、《都城纪胜》、《夷坚志》、《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醉翁谈录》等书,大都是用笔抄下来的,名副其实的“笔记”。现代的周作人,也往往是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通篇摘抄引用古书,但加上自己的开头、引文间的连缀点染和结尾,就成为自己的东西。与其说一种巧妙的创造,毋宁说是一种高级的搬运。
可借古喻今,借题发挥。言语或诗文中有不便直接述说者,可通过引用比况,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如此曲折婉转,似乎就出了心中之郁闷或恶气。这方面,唐之杜甫、韩愈、李商隐等,南宋中后期的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一大批诗人词家都是用典高手。黄庭坚说杜甫诗无一字无出处,他于此道更是亦步亦趋。有清以来,文网密而不漏,高压之下,读书人有话偷着、反着、换着说,这或许也是清朝词之体裁再度兴起、考据之学大兴其道的重要原因。
可含蓄精练,减少词语的繁冗累赘。典故是长期沿用、众所周知的材料,读者容易联想,用典就可做到以少见多,含蓄有味,生动形象,以较少的字词传达丰富的信息。用典不仅可丰富内容,而且可收到文辞典丽,文体优美,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等功效。尽管书读多了书并不一定掉书袋,但只有读了书,积攒了一些陈货,甚至成为两脚书橱,才能够、也忍不住引经据典,掉掉书袋。
掉书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典”,典是典册、书籍之意,使用古旧书籍特别是经典书籍中的词语,如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史记汉书中的词语,这是“语典”。二是用“故”,故是故实、旧事之意,如尚书诗经、春秋左传中的故实遗闻,这是“事典”。当然,语典与事典密不可分,因为任何人、事、地、物等故实的,都是通过字、词、句等语言形式表达的,语典中的名词、成语往往就是对事典的描述,用典往往也是用事典。
书袋如何掉,或者典如何用?元代陈绎曾《文说》把事典的用法分成正用、反用、借用、暗用、对用、扳用、比用、倒用、泛用等九类,明代高琦、吴守素《文章一贯》进一步把事典的用法分为正用、历用、列用、衍用、援用、评用、反用、活用、设用、借用、假用、藏用、暗用,以及逐段引证等十四类。概括而言,这些用法只是直接引用(明引、援用)与间接引用(暗引、暗用)两大类。
善用书袋,应不用古人句,只用古人意;但用古人语,不用古人句。应移花接木,自成一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大学者、真诗人,见多识广,珠玉满腹,能够熔铸百家,出言或下笔,随手拈来,而了无痕迹,妙趣横生。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商赏心亭》下阙:“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拭英雄泪。”岳珂虽指辛弃疾词作有用典过多之弊,但短短数行,连用张翰、刘备、桓温三典,点铁成金,融会贯通,读来一气呵成,并不隔膜。
李商隐《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句用典,典故本身不难理解,但表达了什么事实和感情,千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朦胧之美,亦有晦涩之实。而且,李商隐獭祭之鱼不只体现在诗歌中,他和他的好友段成式、温庭筠的骈文也骈丽对偶,繁缛华丽,被称为“三十六体”,三个排行十六的书虫的文体。
清末文学革命之后,白话替代了古文,掉书袋的场所似乎大大减少。其实不然,如梁启超、鲁迅、陈寅恪、郭沫若、钱钟书、聂绀弩之辈的学人作家,博览群书,善于熔铸,不仅可以巧用古典,而且可以创造今典;不仅可掉中国书袋,而且可掉外国书袋。
与那个偷懒甚至懦弱的弟弟相比,大先生鲁迅实在是掉书袋的不世高人。在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的各种文化检查甚至枪弹镇压下,鲁迅的杂文全面施展了指桑骂槐、展转腾挪之能事。即以《自嘲》中广为传诵的诗句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千夫指、孺子牛都是典故,但不知这两个典故,读者照样理解诗意。
钱钟书孤标高格,逞才使性,他的《管锥编》,不只卷帙浩瀚,文词古雅,融汇古今,更是打通中西,旁征博引英、法等多国文章,渊博不可究诘,机智莫可蹑迹。不读,顿失骊珠;读了,茫然无措。改革开放之初,钱钟书曾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美方大谈其藏书丰富,钱答:原来不知世上还有这么多不必读的书!
时代变了,袋中装的书也不同了。曾几何时,言必称马列,文必引毛选。前些年,小资族还喜欢掉纳博科夫、杜拉斯、张爱玲、王小波,先锋派喜欢掉凯鲁亚克、格瓦拉、阿伦特。而今,马克思早不是非引不可,连海德格尔、罗素、哈耶克、罗尔斯也已隐退。如果从前掉书袋还要四下搜寻撮抄的话,现在知识爆炸,网络发达,百度或狗哥(谷歌)一下,古典今典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掉书袋何其方便?
张岱《陶庵梦忆》载,有一次,他到苏州太平山范长白园访友,天黑告辞,主人挽留:宽坐,请看“少焉”!张岱不解,主人回答:吾乡有缙绅先生,喜调文袋,以《赤壁赋》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遂字月为“少焉”。哈哈,这样掉书袋,似雅实俗,出乖露丑。这样的书袋,不掉也罢。
看完这两篇文章,心里稍多安稳些,看来书袋掉的好的话,也算本事。只是我心里有些内疚,有些无功领赏的意思。其实心里挺感谢恩师的,他的提醒对我是一种呵护,引用的东西过多,会淹没了自己。我想这是王老师的好意,避免让我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你的文章自己自娱自乐可以,但是只要别人看了,大家就发言的权利,不是前几年流行那么一句名言吗?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记起周国平的成名作《尼采
在世纪上的转折点》这本书,他在书中除了引用了尼采的原文以外,几乎很少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理论作为依据,这本书可以说没有掉书袋子,但人们又怀疑他的对尼采的理解程度,曾一度被人质疑,你一个小小的周国平,能够理解尼采?还真是众口难档,不过,周先生用斐然的文采,用自己的智慧作了一次穿越,穿越的不仅仅是时空,而是一个空前很可能是绝后的一个伟大、孤傲、饱受人生之苦的哲学家心灵之旅。那种灵魂的交融,让你无法分辨周先生是在写自己,还是在写尼采。
呵呵,真是抱歉,恶习难改,忍不住又掉了一次书袋。不过还是无意的。这时心中升起一个念头,看来写文章和当厨师竟然是一个球样,最终享受的不是那盘菜,而是做菜的过程......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凌晨修改于退步轩
1、2、3、4、5、
掉书袋是什么意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浩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